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煙和酒的起源!!!
煙
我國最早的字典《說文》是這樣寫的:「煙,火氣也。」煙的本義就是火氣,是物品燃燒時產生的氣體。由此產生了許多與煙有關的詞語,常見的煙霧、煙霞、煙花、煙波、煙塵、煙春、煙柳、煙島、煙徑、煙浦、煙雪、煙野、煙村、煙郊、煙雲、煙景等等。近現代,國人漸稱之為煙。
古文獻中大量的「煙草」並非我們現在說的「煙草」。像唐代黃滔《景陽井賦》有「台城破兮煙草春,舊井湛虧苔蘚新」之語;宋代陸游《小園》有「小園煙草接鄰家,桑枯陰陰一徑斜」之語,舉不勝舉。但這些「煙草」,都是指煙霧籠罩的草叢,也就是蔓草的意思。明代方以智的《物理小識》使用「煙草」一詞,是文獻中最早表示今天我們所說的「煙草」這一名稱的。
「煙」這個名字,原來在菲律賓等地是沒有的。正如《金絲錄》的作者汪師韓寫的詠煙草的《律詩四首》之一所寫:「移根呂宋始何年,芳草從新拜號煙」。據考證,印第安人所流行的煙草都是今天所謂的普通煙草(紅花煙草)一個品種。但各地區的稱呼卻不相同,如西印度群島叫「約里」,巴西叫「碧冬木」,墨西哥叫「葉特爾」,而古巴則叫「科依瓦」。
由於哥倫布及其跟隨者對所見到的這一新鮮事物,最感怪異的在於人吸入煙氣這一行為,而不是所點燃的煙草本身,所以給這群人留下印象最深的稱呼是印第安人所說的「Tabaco」。其實這是印第安人對他們手中吸入煙氣的一種「丫」形植物空管(下面裝入煙卷,上面兩管對著兩個鼻孔吸入煙氣),也就是一種煙管或煙桿的稱呼,這群冒險家跟著印第安人的發音,把這種煙管與所吸入的煙草都叫成這個名字,這就是西班牙文中「Tabaco」的來由。這樣煙草被帶回歐洲後,英文就寫作「Tabacco(達巴科)」,成為全世界大部分地區對煙草的通稱。
那麼,為什麼漢文化圈都不按世界通行的稱呼行事,而將其稱為煙呢?這當然是由於吸煙時出來的煙,也是由火出氣,是火氣的一種。日本就在稱其「淡巴姑」的同時,又稱為煙,這個文字又由海上傳入我國。黎士宏在《仁恕堂筆記》中就很明確地寫道:「煙之名始於日本,傳於漳州之石馬。」煙草、煙葉等名稱當然也就由之而起。
今天通常所指的煙,就是卷煙,實際生活中有時也指煙草、煙草業。
據考古學家研究,早在公元前1800至2000年時就有人類吸煙的記載。
1492年哥倫布的兩個船員傑雷茲和托瑞斯發現古巴土人點燃干煙並吸其冒出的煙,傑雷茲試著吸了起來,他成為歐洲第一吸煙者。
1518年,西班牙探險家發現阿滋特克人和瑪雅人用空蘆葦吸煙草,西班牙人也學著吸起來,第一支卷煙就這樣產生了。
1612年,約翰·羅爾弗在美國弗吉尼亞州種植了第一畝用於商業的煙草。
1843年,法國煙草經營商開始生產西班牙式煙卷,並以法文正式命名為「cigarette」,英文香煙一詞由此而來。
1881年,一種日生產120000支煙卷的卷煙機獲發明專利,在這之前煙卷都是用手工製作的。
1924年,美國《讀者文摘》第一次發表文章,提醒人們注意吸煙有害健康。
1966年,美國香煙包裝上開始印有新標志:當心!吸煙有害健康。
香煙業給美國人提供了230萬人次就業機會,這批人又給醫療、消防、洗衣、制葯等行業帶來更多的謀職機遇。
考古學家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帕羅城發現,在公元650年,印第安人居住的洞穴中,有寬大的煙葉和煙斗並列在一起,並有吸剩的煙灰。這些遺物,經儀器分析,含有煙鹼,推斷為煙草的葉子。
考古學家也曾在墨西哥馬德雷山中一個海拔4000英尺的山洞裡,發現一支空心草桿中塞有煙斗,經放射性測量, 證明是700年以前的產物。果真如此,不僅比哥倫布的發現要早200多年,而且真可以稱得上是現代卷煙的始祖了。不過,這一歷史奇跡還有待於考古學家的進一步考證。酒——中國制酒歷史
中國制酒源遠流長,品種繁多,名酒薈萃,享譽中外。傳說,發明酒的人,名叫杜康。他當長工時,有一次偶然把高粱米飯放在樹洞中,時間久了,發酵成了酒。所以開始名叫「久」,後來才有「酒」字。增加「酒」的歷史典故。酒產生於何時,現已無可考。
黃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類之一,約在三千多年前,商周時代,中國人獨創酒麴復式發酵法,開始大量釀制黃酒。約一千年前的宋代,中國人發明了蒸餾法,從此,白酒成為中國人飲用的主要酒類。酒滲透於整個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從文學藝術創作、文化娛樂到飲食烹飪、養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國人生活中都佔有重要的位置。
世界上最古老的「酒」
中國科技大學博導、賈湖遺址主要發掘者張居中教授與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教授、博士帕特里克·麥克戈溫合作,通過對出土陶器上的附著物進行研究證明:9000年前賈湖人已經掌握了酒的釀造方法,所用原料包括大米、蜂蜜、葡萄和山楂等。目前,這一古配方已復製成功。
傳說中的釀酒鼻祖:杜康、儀狄。
我國最富有民族特色的酒:黃酒和白酒。
人類最先學會釀造的酒:果酒和乳酒。
我國最早的麥芽釀成的酒精飲料:醴。
現已出土的最早成套釀酒器具:山東大汶口文化時期。
現存最古老的酒:1980年在河南商代後期(距今約三千年)古墓出土的酒,現存故宮博物院。
已發現的最早的蒸餾器:東漢時期的青銅蒸餾器(現藏上海博物館)。
最早實行酒的專賣:漢武帝天漢三年(公元前98年)。
酒價的最早記載:漢代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官賣酒,每升四錢。
記載酒的最早文字:商代甲骨文。
葡萄酒的最早記載:司馬遷的《史記·大宛列傳》。
最早的麥芽製造方法的記載: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
最早的葯酒生產工藝記載:西漢馬王堆出土的帛書《養生方》。
最早的賣酒廣告記載:戰國末期韓非子《韓非子》「宋人酤酒,懸幟甚高」。
我國最早的機械化葡萄酒廠:煙台張裕葡萄釀酒公司。
我國最早的啤酒廠建於1900年:哈爾濱。
我國第一個全機械化黃酒廠: 無錫黃酒廠。
目前國產價格最貴的酒:茅台酒。
目前產量最大的飲料酒:啤酒。
2、伊川什麼項目適合創業
建議選擇動漫行業,
新興行業,市場又廣闊,而且利潤空間是比較大的,值得考慮
3、從伊川到欒川玩那個景點可以用旅遊卡
老君山 雞冠洞 天池山 重渡溝
其中強烈推薦老君山和天池山 哪裡森林氧吧超強悍 適合避暑旅遊養生之道
4、宜陽風味小吃作文500
1、牡丹公園旁邊的趙記米粉店,米粉好吃,3/碗,肉夾饃更香1.5元/個。安徽路上的分店剛拆了,現搬到太原路上紅葉賓館南邊。
2、百貨樓後的小街鍋貼,要排隊,洛陽著名小吃之一呀!
