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雞肉 養生

雞肉 養生

發布時間:2020-07-18 03:13:23

1、食療養生:肉類營養多 雞肉怎麼做才好吃/圖

三黃雞,料酒,辣椒粉,蔥,大蒜,姜,醬油,鹽,糖,醋
水雞的做法:
1)雞洗凈,斬成塊。在水即將燒開前,把蔥姜料酒都加到鍋里。水開後放入雞煮10分鍾。煮的時間不要太長,這樣雞肉比較嫩。

2)煮好的雞要立刻放到涼水裡,最好是冰水裡激一下。這樣皮質細膩緊滑,脆脆的不容易散爛。
3)蔥姜蒜洗凈,切碎。起鍋,倒入油,待6成熱時,放入蔥姜蒜碎,爆炒出香味,關火,沖入辣椒粉中,沉澱後瀝出的油就是紅油了。(備註:如果沒有過濾網,將蔥姜蒜撈出後,再將油沖入辣椒粉中。)

2、雞肉對人體有哪些的好處

春季氣溫變化大,人體免疫力降低,容易患感冒。春季進補可以選擇能提高免疫力、預防感冒的雞肉,其蛋白質含量高,且易消化,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有增強體力、強壯身體的作用。 雞肉屬高蛋白、低脂肪食品,所含的磷脂類對人體生長發肓有重要作用,是我們日常膳食結構中脂肪和磷脂的重要來源之一。雞肉的維生素A含量也比其他肉類高出許多,同時鉀硫酸氨基酸的含量也很豐富,可彌補豬、牛肉的不足。 中醫認為雞肉性平、溫,味甘,入脾經、胃經,有溫中益氣、活血強筋、健脾養胃、補虛填精的功效。適合營養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勞、月經不調、貧血、虛弱等人群食用。 雞肉歷來是人們餐桌上的常見食品。身體虛弱,吃雞補養;產後調養,更是非雞莫屬。雞肉的食用方法很多,蒸煮、燉湯、腌制、風干、冷食涼拌,均各具風味。其中雞湯的營養無疑是最好的,也是人們進補的最佳烹飪方式。健康養生 雞湯能夠有效地抑制人體內的炎症以及黏液的過量產生,有助於減少鼻腔的堵塞和喉嚨的疼痛感,以及咳嗽的次數,因此雞湯能緩解感冒的症狀以及改善人體的免疫機能,這是因為雞湯可以抑制粘膜的產生。 雞肉與不同的食材搭配有不同的食療效果。如雞肉炒菜花可增強肝臟的解毒功能,提高免疫力,防止感冒和壞血病;母雞燉何首烏可益肝強腎,滋陰養血;雞肉枸杞子同燉可治頭暈眼花,視力衰退。 雞皮部分存在大量的脂類物質,帶皮的雞肉稱不上是低熱量食品,所以很多人認為在烹飪雞肉前就將雞皮去掉,其實這樣做不僅會破壞雞肉的美味.,還可能將雞皮所含的脂肪滲透到雞肉中。因為在雞皮和雞肉之間有一層薄膜,在保持肉質水分的同時也防止脂肪的外溢。可在烹制後去皮,即降低熱量,又不影響雞肉的美味。生活小竅門 雞胸肉的脂肪和卡路里含量要比雞腿肉低,但是只要把雞皮去掉,雞腿肉的脂肪含量也相對較低,且雞腿肉含鐵量比雞胸肉多,味道也要比雞胸肉好。 烹制好的雞肉,雞骨周圍有時會發黑,這並不是熟雞肉變質,只是在烹飪雞肉時,黑色的營養色素會從骨頭中滲出,而且富含鐵,可以安全食用。 健康小常識 燉雞湯時,經過長時間的煲湯過程,雞湯里只含有從雞油、雞皮、肉與骨中溶解出來的水溶性小分子物質,除此之外就是油和熱量,營養並沒有想像的多,而此時的雞肉已經被燉得很爛,容易消化也利於營養被吸收。吃雞肉時適當喝一些湯當作調味,這才是科學有效的滋補。

3、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不吃雞肉?

今年雞肉、雞蛋的價格特別低,盡管如此,人們對雞肉、雞蛋的消費,也並沒有表現出想像的那麼熱情。那麼,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對吃雞肉失去興趣了呢?大多數的說法好像是因為有些地方發現了h7n9疫情,感覺吃雞肉不安全。其實這只是其中原因之一。

之所以越來越多的人不吃雞肉,原因分析起來,應該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隨著經濟的日益繁榮和物流行業的飛速發展,生活中,人們可以消費的衣食住等生活必須品越來越豐富。就一日三餐而言,廣大百姓餐桌上不再是單一的主食、菜品,而往往會豐富到平時三四樣,節慶日十幾樣。「改善伙食」也不再是原來那種「割點肉包水餃」、「燉個雞」的方式,而是變成了給飯店打電話訂房間的方式。在這種情況下,雞肉不再是日常消費中較少選擇當中的之一,而是眾多選擇當中的之一。所以,好像人們不喜歡吃雞肉了。


