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蛙跳鴨子步腿疼貼膏葯會緩解嗎
可以試試御貴足養生足貼
2、養生老鴨湯的營養價值
A、老鴨湯
鴨香濃郁,湯鮮味美,湯頭濃白如凝脂而不油膩。富含骨膠原蛋白、骨鈣等成分,養胃補脾,健身怡情,為眾多營養學家所稱道,集美食養生,傳統滋補,民間食療為大成的美味佳品。
B、鴨血
性味咸涼。有補血和清熱解毒作用。用於失血血虛或婦女行經潮熱,及小兒白痢似魚凍者,可沖入熱酒服;又用於血熱上沖,中風眩暈或葯物中毒。可取鮮血趁熱飲用。鴨血還可以防治消化道腫瘤。
C、豆泡
非發酵性豆製品之一。營養主要體現在其豐富蛋白質含量上。豆製品所含人體必需氨基酸與動物蛋白相似,但卻不含膽固醇,同樣也含有鈣、磷、鐵等人體需要的礦物質,含有維生素Bl、B2和纖維素。
D、鴨肝,鴨腸,鴨胗
動物內臟含有豐富的鐵、鋅等微量元素和維生素A、B2、D等,食用後,能有效補充人體對這些物質的需求。補鋅能改善視力。缺鐵所引起貧血症是世界上最為常見的營養缺乏症。不少醫學專家指出,我國仍是嚴重缺乏鐵的國家,主要集中在婦女、兒童和老人,每日科學補鐵,必不可少!
E、苕粉
具有晶瑩剔透、爽口、柔韌性強、條形均勻、久煮不斷等特點,主要含量是澱粉,是粗糧製品,經常食用有利於營養均衡,增進腸道蠕動,利於通便。
F、雞蛋
味甘性平。具有滋陰潤燥,養心安神,養血安胎,延年益壽之功。鹵蛋是廣受大眾喜愛的傳統食品之一,所含營養豐富而全面,營養學家稱之為「完全蛋白質模式」,被人們譽為「理想的營養庫」。
紅燒獅子頭中各種食材的食療價值
1、豬肉
其性味甘咸平,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並提供血紅素(有機鐵)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具有補腎養血,滋陰潤燥的功效。但由於豬肉中膽固醇含量偏高,故肥胖人群及血脂較高者不宜多食。
2、荸薺
荸薺所含的磷是根莖類蔬菜中最高的,能促進人體生長發育和維持生理功能的需要,對牙齒骨骼的發育有很大好處,同時可促進體內的糖、脂肪、蛋白質三大物質的代謝,調節酸鹼平衡。因此非常適於兒童食用。
荸薺還有一定的抑制細菌作用,對降低血壓、防治癌腫也有一定效果。荸薺含有粗蛋白、澱粉,能促進大腸蠕動。荸薺所含的粗脂肪有滑腸通便作用,可用來治療便秘。荸薺質嫩多津,可治療熱病津傷口渴之症,對糖尿病尿多者,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荸薺水煎湯汁能利尿排淋,對於小便淋瀝澀通者有一定治療作用,可作為尿路感染患者的食療佳品。荸薺還含有一種抗病毒物質可抑制流腦,流感病毒,能用於預防流腦及流感的傳播。
3、油菜
油菜中含有豐富的鈣、鐵和維C。另外胡蘿卜素也很豐富,是人體黏膜及上皮組織維持生長的重要營養源,對於抵禦皮膚過度角化大有裨益,愛美人士不妨多吃一些油菜。油菜還有促血液循環、散血消腫、活血化瘀、解毒消腫、寬腸通便、強身健體等功效。另外最近國外科學家還在油菜中發現含有能促進眼睛視紫質合成的物質,能起到明目的作用,同時指出十字花科蔬菜如油菜可降低胰腺癌發病的危險。
4、蓮藕
藕既可當水果,又可作佳餚,生啖熟食兩相宜。藕不論生熟,都具有很好的葯用價值。中醫認為,生藕性寒,甘涼入胃,可消淤涼血、清煩熱、止嘔渴,適用於煩渴、酒醉、咳血、吐血等症。婦女產後忌食生冷,惟獨不忌藕,就是因為藕有很好的消淤作用,故民間有「新采嫩藕勝太醫」之說。熟藕,其色由白變紫,有養胃滋陰、健脾益氣的功效,是一種很好的食補佳品。
在塊莖類食物中,蓮藕含鐵量較高,故對缺鐵性貧血的病人頗為適宜。蓮藕的含糖量不算很高,又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和食物纖維,對於肝病、便秘、糖尿病等一切有虛弱之症的人都十分有益。
