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玄學問題指的是什麼意思?
玄學,屬於哲學范疇,是哲學的一個分支。玄學,大意就是指不以客觀事實為依據而以抽象的推演為依據來解釋自然、人等物質世界的一種學說,屬於形而上的。拿中醫來說,中醫的理論就是建立在玄學上(還有一部分是建立在巫術、迷信上),中醫不以人體客觀結構、客觀生理、客觀病理等為研究基礎,而是和哲學(玄學)認知的天、地、人的關系為基礎(科學早已推翻了古代認知的天、地現象)。
中國的玄學較為完整的體系主要出於道家,可以去查找有關闡述了解下。
2、像風水、玄學、周易這些東西是迷信嗎?
中華先民,仰觀天象,俯察地理李世民邀袁天罡、李淳風推算國運編寫預言第一奇書《推背圖》姜子牙《萬年歌》預言三皇五帝後中國各朝代國運興衰,鬼穀子通天徹地,日星象緯在其掌中,占往察來,言無不驗,古代如此多的奇人異事,本領高深莫測,更是留傳下了許多著作。
但是由於晦澀難懂、門派秘傳封建王朝的當權者將真正帝王之術掌握在自己手裡核心的內容,禁止流入民間小部分流入到民間的也是晦澀難懂,少有人能夠理更有很多人學藝不精,招搖撞騙,更甚者都沒有仔細的看過這些著作,認為流傳了五千年的瑰寶是迷信胡說,在介紹這五方面內容之前不得不提到中國古代經典著作《易經》,華夏文明離不開易經山醫命卜相更是由此拓展而來,說起易經要提到三位大神:伏羲氏、周文王、孔子。
有人問卜,問題事業想要擴展但是拿不定主意,卜到屯卦,屯代表天地初始,小草剛剛冒頭,力量是很脆弱的。雖然現在小有成就但是急於擴張是不好的,需要養精蓄銳,不適合貿然出擊。都說易經是一本預測書籍,這么說太片面了,預測只是易經的一個功能,易經是無所不包的,其大無外,其小無內,卦象看起來好像天書,看不懂,卦象看起來好像天書,看不懂那麼怎麼從六個橫中得出信息?
要想看懂易經這部天書,需要扎實的基礎,長時間的積累,更有專用用語,既需要邏輯思維,也需要形象思維,易經可以說是一套嚴謹完備的系統,64卦是一個循環 ,循環就是生命周期,世界萬事萬物都有生命周期,人從嬰兒壯年到暮年,朝代的開始興盛滅亡,公司的開始,高速發展到倒閉64個卦描述了一個循環周期的各個狀態。
3、玄學思潮討論的基本問題什麼?
「玄」?你可知道這個字包含了多少東西。
懂的人不必說假話。告訴了沒有討論的基本問題。
4、哪些問題始終是玄學家關注和討論的中心問題?
首開玄學風氣的何晏注過《論語》,貴無派的代錶王弼注過《周易》。他們雖然兼治儒道兩家之學,重心卻是向儒家傾斜的。名教與自然的關系問題始終是玄學家關注和討論的中心問題。名教是指儒家倡導的道德規范,而自然則是指道家的本體論思想。大多數玄學家們都認為二者可以結合起來,試圖把儒家倡導的道德規范建立在道家本體論思想的基礎上。
5、改革開放四十年以來,我國國民的養生玄學有哪些?
