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五行養生套

五行養生套

發布時間:2020-07-16 00:37:03

1、五行養生的五行與疾病

(1)歸屬人體組織結構
中醫學運用了五行類比聯系的方法,根據臟腑組織的性能和特點,將人體的組織結構分屬於五行系統,從而形成了以五臟(肝、心、脾、肺、腎)為中心,配合六腑(膽、小腸、胃、大腸、膀胱、三焦),主持五體(筋、脈、肉、皮毛、骨),開竅於五官(目、舌、口、鼻、耳),外榮於體表(爪、面、唇、毛、發)等的臟腑組織結構系統,為臟象學說的系統化奠定了基礎。
此外,中醫學根據天人相應的觀點,運用事物屬性的五行歸類方法,將自然界的有關事物或現象也進行了歸屬,並與人體臟腑組織結構的五行屬性聯系起來。如人體的五臟、六腑、五體、五官等與自然界的五方、五季、五味等相聯系,這樣就把人體與自然環境統一起來,反映了人體內外環境之間的相互收受通應關系。例如春應於東方,風氣主令,故氣候溫和,陽氣生發,萬物滋生,人體之肝氣與之相應,故肝氣旺於春。
(2)說明五臟病理變化的相互影響
臟腑病變的相互影響和傳遞,謂之傳變,即本臟之病可以傳至他臟,他臟之病亦可以傳於本臟。從五行規律來說,則病理上的傳變主要體現於五行相生的母子關系及五行相剋的乘侮關系。
(l)相生關系傳變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犯母兩種情況:
母病及子,又稱母虛累子,系病變從母臟傳來,並依據相生方向傳於屬子的臟器。臨床多先見母臟病候,繼則又見子臟病候。如水不涵木證,即腎陰虧虛,不能滋養肝陰,陰不制陽,以致肝陽虛亢,臨床可見腰膝酸軟,耳鳴遺精,眩暈,健忘,失眠,急躁易怒,咽干口燥,五心煩熱,顴紅盜汗等症。
子病犯母,又稱子盜母氣,系病變從子臟傳來侵及屬母的臟器,臨床多見先有子臟病候,繼則又見母臟病候。如心肝火旺證,即心火亢盛而致肝火上炎,可見心煩失眠,或狂躁譫語,口舌生瘡,舌尖紅赤疼痛,又兼見煩躁易怒,頭痛眩暈,面紅目赤等症。
(2)相剋關系傳變包括相乘傳變和相侮傳變兩種情況:
相乘傳變,即相剋太過而致疾病傳變。如木亢乘土,即肝脾不和證或肝胃不和證,臨床多見肝氣橫逆,侵及脾胃,導致消化吸收功能紊亂。多先見肝病證候,繼則又見脾氣虛弱或胃失和降證候。如肝氣橫逆,可見煩躁易怒,胸悶脅痛,眩暈頭痛等證。橫逆犯胃則繼見惡心,噯氣,吞酸,嘔吐等症。橫逆犯脾則繼見納呆,厭食,脘腹脹滿,大便溏泄或不調等脾虛失運病證。
相侮傳變,即反克為病。如木火刑金,即肝火犯肺之證,臨床多見心肝火旺,肝火亢逆,上犯肺金,灼傷肺津或肺絡,一般先見胸脅疼痛,口苦,煩躁易怒,脈弦數等肝火亢盛之症,繼則又見咳嗽,甚則咳血,或痰中帶血等肺失清肅之候。由於肝病在前,肺病在後,病變由被克臟傳來,故屬相侮規律傳變。
應當指出,所謂五行母子或乘侮關系之傳變,在臨床上並不是必定要發生的,此種傳變發生與否,還與臟氣虛實、病邪性質,以及護理治療等多方面因素或條件有關,一般來講,臟氣虛則傳,臟氣不虛則不傳或難以傳變,對此應靈活看待,不能機械理解。
(3)說明臟腑生理功能與某些相互聯系
中醫學根據五行之特性,用以說明五臟的某些生理特性和功能作用。如木性可曲可直,條順而暢達,肝屬木,故肝喜條達而惡抑鬱,並有疏泄之功能;火性溫熱而炎上,心屬火,故心陽有溫煦之功能,心火易於上炎;土性敦厚,有生化萬物之特性,脾屬土,故脾有消化水谷,運輸精微,營養四肢百骸的功能,又為氣血生化之源;金性清肅收斂,肺屬金,故肺具有清宣肅降之功能;水性潤下,有下行、閉藏之性,腎屬水,故腎主水液代謝之蒸化排泄,並有藏精功能。
中醫學認為五臟的功能活動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聯系著的。五臟是人體生理活動的中心。五臟之間在生理上相互聯系、相互協調,共同完成整體的生理活動。五臟配屬五行,不僅闡明了五臟的某些功能特點,而且認為五臟之間存在著相互資生和相互制約的聯系,並由此說明五臟之每一臟都與其它四臟發生著關系,從而概括出五臟的整體聯系。試從相剋和相生兩方面來進行敘述如下:
