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養生大辟謠,這些謠言不能信,有哪些養生的誤區?
「養生能包治百病、長生不老」,「吃了這種葯就能葯到病除,根本不用看醫生」,打著這種旗號的一定是謠言。養生作為一直熱門的話題,受到越來越多人關注。養生專家和養生館應運而生,看似很專業的專家其實也不都是可信的,養生的雷區很多,稍不留神便走進誤區。一些養生商家為了謀求利益,不惜製造謠言,一起來看。
健康長壽。養身不就是為了長壽?很多人隨著年齡的增大,越來越擔心自己的身體,一聽到有關長壽的消息都恨不得撲上去探究竟。「每天梳頭白下能健康長壽」,這種方法不需要花錢,只需要每天花時間,因此很多人多去實踐了。其實,梳頭發並不能助你長壽,反而刺激和破壞皮脂源,嚴重的話,導致脫發。
喝尿治病養生。電視劇中「喝童子尿解毒「的片段坑了多少人啊,現實中真的有人去實踐喝尿。有爆料說,有一個群體是尿療的忠實粉絲,他們認為喝自己的尿能治病、養生。現實情況是,喝自己的尿病沒治好,反而喝出了腎衰竭。一泡尿能治百病,那還要醫生干什麼,國家還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研發葯物嗎?理智想想,都能知道喝尿治病是養生的謠言。
民間的養生法層出不窮,誤區也很多,我們要知道,沒有什麼養生方法真的能讓人長生不老、沒病沒痛。生老病死本來就是世間的規律。在養生的同時,請你保持警惕。
2、生活中關於飲食的養生類謠言,為何會層出不窮?
生活中能夠通過飲食來養生的小妙招很多,特別是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在網上,我們經常能看到不同的人分享著各種各樣的養生小妙招,這樣的養生妙招有的是真的,有的是假的,經常會讓作為普通人的我們真假難辨,為什麼會出現這么多的養生類謠言呢?其實追究其根本是因為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對人們對養生關注度的不斷提高。
由於傳播渠道的拓寬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能夠在公眾視野內發出自己的聲音,再加上互聯網的低門檻,導致每一個人都能在公共平台上發文,從而使得我們在網上能看到很多的養生小妙招,而由於每一個人受教育的水平是不一樣的,加之這些養生小妙招看上去是很有道理的,於是就在我們的朋友圈內大行其是,但是仔細去研討的話就會發現這是謠言。
近年來,我們國家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越來越高,人們也開始追求養生,但是由於我們國家的生活水平提升速度較快,且沒有官方的媒體來普及養生知識,於是就為飲食類的養生謠言的傳播提供了土壤,很多人看到了這樣的養生小妙招以後,就會不自覺的成為傳播者,導致謠言層出不窮。
我們的國家從來都有著食補的說法,因為這個思想在我們的腦海中根深蒂固,當我們對一個飲食的養生謠言無法作出准確的判斷的時候,我們可能就會下意識的認為這種飲食的養生謠言是正確的,這就會導致謠言的進一步傳播。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看到關於飲食的養生謠言,我們應該擦亮自己的眼睛,遇到問題多思考,在網路上查找資料,甄別謠言,不信謠,不傳謠。
3、有很多養生知識其實是流言,你知道哪些流言是假的?
生活中有很多養生流言,根本沒有科學依據,反而會有害健康,然而很多人都以此作為養生。我們絕對不能盲目養生,面對一些不太合理的養生方法,一定不能信從,比如以下幾個養生流言都是假的。
第一,飯菜要趁熱吃,營養才全面。這句話是錯的,如果長期進食溫度過高的食物,會傷害到我們的食道,嚴重者會誘發食道癌。然而老一輩人普遍認為,飯菜應該趁熱吃才健康,特別是大冬天,吃了熱菜會有一種全身暖和的感覺,因此飯菜准備好,就喜歡催促我們趕緊吃。這種養生方法一定要及時改掉,要等飯菜不燙口之後才能吃,飯菜的營養並不會因此而流失。
第二,吃素菜更加養生,素食能代替肉食。這種養生方法並不科學,很多素食主義者他們不吃一點肉食,覺得肉吃太多容易長胖,而且還容易引起高血壓和高血脂等健康問題。實際上,這個觀念也是不可取的。如果不進食肉類,人體有可能會缺乏動物性蛋白等營養的攝入,從而導致營養不良。長期以往,更有可能導致心臟病等疾病。
第三,千滾水可能會致癌,絕對不能喝。這種說法絕對危言聳聽,沒有任何科學依據。所謂的千滾水就是被反復燒開的水,有人說長期喝這種水可能會出現亞硝酸鹽,可能會致癌。經過研究發現水被反復燒開20次之後,才存在微量的亞硝酸鹽,但是含量卻是非常小的,達不到致癌的程度,所以大家不用過於擔心。
4、養生節目真假難辨,應該怎樣防止輕易聽信養生謠言?
