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支氣管炎患者如何養生?
要有良好的居住環境
1、房間保持適宜的溫濕度。慢支患者居住的房間室溫應相對穩定,一般以18~20℃為宜。冬季應該有取暖設施。用煤爐取暖時,切忌把室溫搞得時高時低,使患者受涼感冒,加重病情。同時,由於冬季空氣乾燥,房間內室溫又高,會引起患者呼吸道粘膜乾燥、咽喉痛等,使得痰液更加粘稠,不易咯出。所以,應適當增加房間內的濕度,如使用空氣加濕器,或將水放在鋁制飯盒等易導熱的容器內,置於暖氣上,用煤爐取暖的,可將水壺置於煤爐上為空氣加濕。房間的相對濕度應以50%~60%為宜。
2、經常開窗通風換氣。由於很多慢支患者都知道受涼感冒容易誘發呼吸道感染,所以在冬季,房間總是門窗緊閉,輕易不出門。其實,開窗通風,可以放走房間內污濁的空氣,換進清新的空氣,不但降低了空氣中病原微生物的密度,減少呼吸道疾病的傳播,同時還可以避免污濁的空氣給患者帶來煩躁、倦怠、頭暈、食慾不振等不良反應。所以適當增加開窗通風換氣的次數,使室內空氣保持流通、新鮮是非常重要的。
3、避免有害及刺激性氣體刺激。慢支患者的居室應特別注意避免有害及刺激性氣體如煙霧、粉塵、煤氣等對呼吸道的刺激。可採用濕式掃地、掃床方法,即在掃帚外包裹一層濕毛巾再進行清掃,或在患者不在的情況下打掃衛生,以防止塵土飛揚。廚房內最好安裝排氣扇或抽油煙機,避免腥辣油煙對患者造成呼吸道刺激。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1、戒煙。國內外的研究均證明吸煙與慢支的發生有密切關系。吸煙時間愈長,煙量愈大,患病率也愈高。戒煙後可使症狀減輕或消失。所以,有吸煙嗜好者應戒除。
2、加強營養,合理膳食。患者因病程長,胃腸功能弱,進食少,長期大量咯痰者蛋白質消耗較多,造成營養缺乏,抵抗力下降。冬季天氣寒冷,故應給予患者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魚類、蛋類、核桃、大豆製品、新鮮蔬菜和水果等。蜂蜜、山葯、白果、核桃、梨、枇杷等均對老慢支患者有一定的治療作用,可適當食用。患者的飲食應忌食生冷、油膩、辛辣的食物,並要控制食鹽的攝入。
哮喘性支氣管炎多由過敏引起。蝦皮、蝦米、螃蟹、鹹菜、霉變食品等,均可誘發支氣管哮喘病的發作,故應避免食用。若食慾欠佳,可給予半流或流質飲食,注意調節好食物的色香味。
要鼓勵患者多飲水,每日至少飲3000毫升,以保持呼吸道濕潤,使痰液稀釋,利於咯出。
3、適當著衣,注意保暖。老慢支患者耐寒能力差,體弱怕冷,當遇到寒冷刺激時,易引起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調查研究表明:老慢支患者感冒後約有80%可引起支氣管炎急性發作。所以,應根據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服,冬天外出要戴口罩和圍巾。常言道:「寒從足起」,慢支患者應特別注意雙腳的保暖。
2、怎樣保養呼吸道
上呼吸道感染是由多種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一種最常見的上呼吸道疾病。其臨床表現有咽干、喉癢、喉痛、鼻塞流涕、噴嚏、畏寒發熱、咳嗽、全身乏力、關節酸痛等。如同一地區有多數人同時發病,甚至出現大流行,表現為起病急、寒顫、高熱、眼結膜充血,則稱之為流行性感冒。
養生指南:
一.消毒隔離預防:感冒流行期間,應盡量避免去公共場所,非外出不可時應戴口罩,防止病毒吸入和避免交叉感染。居室應保持空氣新鮮,經常打開窗戶通風,每日1~2次,每次20分鍾。並定期將居室門窗緊閉,每立方米空間用食醋5~10毫升,加水一倍稀釋後加熱熏蒸2小時,能起到消毒空氣作用,有條件者可每天消毒1次。另可選用大青葉、板蘭根、貫眾各30克,水煎代茶飲用,連服3天,有預防作用。
二.戒煙少酒多茶:煙草中含有尼古丁等30多種毒物,吸煙有利於細菌、病毒在呼吸道生長繁殖。長期酗酒會使免疫力下降。茶葉能生津止渴,提神醒腦,還能發汗治感冒。因此,力戒煙、少飲酒、多喝茶是預防感冒的重要措施之一。
三.注意勞逸結合:生活要有規律,每天定時起床、睡覺、工作、就餐。睡眠應充足,避免過度疲勞。宜加強體育鍛煉以增強體質,提高機體抵抗力,可選擇跑步、保健體操、太極拳、氣功等項目,持之以恆。從夏天開始,每天早晨用冷水洗臉洗鼻,堅持到冬天能增強對寒冷的適應性和耐受性。在寒冷季節或氣候突變之際,應注意防寒保暖,及時增減衣服。
四.自我按摩保健:早晨起床時,用手指按鼻翼兩側外緣中部與鼻唇溝之間處1~3分鍾;用兩拇指背沿鼻樑骨兩側上下往返用力擦10~30次,令鼻內外發熱;也可用兩手掌心擦頭後頸肌外側凹窩中處1~3分鍾。
五.飲食營養調攝:應適當增加營養,多食容易消化又含有豐富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食譜要廣,葷素搭配。盡量避免吃堅硬粗糙、油膩煎炸等不易消化及刺激性食物。