臟腑之間的相互資生聯系,如腎能藏精,肝能藏血,腎精可以化生肝血,此即腎水滋養肝木,即水生木;肝藏血,心主血脈,肝之貯藏血液和調節血量功能正常,則有助於心主血脈功能的正常發揮,此即肝木上濟心火,即木生火;心主血脈,又主神志,脾主運化,為氣血生化之源,又主統血,心之陽熱可以溫運脾陽,心主血脈功能正常,血能榮脾,脾才能發揮主運化、生血、統血之功能,此即心火溫運脾土,即火生土;脾能轉輸精微,益氣以充肺,從而維持肺主氣之功能,並使之宣肅正常,此為脾氣生養肺氣,即土生金;肺主氣,職司清肅,腎主藏精納氣,肺氣肅降則有助於腎精之閉藏和氣之攝納,肺氣肅降,水道通調,又能促進腎主水功能的發揮,此即肺金滋養腎水,即金生水。
可以看出,五臟之間相互資生的關系,即是運用五行相生的理論來闡明的。
臟腑之間的相互制約關系,如肺氣肅降,氣機調暢,可以抑制肝氣之上逆和肝陽之上亢,此即金克木;肝氣的條達,可以疏泄脾濕之壅滯,此即木克土;脾氣運化,可以調節腎主水功能,以防止水濕之泛濫,此即土克水;腎水的滋潤,上濟於心,以制約心火的亢炎,此即水克火;心之陽熱,可以制約肺氣的清肅太過,此即火克金。亦可看出,五臟之間在生理功能上的相互制約,亦是運用五行相剋理論來闡明的。
總之,五臟之間的生克關系,說明每一個臟在功能上均有他臟資助,因而本臟不至於虛損;又能制約其它臟,因而使它臟不致過亢;若本臟之氣過盛,則有他臟之氣制約之;而本臟之氣虛損,則又有他臟之氣以滋養之。可見,通過這種生克關系,即把臟腑緊密地聯結成一個整體,從而維持了人體內環境的協調統一。
此外,關於人體與外界環境,如四時、五氣,以及飲食五味的關系,中醫學亦是用五行之規律來加以說明的,在此不一一列舉說明。
(4)用於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人體本身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內部臟腑有病可以反映於機體的體表,從色澤、聲音、形態、口味、脈象、舌苔等多方面反映出來。由於對五臟與五色、五音、五味等都以五行進行分類歸屬,作了一定的聯系,形成五臟系統的層次結構,所以為疾病的診斷奠定了理論基礎。因此,在臨床診斷上,我們即可以綜合四診材料,根據五行所屬及其生克乘侮規律來推斷病情。如面見青色,喜食酸味,兩脅脹痛,脈弦,即可診為肝病;面見赤色,口味苦,舌尖紅或糜爛,脈洪或數,則可診為心火亢盛;而脾虛病人,面色見青,口泛酸水,則可診為肝木乘土,即肝脾不和之證。
一般來說,中醫診病很重視色診和脈診的結合應用,且能在客觀上大致反映出疾病的狀況。但是,欲從色脈來判斷病情的發展趨勢,則主要是運用五行的生克關系。如《醫宗金鑒·四診心法》指出:色脈相合,已見其色,不得其脈,得克則死,得生則生。即色脈相符,為病情發展正常;脈克色為逆;脈生色為順。如肝病,色青而見弦脈,是為色脈相符;如不見弦脈而反見浮脈(肺脈),則屬相剋之脈,即脈克色(金克木)為逆;若得沉脈(腎脈),即脈生色(水生木),則為順。此種判斷預後的生克關系,在臨床上雖然亦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不能機械地套用。
五行學說用於臨床治療方面,則主要在於控制疾病的傳變和確定治則治法兩方面。
(1)控制疾病傳變
疾病的發生,主要在於機體臟腑陰陽氣血功能的失調。而臟腑組織的功能失調也必然反映於內臟生克制化關系的失常。因此,疾病的傳變,則常是一臟受病而波及他臟,或他臟受病而傳及本臟。因此,在臨床上除對所病本臟進行適當處理外,特別應考慮到與其有關臟腑之間的傳變關系,並應根據五行的生克乘侮規律來調整其太過或不及,以控制或防止其疾病的傳變,使之恢復其正常的功能活動。如肝臟有病,則應經常注意強健脾胃,以防其傳變。脾胃不虛,則疾病不易傳變,且易於痊癒。故《難經》說:見肝之病,則知肝當傳之於脾,故實脾氣。
