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年 養生

年 養生

發布時間:2020-07-17 04:08:18

1、一年四季養生之道?

2、年輕人養生哪些特點?

近期,由丁香園與《健康報》社聯合舉辦的2019國民健康發展大會在北京召開,會上雙方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並發布了《2019 國民健康洞察報告》。圍繞公眾對於健康的態度和行為進行了調研,收集到了基於 5 萬餘人真實反饋的數據。

《報告》從國民的健康現狀、健康素養、健康生活訴求、醫療服務訴求、健康消費訴求五個角度出發,分析探討群眾多層次、多樣化、個性化的健康需求,下面和鹿豹座平台來了解一下國民的健康狀況特點。

96% 的公眾對自己的健康表示出了擔憂

《報告》顯示,對公眾健康影響最大的疾病排名前十位分別是:頸痛、腰痛、聽力損失(年齡相關和其他原因所導致的)、重度抑鬱症、偏頭痛、糖尿病、缺血性卒中、其他肌肉骨骼疾病、精神分裂症和骨關節炎

在生活態度方面,當把身體健康與財富、工作進行比較時,93% 的公眾認為身體健康是最重要的事,「幸福家庭」和「心理健康」分列二三位。公眾對於健康的重視程度,遠遠超過「擁有財富」和「滿意的工作」。

96% 的公眾對自己的健康表示出了擔憂,其中排名前三位的困擾分別是:皮膚狀態不好(皮炎濕疹或皮膚衰老)、焦慮抑鬱、睡眠不好。女性在皮膚狀態方面受到比男性更多的困擾;而男性在性生活與血壓血糖血脂等問題上的困擾遠高於女性。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常認為男性更易受脫發的影響。但數據顯示:女性在脫發上所產生的困擾比男性更加嚴重。

男性更關注鍛煉,女性更關注營養飲食

在知識獲取上,「男性最關注的健康知識」排名前三的分別是:身體鍛煉 / 運動健身、飲食營養知識、家庭用葯安全 /用葯常識;「女性最關注的健康知識」排名前三的分別是:飲食營養知識、身體鍛煉 / 運動健身、家庭用葯安全 / 用葯常識。

近年來隨著社交媒體的興起,公眾對於健康知識的獲取越來越多樣化。其中,微信公眾號成為一個重要的信息平台。公眾日常「被動獲取健康信息渠道」前五位是:微信公眾號文章、微信/朋友圈分享、微博、健康類 App /網站、電視節目。

其中,公眾對於微信公眾號、健康類 App /網站的信任度較高;值得一提的是,報紙/雜志雖然不再是主要的信息獲取方式,但在公眾心中有較高的信任度。

提到減肥,關注身材的公眾佔比不低,有 46% 的人在近一年內有過減肥經歷。而減肥不再是女性專屬,42% 的男性也有過減肥經歷,越來越多的男性開始加入到保持身材的隊伍中。

從年齡分布來看,80 後和 90 後的青年人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比例較低,僅為 25% 左右;同時,調查呈現出隨年齡增大,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百分比逐步上升的趨勢,70 前人群可高達到 73%。

三甲醫院依舊是首選

68% 的公眾在生病時會首選公立三甲醫院;雖然社會辦醫、多點執業、醫生集團近年來逐步興起,但是選擇這些途徑就診的人數並不多,主要集中在月收入 50000 元以上的超高收入人群。

線上問診作為一種新的服務模式,近年來逐漸被人們所認知。53% 的人使用過線上就診服務,其中 80 後人群使用比例最高。體檢是公眾管理健康最基本的方式,但只有 41% 的人會定期體檢。其中 78% 的人每年體檢一次,8% 的人一年會有多次體檢。

80 後更有購買保險的意願

在公眾人群中,有 27% 的人購買了健康險,其中 80 後的購買比例最高,達到 36%;而 70 後的購買比例也達到 30%;70 前的購買比例最低,僅 18%。

大部分公眾年保險花費在 5000 元左右。在 80、90 後公眾里,願意支出高額保險經費的人群佔比更高。尤其是 80 後,年保險花費在一萬元以上的公眾佔比達到 23%;在 70 後和 90 後中,該佔比分別是 17% 和 19%;而在 70 前人群中,該佔比為 8%。

來源:知道日報

3、一年四季養生方法?女人養生的方法??