說到養生玄學,就不得不提到那些讓人啼笑皆非的「花式養生」了,這些「花式養生」毫無科學依據,純粹出於某個人一時興起想到的點子,而且具有很廣泛的傳播性。一不小心就莫名其妙傳遍全國,堪稱魔性至極。
有一種養生叫做「石療」的不知道有多少人聽說過,據說起源是某一幫中老年養生群體,他們認為太陽是「天地精華」的施與者,而石頭經過太陽無數年的日照,早已經吸收了日月之精華,天地之靈氣,所以他們要在三伏天最熱的時候,趴在石頭上,肆意吸收天地靈氣,正面曬完曬反面,進行「光合作用」。
這種奇葩的「外力養生」毫無疑問是不可取的,因為「石療」不但不能治病,反而會導致人體的體溫調節功能出現紊亂,從而引發水電解質喪失過多,出現「中暑」症狀。
還有一種養生方式,可能我們現在還會偶爾看見到,叫做「靈魂的撞擊」。
啥意思?就是用身體的後背,手臂,胸脯甚至腦袋撞擊樹干,而且用力要適當,撞得酸痛紅腫是最好的。
這種「靈魂沖撞」到底是誰研究出來的咱也不知道,不過說實話,它不僅不養生,反而會損傷我們的內臟和骨頭。
尤其是老年人,因為他們的機體退化比較嚴重,經常有缺鈣,骨質疏鬆等症狀,和堅硬的樹干硬碰硬,一不小心就會咔擦一生,造成骨折,甚至損傷內臟器官的嚴重後果。
6、東方玄學做的法事靈不靈
看施法的人咯 但干這行的1000個差不多隻有一個是真正理解 會施法的 選人要慎重哦
7、玄學到底是研究什麼的?
玄學, 中國魏晉時期出現的一種崇尚老莊的思潮,一般特指魏晉玄學。「玄」這一概念,最早見於《老子》:「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王弼《老子指略》說:「玄,謂之深者也」。玄學即是研究幽深玄遠問題的學說。 玄學 是對《老子》、《莊子》和《周易》的研究和解說。產生於魏晉。是魏晉時期的主要哲學思潮,是道家和儒家融合而出現的一種哲學、文化思潮。 其主要的思想基礎和學術要旨是對道家的表達 。可以說玄學是道家的一種分支或改進。 「 玄 」字出自老子《道德經》"玄之又玄,眾妙之門",言道幽深微妙。東漢末至兩晉是兩百多年的亂世,統治思想界近四百年的正統儒家名教之學也開始失去魅力,士大夫對兩漢經學的繁瑣及三綱五常的陳詞濫調普遍感到厭倦,於是轉而尋找新的、形而上的哲學論辯。 魏晉之際,玄學含義是指立言與行事兩個方面,並多以立言玄妙,行事雅遠為玄遠曠達。「玄遠」,指遠離具體事物,專門討論「超言絕象」的本體論問題。因此,浮虛、玄虛、玄遠之學可通稱之為玄學。玄學家又大多是當時的名士。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阮籍、嵇康、向秀、郭象等。它是在漢代儒學(經學)衰落的基礎上,為彌補儒學之不足而產生的;是由漢代道家思想、黃老之學演變發展而來的。 魏晉人注重《老子》 、《莊子》和《易經》,稱之為「三玄」。魏晉玄學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阮籍、嵇康、向秀、郭象等。魏晉玄學的產生有其深刻的社會背景和思想文化背景。簡言之,它是在漢代儒學衰落的基礎上,為彌補儒學之不足而產生的;是由漢代道家思想、黃老之學演變發展而來的;是漢末魏初的清談直接演化的產物。 魏晉玄學的基本特點: ①以「三玄」為主要研究對象,並以《老子》、《莊子》註解《易經》。 ②以辯證「有無」問題為中心。以何晏、王弼為代表的玄學貴無派把「無」作為世界的根本和世界統一性的基礎;崇有論者裴頠則認為有是自生的,自生之物以有為體。 ③以探究世界本體為其哲學的基本內容。