(2)確定治則與治法
確定治則與治法主要是根據相生、相剋規律來確定某些治療原則和治療方法,主要內容包括如下幾方面:
①根據相生規律來確定治則治法:多用於母病及子或子病犯母(即子盜母氣)等病證。基本原則是補母或瀉子,即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難經》)。
補母:主要適用於母子關系失調的虛證。如肺氣虛弱發展到一定程度,可影響及脾之健運,而致脾虛。脾土為母,肺金為子,土能生金,故可用補脾益肺方法進行治療,此即虛則補其母之含義。
瀉子:主要適用於母子關系失調的實證。如肝火熾盛,有升無降,出現肝實證時,可採用清心瀉火法進行治療。肝木為母,心火為子,故瀉心火則有助於瀉肝火,此即實則瀉其子之含義。
此外,運用相生規律來進行治療,除母病及子及子病犯母外,尚有單純的子病虛證,亦可運用母子相生關系,兼顧補母以加強其相生之力,從而有助於子臟虛證之恢復。
臨床上依據五行相生規律所確定的治療方法,常用者有以下幾種:
滋水涵木法:指通過滋養腎陰以養肝陰,從而涵斂肝陽的治療方法,又稱滋肝養腎法、滋補肝腎法、乙癸同源法。主要適用於腎陰虧損而致肝陰不足,甚則肝陽偏亢之病證。金水相生法是滋補肺腎陰虛的一種治療方法,又稱補肺滋腎法、滋養肺腎法。主要適用於肺虛不能輸布津液以滋腎,或腎陰不足,精氣不能上榮於肺,以致肺腎陰虛病證。
培土生金法:是指補脾益氣而達到補益肺氣的治療方法。主要適用於脾虛胃弱不能滋養肺臟而致肺脾兩虛之病證。
②根據相剋規律來確定治療原則:多用於臨床上由於相剋關系紊亂而出現的乘侮病證,主要有相剋太過、相剋不及和相侮(反克)之不同。其治療原則主要是抑強或扶弱,並側重於制其強盛,以使弱者易於恢復。此外在必要時,亦可在其強盛之一方尚未發生相乘病變時,利用相剋規律,預先加強其被克者力量,從而防止病情之發展。
抑強:主要適用於相乘或相侮病證。如肝氣橫逆犯胃或乘脾,出現肝胃不和或肝脾不調之病證,稱之為木亢乘土。治則應以疏肝、平肝之法為主。若由於脾胃壅滯,影響及肝,而致肝氣失於條達疏泄,形成土郁病證,是為相侮(反克)病證,其治療則應以運脾和胃為主。總之,抑制其強,則被克者之機能自然易於恢復協調。
扶弱:主要適用於相剋之力不及,或因虛而被乘襲所產生的病證。如肝虛氣郁,影響脾胃之健運,則稱木不疏土,治宜補肝和肝為主,兼顧健脾之法。若因土虛木乘所致的肝脾不調或肝胃失和病證,則應以健脾和胃和疏肝理氣為法。總之,扶其弱則有助於相互制約協調關系的恢復。
臨床上依據五行相剋規律所確定的治療方法,常用者有如下幾種:
扶土抑木法:是以健脾疏肝葯物治療脾虛肝氣亢逆病證的一種方法,又稱健脾疏肝法。主要適用於脾虛肝鬱病證。
培土製水法:是指用溫運脾陽或健脾益氣葯物,以治療水濕停聚病證的一種方法,又稱健脾利水法。主要運用於脾虛不運,或脾陽虛損,水濕泛濫而致的水腫等病證。
佐金平木法:指通過清肅肺氣,以抑制肝火亢盛病證的一種治療方法,又稱清肺瀉肝法。主要適用於肝火亢逆,灼傷肺金,影響肺氣清肅而致的木火刑金病證。
瀉南補北法:指通過瀉心火,補腎水以交通心腎的一種治療方法。又稱瀉火補腎法、滋陰降火法。主要適用於腎陰不足,心陽偏亢,水火失濟,心腎不交病證。
此外,在針灸療法中,手足三陰三陽十二經脈四肢末端的穴位亦分屬於五行,即井、滎、輸、經、合五種穴位,分屬於木火土金水,臨床上即可根據不同病情,運用五行生剋規律進行選穴針刺治療。
同樣,五行生剋關系,對於精神療法亦有一定的指導意義,臨床上即可以運用情志之間的相互制約關系而達到治療目的。如《素問》說:怒傷肝,悲勝怒;喜傷心,恐勝喜;思傷脾,怒勝思;憂傷肺,喜勝憂;恐傷腎,思勝恐等,即是運用五行相剋關系來調整情志,從而達到治療精神性病症的目的。

