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影子養生

影子養生

發布時間:2020-07-16 08:48:57

1、春夏秋冬怎麼養生

春夏秋冬,不同季節對應的養生方式各有不同:

1、春季:春季鍛煉應以恢復身體機能為主。這是因為,長期沒有進行體育鍛煉的人在經過冬季之後,一旦身體沒有完全放鬆就進行劇烈運動,容易造成損傷。其次,切忌盲目追求運動量。盲目加大運動量會造成大量汗液的流失,易引發感冒。初春時節,早晚溫差大,14點到20點是健身的最佳時間段。如果條件允許,運動前可以飲用一杯溫開水,以幫助身體及時補充水分。

2、夏季:夏季補水要適量,建議運動前半小時喝兩杯水。如果是戶外運動,一定要帶上水瓶,還可在水中加入一些生理鹽,及時補充身體流失的鹽分。飲水時,一次不能飲用太多,應盡量通過增加喝水頻次來補充水分。二是盡量選擇室內運動,如游泳、瑜伽等。這些室內運動不僅可以避免中暑,還可以保護皮膚免受紫外線的傷害。

3、秋季:面對晝夜溫差越來越大的秋季,我們更需要保護自己。秋季晨練前,應先喝點糖水或吃些水果,以補充身體所需的能量。當然,還要注意保暖,運動前進行熱身。

4、冬季:冬季應該更多地選擇室內運動,這樣不僅能防止疾病的侵擾,還能幫助保持良好的身材。每周增加的運動量及運動時間不要超過原有基礎的10%。一旦運動量太大或運動速度太快,極易發生腱炎、肌肉拉傷等問題。

拓展資料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從中醫講叫春溫、夏熱、秋涼、冬寒,不同的季節對人,對生物也不一樣,叫做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一年四季都可進補,本處所說的「補」,主要包涵有修補、補充、補益和滋補的意思。不論哪個季節的進補,都可根據季節的特點,並結合人的體質和食物、葯物的性味等實行,以達到調整人體陰陽,使之恢復動態平衡的目的。

四季食補各有側重:春要促其生,夏必助其長,秋須守其收,冬務保其藏。

1、春三月,此謂發陳,陽氣生發,萬物復甦。

2、夏三月,此謂蕃秀,陽氣旺盛,萬物繁茂。

3、秋三月,此謂容平,陽氣開始收斂,萬物開始靜止收獲。

4、冬三月,此謂閉藏,陰氣極盛,萬物生理功能低下,陽氣、精氣內藏等。

參考資料 人民網 春夏秋冬 四季鍛煉小常識

2、宋美齡是如何養生的

首先是宋美齡喜歡素食,蔬菜沙拉每餐必用,同時喜歡吃水果,她最喜歡吃的水果有三種,西瓜、獼猴桃和芒果,當然也喜歡水蜜桃、荔枝和葡萄。 晚年一直保持著喝燕麥粥的習慣,她的經典早餐是,一杯檸檬水,一碗燕麥粥和一杯熱咖啡。她最喜歡的飲料,除了綠茶、葡萄酒外,就是白開水了。喝白開水的習慣,是聽zd從了一位美國養生專家的意見之後養成的。這位專家說,白開水的營養比任何一種地下水、礦泉水、自來水都要好,沒有一種東西比得上白開水。宋美齡只是在洗完澡後,把一些牛奶當成美容霜塗抹在專身上而已。但是宋美齡喝牛奶的習慣幾乎就持續了一生,盡管她患有過敏症,喝牛奶斷斷續續。宋美齡對頭發的保養卻是非常細致,她從不染發、不電發,不用塑料梳子梳頭,不用電吹風吹乾頭發,避免遭受強烈日光的照射。她的理念是,頭發的烏黑不白和年深日久保持柔軟不脆,必須使頭發飽含豐富的水分,這是頭發能不能過早變脆變細和變白的原因。
宋美齡利用灌腸方法,完成人類每日的通便大事,保持了大便暢通,沒有毒素的積聚,這也許是宋美齡臉上沒有老年斑的重要屬原因之一。她還有一個好習慣,就是每天清晨到室外呼吸新鮮空氣,對於排除一夜累積的肺部毒素有著很重要的作用。

3、我老婆現在學養生按摩這一行,剛學幾個月,我們不在一起,朋友的說三道四我心裡有點不安,我老婆非常的漂

養生按摩也是分地方的,有的地方不太好有男的什麼的,但是也有正經的地方呀,我也是學養生的,我們店裡有三抄個男的顧客,都是大老闆那種的,我見到他們就馬上跑廚房去,躲得遠遠的,如果你女朋友想的話,誰都阻止不了,如果她愛你,就會選擇一個好的地方,如果不放心可以讓她不學,但是我估計你也於心不忍,你可以和她談談,就把自己的心裡話說出來,她會理解你的

4、關於養生的句子

健康幸福
胡秉言
健康是每個人最大的財富
婚姻是家庭的最美音符
兒女是父母的最大驕傲
和諧是百年中最美幸福
身體健康方能長命百歲
相敬如賓方能舉案齊眉
紫燕繞梁方能其樂融融
相互包容方能門庭生輝

5、什麼東西養生能夠立竿見影????