貴無派把「無」當作「有」的存在根據,提出了「以無為本」的本體論思想 ;郭象則主張獨化說,認為「有」是獨自存在的,不需要「無」作為自己的本體。 ④以解決名教與自然的關系問題為其哲學目的。王弼用以老解儒的方法注《易經》和《論語》,把儒道調和起來,認為名教是「末」,自然是「本」,名教是自然的必然表現,兩者是本末體用的關系。郭象提出了名教即自然的理論,認為道家的自然與儒家的名教是一致的。阮籍、嵇康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主張,表現出反儒的傾向 。 ⑤以「得意忘言」為方法。針對漢儒支離繁瑣的解釋方法 ,王弼、郭象等強調在論證問題時應注意把握義理,反對執著言 、象 ,提出「得意忘言」、「寄言出意」的方法。 ⑥以「辨名析理」為其哲學的思維形式。玄學家重名理之辨,善作概念的分析與推理,辨析名理是其思維形式的基本特徵之一。 玄學就其哲學范疇來講,可稱其為形而上學,「形而上」簡單來說既是抽象出來的意思,玄學也便是對一些抽象內容以生動的方式方法進行解說和發展。 而就其盛行時代玄學亦可稱其為魏晉玄學,玄學產生於魏晉盛行於隋唐,這和當時的社會有著密切的聯系,魏晉說白了就是三國演義那段時間,我們看著三國鼎立一會你打我,一會我打你的。要是生活在那樣的年代,可想而之,人們及當時的知識分子無不時刻存在朝不保夕的感覺,所以談學說易成為在當時社會茶餘飯後的主要活動,以此來暫時達到精神世界的滿足,迴避如此殘酷的現實。有一句話可以概括玄學的特色:隋唐精神,魏晉風骨。這兩方面原因加在一起,註定玄學,既帶有神秘深奧的一面同時也有著滿足精神世界慰藉心靈的作用。 後來玄學的內涵被不斷擴充,不斷被後世方術家所充實。產生了包括 山 、 醫 、 命 、 卜 、 相 在內的五種體系,這些玄學體系的思想借鑒於先秦的陰陽學說,而這些思想並不是直接借鑒而來的,主要是由於漢時道教的興起,在完善自己的思想體系的時候,除了引《道德經》為經典的同時,也把陰陽學說五行演德學說一起豐富起來,所以玄學同道教的淵源極為深厚,可以說都是國學思想組成和傳承的一部分。 山 所包含的內容是指修身養性,靜坐內煉等,大略可以包括有:導引、內丹術、外丹術、武術等。代表著作有《太清導引養生經》、《伍柳仙蹤》、《唱道真言》、《銅符鐵劵》、太極拳、五行拳等。 醫術 則就是古代中醫系統,治療手段分為:針灸、湯劑、推拿、祝由等。代表書籍有《黃帝內經》、《黃帝八十一難經》、《脈經》、《針灸大成》、《本草綱目》、《湯頭歌》等。 命理 所指就是占算人生命運的學問。大略分有:四柱、紫微斗數、九星論命等。代表著作有《淵海子平》、《滴命髓》、《紫微斗數全書》等。 卜 ,所指就是占卜運程的行為,大略分有:六爻、梅花、六壬、奇門等。代表著作有《易林》、《增刪卜易》、《梅花易數》、《皇極經世書》、《大六壬全書》、《奇門旨歸》等。 相術 觀察人的面貌、地理環境等方法。大略分為:面相、手相、風水等。代表著作有《柳庄神相》、《麻衣神相》、《地理全書》等。 談玄之人? 1、以洛陽為中心,在何晏周圍聚集的士人。王弼、鍾會、荀融。 2、以夏侯玄為中心的名士。 3、正始中期以後出現的竹林名士。 玄學的理論問題? 1、聖人有情無情問題——何晏 2、本末有無的問題——王弼 3、聲無哀樂的問題——嵇康 4、公私問題——嵇康 5、養生問題——嵇康 6、言意關系問題——荀粲 玄學的存在方式? 玄談、著論、注釋《老》《易》《庄》 為何談老莊? 儒學衰微,經學自身沒落、談「老莊」為當時政治提供避難所、其他貴族名士的附庸。
8、玄學是什麼原理?