上呼吸道感染是嬰幼兒最常見的疾病
家長們都有這樣一種印象,孩子小時候最多出現的就是發燒、咳嗽、流鼻涕等;而在醫院就診的小病人中十有八九也就是這些症狀。醫生的診斷也常常是"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兒時期最常見的疾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尤其多見於季節變換時。每人每年可發病數次,大多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常見的有鼻病毒、流感病毒、道呼吸道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由於引起感冒的病原體不同以及小兒體質和年齡的各異,感冒時,不一定出現發熱,但會打噴嚏、流鼻涕,有些輕微的咳嗽。當鼻腔被濃鼻涕阻塞時,嬰兒就會出現呼吸困難,拒絕吃奶等;2-6歲的小兒感冒時,常常先出現高熱,1-2天後才出現流鼻涕、咳嗽等症狀;而5-6歲以後的小兒感冒後,常常僅有流鼻涕、咳嗽或咽喉等症狀,很少發熱。一般輕症感冒在3-4天內即可自愈,而重症感冒高熱持續達1周。 小兒得了上呼吸道感染後,機體抵抗力下降,一些細菌如鏈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桿菌等,乘機侵入人體,繼發細菌感染。感染可以向下呼吸道及鄰近器官蔓延,引起氣管炎、肺炎、中耳炎、鼻竇炎等,甚至可以通過血循環向全身播散,引起敗血症及各種化膿性疾病。
如果發現孩子感冒後遲遲不能恢復,或症狀逐漸加重,出現咳嗽、氣急,體溫不愛或熱退後又出現高熱,就要想到是否病情加重或有並發症。6個月-3歲的小兒感早高熱時,還要警惕高熱驚厥的發生。
上呼吸道感染並不都要用抗生素治療
孩子感冒後,家長總不免焦急、擔心,希望孩子盡快康復。特別是當孩子發燒不退、吵鬧不安時,更是心急火燎,四處求醫,最好能葯到病除。常常要求醫生多開些抗生素,並且相信打針比吃葯效果更好。
其實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體多數為病毒,目前對此還沒有特效葯,一般的抗生素對上呼吸道感染無明顯的治療作用。如果過多地或不必要地使用抗生素不僅會對人體產生一些毒副作用,如慶在黴素、卡那黴素引起聽覺障礙和腎臟損害;紅黴素引起惡心、嘔吐、腹部不適;青黴素過敏等。更嚴重的是由於濫用抗生素,使體內發生"菌群失調",也就是人體內本來正常存在的細菌被抗生素殺死,而一些原來被正常;攻群抑制的細菌乘機大量繁殖,引起繼發感染。這些細菌往往對抗生素具有抗葯性,治療很束手,後果嚴重。抗生素經注射用葯比口服吸收快,效果好。但是注射時必須注意正確的方法以及無菌操作,否則除了增加小兒的痛苦外,還會造成注射局部硬結,甚至腫痛,繼發感染。經常打針還容易導致"臀肌攣縮症"。因此一般的上呼吸道感染是不需要用抗生素治療的。
只有在已經繼發了細菌感染的情況下,才適當地選用一些敏感的抗生素。 針對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應加強護理,保證休息和足夠的營養,呼吸新鮮空氣和攝入適量的水分。同時,給予適當的對症處理,如高熱時用退熱葯或物理降溫,鼻塞嚴重時用滴鼻劑等。
預防上呼吸道感染的對策
每到季節變換,天氣忽冷忽熱時,許多家長都擔心孩子會著涼,會感冒,有些家長唯恐孩子受涼,把孩子捂得嚴嚴實實,其結果卻適得其反,孩子越捂越嬌,稍有不慎 就傷風感冒;胃些家長經常給孩子注射丙種球蛋白等 ,將此作為預防小兒上呼吸道感染的靈丹妙葯,但事實上收效甚微。那麼究竟該如何預防小兒上呼吸道感染呢? 上呼吸道感染的發生主要與病原體感染以及小兒抵抗力有關。預防措施的關鍵是避免接觸病原體。
在感冒流行期間,不要帶孩子到人多擁擠、空氣混濁的公共場所,更不要讓孩子接觸感冒患者。當家人患感冒時,應盡量減少與小兒接觸,經常開窗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清潔及流通。把家中的門窗關緊後用醋蒸熏,可殺滅空氣中的病原體。必要時,可用過氧乙酸噴霧或乳酸蒸熏消毒。如果哺乳期的母親患感冒,可盡量用肥皂洗凈雙手後戴上口罩喟奶;若有發熱,可將奶擠出,煮沸後再喂。要提高小兒上呼吸道免疫力,增強抵抗上呼吸道感染的能力。另外,在氣候多變的季節,家長應加強對小兒的護理,根據氣溫變化及時增減衣服。由於活潑好動,容易出汗,衣服不要穿得太多,更不能按成人尤其是老年人的標准,而應適時、適溫調節。
上呼吸道在兒童中多發的另一原因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體較多,不僅有病毒、細菌,還有支原體等,而每一種病原體又分為若干型,所以這次感冒由這一種病原體引起,下一次就可能是另一種病原體。因此目前還沒有有效的預防接種及其他葯物可預防小兒的上呼吸道感染。
3、人體的幾大養生部位你知道有哪些?