沒有什麼東西養生能力立竿見影的。只要靠你平時注意飲食。養成良好的習慣。多吃一些有益的東西,不要吃那些垃圾,煎炸辛辣的東西。慢慢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就是最好的養生。

6、宋美齡如何養生

終於找到106歲宋美齡秘而不傳的養生秘術,趕緊收藏,怕以後找不到了

 

寒冬來臨,謹把此文獻給我的的所有好朋友和來訪的每一位朋友!

 

讀了一本書,竇應泰寫的《破譯宋美齡長壽密碼》,獲益良多,采擷幾個要點濃縮成健康精華作為送給大家的新年禮物,也算是一種分享。

 

宋美齡壽高106歲,橫跨三個世紀,在中國近代女性中極為少見。多數人會以為宋美齡從小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而且生活在台灣美國環境好,當然就身體好。其實不然,宋美齡從小體弱多病,是宋氏三姐妹中身體最差的,常常感冒發燒不說,還患過肺炎、胃病、過敏症和失眠症,中年得過膽結石並做過手術,60多歲還罹患乳腺癌,切除了左邊乳房,在72歲遇上一場車禍,腰部中樞神經損傷和右腿膝蓋損傷,從此患上關節痛和腰酸痛,92歲高齡竟然得了卵巢腫瘤並做了切除手術。

 

宋美齡也是人,也食人間煙火,也曾有過不良嗜好。抗戰時期她染上了煙癮,一度嗜煙如命,在台灣還沉迷於麻將和象棋。她還是個電影迷,喜歡看電影竟然到了通宵達旦的地步,有時候她睡覺的時候已經是蔣介石清晨起床的時候了,所以她有熬夜的習慣。

 

宋美齡一直到壽終正寢,皮膚上沒有老人斑,沒有幾根白頭發,臉上沒有明顯的皺紋,牙齒潔白堅硬,她怎樣做到的?

 

 

首先是宋美齡喜歡素食,蔬菜沙拉每餐必用,同時喜歡吃水果,她最喜歡吃的水果有三種,西瓜、獼猴桃和芒果,當然也喜歡水蜜桃、荔枝和葡萄。她最喜歡的飲料,除了綠茶、葡萄酒外,就是白開水和茯苓紅棗阿膠湯了。喝白開水的習慣,是聽從了一位美國養生專家的意見之後養成的。這位專家說,白開水的營養比任何一種地下水、礦泉水、自來水都要好。 

   而喝茯苓紅棗阿膠湯的習慣,則是來自與宋美齡母親的家傳。宋美齡的母親倪桂珍,浙江餘姚人,溫婉賢淑,當為賢妻良母一世之楷模,一生育有六名子女。初嫁宋美齡父親宋查理的時候,身體一直不行,始終未能懷孕,幸遇見浙江名醫周岩,教其養生之道,給了這個茯苓紅棗阿膠湯的方子,讓其堅持服用,有虛補虛,無虛健體,只要堅持服用,身體必定好轉,宋母服用半年,果然懷孕生了大姐靄齡,隨後又為查理育了五名子女。

宋家三姐妹,在中國歷史上叱吒風雲,雖然人生際遇各異,理想抱負亦有所不同,但是喝這個茯苓紅棗阿膠湯,則是她們三人共同的習慣。筆者特意查閱了很多養生資料,了解這個茯苓紅棗阿膠湯。

茯苓

 

 

   據《本草正》記載,茯苓能利竅去濕,利竅則開心益智,導濁生津;去濕則逐水燥脾,補中健胃;袪驚癇,厚腸臟,美顏,祛斑,潤膚,治痰之本,助葯之降。以其味有微甘,故曰補陽。但補少利多。這什麼意思,用白話文來說,茯苓可以治療女性體內的痰濕之氣,痰濕是肥胖,皺紋,色斑等一切衰老之症的罪魁禍首,同時還可以美容,養顏,祛斑,在防的時候,還可以補,確實是女人駐顏養生之必備良品。但是好像我們生活中,還是很少吃到這個的。

   紅棗:關於紅棗,最突出的特點是維生素含量非常高,有「天然維生素丸」的美譽,具有滋陰補陽之功效 。這些自然毋須多說的,姐妹們都在吃,我也一直在吃。

 