黑椒牛肉香酥餅中各種食材的食療價值
1)牛肉
味甘,性平(水牛肉偏寒)。富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1、B2,磷、鈣、鐵、膽甾醇等,而牛肉蛋白質中所含人體必需氨基酸甚多(如色氨酸、賴氨酸、蘇氨酸、亮氨酸、纈氨酸等),故其營養價值甚高。具有補脾胃、益氣血、強筋骨、消水腫等功效。對患有虛損羸瘦;
脾虛少食,水腫,筋骨不健,腰膝酸軟等症狀的人群食用有很好的食療效果。
2)黑胡椒(Black Pepper),學名Piper nigrum
是胡椒科的一種開花藤本植物,它的果實在曬干後可作為香料和調味料使用,主要產地在印度的喀拉拉邦。在中醫理論中,黑胡椒可治療寒痰、食積、脘腹冷痛、反胃、嘔吐清水、泄瀉、冷痢,亦可用於食物中毒解毒。由於黑胡椒具有強烈、刺激的味道,還能用於即刻振奮精神和補充精力。另外芳香療法中臨床發現,黑胡椒經由的辛辣氣味不僅能融化女人的性冷淡,對中年男士的興趣缺乏也同樣有效,所以是夫妻增加情趣是的美好共浴精油。
3)麵粉
無需多說,百姓餐桌必備之食品。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鈣、鐵、磷、鉀、鎂等礦物質,有養心益腎、健脾厚腸、除熱止渴的功效。
【操作簡便,營養自來】
老鴨粉絲湯的做法
原料:老鴨湯350-400克、粉絲150-200克
輔料:鴨血40克、鴨胗10克、鴨腸10克、豆泡5克、半個鹵蛋
碗中調味料:鹽1-2克、味精1克、雞粉1克、老鴨湯調味料2克、胡椒粉1克、香菜2-3克、香蔥5克、鴨料油5克
做法:
(1)取不銹鋼燙粉漏勺,加入鴨血、粉絲、豆泡煮1分鍾;
(2)在碗中放入鹽、味精、雞粉、老鴨湯調味料和鴨料油,倒入燙好的粉絲、鴨血、豆泡與鴨湯,潑上鴨胗、鴨腸,粉絲上撒香菜、香蔥,即可。
湯色乳白,口感鮮美,富有鴨子固有的香氣與味道,令舌頭享受到了極點!
3、BTV養生堂養生廚房鴨子怎麼做
主料
鴨子
1隻
啤酒
400ml
輔料
干辣椒
適量百
八角
適量
桂皮
適量
老抽
適量
生抽
適量
蔥
適量
姜
適量
蒜
適量
鹽
適量
冰糖度
15g
步驟
1.先將蔥切段, 蒜子切片 ,姜切片, 鴨子砍成塊。
2.倒入小半鍋清水, 放入鴨塊,焯去問血水,撈出洗凈。
3.鍋入油, 倒入鴨塊 ,炒干表面水份 。放入八角、桂皮、蔥答、姜、蒜子、干辣椒,翻炒片刻,淋入生抽、老抽,炒至上色。
4.鍋中倒入啤酒和適量清水, 水面沒過鴨肉,再專放入冰糖,煮屬開。 放1勺鹽, 蓋上鍋蓋 ,小火煮 50分鍾,至鴨肉軟爛,大火收汁即可享用!
4、每天如何養生?
5、鴨子的養生做法有哪些
老鴨、酸蘿卜
湯汁蘸料
油碟配製:一般用香辣醬作調味油碟。也來可根據個人愛好,喜食麻辣的用麻辣醬,喜食清香的可用芝麻醬或自行用香油加蒜泥作調味油碟。
普通做法
老鴨湯當然得選老鴨子,這樣比較容易去掉鴨腥味兒,一般來說鴨年齡在一年以上;酸蘿卜也有講究,酸蘿卜的數量視鴨子大小而定,源蘿卜大小不同泡製的時間也要有差別。因為它們是這道菜主要的調味材料,所以要求會比較高。
製作材料
老鴨1800克,酸蘿卜900克,老薑一塊,花椒四五粒。
製作流程
1、將老鴨取出內臟後洗凈,切塊;酸蘿卜清水沖洗後切片,老薑拍爛待用。
2、將鴨塊倒入干鍋中翻炒,待水汽收住即可(不用另外加知油)。
3、水燒開後倒入炒好的鴨塊、蘿卜,加入備好的老薑、花椒。
4、將鴨塊連同湯水倒入高壓鍋煮制。
註:經典一些的道做法是用燉鍋慢火煨上一兩個小時,這里為節約時間用高壓鍋煮制。
製作要訣
1.鴨塊不宜太大,以入口方便為宜;
2.煮到鴨肉酥爛為佳。
薏仁綠豆老鴨湯
6、洗腳養生需要哪些配方
足浴養生[1] 有熱水足浴和冷水足浴之分,各人可根據自己的情況加以選擇。
熱水足浴養生
