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音樂如何養生?
音樂也可以作為葯劑,實現「清熱、滋補、理氣、潤燥」等效果,達到調節身心,舒緩壓力,平穩和諧地修養心靈,從而獲得健康快樂的作用!
數千年來,中醫的主要精華就是研究人體腑臟的心理功能於病理變化為內容。而心、肝、脾、肺、腎五臟是最重要的課題。人體五臟功能正常與否,強與弱,都會直接影響人的生命過程,所以五臟保健最重要。 為活化五臟功能,古人更將五臟配合五行(金木水火土)與五音(宮商角徵羽,中國傳統音樂的五個調式,),形成一套完整的音樂養生概念。益脾的音為宮音,五行屬土,利消化系統;健肺的音為商音,五行屬金,利呼吸系統;活肝的音為角音,五行屬木,利免疫系統;養心的音為徵音,五行屬火,利血液循環系統;補腎的音為羽音,五行屬水,利分泌系統。 古曲《賽龍奪錦》等明快活潑的樂曲好比是清熱方劑,主要針對於壓力過大和身體疲勞等症狀,能令人心情愉快,精神開朗,有減輕生活壓力,消除憂慮的效用。 而古典曲目《漁舟唱晚》悠揚悅耳,是滋補方劑中的一貼良葯,這首曲子描繪了夕陽西下,晚霞斑斕,漁歌四起,漁夫滿載豐收的情景。寧靜安詳的古箏樂韻,如潤物無聲的細雨,滋補了浮躁的心靈。 《娛樂昇平》等曲調清新活潑,樂觀向上,可作為理氣方劑對煩悶氣滯、情緒低落、食慾不振等症狀十分有效,能帶來樂觀的生活態度,提高人們的身體機能,提升工作的效率。 當上火或者口乾舌燥的時候,可以聽聽潤燥方劑里的音樂,比如《織出彩虹萬里長》,平穩柔和的樂曲,令人心平氣和,情緒安寧。某些音樂甚至能形成優美溫馨的音波磁場,巧妙地與人體五臟(心、肝、脾、肺、腎)相感應,誘發五臟的健康運作,真正達到以聽音樂的方式為現代人減壓、強健身體、保養心靈。心,在五行屬火,與五音之「徵」相應(徵=D),本曲能誘發心的健康運作,平穩和諧地修養心靈。
2、「養生」和「養身」有什麼區別
養身就是保養身體、調理身體,偏重在具體的身體機能上,而且不會太具備長遠性。比如說「孕婦剛生產完,要注重養身」;「某運動員受傷後做了手術,要請假養身」等等。
養生是保護生命、延年益壽。我國中醫及佛學十分重視預防保健,稱為養生,通過精神調養、食療葯膳、養生功法等等整體綜合措施。達到體質增強、防治疾病、防止衰老,延長生命的目的。
(2)韻情養生擴展資料:
養生,動詞也,亦可為名詞。原指道家通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養,即調養、保養、補養之意;生,即生命、生存、生長之意。現代意義的「養生」指的是根據人的生命過程規律主動進行物質與精神的身心養護活動。
保養,是指遵循生命法則,通過適度運動,加之外在護理等手段,讓身體機能及外在皮膚得以休養生息,恢復應有機能,這是養生的第一層面;
涵養,是指開闊視野、通達心胸、廣聞博見,通過對自身的道德和素質的修煉和提升,讓身心得到一種靜養與修為,從而達到修心修神的目的;
滋養,是指通過適時適地適人,遵循天地四時之規律,調配合宜食療,以滋養調理周身,達到治未病而延年的目的。
實質上,養生就是保養五臟,使生命得以綿長的意思。
養生學是一門涉及諸多學科的綜合科學,它包括中華中醫學、康復學、營養學、美學、心理學、國學、物理學、化學、藝術、烹飪、運動學、佛學、道學、儒學等等。
參考資料:網路-養生
3、關於劉純的養生法是不是真的
這個很不好說啊,那要看你百指的養生要達到什麼程度了。
他的養生理論大部分都是有用的,個別沒有去證實,或我孤陋寡聞不敢確定!