 下面重點說說的還是阿膠

 

阿膠,在中國偉大的國葯史上,已經有2500年的歷史了,一直被人們奉為補血保健的良方,它性平,味甘,入肺,肝,腎三經,集治療保健於一體,有病治病,無病強身,具有補血,止血,滋陰潤燥的功能,被成為血病要葯,婦科病良葯和強壯滋補劑量,有「血液保護神」和「固體代血漿」之稱。

   現代臨床證明,阿膠具有升高紅細胞,升高白細胞,升高血小板,升高血氧含量,擴充血容量,能增加血清鈣的含量等作用,是真正的補血益氣的良葯。

   所謂氣血足,百病無,人的體內氣血充盈暢通了,身體自然就好了。

筆者再此特獻上此方,大家沒事可以給自己和家人做。

原料:茯苓30g 紅棗30g  阿膠10g  紅豆30g  冰糖10g(根據情況加減)

製法:將紅豆  茯苓,紅棗洗凈,盛入燉盅,放入800ml水,文火燉三小時後,放入阿膠,冰糖,文火燉1小時。

服法:早晚各一次,連渣服用。

 

此湯質軟滑,味甜香潤,可口。可滋陰清熱養心,益氣補血止血。適用於吐衄便血、體虛疲乏無力、面色無華、低熱盜汗、心悸失眠、陰虛血熱,白血病,要堅持服用,不僅可以美容養顏,還可以強腎健體,女人可以吃,男人也可以吃。

 

如果大家平時工作忙,也可以買現成的,筆者比較懶,之前在樂購超市買的,產品是南京農業大學研製的,叫南農茯苓紅棗阿膠粉.南京農業大學也算百年名校了,東西喝了,確實還不錯,他們研製這個東西,跟宋美齡估計也有點關系,因為配方是一樣的,但這只是筆者臆測。可是樂購就是比較貴,要200多一瓶,只能吃12天。

  關於宋美齡的養生和美容,坊間流傳她用牛奶洗澡,經過考證其實只是誤傳,宋美齡只是在洗澡的同時,把一些牛奶當成美容霜塗抹在身上而已。 

宋美齡的包包頭發型幾乎可以說百年不變,體現了一種持之以恆的生活信念。但是她對頭發的保養卻是非常細致,她從不染發、不電發,不用塑料梳子梳頭,不用電吹風吹乾頭發,避免遭受強烈日光的照射。她的理念是,頭發的烏黑不白和年深日久保持柔軟不脆,必須使頭發飽含豐富的水分,這是頭發能不能過早變脆變細和變白的原因,雖然在國外長大,但是她一直注重傳統養生,即使在國外的時候,也經堅持吃媽媽做的芝麻核桃首烏粉,宋家是上海人,上海人對這種粉喜愛,是歷來已久的,我覺得奇怪的是,這個粉,南農居然也有,所以懷疑這個大學研製的產品,跟宋美齡到底有沒有關系,畢竟南京是曾經的國都,第一夫人的影子或許依舊在影響著這座城市。

 

宋美齡的排毒觀念可能是國人中最早的,她早年開始就有一個令人聞所未聞的好習慣,就是利用灌腸方法,完成人類每日的通便大事,保持了大便暢通,沒有毒素的積聚,這也許是宋美齡臉上沒有老年斑的重要原因之一。她還有一個好習慣,就是每天清晨到室外呼吸新鮮空氣,對於排除一夜累積的肺部毒素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同時她喜歡戶外行走,增加出汗的機會,同樣也起到了排毒的功效。

 

更高一個層次的養生,就到了養生哲學的層面。國民黨元老張群送給宋美齡一本書,孫思邈的《千金翼方》,裡面有一句話讓宋美齡受益無窮:「養生有五難,名利不去為一難,喜怒不除為二難,聲色不去為三難,滋味不絕為四難,神慮精散為五難。」她把這句話濃縮成為,要想長壽,就必須要心靜!宋美齡從真正的世俗中得到超脫,把地位、權柄、物質、金錢、榮耀視為過眼煙雲,這一點應該是構成宋美齡長壽心理基礎的重要原因。

 

宋美齡與繪畫結緣,不能不說構成了她保持精神長壽的主要原因。她30多歲就學習畫畫,但是到50多歲還是一個新手。她說,繪畫可以忘記很多煩悶,讓情緒變得更加欣喜和快樂,久而久之,繪畫就形成了我個性修養的一部分,它會讓我的心態更好,有了好的心情,就會讓人年輕,這就是繪畫的好處。

 

 

以上僅僅是俺讀完本書以後的點滴收獲,要想知道作者怎樣破譯宋美齡的養生密碼的細節,最好買本書來看看。

7、年輕人的「朋克養生」是什麼,真的是「越養越病」嗎?