可用40℃左右的水浸泡雙腳(浸泡至踝關節為度),浸泡時間每次約20分鍾。這相當於艾條溫灸足部穴位,可以起到促進氣血運行、溫潤臟腑的作用。以熱水足浴來刺激皮膚神經末梢感受器,通過中樞神經的反饋可起到調節內臟器官的功能,促進新陳代謝,有利於健康。冬季用熱水進行足浴,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預防凍瘡的發生。長途行走或劇烈運動後,熱水足浴可減少局部乳酸的聚集,有助於消除疲勞。臨睡前用熱水進行足浴,對中樞神經系統能產生一種溫和的刺激,促進大腦皮質進入抑制狀態,使人安然入眠。
冷水足浴養生
水溫要逐漸降低,一般可從20℃慢慢降至4℃左右,並可從秋季開始用冷水進行足浴,一直堅持到冬季。每次足浴前先用手摩擦足部,使足部變得溫熱,然後雙足浸入冷水中,再用兩足相互不斷摩擦,直到足部潮紅。每次約5分鍾,可早晚各進行一次。冷水足浴不僅使足部血管強烈收縮,而且全身各系統的生理功能在神經體液的調節下也處於積極活動狀態。冷水足浴還能促使鼻粘膜的溫度升高,增強呼吸道的抵抗力,冬季可預防感冒。但需注意的是,冷水足浴後應立即擦乾和保暖。
五行人養生飲食
編輯
木行人:大麥益氣補肝陰
飲食調養:宜多吃具有健脾益腎補肝,消暑生津功效的食物,如大麥、黃花菜、椰菜花、西蘭花、苦瓜、水蜜桃、菠蘿、葡萄等。
葯膳可選擇「大麥芽湯」:大麥芽50克,冬瓜300克,陳皮25克,豬瘦肉200克。大麥芽、陳皮洗凈,冬瓜去皮洗凈,切塊;豬瘦肉洗凈,切小塊,上述用料一同放入砂鍋,加適量清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熬煮1-2小時。有清熱消暑,理氣健脾的功效。
火行人:清熱祛暑別放鬆
飲食調養:宜多吃消暑生津,益氣養肝的食物,如冬瓜、番茄、菠蘿、香蕉、草菇、粉葛、鴨子、蕨菜等。
葯膳可選擇「荷葉瘦肉湯」:豬瘦肉250克,鮮葛根250克,鮮荷葉15克,精鹽適量。豬瘦肉洗凈,切小塊,葛根去皮洗凈,切塊。荷葉洗凈。把全部用料一同放入砂鍋內,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煮1小時,加精鹽調味即成。有清熱祛暑,健脾益氣的功效。植提纖每天早晚一顆,可以幫助代謝脂肪,消脂減肥。
土行人:玉米須可去濕健脾
飲食調養:宜吃具有益氣消暑生津、清熱祛濕的食物,如冬瓜、鴨肉、薺菜、茭白、苦瓜、沙葛、蓮藕、玉米、水蜜桃、綠豆等。
葯膳可選擇「白玉豬小肚」:豬小肚500克,白茅根60克,玉米須60克,大棗10枚,鹽、生薑粉各適量。將豬小肚去凈肥脂,切開用鹽、生薑粉拌擦後用水沖洗,放入開水鍋內煮15分鍾,取出在冷水中沖洗。把白茅根、玉米須、大棗洗凈。全部用料放入開水鍋內,大火煮沸後,小火煨3小時,調味後即成。有清熱祛濕、健脾益氣的功效。
金行人:西洋參荸薺生津潤燥
飲食調養:適合具有生津潤燥、益氣養陰消暑功效的食物,如絲瓜、百合、苡仁、胡蘿卜、荸薺、西紅柿、葫蘆瓜等。
葯膳可選擇「洋參荸薺飲」:西洋參10克,荸薺50克,白糖30克。將西洋參浸透切片;荸薺洗凈,去皮,切碎。將西洋參、荸薺放入燉杯內,加入清水約250毫升,放入白糖,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燉煮25分鍾即成。有益氣生津,除燥熱的功效。
水行人:南瓜黃瓜清暑祛濕
飲食調養:多吃益氣養肝、清暑祛濕的食物,如南瓜、黃瓜、豇豆、西蘭花、椰菜、鴨肉、黑豆等。
葯膳可選擇「玉米須豬苓牛肉湯」:玉米須60克,豬苓30克,澤瀉10克,生薏苡仁60克,陳皮5克,黑豆50克,牛肉100克,生薑10克,大棗10枚,精鹽適量。將牛肉洗凈,切成小塊。其用料洗凈。全部用料一同放入砂鍋,加適量水,小火煮2小時,加精鹽調味即成。有清暑利濕、健脾益氣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