3、陶陶居的包子,不過花樣不是挺多.
4、大石橋的驢肉湯(註:大石橋的驢肉湯搬到九都路上,華林新村旁邊)
5、真不同的小籠包
6、七一路的麻油鴨,生意非常好.
7、長春路的大辮子(瓜子)
8、長安路與西苑路交叉口蛋炒麵2.5元/盤,現在修了路,不知道還有沒有?
9、北長安路的砂鍋面(加牛肉)3.5元/砂鍋
10、北長安路不知名的白吉饃+臘汁肉2元/張建議配旁邊的米線米線是香菇肉沫的
11、廣州市場後面的煎餅果子天津的1.5元/份
12、蘭州牛肉拉麵,在澗西第四設計院家屬院的東面,在聯盟路上。絕好吃,歡迎你去品嘗。
13、還有天津路南方證券對面,在軸承廠家屬院里,有一家涼調米粉,味道很獨特。
14、是牡丹廣場附近街坊里有一家友誼小吃店,主要是川菜很有特色,價錢也還公道。特色菜:巴蜀嫩牛肉、酸豆角抄肉末、回鍋魚、麻辣豆腐等等好吃的不得了。它對面也有家蘭州牛肉拉麵不錯。
15、嫂子廚房,在景華路上靠著天津路,重慶風味。招牌菜:毛血旺,真是麻的夠嗆,辣的過癮,對與愛吃辣的人是再好不過了。現在在太原路新開了一家店子,裝修的不錯,古色古香.
16、羊肉湯,西工小街鐵謝
17、豆腐湯,老城真不同
18、丸子湯,民主街和東大街口。
19、洛陽澗西五號的知味香牛肉湯
20、南昌路招商的何師傅羊雜湯哪個叫香呀!
21、凱旋路市政協附近有一家叫如意嘉廚的飯店,主要是杭幫菜醋泡花生和東坡肉絕了
羊肉湯還是靈寶的好喝,我剛剛在南昌路植物園旁邊發現一家,很正宗,5元一碗,帶兩個燒餅.還可以吃肉加饃,比白吉饃好吃十倍!
5、古人發明酒的最初用途是什麼?
相傳酒是由杜康發明製造的。杜康想研製一種可以喝的東西,可是冥思苦想就是想不出製作方法,直到有天晚上他夢見一位鶴發童顏的老翁對他說:「你以水為源,以糧為料,再在糧食泡在水裡的第九天酉時找三個人,每人取一滴血加在其中,即成。」說完老翁就不見了。
杜康醒來就按照老翁說的方法製作。他在第九天的酉時到路邊尋找到三個人,分別是一位文質彬彬的書生、一位威武英氣的將軍、一個無親無故且傻乎乎的乞丐,求得了三滴血,終於製作成了。
可是杜康又犯愁了,起什麼名字。他一想,這飲品里有三個人的血,又是酉時滴的,就寫作「酒」吧,怎麼念呢。這是在第九天做成的,就取同音,念酒(九)吧。這就是關於酒來歷的傳說,後來人們將杜康作為酒的代稱。
(5)伊川 養生擴展資料:
古人發明葡萄酒的最初目的。
在古代,在一群游牧營地中,收集了許多野生穀物。不知何故,這可能是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在收集穀物的地方,形成了溫水池。在短時間內,穀物被發酵,將池變成深黑色的液體,一些冒險的牧民喝了液體,發現它味道很好!所以葡萄酒誕生了。
另一種說法是,歐洲大陸的農民在收獲後總是在糧倉堆積小麥。這些簡單的糧倉經常導致倉庫中的小麥由於屋頂的泄漏而變濕,從而開始發芽和發酵,一個大膽的農民好奇地品嘗它,發現液體香氣可口。從那以後,人們模仿葫蘆,所以最原始的啤酒出來了。
古老的巴比倫人,埃及人和中國人製造葡萄酒。由於古希臘人之間的關系,古老的歐洲,包括西班牙,葡萄牙,義大利,法國,比利時,德國和荷蘭,都知道葡萄酒。後來,歐洲中西部的凱爾特人也了解葡萄酒,葡萄酒成為最受歡迎的飲品。葡萄酒的聲譽在整個歐洲慢慢傳播。
6、洛陽去鄭州路過伊川嗎
洛陽市區到鄭州市區,正常路線不經過伊川,經過偃師、鞏義、滎陽。
鄭州在洛陽的東面,伊川縣在洛陽市區的南邊。
7、洛陽市伊川縣美樂美時尚廣廠航迪凈水機有下鄉搞活動嗎
石家莊甲醛檢測治理定點企業石家莊比好更好環保工程有限公司專家就如何選擇凈水機幫你來支招——高科技概念涉水產品花樣多,其實並沒那麼神奇國家已明令禁止涉水產品上出現防治疾病作用的內容通過喝凈化水保健並不靠譜,購買時還需謹慎專家提醒:辨別產品真偽要看清「身份證」。
3月18日上午,「經營涉水產品專項監督檢查工作會」在市衛生監督所召開。會上通報了13個不合格涉水產品的品牌和型號,市區內各經營商家和廠商代表在現場簽訂了安全銷售承諾書。我市市場有無不合格的涉水品牌?涉水產品究竟如何選擇?石家莊甲醛檢測治理定點企業石家莊比好更好環保工程有限公司專業人士對此進行了解答。
13個不合格品牌型號並未流入我市市場
涉水產品是指涉及飲用水衛生安全的產品,包括飲用水生產和供水過程中與飲用水接觸的塑料、管件、水質處理器等。在這些涉水產品中,市民家中常用的不外乎輸配水管材、飲水機和凈水器。近期,國家質檢總局公布了一批不合格凈水器的型號和企業名單,涉及世保康、美菲特、美之凈、萬愛電器、美德沃、博學、BLESSING、沁萊、金天泉、金品泉、沁爾康、百德凈水器、JNE靜怡,共13個品牌的13個型號。但並未發現有不合格的凈水機型號流入我市市場。
凈水機濾芯中的活性炭
凈水設備的過濾芯上,都標有詳細的產品信息
「高科技概念」涉水產品花樣百出
石家莊甲醛檢測治理定點企業石家莊比好更好環保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總介紹說 目前,「鹼性水」、「富氧水」、「離子水」、「納米水」等概念層出不窮,都打著「健康」的噱頭。這些「高科技概念」的涉水產品到底效果如何?石家莊甲醛檢測治理定點企業石家莊比好更好環保工程有限公司告訴記者:不少商家抓住人們追求保健、養生的心理,利用消費者專業知識不足、防範意識淡薄的特點,對凈水器冠以高科技、保健養生等概念,其實,凈化後的水質並沒有宣傳的那麼神奇。「凈水機確實有凈化水質的作用,但無論是濾膜過濾、活性炭過濾、反滲透過濾,都是將水中的雜質甚至部分礦物質凈化出去,將水體變為純凈水。想通過飲用這樣的凈化水來改善高血壓、高脂血症等慢性病,或達到消除疲勞、提高胃腸消化等保健功能,是不可能的。」張總說。目前,國家已明令禁止在凈水機、飲水機等涉水產品的生產銷售過程中,出現明示或暗示具有防治疾病作用的內容。「酸性水」、「鹼性水」、「活化水「等字樣,更不允許在涉水產品上有所標注。