四季飲食養生的原則和方法:

一、春季飲食養生

1、春季飲食養生的原則 主食中選擇高熱量的食物,保證充足的優質蛋白質和維生素。早春時期,為冬春交換之時,適宜進食偏於溫熱的食物,並注意補充足夠的蛋白質,飲食中除米、面、雜糧之外,還可增加一些豆類、花生、乳製品等。

2、春季中期,天氣驟冷驟熱,變化較大,在氣溫較高時可增加青菜的食量,減少肉類的食用。春季晚期,為春夏交換之時,氣溫偏熱,適宜進食清淡的食物,並注意補充足夠的維生素。中醫還認為春季為肝氣旺盛之時,不宜多食酸味以使肝氣過盛而損害脾胃,所以應少食酸味食品。

二、夏季飲食養生

1、夏季飲食養生的原則 飲食以清淡為主,保證充足的維生素和無機鹽,適量補充蛋白質。夏季炎熱而出汗較多,體內丟失的水分多,脾胃消化功能較差,多進稀食是重要的飲食養生方法,因此應當多食粥、喝湯。夏季陽氣旺盛,活動較多,身體消耗大,應當注意補充營養物質,如優質的蛋白質,如魚、瘦肉、蛋、奶和豆類等;充足的維生素,如西紅柿、青椒、冬瓜、西瓜、楊梅、甜瓜、桃、李子、梨等新鮮蔬果。

2、夏季還要攝入足夠的水分和無機鹽,特別要注意多飲水及補充鉀,豆類或豆製品、香菇、水果、蔬菜等都是鉀的很好來源。要多吃些清熱利濕的食物,如西瓜、苦瓜、桃、烏梅、葛根、西紅柿、黃瓜、綠豆等。解暑的飲料中以茶水為最佳,特別是綠茶,具有消暑解渴、清熱瀉火的作用。

三、秋季飲食養生

1、秋季飲食養生的原則 飲食葷素搭配,多食清涼多汁的蔬菜、水果,適量地補充蛋白質和無機鹽。秋季前期較溫燥,飲食養生方法要以清熱滋潤為主,應堅持二粥一湯的飲食方法,即早晚食粥,午餐喝湯,但粥湯的配料有所不同。煮粥時可以加些切碎的梨塊,具有生津止渴、滋陰潤燥、止咳化痰的作用;或者加些百合,具有潤肺止咳、養心安神的作用;加入用水發好的銀耳,亦有滋陰潤肺、養胃強身的作用。

2、羹湯類則以西紅柿雞蛋湯為佳,蛋白質及維生素豐富並且有利於消化吸收。秋季後期較涼燥,飲食養生方法要以祛寒滋潤為主,並適當地增加蛋白質和熱量較高的食物。除了梨粥、百合粥、銀耳粥外,還可增加瘦肉粥以補充蛋白質的消耗,並可食用栗子粥、桂花蓮子粥、龍眼肉粥、紅棗粥等。應多食一些溫性蔬果,如南瓜、蔥、姜、香菜、桃、杏、大棗、荔枝、烏梅等。

四、冬季飲食養生

1、冬季飲食養生的原則 適量地進食高熱量的飲食以補充熱量的消耗;增加溫熱性食物以增強機體的禦寒能力;補充足夠的維生素和礦物質。

2、冬季養生的原則是要避寒就暖,斂陽護陰,以收藏為本,是一年四季當中進補的最佳時節。中醫認為,冬季應多食用一些偏於溫熱的食物,特別是能夠溫補腎陽的飲食,以增強機體的禦寒能力。

(3)年 養生擴展資料

女生如何正確的養生

1、要保證充足的睡眠

身體和器官都是需要一定休息的,所以每天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做到早睡早起,這樣才能夠及時的解除身體的疲勞,讓身體變得更加的有活力,減少了生病的幾率。

2、要培養自己的興趣

現在的生活節奏快,很多女性受到生活和工作上的壓力,讓他們內心不能得到一定的平靜,經常性的處於緊張狀態就會提前進入衰老期。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應該多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聽聽歌曲或者學習書法,讓自己能夠平靜下來,同時也可以陶冶情操。

溫馨提示

女性朋友平時應該養成正確的養生方法,保證充足的睡眠,合理的搭配飲食,避免情緒的波動,坦然的面對一切,不能有太多的心理負擔。

4、人到中年如何養生?

