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歷史上使用的歷法與現在的農歷有什麼不同
中國的歷法與紀年採用陰陽干支三合歷;上古時期,根據不同的農業牧業生產情況需要,分別產生過太陽歷法和太陰歷法。農歷作為中國傳統歷法,最早源自何時無從考究,據出土的甲骨文和古代中國典籍多有記載,現時陰陽合一的歷法規則一般認為源自殷商時期。從黃帝歷法到清朝末期啟用西歷(公歷)始,中國歷史上一共產生過102部歷法,這些歷法中有的曾經對中國文化與文明產生過重大影響,比如夏歷、商歷、周歷、西漢太初歷、隋唐大衍歷和皇極歷等,有的歷法雖然沒有正式使用過,但對養生、醫學、思想學術、天文、數學等起到過重大作用,如西漢末期的三統歷和唐朝的皇極歷法等。漢朝以前的古代中國歷法以366天為一歲,用「閏月」確定四時和確定歲的終始;已經有日、月、旬和時的時間單位,具備了陰陽歷的技術;觀察到了五大行星和日月的運動規律,用「閏月」,「減差法」來調整時差;歷法實施成為重要大事,主要內容之一是「以閏月定四時成歲」和「正閏余」,即確定閏月位置和如何減去多餘出來的天數(不是加上缺少的天數),由此來確定年歲的終結和開始。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由於周朝王室衰落,諸侯各行其是,因此出現多軌制歷法,亦即各諸侯和各地部落還有自己的地方歷法;秦朝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以閏月定四時成歲"的歷法。
漢朝初期開始中國歷法出現了大轉折,全國統一歷法,歷法也成為了一門較為獨立的科學技術。漢武帝責成司馬遷等人編寫了《太初歷》,之後劉歆作《三統歷》,這兩歷的重要特點是年歲合一,一年的整數天數是365天,不再之前歷法的366天。以「加差法」替代之前的「減差法」以調整時差,年歲周期起始相當固定,用數學計算就能確定閏月,用不著「考定星歷,建立五行」,至此,陰陽五行基本上退出了歷法。之後中國歷朝頒布的歷法,均與太初歷大同小異;中華民國成立後,紀年採用西歷或民國紀年並用。
2、中國有哪幾種紀年歷法
中國的歷法與紀年採用陰陽干支三合歷;上古時期,根據不同的農業牧業生產情況需要,分別產生過太陽歷法和太陰歷法。農歷作為中國傳統歷法,最早源自何時無從考究,據出土的甲骨文和古代中國典籍多有記載,現時陰陽合一的歷法規則一般認為源自殷商時期。從黃帝歷法到清朝末期啟用西歷(公歷)始,中國歷史上一共產生過102部歷法,這些歷法中有的曾經對中國文化與文明產生過重大影響,比如夏歷、商歷、周歷、西漢太初歷、隋唐大衍歷和皇極歷等,有的歷法雖然沒有正式使用過,但對養生、醫學、思想學術、天文、數學等起到過重大作用,如西漢末期的三統歷和唐朝的皇極歷法等。漢朝以前的古代中國歷法以366天為一歲,用「閏月」確定四時和確定歲的終始;已經有日、月、旬和時的時間單位,具備了陰陽歷的技術;觀察到了五大行星和日月的運動規律,用「閏月」,「減差法」來調整時差;歷法實施成為重要大事,主要內容之一是「以閏月定四時成歲」和「正閏余」,即確定閏月位置和如何減去多餘出來的天數(不是加上缺少的天數),由此來確定年歲的終結和開始。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由於周朝王室衰落,諸侯各行其是,因此出現多軌制歷法,亦即各諸侯和各地部落還有自己的地方歷法;秦朝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以閏月定四時成歲"的歷法。
漢朝初期開始中國歷法出現了大轉折,全國統一歷法,歷法也成為了一門較為獨立的科學技術。漢武帝責成司馬遷等人編寫了《太初歷》,之後劉歆作《三統歷》,這兩歷的重要特點是年歲合一,一年的整數天數是365天,不再之前歷法的366天。以「加差法」替代之前的「減差法」以調整時差,年歲周期起始相當固定,用數學計算就能確定閏月,用不著「考定星歷,建立五行」,至此,陰陽五行基本上退出了歷法。之後中國歷朝頒布的歷法,均與太初歷大同小異;中華民國成立後,紀年採用西歷或民國紀年並用。
3、看看這導師,領袖,統帥,舵手毛澤東像章
神化了
4、1963年農歷閏4月初9女生的一生運勢如何婚姻狀況,財運狀況
好的姻緣可以自己爭取
修行人什麼命運都可以改變
1 , 你搜《神奇的解結咒》這篇文章
2, 然後可以搜《婚姻情感開示集錦》1-3冊
可能網上不大好搜
威信比較好找
46、有關求姻緣念什麼經文的問題?
