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重慶的養生湯

重慶的養生湯

發布時間:2020-07-17 03:18:31

1、這兩年重慶的夏天不是很熱,不過也少不了夏季養生湯,這種該如何自己做誒?

其實相對於夏天養生喝湯,更建議夏天喝茶養生以花果茶為主養心清熱降暑,《黃帝內經》中有提到說養生要順時而養這樣才更有利於健康,喝湯養生多適用於冬季養生。當然夏天養生除了喝花果茶之外做三伏灸也是非常不錯的,話說漢唐古方塑美的專利特色葯灸很不錯,況且老話還說冬病夏治三伏灸。

2、請南方朋友推薦幾種養生湯

幾種清熱解毒的湯:

■豬蹄筋黃豆湯
功效:
本湯補血通乳、清熱利尿、解毒療瘡,適用於氣血不足引起的乳房平坦不豐,產後乳汁不足,或乳腺不通以致乳腺炎症、乳痛等病症。
材料:
豬蹄筋四兩,黃豆四兩,油、鹽各適量。
製作:
①黃豆用清水浸泡三小時,豬蹄筋洗凈。
②把材料放入盛水的燉鍋,燉煮至黃豆熟,加油、鹽調味即可。

■紅棗芹菜湯
功效:
本湯補益脾胃、養血安神、平肝清熱、祛風利濕。適用於肥胖、便秘、血壓增高或產婦倦怠無力、血虛壓食、神志不安等症。
材料:
紅棗五枚,香芹八兩。
製作:
①紅棗洗凈,香芹去根、葉、留莖,洗凈。二種食物下鍋加水煎煮二十分鍾,調味即成。

■冬瓜江瑤柱煲老鴨湯
功效:
本湯清熱生津、滋補養顏。若有身體虛弱、虛不受補、津液不足、皮膚干噪,可用本湯作食療。
材料:
冬瓜一斤,江瑤柱一兩,老鴨一隻,瘦豬肉三兩,陳皮一片,鹽少許。
製作:
①江瑤柱浸透,洲爭。冬瓜連皮及瓜仁,洲爭,切成厚片。老鴨殺洗干凈,去毛、去內臟,切去鴨頭和尾,開邊,切成四大件,放入滾水滾五分鍾。瘦豬肉和陳皮洗凈。
②瓦煲加入清水,用猛火煲至水滾,後放入材料,改用中火繼續煲三小時,加少許鹽調味,即可飲用。

■絲瓜荷花響螺湯
功效:
本品養陰清熱,美容ト赴摺H羰

3、重慶人最喜歡喝什麼湯

麻辣燙,麻辣湯面🍜,酸菜魚湯

4、在重慶冬天喝什麼湯比較滋補?

1、羊肉湯
滋補功效:羊肉湯屬熱性,可以溫胃禦寒,但喝多了容易上火。
特點:色澤光亮,呈乳白色;湯質優美,營養豐富;不膻不腥,味道鮮美異常。
2、蘿卜燒排骨
特點:成菜色澤紅亮,肉質酥嫩,味道鮮美。
3、胡椒茴香牛肉湯
用料:胡椒10克,大茴香10克,牛肉500克,大蒜1條。
製作:胡椒、大茴香洗凈;大蒜洗凈切節;牛肉挑去筋膜,洗凈,切成大塊。把全部用料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煲2小時,調入醬油、味精即可,飲湯吃牛肉及大蒜。
功效:溫中散寒、理氣暖胃。用於脘腹冷痛、食少嘔吐、形寒肢冷者。

5、養生的湯有哪些



養生湯
所謂養生湯,顧名思義就是具有食療、養生效果的湯品。養生湯屬於中醫食療中最經常用到的方法,簡單而且非常有效。用通俗的話說,養生湯就是根據傳統中醫原理,使用食材搭配、葯食同源等方法,用某種、幾種食材加工製作出來的一種有營養的湯。從功效上說,養生湯適合調養體質,養生保健。

中文名: 七樣止渴湯
主要食材: 金銀花,白菊花,玫瑰花,酸梅,麥冬、五味子,整玉竹
分類: 養生食譜
口味: 清涼
分享百科名片:
燉法簡介

養生湯
常言道:「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常說秋冬是「進補」的大好時節,稱之為「補冬」。其實春天更應注意飲食調養,以保健康。中醫學認為:「人與天地相應」,意思是人體的生理機理應與四季氣候的變化密切相應。

如今有了電子燉盅,早上上班前放料燉湯,自動保溫,下班回家就可以喝了,燉起湯來似乎容易了很多。不過要做出一盅上好的燉湯,還要講究一些小秘訣,梁師傅向我們透露了一些燉湯秘訣:

燉湯雖然材料是全部放進盅里燉,但放置的時候有講究,先放肉墊底,再把葯材、配料放在上面來燉,湯水會更加清澈。盅外的水不要貪多,因為水太多,會在煮開時滲入盅內,沖淡湯味。

然後要掌握火候。電子燉盅可以不用看火,一勞永逸,猛火煲足3小時。但如果有時間看火,還是前半小時要用猛火,使盅內的水燉開,之後可以收為文火,這樣同樣燉3小時,湯味更足。

湯料的處理一般很簡單,不過如果有水魚、水蛇一類帶比較濃腥味的肉類,燉之前就一定要沸水,再加入薑片辟味。

有些北方人煲湯認為要加香料,諸如蔥、蒜、花椒、雞精、味精、料酒之類。事實上,從廣東人煲湯的經驗來看,這些香料大可不必。如果需要,一片姜足矣。喝湯講究原汁原味,

6、來份養生湯配方?

