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吃葡萄上火嗎 葡萄的養生功效
不會上火。
中醫認為葡萄性平、味甘酸,入肺、脾、腎經,有補氣血、益肝腎、生津液、強筋骨、止咳除煩、補益氣血、通利小便的功效。葡萄皮中的白藜蘆醇、葡萄籽中的原花青素含量都高於葡萄的其他部位、也高於其他大多數果樹,且具有極高的葯用價值,已經成為世界性的重要營養兼葯用的商品。
2、葡萄有什麼養生保健作用
3、食療養生:葡萄怎麼吃才可以緩解身體疲勞
專業營養師指出,葡萄性平味甘,能滋肝腎、生津液、強筋骨,有補益氣血、通利小便的作用,可用於脾虛氣弱、氣短乏力、水腫、小便不利等病症的輔助治療,最重要的是葡萄有助於孕婦安胎之效。但吃葡萄也要注意些事項,不可多吃。
一、吃葡萄後不能立刻喝水
吃葡萄後立刻喝水,不到一刻鍾可能會引起腹瀉。這是因為葡萄本身有通便潤腸之功效,吃完葡萄立即喝水,胃還來不及消化吸收水就將胃酸沖淡了,葡萄與水、胃酸急劇氧化、發酵,加速了腸道蠕動,就產生腹瀉
二、葡萄別與牛奶同吃
葡萄里含有維生素C,而牛奶里的有些成分會和葡萄里含有的維生素c反應,對胃有傷害,兩樣同時服用也會拉肚子,嚴重者還會嘔吐
三、吃海鮮後別吃葡萄
在吃海鮮的同時吃葡萄、山楂、石榴、柿子等水果,就會出現嘔吐、腹脹、腹痛、腹瀉等症狀,因為在這些水果中含有鞣酸,鞣酸遇到海鮮中的蛋白質會凝固沉澱,形成不容易消化的物質。
四、吃葡萄不宜過量
由於葡萄的含糖很高,所以糖尿病人應特別注意忌食葡萄。而孕婦在孕期要提防糖尿病,因此孕婦食用葡萄應適量。在食用葡萄後應間隔4小時再吃水產品為宜,以免葡萄中的鞣酸與水產品中的鈣質形成難以吸收的物質,影響健康。
4、健康養生生活館,葡萄的功效與作用,葡萄有什麼功效
中醫認為,葡萄味甘微酸、性平,具有補肝腎、益氣血、開胃力
5、養生:怎樣吃葡萄能治病
(1)葡萄果實可生吃,或乾燥後作葡萄乾食用,亦可作葯膳應用,對神經衰弱,疲勞過度,消化不良,心悸盜汗,浮腫等有療效。
(2)取白葡萄汁,生薑汁,服用,可治痢疾。
(3)每天飲用3杯紫葡萄汁,可使血小板聚集力降低40%。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醫學院研究還發現,葡萄中的白藜蘆醇具有較強的抗癌、阻抑癌細胞擴散效應,有效清除人體內多餘的自由基,具有增強人體免疫功能和延結衰老效益。
(4)葡萄搗汁,可單服或與其它食療品配伍應用。搗汁方法簡便,取紫葡萄60克洗凈後,加300毫升水煮沸,直到葡萄皮、籽及肉部都分開時為止。用紗布袋過濾,去掉渣滓,加糖再度煮開、消毒、冷卻即成。用葡萄汁,藕汁,生地黃汁、蜂蜜等量,共煎熱,每次飯前服:治療熱淋,小便澀少或疼痛帶血。用葡萄汁、茅根,水煎飲用,可治療熱淋。
(5)葡萄乾30克、去皮、芯的蓮子90克,用700—800毫升旺火燉至蓮子熟透即可服食,一般服五至10次見效,可治脾腎虛型胎動不安。簡便的方法是選蓮子60克、薴麻根和葡萄乾各30克,水煎服,可治胎動不安。
(6)葡萄乾30克、南瓜蒂加水1碗,放入砂鍋,文火煲約20分鍾即可服用,治胎氣上逆引起嘔吐。
(7)老年人胃氣虛弱,胃陰不足;或患有慢性胃炎,胃口不好的人,每次飯前嚼食葡萄乾6-9克,既能開胃口,又可補虛弱。胃虛嘔吐的患者,可取葡萄汁一小杯,加生薑汁少許,調勻喝下,有止吐的功效。
(8)聲音嘶啞的患者,可取葡萄汁與甘蔗汁各一杯混勻,慢慢咽下,一日數次,也有一定輔助治療的作用。對於高血壓患者,則可取葡萄汁與芹菜汁各一杯混勻,用開水送服,每日2-3次,15日為一療程。
(9)民間用野萄萄根30克煎水服,用於治療妊娠嘔吐和浮腫,有止吐和利尿消腫的功效。還有人用新鮮葡萄根30克煎水喝,用於治療黃疸型肝炎;可以作為一種輔助治療方法。
(10)葡萄葉可用於治療嬰兒腹瀉。取葡萄葉適量,洗凈,煎水兩次後去渣濃縮成糊狀,加麵粉和白糖各半,拌勻後製成軟粒,再烘乾或曬干。L歲以上的,每次服3-6克,日服2-3次;1歲以下的酌減。
(11)葡萄對肝炎伴有神經衰弱和疲勞有一定效果。肝炎多伴食慾差,葡萄含多量果酸能幫助消化。葡萄乾又是肝炎患者作為補充鐵的重要來源。對肝炎伴有腸胃病者,葡萄又是腸胃病治療的有效食物。
(12)葡萄汁,上午10點服1小碗,晚上10點服1小碗,連服3天,可治眼痛(角膜炎),其效如神。
(13)用葡萄枝、葉煎汁飲,或淋洗。葡萄制酒飲之治腰腿冷痛,筋骨濕寒痛。
(14)將葡萄置於冰箱中,用時取其汁塗於面部,有助於延緩皮膚衰老、潤膚抗皺。
(15)葡萄500克洗凈,蘋果或鮮桃1個去皮切塊,一現置於果汁機中,依此加入適量蜂蜜(依個人口味,任意加減)和200毫升的涼開水,在果汁機中攪拌數分鍾,以紗布過濾後倒入杯中即成駐顏消暑之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