人到中年的時候要多注意鍛煉,千萬不要。三高。一定要每年一次體檢。了解自己的身體,情況。才是最好的。多吃水果蔬菜勤鍛煉。管住嘴,邁開腿。實在可以的話,多陪陪父母,把自己的心放開點。多跳跳廣場舞。

5、人到中年怎麼養生

1.測體重 要注意經常測測體重,過於肥胖會減少你的壽命。採用一種簡單的計算方法,即用你身高的平方除體重,所得數如超過25為超重。例如你的身高是1.70米,用1.70X1.70,結果是2.89。如果你的體重是75公斤,用75÷2.89,結果是25.95。正常指數是20-25。

2.不抽煙 抽煙會使你壽命平均減少10年。在40-50歲之間死亡的人,30%是因患與抽煙有關的病而致命,因抽煙而患肺癌、支氣管炎的占總患病人數的9%,有20%的抽煙者患心力衰竭。但若在50歲以前戒煙,你仍可恢復健康。

3.少飲酒 對某些人來說,酒有特殊的危險。如抽煙的人,酒又喝得很多,其患食道 癌的危險可能增加44%;酒能增加患肝癌、口腔癌和喉頭癌的可能性;酒可使血壓升高,從而導致心臟病和腦卒中。

4.控脂肪每天脂肪攝人量不得超過總熱量的30%,也不可少於15%。高脂肪飲食可導致肥胖症、心臟病和高脂血症。

5.多果菜 維生素A、維生素C和維生素E具有保護身體健康的作用。每天至少應食用400克水果和蔬菜(不包括土豆)。

6.多纖維 含豐富纖維素的食品是維生素和礦物質的一個重要來源。食物纖維有助於消化,益於你少患或不患胃腸道疾病。

7.多進鈣 魚、杏仁、綠色蔬菜和奶製品(脫脂奶)都含豐富的鈣,應多吃。中年人應注意補鈣。

8.重澱粉(碳水化合物) 澱粉能保護你不受病菌感染,能預防心臟病和癌症。你的食譜上必須有麵包和米飯,也可每天吃80克小扁豆或土豆。

9.常吃魚 吃魚能延年益壽。魚脂肪少,而且多為人體所必需的脂肪。多吃魚能增強人的免疫功能,提高防病抗病能力。

10.少吃鹽 每天食用比身體所需量多10倍的鹽,就有患高血壓和心臟病的危險,對有慢性腎病、肝病的中年人更是不利。

11.少咖啡 咖啡同心臟病的發病有著直接的聯系。每天喝6杯咖啡的人,死於心力衰竭的風險可增加3倍。

12.少吃糖 糖不僅會毀壞你的牙齒,而且會加大患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壓諸病的危

險。

13.多運動 據臨床統計,當前中年人早逝以心腦血管病為多。堅持適度的運動可使大腦中樞神經和植物神經調節正常,增強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使機體獲得更多的氧,並能影響血脂成分,從而延緩血管老化硬化。運動方式可因人而異,如騎車、快走、健身跑、游泳、爬山、打球、體操、太極拳等。

14.忌亂性 性生活不能亂。撇開有患艾滋病和性病的危險不談,多個性夥伴會造成心理壓力,並使生活失去節奏。

15.淡名利 不能不顧健康,不惜代價地去追求升遷發跡。過分緊張勞累和不安定的生活是影響壽命的一個重要因素。

16.擇居處 醫生們發現,生活在一種不適宜你的環境里,會經常生病或煩惱,中年人應盡量改善居處條件或不輕易改變你已適應的合適環境。

17.選職業 應從事你喜歡做又能勝任的工作,否則你的職業對你的壽命將會帶來不良的影響。

18.避車禍 車禍是現代人的第四大殺手,死亡率僅次於心腦血管病和呼吸道疾病。

19.勿自憂 消極的情緒(緊張、焦慮、憂郁、沮喪等)會使人生病。不要老去想生活中那些悲哀和苦惱的事,尤其是死亡、事故和疾病等等。

21.心情舒暢 中年人大都工作繁忙,思想壓力大,因而易多愁善感,造成中年情緒不穩,成為多種疾病的誘發因素。古人雲:「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因此中年人要學會調節情緒,凡事要想得開、忍得住、放得下,豁達大度,性格開朗,心情自然舒暢,這對身心健康非常有益。

22.勞逸平衡 中年人大都事業心強,他們為了工作,常常加班加點,夜以繼日,然而肌體承受的壓力是有限的,若超過一定限度,就會積勞成疾。所以中年人在緊張的工作之暇,要學會合理的休息和調整,並保證每天充足的睡眠時間,以便精力充沛地工作和學習。不要只顧事業而自損健康。

