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養生 游戲

養生 游戲

發布時間:2020-07-17 17:56:03

1、有什麼養生的游戲嗎

地下城與勇士挺不錯,平時玩玩就行

2、有沒有養生游戲

只要把網游當作一種休閑方式,不沉溺其中,哪一款網游都可放鬆心情,達到養生目的

3、修身養性類游戲有哪些?

五禽戲

五禽戲為東漢名醫華佗發明的。它模仿虎、鹿、熊、猿、鳥五種禽獸的姿態和動作進行肢體活動。五禽戲中每一禽戲的作用各不相同。經常練虎戲可增長力氣,使精力充沛;經常練鹿戲能使腰腎牢固,益於長距離行走;經常練熊戲能增強人脾胃功能,益於消化;經常練猿戲能增強人的靈敏度,並益於智力開發;經常練鳥戲則利於增強的平衡能力。原動作早已失傳。南朝梁名醫陶弘景《養生延命錄》記有華佗五禽戲訣。現行的五禽戲,都是後人根據華佗的語意編制而成。該戲流傳到現在達數百種之多,鬻已形成導引學派,在國內享有盛名。

武術

武術又叫「國術」或「武藝」,是徒手或手持器械按照一定套路進行訓練或表演的一種運動。武術在中國具有古老的歷史和普遍的群眾基礎,是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遺產之一。

武術的內容特別豐富,概括地說,可以分為拳術、刀術、棍術、劍術、槍術等幾大類。而在每一大類中,又可分為具體的小類或派別。

武術起源於原始社會人類的生產活動,武術的器械來自於原始人類的生產工具。人類在與野獸的搏鬥和部落的爭斗中,學會了基礎的攻防格鬥技術。秦漢時的蚩尤戲中已具備了武術的雛形,手搏、劍道已經很流行。

到了唐宋時期,武術已漸趨成熟,使拳、弄棒、舞刀槍形成了一定的規模,武術漸以套路為主。元明清時期是武術的鼎盛時期,不同拳種流派林立,「十八般武藝」及各家拳法普遍流傳。建國後,武術被正式列為體育競技項目,得到了大力的普及與推廣。

抖空竹

抖空竹也稱「抖嗡"、「抖地鈴"、「扯鈴"。盛行於全國各地,京、津及東北等地更為盛行。最早起源於明代。空竹又叫「空鍾」、「響簧」、「地龍」、「地牛黃」、「悶葫蘆」,是一種抖動出聲的竹木玩具。分雙軸、單軸,輪和輪面為木製,輪圈為竹製,竹盒中空,有哨孔,旋轉發聲,中柱腰細,以便纏繩抖動進行旋轉。抖空竹時,用兩根短棍,在棍端系線,再用此線繞住空竹的軸,來回扯動,空竹便會旋轉起來,加快旋轉使之發出鳴聲。抖動時姿勢多變,繩索翻花,做出串繞、搶高、對扔、過橋等動作,諸此技巧有「雞上架」、「仙人跳」、「滿天飛」、「放捻轉」等名目。也有耍單輪空竹或代之以壺蓋、酒瓶等器物的。

太極拳

太極拳,早期民間曾稱「長拳"、「綿拳」。18世紀末,山西王宗岳著《太極拳論》,用《周子全書》中陰陽太極哲理解釋拳義,從此「太極拳」這一稱謂廣泛被採用。太極拳在發展過程中,漸漸分化出不一樣的派別,其中具有普遍性的有五大流派。它們分別是陳氏太極拳、楊式太極拳、武式太極拳、吳式太極拳和孫式太極拳。

太極拳的特點是心(意識)、息(呼吸)、身(動作)三者密切結合,運動時要求心靜神聚,舒緩自然,「神為主帥,身為驅使",「動之則分,靜之則合";氣如車輪,腰如軸,如環無端,綿綿不斷;專氣至柔,純任自然。外形「靜如山嶽,動若江河」,有「圓、柔、慢、穩、勻」幾大特點。太極拳動作舒展大方,協調性非常強。所有運動過程都是陰陽對立的統一體。