2、有沒有那些內經五行的養生產品或套組產品?

樓下的那個,說得很恰當,可惜扭頭不搭馬嘴!
霎時間,讓我想到了周星星電影中的那個包租婆!
這類的產品不多,不過質量據了解是不錯的,例如茜柔旗下的蒙特勒護膚品:
水元素五行精油
火元素五行精油
土元素五行精油
金元素五行精油
木元素五行精油
…………

3、鬼穀子 養生

武功很高,但傳說畢竟是傳說,誰也不知道真實的情況。誰也沒有見過他真實的打鬥。

4、怎麼養生

5、中國五行能量養生音樂

音樂療法作為藝術療法的一種,其在心理治療上的作用已毋庸置疑。那麼生理上呢?除了對牛彈琴的笑談,音樂與我們的身體會否發生某種奇妙反應?古人說,最好的作曲家一定是善於調和五行的高手。因為在我們傳統醫學中,五臟可以影響五音,五音可以調節五臟。宮商角徵羽,五音調和搭配,就成了一套養身大典。古代士大夫階層「琴棋書畫」養身術中,琴排第一位,也說明在修身養性方面,音樂最有力量。
五音養身給你聽
據說在古代,真正好的中醫不用針灸或中葯,用音樂。一曲終了,病退人安。
中醫的經典著作《黃帝內經》兩千多年前就提出了「五音療疾」的理論,《左傳》中更說,音樂像葯物一樣有味道,可以使人百病不生,健康長壽。古代貴族宮廷配備樂隊歌者,不純為了娛樂,還有一項重要作用是用音樂舒神靜性、頤養身心。
百病生於氣,止於音。
古代的音樂和現在有所不同,只有五音:角、徵、宮、商、羽。這五個音階分別被中國傳統哲學賦予了五行的屬性:木(角)、火(徵)、土(宮)、金(商)、水(羽)。這一點,恰恰被中醫利用了。
音樂可以深入人心,在中醫心理學中,音樂可以感染、調理情緒,進而影響身體。在聆聽中讓曲調、情志、臟氣共鳴互動,達到動盪血脈、通暢精神和心脈的作用。生理學上,當音樂振動與人體內的生理振動(心率、心律、呼吸、血壓、脈搏等)相吻合時,就會產生生理共振、共鳴。這就是「五音療疾」的身心基礎。
「百病生於氣」!這個「氣」不僅是情緒,五臟的臟氣也包含其中。根據每個人自身的身體結構不同,五臟在臟氣上的差異,配合不同的音樂,就可以使五音防病、養身。當然,我們並不是用某個音去調理某個臟器,而是運用五行原理,使它們相生、相剋,又相互制約,五音搭配組合,適當突出某一種音來調和身體。
用樂如用葯
在繁體字中,樂、葯、療三字同源,音樂與葯物、治療具有天然的聯系。音樂可以舒體悅心,流通氣血,宣導經絡,與葯物治療一樣,對人體有調治的能力。
音樂有歸經、升降浮沉、寒熱溫涼,具有中草葯的各種特性。而且音樂需要炮製,同樣的樂曲,可以使用不同的配器、節奏、力度、和聲等等,彼此配伍,如同中葯處方中有君臣佐使的區別一樣。
用音樂治療,也有正治、反治。讓情緒興奮者聽平和憂傷的樂曲,是最常用的方法,還可以使樂曲與情緒同步,幫聽者宣洩過多的不良情緒,例如以如泣如訴的樂曲帶走悲傷、以快節奏的音樂發泄過度興奮的情緒。