23.平衡膳食 食物對健康和醫療的作用,自古以來就被重視。過飽、過飢會損害脾胃正常機能。偏食、夜間用腦不加餐等,可造成維生素、蛋白質、氨基酸缺乏,促使早衰。因此,要採用我國營養學家推薦的膳食指南,即「食物要多樣,粗細要搭配,三餐要合理,飢飽要適當,甜食不宜多,油脂要適量,飲酒要節制,食鹽要限量」。

24.避免肥胖 肥胖是加速衰老的因素之一,肥胖的人易患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膽結石、癌症等。常言道:少年長胃、青年長肉、中年長腰。可見,人到 中年更應注重預防肥胖。中年防止肥胖除堅持適度運動外,尤應注意少吃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晚餐不宜吃得太飽,一般以七八分飽為宜。

25.生活規律 何謂養生?養生就是經過科學安排的生活方式,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生活要有規律,即按照人體生物鍾的規律起居、勞動、作息。研究表明,人們長期信守有規律的生活,可使身體各組織器官功能趨向規律化,在生活中就有「預見性」和「適應性」,從而能保證身體健康獲得最佳的生理效應。

26.定期檢查 不少中年人自認為身體健壯,與醫葯無緣,這種麻痹思想要不得,據統計,許多疾病常會「神不知鬼不覺」地侵人人體的肌體,有的甚至達到相當嚴重的程度,自己還難以察覺。如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隱性冠心病、糖尿病等就是如此。所以,每人半年或一年進行一次全面健康檢查,這樣不僅可以及早地發現許多疾病,而且還能接受醫生的指導,開展健康活動和施行相關的保健措施。

6、你有哪些堅持了多年的養生習慣?

就是堅持了二三十年,每天開開心心,很樂觀,跟我在一起的朋友都說很開心。

7、中年如何養生

1
 順應四時
自然界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規律。中醫認為「天人相應」和四季氣候變化,人體必受其影響,故病人尤須順應四時。春季氣候多變,易患感冒,素有氣管炎的患者,要十分注意保暖。諺雲:「春捂秋凍,老年無病」。夏天應注意飲食衛生,避免中暑。病人尤需補充足夠的水分、鹽和維生素,多飲酸酶湯、綠豆湯、涼茶等,以清暑熱、除疲勞、生津止渴、促進食慾。中醫素有「春夏養陽」之說,慢性陽虛病人,春季可用飲食或葯物補助陽氣;夏季酷熱,當陰居避暑,不貪涼夜露或過服冰涼之類,以免損害陽氣。春夏當「夜卧早起」,使正氣生發、條達。「秋屬肺」、「秋主燥」,秋天應讓病人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以滋養津液。「秋三月⋯⋯早卧早起」,秋天應早睡早起,
外出散步,多做擴胸、彎腰等活動,以呼吸新鮮空氣,維持肺金清爽。肺朝百脈,五臟自得補養。對素有肺系疾病的患者,秋季更需調護,以減輕發作或利於康復。冬季萬物收藏,應「去寒就溫」,不使寒氣侵傷機體。風濕性關節炎者,伏案時應鋪上薄毛氈,對養生大有裨益。
2. 調暢情志
中醫的「七情」,即喜、怒、憂、思、悲、恐、驚,是對客觀事物的精神反映,與機體的生理、病理變化有著密切的關系。身體強壯則精神飽滿,精神旺盛必能促進身體健康。中醫認為「,
怒傷肝、喜傷心、憂傷肺、思傷脾、恐傷腎」。高血壓、心臟病、潰瘍病、支氣管哮喘、月經不調、癌症
等患者,其病因、病程、康復和預後都與情志有密切關系。因此穩定情緒、調暢情志,自覺解除不良情緒,調和情志,以改變人精神及軀體狀況。春夏,天地之氣欣欣向榮,生機勃勃,人應保持精神愉
快,切勿煩躁而厭日之長,以利於陽氣疏通;秋季當安逸寧靜,漸使神氣內收;冬日應含蓄沉靜,志不外達
3. 飲食有節
: 飲食有節
《素問·六節藏象論》雲:「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五味貴和,不可偏勝。中醫學中有豐富的飲食調護內容,筆者歸納出「三忌一宜」:
一忌肥甘厚味。此類食物,易造成脂肪積累、血脂升高、氧消耗量增加,從而影響呼吸功能及循環系統功能。糖尿病、膽石症、胰腺炎、冠心病、腦動脈硬化、高血壓者尤需注意。這類人飲食清淡,食物加工多用清蒸、燉煮等方式,少進煎、炒、油炸食品。
二忌偏嗜。一般當以五穀相合,葷素相配,以保持營養要做到「飲食有節,謹和五味」。
三忌暴飲暴食。暴飲暴食,不但會造成消化不良,而且還是心肌梗死的主要誘因之一。要有節
制、有規律,注意定時、定量,盡可能少食多餐以利於消化。

8、年輕人需要養生嗎?

