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麼是太極養生其主要任務是什麼
太極拳是在傳統養生法「導引術」和「吐納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獨特健身運動,主張「以意導氣,以氣運身」,又具有氣功調心的鍛煉方法。從而也就形成了太極拳要意識、呼吸和動作密切結合,「練意、練氣、練身」內外統一的內功拳運動,「始而意動,繼而內動,再之外動」,並形成剛柔相濟,快慢有節、蓄發互變,以內勁為統馭的獨特拳法。
祖國醫學認為,人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由經絡貫通上下,溝通內外,內屬於臟腑,外絡於肢節。太極拳獨特的習練方式可有利於通經活絡。首先,我們知道,突然、強烈而持久的七情刺激,會使人體氣機紊亂和臟腑陰陽氣血失調,而太極拳卻強調全身心的放鬆,可削弱、轉移和克服內傷病的七情刺激,而有利於經絡的疏通。其次,太極拳全身性的輕慢鬆柔的適當運動,會使周身暖意融融,可加大經絡傳導速度和強度,有利於脈氣在全身上下、內外迴圈無端的經絡系統中運行, 有助於經絡暢通透達,使氣血充盈全身,濡養各臟腑組織器官,營陰陽,維持和保護機體功能,加大抗禦病邪和自我修復能力。第三,太極拳運動中,腰部的旋轉, 四肢的屈伸所構成的纏繞運動會對全身300多個穴位產生不同的牽拉、擰擠和壓摩作用。這實際上是一種自我按摩,能起到類似針刺的作用,活躍經絡,激發經氣,疏通經絡和調整虛實,加強維持並聯系各組織器官的生理功能,使其處於協調有序狀態。
太極拳是非常講究天人合一、形神合一的養生術,太極拳的動靜結合,動中求靜,以靜御動和雖動猶靜,使太極拳更符合運動適度的健身原則;同時太極 拳獨特的心靜用意,使心更易入靜,可有效阻斷過分亢進和熾烈的七情對氣血的干擾和逆亂影響,護衛「元神」正常發揮其調控人體身心健康的功能。
太極拳是一門源遠流長、內容深邃的科學,包含著豐富而獨特的習練方法。太極拳不僅繼承了中國古老的傳統養生之道,而又以現代科學為依據,得到了 發展,從而使其在健身、治病和抗衰老上獲得了更大的養生保健功效,具有葯物所不及的特殊功效。這種特殊功效並非伸手可取,必須要在習練中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要做到動作規范,即指身體姿勢要符合一定的運動標准,這也是各個招式,不管動作怎樣千變萬化,所共同遵循的動作要求。只有身體姿勢和動作的規范,才有利於「意動身隨」;有利於肢體放長,更靈活地表現出端正、疏鬆、圓潤和輕靈等特點,有利於「以靜御動」、「動中求靜」和「精神內守」,從而使練 拳出現只有意動而不覺形動的虛靈境界,使鍛煉進入更高層次,做到由內發於外,且能由外斂於內,巧妙地進行內外交修,達到心身合一。要做到動作規范,首先要 做到身體的自然與放鬆,同時精神也應放鬆,「神疏」方能「體靜」。
太極拳運動採用腹式呼吸方法,要求深、勻、細、緩、長,但初練者不要刻意追求這些,只要採用通順的自然呼吸就可以了。腹式順呼吸也是達到腹式逆 呼吸的必由之路,腹式逆呼吸會加大軀體神經系統對呼吸的調控,從而對自主神經系統調節內臟機能產生更加良好的影響。但初練者不能因此而盲目採用這種呼吸方法,否則不僅會顧此失彼,影響運動習練,甚至出現憋氣等現象。實際上,只要隨著動作的熟練,腹式順呼吸的越發協調,達到腹式逆呼吸只是瓜熟蒂落的事情。太 極拳哲理取法自然,不可違背。所以初練者務必遵循呼吸要暢利的原則,切忌急於求成。
太極拳良好的養生保健功效,只有經過長期的鍛煉才能發揮出來,首先,太極拳同其他體育項目一樣,鍛煉效果的出現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具有身體不練則退的規律。另外,身體的康復和體質的改善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俗話說「得病如山倒,去病如抽絲」,就是這個道理。太極拳具有健身療病作用,但不具「立 竿見影」之效。