氣功

氣功古稱有吐納、導引、行氣、服氣、食氣、練氣、靜坐、坐禪或內功等,是我國古老的體育活動之一。

我國的氣功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論述氣功的出土文物《行氣玉佩銘》,經考察是公元前380年左右的實物。《莊子》中也有有關氣功的論述,中國最早的一部醫書《內經·上古天真論》關於氣功的論述很詳實。

另外,古代不少著名著作中,如老子的《道德經》、漢代張仲景的《金匱要略》等等,也都談到了氣功。

氣功的內容非常豐富,有以練呼吸為主的吐納功;以練靜為主的靜功;以練動靜結合為主的動功;以練意念導引為主的導引功、站樁功和以自我按摩為主的保健按摩等。其特徵是通過練功者的主觀努力對自己的身心進行意、氣、體結合的鍛煉,主要包括調身、調心、調息、自我按摩和肢體活動等。

4、養生類游戲

心跳回憶,秋之回憶

5、沙龍會互動小游戲 養生

讓大家講講自己的養生小竅門 然後 互動吃節目的食品 分析 此食品是如何養生的

6、有那些是戀愛養生游戲。

橙光游戲很多,gal也是

7、有什麼好點戀愛養生類的游戲啊

美少女夢工廠系列,蘭島物語少女的約定

8、適合中老年人的互動小游戲

猴子賣桃
規則:2個隊分別派出12個人組成2組,每組6人3女3男,一共是4個組一起比賽。男生代表5角,女生代表一元,主持人說一個價錢比如說2元5角,看哪個組最快的吧這個價錢組合出來 ,誰就贏了
輸贏的判定:主持人會圈出3個圈(就是放3個東西表示組合價錢的地方),在主持人沒說價錢的時候,參賽人員都要在這3個圈的外面饒著走,主持人會說(今天天氣真好,桃子也大豐收,我要到市場去賣個好價錢,要出多少錢呢,一元五角行不行?(這時候主持人會故意停頓),然後接著說不行(這時候如果有隊伍沖上去組合價錢就要記過一次,3次記過就被淘汰了),2元5角行不行?行(一聽到主持人說行,4個參賽隊才能沖到拼價錢的地方去組合價錢)),為什麼才給3個地方組合價錢呢,4個隊啊,這就是淘汰的機制了,誰沒搶到組合的位置的隊伍首先被淘汰,搶到了位置的隊伍也不見得就留下還要看組合的價錢對不對,不對的也要淘汰,淘汰一個隊伍,組合價錢的地方就少一個,如此類推直到最後剩下的就是獲勝方
挑戰數數字
這是個簡單的游戲,但又是絕對具有挑戰的游戲。
人數:5-10人
道具:無
適合場合:酒桌、破冰、趣味競賽
規則:
1、所有人圍成一圈,需要共同完成一件任務——數數。數數的規則是每人按照順序一個人數一個數,從1數到50,遇到7或7的倍數時,就以拍巴掌表示。然後由原來的逆時針順序改為順時針開始數。
2、比如,開始按順時針方向數到6以後,數7的人拍一下巴掌,然後按逆時針方向數8,當數到14的時候,拍一下巴掌,方向又變為順時針,如此類推,直到數到50。紅臉蛋
要求:口紅,鉛筆,積分牌
規模:大小團隊
過程:依據參加者的人數,你可以找幾個助手來幫助完成這個游戲。在游戲開始以前助手拿一個口紅藏在手中或口袋裡。他們假裝在最後一刻加入到游戲中。這有助於他們發現站在他的旁邊他們喜歡的人。所有參加者站成一條直線,肩並肩,指示他們不得轉頭,必須向前看。告訴他們你正在玩「紅臉蛋」的游戲,並且每個人都必須重復你做的但是不能移動。給他們一個例子如,輕輕捏一下右邊鄰居的面頰並且說:紅臉蛋。你應該站在排頭。以下每個人都按照此法向下進行直到末尾。這個時候,你要偷偷的把口紅擦在手上。當完成紅臉蛋之後,從頭開始指著鼻子說:大鼻子。還可以說:尖下巴,肥耳朵,呆腦殼。每次抹口紅時不要讓他們注意到。
瞎子穿拖鞋
概要:蒙眼前進5步或6步穿拖鞋的游戲
方法:
1、各隊輪流派出1人。
2、把拖鞋放在起點前方5步的地方。
3、回到起點蒙眼旋轉三次以後出發。
4、能夠准確前進5步,第6步穿到拖鞋教多的一組獲勝。
參考:進行中對方可以用錯誤的指示來擾亂。