中國魏晉時期出現的一種崇尚老莊的思潮,一般特指魏晉玄學。「玄」這一概念,最早見於《老子》:「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王弼《老子指略》說:「玄,謂之深者也」。玄學即是研究幽深玄遠問題的學說。魏晉人注重《老子》 、《莊子》和《易經》,稱之為「三玄」。魏晉玄學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阮籍、嵇康、向秀、郭象等。魏晉玄學的產生有其深刻的社會背景和思想文化背景。簡言之,它是在漢代儒學衰落的基礎上,為彌補儒學之不足而產生的;是由漢代道家思想、黃老之學演變發展而來的;是漢末魏初的清談直接演化的產物。綜觀魏晉玄學,其基本特點是:
①以「三玄」為主要研究對象,並以《老子》、《莊子》註解《易經》。
②以辯證「有無」問題為中心。以何晏、王弼為代表的玄學貴無派把「無」作為世界的根本和世界統一性的基礎;崇有論者裴頠則認為有是自生的,自生之物以有為體。
③以探究世界本體為其哲學的基本內容。貴無派把「無」當作「有」的存在根據,提出了「以無為本」的本體論思想 ;郭象則主張獨化說,認為「有」是獨自存在的,不需要「無」作為自己的本體。
④以解決名教與自然的關系問題為其哲學目的。王弼用以老解儒的方法注《易經》和《論語》,把儒道調和起來,認為名教是「末」,自然是「本」,名教是自然的必然表現,兩者是本末體用的關系。郭象提出了名教即自然的理論,認為道家的自然與儒家的名教是一致的。阮籍、嵇康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主張,表現出反儒的傾向 。
⑤以「得意忘言」為方法。針對漢儒支離繁瑣的解釋方法 ,王弼、郭象等強調在論證問題時應注意把握義理,反對執著言 、象 ,提出「得意忘言」、「寄言出意」的方法。
⑥以「辨名析理」為其哲學的思維形式。玄學家重名理之辨,善作概念的分析與推理,辨析名理是其思維形式的基本特徵之一。
玄學就其哲學范疇來講,可稱其為行而上學,「行而上」簡單來說既是抽象出來的意思,玄學也便是對一些抽象內容以生動的方式方法進行解說和發展。
而就其盛行時代玄學亦可稱其為魏晉玄學,玄學產生於魏晉盛行於隋唐,這和當時的社會有著密切的聯系,魏晉說白了就是三國演義那段時間,我們看著三國鼎立一會你打我,一會我打你的。要是生活在那樣的年代,可想而之,人們及當時的知識分子無不時刻存在朝不保夕的感覺,所以談學說易成為在當時社會茶餘飯後的主要活動,以此來暫時達到精神世界的滿足,迴避如此殘酷的現實。有一句話可以概括玄學的特色:隋唐精神,魏晉風骨。
這兩方面原因加在一起,註定玄學,既帶有神秘深奧的一面同時也有著滿足精神世界慰籍心靈的作用。
後來玄學的內涵被不斷擴充,不斷被後世方術家所充實。產生了包括山、醫、命、卜、相在內的五種體系,這些玄學體系的思想借鑒於先秦的陰陽學說,而這些思想並不是直接借鑒而來的,主要是由於漢時道教的興起,在完善自己的思想體系的時候,除了引《道德經》為經典的同時,也把陰陽學說五行演德學說一起豐富起來,所以玄學同道教的淵源極為深厚,可以說都是國學思想組成和傳承的一部分。