多增強自己的知識以及閱歷,選擇正確的途徑了解養生,可以讓我們正確地分辨養生節目的真假,不會隨便聽從養生謠言。很多打著養生節目卻各種推銷產品或者灌輸錯誤養生信息的節目,目的只是為了吸引更多的觀眾根本不理會是否有效果。
增強自己人生閱歷以及對養生的知識,可有效分辨養生節目真假
想分辨養生節目真假,必須從自己閱歷開始增強,豐富自己的閱歷以及知識。平時多跟有養生經驗的人溝通,了解最真實的養生之道,也可以把平時了解到的養生信息跟有經驗的人溝通討論,通過溝通去明確最准確的信息。
多溝通多討論是豐富自己養生知識的重要渠道,能夠讓自己對養生有深刻的認知和理解,慢慢就會懂得去區分電視節目裡面所謂養生是真的還是虛假的。
選擇正確的途徑了解養生,可有效分辨養生節目真假
選擇正確的途徑了解養生是最必須的,懂得從有真實意義的養生書刊上了解養生之道可有效分辨養生信息。無論是網路或者電視節目,很多都是打著養生卻「沒有養生基礎」的人為了熱度而努力,沒有養生基礎的人說得再多也是在讀文章,相反那些最權威出版的書刊還是蠻有實際性的。
養生知識不但可以通過日常討論獲得,更加可以通過權威發布的書刊了解。
養生節目難辨真假,可以讓自己在生活裡面多提高對養生的認知,有效地減少被各種帶有利益性的行為所誤導而輕信養生謠言。
5、朋友圈裡哪些養生知識,是常見的謠言?
你朋友圈裡轉的這些內容是謠言、不可信!
謠言一:大蒜油炸變紅是地溝油
談地溝油色變是一普遍的社會現象。之前熱傳了一個鑒別油是地溝油與否的方法:大蒜油炸變紅是地溝油。這個方法吸引了諸多人的眼球,群眾紛紛效法,發現大蒜在某些油中的確會變紅,便對此深信不疑。
這個方法真的靠譜嗎?答案是不!第一,此種鑒別方法的原理是大蒜遇黃麴黴素會變色,而在科研資料庫里並沒有大蒜遇黃麴黴素變色的說法,可信度很低。第二,黃麴黴素是地溝通中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質,但地溝油中不一定會含有黃麴黴素,也可能是其他物質。第一點就可以直接把這個謠言推翻了,假如第一點成立,第二點也不成立。如此這般,這個謠言不攻自破了!
謠言二:蝦和維生素C同吃會砷中毒
網路流傳一名太晚女孩無緣無故七竅流血暴斃,有解釋稱:問題在於她在吃了大量的蝦後,又服用了維生素C,蝦中含有砷,在維生素C的條件下發生化學反應,導致砷中毒。人的正常膳食中,每餐都含有相當劑量的蝦和維生素C,蝦和維生素C同食可導致砷中毒?實在無法令人信服!然而就是有人對此誠惶誠恐。
首先,從蝦所含有的砷來看,即使是吃進去後全部吸收,並與維生素C起反應,都不足以達到砒霜純品的口服致死量,不可能引起急性砷中毒。其次,維生素C是一種強氧化劑,在酸性環境下比較穩定,胃中的消化主要是物理過程,食材中的砷和維生素C不太可能在胃中起反應。所以,安安心心地吃番茄炒大蝦吧!
謠言三:榴槤不能和牛奶一起吃
又是一則流傳的消息:中國遊客吃榴槤後喝牛奶,致咖啡因中毒、血壓飆升,引發心臟病猝死,而且據說泰國還有明確的規定,食用大量榴槤後,8個小時之內不能飲用奶類食品。事實果真如此?