搓額方法:左右輪流上下搓額頭50下,經常搓額可以清醒大腦,還可以延緩皺紋的產生。
搓鼻方法:用雙手食指搓鼻樑的兩側。經常搓鼻可以使鼻腔暢通,並可起到防治感冒和鼻炎的作用。
搓手方法:雙手先對搓手背50下,然後再對搓手掌50下。經常搓手可以促進大腦和全身的興奮樞紐,增加雙手的靈活性、柔韌性和抗寒性,還可以延緩雙手的衰老。
搓耳方法:用手掌來回搓耳朵50下,通過刺激耳朵上的穴位來促進全身的健康,並可以增強聽力。
搓腹方法:先左手後右手,先順時針後逆時針地輪流搓腹部各50下,可促進消化,防止積食和便秘。
搓腰方法:左右手掌在腰部搓50下,可補腎壯腰和加固元氣,還可以防治腰酸。
搓胸方法:先左手後右手在兩肋中間「胸腺」穴位輪流各搓50下,經常搓胸能起到安撫心臟的作用。
搓足方法:先用左手搓右足底50下,再用右手搓左足底50下。足部是人的「第二心臟」,可以促進血液的循環,激化和增強內分泌系統機能,加強人體的免疫和抗病的能力,並可增加足部的抗寒性。
頭部,養生關鍵詞:勤曬、梳頭、多動。
頭部是人體第一保健特區,中醫認為,頭為「精明之府」,人體五臟六腑的精氣匯於此,有50多個穴位與全身器官關系密切。現代醫學也指出,大腦是人體的「司令部」,統領人的一切活動。因此,需要特別保護。專家建議多按摩頭部,可以用手代替梳子梳頭,按照從頭頂到後腦勺,再從頭頂到耳朵兩側的順序,來回各推三四十次,使頭部產生熱麻感。
曬太陽也是頭部保健的好方法,尤其在寒冷的冬天,吃完午飯,讓陽光灑在頭頂的百會穴。曬15分鍾,能夠通暢百脈、養腦補陽。大腦還對氧氣情有獨鍾,跑步、快走等有氧運動有助於改善大腦血液循環,保證充足的血氧供應,打打乒乓球、羽毛球可以提高大腦反應能力、延緩衰老。
耳朵,養生關鍵詞:捏、搓、彈、揪。
耳朵是我們聆聽世界的窗口,對身體保健也有重要作用。在中醫理論中,耳朵是全身經絡的匯集之處,聯系著全身的每一個器官,其中與腎臟關系最為密切。有專家指出,腎是先天之本、生命之源,搓彈雙耳是最廉價的強腎方法。
兩手分別輕捏左右耳耳垂,再搓摩至發紅發熱。然後揪住耳垂往下拉,再放手讓耳垂彈回,每天做兩三次,每次1分鍾。長期堅持,能起到抗衰養顏的作用,對頭痛、耳鳴等疾病也有幫助。
前胸,養生關鍵詞:拍打、擴胸、深呼吸。
前胸主宰著人體免疫系統最重要的器官――胸腺,是心臟和肺最強有力的保護傘。前胸是人體陰氣所匯之處,做好前胸保健,不但寬中理氣,還能改善肺部功能、提高抵抗力。
可以採取虛掌輕叩輕拍的方法來保健,將五指並攏、掌心中空,對准胸部正中間的胸骨,以適當力度拍擊。每次拍3~5下,停10秒左右,每天3~5分鍾。也可以用手掌上下摩擦頸部到心窩的部位。另外,還要多做擴胸運動和深呼吸。
腋窩,養生關鍵詞:按揉、輕彈。
腋窩是人們平時容易忽略的保健部位,腋窩處不僅有動靜脈血管,還有大量的淋巴組織,刺激此處的神經、血管和淋巴結,能促進血液循環,使大腦、心臟以及肺部都受益匪淺。中醫認為腋窩處有一個重要穴位,名為極泉,按摩此穴位有寬胸寧神、強心的功效。
有專家建議,平時可以多按揉腋窩,用右手食指、中指和無名指的指腹,先順時針、後逆時針按摩左側腋窩15次,然後換左手按摩右側腋窩,每次持續3至5分鍾即可。還可以抬高一側手臂,把另一隻手的拇指放在肩關節處,用中指輕彈腋窩底,可時快時慢變換節奏,並左右交替進行。
後背,養生關鍵詞:防寒、蹭門框、熱浴。
中醫理論認為,後背正中的脊椎是人體督脈所經之地,脊椎兩旁的足太陽膀胱經絡與五臟六腑聯系甚為密切,經常按摩脊椎,可促進經絡的疏通,滋養全身器官。在中醫看來,後背的保健首先要防寒,背部一旦受寒,就會損傷人體的陽氣,導致呼吸道疾病,引起舊病復發、加重等現象,尤其是老人、孩子,寒冷的季節最好穿一件棉背心。
中老年人沒事可以多用後背蹭蹭門框,達到按摩背部穴位的作用。將背部正中的脊椎骨對准門框的棱,向其輕輕擠壓,並上下輕度蹭動,每分鍾大約做20下。洗澡時,還可以將淋浴頭對著後背沖洗。對於上班族而言,後背健康的天敵就是久坐,坐40分鍾一定要起來活動一下。長時間的錯誤坐姿也是背疼誘因,可以在辦公桌前放一面鏡子,隨時提醒自己。
肚臍,養生關鍵詞:揉腹、熱敷。
在中醫專家眼裡,肚臍是重要穴位「神闕」,周圍還有中脘、關元、氣海等穴,是人體保健的「要塞」,輕輕揉按,對調整人體氣血、改善臟腑功能都有好處。中醫一直提倡「腹宜常揉」的保健法,講究的就是在醒後、睡前分別揉按小腹周圍,長期堅持,可增加腸胃蠕動、增強脾胃功能。