第二,太極拳養生保健功效是「練身、練氣、練意」綜合鍛煉的結果,能掌握太極拳真諦,本身就一個較為長期的過程,「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正是體現了練拳的不可間斷性。
第三,實踐證明,太極拳養生保健功效的獲取,貴在堅持習練。每位立志習練太極拳進行養生保健者,都應從中悟出持之以恆的道理。
所謂「功到必成」,是一個戰勝自我的過程,也是一個對打太極拳養成習慣、產生興趣的過程。隨著這種轉變,一種身心健康的充實感、愉悅感、幸福感會油然而生,工作和生活品質的提高會不期而至,人生樂趣會得到更大的享受,對太極拳健身、療疾和抗衰老三大功效會有更深刻的認識和感受。反過來,又會強化練拳的信心和興趣,最終會使太極拳成為習練者走向健康途中的良師益友。
2、請問太極養生回春功(附書+DVD光碟1張)
由太a極拳和內功相結合發展而成的太極養生內功是一種祛病b、保健、b延年並能增強太極拳技擊和產生鼓盪氣能力的功法。太極養內功,由c內家拳術中的內功與d外功結合而成d,以意守命門部位為主,運用吐納、導引等運氣方法,以練腰健腎、e練氣強身等為目的,長久修煉,除強身健體,也能增強技擊能力。
程克g錦,陳式太極拳名家g、中國武術七g段。傳統陳i式太極拳第四代正宗傳人,畢業於南京醫學院,自幼習武,曾任中i國人體生命i科學研究會理事、上海國際氣功研究會副研究員,並發表全國高等學院運j動醫學論文多篇。香港陳式太極拳科學研究會會長、總監,多次榮獲全港武k術比賽及國際比賽金l牌。全港l內家拳公開錦標賽陳式太極拳、劍冠軍。榮獲陳式太極拳普及科研貢獻大獎。
n一、 倡n導身心鍛煉的先驅太極回春功
第二式 氣沉丹田養顏功
第五式 二龍戲珠補q腎健脾功
第八式 淋巴排毒按摩拍打功
第三章 要p領太極養生內功修q煉指要
三、內功鍛煉中的姿勢問題
第四章 祛病太極養生內功在臨床上的應r用
第五章 原s典內功修煉經典功法
一、 吐納法
四、 周天法
t五、 存想法
二、 內功養生法的發展
三、 內功養生法的成熟
太極內功,從u其誕生之初,u實際上就已兼具技擊和養生兩種功能,無論何種拳術,對於鍛煉身體都會有一定的作用,不過w,由於w太極拳與內功的關系比一般拳術更為密切,因而其養生功能就更為突y出。與普通養生內功相比,從太極y內功發展而來的太極養生內功屬於動功,普通養生內功靜z中有動,而z太極養生內功則是動中有靜。
書評通過細、勻、深、長的腹式逆呼吸,可對五臟按摩B,促D使氣血流暢,增加消化液分泌,消除肝臟淤血,促進靜脈暢順,達到補肝C潤肺的作用。對治療眩暈、耳鳴,改善易醒、早醒、失眠、頭脹、心悸、頭痛、急躁、神E經衰弱等問題E有顯F著功效,對手顫及痴呆症也同樣有效。通過運動,靈活兩腿,活化馬尾神經,促使身體G更加靈巧;幫助肌G肉,骨骼得到血液、體液的營養供應,使之更加強壯;同時對頸椎、腰椎也有保I健作用。鍛煉I脊神經的反應速度,增加其靈敏度;促使大腦、小腦、左右腦半球能得到均衡發J展,使人頭L腦靈活、聰明智慧。可使內氣流暢,起到吐故納新、活血化L淤、改善血循環、強健身心的功效,還可治療高血壓、腦動脈硬化、心動過速等疾病。
第二章 功法太極養N生回春功
N第一式 虛靈頂勁神貫頂功
第二式 氣沉丹田養顏功
第五式 二龍戲珠補Q腎健脾功Q
第八式 淋巴排毒按摩拍打功
第三章 要領太極P養生內功修煉指要
三、內功鍛煉中的姿勢問題
三R、 禪定S法
第六S章 溯源養生內功的起源和發展歷史
二、 T內功養生法的發展
第一章 開門太極養生內功
太極內功,從其誕生之初,實際上就U已兼具技擊和養生兩種功能,無論V何種拳術,對於鍛煉身體都會有一定的作用,不過,由於W太極拳與內功的關系比W一般拳術更為密切,因而其養生功能就更為突出。與普通養生內功相比,從太極內功發展而來的太極養生內功屬於動功,普通養生內功靜中有動,而太極養生內功Z則是動中有靜。
3、太極拳的創始人是誰?