山所包含的是修心養性、鍛煉身體的秘術,其包含玄典、養生、修密三部分的修習。玄典帶有最為深厚的哲學色彩,主要把兵家法家的思想同道家的理念融合為一,形成後世的黃老之學,利用此來參悟宇宙奧秘,人體機能。而養生即為氣功和道家的煉丹法。而修密則包括了符咒法、壓鎮法、祈星法、武術等,利用運動以及精神、意念的統一來提高身心境界的方法。也有秘術門派將山分為仙學、道法、幻術、御靈、兵陣五種方法。而其范圍不離上述三部分。
仙學部分原道協秘書長陳櫻寧先生作了完整的注釋,學習仙道,同禪宗、密宗、凈土宗之類佛教法門有很大的不同,仙道與其它方法不同之處的關鍵在於仙道多喜歡從「有」入手,而禪、密、華嚴宗之類首先喜歡強調的是「空」。釋家喜歡批評仙道法門,說其「著象」,而一切有象都是虛幻的,都不究竟,其實一般佛教徒又那能知道仙道中所言的「妙有」的真實含義。當然,這種誤解學道的人有,就連佛教的一些大德也有〔比如當今的母音老人、南懷謹及其老師袁煥仙〕。
學仙必須先明「玄關」〔或曰「玄關一竅」〕,此竅可從心上說,也可從命上說,不同門派強調的重點是有所不同的。一般來講,內丹多注重由心性上說玄關,外丹則相反。內丹中「玄關一竅」在人兩眼之中,此為仙家所說的「天罡」之所在,下手之法,先把兩眼之光由外收入天罡所在,待有一絲感覺之後,再攝心入泥丸宮〔泥丸宮在天罡入內的腦中,相當於人體松果腺、垂體所在之處〕。心入泥丸宮之後,用心要輕、要虛,約百日,體內氣海會自然顯現,心氣自然相依,性命自然雙修。
道法,其實是運用時空的能力,作用如同魔術。但是它不是在道具上做時間和空間的文章,而是實實在在的左右時間和空間。此法須明守一之道,守一既守真意。「真意」有二種作用:一對外可控制萬物,此為我們常說的特異功能;二對內可使丹田氣海顯現——於此再煉精化氣。
世傳的天元、與人元幾乎不可能在有生之年完成氣化工作,氣化工作須借外丹之力,但此法基本已失傳。修真之道其實既是收回陷於外面的一點靈光的過程,天元既是以全我內真混沌之體,補五行之缺,利用月華之盈;人元既是以借假求真之法,感召外來之真陽,利用星光之氖。即所謂玄丹和還丹之分。玄丹其氣升名曰玄珠能聽修者道證飛升,還丹其氣青黑名曰還陽丹修者注世長存,利用日精之蔽名曰黃婆金公,為修南宮列仙地元法還有流傳,為南宮許家。其實就是以武術氣功入道的法門。
說到「真意」其實就是人的「識神」;但「識神」卻不是「真意」;「真意」是「元神」中的「識神」,但「元神」卻不能自發產生「真意」;「真意」可做「元神」與「識神」二者交合的觸媒,但不會加入「交合物」中〔此既「太極涵三為一」之理〕。
幻術即是障眼法,是利用人心竅自帶的慣性起到迷惑的作用。人的五感都是帶有慣性的,把一些潛伏在你心中習以為常的原則加以利用,讓你憑空產生幻覺此類法多用在陣術,高層次可以把你不知道一些信息強加給你,讓你在即使沒有這方面經驗也會產生身如其境的感覺。多用在心咒術。御靈其實就是駕馭一些存在空間中能量精靈一類,傳至日本稱其為式神,東南亞稱其為養鬼,其實不過是方法和所駕馭靈體不同,其實質都是從我們老祖宗那偷學的。比如日本的式神為唐朝後期傳入日本陰陽寮。而養鬼極可能是下茅山蛋子和尚一支傳入東南亞與當地原始巫術的結合。
醫術也包括三部分。
方劑:使用葯物,根據表裡、虛實、寒熱,再應用古老的周易八卦來治療各種疾病一種方法。是中醫理論的主要來源而其原始形勢主要還在道教內流行,比如目前道協的武當掌門就保存很完整的八卦方。其在道協內部的刊物中發表產生和大的轟動,我手裡目前還有原稿。其他流傳於民間的就不得而知了。