其實就是邊作死邊自救。像是活在段子裡面一樣,對身體百害而無一益。真就是越養越病。他們以喝酒熬夜為榮,以健康作息為恥。保健續命為榮,以自暴自棄為恥。這種活在段子裡面的生活看著好笑,再回頭瞧瞧自己的生活。其實大家都好像一樣悲從中來。這就是給年輕人設下的套路,大概就是這樣子的。不斷抨擊年輕人是垮掉的一代。

1.表現

啤酒加枸杞,可樂放黨參,熬夜敷面膜,蹦迪穿護膝。吃完辣條喝涼茶,泡完夜店去夜跑,來大姨媽吃紅棗味的雪糕,破洞牛仔褲裡面貼著暖寶寶。自己還在保溫杯裡面放著枸杞。還要選擇一款看起來十分朋克的保溫杯。

2.生活賬單

以前我們總是忘了任何事都是有代價的。就像是螞蟻花唄或者信用卡之類的。你可以隨意的借錢消費,可那些錢始終不是你的。借的東西永遠是需要還的。曾經的抽煙喝酒熬夜換來的是今天的涼茶枸杞面膜。人在作死的時候總是忘了做的就是自己的身體。提前透支掉的一切,會在未來的某一天寄給你一張賬單要你償還。

現實的問題接踵而至,也許還沒到生老病死,但總是隱約看到了歲月的影子。年輕人們一邊當著寶寶一邊當空巢老人,一邊盡情地玩耍一邊還要埋頭工作。一邊朋克一邊佛系,一邊作死一邊養生。一邊努力一邊隨意,吃喝隨心運動佛系,一切都能隨她去!




8、如何運用「意念」達到養生調病?

現代社會中最值得我們關注的話題是什麼?是健康。沒有人會懷疑,惟擁有健康,一個人才能真正擁有幸福的生活。每個人都在追求幸福,而首要前提便是擁有健康。確實,人生一旦失去了健康還能擁有什麼呢?即便坐擁億萬資產,如果喪失健康,英年早逝,結果也是「錢在銀行,人去天堂」。

古人說,體壯曰健,心怡曰康。也就是說,健康包括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兩個方面,這與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的定義是不謀而合的。關注身體健康的生理保健類書籍在市面上十分常見。然而,用通俗的語言文字表述的關注心理保健的書籍卻不多見。我們致力於大眾的心理保健,希望本書能夠助益於您的心理健康,提高您的社會適應能力,同時排解您在自我保健征途中遇到的部分難題。

健康是想出來的。此處的「想」,當然不是科學家進行科學研究時的邏輯推理,也不是無所事事時的胡思亂想,更不是祝英台想與梁山伯雙宿雙飛的「想」。我們所說的「想」,特指調適心理狀態的技巧和實踐。通過對心理狀態的調適,使我們擁有良好的心境,能夠從容不迫地應對學習、工作和生活中的種種壓力和困境,從而達致心理保健的目的。

心境,顧名思義,就是心理環境。心理狀態是變化多端的,要對它進行調適。我們如果想最大限度地擁有健康的心態,就要正確認識心理狀態的本質和核心,而這個本質和核心就在於心境。所以說,調適心理狀態,關鍵和重點就在於調適心境。

心境是情緒的核心,是心理活動的背景、基礎和依託。

在心理學上,心境是指讓人的整個心理活動都染上某種色彩的、微弱而又較為持久的情緒狀態。這個定義頗為費解。通俗地說,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心境其實就是一種情緒狀態。說到情緒,每個人應該都不陌生。日常生活中所說的情緒,通常帶有負面的含義。比如,我們說,某某鬧情緒,那肯定不是正面的意思。

古代的養生之道,幾乎涵蓋了醫葯、飲食、宗教、民俗以及武術等各方面的養生理論,內容極其龐雜,但具體不外乎以下四點:

一.順應自然。講求天人合一,重視人與自然和社會的和諧統一。正如《內經》上主張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長久。《老子.道德經》稱「道法自然」,就是指的要順應自然規律。

二.形神兼養。一方面要注重形體養護,另一方面更要重視精神心理方面的調攝。正所謂「守神全形」和「保形全神」。

三.動靜結合。主張「動則生陽」,也主張「動中取靜」、「不妄作勞」。

四.審因施養。主張「審因施養」和「辨證施養」,即不拘泥於一法一式,而要因時、因地、因人施用不同的養生方法。

古代養生之術則要求在養生之道的指導下施行,內容包含以下7個方面:

1.神養。包括精神心理調養、情趣愛好調養和道德品質調養等方面。其中涉及的內容以中醫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等居多。