三分治七分養在現代醫學中是行不通的,因度為現在的醫學技術比那時候高多了。但小病還是建議三分治七分養。。有句古話,是葯問三分毒。。何況現在的西葯都有四分毒了!!自己抗抗多身體的抵抗,免疫能力的提高都有好處!
至於你說的血管瘤那要按他的慢慢養,估計耗些日子答病情都惡化了!
我說這些不是說老祖宗留下的東西都不好,只是就事論事,養確實是好事,只是有的病不下猛葯是不行的。就像有些病不開刀治療,光養也沒啥用!
個人建議(大病就版早早治療,小病抗抗沒關系,平時多鍛煉身體增強身體抵抗力,免疫力。還有很多食療也可以多看看,吃權吃養養補補身體也沒啥壞處!)
4、關於養生的句子
健康幸福
胡秉言
健康是每個人最大的財富
婚姻是家庭的最美音符
兒女是父母的最大驕傲
和諧是百年中最美幸福
身體健康方能長命百歲
相敬如賓方能舉案齊眉
紫燕繞梁方能其樂融融
相互包容方能門庭生輝
5、鬼穀子 養生
武功很高,但傳說畢竟是傳說,誰也不知道真實的情況。誰也沒有見過他真實的打鬥。
6、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養生的具體內容
春屬木,生長生發,宜養肝,夏屬火,生長發育,宜養心,秋屬金,主收斂,宜養肺,冬屬水,主封藏,宜養腎。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釋義:春天萌生,夏天滋長,秋天收獲,冬天儲藏。指農業生產的一般過程。亦比喻事物的發生、發展過程。
從中醫養生的角度看,順應四季,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冬病夏治、夏病冬治,就是按照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規律來調整自己的生活,從而達到健康養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1、春屬木,生長生發,宜養肝
肝主春,肝喜綠色食物,春天要多吃一些綠色蔬菜。加強肝臟的保健,保持情緒樂觀,不大悲大喜或暴怒。另外,春季也能使肝氣過旺,內火上升,這對脾胃會產生不良影響,妨礙食物正常消化吸收,所以還要加強脾胃的調節與保養。
2、夏屬火,生長發育,宜養心
心主夏,心喜紅色食物如:山楂、紅棗、枸杞等。夏季出汗多,鹽分損失多,若心肌缺鹽,心臟搏動就會受到影響,此時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鹹味以補心。長夏季節氣候潮濕、溫暖,在人體則與「至陰」之脾與之相應,天氣悶熱首要的防濕補脾。
3、秋屬金,主收斂,宜養肺
肺主秋,肺喜白色食物如:白蘿卜等。秋季燥氣當令,易傷津液,飲食應以滋陰養肺之品為宜。另外酸味食物能收斂肺氣,而辛辣食物則發散瀉肺。所以,秋季常吃梨、番茄、檸檬、烏梅、葡萄、山楂、石榴、獼猴桃等酸味水果可養肺、潤肺,還能達到止瀉祛濕、生津解渴、健胃消食、增進食慾的作用。
4、冬屬水,主封藏,宜養腎
腎主冬,腎喜黑色食物如:黑豆製品等。寒與腎相應,最易消耗腎的陽氣,陽氣一傷,人就容易發生腰膝酸軟、易感風寒、夜尿頻繁等症狀,因此在冬天一定要注意養腎。多吃核桃、枸杞、羊肉等溫性食物,用食物來補充自己的腎氣。
(6)韻情養生擴展資料:
《荀子 · 天論》中說:「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凶。」這也就是現代自然哲學所倡導的「師法自然」思想,告誡人們要正確處理好「人工自然」與「天然自然」之關系,不要逆「天」而行。
漢代著名學者董仲舒在《春秋繁露·王道通三》提出了「天人感應」論,認為如果君主逆「天」,不施德政,就會激起天的震怒,引發水、火、蟲、旱、地震等災害。在這里即可窺見其重視協調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重要性的思想。