太極拳的起源,歷來眾說紛紜,主要有以下幾種說法:
1.陳家溝起源說
這種觀點認為,太極拳為明末陳王庭所編創。持此觀點的代表人物為武術史研究者唐豪、顧留馨等。唐豪先生在實地考察了河南溫縣,並查閱了縣志和《陳氏家譜》等後得出此結論。主要依據為陳王庭遺詩中有:「嘆當年,披堅執銳,掃盪群氛,幾次顛險。蒙恩賜,枉徒然!到而今,年老殘喘,只落得黃庭一卷隨身伴,鬧來時造拳,忙來時耕田。趁余閑,教下些弟子兒孫,成龍成虎任方便……」,作為其編創太極拳之論據;再者,據《陳氏家譜》載,陳王庭為「陳氏拳手、刀槍創始之人也。」由於廣為流行的幾大類太極拳與陳式太極有著淵源或師承關系,故加重了此說法的權威性。在一段時間內,這一觀點曾佔主導地位,如《簡明武術辭典》等書中均用此觀點。
2.張三豐創拳說
由於太極拳的理論根據是中國古典哲學中的「太極理論」,而道家和道教乃是此理論的發揮者,於是道教、道家與太極拳的關系問題也引起武林人士的重視,張三豐創拳說實則是這一現象的反映。這一觀點由來已久,「陳王庭創拳說」盛行以前,即為傳統定論。如楊澄甫所著《太極拳體用全書》自序中曰:「先大父更詔之曰,太極拳創自宋末張三豐,傳之者,為王宗岳、陳州同、張松溪、蔣發諸人相承不絕。」且附有《張真人傳》。更早如李亦畲《太極拳小序》中也說:「太極拳始自宋張三豐」。今人亦多有贊同此說者。其佐證文獻如《三豐全書》.其中記載「少林為外家,武當張三豐為內家」等。
3.王宗岳創拳說
王宗岳在中國太極拳史上的重要地位,為歷代拳家所公認。他首次運用易學概念,並闡發《周子全書》於拳理之中,寫成《太極拳論》.遂使「太極拳」名稱得以確立,其文也成為太極拳傳統理論的頂峰:由於王宗岳第一次較為系統地論述了太極拳拳理、拳技,且王在武史中有跡可查,故有人據此認為王宗岳總結前人經驗,首創太極拳於世,後傳人陳家溝:因現存有文獻記載,「王宗岳傳拳蔣發,蔣再傳陳長興」之說。
4.武當山創拳說
中國武術與宗教淵源頗深.至少在理論上可見其廣泛的牽涉。而流行的「內家」「外家」之分,將武當歸於內家,少林歸於外家,其立論客觀與否,可另為議論.但無疑加重了武術的宗教色彩。與此相應,出現「太極拳起源於武當山」的觀點,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持這種看法的認為,「煉丹」是中國道教的一大活動內容,也是古代研究養生術的一種方法.武當道士在長期的內丹實踐基礎上(多為靜功),結合呼吸吐納以及導引方法,發揮而成太極拳,其主要作用在於疏通經絡(如帶脈、任、督脈等),調和氣血,以達抗病延年之效.再吸收其他拳法之精髓而具技擊之功。
4、相傳太極拳創始人張三豐活了218歲,他是怎麼養生的?