年輕人也需要養生

在現在這個社會里,手機、電腦等各種電子產品充斥著我們的生活我,讓我們沉溺在其中無法自拔。加上年輕人仗著自己還年輕便肆無忌憚,對熬夜,零食,火鍋等情有獨鍾。所以多多少少的年輕人都有一些亞健康的問題。

可是有一些人雖然知道熬夜等這類壞習慣不好,可是卻控制不住自己熬夜。你知道嗎,十一點以後睡是不要臉,十二點以後睡就是不要命!!!

首先要做的就是早睡!早睡!早睡!晚上熬夜其實就是在折磨自己的身體,會讓血壓和膽固醇增高,這對心臟都是非常不好的。我原來也經常熬夜,每次熬夜完都覺得非常累,第二天會非常頭痛和眼睛痛,而且還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熬夜的痕跡就是臉色不好,整張臉黃不拉幾,看著像生病的人。美國睡眠醫學會會長蒂莫西·摩根泰勒表示,早睡早起可增強免疫力,有益抵抗感冒等病毒侵入。?不僅如此,充足睡眠還可以大大降低心臟病、腎病、高血壓和糖尿病、中風等慢性疾病的風險。即使生病,康復也很快。瑞典一項近期研究證實,睡眠不足氣色更差。大部分參試者認為「睡覺遲,休息差的人」看上去更缺乏吸引力、膚色更難看,也很難接近。早睡的人整個人會看起來容光煥發,給人很舒服的感覺,這是你熬夜之後用多少護膚品都挽回不來的!

其次就是要注意飲食。如果你比較重口味,還是需要稍稍注意一下呢!喜歡口味比較重的東西,尤其是鹽、辣椒等,而一吃清淡的食物會覺得難以下咽。重口味的食物是好吃,但是研究發現,吃過鹹的食物對身體健康造成一定的傷害,因為經常吃鹽味過重的食物,血中鹽分增加,為了平衡鹽的比例,人體組織里的水分就會滲進血液,加重心臟負擔,從而引發疾病。吃了過鹹的食物,血中鹽分增加。人體內的一種化學感受器就會興奮起來,直接的表現便是口乾。口乾了就要喝水。水進入腸胃,吸收入血,稀釋過多的鹽分,以達成人體內環境的穩定。 愛吃辣的就很明顯啦,就是愛爆痘痘!而且鹹的辣的味道過重就掩蓋了食物本身的味道了!

說起來食補還是很可靠的!我媽經常會讓我把當歸,黨參,紅參和枸杞泡水喝,而且在上午喝最好。這個也是很多老中醫的推薦!有一次我姐燙頭發發質變得很差,我媽就去買了很多黑豆和黑芝麻去炒熟碾成粉,她堅持喝了三個月左右,發質果然回來了,而且頭發更黑更光澤,她還偷笑說連眉毛都更濃了!女生的話還是盡量少吃冰淇淋,飲料,辣條(別說你不知道!)這種會影響姨媽的零食,不然姨媽來了可有你受的。

早上起來可以喝一杯姜粉調紅糖,這樣一天胃都是暖暖的,而且能緩解姨媽痛!我每天早上就是先喝一杯薑糖水再去吃早飯。現在是春天,身上很容易產生濕氣,這個你如果有時間,就煮煮紅豆薏米粥,大家都知道,這個除濕和排毒的效果還不錯。平常氣血不足的話就喝喝氣血茶,把玫瑰花,康乃馨,金盞菊,千日紅,棗干,桂圓干,枸杞泡在一起就行,一份分量不要太多。食補的方法暫時只想到這些!

晚上的時候就可以用熱水泡泡腳,跑到臉頰微微出汗就行。而且經常泡腳還能去腳上的死皮,據說章子怡也是經常泡腳!平時做做艾灸,去汗蒸都非常不錯的!

養生並不是老年人才需要的,年輕人同樣需要,年輕時不愛護身體,到了一定時候就會在你身上體現出來。

與年 養生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