可以飯後進行腹部按摩,將手心放在肚臍上,採用逆時針和順時針交替的方法輕揉肚臍及四周,幫助消化。對小腹適當熱敷也能達到保健效果。熱敷時,可用略高於體溫的熱水袋或熱毛巾,輕輕敷在肚臍上,數分鍾後取下,每天堅持敷1~2次。另外,肚臍也是最怕著涼的地方,平時要注意保暖,多穿高腰的褲子。
膝蓋,養生關鍵詞:扭轉、摩擦膝蓋。
俗話說:「人老腿先老」,腿部衰老最先體現在膝關節上。膝關節是人體各種活動中負荷最大的關節之一,走、坐、卧、跑、跳等活動都離不了它,因此受傷幾率也大。中老年人可以每天早晚將兩手搓熱,分別放在兩膝關節處,用手按揉,左右各30次,以膝部感覺微熱為佳。還可以兩腿並攏,屈膝半蹲,兩手扶膝,輕輕轉動膝部。經常按摩膝蓋使其氣血流暢、防病治病。
另外,生活上需要注意一些細節,比如上下樓梯時,讓腳尖先著地,可以加大緩沖距離,對膝關節起到保護作用。女性不要長時間穿高跟鞋,研究發現,這是女性膝蓋疼痛、關節受損的主要原因。不當的運動方式也會傷害膝關節,老年人和肥胖人士可選擇散步、慢跑、游泳等對膝關節損傷較小的運動。
腳部,養生關鍵詞:泡、曬、動、晃。
腳是人體「第二心臟」,有多個穴位和成千上萬個末梢神經,與人體各個臟器的健康密切相關,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充分開發這個「特區」的保健潛能,對預防某些疾病有一定益處。張湖德認為,隔兩三天用熱水泡腳,每次半小時,是非常簡便易行的保健方法,起到溫經通絡、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
如果在泡腳水中加入一些有助氣血運行的中葯,如當歸、紅花、三七等,效果會更好。另外,專家們還推薦了幾種簡單有效的方法。曬腳強體:將兩腳心朝向太陽曬20~30分鍾;動趾健胃:胃的經絡通過腳的第二趾和第三趾之間,可常動動腳趾、用腳趾夾東西;晃腳解乏:仰卧,兩腳抬起懸空,然後搖晃兩腳,最後像蹬自行車那樣有節奏地轉動。
4、上呼吸道感染和鼻炎有什麼區別
上呼吸道感染和鼻炎是一個道理鼻炎指的是鼻腔粘膜和粘膜下組織的炎症,通常所說的鼻炎是指慢性鼻炎;鼻炎的表現多種多樣。從鼻腔粘膜的病理學改變來說,有慢性單純性鼻炎、慢性肥厚性鼻炎、乾酪性鼻炎、萎縮性鼻炎等;從發病的急緩及病程的長短來說,可分為急性鼻炎和慢性鼻炎。此外,有一些鼻炎,雖發病緩慢,病程持續較長,但有特定的致病原因,因而便有特定的名稱,如變態反應性鼻炎(亦即過敏性鼻炎)、葯物性鼻炎等。現將各種鼻炎的特點簡介如下:(1)急性鼻炎:由急性感染所致,俗稱「傷風」或「感冒」,可有全身症狀;以秋冬或冬春季之交多見。病情一般經過7~14天便逐漸好轉。抵抗力強者可不治自愈。值得注意的是,許多急性傳染病的前驅症狀多件有急性鼻炎的局部表現而缺乏傳染病本身的特點,臨床上應注意鑒別。(2)慢性單純性鼻炎:是常見的多發病,由急性鼻炎發展而來。與合並細菌繼發感染、治療不徹底和反復發作有關。臨床上要與慢性肥厚性鼻炎與慢性鼻塞炎相鑒別。(3)慢性肥厚性鼻炎:由慢性單純性鼻炎而來,是長期慢性炎症、淤血而使鼻粘膜、鼻甲出現增生所致。此時粘膜增厚、組織彈性下降、鼻腔通氣能力差,從而危害鼻的生理功能。(4)乾燥性鼻炎:乾燥性鼻炎的發生與氣候和職業因素等有密切的關系。系鼻粘膜長期受刺激而發生粘液腺體萎縮、分泌減少引起,粘膜因而乾燥甚至有淺表糜爛。(5)萎縮性鼻炎:主要是鼻粘膜、骨膜和鼻甲骨萎縮;由於鼻組織萎縮,雖然鼻腔比較寬大,但鼻粘膜卻喪失其正常的生理功能,且因鼻內干痴形成,患者仍感通氣不暢。建議你最好到較規范的耳鼻喉科詳細檢查一下,明確診斷後再治療為妥。
目前治療鼻炎鼻竇炎的方法很多,保守治療可採取如下方法治療一下,提供方法僅供你參考:
一,使用大蒜.方法1:將大蒜一瓣搗爛,用干凈的豆包布包好,擠壓出蒜汁滴入每個鼻子孔內兩滴(當時刺激的很痛)再用手壓幾下鼻扇使其鼻孔內都能粘敷到蒜汁,輕者一次,重者二次即愈(編者註:大蒜刺激性強,請從微量試起;大蒜過敏者禁用)。 方法2:把蔥白縱向切開,仔細的從每一片蔥片上剝離出一片蔥膜,將蔥膜分別貼在鼻翼的兩側,每晚貼半小時左右,期間可換2-3次蔥膜.
