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腿部的養生

腿部的養生

發布時間:2020-07-16 09:15:03

1、腿部健康到底有多重要

俗話說,人老腿先衰,想要身體健康,我們要做好身體的保健,尤其更要重視腿腳的保健。

如果把身體比做一台機器,「腿」就是提供動力的馬達。

馬達不靈了,機器便會老化、運轉不良。人老後,不怕頭發變白、皮膚鬆弛,怕的就是腿腳不靈便。在美國 《預防》雜志總結的長壽跡象中,「腿部肌肉有力」赫然在列。生活中也不難發現,長壽老人幾乎都步履穩健、行走如風。因此,只要養好雙腿,活過百歲的可能性便大大提高。

運動使人長壽——可是全身壓力都在「腿」

雙腿就像人體的承重牆。很少有人知道一個人50%的骨骼和50%的肌肉都在兩條腿上;人一生中70%的活動和能量消耗都要由它完成;人體最大、最結實的關節和骨頭也在其中。人年輕時,大腿骨可以支撐起一輛小轎車;膝蓋則承受著9倍於體重的壓力;腿部肌肉也要經常與大地的引力進行搏鬥,保持緊張狀態。所以說,堅實的骨骼、強壯的肌肉、靈活的關節形成了一個「鐵三角」,承受人體最主要的重量。

雙腿還是身體的交通樞紐。兩條腿有人體50%的神經、50%的血管,流淌著50%的血液,是連接身體的大循環組織。只有雙腿健康,經絡傳導才暢通,氣血才能順利送往各個器官,特別是心臟和消化系統。可以說,腿部肌肉強勁的人必然有一顆強有力的心臟。

由此,美國科學家認為,從走路便可判斷人的健康狀況。如果一個70歲—79歲的老人,一次可步行約400米,就說明其健康情況至少能讓他多活6年。老人每次走的距離越長,速度越快,走得越輕松,那麼他的壽命就越長。當然,深挖健身網這個訂閱號裡面也有關於這方面的資料,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看一下,望採納,謝謝!

2、關於腿部養生的名言

1. 多言則背道,多欲則傷生。 ——林逋
2. 久視傷血,久卧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 ——曹庭棟
3. 善養生者,若牧羊然;視其後者兩鞭之。 ——莊子
4. 保生者寡慾,保身者避名。 ——林逋
5. 食能以時,身必無災。 ——佚名
6. 吃飯先喝湯,不用請葯方。 ——李光庭
7. 不欲極飢而食,食不過飽,不欲極渴而飲,飲不過多。 ——葛洪
8. 體欲常勞,食慾常少。 ——梁章矩
9. 食過則成積聚,飲過則成痰癖。 ——梁章矩
10. 食飲有節,起居有常。 ——梁章矩
11. 蘿卜上了街,葯方把嘴撅。 ——李光庭
12. 治已病,不若治未病。 ——曹庭棟(www.0261.net)
13. 樹怕剝皮,人怕傷心。 ——李悝
14. 怠慢則不能不開精,險躁則不能理性。 ——諸葛亮
15. 久立先養足,久夜先養目。 ——呂坤
16. 以富而能富人者,欲貧不可得也:貴而能貴人者,欲賤不可得也;以達而能達人者,欲窮不可得也。 ——佚名
17. 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佚名
18. 不汲汲於富貴,不戚戚於貧賤。 ——佚名
19. 樂之方至,樂而弗驕;患之將至,思而弗憂。 ——佚名
20. 聲色者敗德之具,思慮者殘存之本。 ——林逋
21. 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葯苦口利於病。 ——佚名
22. 思索生知,慢易生憂,暴傲生怨,憂郁生疾。 ——佚名
23. 得而不喜,失而弗擾。 ——佚名
24. 謗來不戚,譽至不喜。 ——葛洪
25. 居心要寬,持身要嚴。 ——申居鄖
26. 人該順時,不可趨時。 ——申居鄖
27. 心平則氣自和。 ——王通
28. 以治氣養生,則後彭祖;以修身自名,則配堯舜。 ——荀子
29. 多欲虧義,多憂害智。 ——劉安
30. 養心莫善於寡慾。 ——孟子
31. 世上最高級的三個醫師:節食博士、安寧博士、快活博士。——史威夫特
32. 世上最好的醫生是飲食有度、保持平安與喜悅的心情。——史威福特【英】
33. 人的健全,不但靠飲食,尤靠運動。 ——蔡元培
34. 身體要過著一種有規則的、有節制的生活,方才能保持健康。
35. —誇美紐斯【捷】
36. 身體的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精神的健康。 ——約翰·格雷【英】
37. 散步不需要伴侶,東望西望沒人管,快步慢步由你說,這不但是自由,而且只有這種時候才特別容易領略到「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那種「分段苦」的味道。 ——梁實秋
38. 使身體充滿精力的最有效的辦法是快活的習慣。 ——葛德文
39. 養成簡單樸素的生活習慣,是增進健康的一大因素,使人對於生活必需品不加挑剔。 ——伊壁鳩魯【古羅馬】
40. 憂愁、顧慮和悲觀,可以使人得病,積極、愉快和堅強的意志樂觀的情緒,可以戰勝疾病,更可以使人強壯和長壽。 ——巴甫洛夫

