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夏季怎樣養生
根據中醫理論,夏季屬火,而夏季的一個特殊階段稱之為「長夏」,又單屬土。夏季養生需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雖然氣溫較高,但仍要顧護人體的陽氣。亦即常說的「春夏養陽」。陽氣是人的動力,隨季節和日月的交替變化而產生一定的波動,夏季陽氣旺盛且常浮躍於外,反易被外邪折傷,如大汗則亡陽。
換言之,在炎熱的夏季,一般不宜進行大量運動,
運動之後應及時補充水分和營養物質。
2.立夏之後,北半球陽光照射充足,日照時間延長,加之氣溫升高,人的睡眠會減少。有睡眠障礙的人則更易加重,輾轉難眠,或夜卧不安。中醫講夏季宜「早卧早起」,順應節氣。若夜晚不能早睡,中午適當的午休仍不失為一個很好的調整。夏季早起進行適度的晨練,是最佳的安排。
3.當進入盛夏時節,氣溫高且濕度大,給人以悶熱難耐的感覺,這就是中醫所說的長夏。長夏在五行中屬土,與中醫五臟之脾臟相應,而脾最惡濕喜燥,所以長夏多患脾胃病,出現食慾不振、腹瀉等症狀。脾胃虛弱的人,應及時調理好飲食,營養充足又不增加脾胃負擔,可以少食多餐。夏季動輒出汗,使人口渴,但要注意不可在飯前大量飲水,更不能喝大量冷飲,反之,極易損傷脾胃,導致慢性脾胃疾病。
4.夏季瓜果豐富,可以多吃一些,但應注意水果的性味,了解自身體質,以免造成損傷。如脾胃虛寒的人,不宜大量吃西瓜、梨、獼猴桃、柚子等涼性水果;內火大、痰濕盛者,少吃桂圓、荔枝等;過敏體質,慎吃芒果、菠蘿等。又常言:「桃養人,杏傷人,李子樹下抬死人」,李子多吃使人生痰、助濕,甚至令人發虛熱、頭昏」;尿路結石的人不能多吃草莓;胃酸多、易腹瀉的人,少吃香蕉;蘋果、桃、葡萄、哈密瓜、桑葚、西瓜等水果含糖量高,故糖尿病人慎食。
5.夏季人體陽氣浮躍於體表,隨出汗而外泄,使衛氣不足,抵抗力減低,若此時感受外風,同樣可引起風寒、風熱、暑濕等證。因而夏季感冒也分多種類型:風寒感冒,發熱不甚而明顯惡寒,同時鼻流清涕,噴嚏連連,此時應立即服感冒清熱沖劑2袋,一定熱服,或喝蔥白薑片紅糖水,每2-3小時再飲一次,大多症狀會明顯緩解。若體溫迅速升高,伴惡寒、咽喉不適等,多為風熱感冒,早期可以服雙黃連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清開靈、維C銀翹片等。若發熱伴惡心或嘔吐、腹部不適、腹瀉等,多為暑濕感冒,類似西醫胃腸型感冒,此時應及時服用藿香正氣膠囊或水,初次可以加大劑量,每日3-4次,同時控制飲食,煮些荷葉綠豆粥食用。
6.潮濕悶熱的氣候,使人皮膚容易感染,夏季也是皮膚病多發的時節。注意皮膚護理,同時適當採用一些天然的草葯洗浴,則會令人度過健康、愉快的夏季。如桑葉浴,將桑葉100克左右放入鍋內煮10-15分鍾,再倒入浴盆內即可,能消除皮膚痤瘡、癤腫、褐色斑等;又如薄荷浴,可預防濕疹痱子。已經進入夏季,大家注意控制,過個舒服健康的夏天。
2、夏季如何養生
夏季養生小常識
1、夏天為什麼要清補
盛夏酷暑炎熱,最容易使人傷津耗氣。且「脾主長夏」,「暑必挾濕」,夏令養生,宜採取清補結合的原則,即消暑化濕,益氣滋陰。飲食調養宜選用新鮮可口、性質平和、易於消化、補而不膩的各類食品。如:
(1)祛暑利濕、清熱解毒的食物:綠豆、蠶豆、赤小豆、黃豆、生蘿卜、茄子、白菜、芹菜、荸薺、薏苡仁、菜瓜、西瓜、冬瓜、絲瓜、黃瓜、甜瓜、苦瓜、菊花、荷葉、茶水等。
(2)甘涼清潤的食物:小麥、高梁、青稞、豆腐、白扁豆、黑芝麻、馬鈴薯、白菜、萵苣、龍須菜、菠菜、冬瓜、西瓜等。
(3)健脾養胃、滋陰補氣的食物:菠菜、藕、茭白、西紅柿、胡蘿卜、雞蛋、蘋果、牛奶、葡萄、蓮子、桑椹、蛤蜊,鵝肉、青魚、鯽魚、鰱魚、大麥粉等。