7、關於養生語錄
健康名言
1、健康是自然所能給我們准備的最公平最珍貴的禮物.——蒙田
2、健康是一種自由——在一切自由中首屈一指. ——亞美路
3、人的生活就是運動.——托爾斯泰
4、幸福的首要條件在於健康.—— 柯蒂斯
5、健康本身是歡樂與滿足的源泉.——彼得
6、健康的價值,貴重無比.它是人類為了追求它而惟一值得付出時間、血汗、勞力、財富甚至付出生命的東西.——蒙田
7、保持健康的秘密是適當地節制食物、欽料、睡眠和愛情.——雨果
8、歡樂就是健康,反之憂郁就是病魔.——哈利伯頓
9、吃飯莫飽,走路莫跑,說話要少,睡覺要早,遇事莫惱,經常洗澡.——謝覺哉
10、忽略健康的人,就是等於在與自己生命開玩笑.——陶行知
11、有規律的生活原是健康與長壽的秘訣. ————巴爾扎克
12、健康是智慧的條件,是愉快的標志. ————愛默生
13、最窮苦的人也不會為了金錢而放棄健康,但是最富有的人為了健康甘心情願放棄所有的金錢. ——枸爾頓
14、人世間最好的醫生是:節制欽食、心平氣和以及心情愉快.——斯威夫特
15、鍛煉身體要經常,要堅持.人同機器一樣,經常運動才能不生銹.——朱德
16、人類所能犯的最大錯誤就是拿健康來換取其他身外之物!——叔本華
17、從煅煉成健康的身體中本來鍛煉出健康的精神,這是做一切工作所必遵循的一條辯證唯物主義的准則.——朱光潛
18、健康的人未察覺自己的健康,只有病人才懂得健康.卡萊爾
8、養生音樂真的能養生嗎
《天韻五行樂》里演奏所用的是中國民族弦管樂器,主要有古琴、古箏、竹笛、竹簫等,每一個調式均選用一種樂器主奏,為「琴羽、箏商、簫角、笛徴宮」,古人稱「琴簫」為弦管樂器中的「君子」,其音質深遠幽雅、空靈清和、意味雋永,千百年來一直為賢者高士所鍾愛與推崇,誠為天賜靈物!其形態至簡而其氣韻至深,其音波可直入五臟,振動其氣機,疏導其瘀滯,伐其有餘而補其不足,令人體五臟中和清安,氣爽神清,其優美清雅的音色對人體的健康很有益處
回歸國學經典,致力全球傳播!
肝屬木,在音為角,在志為怒;心屬火,在音為徴,在志為喜;脾屬土,在音為宮,在志為思;肺屬金,在音為商,在志為憂;腎屬水,在音為羽,在志為恐
音樂與人的心理、生理有著密切的聯系早在兩千多年前的中國醫學巨著《黃帝內經》中就記載著:「肝屬木,在音為角,在志為怒;心屬火,在音為徴,在志為喜;脾屬土,在音為宮,在志為思;肺屬金,在音為商,在志為憂;腎屬水,在音為羽,在志為恐」角、徴、宮、商、羽五音稱之為「天五行」
我們這套《天韻五行樂》就是根據古人的「五音療法」理論並結合現代音樂療法而創作的,目的在於通過這些悠雅平和、清新自然的旋律來引導人們改善心靈和身體的不正常、不平和狀態;無論心靈憂愁哀怨還是身體內臟生病,只要用心去諦聽去感受,音樂或深或淺地總會使人們心情放鬆、氣血和暢,從而對身心起到很好的保健康復作用,這就是音樂治療,也稱音樂醫學
愛好氣功的人們也可將其作為帶功音樂,在清靜整潔的環境中,或端坐或靜卧,令身體松靜自然,呼吸均勻暢達,寧神靜氣,聚精會神於音樂旋律之中,並體味相應臟器的感覺,令二者的波動諧振起來,即可鼓盪體內氣機,疏通經絡,平衡陰陽而強身健體
《天韻五行樂》正是運用了陰陽五行理論,共有五個調式,分別代表五行,對應五臟;每個調式分為陽韻和陰韻兩個部分,陽韻用於補益臟虛,陰韻用於清瀉臟實
「音樂療法」大事紀
一、1950年美國成立了世界第一個音樂治療協會
二、1974年成立了世界音樂治療聯合會
三、1989年在北京正式成立了中國音樂治療學會
四、1996年中央音樂學院設立了中國第一個音樂治療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