從營養學的角度來說,榴槤和咖啡都不存在咖啡因這種物質,這個怎麼都說不通吧?還有我們平時很愛的甜品:榴槤蛋糕、榴槤冰淇淋都是混合鮮奶、煉乳與榴槤製作而成的,不也是該吃吃該喝喝!
謠言四:蘑菇富集重金屬不能吃
有一個「博士」稱:蘑菇不能多吃,因為蘑菇富集重金屬的能力特別強,幾乎所有的重金屬,都富集在蘑菇中,但人體卻沒有排出重金屬的機制,時間長了,這些重金屬就會在腎小管內聚集,嚴重時甚至會引起腎小管的壞死。
好像說的也很有道理?別被忽悠了!一些蘑菇能富集重金屬是客觀事實,而富集的程度主要取決於土壤的污染程度,蘑菇的富集重金屬是蘑菇對不良生長環境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重金屬並不是蘑菇生長的必須養分,對蘑菇也沒有促進作用,所以在種植中也不會有人為添加。綜上,正常渠道采購的蘑菇可正常食用無需擔心,但從膳食均衡的角度出發,還是建議每天控制一定的量食用。
謠言五:用微波爐加熱食物會致癌
微波、輻射這樣的詞總能引起許多人的恐慌,關於微波爐傳說也就往往得到格外關注。在這個聞癌色變的年代,「微波爐加熱產生致癌物」更是在一遍又一遍的重復中成為廣泛接受的「信念」。
那麼微波爐到底會不會致癌呢?微波是一種電磁波,跟可見光本質上是同樣的東西,它們的差別只在於頻率的不同。微波的頻率比電波高,比紅外線和可見光低,電波和可見光不會致癌,自然也就不難理解頻率介於它們之間的微波也不會致癌。
6、老人家總是被養生謠言給欺騙,該如何讓他們不要相信?
老人家知道養生的一些傳言,一方面是通過同伴互相告知的,另一些可能是看手機上的朋友圈廣告或電視上的保健品營銷廣告。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達到讓父母不再輕信外人說的養生謠言的目的。
第一,設法阻斷他們的信息獲取渠道,或者給他們推薦你信任的養生公眾號。完全讓老人不關注養生可能做不到,既然這樣的話還不如主動給他們推薦正規的養生問題推送公眾號,這樣不僅可以讓老人學習到正確的養生知識,還可以避免他們被騙,亂購買一些不合格的低劣昂貴保健品。第二,要經常灌輸給老人有病要去醫院治療,醫院比所謂的江湖騙子靠譜的觀念。
第三,擺證據。收集一些其他老人被騙的事例說給老人聽,最好是身邊人親身發生過的例子。告訴他們亂服葯或亂使用不合格產品會對身體造成更大損害,不僅花了錢還得不到治療,讓他們免於被蠱惑。
第四,如果有心的話做兒女的可以自己多了解一些關於養生的小知識平時說給老人聽。老人年紀大了,對於身體的保護肯定是處於迷茫且急切的狀態,你要穩住老人的心神讓他們不要亂,自己多了解一些保養身體的方法,這樣老人心裡也會有點譜,畢竟比起外人,父母還是更信任自己說的話。
最後,很多老人家注重養生,不僅是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也是為了不拖累兒女,不想讓自己的身體給他們造成負擔。所以,在此事情上做兒女的要盡量體諒父母,用平和耐心的態度對待他們,不要一味斥責他們無知迷信。
7、醫學科普,養生辟謠你踩雷了嗎?
每天清晨的朋友圈基本上都是早睡早起的七大姑八大姨轉發的各種標題黨式養生文章,喝水時間表、XX地區豬瘟等等,不只是朋友圈,家庭群也是每天被各種養生文章刷屏,如果不回應,還要再私聊專門發給我,生怕我看不到。
其實父母盲目養生,只是為了自己能有個好身體,免得拖累兒女
那今天就列舉幾個常見的謠言,記得轉給爸媽看看,讓他們少花點冤枉錢吧。
吃蘑菇容易導致體內重金屬超標
蘑菇確實有很強的富集重金屬能力,但是現在市場上買的基本都是養殖的蘑菇,這些蘑菇生長在棉籽殼、麩皮等物做成的培養基中,根本沒有機會接觸到金屬,超標就更是不可能了。而且蘑菇中含有的多糖能夠抑制重金屬分解,不會被人體吸收,所以放心大膽的吃蘑菇吧。
帶隱形眼鏡不能吃燒烤和火鍋,會因高溫融化致盲
隱形眼鏡雖然薄,但是還是比我們想像的要堅強的,製作合格的隱形眼鏡遇到高溫也不會融化的,如果覺得眼睛干,可以打個哈欠眨眨眼,擠點眼淚就好啦。
吃黑芝麻能讓頭發變黑
防輻射服能幫孕婦屏蔽輻射
正常的家電輻射值很低的,無需通過防輻射的衣服來防護,電器的輻射值都是經過檢驗,符合國家標准了才會出廠,雖然防輻射服能屏蔽手機信號,但測得的輻射值是沒有變化的,更不能說明它能防輻射哦。
8、飲食養生類的謠言,要如何進行識別?