2.行為養。包括衣、食、住、行以及性生活等生活起居行為的調養。

3.氣養。主要是醫用健身氣功的「內養功」,內容涉及中醫文化、宗教文化和武術文化等方面。

4.形養。主要包括形體鍛煉和體育健身等活動。主要是融合了醫學文化和武術文化的內容。

5.食養。為中醫養生之術的主要內容之一,應用范圍比較廣泛,適應人群也比較多。主要內容為養生食品的選配、調制與應用,以及飲食方法與節制等。涉及到醫、葯、食、茶、酒以及民俗等文化方面。

6.葯養。以養生葯劑的選配調制為主要內容。其制劑多為純天然食性植物葯;其製法一般是粗加工調劑;其劑型也多為與食品相融合。所以,中醫學界常有「葯膳」的說法。

7.術養。利用按摩、推拿、針灸、沐浴、熨燙、磁吸、器物刺激等療法進行養生。主要涉及醫葯文化,是上述養生之術以外的一種非食非葯養生方法。

養生先養氣——「氣」是生命的本源和《易經》很有密切關系的一個概念就是「氣」。《易經》認為「氣」對生命有著重要意義。中醫認為人的生命賴氣以生,氣存則生,氣失則亡。所以有「善養生者,必知養氣。」明代張景岳說:「人之有生,全賴此氣。」漢代王充在《論衡》中說:「夫稟氣渥則其體強,體強則命長。氣薄則其體弱,體弱則命短,命短則多病壽短。」可見,「氣」與養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下面,我想講講運用意念治病養生的方法。

運用意念治病養生包含兩個方面,即:意守與行氣。其原理和方法如下:

意念治病養生原理

(一)意守病處——把心專注在身體上有病痛的部位,定會產生治病的效果。心怡曰康,意念是身體運行的主帥,所以,意念像王,疾病象賊,好比帝王所到之處,盜賊和宵小之徒,自然逃散。再者,門開的時候,風就地跑進來,門關起來時就平靜無風,心攀緣外境,就好像開門,把心專注在病痛的部位就像關門,所以能平息機能的不順。

(二)意止丹田——把心專注在丹田,可以治癒許多疾病。丹田在肚臍下面一寸到二寸半的地方(《腎首五教儀》說一寸,《摩訶止觀》說二寸半)因為丹田是「氣海」,把心專注在丹田,氣息就會調和,所以能把病治好。意守注在丹田,對於兩脅痛、煩不能食、上熱下冷、氣喘等病特別有效。

(三)意住足下——把心專注在腳底,也可以治病。如果心火上升,人的身體機能就不調和。當你把心專注在腳底,上身就會覺得輕松舒適,所以說意住足下就可以治病。

(四)意系臍中——把心專注在肚臍,可以治腸胃病,也可以引發禪定。因為我們把心放在肚臍為界限,可以體悟「諸法無常」的道理。而且肚臍靠近腸胃,把心專注在肚臍,容易看見身體的不凈,因此能消除貪欲。

(五)意息法界——放寬心胸,使心遍布整個宇宙,而沒有任何執著,可以治療身體所有的疾病。世間一切事物都是由因緣和合才產生的,沒有實體。當我們明白一切事物,體性本空的道理,不執取一切病相時,病就自然好轉。這是什麼原因呢?由於內心的雜念和憶想,必將影響人體機能的運轉,這時就可能有疾病產生。當我們心地平靜,不起妄念時,全身就會感到特別舒暢,一切疾病都會不葯而愈。所以《維摩詰經》上說:「一切的疾病的根本原因,就是我們內心攀緣

外境,產生雜念。如果我們的內心沒有執著和雜念,就不會病了。」(參見《五教儀》注第三十七及第三十二卷)

意念治病養生的方法

這里講的意念治病養生方法是指意守與行氣的結合運用。以意、氣同用,或意氣並稱,極重氣字。其法至簡至易,調息、調神、調身,本乎自然。即以鼻呼吸,要訣是要細勻無聲,勻靜自然。入靜,指意念活動專一,或無雜念。大腦皮層非處於於興奮,或抑制狀態。養生之道,是在凝神養性,意守與行氣靈成一體。