問046:您好:請問如果想求婚姻應該念什麼經呢?
答046:
· 求姻緣,在自己功課的7遍《大BEI ZHOU》,7遍《心經》,3-5遍《禮佛大懺悔文》基礎上要加念以下經文:
· 《大吉祥天女咒》21或49遍 ,念之前要祈求「請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保佑我xxx(您的名字),幫助我找到一段好姻緣」,遍數可以多一點,念經時候注意力一定要集中,不要分心,最好能觀想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
· 《解結咒》,念之前要祈求「請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保佑我xxx(您的名字),化解我感情上的(或者我婚姻上的)惡緣,讓我找到我的良緣」,遍數是每天21-49遍。
· 念以上經文同時加上許願,放生,效果會更好。
· 如果你命中應有的姻緣菩薩是會給你的,如果命中沒有的就最好不要強求,就算求來的也是不吉祥的。
· 一旦有了一段姻緣,必須好好的保持好這段緣分,最好讓對方信佛,念經。夫妻雙修,共創未來。
——玄學問答
73、有關曾經算命的問題?
問073:您好,在您6月6日的解答會上您說過我們算命是不好的,但中國人基本上都有一次或多次的算過命,像算命傷命傷運這事,我是親身體會,明明命里有的,結果給算沒了。另外,說好的不靈,壞的靈,是不是發生過就算報掉了,還是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啊。如果是用靈通算命,沒有給生辰八字,也會有這個問題嗎?如果以前有算過命現在有沒有補救的辦法?
答073:
· 算命不是太好的,算命時把自己的生辰八字全寫下來,到了最後自己的陰陽八字天地都知道,一算就動了命根,一動命根之後這個人的命運就會打折扣。
· 有關算命帶來的麻煩要持續多久,這是根據這個人前世命中所定,並不是時間的長短。如果算命的說您25歲要倒霉,25歲可能就倒霉了,所說的事情25歲就靈了。如果算命的說您30歲要發財的,30歲沒有發財,所說的事情 30歲就不靈了。
· 用靈通或用生辰八字總體來講都是算命,都不是太好的,尤其是用撲克牌,用撲克牌算命就是等於在玩命。
· 已經算過命的人,首先以後不要再算。
· 同時可以念《禮佛大懺悔文》,可以祈求 「請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原諒我xxx不懂事情,曾經讓我的命被人算過,希望不要動我的因果」,最好能一次性念7遍。《禮佛大懺悔文》如果要有靈動性,最好能念7遍。
——玄學問答
宇宙的終極能量定律是因果
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功德五讀書,六名七相八拜神,九交貴人十養生
「如果這個人遭遇了各種不順,比方說劫財都是和犯淫樂有關。如果今世這個人什麼事情都不順利,剛剛有點錢就沒了,剛剛有點好事又沒了,就是和淫盪取樂有關系」
——白話佛法
「吃全素的人不但對事業好,還會對他財運也好。有些話我也不能講,你去看,現在有很多大的老闆都是吃素的,很多理念都吃素了。所以有些時候給你財運,因為你不殺生,不殺生的人他不會有漏啊,不會有漏的話他容易聚財。他不跟動物結冤,他不跟人結冤,所以這種人財運會很好。」
——玄藝問答
「其實一般地,倒霉也就三年,按照中國易經學來說——這些都是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你去看一下,三年、五年命運一改。所以很多人再苦,堅持三年,念念經的話,三年都不要。如果你已經很苦,你堅持五年,你一定會轉運,所以人家說「三十年風水輪流轉」,就是這個道理。」
——05.11比利時?布魯塞爾【精彩開示】
改命最快:
第一,勤放生改命最快,古今高僧提倡.