二、市場上銷售的雞肉產品以肉食雞居多,肉食雞肉質不佳,與牛肉、羊肉比起來「不好吃」。肉食雞在生產過程中,飼料中摻入了大量激素和化學添加劑等,加上生產周期只有幾十天,這種速生速長的肉,就像膨化食品一樣,好看不好吃。也正是因為肉質不佳,多數人的感覺是雞肉味道不像原來那麼好吃了。既然不好吃,大家乾脆不買不吃,轉而去吃美味的牛肉和羊肉。本地笨雞要好吃一些,但因為物以稀為貴的原因,價格相對偏高,除了少數人偶爾消費,一般家庭往往望而卻步。這應該是大家不吃雞肉的主要原因了。


三、健康觀念發生變化,營養均衡和素食生活方式影響雞肉消費。現代人健康觀念在不自覺發生轉變,從追求吃飽到追求吃好;從以大魚大肉為美到以珍稀昂貴為時尚,從盲目吃喝到科學養生。這種變化也帶了消費需求的變化。大魚大肉的生活方式不再是多數人的追求。更有不少人從健康和環境保護角度,提出綠色消費概念,悄悄開始了素食生活。這種情況也導致雞肉不再像原來那樣受普遍歡迎。


四、H7N9等禽類傳染病的發生,導致人們對雞肉及雞肉製品的恐懼心理。擔心不安全,擔心被傳染,所以對其敬而遠之。


其實,對於所有的人來說,吃不吃雞肉純屬個人選擇,不是問題的關鍵,問題的關鍵是要在吃得健康、吃得安全的前提下吃出生活的品質。

4、吃什麼可以養生

1.西蘭花曾被叫做蔬菜皇後,可見其營養之高。西蘭花中含有黃酮醇,它具有增強體質和防癌的作用。綠菜花所含的黃酮醇能很好地保護心臟,並降低心肌梗塞的發病率15%~20%。

2.花生被譽為長壽果,是世界公認的健康長壽食品。其中含有的賴氨酸能防止過早衰老。而花生中還含有一定量的鈣,對中老年人的骨骼有著積極的作用。

3.燕麥,非常健康的穀物類食品,適合各年齡段的人食用。幾乎包含人體所需的全部強力營養成分,比如植物蛋白質、維生素B1、維生素B2、膳食纖維、礦物質以及鐵、鋅等微量元素。

4.蕃茄中的茄紅素是強效的抗氧化劑,可以對付內外的老化問題,蘋果酸、檸檬酸、維生素B1、B2以及剛剛提到的茄紅素,都能起到改善動脈硬化、預防癌症的作用。

5.獼猴桃、柑橘類水果一定要長期食用,因為這類食物中富含大量的維生素C,這種維生素能夠對抗體內的自由基,對皮膚有著滋潤美白的功效。

(4)雞肉 養生擴展資料:

我們把居民日常吃的米、麵粉稱作細糧,把玉米(面)、小米、高粱、豆類和薯類等稱作粗雜糧。粗雜糧中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特別豐富,玉米、薯類等粗雜糧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營養學家認為,每周至少吃3次粗糧,會對健康有所幫助,也使人的腸胃更健康,食慾更強。

我們知道,不同品種的糧食其營養價值也不盡相同,其中,粗糧含有豐富的營養素。如燕麥富含蛋白質;小米富含色氨酸、胡蘿卜素;豆類富含優質蛋白;高粱富含脂肪酸及豐富的鐵;薯類含胡蘿卜素和維生素C。

粗糧還具有一定的醫療價值。如玉米被公認為是世界上的「黃金作物」,其纖維素比精米、精麵粉高4~10倍。纖維素可加速腸部蠕動,降低膽固醇吸收,預防冠心病;綠豆味甘性寒,有利尿消腫、中和解毒和清涼解渴的作用;谷類蛋白質缺賴氨酸,而豆類蛋白質缺蛋氨酸,谷豆混合,蛋白互補,營養翻番。