(一)運用音氣治病的六氣的治病法

《雲笈七簽》卷三十二《服氣療病》曰:「凡行氣以鼻內(納)氣,以口吐氣。微而引之,名曰長息。內氣有一,吐氣有六。內氣一者吸也。吐氣六者,謂吹、呼、唏、呵、噓、稲,皆出氣也。凡人之息,一呼一吸,無有此數,欲為長息。吐氣之法,時寒可吹,溫可呼,委曲治病。吹以去熱,呼以去風,唏以去煩,呵以下氣,噓以散氣,稲以解極。」即認為吸取生氣,吐出死氣,即可長生不死。具體行氣技法是六字氣訣:通過鼻吸口呼,呼氣時結合嘴裡默念輕柔而且緩慢地念「吹、呼、唏、呵、噓、呬」這六個字音,念時只動嘴出氣而不出聲,耳朵當然就聽不到嘴裡所念的聲音了。因為這六個音念得很輕,感覺上好像有很柔和的氣緩緩地流過舌頭和牙齒。所念得氣雖然輕柔,但心中卻全神貫注,字字分明。而且心裡要放輕松,不可緊張。用以影響肝、心、肺、脾、腎、三焦,祛除各臟腑病邪的一種氣功鍛煉方法。

念「吹」可以治腎臟的疾病;

念「呼」可以治脾臟的疾病;

念「唏」可以治三焦的疾病;

念「呵」可以治心臟的疾病;

念「噓」可以治肝臟的疾病;

念「呬」可以治肺部的疾病。

行氣技法包括外呼吸和內呼吸。外呼吸是指在肺內進行的外界空氣與血液的氣體交換,也稱肺呼息。所謂內呼吸,是血液與組織細胞的氣體交換,也稱組織呼吸。行氣的呼吸,主要調整肺呼吸,使之達到古人形容的「吐惟細細,納惟綿綿」的均勻、細緩、深長的程度。進而對內呼吸產生良好的影響。據說吐納練習均為入門者修煉,當吐納練息達到高層次時,則無息可調。那時呼吸微微,忽然遽斷,進入胎息境界。>說:「得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噓吸,如入在胞胎之中」。意指練功至深者,就像胎兒在母腹之中,鼻無出入之氣。胎息是吐納練息的最高境界,道教中許多道士都偏愛此功。

到底「三焦」是什麼呢?三焦也就是現在所說的消人系統或消化的路線,「焦」就是焦腑的意思,三焦包括上焦、中焦、下焦。上焦在嘴巴以下,胃部以上,主要的功能在於便利食物的輸送。中焦在胃裡,主要的功能在使食物便於消化。下焦在膀胱上面,主要的功能在於排泄。

用死背的方式,較不容易把這六個字和所對治的臟腑記牢。如果我們能把下面這一首偈背誦起來,就輕松多了:

心配屬呵腎屬吹

脾呼肺呬聖皆知

肝臟熱來噓字至

三焦壅處旦言嘻

這六個字奧妙無窮,不但可治好五臟的疾病,而且也可以治療身體機能的不調順。例如:身體感覺到冷時,可以用「吹」來治。身體感覺熱時,用「呼」來治。百節疼痛和風邪用「嘻」來治。煩脹上氣,用「呵」來治。有痰陰,用「噓」來治。疲勞厭倦,則用「呬」來對治,簡而言之,「吹」可去寒,「呼」可去熱,「嘻」可去痛,「呵」可去煩,「噓」可散痰,「呬」可補勞。

春天用「噓」來治肝臟的疾病,夏天用「呵」來治心臟的疾病,秋天用「呬」來治肺部的疾病,冬天用「吹」來治腎臟的疾病。這樣,效果會特別好。「呼」治脾臟的疾病和「嘻」治三焦的疾病則四季通用。

還有,六氣也可以治同一臟的疾病。五臟之中任何一個內臟,有冷就用「吹」來治,有熱用「呼」來治,有痛就用「嘻」來治,有痰就用「噓」來治,虛勞無力用「呬」來治。

(二)觀想呼吸療病的十二息治病法

一般人的身體依賴著呼吸才能活命,高明的人從一個人的呼吸就可以看出他的健康狀態和生了什麼病。

人的心理狀態會影響到呼吸,譬如當我們憤怒時,呼吸的氣息就會變得又急又粗。同樣的原理,我們可以透過觀想和心靈的力量來改變呼吸,達到治病的效果。在還沒有介紹運用呼吸治病的方法以前,我們需要明白呼吸的四種現象:

1、風相——心裡感覺到鼻子呼吸有聲音

2、喘相——雖然沒有聽到呼吸的聲音,可是呼吸不順暢

3、氣相——呼吸雖然沒有聲音也很通暢,但是呼吸所出入的氣息不細微

4、息相——呼吸不但沒有聲出入通暢,而且氣很微細綿長,若有若無,不容易被察覺。

前面三種呼吸的現象都是不諧調的。因為呼吸粗糙急促的人容易生病,而且情緒不穩定,心神難寧靜。如果要治好這種呼吸的現象,需要學打坐,首先放寬身體,把心情放輕松,然後一心專注丹田,再先放寬身體,把心情放輕松,然後一心專注丹田。再想像呼吸的氣息遍布全身,隨著八萬四千個毛細孔或出或入,沒有任何的障礙。