第二,孝敬父母.要懺悔過去對父母的不孝,多孝敬父母.
第三,不能邪淫懺悔過去的邪淫惡行.
第四,信受佛法常讀佛經念佛菩薩名號
第五,常行布施,尤其是布施無依無靠或急需救命的人.
第六,廣行善事,勸人行善,言語勸網上發帖或印善書佛經
畢竟《了凡四訓》是歷史上有據可考的真人真事
另
百度怎樣轉運
有一條百度知道回答很全面
有緣分的話能找到
只有符合因果定律,而且不要錢的答案才是真的
問:學了三四年的「六爻周易八卦」,但是遇到了一個問題,就是八卦有時候爻出來就能把人一生的信念給打破,「你這一生就怎樣了」,我們的信心就沒了。從修行角度來講某種程度上可以改變,中間的這種細節觀點、這個封喉是在哪裡?
I
師父答:你現在要趕緊打破自己這種概念,
要記住,如果一個人命中全部定死的話,那學修行干什麼?如果一個人生出來先天性這個病,那找醫生干什麼?醫生能不能看?你告訴我?一個人的命七分是定的,三分可以動的,只不過三分很難把七分改變,但是,如果我們依靠依靠一種力量就能改變自己的七分,哪有不改命的?!
I
你看過《了凡四訓》沒有?了凡的命怎麼會改的?他不就是念經學佛嗎?本來說他很短命的,人家怎麼變啊?說他膝下無子,怎麼後來人家有幾個孩子?自己修出來的,哪有不修的啊。
I
永遠記住,宇宙八卦當中,宇宙陰陽一定有一個數,一個天數在里邊,這個天數就是要給你有改正的天數,永遠給你個機會,只不過這個機會很少,因為你前世作的孽佔了70%。你想想看,如果70個人跟30個人拔河,拔得過30個人嗎?但是如果有一種力量給了這30個人,別說70個人了,連100個人也拔不過他啊,對不對啊?
I
■ 就這個道理,要改的,
所以我告訴你算命叫宿命,宿命就是說這個命是定死的。哪有定死的啊,定死了為什麼還要修行啊?我叫你少學,你當然能學,因為你過去在地府的,所以學這些東西特別靈。但是我告訴你,以後到了晚年你會神經兮兮的,現在已經有點神經兮兮了,自己沒感覺啊?這種事不是隨便能學的。
——比利時?布魯塞爾【精彩開示】
5、農歷閏月出生的,求定紫微命盤。
紫微斗數預測:
你這一生之中,最順遂的是「下屬」運勢,自己頗具帶領下屬的能力,能夠有效分派事務,用心經營從屬間的關系。因此,可適度將事務分請他人幫忙,不僅提升效率,也能增加成果,如果帶領下屬,也宜和他們多相處、互動,將能為自己帶來最佳助力。另外,「手足」、「子女」等運勢也算是這生中表現較好的運勢,可多用心於此,將能增加好運,補正走凶的運勢,讓人生更順暢!
至於這一生最令自己感到不滿意的則是「健康」運勢,自己的體能狀況並不理想,容易疲勞,也較易出現不適的情形,因此,應多留意養生保健,運動或勞動也不宜過度。另外,「父母」、「居家」等運勢也算是這一生之中表現較差的運勢,最好保守面對,謹慎處理,才可以減輕壞運的沖擊!