石家莊甲醛檢測治理定點企業石家莊比好更好環保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支招:識別涉水產品把握三點
對於如何識別涉水產品,張總提醒市民,要把握好三點:一是查驗衛生批件。無論是國產還是進口凈水器,都會有衛生部頒發的衛生批件,這就相當於涉水產品的「身份證」。其中,產品名稱相當於身份證中的姓名;產品的批准日期、批准有效期、產品衛生許可批准文號等,相當於居民身份證上的有效期、身份證號等信息;生產企業信息相當於身份證上的地址。同時,還需要關注衛生批件上的注意事項。二看材料品質:材料的品質和性能不僅決定了產品的品質和性能,在某種程度上也決定了出水水質的優劣和產品的使用壽命。市民在選購時,可以將產品的凈水工藝、材料與衛生批件上的成分及部件對比,看是否一致。三看製造、裝配工藝:正規企業生產的凈水器裝配嚴謹,所以應盡量到正規商場或超市去購買廠家較大,生產較為正規的產品,質量上相對更有保障。
我市已開展涉水產品專項整治讓市民喝上「放心水」
為加強我市涉水產品衛生監督管理工作力度,市衛生監督所將在4月底前,對全市經營銷售飲水機、凈水器等涉水產品進行專項監督檢查。本次監督檢查內容依據《河北省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辦法》,重點檢查飲水機、凈水器等涉水產品廠家授權、涉水產品衛生許可批件、檢驗報告、管理檔案、銷售提示等。對銷售無許可批件的飲水機、凈水器等涉水產品下架停止銷售,對違法銷售單位和個人進行行政處罰。造成嚴重後果的,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移送司法部門處理。對偽造衛生許可批件和檢驗報告的飲水機、凈水器等涉水產品進行嚴厲打擊,對監督檢查中發現的此類銷售單位,將通報當地工商行政部門,並向社會公示。消費者發現銷售涉水產品沒有衛生許可批准文件或是違法宣傳保健、治療疾病功效的,可以向衛生監督所舉報。
8、賞析一首詞。(請將本詞逐句賞析,若含有典故請註明)
醉蓬萊·新亭落成約劉左史光祖和見惠生日韻
【宋】魏了翁
又一番雨過,倚閣炎威,探支秋色。前度劉郎,為故園一出。黃發絲絲,赤心片片,儼中朝人物。詩里香山,酒中六一,花前康節。
倦客才歸,新亭恰就,萱徑蔭濃,_林香發。尊酒相逢,看露花風葉。躍躍精神,生生意思,入眼渾如滌。更祝天公,收回積潦,放開晴日。(久雨,故雲。)
【詞意】
又一場雨下完了,酷熱的威勢暫時停歇,預支了涼爽的秋日氣象。曾被貶官如今又回京任職的左史劉光祖,就是那前度劉郎劉禹錫啊,他因為憂心故國舊園而出山為官。如今他已是滿頭黃發的老人,但人依然是一片赤誠之心,他恭敬莊重,儼然是朝廷中的中堅人物。他是詩里的香山居士白居易,酒中的六一居士歐陽修,花前的康節先生邵雍。
這位對客居生活感到厭倦的人才回到家,新修的亭子恰好落成,亭子周圍,是開滿萱花的小徑,樹陰濃密,樹林中花香飄散。知己相逢,觥籌交錯,把酒言歡,看帶露的花,風中的葉。雨後的花草樹木,形象生動,精神飽滿,活力旺盛的情態,入眼清新,就像是剛剛清洗過一般。更祈禱天公,收回積水,放開晴天。
【注釋】
1、倚閣:擱置;暫停。宋蘇軾《論積欠六事並乞檢會應詔所論四事一處行下狀》:「近者詔旨,凡積欠皆分為十料催納,通計五年而足。聖恩隆厚,何以加此。而有司以謂有旨倚閣者,方得依十料指揮,餘皆並催。」宋劉克庄《浪淘沙》詞:「詩酒新來俱倚閣,孤負梅花。」《元典章·兵部一·逃亡》:「如能出首復業,與免本罪,將元拋事產,盡行給付,軍役存恤三年,私債亦依民例,權行倚閣。」
2、炎威:酷熱的威勢。
(1)酷熱的威勢。唐劉禹錫《裴祭酒尚書見示寄王左丞高侍郎之什命同作詩》:「吟風起天籟,蔽日無炎威。」葉玉森《一雨》詩:「炎威爾何物,一雨便長驅。」
(2)比喻權勢。清遯廬《童子軍》第十七出:「笑奸雄枉把炎威煽,賴君王明聖鏡高懸。」
3、探支:預支。唐皮日休《新秋即事》詩之一:「酒坊吏到常先見,鶴料符來每探支。」宋蘇軾《和何長官六言次韻》:「長江大欲見庇,探支八月涼風。」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三》:「冥司謂無功竊食,即屬虛糜,銷除其應得之祿,補所探支。」
4、秋色:秋日的景色、氣象。
(1)秋日的景色、氣象。北周庾信《周驃騎大將軍柴烈李夫人墓誌銘》:「秋色凄愴,松聲斷絕,百年幾何,歸於此別。」唐李賀《雁門太守行》:「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支凝夜紫。」明夏完淳《秋懷》詩之三:「秋色從西來,風物自凄緊。」峻青《秋色賦》:「我喜歡這絢麗燦爛的秋色,因為它表示著成熟、昌盛和繁榮,也意味著愉快、歡樂和富強。」
(2)與秋時相應的顏色。指白色。《太平御覽》卷二四引《禮記·月令》「立秋之日……天子居總章左個,乘白駱」註:「乘白駱,從秋色也。」
5、前度劉郎:指去了又來的人。這里指這首詞的題目中提到的左史劉光祖(1142-1222)。典出南朝宋劉義慶《幽明錄》,東漢永平年間,劉晨和阮肇在天台桃源洞遇仙。還鄉後,至太康年間,兩人重到天台。後因稱去而重來者為「前度劉郎」。也作「劉郎前度」。又見於唐·劉禹錫《再游玄都觀》詩:「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凈盡菜花開。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劉禹錫因參與王叔文、柳宗元等人的革新活動被貶郎州(今湖南省常德市)司馬。10年後被朝廷「以恩召還」回到長安。這年春天他去京郊玄都觀賞桃花,寫下了《玄都觀桃花》:「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以桃花隱喻暫時得勢的奸佞小人。