原料:酸棗仁10克、蓮子10克,赤小豆20克

製作方法:酸棗仁、蓮子淘洗干凈入砂鍋中,桂園去殼放入砂鍋中,赤小豆洗凈掰開,放入砂鍋中。加入3000毫升水,煮至1500亳升,一天不拘時飲,每日1劑。

7、中國最有名的養生湯是哪家?

隨著近年來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養生湯加盟行業在國內脫穎而出,養生湯已經發展成了現代人的重要生活方式。而近年來,隨著社會的不斷變好,養生湯越來越為人們所看好,養生湯和葯物療法有極大的不同。養生內湯最突出的特點之一就是利用食物某些方面的一些偏頗性,有目的性地用於某些病症的治療或輔助治療,其效果不僅樂觀,而且對人體沒有其他的副作用,食物還可以幫助人體補充一定的營養。華.膳.道養生湯不但能幫助人體治病,而且還能夠給人帶來感官容上、精神上的享受,使人在享受食物美味之中,不知不覺達到防病治病的效果。因此,食療養生得到了人們越來越多的追捧,在市場上佔有了很多的份額,也受到了很多投資商的肯定。

8、重慶養生湯鍋哪個最好吃?求推薦。

巴色魚撈就很好,招牌藿香鍋想到就流口水
吃的不辣的可以點個滋補湯鍋,味美湯鮮,涮點素菜在裡面簡直好極了。

9、養生湯有哪些?

養生湯,就是具有食療、養生效果的湯品,詳細說可太多了

以四季養生來講

春季

一年四季,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春天是萬物復甦的季節,是養生的最佳時機。醫學上認為,春養於肝,夏養於心,秋養於肺,冬養於腎,所以春天進補,重在養肝。

春季喝湯宜選用較清淡、溫和且扶助正氣、補益元氣的食物,同時還應根據不同的體質來調養。

偏於氣虛的人,可多選一些健脾益氣的食物煲湯,如紅薯、山葯、土豆、雞蛋、鵪鶉蛋、雞肉、鵪鶉肉、牛肉、瘦豬肉、鮮魚、花生、芝麻、大棗、栗子等;偏於氣陰不足的人,可選一些益氣養陰的食物來煲湯,如胡蘿卜、豆芽、豆腐、蓮藕、荸薺、百合、銀耳、蘑菇、鴨蛋、鴨肉、兔肉、蛙肉、龜肉、甲魚等。另外,春季飲食還要注意多食低脂肪、高維生素、高礦物質的食物,如新鮮的薺菜、芹菜、菠菜、馬蘭頭、枸杞子、香椿頭、蒲公英等,可起到清熱解毒、涼血明目、通利二便、醒脾開胃等作用。

夏季

夏天,酷熱天氣使人體出汗很多,消耗了大量體液,並消耗了各種營養物質,因此很容易感覺到身體乏力和口渴。這是一種耗氣傷陰的表現,通常會影響到脾胃功能,引起食慾減退和消化功能下降,所以不少人在夏季都會感到,箋虛或氣陰兩虛。根據中醫「虛則補氣」的原則,夏天飲食也應該注意進補。

夏天進補,以清補、健脾、祛暑、化濕為原則,一般以清淡的滋補食品為主,如鴨子燉冬瓜就是夏天食補之佳品。另外,如瘦豬肉、鮮瓜果、芡實、綠豆等食品都是夏天用以清補的食療佳品。

秋季

初秋之時,食物宜減辛增酸,以養肝氣。古代醫學家認為,秋季,草木零落,氣清風寒,人體容易受疾病的侵擾,所以此時宜進食滋補的食物。

中秋炎熱,氣候乾燥,容易疲乏。此時應多吃新鮮少油的食品,其次,還應多吃含維生素和蛋白質較多的食物。現代醫學認為,秋燥症應多食含維生素A、B族維生素、維生素C、維生素E類營養素的食物,如胡蘿卜、藕、梨、蜂蜜、芝麻、木耳等,以養血潤燥,從而提高抗秋燥、抗病毒的能力。

晚秋季節為心,肌梗死的高發病期.高血壓病人在秋冬之交時血壓往往較夏季增高,因此容易造成冠狀動脈循環障礙。此時日常飲食中應注意多攝入含蛋白質、鎂、鈣等營養素的食物,這樣可有效地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秋天宜收不宜散,因此秋季煲湯宜多選甘寒滋潤之品,如百合、銀耳、山葯、秋梨、藕、鴨肉、柿子、芝麻等,以潤肺生津,養陰清煤。還需注意的是,夏季剛過,暑氣消退,人們食慾普遍增加,此時不宜進補過度,以免過極傷胃。