基本運勢就是自己最核心的能力,有效發揮便能改變現狀或扭轉頹勢。
您是個自信果斷,冷靜處事的人,做事態度頗為堅定,能夠面對問題,勇於負責,並且嘗試放慢腳步,仔細觀察。從命盤來看,重點宮位在「辰」,正是先天命宮,武曲自坐本宮,在個性上來說,將會帶有開墾的性質,左輔、右弼、文曲等吉星相拱會照,意味著容忍、學習等態度也會增強,而化忌再會入本宮,則會推升逆境求變的優點,再者,紫微、左輔等星曜相互作用,形成「君臣慶會」格局,更帶有「引領帶動、大將之風」的影響力。
這些星曜和格局,正顯示出您與生俱來的個性優點:
1 個性堅毅,重原則,認定的事情會努力的去執行,有稜有角,個性鮮明,凡事秉公處理,照章辦事,不假情面,對自身的要求也蠻嚴格,若是女生則容易讓人感覺具有男子氣概。
2 做事踏實,具有開墾耕耘的能力,精力膽識通常都還不錯,能夠嚴格要求自己,不畏艱辛,接受環境的考驗,鍛鍊操演,因此多能具有技藝或專長在身,顯露出令人不可輕視的實力。
3 有責任心,肯負責,能承受較大壓力,擔當重任,不易怯場。會明快處理棘手的事物,不讓事情拖延。
4 有適度的能力維持情緒平靜,減少沖動,有時就算沖動也很快就能自我約束,煞住車,調降波動變化的幅度,思考的完整性提高,能夠考慮得較長遠,親和性也增強,能與人搭配、合作,發揮團隊力量。
至於缺點方面,您則比較容易自以為是,並且拖延時效,行事常會自視過高,頑固不化,看法則較保守,(抄我答案的武府小道~你還要臉不)有時會過於瑣碎,反而因小失大。
由於您缺點的能量比優點弱了許多,落實能力不錯,通常只要自己願意經營、付出,就容易看到成績,因此應該盡量讓自己動起來,努力把握機會,才不枉費自己的優點和能力。另需注意,問題往往會像鴨子滑水一般暗暗侵蝕,逐步消耗,因此不以惡小而為之,必須避免並改正不良習慣或疏忽。
以下則是有關您缺點的詳細分析,作為您平常留意與調整參考:
1 堅毅不屈,剛直內斂,容易給人不近人情的感覺,待人處世顯得冷漠無情,有時甚至會讓人感覺苛求,因此人際關系通常都不夠圓融,自己也總顯得孤單寡歡。
2 踏實的開墾需要自我不斷的努力,加以能自我督促,總是讓自己閑不下來,常會忙得焦頭爛耳,有時候如果稍微休息或逃避時,就會怪自己偷懶,因此常被當成勞碌命,往往也造成自己的壓力。
3 自主性高,主觀意識強烈,不易受外在環境的影響而改變自己,因此比較不會接受他人的意見與建議。容易只在乎自己,而有自私的傾向。
4 行動能力下降,顯得活力不足,欠缺積極任事的態度,動作較慢,獨立性降低,較不知如何面對挫折,往往只能抱怨以對,有時還會過度擔憂,不打緊的因素也一並加進來考慮,使得准備時間拉長,較易錯過時效,同時也會讓人覺得較為被動。
您這一生的基本運勢以少、青年期的表現最好,落實能力相對穩定,能夠調整自己,嘗試發揮,因此應該把握住少、青年期,讓自己動起來,好好表現。而老年期則是這生最弱的時候,自己變得有些不穩,較不易發揮實力,因此在老年期時,做事的態度宜稍微保守一些。至於青壯年期也還算可以,落實能力略優,稍具表現空間,因此仍宜把握。
若以個別十年區間來看,表現最佳的時間是在1987年到2001年,自己的落實能力不錯,較能發揮實力,具有扭轉局勢的能耐。如果這時好好努力,將能對其他運勢如事業、愛情等帶來不錯的助力。
運勢最弱的時間則是在2022年到2031年,自己比較不穩,實力明顯打折,會和自己期望有段落差。如果執意孤行,將對其他運勢如事業、愛情等帶來明顯拖累。
老師建議