二,鹽水洗鼻:直接買生理鹽水(0.9%的氯化鈉注射液)
洗鼻是印度瑜珈和中國道家長久以來的保健養生法之一。其方法為用雙手掬清潔之水,頭下彎,用力將水吸入鼻孔內,再從嘴巴將水吐出,藉此清除鼻腔內的鼻涕與污垢。現在的洗鼻方法就是從這種方法演變而來的。
鹽水洗鼻主要是借用一定壓力(或吸、或用重力、或用機械壓力)將生理鹽水送入鼻孔,流經鼻前庭(露在頭部外面的部分)、鼻竇、鼻道繞經鼻咽部,或從一側鼻孔排出,或從口部排出。通過以上路徑,藉助於生理鹽水自身的殺菌作用及水流的沖擊力,將鼻腔內已聚集的致病及污洉排出,從而使鼻腔恢復正常的生理環境,恢復鼻腔的自我排毒功能,達到保護鼻腔的目的。
鹽水洗鼻療法在科學原理的基礎上經過許多案例的實踐,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不一定是鼻炎患者,正常人也可使用。
鹽水洗鼻,這個方法不用葯物,沒有副作用。對慢性鼻炎、鼻竇炎、過敏性鼻炎的治療效果都不錯,鹽水的濃度、溫度、操作方法掌握好了,可緩解症狀,消除炎症,堅持使用可以有效的防止復發。
三,用新鮮橘子皮對准鼻孔猛然一擠,把擠出的汁液噴入鼻腔,鼻子很快就會通氣。還有就是把維生素C碾成粉末,然後吸少量入鼻,鼻子就會通氣了。
四,可以試試用熱開水薰,敷鼻子(要堅持早晚各一次吧)
五,晚上睡覺時枕頭稍墊高一點,注意背部不要著涼,可以在背上在披一個小毛毯。應該症狀會減輕一點吧。飲食一定要清淡。
六,每天早上,手上捧點涼水,用鼻子吸,剛開始不能深吸,有嗆水的感覺後醒出,重復幾次,每天也可多次。堅持一個月以上。
七,晚上睡覺時,如果有一邊塞住了,可以採用側睡的方法。(應該是反方向……)
八,側卧按摩法:左側耳塞向右卧,右側鼻塞向左卧,用雙指夾鼻按揉雙側迎香穴1~2分鍾。
九,變位法:這種方法適用於嬰兒,嬰兒鼻塞時,常哭鬧不停,這時可將嬰兒豎直抱起,很快便能安然入睡。
十,多食新鮮蔬菜及水果,多進食富含粗纖維和水分的食物,要忌煙灑。
十一,糾正隨便挖鼻孔等不良習慣等。
患者要注意如下幾點:
1.少食辛,辣,炸,炒之屬熱性之品.如辣椒,生薑,炸油條,燒餅,餅干,快餐面等.同時海鮮及冰凍魚,魷魚,蝦米等鹹海產品容易刺激透發炎症,這類食品最好不食.
2.飲食多樣化.多食含維生素較多的蔬菜,水果.如平果,新青菜,菠菜,胡蘿卜等.
3,平時鼻局部及額面部可用熱水熱敷或用電吹風局部加溫也可以,使局部的血液循環改善以達到治療的目的.
4.保持心情開朗,不要總是想著使人煩惱之事,開開心心過好每一天.
5.起居勞作有度,注意休息,上網不要通宵達旦.
6,積極鍛煉身體,最簡單有效鍛煉方法是堅持晨跑,以增強身體的抗病能力.