冬季

進入冬天,又到了進補的最佳時節。現代醫學認為,冬季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節,萬物處於封藏狀態,是一年中最適合飲食調理與進補的時期。冬季進補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促進新代謝,使畏寒的現象得到改善;還能調節體內的物質代謝,使營養物質轉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貯存於體內,有助於體內陽氣的升發,為來年的身體健康打好基礎。俗話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冬季煲湯進補應順其自然,注意養陽,以溫補為主。根據中醫「虛則補之,寒則溫之」的原則,同時因人們的年齡、性別、職業等差異很大,在選擇冬季進補的方案時,應因人而異。如形體偏瘦、性情急躁、易於激動者,應以「淡補」為主,採用滋陰增液、養血生津的食材煲湯,禁用辛辣等食物;而形體豐腴、肌肉鬆弛者,宜採用甘溫食物,忌用寒濕、冷膩、辛涼的食物;腦力工作者,則宜多進食有益心、脾、腎三臟的食物,如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蛋類、海產品、新鮮的蔬果等。

小兒養生

編輯

炒扁豆淮山粥

春季,廣州開始進入多雨潮濕的天氣,很多小孩這個時候身體抵抗力較弱,精神欠佳,動不動就說「好累啊」,這是什麼原因呢?中醫臟腑學認為,春天是肝氣主導的季節,肝氣旺盛,肝勝脾(木克土),以致脾胃不能很好地運化水濕。因此很容易引起水濕內困,加上春季陰雨綿綿,外濕困阻脾胃陽氣,引起人體血氣運行不暢,經脈不通,所以才會感到疲乏、嗜睡,這就是人們稱之為的「春困」。脾虛困濕是春困的主要原因。

濕氣一般夾「寒」而來,因此幼兒必須注意保暖,切勿受涼;不要吃太涼的事物,應多吃健脾胃、去濕食物並適當溫補,讓濕氣隨大小便排出。另外,家長還應讓孩子多進食健脾去濕的食物。

健脾的食物有:鯽魚、胡蘿卜、蘋果、淮山、小米、蓮子、莧實、豬肚、鴨、鵪鶉等。

去濕的食物有:鯉魚、木棉花、赤小豆、金針菜、萵苣、薏米、扁豆、冬瓜等。

赤豆魚湯

功效:補脾、利水、消腫,其作用為補脾而不留邪,利水而不傷正氣。

生魚一條、宰凈,冬瓜(連皮)500克,赤小豆60克,蔥頭5個,煲湯,不放鹽。

莧實老鴨

功效:滋陰養胃,健脾利水。

莧實100~120克,老鴨一隻,宰凈,莧實放鴨腹內加水文火煮2小時,加少許鹽服食。

淮山粥

功效:健脾養胃。炒扁豆60克、淮山60克、大米50克煮粥服食,小兒減半。

豬舌湯

功效:清潤滋補,寬中下氣,可除春寒去濕困。

蘿卜750克、蓮子50克、莧實25克、蜜棗3個、豬舌500克、豬骨750克。

鵪鶉湯

鵪鶉湯

功效:健脾開胃。

鵪鶉一隻、黨參15克、淮山30克煲湯。

另外,還有土茯苓赤小豆鯽魚湯、綿茵陳煲鯽魚、赤小豆煲鯉魚、豬肚粥、冬瓜煲老鴨子等,均有一定的健脾去濕功效,家長們可根據需要給小兒服用。

湯譜

編輯

1、木瓜、魚尾(煎香)湯

木瓜、花生、雞腳湯

2、木瓜、花生、雞腳湯

3、木瓜、雪耳、豬展湯

4、烏雞、淮山、杞子湯

5、烏雞、清補涼/烏雞、花旗參湯

6、菜乾、豬肺湯(或加豬粉腸)

7、西洋菜、生魚(煎香)、蜜棗、南北杏湯

8、蘋果、雪梨、豬展、蜜棗、南北杏湯

9、西洋菜、羅漢果湯

10、豬肚、母雞湯

11、豬小肚、赤小豆、煲車前草湯

12、豬肚、胡椒粒、大芥菜湯(或酸菜)

13、豬肚、胡椒粒、白果、腐竹湯

14、苦瓜、黃豆、雞腳湯

15、羅卜絲、紅棗、鯽魚湯

16、冬菇煲雞湯(或雞腳)

17、霸王花煲豬展湯

18、青、紅羅卜、玉米豬橫利湯

19、青、紅羅卜煲牛展湯

20、枸杞、豬肝、肉片湯

21、魚頭(煎香)、豆腐湯(可加紅棗)

22、塘虱、黑豆湯

23、冬瓜、番鴨湯(加少許清補


 涼)

24、花生、雞腳湯

25、生魚(煎香)、芥菜/豆腐

26、水蛇煲雞湯(龍鳳湯)

27、白果、腐竹、雞蛋(甜湯)/白果、腐竹、白米煮成粥(咸甜皆宜)

與重慶的養生湯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