這樣的詩自然有人不滿,他又因「語涉譏刺」而再度遭貶,一去就是12年。12年後詩人返京再游玄都觀,寫下了《再游玄都觀》:「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凈盡菜花開。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依然如故不改初衷,痛快淋漓地抒發了自己不怕打擊、堅持斗爭的倔強意志。「前度劉郎今又來」的不懈斗爭精神,一直為後人敬佩。劉禹錫的詩化為成語:前度劉郎。宋辛棄疾《賀新郎》詞:「前度劉郎今重到,問玄都、千樹花存否?」元張翥《滿江紅·錢舜舉桃花折枝》詞:「前度劉郎,重來訪、玄都燕麥。」溫見《香江席上示雪兄》詩:「故鄉心事他鄉夢,前度劉郎淚黯然。」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8回:「安公子是前度劉郎,何小姐是司空見慣,倒也用不著十分羞澀,便舉案齊眉,同吃了一頓飯。」
6、故園:舊家園;故鄉。或指都城汴京(今河南開封)。
(1)舊家園;故鄉。唐駱賓王《晚憩田家》詩:「唯有寒潭菊,獨似故園花。」唐杜甫《秋興八首》(其一):「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前蜀貫休《淮上逢故人》詩:「故園離亂後,十載始逢君。」元倪瓚《桂花》詩:「忽起故園想,泠然歸夢長。」毛澤東《到韶山》詩:「別夢依稀咒逝川,故園三十二年前。」
(2)古舊的園苑。唐元稹《感石榴二十韻》:「深拋故園里,少種貴人家。」
7、黃發:指年老,亦指老人。老人發白,白久則黃。《尚書·秦誓》:「雖則雲然,尚猷詢茲黃發,則罔所愆。」晉陶淵明《桃花源記》:「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唐杜甫《玉台觀》詩之一:「更肯紅顏生羽翼,便應黃發老漁樵。」王闓運《〈衡陽縣志〉序》:「自康熙以來,溥洽太和,遂生優老,黃發皤皤,或承銀弊,或受枹鞾,紀其恩養。」
8、絲絲:形容纖細之物。猶言一絲一絲。
(1)形容纖細之物。猶言一絲一絲。唐司空圖《燈花》詩之一:「蜀柳絲絲羃畫樓,窗塵滿鏡不梳頭。」宋蘇軾《三月二十日開園》詩之三:「鬱郁蒼髯真道友,絲絲紅蕚是鄉人。」明文徵明《素發》詩:「素發絲絲不滿梳,衰容覽鏡已非吾。」
(2)形容細微的感覺。猶一些、一點。宋蘇軾《江上值雪效歐陽體》詩:「江空野闊落不見,入戶但覺輕絲絲。」
9、赤心:赤誠的心。
(1)專一的心志。《荀子·王制》:「功名之所就,存亡安危之所墮,必將於愉殷赤心之所。」王先謙集解:「赤心者,本心不雜貳。」
(2)赤誠的心。《三國志·魏志·董昭傳》:「吾與將軍聞名慕義,便推赤心。」宋蘇軾《明君可以為忠言賦》:「上之人聞危言而不忌,下之士推赤心而無損,豈微忠之能致,有至明而為本。」
(3)指物體中心呈紅色的部分。《詩經·大雅·綿》「柞棫拔矣」三國吳陸璣疏:「柞棫……其材理全白,無赤心者曰桵。」
10、片片:一片一片。極言其一片忠心、誠心。
11、儼:形容詞,恭敬;莊重。
12、中朝:朝廷;朝中。
(1)臨朝之時。《史記·范雎蔡澤列傳》:「昭王臨朝嘆息,應侯進曰:『臣聞主憂臣辱,主辱臣死。今大王中朝而憂,臣敢請其罪。』」
(2)漢代朝官自武帝以後有中朝、外朝之分。中朝即內朝。《漢書·劉輔傳》:「群臣莫知其故。於是中朝將軍辛慶忌,右將軍……俱上書。」顏師古注引孟康曰:「中朝,內朝也。大司馬、左右前後將軍、侍中、常侍、散騎諸吏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為外朝也。」
(3)朝廷;朝中。《三國志·魏志·杜畿傳》:「中朝苟乏人,兼才者勢不獨多。」唐劉長卿《集梁耿開元寺所居院》詩:「豈得長高枕,中朝正用才。」《孽海花》第六回:「上策取南交,自立為王,向中朝請封號。」
(4)指朝廷官員。清張際亮《送雲麓觀察督糧粵東》詩:「唐宋中朝厭過嶺,今代軺車喜馳騁。」
(5)偏安江左的東晉、南宋分別稱建都中原時的西晉、北宋為「中朝」。南北朝時,亦稱南朝為「中朝」。《晉書·王隱傳》:「時著作郎虞預私撰《晉書》,而生長東南,不知中朝事,數訪於隱。」北魏楊炫之《洛陽伽藍記·長秋寺》:「(寺)亦在延年裡,即是晉中朝時金市處。」宋陸游《觀渡江諸人詩》:「中朝文有漢唐風,南渡詩人尚數公。」宋趙彥衛《雲麓漫鈔》卷四引張孝純挽張叔夜詩:「疇昔中朝士,簪紳仰令名。」《北齊書·王琳傳》:「梁故建寧公琳,洛濱餘胄,沂川舊族,立功代邸,効績中朝。」
(6)指中原。《舊唐書·文苑傳中·李邕》:「(邕)尤長碑頌。雖貶職在外,中朝衣冠及天下寺觀,多齎持金帛,往求其文。」《新五代史·南漢世家·劉隱》:「是時,天下已亂,中朝士人以嶺外最遠,可以避地,多游焉。」
(7)中原王朝。清時亦指中國。宋梅堯臣《送祖擇之學士北使》詩:「中朝厚仁恩,四海望閭闔。」宋文瑩《玉壺清話》卷一:「契丹主曰:『中朝黨進者真驍將也。如進輩有幾?』虜所以固矜者,意謂進本虜族,中國無之。」清王韜《變法自強下》:「我中朝素嚴海禁,閉關自守,不勤遠略。」