3、腿部保健的的方法是什麼?

乾洗腿

用雙手緊抱一側大腿根,稍用力從大腿根向下按摩直至足踝,再從足踝往回按摩至大腿根。用同樣的方法再按摩另一條腿,重復10遍至20遍。這樣,可使關節靈活,腿肌與步行能力增強,也可預防下肢靜脈曲張、下肢水腫及肌肉萎縮等。

甩腿

一手扶樹,先向前甩動小腿,使腳尖向前向上翹起,然後向後甩動,將腳尖用力向後,腳面綳直,腿亦伸直,兩條腿輪換甩動,每次甩動以80下至100下為宜。此法可防半身不遂,下肢萎縮、軟弱無力或麻木、小腿抽筋等症。

揉腿肚

以兩手掌緊挾小腿肚子,旋轉揉動,每側揉動20次至30次,兩腿交換6次,此法能疏通血脈,加強腿的力量,防止腿腳乏力和酸痛。

扭膝

兩足平行靠攏,屈膝微向下蹲,雙手放在膝蓋上,順時針扭動數十次,然後再逆時針扭動。此法能疏通血脈,治下肢乏力、膝關節疼痛。

扳足

端坐,兩腿伸直,低頭,身體向前彎,以兩手扳足趾20次至30次,此法能練腰腿,增腳力,防足部乏力無勁。

搓腳

將兩手掌搓熱,然後用兩手掌搓兩腳心各100次,此法具有滋腎水、降虛火、舒肝明目等作用,還可防治高血壓、眩暈、耳鳴、失眠、足部萎弱酸疼、麻木浮腫等症。

暖足

就是每晚都用熱水泡腳,可使全身血脈流通,同時,還對心絞痛的發作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蹬腿

晚上入睡前,可平躺在床上,雙手緊抱住後腦勺,由緩到急地進行蹬腿運動,每次可達3分鍾,然後再換另一條腿,反復8次即可。這樣。可使腿部血液流暢,盡快入夢。

4、整天站著怎麼緩解腿部疲勞?

緩解腿部疲勞的方法(轉帖)
標簽:腿部疲勞養生健康分類:轉帖
1、先用雙手交替反復擼動左右側小腿各數十次,可達到活血化瘀疏通經絡,減輕疲勞、消除浮腫等良好效果。再用雙手手掌,反復交替拍動左右側大腿,小腿肚,各數十次。能有效地將含在細胞內的疲勞物質乳酸隨血液的流動排除。
2、一手扶牆,一腳獨立,讓另一隻腳懸起(腳弓彎曲),做向前、向後、向左、向右的踢動數十下,向前踢動時最好速度稍快且有一定力度,使踝,膝和髖都感到有「吃勁」感(左右側交替踢動),此動作對消解膝踝髖關節的疼痛疲勞較有效,對保持各個關節的功能也很有益。
3、身體直立。雙手卡腰做向左右的旋腰動作,順時針、逆時針各數十次,對緩解腰部、髖部的酸痛疲乏很有效。
4、身體直立向前邁步時,讓左、右腳尖盡力向外展,形成大「八」字綳直。讓膝部,大腿根均有「吃力」感。
5、身體站立。走路邁步時盡力讓右腳踩到左側,讓左腳踩到右側,如此這樣,讓左右側腳,做「頭交叉」式的行動,循序前進。
6、把一隻腳高抬起至橫杠處或某一高處,讓腳弓彎曲,腿部綳直,呆立一走時間。再讓另一隻腳如前動作。這樣有益血液循環。如能在體育器械上能做頭朝下、腿朝上的倒立動作,對緩解疲勞會更好更快。
7、坐在一處。先讓雙手抱緊一側的小腿,用力讓膝部接近胸部(越用力越好),一分鍾或更長。放下。再照前將另一側的膝拉緊至胸部。如能如此這般反復做幾次則更好。
8、倒行,即後退走路。這能較快地緩解由於運動帶給你的疲勞,對柔軟韌帶,端正身姿,減輕腰部的壓力和疼痛極為有益,甚至可減輕足跟的疼痛。其次,還有益於鬆弛神經,調整心態,降低血壓,對運動中的偏重磨擦,也是一種補償。

5、怎樣保養腳和腿?