針灸:以《黃帝內經》、《難經》辯奇經八脈、穴道,用銅針刺穴道治療疾病的方法。針灸流傳於今種類五花八門,其用針走穴的方法也各不相同,因為針灸對我們年輕人來講實在博大精深,也並不是思想體繫上停留在理論上的東西,需要大量實踐所與雖然我學過一套納甲針灸的方法,但是也僅略知一二。但是我想提醒大家的是,針灸決不是大家想得那樣,一個武林高手隔著衣服就能認穴其准,穴位的面積非常之小,每個人具體位置也因體制各不相同,所以真正在針灸時找穴位要依據你身體的某些部位的長度,並沒有固定的量值,比如依據你手關節來找任督。
靈療:以催眠術、暗示法及集中精神意念。暗示的影響對個體而言是巨大,可能沒有實際體驗的人都想像不出其影響如何巨大。因為中國現在入世的方家還沒有誰能有那樣的堅定意志。所以國內還沒有其危害的傳聞。但是對其研究沒有停歇,人體遙控,遠距離遙視,一直都是各國特異功能研究的主要課題。
而命術有分為占星法和干支法。
占星法包含的七政四餘、紫薇斗數、五星術、建除術。
七政四餘一術又名果老星宗,以星宮度數推算人命運。五星推命術所用星宿為七政即金木說火土日月七星及四餘紫氣,羅侯,計都,月孛來定人貴賤窮通,今星宮緯度多有改變,台北夏唯剛先生多年研究依師所傳弘揚此法。
紫微斗數相傳為陳摶老祖所創,是依紫微天府兩組一百多顆星依據人的出生年月日時定局排宮,來推測人的一生禍福吉凶。其流派很多,譬如白雲派,中洲派,四化派,昆侖派,洛陽派,江南等派,大體而言卻可分為南北二派,南派以星情,格局為主注重總體把握,配以活局運轉,用「三方四正」原理推運,北派以四化為牽引,重河洛九宮之氣數,精於細微的推斷,如能將二者合並可稱紫微為天下第一神數是也。
從斗數典籍來看多以手抄本居多,真正公開印刷流傳的斗數書籍只有清朝木刻《紫微斗數全集》和《紫微斗數全書》兩種,其中《全集》的價值比較高。《全書》則因後人傳抄以改變了不少紫微的原貌,多有一些偽說,今世面流傳紫微之法多源於此書。民國時期的觀雲主人將紫微具體化,並根據自己多年心得寫了本《斗數宣微》,此書承先啟後,今本以少見之。如有愛好者試想學習除上幾本古書首推王亭之的紫薇書。
建除術起於西漢,現在早已成為文化遺跡,換句話失傳了,如今把它翻騰出來,並非有嗜古癖,而是,建除術實在對傳統以星辰干支來擇日的學說的發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巨大影響。如今建除術可以在六爻中見到,還有南朝宋鮑照所做的建除詩,二十四句五言詩。
干支法既是比較熟悉的看八字,所謂八字既是你出生年月日時用干支代表的八個字。八字中帶有強烈的五行學說,可以說是建立在其學說的基礎之上的。四柱中命的部分典籍最多,重要的古籍有:《淵海子平》、《三命通會》、《窮通寶鑒》(又名欄江綱)、《滴天髓》、《神峰通考》、《鐵板神數》、《河洛理數》、《子平真全》、《子平粹言》等等。
鐵板神數自上個世紀80年代初由陳鼎龍,馬川兩位先生的弘揚,世人於是大行其術,此數相傳為北宋邵康節先生所傳,有鐵板定釘之說。但今人只是得破解之法的一部分而已,尚不見有人完全的能破解此數。邵子神數亦傳為邵康節先生傳其子邵伯溫之數,又有洛陽派鐵板之說。今邵氏後人有會此術,乃為正宗。此二數皆以生辰八字化卦數,考時定刻定人命運軌跡猶如神斷,其六親推斷之神使後人著迷。
八字流派眾多,古籍今著更是汗牛充棟,各著作各有千秋,雖須博覽,但要把握住其神,學其根本,注重形成自己一套理論方法。
還有目前比較流行的姓名學,我認為應該歸為八字范疇,而不是占卜裡面的測字,姓名學同測字區別很大,在實際應用中更多的是考慮命主的五行用神,數理吉凶。比如看八字的時候用神主要是仰扶的作用,不管喜忌關鍵是對命主有益,而命名的時候應該堅持喜用神。