2、夏季喝什麼飲料好
水在人體內起著至關重要的作明,維持著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水和其他物質構成血液、體液,負責把營養輸送給全身。由水參與的各種消化液能幫助機體攝取營養;體內代謝物的清除也有賴於水的幫助;水能保持肺泡的濕潤,有利於呼吸;水是全身各關節的潤滑劑。水是人體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器官、肌肉、血液、頭發、骨骼、牙齒都含有水分。可以說,離開了水,生命就不復存在。夏天氣候炎熱,出汗較多,需要補充大量的水分,若不及時補水就會嚴重影響健康。體內缺水,會使血液濃縮、血流變緩,出現血拴,從而加大腦血拴、冠心病的發病率;會使尿液濃縮,影響腎臟對毒素的清除,易形成尿結石和尿路感染;易使皮膚乾燥,皺紋增多,加速人體衰老;會使津液減少,胃腸分泌物不足,引起大便乾燥等。所以,最少每天飲水1000mL以上(飯菜除外)。飲料的種類很多,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選擇。
(1)白開水:是最經濟的飲料,可以補充水分,促進體內新陳代謝,美中不足的是缺少一些礦物質。
(2)礦泉水:汗液外出常常帶走一些礦物質,尤其是鈉鹽,應注意補充。經常喝礦泉水是個好辦法,即可補充水分,又可以補充丟失的一些礦物質。
(3)茶水:夏季飲用茶水,既能消除炎熱,又能恢復津液:綠茶味苦性涼,更能消暑、解熱、生津。茶葉能強心、健胃、利尿、祛暑、解毒。綠茶是夏天最理想的飲料。但脾胃虛寒者不宜過飲。
(4)汽水:這類飲料由二氧化碳、水、糖、香料、色素等配製加工而成,幾乎沒有什麼營養素,但是飲後可以帶走一些熱量,使人感到清涼。
夏季養生小常識
3lian.com
(5)果汁:天然果汁含營養成分較多,例如橙汁,不僅內含多種維生素,還可提高體內糖類和鉀、鈣質與礦物質的含量。但有的果汁含糖分較多,應限量飲用。
(6)啤酒:啤酒內含蛋白質、脂肪、氨基酸、糖類和維生素以及礦物質等多種營養成分。不過,啤酒因含一定量的酒精,熱量較高,經常飲用會使人發胖。
3、夏季有哪些養生
菜如西紅柿、西瓜、楊梅、甜瓜、桃、李等,含維生素C尤為豐富,維生素B類,在谷類、豆類、動物肝臟、瘦肉、蛋類中含量較多。要補充水和無機鹽:可食用含鉀高的食物,如水果、蔬菜、豆類或豆製品、海帶、蛋類等。多吃些清熱利濕的食物:有西瓜、苦瓜、桃、烏梅、草莓、西紅柿、黃瓜、綠豆等。
■喝冷飲要有限度
夏季人體陽氣在外,陰氣內伏,胃液分泌相對減少,消化功能低下,故忌貪涼而暴飲暴食冷飲。另外,大汗之後不要過食冷飲,尤其是某些慢性病患者,吃冷飲更要有所選擇。如冠心病、哮喘、慢性氣管炎,不宜吃冰凍食品;胃潰瘍、胃酸過多的,不宜多用含酸味的冷飲;糖尿病,應不用含糖的飲料。還要注意,喝飲料不能代替飲水,解暑還是茶水為好,溫熱的茶水是夏季較理想的飲料。
■喝水別等口渴時
夏天人們特別容易口渴,需要隨時喝水,應該如何喝水才是科學的呢?一是飲水莫待口渴時,口渴時表明人體水分已失去平衡,細胞開始脫水,此時喝水為時已晚。二是大渴勿過飲,這樣喝水會使胃難以適應,造成不良後果。前人主張:「不欲極渴而飲,飲不過多」,這是防止渴不擇飲的科學方法。三是用餐前和用餐時不宜喝水,因為進餐前和進餐時喝水,會沖淡消化液,不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長期如此對身體不利。四是早晨起床時先喝一些水,可以補充一夜所消耗的水分,降低血液濃度,促進血液循環,維持體液的正常水平
4、夏季怎麼養生?