一、 練太極拳
現在不管我們去廣場還是公園上,有很多老人都在練太極拳,因為太極拳是可以養生的,可以強身健體的,那麼張三豐又是太極拳的創始人,他活了218歲也是有原因的,就是因為他練了太極拳,並且每天都在練,那麼他又是創始人,所以對於這一套拳法是特別精通的。而他練起來也是得心應手,對於養生來說是更加好的。
二、 好的生活習慣
在他那個時候是沒有任何的娛樂措施的,沒有電腦沒有手機啊。他沒有電。所以說他過的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啊,這樣的話他的生活就是特別有規律的,他不會有半夜不睡早上不起的這種現象,那麼長時間的生活規律就造成了,他的身體是特別好的,所以這個養生的好習慣就是這樣形成的。
三、 好的飲食習慣
他的飲食習慣也是特別好的,那麼一日三餐都是定時定點的飲用,並且他們那個時候蔬菜是沒有任何農葯的,那麼喝的水也是特別干凈的,不像我們現在所有的蔬菜都是打過農葯之後我們才食用的,所以說我們現在人的身體越來越次就是因為吃了很多的農葯。俗話都說是葯三分毒,如果我們長期以往吃這種東西的話,肯定身體是不好的。
現在人最長壽的也就是100多歲,從來沒有一個人能活過218歲,所以說啊,張三豐這也是一個奇跡,那麼這個都是天時地利人和造成的,我們現在的社會就不允許我們的身體有那麼好,因為對身體不利的東西太多了。
5、太極養生具體是怎麼養生的
打太極拳要求松靜自然,這使大腦皮層一部分進入保護性抑制狀態而得到休息。同時,打拳可以活躍情緒,對大腦起調節作用,而且打得越是熟練,越要「先在心,後在身」,專心於引導動作。這樣長期堅持,會使大腦功能得到恢復和改善,消除由神經系統紊亂引起的各種慢性病。太極拳要求「氣沉丹田」,有意地運用腹式呼吸,加大呼吸深度,因而有利於改善呼吸機能和血液循環。通過輕鬆柔和的運動,可以使年老體弱的人經絡舒暢,新陳代謝旺盛,體質、機能得到增強。太極拳在技擊上別具一格,特點鮮明。它要求以靜制動,以柔克剛,避實就虛,借力發力,主張一切從客觀出發,隨人則活,由己則滯。為此,太極拳特別講究「聽勁」,即要准確地感覺判斷對方來勢,以作出反應。當對方未發動前,自己不要冒進,可先以招法誘發對方,試其虛實,術語稱為「引手」。一旦對方發動,自己要迅速搶在前面,「彼未動,己先動」,「後發先至」,將對手引進,使其失重落空,或者分散轉移對方力量,乘虛而入,全力還擊。太極拳的這種技擊原則,體現在推手訓練和套路動作要領中,不僅可以訓練人的反應能力、力量和速度等身體素質,而且在攻防格鬥訓練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打太極拳則可使身心俱健,強外固內,有助於疏通經絡,消除心中的郁悶,實是外強筋骨,內調精氣神之有效手段。
6、太極養生具體是怎麼養
打太極拳要求松靜自然,這使大腦皮層一部分進入保護性抑制狀態而得到休息。同時,打拳可以活躍情緒,對大腦起調節作用,而且打得越是熟練,越要「先在心,後在身」,專心於引導動作。這樣長期堅持,會使大腦功能得到恢復和改善,消除由神經系統紊亂引起的各種慢性病。太極拳要求「氣沉丹田」,有意地運用腹式呼吸,加大呼吸深度,因而有利於改善呼吸機能和血液循環。通過輕鬆柔和的運動,可以使年老體弱的人經絡舒暢,新陳代謝旺盛,體質、機能得到增強。太極拳在技擊上別具一格,特點鮮明。它要求以靜制動,以柔克剛,避實就虛,借力發力,主張一切從客觀出發,隨人則活,由己則滯。為此,太極拳特別講究「聽勁」,即要准確地感覺判斷對方來勢,以作出反應。當對方未發動前,自己不要冒進,可先以招法誘發對方,試其虛實,術語稱為「引手」。一旦對方發動,自己要迅速搶在前面,「彼未動,己先動」,「後發先至」,將對手引進,使其失重落空,或者分散轉移對方力量,乘虛而入,全力還擊。太極拳的這種技擊原則,體現在推手訓練和套路動作要領中,不僅可以訓練人的反應能力、力量和速度等身體素質,而且在攻防格鬥訓練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打太極拳則可使身心俱健,強外固內,有助於疏通經絡,消除心中的郁悶,實是外強筋骨,內調精氣神之有效手段。
7、太極養生講就的是什麼?
太極拳是一套拳法,以各種姿勢表現出來,以達到養生的目的,太極拳是以"鬆柔"為主,當我們學會鬆柔時,就會明白太極拳是一個可以讓我們的身體在不斷進化的拳法,只有把太極拳的各種要領練到zd自己身上.才會明白太極拳的深奧,明白她的博大精深.
現在人類的各種身體功能-利用的不多,在微循環系統中人類本身開發利用的只有回全身的百分之幾,還有很多沒有得到很好的利用-----當人類在睡眠時,身體是能自我調節的,可以緩解身體上的疲勞,在睡眠時也就是人類最放鬆的時候,也可以理解為,"放鬆"是可以對人體起到調節作用的.正所謂一通則答百通,人體的血液循環系統通暢,就可以改變生理上的各種機能.中醫講:通則不痛,痛則不通.養生.養生----滋養生命.
8、張廣德太極導引養生 益氣養肺功,哪裡可以買到這張光碟?
上傳比較麻煩,請原諒不能發送。請去電驢資源下載。那裡的資源都是DAT格式,即是VCD格式,解析度還可以。何必花錢買。現在誰還用碟片?去試試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