陰陽五行體系
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臟:肺、肝、腎、心、脾
五音:宮、商、角、徵、羽
五竅:鼻、目、耳、舌、口
為了適應讀者的五行排序,本文以「金」打頭
中國音樂追求的清、靜、淡、遠的意境,與中醫學提倡順應自然「恬惔虛無」的法則出一轍。
心——五臟中的君主
心臟通常不會偷懶,它一刻不停的搏動完全符合屬於火的特性。心臟掌控著精神和血液的循環,然而,現實的生活和工作壓力、不斷在減少的睡眠、很少運動的身體……無一不在傷害我們的心,所以很容易心臟系統的不適。
心常見不適:失眠、心慌、心胸憋悶、胸痛、煩躁、舌尖部潰瘍。
屬心的音階:徵音,相當於簡譜中的「5」。徵調式樂曲:熱烈歡快,活潑輕松,構成層次分明,性情歡暢的氣氛,具有「火」之特性,可入心。
最佳曲目:《紫竹調》。心氣需要平和,這首曲子中,運用屬於火的徵音和屬於水的羽音配合很獨特,補水可以使心火不至於過旺,補火又可使水氣不至於過涼,利於心臟的功能運轉。
最佳欣賞時間:21:00-23:00。中醫最講究睡子午覺,所以一定要在子時之前就要讓心氣平和下來,過早過晚聽都不太合適。
伴茶:准備一杯紅茶,略加少量綠茶,可以補益心臟。
肝——五臟中的將軍
肝比較喜歡爽朗、豁達。我們如果長期被一些煩惱的事情所困擾,肝就會使我們體內的本該流動的氣處於停滯狀態,時間稍久,就會逐漸消耗肝的能量,產生種種不適。
肝常見不適:抑鬱、易怒、乳房脹痛、口苦、痛經、舌邊部潰瘍、眼部干澀、膽小、容易受驚嚇。
屬肝的音階:角音,相當於簡譜中的「3」。角調式樂曲:有大地回春,萬物萌生,生機盎然的旋律,曲調親切爽朗,有「木」之特性,可入肝。
最佳曲目:《胡笳十八拍》。肝順需要木氣練達,這首曲子中屬於金的商音元素稍重,剛好可以剋制體內過多的木氣,同時曲中婉轉地配上了較為合適的屬於水的羽音,水又可以很好地滋養木氣,使之柔軟、順暢。
最佳欣賞時間:19:00-23:00。這是一天中陰氣最重的時間,一來可以剋制旺盛的肝氣,以免過多的肝氣演變成火,另外可以利用這個時間旺盛的陰氣來滋養肝,使之平衡、正常。
伴茶:准備一杯綠茶,裡面少放一些白茶,以起到梳順肝氣的作用。
脾——五臟中的後勤部長
脾是我們身體里的重要能量來源,身體活動所需要的能量,幾乎都來自脾胃,經過食物的消化吸收,才能轉化成能量供應給各個臟器。暴飲暴食、五味過重、思慮過度等都會讓我們的脾胃承擔過重的負擔,而停產。
脾常見不適:腹脹、便稀、肥胖、口唇潰瘍、面黃、月經量少色淡、疲乏、胃或子宮下垂。
屬脾的音階: 宮音,相當於簡譜中的「1」。宮調式樂曲風格悠揚沉靜,淳厚莊重,有如「土」般寬厚結實,可入脾。