根據中醫理論,夏季屬火,而夏季的一個特殊階段稱之為「長夏」,又單屬土。夏季養生需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雖然氣溫較高,但仍要顧護人體的陽氣。亦即常說的「春夏養陽」。陽氣是人的動力,隨季節和日月的交替變化而產生一定的波動,夏季陽氣旺盛且常浮躍於外,反易被外邪折傷,如大汗則亡陽。
換言之,在炎熱的夏季,一般不宜進行大量運動,
運動之後應及時補充水分和營養物質。2.立夏之後,北半球陽光照射充足,日照時間延長,加之氣溫升高,人的睡眠會減少。有睡眠障礙的人則更易加重,輾轉難眠,或夜卧不安。中醫講夏季宜「早卧早起」,順應節氣。若夜晚不能早睡,中午適當的午休仍不失為一個很好的調整。夏季早起進行適度的晨練,是最佳的安排。3.當進入盛夏時節,氣溫高且濕度大,給人以悶熱難耐的感覺,這就是中醫所說的長夏。長夏在五行中屬土,與中醫五臟之脾臟相應,而脾最惡濕喜燥,所以長夏多患脾胃病,出現食慾不振、腹瀉等症狀。脾胃虛弱的人,應及時調理好飲食,營養充足又不增加脾胃負擔,可以少食多餐。夏季動輒出汗,使人口渴,但要注意不可在飯前大量飲水,更不能喝大量冷飲,反之,極易損傷脾胃,導致慢性脾胃疾病。4.夏季瓜果豐富,可以多吃一些,但應注意水果的性味,了解自身體質,以免造成損傷。如脾胃虛寒的人,不宜大量吃西瓜、梨、獼猴桃、柚子等涼性水果;內火大、痰濕盛者,少吃桂圓、荔枝等;過敏體質,慎吃芒果、菠蘿等。又常言:「桃養人,杏傷人,李子樹下抬死人」,李子多吃使人生痰、助濕,甚至令人發虛熱、頭昏」;尿路結石的人不能多吃草莓;胃酸多、易腹瀉的人,少吃香蕉;蘋果、桃、葡萄、哈密瓜、桑葚、西瓜等水果含糖量高,故糖尿病人慎食。5.夏季人體陽氣浮躍於體表,隨出汗而外泄,使衛氣不足,抵抗力減低,若此時感受外風,同樣可引起風寒、風熱、暑濕等證。因而夏季感冒也分多種類型:風寒感冒,發熱不甚而明顯惡寒,同時鼻流清涕,噴嚏連連,此時應立即服感冒清熱沖劑2袋,一定熱服,或喝蔥白薑片紅糖水,每2-3小時再飲一次,大多症狀會明顯緩解。若體溫迅速升高,伴惡寒、咽喉不適等,多為風熱感冒,早期可以服雙黃連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清開靈、維C銀翹片等。若發熱伴惡心或嘔吐、腹部不適、腹瀉等,多為暑濕感冒,類似西醫胃腸型感冒,此時應及時服用藿香正氣膠囊或水,初次可以加大劑量,每日3-4次,同時控制飲食,煮些荷葉綠豆粥食用。6.潮濕悶熱的氣候,使人皮膚容易感染,夏季也是皮膚病多發的時節。注意皮膚護理,同時適當採用一些天然的草葯洗浴,則會令人度過健康、愉快的夏季。如桑葉浴,將桑葉100克左右放入鍋內煮10-15分鍾,再倒入浴盆內即可,能消除皮膚痤瘡、癤腫、褐色斑等;又如薄荷浴,可預防濕疹痱子。已經進入夏季,大家注意控制,過個舒服健康的夏天。
5、夏季怎麼養生
夏天養生妙法?