13、詩里香山:詩里的香山居士,即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846年在洛陽逝世,葬於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14、酒中六一:酒中的六一居士,即北宋文壇領袖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藏書一萬卷、集錄三代以來金石遺文一千卷、琴一張、棋一局、酒一壺、一翁),吉州永豐(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且在政治上負有盛名。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累贈太師、楚國公。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並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被後人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歐陽修是在宋代文學史上最早開創一代文風的文壇領袖。領導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繼承並發展了韓愈的古文理論。他的散文創作的高度成就與其正確的古文理論相輔相成,從而開創了一代文風。歐陽修在變革文風的同時,也對詩風、詞風進行了革新。在史學方面,也有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書》,並獨撰《新五代史》。有《歐陽文忠集》傳世。
15、花前康節:花前的邵康節,即北宋哲學家邵雍(1011-1077)。字堯夫,北宋著名理學家、數學家、道士、詩人,生於林縣上桿庄(今河南林州市劉家街村邵康村),一說生於范陽(今河北涿州大邵村)。與周敦頤、張載、程顥、程頤並稱「北宋五子」。少有志,喜刻苦讀書並游歷天下,並悟到「道在是矣」,而後師從李之才學《河圖》《洛書》與伏羲八卦,學有大成,並著有《皇極經世》《觀物內外篇》《先天圖》《漁樵問對》《伊川擊壤集》《梅花詩》等。天聖四年(1026)邵雍16歲,隨其父到共城蘇門山,卜居於此地。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邵雍30歲,游歷河南,因將父母葬在伊水(河南境內南洛水支流)之上,遂而成為河南(今河南洛陽)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定居洛陽,以教授為生。嘉祐七年(1062)移居洛陽天宮寺西天津橋南,自號安樂先生。出遊時必坐一小車,由一人牽拉。宋仁宗嘉祐與宋神宗熙寧初,兩度被舉,均稱疾不赴。熙寧十年(1077)病卒,終年67歲。宋哲宗元祐中賜謚康節。附註:非清嘉慶、道光年間的康節(1771-1841,字邵亭)。
16、倦客:客游他鄉而對旅居生活感到厭倦的人。南朝宋鮑照《代東門行》:「傷禽惡弦驚,倦客惡離聲。」宋蘇軾《書普慈長老壁》詩:「倦客再遊行老矣,高僧一笑故依然。」宋陸游《雙頭蓮》詞:「悲歡夢里,奈倦客又是關河千里。」
17、新亭:亭名。故址在今江蘇省江寧縣南。三國吳建,名臨滄觀。晉安帝隆安中丹陽尹司馬恢之重修,名新亭。東晉時為京師名士周顗、王導輩游宴之所,此亭遂大知名。參見「新亭淚」。新亭淚:也說「新亭泣」「新亭對泣」等。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過江諸人,每至美日,輒相邀新亭,藉卉飲宴。周侯中坐而嘆曰:『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皆相視流淚。唯王丞相愀然變色曰:『當共勠力王室,克復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對!』」後多用「新亭淚」「新亭泣」「新亭對泣」指懷念故國或憂國傷時的悲憤心情。唐獨孤及《癸卯歲赴南半道中聞京師失守寄權士繇幼深》詩:「莫作新亭泣,徒使夷吾嗤。」宋陸游《追感往事》詩之五:「不望夷吾在江左,新亭對泣亦無人。」宋杜旟《酹江月·石頭城》詞:「斜日荒煙,神州何在?欲墮新亭淚。」元王逢《毗陵秋懷》詩:「江山不盡新亭淚,天地長縣即墨心。」明夏完淳《大哀賦》:「楚囚無新亭之淚,《越絕》非石室之音。」柳亞子《三月二十六日夜集雙清閣》詩:「新亭對泣慚名士,悄喜嬌雛臉暈酡。」
18、恰就:恰好建成。就,完成;完工。
19、萱徑:開滿萱花的小徑。萱花,萱草的花。
萱草:植物名。古人以為種植此草,可以使人忘憂,因稱忘憂草。
(1)植物名。俗稱金針菜、黃花菜,多年生宿根草本,其根肥大。葉叢生,狹長,背面有棱脊。花漏斗狀,橘黃色或桔紅色,無香氣,可作蔬菜,或供觀賞。根可入葯。古人以為種植此草,可以使人忘憂,因稱忘憂草。漢蔡琰《胡笳十八拍》:「對萱草兮憂不忘,彈鳴琴兮情何傷。」唐萬楚《五日觀妓》詩:「眉黛奪將萱草色,紅裙妒殺石榴花。」明張時徹《采葛篇》:「願留枯根株,化作萱草枝。」
(2)借指母親。明劉基《發安溪至青田戎事急不得留有感》詩:「朝原思脊令,夜船夢萱草。」明何景明《為李秀才壽母》詩:「梅花似白發,萱草亦朱顏。」參見「萱堂」。
萱堂:指母親的居室,並藉以指母親。《詩·衛風·伯兮》:「焉得諼草,言樹之背。」毛傳:「諼草令人忘憂;背,北堂也。」陸德明釋文:「諼,本又作萱。」謂北堂樹萱,可以令人忘憂。古制,北堂為主婦之居室。後因以「萱堂」指母親的居室,並藉以指母親。宋葉夢得《再任後遣模歸按視石林》詩之二:「白發萱堂上,孩兒更共懷。」元耶律楚材《祝忘憂居士壽》詩:「玉佩丁東照蘭省,斑衣搖曳悅萱堂。」清李漁《奈何天·誤相》:「怎當他,前有萱堂,後有紅娘;便道是,做張生全要風流。」
萱花椿樹:指父母。簡稱「椿萱」。萱花指母,椿樹指父。《莊子·逍遙游》謂大椿長壽,後世因以椿稱父。《詩經·衛風·伯兮》:「焉得諼草,言樹之背。」諼草,萱草。後世因以萱稱母。椿、萱連用,代稱父母。明湯顯祖《牡丹亭·訓女》:「祝萱花椿樹,雖則是子生遲暮,守得見這蟠桃熟。」唐牟融《送徐浩》詩:「知君此去情偏切,堂上椿萱雪滿頭。」《醒世恆言·白玉娘忍苦成夫》:「萬里十六歲時,椿萱俱喪。」清程趾祥《此中人語·陳璋》:「望兄速邀媒妁,轉懇椿萱,毋使好事多磨也。」
20、蔭濃:樹陰濃密。