奇怪的牆壁
概要:二隊透過掛在中間報紙上的小洞,把乒乓球投入對方陣地的游戲
道具:把幾張鑽有拳頭大小的洞的報紙,用膠帶貼成一大張吊掛在房間中央。
方法:
1、離報紙適當的距離劃一條線,各小隊站在線上投乒乓球。
2、在限定時間內,把乒乓球投入對方陣地最多的一組獲勝。

模仿秀
輸的人,模仿一位自己熟悉的明星、歌星或動物的動作、歌聲或說話方式。

畫面具
道具:空白紙面具(其實就是一張適當大小的咭紙,加條橡筋就成了)數個,粗筆數支,布一條(蒙眼用)
玩法:
1、分成若干組,每組五人左右(每組人數不宜太多,否則容易令人悶),排成直行。
2、其中一人載上面具,另一人要負責做描述者。
3、由主持人發指示,如要他們首先在面具上畫上左眼,那麼每組的第一個人便要蒙上眼,由描述者指示他們去在面具上畫上左眼。
4、待大家都完成後再由主持人發下一個指示(如畫上右眼),如此類推。
5、待一幅幅面具都畫好的時候,那個面具最漂亮便勝出。

9、適合中老年人的互動小游戲有哪些?

1.擊鼓傳花。組織老人圍成圈,其中一人拿花,一人背著大家或蒙眼放音樂或擊鼓,聲響傳花,聲停花止。花在誰手中,誰就中彩,如果花束正好在兩人手中,則兩人可通過猜拳或 其它方式決定負者。通過游戲活躍老人之間的氣氛,發現老人的才藝,了解該機構老人的特點。通過舉辦具有老人參與、富於交流性的適合老人特點的活動,以促進 老人之間的交流與溝通,營造歸屬感,保持健康心態。

2.套圈奪寶。用易拉罐擺成三排,老人在一定距離處用鐵圈套易拉罐,套中者則加分。通過游戲豐富娛樂生活,提高老人的積極性,加強老人之間的交流互動,使老人老有所樂,增強老人的身心健康。

3.猜謎會。老人拿著謎底找謎面,找對者加分。這是一項智力游戲,在游戲中,老人開動自己的腦力,主動參與活動,達到延緩衰老速度,降低患老年痴呆症的概率的效果。

4.折紙花、送祝福。在折紙花的活動中,提高了老人積極主動性、耐心,鍛煉老人的動手能力,延緩衰老速度,降低多種病症的發生率。折紙花,由於步驟比較復雜,有些老人學習過程較慢,所以先學會的老人可以教還沒學會的老人,在互幫互助的過程中,加強了彼此情感的聯系。

5.畫鼻子。在白板上畫一人像,無鼻子,老人與一定距離處蒙眼前行,工作者在旁邊協助,在白板上畫上人像鼻子。以位置的准確與否為加分條件。該活動,是工作者與老人之間的互動,在互動中,增加彼此的信任感。

(9)養生 游戲擴展資料:

家人可以教老人玩一些游戲,類似於益智、思考類的,可以讓鍛煉老人思考能力和反應能力。外國的一項研究還證明,玩游戲的老人普遍比不玩游戲的更加快樂。老人痴呆症是老年病,在現今的醫學上還無法治癒,所以對抗此病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提前預防,玩游戲就是其中一種預防方法。

英國北方聯合大學的安德森·哈里教授則表示:邊玩電子游戲邊活動身體的老人的大腦功能變得活躍,同等運動量下,他們的收獲也更多。定期通過游戲機來進行體育鍛煉,可能有助於預防老年痴呆症。

與養生 游戲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