7,預防感冒,感冒往往引發鼻炎復發,為此若患外感應及時及早治療. 手術治療主要有激光、微波、低溫等離子、鼻竇內窺鏡等先進的醫療設備,對各型鼻炎鼻竇炎均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射頻低溫等離子體治療系統是國際上最流行的耳鼻喉治療設備,是新世紀最高檔耳鼻喉全數子化超低溫純凈等離子能源專業設備。是繼冷凍、激光、微波之後的第四代治療鼻、咽炎的物理醫學技術。該枝術主要是利用數字智能識別功能先採集治療組織數據,然後根據計算機的指令使組織(在這里可以看作是電解質,主要是H2O與Na+及空氣)瞬間產生蒸汽,在數字高頻交變電場的作用下,這些混合氣體分子將迅速被激發並產生離子作用,這個時候組織的局部(在接觸的這個微小空間內)就電氣而言,是一種擁有離子、電子和核心離子的不帶電的離子質空間,在這個空間內擁有幾乎相同數量的自由電子和陽電子的離子,我們就稱之為等離子。等離子是最佳的導體,高度吸收能量的非平衡等離子在計算機的程序控制下,會使組織產生低溫分解效應,它使病變組織迅速消融及血管收縮、封閉。該項目來源於美國軍方的高能軍用等離子技術,主要用於有關核能與宇宙帶電的研究。由於在耳鼻咽喉醫學方面應用具有無輻射、無碳化、工作溫度低,而且消融深度可以精確控制而得到研發並推廣。射頻低溫等離子體消融技術治療鼻炎是在40℃~70℃的工作溫度下進行,能准確定位病變組織,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必要的損傷,完好地保留正常黏膜組織和生理功能。其治療慢性鼻炎是在鼻內窺鏡下開展施行的,具有以下優點:(1)可在鼻內窺鏡清晰視野下對鼻甲病變組織進行消融減縮,能較精確地控制治療范圍;(2)射頻低溫等離子體消融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鼻甲表面的黏膜及纖毛系統,不損傷正常鼻甲功能;(3)創傷極小,治療時間短,基本無痛苦,一次性治療;(4)術後無不良反應,無感染、無鼻腔粘連等並發症。射頻低溫等離子體技術是治療各種鼻炎的首選療法!
祝您早日康復!
5、養生+排毒
很好的問題啊,最近我來都在排毒,就是每天早上空腹喝一杯生土豆汁,全身舒服了很多,可以排毒消炎,每個吃一個蘋果,也可以和土豆一起榨汁喝,還有一個火麻茶也可排毒素,基本上這幾個就可以了是非常方便健康的,你可以持續幾天或以上感覺好多了就可以停下,還有就自是每天9點到10點泡腳,用熱點的水,出一身汗,如果zd平時沒有運動出汗的話,這個比較方便,排毒很方便,做到以上你會感覺很舒暢的試試吧
6、養生小知識: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該如何養肺
肺是人體呼吸器官,也是人體重要的造血器官,肺位於胸腔,左右各一,覆蓋於心之上。肺有分葉,左二右三,共五葉。其肺葉嬌嫩,又不耐寒熱燥濕諸邪之侵;肺又上通鼻竅,外合皮毛,與自然界息息相通,易受外邪侵襲,故有「嬌臟」之稱。。肺是全身除了腸道之外與外界相通的重要內臟,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而生病,過干不行,過分潮濕也不行,過冷不行,溫度過高也不行,灰塵大的環境不行,有異味的環境也不行,最好就是一直吸入干凈而又適宜的空氣,不但不會傷肺,甚至還能起到修養肺的作用,很多呼吸道疾病,比如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氣管哮喘,換到一個沒有環境污染而又溫度適宜的城市不用葯都可以好。
在《黃帝內經》中有說到:「肺為華之蓋」,即為精華的蓋子。什麼意思呢,也就是說肺臟在我們人體臟器的最上面,也就是與外界接觸最近的臟器。而且肺也稱之為「嬌臟」,比較嬌嫩,肺的嬌嫩之處就在於,過熱過冷對肺都不好。中醫中研究表明,當氣溫低於十五度的時候,就容易引發肺部問題。這里特別提一下,想要變美的女生在秋天一定要注意做好養肺的工作,因為秋天特別是北方天氣比較乾燥,恰恰相反,肺喜潤勿燥。肺活量是衡量身體素質、檢測生命體征的一個重要指標。有研究證明:同年齡段的老年人,當其肺活量越大時,不僅表明他們身體更健康,而且還預示著老年人的平均壽命更長。
7、養生專家請進!