平常行事應該多求進取,宜先把握住表現的機會,然後再考慮問題的防範。雖然問題的損傷通常較弱,但仍會逐漸侵蝕好運的成果,因此遇有波折變動,還是應該稍緩攻勢,留意狀況,待問題解決或受到控制,再行攻勢,(抄我答案的武府小道~你還要臉不)才能確保成果。做法上則應採取「實力領導,謀定後動」的做法。展現自己較宏觀的看法,提出議題或擬定方向,並以較扎實的做法產生帶領的效果。行事則應做較完整的計畫和謀略,事前多些准備,思慮和耐心為重,多吸收並運用周遭資源和情報,然後穩健付諸行動,並依行動狀況適度調整計畫,較能提升成效。
基本吉色
先天上您在基本運勢方面具有「堅毅」的個性特質,能夠堅定自己的意志,強化抗壓力,讓自己具有更多改善現狀的能力。這種個性特質的屬性是「金」,因此基本色調(Hue,色相)就應採用白色,且因其強度先天上為強,在顏色濃度方面(saturation)應該偏濃,加上冷靜和耐心明顯強過行動和創意,因此亮度方面(brightness)宜較陰柔。基於上述分析,先天上若要增強自己改變現狀的能力,色調上應以白色為主
6、夏歷的起源及相關時間主要觀點理論、主要事例、歷史及現實意義
1.起源:農歷是中國的一種歷法,是陰陽歷的一種,一般就叫陰歷。平年十二個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全年354天或355天(一年中哪一月大,哪一月小,年年不同)。由於平均每年的天數比太陽年約差十一天,所以在十九年裡設置七個閏月,有閏月的年份全年383天或384天。又根據太陽的位置,把一個太陽年分成二十四個節氣,便於農事。紀年用天乾地支搭配,六十年周而復始。這種歷法相傳創始於夏代,所以又稱為夏歷。
2.1)農歷的歷月長度是以朔望月為準的,大月30天,小月29天,大月和小月相互彌補,使歷月的平均長度接近朔望月。
2)農歷日歷中月份名稱的根據,則是由「中氣」來決定的。即以含「雨水」的月份為一月;以含「春分」的月份為二月;以含「穀雨」的月份為三月;以含「小滿」的月份為四月;以含「夏至」的月份為五月;以含「大暑」的月份為六月;以含「處暑」的月份為七月;以含「秋分」的月份為八月;以含「霜降」的月份為九月;以含「小雪」的月份為十月;以含「冬至」的月份為十一月;以含「大寒」的月份為十二月。(沒有包含中氣的月份作為上月的閏月) 。
3)農歷的歷年長度是以回歸年為準的,但一個回歸年比12個朔望月的日數多,而比13個朔望月短,古代天文學家在編制農歷時,為使一個月中任何一天都含有月相的意義,即初一是無月的夜晚,十五左右都是圓月,就以朔望月為主,同時兼顧季節時令,採用十九年七閏的方法:在農歷十九年中,有十二個平年,每一平年十二個月;有七個閏年,每一閏年十三個月
3.主要事例:。漢武帝責成鄧平、唐都、落下閎等人編寫了《太初歷》,之後劉歆作《三統歷》,這兩歷的重要特點是年歲合一,一年的整數天數是365天,不再是之前歷法的366天。以「加差法」替代之前的「減差法」以調整時差,年歲周期起始相當固定,用數學計算就能確定閏月,用不著「考定星歷,建立五行」,至此,陰陽五行基本上退出了歷法。之後中國歷朝頒布的歷法,均與太初歷大同小異。
4.歷史:1)中國的歷法與紀年採用陰陽干支三合歷;上古時期,根據不同的農業牧業生產情況需要,分別產生過太陽歷法和太陰歷法。農歷作為中國傳統歷法,最早源自何時無從考究,據出土的甲骨文和古代中國典籍多有記載,現時陰陽合一的歷法規則一般認為源自殷商時期。從黃帝紀年到清朝末期啟用西歷(格里歷),中國歷史上一共產生過102部歷法,這些歷法對中國文化與文明產生過重大影響,比如夏歷、商歷、周歷、西漢太初歷、隋皇極歷、唐大衍歷等,有的歷法雖然沒有正式使用過,但對養生、醫學、思想學術、天文、數學等有所作用,如西漢末期的三統歷和隋朝的皇極歷法等。