腳是離心臟最遠的肢體了,由於百血液循環緩慢和您工作的原因有大腳趾麻木,度腿腳酸疼的症狀是正常的,臨睡前用適當溫度的熱水回泡腳20分鍾左右並用雙手按摩腳底各處和輕按腿部足三里穴可以緩解,答堅持還能增加免疫力提高新陳代謝!

6、如何做腿部保健養生功

1、扭膝:雙足平行靠攏,屈膝微向下蹲,雙手放在膝蓋上,膝部前後左右呈圓圈轉動。先向左轉,再向右轉,各轉20次。
2、扭膝:雙足平行靠攏,屈膝微向下蹲,雙手放在膝蓋上,膝部前後左右呈圓圈轉動。先向左轉,再向右轉,各轉20次。
3、搓腳心:將手掌心搓熱,然後去搓腳心,次數可以自己根據情況而自定,這樣做可以有滋腎、降虛火等功能,還可以防治眩暈、失眠等病症。
4、甩腿:一手扶樹或扶牆,先向前甩動小腿,使腳尖向前向上翹起,然後向後甩動,將腳尖用力向後,腳面綳直,腿亦伸直。在甩腿時,上身正直,兩腿交換各甩數十次。此法可預防半身不遂、軟弱無力或下肢麻痛、小腿抽筋等。
5、綳腿:將腿擱至桌凳上,將腿慢慢綳直,接著盡量使頭部向腳尖靠近,兩腿輪番做。這個動作做5分鍾。
6、下蹲:收腹屏氣吸氣,身體慢慢的蹲下,然後緩慢的站起,眼睛要平視前方,讓大腿伸屈的自如輕松,堅持這個動作做5分鍾即可。
7、蹬腳:平躺在床上,雙手緊抱著後腦勺,由緩慢到快速地進行蹬腳運動,這個動作做5分鍾。
8、揉腿肚:以兩手掌夾緊一側小腿肚,旋轉揉動,每次揉動20次,然後換另一條腿揉動。此法能疏通血脈,加強腿力。
9、乾洗腿:用雙手先抱緊一側大腿根,稍用力從大腿根向下按摩,一直到足踝。然後,再從足踝往回按摩到大腿根。

7、養生、保養膝蓋的方法

檢驗方法:

平躺於床上,(如果只有自己就雙腿伸直坐在床上,雙腿一定要伸直,否則沒有感覺),用手的虎口對准膝蓋上延,拤住,保證膝蓋不能前後移動,然後大腿用力,如果感覺到明顯疼痛就是膝蓋內軟組織損傷了,如果疼痛劇烈,就是軟組織老化了

形成原因:

由於人體骨骼的結構特點,當腿步彎曲時膝蓋內的軟組織密實接觸,潤滑液體不能很好的保護膝蓋,長時間負重登山,造成膝蓋內硬性摩擦,導致軟組織老化。登山、騎自行車、爬樓等等,長時間膝蓋彎曲的動作都會導致軟組織老化。

治療:

1.服用阿司匹林以減輕疼痛和炎症

2.如果X照片反映有半月板撕裂,那需要外科治療,即關節鏡外科處理,那包括插入不銹鋼管子,用吸引器吸出撕裂的軟骨片。這種流行的新手術方法可讓人手術後一周內恢復運動能力。

3.理療之外還可以用中葯外敷、按摩

4.恢復措施:雙腿伸直平坐於床上,腿部保證平直的情況下,用力抬高,反復一百次。注意!不能雙腿同時,要分開進行。此方法的原因及作用:當雙腿伸直時大腿骨和小腿骨之間的距離最大,軟組織之間就能產生一定的空間。腿伸直用力上抬,實質是肌肉用力,就可以把潤滑液壓入膝蓋軟組織之間的空隙,給軟組織補充營養,長時間如此可加強軟組織的耐磨性能。

8、為什麼要做腿部的經絡疏通做腿部的重要性

1、拉筋時,當人體貼在肌腱的某些部位時,如果有強烈的疼痛感,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判斷某些疾病的發生。例如,膝關節的疼痛是肌腱收縮的症狀。