科學的喝水
每天至少1500毫升
喝水無論是對於健康人還是病人來說都太重要了,不僅可以促進毒性代謝物的排泄,還能減輕上呼吸道局部症狀,而且充足的補液會讓人身體、精神都好起來。在冬季,多喝水可以很好地緩解咽喉疼痛等症狀。
現在到了冬天,大多數上班族都要接受雙重「烤驗」,在家有暖氣,到單位有中央空調,在這種乾燥悶熱的環境下,如果少喝水或只是正常喝水都可能引起人體隱性脫水。隱性脫水可使人體抵抗力下降,精神萎靡。加之冬季室內局部空氣不流通,病毒在單位體積內的濃度會增加很多倍,這時如果人體如果再處於隱性脫水狀態,當然很容易「中招」了。冬天每人一天至少應保證喝1500毫升水,大約是6—8杯,具體的量要視自身情況而定。
每次要喝200毫升
也許是因為生活太忙碌,工作太緊張了,也許是因為喝水這樣的問題實在是太小了,人們總是不加以重視。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是口渴了才喝水,或者每次只是「蜻蜓點水」一樣地喝一點。其實,這兩種做法都不正確。「事實上,人體中的物質75%是水,當人體失水量達體重的2%時才會感到口渴,也就是說當你感到口渴時,你的身體已經處於慢性缺水狀態了。」因此,應有規律地喝水。
不僅如此,規律性的喝水也並不是說每次只要喝一點就行,還有一個量的問題。「每次喝水過多或過少都不好。一口口地喝,只有70%的水分被人體吸收,一次喝太多又會增加胃腸負擔。正確的方法應該是每次喝200—250毫升,這樣才可令身體真正吸收利用。」
科學飲水時間表
7:00:早晨起來喝一杯淡鹽水或涼白開水,可以補充夜晚流失的水分,清腸排毒。半小時之後,再用早餐。
8:30:到工作單位後喝250毫升水。清晨的忙碌使水分在不知不覺中流失了很多,這時候補水特別重要。
11:30:午餐前忙了一上午也該休息一會兒了,午餐前適當喝點水有助於激活消化系統活力,但也不要喝完後馬上就進餐。
12:30:午餐半小時後,可以少量喝些水。
14:30:上班前喝杯清茶消除疲勞,給身體充充電,這一杯水很重要。
17:30:下班前喝點水。忙了一天,身體里的水分也消耗得差不多了,這時候補水還能帶來腸胃的飽脹感,減少晚餐食量,特別適用於想減肥的人士。
22:30:臨睡前一至半小時喝一些水,但不宜喝得太多。
8、呼吸系統疾病調理吃什麼食品來養生
處方:
香油半斤、冰糖半斤、豬苦膽5個、紅菇皮子一把
用法:
豬苦膽的皮剪開,把汁倒出。然後,將豬苦膽汁,與香油、冰糖、紅菇皮子,一起用水熬兩個小時。熬法,和煎中葯一樣。當葯湯,熬剩兩個礦泉水瓶,將葯取出。患者,每天早晚飯後半小時,喝1杯(9錢的杯)。氣管炎輕微患者,喝上兩三天,就能見效。肺氣腫患者,堅持喝兩個療程,就能治好。
治療病例
葛女士的父親,今年已是86 歲高齡了。葛老,建國前參軍。一生,有過無數傳奇經歷。參軍後,他在四野。遼沈戰役、平津戰役,他都參加了。戰爭的艱苦,自不用說。遼沈戰役時,他所在的部隊,負責打錦州。當時,正趕上三九天。很多戰士,沒有棉衣穿。葛女士的父親,在冰天雪地里,凍出了氣管炎。
戰爭勝利了,葛老的氣管炎,愈發嚴重了。復員後,葛老回到了肇東老家。他在洪河鄉,當了一名教師。這一干,又是30年。按葛女士講話,老爸吃了30 年粉筆面。本來,沒好利索的氣管炎,又轉變成了肺氣腫。
1981年,葛老退休。閑來無事的他,本想好好養養病。沒想到,人一閑下來,肺氣腫反倒嚴重了。這時,南方的戰友,打來電話,希望老戰友,一起聚聚會。葛老的戰友情,是在戰場上,用生命換來的。想到戰友聚會,葛老激動得老淚縱橫。病得再嚴重,他也要參加。
電話里,他說起話來,上氣不接下氣。負責聯系的戰友一聽,知道葛老有病。當戰友得知,葛老得了肺氣腫後,戰友樂了。戰友說,他有個偏方,專治氣管炎、肺氣腫。電話里,他就把偏方內容,告訴了葛老。
放下電話後,葛老就按方中的葯,用了起來。剛用了一個星期,葛老就感覺,喘氣不費勁了。按這個方子用了兩個療程,葛老的病,徹底好了。如今,葛老在採油四廠,安享晚年。
葛女士說,她的父親,如今身體特別棒。她還說,多虧了那個偏方,才讓父親的晚年,過得這么幸福。
葯理分析
香油,生活中的調味品。長食此物,可延緩衰老,保護血管、潤腸通便。同時,它對呼吸系統疾病,也有相應療效。咳嗽患者,睡前喝一口香油,第二天起床後再喝一口,咳嗽就能減輕。數天之後,就可治癒。抽煙的人,常喝點香油,可減輕煙對牙齒、牙齦、口腔黏膜的直接刺激和損傷,以及肺部煙斑的形成。飲酒之前喝點香油,則會對口腔、食道、胃賁門和胃黏膜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
常喝香油,能增強聲帶彈性,使聲道張合靈活有力,對聲音嘶啞、慢性咽喉炎有良好的恢復作用。紅菇,大名叫酸漿。《本草綱目》中說,此物搗汁服用,可治黃病(即黃疸性肝炎),還能治咳嗽風熱。現代醫學認為,紅菇對小兒百日咳、急性氣管炎都有療效。豬苦膽,有宣通上下,利水消腫、清熱解毒功效。冰糖,可以潤肺、止咳、清痰、去火。所以,此四物在葯理上,均可治療氣管炎和肺氣腫。
9、呼吸養生保健如何訓練?