當我們把心定下來以後,呼吸自然就會微細綿長。呼吸微細綿綿長的人,不但不會生病,而且心情愉快,神識安穩,心容易入定。所以智者大師在《釋禪波羅蜜》的第二卷說:「呼吸像風的人,心中一定散亂,呼吸像喘的人,心情結滯而不通暢。呼吸像氣流的人,身心容易疲倦。只有守住微細的呼吸,心情才能寧靜,而進入禪定的境界。」

當你呼吸微細綿長,心情寧靜以後,運用呼吸來治病就輕易多了。下面,我們來談談「十二息治病法」十二息治病法就是我們運用觀想呼吸的二十種狀態,來產生治病的功效。

1、上息治沉重

2、下息治虛懸

3、滿息治枯瘠

4、焦息治腫滿

5、增長息治贏損

6、滅壞息治陰膜

7、暖息治冷病

8、冷息治熱病

9、沖息治壅塞不通(症結腫毒)

10、持息治掉動不安

11、和息可通治身體機能的不調

12、補息可滋補身體機能的衰退和虛勞

善於運用這個原理,可以治癒所有的疾病,其他疾病的治療方法,請依此類推。

(三)專用觀想的治病方法

前面「十二息治病法」是在呼吸的氣息上加以觀想。觀想的用途很廣。譬如我們運動前可以觀想自己身體站在大蓮花上,面部帶著微笑,心情喜悅和樂,觀想天上地下,四面八主都有清凈的色光明;然後運用深長而且均勻的呼吸,觀想白光從鼻孔吸入,一直降到腹腔部,腥部圓滿清凈,如中秋月輪,再隨著呼吸觀想腹腔部的白色光明,逐漸上升,散布在全身三百六十個骨節,然後緩慢地從八萬四千個毛細孔中散發出來,這種觀想方式,對於身心的裨益很大。

下面我們就來談純粹用觀想治病的方法和原理。

1、觀想治病的原理

為什麼運用觀想可以治病呢?因為心境是交互影響的。凡夫過於執著物質的表相,以致心力脆弱,無法運用心靈的力量來改變外境,所以產生「心隨境轉」的現象,聖人可就不同了,他們心中沒有雜念,心力強而且專一,所以能「境隨心轉」用心力來改變外境,產生「神通」和「奇跡」的現像。

觀想是鍛煉心力的一種方法。治療越嚴重的病,就需要越精純的觀想。古人「望梅止渴」和「懸沙充飢」都是運用觀想到成效的最好例證。《小止觀》上面也記載:有一個人患了冷病,他就觀想身上生起了熱氣,對果當真把冷病治好了。善於運用觀想來治病的例子,大藏經中多得不勝枚舉。例如:在《正法念處經》中,佛陀教導弟子觀想六道的實況。在《禪秘要法經》中,佛陀教導弟怎樣運用觀想六道的實況。在《禪秘要法經》中,佛陀教導弟子怎樣運用觀想來滅除貪愛、憎恨和愚痴等心理的毛病。在治貪淫法、治利養瘡法、治犯戒法、治沉迷音樂法、治失心法,以及鬼魅所著種種不安,不能得定的方法。僅就智者大師當時所讀的本《雜阿含經》中,佛陀就說了七十二種治病的方法(註:《治禪病秘要法》的「治阿煉若亂心病七十一法」,即摘譯自古本的《雜阿含經》中,然而,這些方法當中有許多是我們末法時期的眾生很難學會的。現在我們只介紹其中幾則較簡單的實例:

2、觀想治病的實例:

(1)用觀想治治療腹部有疾病

從前有一個腹部結了硬塊的疾病,他就觀想一隻金針進入腹部刺散那一小塊硬塊。這個人天天這樣觀想,終於有一天腹中的硬塊果然沒有了。可是腹部卻忽然發生疼痛。於是他就去請問善知識,說:」為什麼我腹部的硬塊好了,卻又是會痛呢?那個人就回答他:「你觀想金針破除腹部的硬塊,可是金針卻留在腹部裡面。所以你應再運用觀想來把那隻金針除去。」他回家後,依照那位善知識的話去做,肚子痛的毛病也就痊癒了。

(2)用觀想治療身體虛弱

從前有一個人身體虛弱,後來他觀想自己的頭頂上有溫暖的醍醐,一滴地滴入腦中,然後灌注五臟,流遍全身,滋潤肢體。果然治癒了虛勞損傷的疾病。

(3)用觀想治療頸部的毒瘤

從前有一位法師,頸部長了毒瘤。這位師父就天天觀想這毒瘤像蜜蜂的巢一樣,本來有許多蜜蜂都很快地飛出蜂巢,膿血都從毛細孔流出,像蜜蜂走了以後,只剩下一個空巢。觀想純熟以後,頸部的瘤也就痊癒了。