2、拉筋伸展可以有效疏通人體的血管,從而加速人體的新陳代謝,從而更有效地保證人體健康。相對於那些沒有時間在戶外鍛煉的朋友來說,拉筋運動是一種很好的體育鍛煉,沒有時間和場地的限制,隨時隨地都可以舒展,減輕我們身體的疲勞。

(8)腿部的養生擴展資料:

注意:

1、不要在極度疲勞的狀態下拉筋,身心俱疲的你如果在此時拉筋可能會導致身體更加疲勞甚至發生抽搐。

2、在身體僵硬的情況下應該適可而止,很多人覺得自己的身體不夠柔軟於是想要快速的拉伸,以達到雜技演員那般的身手,事實上,如果沒有循序漸進的練習,你可能會扭傷韌帶,如果感到難以忍受的疼痛,請盡快停下而不要繼續進行。

3、在你進食以後,至少等一段時間再去拉筋,此時拉筋會影響食物消化。

9、人的腿部會比其他部位衰老的早些,「腿老」有哪些表現,如何做才能養好腿?

當感覺腿腳不大靈光、腰酸腿疼、雙腿發涼等情況時候,可能是身體在暗示腿部正在慢慢地衰老。不要以為四肢是不會衰老,其實人的腿部會比其他部位衰老的早些,因此人在衰老的同時會比較早的從腿部上面看出來。

一、人的腿部衰老,可表現為腿腳不大靈光

一般40歲之後,很多人會感到腿腳不靈活,稍微多走點路就覺得腿好沉,各種發酸發脹發沉,尤其上樓梯感覺很費勁。當出現這些跡象,都說明腿部開始衰老了,因為腿部是身體裡面最早衰老的。

二、人的腿部衰老,可表現為腰酸腿疼

人老了腰腿酸痛彷彿成為了習慣,隨著年齡的增加,難免會有腰酸腿漲的時候,其實這是是雙腳在提示我們身體已經開始變老了。或許很多人覺得這是很正常的,但是過分地出現腰酸腿疼則是暗示出現大問題。

三、人的腿部衰老,可表現為行走速度變慢

當可不知不覺中,走路的速度越來越慢了,沒有以前健步如飛的時候,就暗示腿部在慢慢衰老了。那時候的自己,即使想走快點,也會覺得腿腳不聽使喚,勉強走快點,過後會好多天不舒服。

四、人的腿部衰老,可表現為雙腿發涼

雖然說雙腿的溫度正常會比身體其它部位確實要低一些,但如果夏天也覺得小腿肚涼颼颼的,這就意味著血液循環有點不暢了,腿部血管在慢慢衰老需要注意不要隨便跌倒了。

五、人的腿部衰老,可表現為小腿肚抽筋

當某天發現經常出現無緣無故抽筋的時候,就可能是身體暗示腿部在衰老了,缺鈣也會引起抽筋。

六、人的腿部衰老,可表現為腿上青筋畢露

很多人都發現,老了以後腿上就會出現彎彎曲曲的青筋,其實這是說腿上的氣血運行不暢了,血氣不好就會引起各種青筋畢露。

因此,衰老確實先從腿部展示出來。

10、有什麼關於腿部的護理?

你女的還是男的?女的話復有這些:
【超方便的大腿美白---特別適用於膝蓋】一隻牙膏就搞定了(最好選用帶有顆粒狀的白色膏體的牙膏):原理是美白的牙膏有去角質,關節部位經常被摩擦所以角質堆積發黃發黑;使用方法:熱水清洗後擦乾塗上牙膏,慢慢按摩揉搓十分鍾左右,之後洗凈制,一周不要超過三次。

怎樣能使腿變直?變 美?
在小腿之間夾上書之類的東 西,
書的厚度根據百個人情況而 定,
每天三十分鍾,站著看看 書, 發簡訊聊聊天,但書要夾緊 不能掉。
這樣不僅可以瘦小腿, 使腿型變得更加優美

美腿
方法一把腳筆直的放在牆壁上度,然後聽聽音樂打打游戲
,一直到感覺腳麻就可以放下來了.這個LZ試過,真的超有效,
一周下來基本上可以可以感覺到腿上的贅肉少了一半問.
方法二:一直抖腳,都到感覺不舒服為止,甩掉贅肉哦
方法三:按摩 可以上買專門瘦腿的精油,不要太貴的,其實效果沒什麽差別.
然後買個刮痧板天天刮啊刮, 一個月下來肯答定有效果
方法四:高跟鞋 全世界都是高跟鞋不僅好看而且穿上顯得腿非常細.
但是很多JMS都在想多少長度的顯得腿細呢. 是10CM的! 穿上那個腿美得呀~~

與腿部的養生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