呼吸是生命的本能,人人都在呼吸中度過一生。但現代醫學證實,不正確的呼吸方法,會影響機體的生理功能和損害身體的健康。倘若能及時調整呼吸方法,通過呼吸訓練,學會用正確的方式呼吸,對於防病保健和緩解病情是大有好處的。在國外的很多保健機構,都用調整並使用正確的呼吸方式來治療疾病。
1.減慢呼吸的必要性人出生後,在靜息的狀態下,用的是生理呼吸,也稱作自然呼吸法,這是一種完全不加意念支配的呼吸,健康的成人在靜息時每分鍾呼吸16~20次。此自然呼吸法用的是胸式呼吸,它主要是由肋間肌肉收縮或舒張使肋骨上舉或下降、胸廓加闊或變窄來完成的。此呼吸法的特點是自然、柔和、均勻,缺點是呼吸不夠深長。研究長壽問題的學者們,在研究時發現,長壽的禪僧在坐禪中他們的呼吸次數為每分鍾4~5次,甚至有的僅為每分鍾1~2次,真可謂是吸氣綿綿、呼氣微微,息息均勻及深長。研究學者們還發現,環境適應性較強,以長壽著稱的烏龜,每分鍾呼吸也僅有4~5次,一些長壽動物如大象、鱷魚,它們的呼吸次數也很少;而猴子,呼吸次數在每分鍾內多達32次。由此,學者們還指出減慢呼吸是健康長壽的方法之一。其理由是慢而較深長均勻的呼吸更有利於肺的充分擴張,更有利於血液充分攜帶氧,所消耗的體內能量也較少。
2.腹式呼吸的形式腹式呼吸是減慢呼吸的方法之一。腹式呼吸主要是由膈肌收縮或舒張,促使胸廓增長或短縮來完成。腹式呼吸分兩種,一種為順腹式呼吸法,吸氣時膈肌下降,腹部外凸;呼氣時膈肌上升,腹部內凹。另一種為逆腹式呼吸法,與順呼吸法相反,吸氣時膈肌上升,腹部內凹;呼氣時膈肌下降,腹部外凸。
3.腹式呼吸的作用腹式呼吸有利於胸廓的擴張,哮喘、慢性氣管炎、肺氣腫等慢性呼吸道病人,胸廓常呈桶狀畸形,正常成人胸廓的前後徑要短於左右徑,而桶狀胸廓的前後徑等於甚至大於左右徑,肺活量受到障礙,此時採用通常的胸式呼吸方式,常不能吸人足夠氧氣以滿足生理需要,倘若鍛煉用腹式呼吸,不僅能夠使肋間呼吸肌得到適當的休息,而且還可使呼吸功能得到改善。再則,腹式呼吸時,膈肌的上下運動、腹肌的外凸與內凹的活動,都會使相關的臟器組織得到有益的按摩,促進腹腔的血液循環和淋巴功能,對於減少腹部器官的淤血、協助腹主動脈輸送血液到身體末梢部分,同時又幫助腹主靜脈血液返回心臟,減輕心臟負擔。並加強了腸胃功能和消化吸收能力,使腸蠕動增強,防治便秘的發生。
有研究表明,順腹式呼吸對防治心血管和腦血管疾病療效較好,逆腹式呼吸對防治消化系統疾病療效較好。但中國古代養生家認為,逆腹式呼吸對培育元氣,打通任、督二脈,涵養精、氣、神,長壽延年,治療五勞七傷有獨到之處。中醫養生理論則認為,腹式呼吸可激活經絡系統,增強臟腑功能,對保健延年有一定作用。為此,中國道教養生理論提倡龜息。龜息也便是龜的呼吸方法,龜的呼吸方法其實是典型的腹式呼吸,因為龜的生理因素特殊,肺不能直接呼吸,要靠腹部的起伏才能帶動肺的呼吸。因此,腹式呼吸是人體的一種保健長壽的方法之一。我國傳統的氣功保健法,其要領也是以仿生龜息的腹式呼吸為主,其目的也是在靜中以調整呼吸,盡量使其變得柔細深長。
鍛煉腹式呼吸時,可見到腹部的起伏,但在訓練操作過程中,切忌故意用力挺縮肚腹。形成腹式呼吸時往往覺得整個腹部都在呼吸,有功夫的人,即不加意念的導引,也會覺得腹部在作自動的收縮起伏呼吸。因此說,肚腹的挺縮運動,是在循序漸進的訓練中自然形成的。
對於初學腹式呼吸者,每練5~10分鍾後都要改為自然呼吸法,以免呼吸肌過於疲勞,發生麻痹、憋悶等氣機逆亂等不良反應。練腹式呼吸還應留心吸氣時間要較短些,呼氣時間較長些,可按吸與呼之比為1:2或1:3進行為好。對於孕婦、腹水病人,因腹部膨脹,膈肌難以運動,故孕婦、腹水病人不宜作腹式呼吸。還有高血壓病人難以練習逆腹式呼吸,哪怕在練習順腹式呼吸時,也應做到吸氣自然,呼氣柔細深長,這樣有利於血壓的下降。
此外,不管你採用何種呼吸法,平時都應做到心平氣和、不生氣、少激動。因為生氣或激動都可使呼吸變得粗促、散亂。倘若平時沒有經過適當的運動鍛煉,就不要做劇烈的運動或重體力活動,因為沒有鍛煉的人,做過於激烈的體力負荷運動,會使心跳增速,呼吸加快,身體的生理耐受力難以承擔,而損害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