說起來一些飲食要點,好像大家都能說得頭頭是道。但是你有沒有細細深究,自己是從哪裡知道這些飲食觀念的呢?其實,有些不過是沒有確認以及後續的辟謠,就傳入了你的耳朵里,堅守在了你的腦海里。那麼如何辨別食物養生謠言?
辨別食物養生謠言辦法如下:
致癌類謠言
標題舉例:「某食物吃了這么久,竟不知道它會致癌」、「黑龍江人習慣的炒菜方式竟然會致癌」、「女性經期洗頭會致癌」、「植物油炒菜會致癌」、「常喝豆漿會得乳腺癌」等。
分析:某東西致癌的謠言在朋友圈流傳最廣。根據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致癌物分為四類:I類,對人類致癌;II類包含對人類很可能致癌的IIA類和對人類可能致癌的IIB類;III類,可疑對人致癌;IV類,對人類很可能不致癌。致癌物是有分類的,而且要經過嚴格的毒理學實驗和流行病學實驗。不是你想著某食物致癌它就致癌,另外,癌症的發生有很多因素,可能是環境因素、某些職業因素、飲食習慣和遺傳等。
某食物萬能型謠言
標題舉例:「冬天,這種一定要多吃,保你不得病」、「難怪北方比南方高血壓高,原來是因為它」、「癌症都與維生素B2有關」等。
分析:除了母乳對於4~6個月的嬰兒,沒有哪一種食物可以提供人體所需的全部營養素。所以要按照我國膳食寶塔的要求,均衡膳食。比如一篇關於維生素B2的文章,文章說「嚴重缺乏維生素B2是致癌的根本原因,維生素B2既可以治療癌症,又可以治療便秘,同時還能管上火、治療各種潰瘍、偏頭痛,還能增強耐寒能力」。好像維生素B2可以包治百病似的,實際上沒有哪類食物是萬能的,關鍵是合理的搭配。
食物相剋類謠言
標題舉例:「這些食物相剋,你竟然不知道」、「食物相剋的小知識,不會吃會致命」、「蝦類和維生素C同食,相當於砒霜」等。
分析:食物相剋是中醫食療養生中的一種說法,也是前人經驗的結果,在現代營養學中並不存在這種說法。根據WHO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食源性疾病是當今危害人類最大的問題,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食物過敏、腸道傳染病等。所以以前認為的食物相剋可能是食物本身帶有的細菌或毒素,即使只吃單一一種食物,也可能會出現同樣的症狀。
酸鹼體質類謠言
標題舉例:「如何改變易致癌的酸性體質」、「酸性體質與疾病深度剖析」、「酸鹼體質影響生男生女」等。
分析:人體體液的pH在7.35~7.45之間,偏鹼性。除非一些疾病會影響人體體液的酸鹼性之外,人體並不存在酸鹼體質之說。人體體液中存在著許多緩沖調節系統,它們既能與酸性物質發生反應,又能與鹼性物質發生反應,並不受酸鹼性食物的影響。
溫馨提示: 不要依賴某一種食物維持健康,養成食物多樣化的飲食習慣,這樣在保證口感、色澤和種類豐富多樣的同時,有效的避免單一食物帶來的食品安全風險和營養單一的問題。 掌握這些生活謠言安全小知識,對其怎樣避免被食品謠言誤導等知識有幫助。
9、有哪些傳播很廣但其實是造謠的養生秘訣?
每天喝八杯水,有事沒事多喝水,多喝水對你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實際上一些特殊身體是不適合多喝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