21、_林:因前面的一個字不詳,很難准確解釋。勉強解釋為「花林」。開著花的林子。花林,後又比喻群集的美女。清孔尚任《桃花扇·拒媒》:「想當初華筵盛陳……排列著花林粉陣,逐趁著箏聲笛韻。」
22、香發:花香散發。
23、尊酒:猶杯酒。唐 高適 《贈別沉四逸人》詩:「耿耿尊酒前,聯雁飛愁音。」 元劉祁 《歸潛志》卷五:「尊酒之間,一談一笑,甚有前輩風,今不復見矣。」清 方文 《從吳錦雯讀宋玉叔詩喜而有寄》詩:「惆悵掩尊酒,何時共懽讌。」
24、相逢:彼此遇見;會見。漢 張衡 《西京賦》:「跳丸劍之揮霍,走索上而相逢。」 唐韓愈 《答張徹》詩:「及去事戎轡,相逢宴軍伶。」宋 王易簡 《水龍吟》詞:「看明璫素襪,相逢憔悴,當應被,薰風誤。」 清徐士鑾 《宋艷·奇異》:「舉世無知音,今夕相逢,豈天假真緣耶。」
25、露花:帶露的花。後又比喻妓女。清龔自珍《暗香》詞:「我是瑤華公子,從未識露花風絮。」
26、風葉:風吹樹葉。
26、躍躍:形象生動,活現眼前。
(1)疾跳的樣子;跳動的樣子。《詩經·小雅·巧言》:「躍躍毚兔,遇犬獲之。」陸德明釋文:「躍,他歷反。」《齊詩》、《韓詩》「躍」作「趯」。漢焦贛《易林·同人》:「狡兔躍躍,良犬逐咋。雄雉受害,為鷹所獲。」《藝文類聚》卷六六引晉夏侯湛《獵兔賦》:「擢輕足之煢煢,振游形之躍躍。」清曹寅《歸舟和培山見答韻》:「躍躍手中藤,牽我破苔磴。」
(2)因急切期待或心情歡樂而激動的樣子。唐韓愈《韋侍講盛山十二詩序》:「夫得利則躍躍以喜,不利則戚戚以泣,若不可生者,豈韋侯謂哉!」章裕昆《文學社武昌首義紀實》:「此時薰染既深,又見革命軍佔領武漢,黎元洪為首領,躍躍思起矣。」
(3)形象生動,活現眼前。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封台》:「評書抵掌而談,別無幫襯,而豪俠亡命躍躍如生,市兒聽之,適易啟其作亂為非之念。」柴萼《梵天廬叢錄·美人雜詠》:「寫十七八女郎憨態,躍躍如生。」趙朴初《百字令·謁黃帝陵》:「村謠野語,民魂躍躍千古。」
27、生生:形容有活力。
(1)孳生不絕;繁衍不已。《易經·系辭上》:「生生之謂易。」孔穎達疏:「生生,不絕之辭。陰陽變轉,後生次於前生,是萬物恆生謂之易也。」宋俞文豹《吹劍四錄》:「因思在天壤間生生而不窮者,皆農與牛之功,其功與天地等。」
(2)世世代代。宋陸游《視東皋歸小酌》詩:「身誓生生辭祿食,家當世世守農耕。」清洪升《長生殿·見月》:「兩情諧,願結生生恩愛。」清納蘭性德《蝶戀花》詞:「休說生生花里住,惜花人去花無主。」
(3)養生;生活。《老子》:「人之生,動之死地者,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高亨註:「生生,猶養生。」晉陶潛《歸去來兮辭》:「幼稚盈室,瓶無儲粟,生生所資,未見其術。」唐杜牧《上宰相求湖州啟》之三:「復有衣食生生之所須,悉多欠闕,欲其安活,而無嘆吒悲恨,不可得也。」宋葉適《與黃岩林元秀書》:「臨期轉行李於妻家,一宵鄰舍火作,生生之具燔爇略盡,尤可嘆笑也。」
(4)猶眾生。《宋書·索虜傳》:「多殺生生……仁者之所不為。」《魏書·李彪傳》:「生生得所,事事惟新,巍巍乎猶造物之曲成也。」唐歐陽詹《王者宜日中賦》:「杲杲者日,中則重光,燭生生於有晦,暖物物以無疆。」
(5)活活;硬是。《古今小說·沉小官一鳥害七命》:「只因這個畫眉,生生的害了幾條性命。」《兒女英雄傳》緣起首回:「眼睜睜的看著人把個平日愛如性命的個寶貝生生逼死。」
(6)形容有活力。張昭漢《荷亭坐雨》詩:「剪剪紅襟濕,生生翠羽過。」
(7)形容膽怯。《醒世姻緣傳》第15回:「明日你去罷,掙了賞來也都是你的。不知怎麼,我往京里走的生生的。」
(8)獸名。猩猩之類。《逸周書·王會》:「生生若黃狗,人面能言。」孔晁註:「生生,獸名。」
28、意思:神情。
(1)思想;心思。晉葛洪《抱朴子·遐覽》:「雖充門人之灑掃,既才識短淺,又年尚少壯,意思不專,俗情未盡,不能大有所得。」《三國志·吳志·陸遜傳》:「陸遜意思深長,才堪負重。」宋蘇軾《渚宮》詩:「當時郢人架宮殿,意思絕妙般與倕。」清薛福成《庸盦筆記·史科二·談相》:「道州楊厚菴尚書,意思深長,貌亦儒雅。」
(2)意義,道理。唐韓愈《與馮宿論文書》:「辱示《初筮賦》,實有意思。」《朱子語類》卷七一:「此處有意思,但是難說出。」
(3)意圖;用意。漢王充《論衡·變動》:「夫正欲得之而猶不能致,況自刑賞,意思不欲求寒溫乎!」《醒世恆言·兩縣令競義婚孤女》:「月香在賈公家,一住五年,看看長成。賈昌意思要密訪個好主兒,嫁他出去了,方才放心。」
(4)意志。傖父《立憲運動之進行》:「詳言之,則必設議院以代表國家意思,制定法律,政府則依國家之意思以執行政務。」
(5)神情。宋蘇軾《傳神記》:「凡人意思,各有所在,或在眉目,或在鼻口。虎頭雲:『頰上加三毛,覺精采殊勝。』則此人意思蓋在須頰間也。」《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十:「(巢大郎)只道陳定還未知其奸,照著平日光景前來探望。陳定雖不說破甚麼,卻意思冷淡了好些。」
(6)情趣;趣味。漢劉向《列仙傳·鹿皮公》:「小吏白府君,請木工斤斧三十人,作轉輪懸閣,意思橫生。」宋梅堯臣《依韻和李舍人旅中寒食感事》:「梨花半殘意思少,客子漸老尋游非。」《紅樓夢》第31回:「迎春姐妹見眾人沒意思,也都沒意思了。」
(7)心情;情緒。宋晏幾道《兩同心》詞:「好意思、曾同明月,惡滋味、最是黃昏。」宋朱淑真《約春遊不去》詩:「少年意思懶能酬,愛好心情一向休。」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二:「學道而至於樂,方能真有所得,大概於世間一切聲色嗜好洗得凈,一切榮辱得失看得破,然後快活意思,方自此生。」
(8)情意;心意。元邦哲《壽陽曲·思舊》曲:「初相見,意思濃,兩下愛衾枕如同。」《二刻拍案驚奇》第十四:「縣君意思雖然濃重,容貌卻是端嚴。」