2)漢朝以前的古代中國歷法以366天為一歲,用「閏月」確定四時和確定歲的終始;已經有日、月、旬和時的時間單位,具備了陰陽歷的技術;觀察到了五大行星和日月的運動規律,用「閏月」「減差法」來調整時差;歷法實施成為重要大事,主要內容之一是「以閏月定四時成歲」和「正閏余」,即確定閏月位置和如何減去多餘出來的天數(不是加上缺少的天數),由此來確定年歲的終結和開始。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由於周朝王室衰落,諸侯各行其是,因此出現多軌制歷法,亦即各諸侯和各地部落還有自己的地方歷法;秦朝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以閏月定四時成歲」的歷法。
3)漢朝初期開始中國歷法出現了大轉折,全國統一歷法,歷法也成為了一門較為獨立的科學技術。漢武帝責成鄧平、唐都、落下閎等人編寫了《太初歷》,之後劉歆作《三統歷》,這兩歷的重要特點是年歲合一,一年的整數天數是365天,不再是之前歷法的366天。以「加差法」替代之前的「減差法」以調整時差,年歲周期起始相當固定,用數學計算就能確定閏月,用不著「考定星歷,建立五行」,至此,陰陽五行基本上退出了歷法。之後中國歷朝頒布的歷法,均與太初歷大同小異。
4)中華民國成立後,紀年採用西歷或民國紀年並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49年成立時,繼續使用西歷,以公元紀年;但中華民國歷仍以1912年為元年,目前尚在台灣、澎湖、金門、馬祖等實際控制區使用。
5.現實意義:該歷法中強調了二十四節氣的劃分,而節氣對於農業生產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7、農歷歷法如何計算?
中國的歷法與紀年採用陰陽干支三合歷;上古時期,根據不同的農業牧業生產情況需要,分別產生過太陽歷法和太陰歷法。農歷作為中國傳統歷法,最早源自何時無從考究,據出土的甲骨文和古代中國典籍多有記載,現時陰陽合一的歷法規則一般認為源自殷商時期。從黃帝歷法到清朝末期啟用西歷(公歷)始,中國歷史上一共產生過102部歷法,這些歷法中有的曾經對中國文化與文明產生過重大影響,比如夏歷、商歷、周歷、西漢太初歷、隋唐大衍歷和皇極歷等,有的歷法雖然沒有正式使用過,但對養生、醫學、思想學術、天文、數學等起到過重大作用,如西漢末期的三統歷和唐朝的皇極歷法等。漢朝以前的古代中國歷法以366天為一歲,用「閏月」確定四時和確定歲的終始;已經有日、月、旬和時的時間單位,具備了陰陽歷的技術;觀察到了五大行星和日月的運動規律,用「閏月」,「減差法」來調整時差;歷法實施成為重要大事,主要內容之一是「以閏月定四時成歲」和「正閏余」,即確定閏月位置和如何減去多餘出來的天數(不是加上缺少的天數),由此來確定年歲的終結和開始。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由於周朝王室衰落,諸侯各行其是,因此出現多軌制歷法,亦即各諸侯和各地部落還有自己的地方歷法;秦朝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以閏月定四時成歲的歷法。漢朝初期開始中國歷法出現了大轉折,全國統一歷法,歷法也成為了一門較為獨立的科學技術。漢武帝責成司馬遷等人編寫了《太初歷》,之後劉歆作《三統歷》,這兩歷的重要特點是年歲合一,一年的整數天數是365天,不再之前歷法的366天。以「加差法」替代之前的「減差法」以調整時差,年歲周期起始相當固定,用數學計算就能確定閏月,用不著「考定星歷,建立五行」,至此,陰陽五行基本上退出了歷法。之後中國歷朝頒布的歷法,均與太初歷大同小異;中華民國成立後,紀年採用西歷或民國紀年並用。