5、飲食禁忌:雞肉與什麼相剋

1、雞肉與李子相剋

食則拉痢。

2、雞肉與大蒜相剋

大蒜性辛溫有毒,主下氣消谷,除風、殺毒。而雞肉甘酸溫補,兩者功用相佐,且蒜氣熏臭,從調味角度講,也與雞不合。

3、雞肉與鯉魚相剋

雞肉甘溫,鯉魚甘平。雞肉補中助陽,鯉魚下氣利水,性味不反但功能相乘。魚類皆含豐富蛋白質、微量元素、酶類及各種生物活性物質;雞肉成分亦極復雜。

4、雞肉與菊花相剋

一般來說雞肉和菊花同食,會產生中毒反應。不能一起食用。一起食用可能會出現胸悶、嘔吐等症狀。

5、雞肉與糯米相剋

糯米的主要功能是溫補脾胃,所以一些脾胃虧虛、經常腹瀉的人吃了能起到很好的食療效果,但與雞肉同食會引起身體不適。

6、雞肉與芥末相剋

這兩種食物如果同食後,會傷元氣。因芥末是熱性之物,雞屬溫補之品,恐助火熱,無益於健康。

7、野雞與鯽魚相剋

鯽魚屬甘溫,性熱,為下氣利水,而野雞甘酸微寒,為補中益氣健脾,故兩者性味功能皆不相合。鯽魚與野雞肉皆含有各種氨基酸及酶類激素、微量元素等,故兩者不宜同煮,因其生化反應較為復雜。

8、雞肉與糯米

同食會引起身體不適。

(5)雞肉 養生擴展資料

雞湯性溫,雞湯里多是油、熱量和脂肪,以下5類人就不適宜喝:

1、慢性淺表性胃炎患者,本身胃酸多、消化功能就不好,多喝雞湯會促進胃酸分泌,不僅不利於消化,反會增加胃腸負擔,造成消化不良。

2、膽囊炎和膽石症經常發作者,不宜多喝雞湯,因雞湯內脂肪的消化需要膽汁一起參加,喝雞湯後會刺激膽囊收縮,易引發膽囊炎發作。

3、高尿酸血症患者不宜喝雞湯,因為雞湯富含嘌呤和脂肪,會誘使痛風發作。

4、高血脂症和脂肪肝患者,雞湯中的脂肪被吸收後,會促使血脂、血膽固醇進一步升高,造成脂肪在肝內積聚,會在血管內膜沉積、引發冠狀動脈硬化等病態。

5、腎臟功能不全患者,雞湯內含有某些小分子蛋白質,患有急性腎炎、急慢性腎效果不全或尿毒症的病者,因為病者腎肝對蛋白質分解產物不能准時處置,喝多了雞湯就會引發高氮質血症,加重病的進程。

6、如何養生

7、為什麼說鴨肉比豬肉,雞肉更養生

《本草綱目》中有記載:鴨肉有清熱、排毒、滋陰、增強人體免疫力、補肺、潤燥、養顏的作用,而且對咳喘、便秘也有一定功效。

現代醫學認為
鴨肉的營養和葯用價值都很高,含蛋白質達16.5%,脂肪7.5%,以及豐富的鈣、磷、鐵和多種維生素等營養成份,對低熱、肺結核、貧血、食少、便秘、尿赤等病症都有明顯的食療功效。

樂壽鴨

不飽和脂肪酸,易消化
鴨肉中的脂肪含量適中,約為7.5%比雞高,比豬肉低,並較均勻地分布於全身組織中。脂肪酸主要是不飽和脂肪酸和低碳飽和脂肪酸,因此,熔點低,約為35℃,易於消化。

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
鴨肉是含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比較多的肉類,鴨肉中含有B族水溶性維生素約10毫克,其中6-8毫克是尼克酸,其次是核黃素和硫胺素;含維生素E90-400微克。
尼克酸作為人體內兩種重要輔酶的成分,在細胞呼吸中起作用。它們與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能量的釋放有關,還參與脂肪酸、蛋白質和脫氧核糖核酸的合成。對心肌梗死等心臟病人有保護作用。
核黃素在細胞氧化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硫胺素是抗腳氣病、抗神經炎和抗多種炎症的維生素,在生長期、妊娠期及哺乳期的人比一般人需要量更大。
維生素E是安康能夠氧化劑,是人體多餘自由基的清除劑,在抗衰老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8、雞肉養生湯怎麼做

用料
主料

土雞半隻

輔料
核桃仁
30克
百合
10克
芡實
20克
蓮子(干)
10克
無花果
5個
黨參
10克
薏米
10克
桂圓(干)
10克
大棗
7個

3克
生薑
2片
養生雞湯的做法
1.所有葯材准備好

2.土雞洗干凈斬大塊,焯水之後洗干凈

3.電砂鍋放足量的水,把焯過水的土雞放到鍋內,

4.紅棗去核回

5.把准備好的葯材洗干凈一起加入鍋內

6.電砂鍋選擇煲湯功能,出鍋前加少許的答鹽即可

9、吃雞肉的優越性是什麼?

雞肉每一個人都吃過,它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屬於一種比較常見的肉食,相比牛羊肉來說,價格更低一些,但是營養價值絲毫不差。尤其是對於一些大病初癒或者是患病治療期間的朋友們來說,適當的喝一些雞湯還是對身體非常有意義的。

與雞肉 養生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