(9)引申指代表心意的宴請或禮品。《水滸傳》第26回:「武松笑道『不成意思,眾高鄰休得笑話則個。』」
(10)意見,想法。《兒女英雄傳》第1回:「玉格這話很是,我也是這個意思。」
(11)跡象,苗頭。《初刻拍案驚奇》卷四:「這兩個女子,便都有些盜賊意思,不比前邊這幾個報仇雪恥,救難解危,方是修仙正路。」《老殘游記》第19回:「能查出這個毒葯來歷,就有些意思了。」
(12)象徵性的表示。《二刻拍案驚奇》卷十六:「因要後來好贖,十分不典他重價錢,只好三分之一,做個交易的意思罷了。」《醒世姻緣傳》第85回:「因郭總兵帶有廣西總兵府自己的勘合,填寫夫馬,船家希圖攬帶私貨,支領廩給,船價不過意思而已,每隻做了五兩船錢。」
29、入眼:看;進入視野。
(1)看;進入視野。唐杜甫《庭草》詩:「楚草經寒碧,庭春入眼明。」宋陸游《縱筆》詩:「關心惟酒盞,入眼獨漁舟。」明汪道昆《五湖游》:「淡妝濃抹,意態由來畫不成;妍笑工顰,入眼平生未曾有。」
(2)中看;看得上。宋歐陽修《與王懿敏公》:「蜀中碑文,雖古碑斷缺,僅有字者,皆打取來。如今秪見此等物,粗有心情,餘皆不入眼也。」汪仲賢《好兒子》:「我試了幾次,自己看看總覺得不入眼,屢屢把稿本撕去。」
30、渾如:渾似。非常像;酷似。宋陸游《書適》詩:「更挾殘書讀,渾如上學時。」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二:「一聲霹靂,弩箭離弦,渾如飛電。」《水滸傳》第58回:「初離水泊,渾如海內縱蛟龍;乍出梁山,卻似風中奔虎豹。」
31、滌:形聲字,從水條聲。本義:洗。
32、祝:祝禱;祈禱。
33、天公:天。以天擬人,故稱。公,對人的敬稱。《尚書大傳》卷五:「煙氛郊社,不修山川,不祝風雨,不時霜雪,不降責於天公。」宋陸游《殘雨》詩:「五更殘雨滴檐頭,探借天公一月秋。」《兒女英雄傳》第13回:「這都是天公默佑我們,闔家都該辦注名香達謝上蒼。」34、積潦:也作「積澇」。成災的積水;洪澇。宋黃庭堅《次韻劉景文登鄴王台見思》之三:「系匏兩相憶,極目十餘城,積潦干斗極,山河皆夜明。」《宋史·五行志一上》:「京師大雨,漂壞廬舍,民有壓死者;積潦浸道路,自朱雀門東抵宣化門尤甚。」元楊仲弘《喜晴得揚字呈汪知府》詩:「不畏塗泥滑,寧憂積潦妨。」清唐孫華《大雨行海淀道中》詩:「我行與雨期,險苦真自蹈,燕地少溝塍,一雨成積澇。」
9、謝靈運寫的詩
善哉行
陽谷躍升。虞淵引落。景曜東隅。晼晚西薄。三春燠敷。九秋蕭索。涼來溫謝。寒往暑卻。居德斯頤。積善嬉謔。陰灌陽叢。凋華墮萼。歡去易慘。悲至難鑠。擊節當歌。對酒當酌。鄙哉愚人。戚戚懷瘼。善哉達士。滔滔處樂。
隴西行
昔在老子。至理成篇。柱小傾大。綆短絕泉。鳥之棲游。林檀是閑。韶樂牢膳。豈伊攸便。胡為乖枉。從表方圓。耿耿僚志。慊慊丘園。善歌以詠。言理成篇。
日出東南隅行
柏梁冠南山。桂宮耀北泉。晨風拂幨幌。朝日照閨軒。美人卧屏席。懷蘭秀瑤璠。皎潔秋松氣。淑德春景暄。
長歌行
倐爍夕星流。昱奕朝露團。粲粲烏有停。泫泫豈暫安。徂齡速飛電。頹節騖驚湍。覽物起悲緒。顧已識憂端。朽貌改鮮色。悴容變柔顏。變改茍催促。容色烏盤桓。亹亹衰期迫。靡靡壯志闌。既慚臧孫慨。先愧楊子嘆。寸陰果有逝。尺素竟無觀。幸賒道念戚。且取長歌歡。
苦寒行
歲歲層冰合。紛紛霰雪落。浮陽減清暉。寒禽叫悲壑。飢爨煙不興。渴汲水枯涸。
苦寒行
樵蘇無夙飲。鑿冰煮朝飡。悲矣採薇唱。苦哉有餘酸。
豫章行
短生旅長世。恆覺白日欹。覽鏡睨頹容。華顏豈久期。茍無回戈術。坐觀落崦嵫。
相逢行
行行即長道。道長息班草。邂逅賞心人。與我傾懷抱。夷世信難值。憂來傷人。平生不可保。陽華與春渥。陰柯長秋槁。心慨榮去速。情苦憂來早。日華難久居。憂來傷人。諄諄亦至老。親黨近恤庇。昵君不常好。九族悲素霰。三良怨黃鳥。邇朱白即頳。憂來傷人。近縞潔必造。水流理就濕。火炎同歸燥。賞契少能諧。斷金斷可寶。千計莫適從。萬端信紛繞。巢林宜擇木。結友使心曉。心曉形跡畧。畧邇誰能了。相逢既若舊。憂來傷人。片言代紵縞。
折楊柳行
騷屑出穴風。揮霍見日雪。颼颼無久搖。皎皎幾時潔。未覺泮春冰。已復謝秋節。空對尺素遷。獨視寸陰滅。否桑未易系。泰茅難重拔。桑茅迭生運。語默寄前哲。
泰山吟
岱宗秀維岳。崔崒刺雲天。岝崿既嶮巘。觸石輒芊綿登封瘞崇壇。降禪藏肅然。石閭何晻藹。明堂秘靈篇。
--------------------------------------------------------------------------------
君子有所思行
總駕越鍾陵。還顧望京畿。躑躅周名都。游目倦忘歸。市鄽無阨室。世族有高闈。密親麗華苑。軒甍飾通逵。孰是金張樂。諒由燕趙詩。長夜恣酣飲。窮年弄音徽。盛往速露墜。衰來疾風飛。餘生不歡娛。何以竟暮歸。寂寥曲肱子。瓢飲療朝飢。所秉自天性。貧富豈相譏。
悲哉行
萋萋春草生。王孫游有情。差池燕始飛。夭裊桃始榮。灼灼桃悅色。飛飛燕弄聲。檐上雲結陰。澗下風吹清。幽樹雖改觀。終始在初生。松蔦歡蔓延。樛葛欣虆縈。眇然遊宦子。晤言時未幷。鼻感改朔氣。眼傷變節榮。侘傺豈徒然。澶漫絕音形。風來不可托。鳥去豈為聽。
會吟行
六引緩清唱。三調佇繁音。列筵皆靜寂。咸共耹會吟。會吟自有初。請從文命敷。敷績壺冀始。刊木至江汜。列宿炳天文。負海橫地理。連峰競千仞。背流各百里。滮池溉粳稻。輕雲曖松杞。兩京愧佳麗。三都豈能似。層台指中天。高墉積崇雉。飛燕躍廣途。鷁首戲清沚。肆呈窈窕容。路曜{女便}娟子。自來彌世代。賢達不可紀。句踐善廢興。越叟識行止。范蠡出江湖。梅福入城市。東方就旅逸。梁鴻去桑梓。牽綴書土風。辭殫意未已。
緩歌行
飛客結靈友。凌空萃丹丘。習習和風起。采采彤雲浮。娥皇發湘浦。霄明出河洲。宛宛連螭轡。裔裔振龍旒。
燕歌行
孟冬初寒節氣成。悲風入閨霜依庭。秋蟬噪柳燕辭楹。念君行役怨邊城。君何崎嶇久徂征。豈無膏沐感鸛鳴。對君不樂淚沾纓。辟窗開幌弄秦箏。調弦促柱多哀聲。遙夜明月鑒帷屏。誰知河漢淺且清。展轉思服悲明星。