最佳曲目:《十面埋伏》。脾氣需要溫和,這首曲子中運用了比較頻促的徵音和宮音,能夠很好地刺激我們的脾胃,使之在樂曲的刺激下,有節奏的進行對食物的消化、吸收。
最佳欣賞時間:在進餐時,以及餐後一小時內欣賞,效果比較好。
伴茶:准備一杯黃茶,略加少量紅茶,可以溫和的調節脾胃功能。
肺——五臟中的宰相
肺在身體里是管理呼吸的器官,全身的血液里攜帶的氧氣都要通過肺對外進行氣體交換,然後再輸送到全身各處。也正因為肺和外界接觸頻繁,所以污染的空氣、各種灰塵、致病細菌,會在你身體抵抗力稍低的一剎那,佔領你的肺。
肺常見不適:咽部潰瘍疼痛、咳嗽、鼻塞、氣喘、容易感冒、易出汗。
屬肺的音階: 商音,相當於簡譜中的「2」。商調式樂曲風格高亢悲壯,鏗鏘雄偉,具有「金」之特性,可入肺。
最佳曲目:《陽春白雪》。肺氣需要滋潤,這首曲子曲調高昂,包括屬於土的宮音和屬於火的徵音,一個助長肺氣,一個平衡肺氣,再加上屬於肺的商音,可以通過音樂把你的肺從里到外徹底梳理一遍。
最佳欣賞時間:15:00-19:00。太陽在這個時間段里開始西下,歸於西方金氣最重的地方,體內的肺氣在這個時段是比較旺盛的,隨著曲子的旋律,一呼一吸之間,里應外合,事半功倍。
伴茶:准備一杯白茶,裡面少放一些紅茶和黃茶,以起到生補肺氣,同時清除肺中雜質的效果。
腎——五臟中的作強之官
腎在身體的五臟之中,被認為是人體的儲蓄機構,我們身體里所有其他臟器產生的能量,在滿足日常消耗後,都會把多餘的能量轉存到腎中,將來身體里的其他器官缺少足夠的能量時,通常會從腎中抽調。長此以往,腎中的能量總的來講還是處於一種匱乏狀態。
腎常見不適:面色暗、尿頻、腰酸、性慾低、黎明時分腹瀉。
屬肺的音階:羽音,相當於簡譜中的「6」。羽調式樂曲:風格清純,凄切哀怨,蒼涼柔潤,如天垂晶幕,行雲流水,具有「水」之特性,可入腎。
最佳曲目:《梅花三弄》。腎氣需要蘊藏,這首曲子中舒緩合宜的五音搭配,不經意間運用了五行互生的原理,反復的、逐一的將產生的能量源源不斷輸送到腎中。一曲聽罷,神清氣爽,倍感輕松。
最佳欣賞時間:7:00-11:00。這段時間在一天里是氣溫持續走高的一個過程,人和大自然是相互影響的,在這個時間段,太陽在逐漸高升,體內的腎氣也蠢蠢欲動地受著外界的感召,如果此時能夠用屬於金性質的商音和屬於水性質的羽音搭配比較融洽的曲子來促使腎中精氣的隆盛。
伴茶:准備一杯黑茶,裡面少放一些白茶,以起到五行相生的效果。
茶葉五行
綠茶:五行屬木,代表茶有碧螺春、毛尖、毛峰、猴魁、龍井。
紅茶:五行屬火,代表茶有川紅功夫、滇紅功夫、祁門功夫。
黃茶:五行屬土,代表茶有霍山雪芽、溫州黃湯、君山銀針。
白茶:五行屬金,代表茶有銀針白毫、貢眉、白牡丹。
黑茶:五行屬水,代表茶有普洱茶、湖南黑茶。