(4)治吞食蛇影的兩種方法

過去有一個吃東西的時候,吞了一種很像小蛇的食物(其實,可有是蛇的投影),分就自以為是真的吞進了一條小蛇,因為他每天都時常這么想,所以生病了。

後來一位聰明的人知道了這件事情以後,就趁那位病人下痢的時候,拿了一條死的蛇放在便盆里,然後對那位病人說:「蛇已經出來了!」說也奇怪,從此以後那人的病居然就好了。

在我們中國的歷史上也有一個很相似的故事,那就是「杯弓蛇影」。「杯弓蛇影」這典故記載在《晉書》的「東廣傳達室」。故事雖然相似,可是治療的方法卻回異其趣:樂廣有一們很好的的朋友,自從上次離別以後,就很少到樂廣東省的家裡拜訪。樂廣就寫信去問那位朋,那位朋友說:上回樂廣請他喝酒,看到酒杯里有一條蛇,當時很惡心不敢喝下去,因為礙於情面。於是硬著頭皮喝下了,沒想到從那時候起就生了一場大病,直到現在沒有痊癒。

樂廣看見壁上掛了一把弓,開頭很像蛇,他推想,杯中的蛇大概就弓的影子吧。於是他又在原來的地方擺了酒席,派車子請那一位朋友來吃飯。那位朋友在杯中見到了蛇,他說:「這跟我上一次所見到的情形完全一樣。」樂廣就把原因告訴他。那位生病的朋友,豁然意解,病馬上就好。

其實,就佛法的觀點來說,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是因緣和合的假相,可是心夫都執著這個假相以為真實,產生了許多苦惱和痛苦。這不也是和「杯弓蛇影」的情形很相似嗎?所以佛陀才大慈大悲地告誡我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金剛經》第五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只有當我們的心中沒有偏見和執著時,才能解脫苦惱而得到大自在。

(5)轉移注意力的治病奇跡

從前有一個人生了一個會致命的惡瘡,手臂上也長了一個無關緊要的小疔。他請了一個高明的醫師來治療。那醫生對他說:「你這個大瘡沒有什麼要緊,倒是你手臂上的尋疔很嚴重,有生命的危險,你要好好注意!」病人聽了醫生這一段話,他就把注意力轉移了專門注意手上的小疔,而不去理會大惡瘡,久而久之,身上的瘡卻全部都好了。這也是觀想治病的一個好例子。

(6)笑病可不葯而愈

從前有一個人每天用功讀書想考取功名:後來果然考上狀元。沒想到從考中狀元的那一天起,他就因為太得意笑個不停,他得了很嚴重的「笑病」。

京城裡很多醫生開處方治療,都沒有什麼效果。後來有一位高明的醫生把了他的脈以後就很認真而且嚴肅地說:「你得了必死的絕症!這種病我沒有辦法治,據我所知,只有一位老先生才能治好你這種絕證,幸好我認識他,稍慢可就不及了!」接著,這位醫師很詳細地描述病因和將來的嚴重性。

那狀元聽說他得了凶險的絕症,而且天下只有一位老先生能治,嚇得臉都發青了,再也笑不出來了,急忙放下萬緣,專程趕去。他到了那裡,沒想到老先生說:「你的病全好了,可以回去啦!因為你得了笑病,葯石難治,那位醫生不得不用致死的絕症來嚇唬你,才能把你的病治好,請你不要見怪。」

運用心力治病的十個條件

運用心靈的力量來治病,需要遵守下面十個條件:

1、信——相信這個方法能治病

2、用——隨時常用,以免生疏遺忘

3、勤——用時專精不懈,直到病癒為止

4、常住緣中——常把心放在對治疾病的方法上,而不胡思亂想。

5、別病起因——辨別生病的起因

6、方便——靈活巧妙地運用對治的原是和正確的方法

7、久行——實行還沒得到利益時,不計較時間的長短,繼續不斷地練習而不生怠惰心。

8、知取捨——知道練習得了益處,就應勤加實行,有了害處,就應馬上舍棄

9、護持——明白禁忌的意義,而且不去觸犯

10、遮禁——得到利益,不向人誇耀;受到損失,不生懷疑和毀謗。

假如能夠徹底做到這十點,心靈的力量一定能夠發揮出來,可產生治病的效果。

這里必須說明的兩點是:以精神的力量來治病,需要平常不斷練習,有了相當的定力後,才容易奏效。還有,遇到像發燒和胃出血等緊急情況,最好還是趕緊去醫院吃葯打針,以免誤事。

與影子養生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