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養生館葯粉

養生館葯粉

發布時間:2020-07-16 21:34:40

1、我們的鎮上開了一個養生館,需要買他們2000塊錢的葯,然後他們給免費按摩師十二次,不是騙人的吧?

這純粹是一個賣葯的,他的葯是不是有問題呀?有病沒病,叫人買二兩千塊錢的葯啊,要注意還是要注意一下吧

2、現磨養生粉好不好

這些「養生粉」由各種粗糧和中葯組成,在各類商店和網上賣得很火。不過,有醫生認為,「養生粉」雖然所含成分都具有很高的養生價值,但不能代替葯物食用,要謹慎選擇。
各類「養生粉」走俏永康
「最近永康特別流行吃『粉』,據說能滋潤皮膚,減輕體重,有不少人甚至把這類『粉』當成早飯或晚飯。」昨天,在總部中心上班的市民陳女士說。
在永康市城東路一家食療養生店裡,不少市民正在購買「養生粉」。「我母親晚上經常睡不好,我來看看哪種『粉』比較適合她。」一位姓黃的女士說,她曾經吃過幾次「養生粉」,覺得效果還不錯,這次想買一些送給母親。
「小時候,永康人過年都吃『米翁』,就是用炒米磨成的粉。現在這些用五穀雜糧磨成的『粉』跟『米翁』相似,吃起來滿是童年的回憶。」市民王先生說。
記者看到,永康不少超市、店鋪都有各類「養生粉」的身影,主要原料來自兩大類:一類是五穀雜糧,主要有糙米、黑米、蕎麥、燕麥、黃豆、紅豆、綠豆、黑豆等;另一類是常見的葯食同源食材,如黑芝麻、核桃、蓮子、山葯、紅棗、麥芽、茯苓、杏仁、薏米等。
在網上,各類「養生粉」也不少。據賣家介紹,根據原料的不同,「養生粉」有著不一樣的功效,包括降「三高」、降血糖等,看得人眼花繚亂,還聲稱常吃能養身健體,甚至當成一家人的營養早餐來推薦。不少消費者看後「對號入座」下單。
「都是些五穀雜糧,即使效果沒有說的那麼好,應該也不會有副作用。」市民胡華玉買了核桃仁、黑芝麻、枸杞等食材磨成的「養生粉」,她主要是看中用來磨粉的都是常用的調養食材。
記者發現,不少市民和胡女士的看法相似,都是被商家強調的五穀為養、葯食同源、安全無副作用又有療效,以及食用方便易吸收等賣點所吸引。
食療雖好但不能通用
「養生粉」受捧,究竟是確有奇效還是嘩眾取寵呢?永康市中醫院副院長王亦專告訴記者,「養生粉」以五穀雜糧為主,倡導的是粗細搭配飲食均衡,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但不可代替葯物食用,減肥代餐也不可以取代主食。
「市民在購買類似『養生粉』時一定要謹慎,不要過分相信所謂的療效。」王亦專說,一些「養生粉」可能具有一定的調理養生效果,但並不能起到治療疾病的作用。對一些患有疾病(如心臟病、高血壓)的人來說,「養生粉」不能代替降壓葯、降糖葯食用,需要謹慎選擇。

3、養生館需要什麼中葯

既然是養生館,就無需用中葯,用了中葯,就是中醫調治,無須再有什麼『養生館』了。

4、養生館里的那種泡腳的,泡完後水會變色的,排毒的儀器叫什麼?在哪能買到?

養生館里的那種泡腳的,泡完後水會變色的排毒的儀器叫水療儀,是騙人的東西,被新聞揭露過,截至2020年2月13日在市面上已經基本絕跡了。

現在市面上的所謂的氫分子泡腳排毒洗腳盆,就是泡腳盆一邊產生氫,一邊泡腳,原理是利用氫分子能夠滲透到皮膚中,去中和人體內的毒性羥自由基和過氧化硝酸鹽自由基(關於這一點,被氫醫學廣泛認可)。

通過實驗證明,清水變成棕黃色並不是人體排毒排出來的。專家解釋,這種化學反應的原理類似電池,腕帶和離子頭分別是正負極,放了鹽的水溶液相當於電解液,由此形成一個閉合迴路。當儀器通電後,離子正負極發生了電解水的反應過程。

(4)養生館葯粉擴展資料:

記者在吉然負離子水療儀的宣傳單上看到,根據泡腳水的顏色和水中氣泡形狀就可以看出身體對應的病症,進而有治療效果。濟南大學化學系教授劉思全做出如下解釋:

「這種沉澱是兩種化學葯品互相反應產生了一種有顏色的沉澱,不同的葯品能產生不同顏色的沉澱,並不是人身體中排出來的,是從外邊產生的,不同的金屬鹽產生的顏色不一樣,比如說用的鎳呢,就是綠色的沉澱,鈷就是粉紅色的沉澱,鐵就是黃褐色,鈣、鎂碰到一些陰離子就產生白色的沉澱。」

5、我開了個養生店,中葯冶療腰腿疼痛的開了十天了可就是沒人來?

現在這種店太多了,沒有太正規的,見得多了,沒有人知道真正療效,不敢輕易嘗試,沒有和消費者建立信任感

6、為什麼開健康養生館不能帶中醫葯的字眼

目前,全國正在開展進一步整頓醫療秩序打擊非法行醫專項行動。行動中,一些地方就有關中醫監督的范圍、內容界定等難點問題提出請示,為此,國家中醫葯管理局辦公室、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做了批復如下。批復明確,非醫療機構及其人員在經營活動中不得使用針刺、瘢痕灸、發泡灸、牽引、扳法、中醫微創類技術、中葯灌洗腸以及其他具有創傷性、侵入性或者高危險性的技術方法;不得開具葯品處方;不得宣傳治療作用;不得給服務對象口服不符合《既是食品又是葯品的物品名單》、《可用於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單》規定的中葯飲片或者《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名單》規定禁用的中葯飲片。對違反規定的行為,應當按照《執業醫師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批復還指出,在中醫醫療監督工作中,發現以涉及中醫葯的「預防」、「保健」、「養生」、「氣功治病」、「醫學研究」、「疾病研究」、「健康咨詢」、「理療」等為名,或假借中醫理論和術語開展宣傳、培訓、講座、體驗等涉嫌虛假宣傳、欺詐消費者,牟取不正當利益的行為,對不屬於本機關管轄的,應當按照《行政處罰法》、《衛生行政處罰程序》的有關規定移送有管轄權的機關處理。任何機構和人員開展醫療氣功活動,應當符合原衛生部《醫療氣功管理暫行規定》。

與養生館葯粉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