占卜有的很常見,比如六爻,金錢卦,馬前客。當然也有較為神奇的三式,即太乙、六壬與奇門。
六爻起源於漢代京房易,又名火珠林,歷來廣為流傳,是大宗預測法其代表著作也很多:《卜筮正宗》、《增刪卜易》、《易冒》等。其中野鶴老人的《增刪卜易》可謂經典之作。其獨特的裝卦納甲方法,可以讓不會五行易學知識的人也能學會。民間尚有大衍卦,小衍卦之法,其理論多來源於河洛理數。學到六爻不可不說《易經》,因為二者淵源頗深。易原有三種:《連山》、《歸藏》和《周易》。目前的保存下來的《周易》因為是經過孔夫子修訂,成為儒家經典之首得以流傳至今,古時為文人的哲學教科書,亦視之為一種游戲。
梅花易數,簡便易學易用,是邵康節觀梅所悟,廣在民間流傳。實為心易之法。
測字是一個看似非常神奇的預測方法,實際上,測字內中是十分復雜,因人而異,各不相同,有的察顏觀色,有的利用特異功能遙視(即天眼)。歷史上都有證據可循,譬如流傳至今的英耀賦,既是一本用來算命作弊的書。江湖之術,騙局防不勝防,封建社會這種騙局團伙也或多或少摻雜進占卜算命的行業當中,這些糟粕必須剔除。
奇門遁甲、六壬術和太乙數是三大秘術被尊為方術界的無上法門,得窺一二,興之。其他占卜術只能在一定文化層次和區域內流行,並以面貌全非,與本來大相徑庭,而這幾種方術,有一個共同的特性,那就是它們都是據《易》卦、《洛書》、星象五行之理化合於干支,即不約而同的選擇了時空來預測人事吉凶斷禍福解疑難的術數,很值得深究。
看相分為手相、面相、體相、摸骨、痣相等。相學主要以徽派為主又有粵,川,陝,魯之分,各地相法不一。自從宋代相學名著《麻衣相法》面世後學此術者頗多,流下的相學故事也很多,明代袁柳庄父子又撰《柳庄相法》,尚有《水鏡神相》、《鐵關刀》、《金較剪》、《燕山相法》、《大清相法》至清《相理衡真》是為大成,民間尚有很多相學書籍,在此不一一列舉。
相地既是古時的堪輿術,分為看門井灶的陽宅相法與看龍穴砂水向的陰宅相法,一般稱為風水術,主要分為形式派和理氣派。其著作已郭璞的《葬經》為代表。現代流傳的有玄空,飛星,八宅等學說還有倒仗等,還包括擇吉總之相地博大精深實難一言以蔽之。風水之術,青囊奧語,自來占卜算命為求一順字,唯此相地之道求其逆也,同金丹之道異曲同工,同為查其玄機奧妙,沒有悟性者,一輩子也是分水匠,根本沒有那麼多風水大師。風水實在誤人不淺,以後遇到以此聚財還望慎之又慎,不可迷信到底。
今我所舉實為滄海一粟,我相信民間流傳很多玄學方術我沒有見過,但是都是玄學的一部分。要實事求是的正確對待,不應該一概而論。
9、玄學有依據、真實性嗎?
玄學又名道學。玄之述最早來於老子道德經。道可道。非常道。玄之又玄。名為道。。道教依此而通常稱為玄門。後世道教依老子而創設道教。不斷的豐富。使道藏浩如煙海。充實了玄學。所以。玄學是有依據的。是真實的。是我國文化的一部份。這裡面有很多的知識。體現在了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比如建築。音樂。繪畫。武術。養生。醫學。風水。倫理。教育。等等。當然。裡面也有許多不客觀的東西。一種文化。總是在傳承中進步的。得到豐富和完善的。。。
10、一道玄學問題
是不是靈氣很重,不食人間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