鞠歌行
德不孤兮必有鄰。唱和之契冥相因。譬如虯虎兮來風雲。亦如形聲影響陳。心歡賞兮歲易淪。隱玉藏彩疇識真。叔牙顯。夷吾親。郢既歿。匠寢斤。覽古籍。信伊人。永言知己感良辰。
順東西門行
出西門。眺雲間。揮斤扶木墜虞泉。信道人。鑒徂川。思樂暫舍誓不旋。閔九九。傷牛山。宿心載違徒昔言。競落運。務頹年。招命儕好相追牽。酌芳酤。奏繁弦。惜寸陰。情固然。
上留田行
薄游出彼東道。上留田。薄游出彼東道。上留田。循聽一何矗矗。上留田。澄川一何皎皎。上留田。悠哉逷矣征夫。上留田。悠哉逷矣征夫。上留田。兩服上阪電游。上留田。舫舟下游飈驅。上留田。此別既久無適。上留田。此別既久無適。上留田。寸心繫在萬里。上留田。尺素遵此千夕。上留田。秋冬迭相去就。上留田。秋冬迭相去就。上留田。素雪紛紛鶴委。上留田。清風飈飈入袖。上留田。歲雲暮矣增憂。上留田。歲雲暮矣增憂。上留田。誠知運來詎抑。上留田。熟視年往莫留。上留田。
三月三日侍宴西池詩
詳觀記牒。鴻荒莫傳。降及雲鳥。曰聖則天。虞承唐命。周襲商艱。江之永矣。皇心惟眷。矧乃暮春。時物芳衍。濫觴逶迤。周流蘭殿。禮備朝容。樂闋夕宴。
贈從弟弘元詩六首
一
從弟弘元。為驃騎記室參軍。義熙十一年十月十日。從鎮江陵。贈以此詩。
毖彼明泉。馥矣芳荑。揚曄神皋。澄清靈溪。灼灼吾秀。徽美是諧。譽必德昭。志由業棲。
二
憩鳳於林。養龍在泉。舍潛就躍。假雲翔天。餁以味變。台以明宣。言辭戚朝。聿來鼎藩。
三
昔爾同事。謂予偕征。暌合無朕。聚散有情。我端北署。子騰南溟。申非授乖。飲淚凄聲。
四
緬邈荊巫。杳翳江湍。三千既曠。繇役實難。想像微景。延佇音翰。因雲往情。感風來嘆。
五
寢處燕說。指辰忌薄。仳離未幾。節至采獲。靜念霜繁。長懷景落。人道分慮。前期靡托。
六
視聽易狎。沖用難本。違真一差。順性誰卷。顏子悔傷。蘧生化善。心愧雖厚。行迷未遠。平生結誠。久要罔轉。警掉候風。側望雙反。
--------------------------------------------------------------------------------
答中書詩八首
一
懸圃樹瑤。崑山挺玉。流采神皋。列秀華岳。休哉美寶。擢穎昌族。灼灼風徽。采采文牘。
二
伊昔昆弟。敦好閭里。我暨我友。均尚同恥。仰儀前修。綢繆儒史。亦有暇日。嘯歌宴喜。
三
聚散無期。乖仳易端。之子名揚。鄙夫忝官。素質成漆。巾褐懼蘭。遷流推薄。雲胡不嘆。
四
中予備列。子贊時庸。偕直東署。密勿游從。彼美顯價。煌煌逸蹤。振跡鼎朝。翰飛雲龍。
五
嗟茲飄轉。隨流如萍。台岳崇觀。僚士惟明。璅璅下路。從公於征。遡江踐漢。自徐徂荊。
六
契闊北京。劬勞西郢。守官末局。年月已永。孰是疲劣。逢此多□。厚顏既積。在志莫省。
七
凄凄離人。惋乖悼己。企佇好音。傾渴行李。矧乃良朋。貽我瓊玘。久要既篤。平生盈耳。申復情言。欣嘆{牙丿=丶}起。何用托誠。寄之吾子。
八
在昔先師。任誠師天。刻意豈高。江海非閑。守道順性。樂茲丘園。偕友之唱。敬悅在篇。霜露荏苒。日月如捐。相望式遄。言歸言旋。
贈從弟弘元時為中軍功曹住京詩五首
一
於穆冠族。肇自有姜。峻極誕靈。伊源降祥。貽厥不已。歷代流光。邁矣夫子。允迪清芳。
二
昔聞蘭金。載美典經。曾是朋從。契合性情。我違志槩。顯藏無成。疇鑒予心。托之吾生。
三
維翰孔務。明時勞止。我求髦俊。以作僚士。僉曰爾諧。俾蕃是紀。逝將去我。言念北鄙。
四
契闊羣從。繾綣游娛。歷時閱歲。寒暑屢徂。接席密處。同軫修衢。孰雲異對。翔集無殊。
五
子既祗命。餞此離襟。良會難期。朝光易侵。人之執情。{郄[去]阝}景悼心。分手遵渚。傾耳淑音。
贈安成詩七首
一
時文前代。徽猷系從。於邁吾子。誕俊華宗。明發迪吉。因心體聰。微言是賞。斯文以崇。
二
用舍誰階。賓名相傳。秘丘發軫。千里知賢。撫翼宰朝。翰飛戚蕃。佐道以業。淑問聿宣。
三
相彼景響。有比形聲。始雲同宗。終焉友生。棠棣隆親。頍弁鑒情。緬邈歲月。繾綣平生。
四
明政敦化。矜恤載懷。用掇良彥。循我人黎。江既永矣。服亦南畿。解袂告離。雲往風飛。
五
揮手未幾。鑽燧推斥。青春屏轡。素秋系跡。媚彼時漁。戀此分拆。我勞行久。實獲予戚。
六
昔在先道。垂誥亨鮮。亦曰於豹。調和韋弦。清靜有默。平正無偏。欽隆令績。慰沃願言。
七
駑不逮駿。蕕不間熏。三省朽質。再沾慶雲。仰慚蓼蕭。俯惕惟塵。將拭舊褐。朅來虛汾。疇咨亮款。敬告在文。
答謝諮議詩八首
一
玉衡迅駕。四節如飛。急景西馳。奔浪赴沂。英華始翫。落葉已稀。惆悵衡皋。心焉有違。
二
告離甫爾。荏冉回周。懷風感遷。思我良疇。豈其無人。莫與好仇。孰曰晏安。神往形留。
三
感昔戎行。遠暨西垠。僶俛於役。不敢告勤。爾亦同事。契闊江濆。庶同支離。攘臂解紛。
四
鳴鵠在陰。自幽必顯。既曰有聲。因風易演。逶迤雲閣。司帝之典。蔚彼遺藉。如瑩如洗。
五
齊仲善交。在久彌敬。自我之遘。一遇而定。於穆謝生。以和繕性。有言屬耳。有文在詠。
六
寡弱多幸。逢茲道泰。荷榮西荒。晏然解帶。翦削前識。任此天籟。人對遇矣。何懼何害。
七
掻首北眷。清對未從。瞻雲累嘆。思□御風。良願易違。嘉樂難逢。微我無衣。溫涼誰同。
八
古人善身。實畏斯名。緣督何貴。卷耀藏馨。九言之贈。實由未冥。片音或重。玙璠可輕。
述祖德詩二首
一
小序
太元中。王父龕定淮南。負荷世業。專主隆人。逮賢相徂謝。君子道消。拂衣蕃岳。考卜東山。事同樂生之時。志期范蠡之舉。
達人貴自我。高情屬天雲。兼抱濟物性。而不纓垢氛。段生藩魏國。展季救魯民。師。仲連卻秦軍。臨組乍不紲。對珪寧肯分。惠物辭所賞。勵志故絕人。苕苕歷千載。遙遙播清塵。清塵竟誰嗣。明哲垂經綸。委講輟道論。改服康世屯。屯難既雲康。尊主隆斯民。
二
中原昔喪亂。喪亂豈解已。崩騰永嘉末。逼迫太元始。河外無反正。江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