8、我國的歷法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歷法是長時間的紀時系統。具體地說,就是對年、月、日、時的安排。因為農事活動和四季變化密切相關,所以歷法最初是由農業生產的需要而創制的。我國的農業生產歷史悠久,古代曾制定過許多歷法,其中西漢的《太初歷》是第一部比較完整的歷法。
9、請講一下,我國農歷的歷史。
演變簡史/農歷[中國傳統歷法]
中國的歷法與紀年採用陰歷,陽歷干支歷三合歷;上古時期,根據不同的農業牧業生產情況需要,分別產生過太陽歷、太陰歷和陰陽歷。農歷作為中國傳統歷法,最早源自何時無從考究,據出土的甲骨文和古代中國典籍多有記載,現時陰歷,陽歷合一的歷法規則一般認為源自殷商時期。從黃帝紀年到清朝末期啟用西歷(格里歷),中國歷史上一共產生超過102部歷法,這些歷法對中國文化與文明產生過重大影響,比如夏歷、商歷(殷歷)、周歷、西漢太初歷、隋皇極歷、唐大衍歷等,有的歷法雖然沒有正式使用過,但對養生、醫學、思想學術、天文、數學等有所作用,如西漢末期的三統歷和隋朝的皇極歷等。
漢朝以前的古代中國歷法以366天為一歲,用「閏月」確定四時和確定歲的終始;已經有日、月、旬和時的時間單位,具備了陰陽歷的技術;觀察到了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和日月的運動規律,用「閏月」「減差法」來調整時差;歷法實施成為重要大事,主要內容之一是「以閏月定四時成歲」和「正閏余」,即確定閏月位置和如何減去多餘出來的天數(不是加上缺少的天數),由此來確定年歲的終結和開始。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由於周朝王室衰落,諸侯各行其是,因此出現多軌制歷法,亦即各諸侯和各地部落還有自己的地方歷法;秦朝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以閏月定四時成歲」的歷法。
漢朝初期開始中國歷法出現了大轉折,全國統一歷法,歷法也成為了一門較為獨立的科學技術。漢武帝責成鄧平、唐都、落下閎等人議造《漢歷》,漢武帝元封七年歷成。是年五月改年號為太初(即為太初元年),並頒布實施這套《漢歷》,後人以此稱呼此歷為《太初歷》,之後劉歆作《三統歷》,這兩歷的重要特點是年歲合一,一年的整數天數是365天,不再是之前歷法的366天。以「加差法」替代之前的「減差法」以調整時差,年歲周期起始相當固定,用數學計算就能確定閏月,用不著「考定星歷,建立五行」,至此,五行基本上退出了歷法。之後中國歷朝歷代所頒布的歷法,均與漢歷(太初歷)大同小異。由此知當下使用的這套歷法規則基本沿襲漢代的漢歷(太初歷),而與漢代以前的夏歷等是有較大差異的。
中華民國成立後,紀年採用西歷或民國紀年並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49年成立時,繼續使用西歷,以公元紀年;但中華民國歷仍以1912年為元年,尚在台灣、澎湖、金門、馬祖等地區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