夏季是一年中氣溫最高,南方雨量最多、濕度最大;自然界中萬物生長最旺盛、開花結果的季節;是人體生長發育及新陳代謝最快的季節。在這「夏長」的季節中,人們只有適應自然界的自然規律,按排好系統的生活方式,才能順應自然,安全度夏,達「以自然之道,養自然之身」的目的。
1、起居:
夏天日照時間長,起居和作息時間應隨之調整;要養成「定時」起、睡的習慣,以不至於因炎熱的干擾使體內的生物鍾紊亂;夏季適當午睡有特殊的意義,它對彌補「大睡」不足、消除疲勞十分有效;又據醫學實驗發現,每天午睡30分鍾,可使冠心病的發生率減少30%。
2、飲食:
夏季炎熱,人體消耗較大,所需能量與營養也相對較大。另一方面,夏天人的胃酸分泌減少,胃腸消化吸收功能減退。對此,夏季的飲食原則以營養豐富、暈素搭配的清淡之品為主,少食油膩厚味及熱性食物。
3、防暑服飾:
夏季驕陽似火,而且濕度又大,人的汗液較多,故夏天的服裝選擇在質地上以透氣性好、輕薄、便於散熱為原則;色彩宜素淡雅緻為佳。淺色具有很強的反射紫外線能力,可以有效的阻擋太陽光的輻射。外出時宜應有防紫外線的遮陽傘/帽、深色目鏡。
4、夏季的心理調適:
科學實驗表明,情緒與氣溫密切相關。炎炎酷暑使人的情緒容易激若、易怒。俗話說「肝炎旺」就是這個道理。近來發現,人的心理、情緒與軀體可通過神經—內分泌—免疫網路互相聯系、互相影響。不予重視可患上疾病,最終影響健康。
在夏日來臨之際,要合理按排工作和生活,調整自已的工作計劃和生活節奏;適當減緩壓力可減輕焦慮現象;保持良好的心態,以恬靜之心,處事泰然則「心定自然涼」;樂觀處事、笑口常開能使血中氧含量增加、促進血液循環,又是延年益壽的良方。
5、夏練三伏:夏練三伏,實際上體現了「持之以恆」的精神。說明運動養生並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在夏季能堅持鍛煉可增強心血管系統功能;可促進呼吸系統功能;促進免疫系統功能;提高神經系統功能;改善代謝和內分泌系統功能;又能調節免疫系統功能。不過夏日運動的基本原則是鍛煉時間以早晚為好,運動量不宜過大。
6、夏季如何養生,
夏季養生之道
根據中醫理論,夏季屬火,而夏季的一個特殊階段稱之為「長夏」,又單屬土。夏季養生需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雖然氣溫較高,但仍要顧護人體的陽氣。亦即常說的「春夏養陽」。陽氣是人的動力,隨季節和日月的交替變化而產生一定的波動,夏季陽氣旺盛且常浮躍於外,反易被外邪折傷,如大汗則亡陽。換言之,在炎熱的夏季,一般不宜進行大量運動,
運動之後應及時補充水分和營養物質。
2、立夏之後,北半球陽光照射充足,日照時間延長,加之氣溫升高,人的睡眠會減少。有睡眠障礙的人則更易加重,輾轉難眠,或夜卧不安。中醫講夏季宜「早卧早起」,順應節氣。若夜晚不能早睡,中午適當的午休仍不失為一個很好的調整。夏季早起進行適度的晨練,是最佳的安排。
3、當進入盛夏時節,氣溫高且濕度大,給人以悶熱難耐的感覺,這就是中醫所說的長夏。長夏在五行中屬土,與中醫五臟之脾臟相應,而脾最惡濕喜燥,所以長夏多患脾胃病,出現食慾不振、腹瀉等症狀。脾胃虛弱的人,應及時調理好飲食,營養充足又不增加脾胃負擔,可以少食多餐。夏季動輒出汗,使人口渴,但要注意不可在飯前大量飲水,更不能喝大量冷飲,反之,極易損傷脾胃,導致慢性脾胃疾病。
4、夏季瓜果豐富,可以多吃一些,但應注意水果的性味,了解自身體質,以免造成損傷。如脾胃虛寒的人,不宜大量吃西瓜、梨、獼猴桃、柚子等涼性水果;內火大、痰濕盛者,少吃桂圓、荔枝等;過敏體質,慎吃芒果、菠蘿等。又常言:「桃養人,杏傷人,李子樹下抬死人」,李子多吃使人生痰、助濕,甚至令人發虛熱、頭昏」;尿路結石的人不能多吃草莓;胃酸多、易腹瀉的人,少吃香蕉;蘋果、桃、葡萄、哈密瓜、桑椹、西瓜等水果含糖量高,故糖尿病人慎食。
5、夏季人體陽氣浮躍於體表,隨出汗而外泄,使衛氣不足,抵抗力減低,若此時感受外風,同樣可引起風寒、風熱、暑濕等證。因而夏季感冒也分多種類型:風寒感冒,發熱不甚而明顯惡寒,同時鼻流清涕,噴嚏連連,此時應立即服感冒清熱沖劑2袋,一定熱服,或喝蔥白薑片紅糖水,每2-3小時再飲一次,大多症狀會明顯緩解。若體溫迅速升高,伴惡寒、咽喉不適等,多為風熱感冒,早期可以服雙黃連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清開靈、維C銀翹片等。若發熱伴惡心或嘔吐、腹部不適、腹瀉等,多為暑濕感冒,類似西醫胃腸型感冒,此時應及時服用藿香正氣膠囊或水,初次可以加大劑量,每日3-4次,同時控制飲食,煮些荷葉綠豆粥食用。
6、潮濕悶熱的氣候,使人皮膚容易感染,夏季也是皮膚病多發的時節。注意皮膚護理,同時適當採用一些天然的草葯洗浴,則會令人度過健康、愉快的夏季。如桑葉浴,將桑葉100克左右放入鍋內煮10-15分鍾,再倒入浴盆內即可,能消除皮膚痤瘡、癤腫、褐色斑等;又如薄荷浴,可預防濕疹痱子。
7、夏天該怎麼養生?
1、晚睡早起
夏季就是要注意自己的健康生活,尤其是炎熱的夏季,注意健康的生活習慣就是很重要的。夏季日照時間延長,晝長夜短更明顯,老年人在這個季節的作息時間不妨順應自然界變化稍作調整,建議就寢時間在晚上10點之前,起床時間在早上6點左右左右。每天午時小憩片刻,但要午睡時間不宜過長,一般以半小時為宜。午睡醒後不要立即起床,因為此時腦部供血量不足,會出現短暫的腦功能紊亂,使人感到頭昏腦漲,最好靜躺10分鍾後再起床。
2、飲食清淡
飲食的健康也是很重要的,及時的進行生活的護理,飲食的調節對我們的健康也是有很多的好處的。注意衛生夏季老年人的消化功能相對較差,所以飲食宜清淡,盡量多食容易消化且富有營養的新鮮食品,盡量避免或減少吃隔夜食品,飲食也要定時定量,有規律,不能過飽與過飢,餐間可吃些新鮮干凈的瓜果。夏季是胃腸病的高發季節,同樣也是瓜果上市較多的季節,要注意飲食衛生,防止食物中毒。
3、防暑避濕、謹防疾病
夏季就是要注意防暑,比幾個暑熱對我們身體造成的危害也是不能忽視的。夏季暑熱濕盛,故高溫天老年人要避免或減少外出,確需外出時要戴草帽或掌陽傘,不要讓太陽直射頭部,特別是體弱多病的老年人忌在烈日下走路或暴曬,以防中暑。對汗濕了的衣服要勤換勤洗,常洗澡,保持皮膚清潔,預防皮膚病,晚上還應多注意保暖,以免受涼而誘發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