附加:音樂處方
若想催眠:請聽《平湖秋月》、舒曼的《夢幻曲》、莫扎特的《催眠曲》、門德爾松的《仲夏夜之夢》;
欲解抑鬱:請聽《喜洋洋》、《江南好》;
想除悲愴:請聽海頓的《創世紀》、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響曲d小調——悲愴》、貝多芬的《第五交響c 小調——命運》;
振作精神:請聽《金蛇狂舞》、《步步高》;
若去煩燥:請聽《梅花三弄》、《塞上曲》、《空山鳥語》;
促進食慾:請聽《花好月圓》、《青春舞曲》;
為降血壓:請聽《平湖秋月》、《雨打芭蕉》、《春江花月夜》、《姑蘇行》。
紛繁喧鬧的都市,生活著我們這樣一群為俗纏身的人。每天隨日出睜眼,每夜伴月色入眠,身心疲憊,迷惑重重。
我們能在心中為自己留下一片空明地帶嗎?我們,能在寂靜無人時心無牽掛地面對自己嗎?
音樂,可以讓我們做到。
一曲洞簫聲起,鳴咽纏綿;幾處古箏弦響,芳華絕世。萬籟俱寂,只余樂音,讓我們為之沉醉,為之起舞,為之煥然一新。音樂彷彿迎合了我們身體內某種磁場的共振,直接進入我們的內心,觸碰著我們喜怒哀樂的細小纖維。
音樂和人體的神秘響應,來自於兩者之間節奏的共鳴。音樂的基礎之一便是節律,如果音樂節奏和人體的某些生理節奏和揩,生理共振就產生了。緊接著,我們的皮膚溫度、心跳速度、呼吸頻率都有可能發生變化,最終產生快樂、興奮和幸福感。在《同一首歌》的演唱會上,聽眾們狂熱地揮舞熒光棒,便是音樂帶來的興奮迷醉的效應;我們每個人在幼兒時期,聽著母親嘴裡哼著搖籃曲安然入睡,便是音樂的安神靜心的作用。
音樂是生活賜予人類的特種維生素,一張完美的解壓處方上一定會有它。這張處方的第一行應該寫下它的原則:選擇一種與你當時心境比較契合的音樂,然後 慢慢改變音樂風格,使之與你想要達到的心境相吻合。比如,如果你是一個遭到打擊的中年男子,不妨聽一聽劉德華的《男人哭吧不是罪》,在劉德華抑鬱的吶喊中,你能找到類似的心境,從歌聲中得到共鳴,讓自己徹底放鬆。然後你可以選擇一些稍微平靜的曲子,可以是羅大佑的《戀曲1990》,可以是鄧麗君的《但願人長久》,也可以是各輕音樂。最後再慢慢過渡到你喜歡的輕松歡快的曲子上去,這樣你的心情會慢慢地由壓抑沉痛變得輕松愉快起來。
這張處方的病症一欄,得由你自己填。是睡眠有問題,還是精神不振作?症狀很多,但都有對應的音樂療法。如果你恰好是古典音樂的愛好者,這里有一份簡單的對你胃口音樂處方:若想催眠,請聽《平湖秋月》、舒曼的《夢幻曲》、莫扎特的《催眠曲》、門德爾松的《仲夏夜之夢》;欲解抑鬱,請聽《喜洋洋》、《江南好》;想除悲愴,請聽海頓的《創世紀》、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響曲d小調——悲愴》、貝多芬的《第五交響c 小調——命運》、振作精神,請聽《金蛇狂舞》、《步步高》、若去煩燥,請聽《梅花三弄》、《塞上曲》、《空山鳥語》;促進食慾,請聽《花好月圓》、《青春舞曲》;為降血壓,請聽《平湖秋月》、《雨打芭蕉》、《春江花月夜》、《姑蘇行》。
其實,大自然是一個更大的音樂寶庫,人類創作的音樂正是對自然各種音響的復制。金秋時節,漫步在林蔭道上,且聽風吟,細品鳥語,靜謐的自然空間里,連樹葉在空中的舞蹈都伴隨著音樂的妙響。耳朵帶領著心靈,自由地旋轉,暢快地呼吸。山間林畔,溪流潺潺,泉水叮咚,靜謐祥和的快樂是那樣的隨處可得。海邊沙灘,波濤翻湧,拍擊岸石,又帶給人一份開闊浪漫的心堵。在自然的音樂之美遍布各處,就是早晨初醒打開窗戶聽到的第一聲鳥鳴,都可以讓我們感受到音樂帶給人的寧靜和清新。
人類是何其不幸,天災人禍遍布世界,世俗煩惱時刻發生;人類又是何其有幸,享受天然的音樂,生活在大自然的各種寶藏之中。讓音樂成為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瓶復合維生素,時不時拿一顆出來咀嚼一番吧!

6、五行養生曲分別是什麼?

在我們傳統醫學中,五臟可以影響五音,五音可以調節五臟。宮商角徵羽,五音調和搭配,就成了一套養身大典。古代士大夫階層「琴棋書畫」養身術中,琴排第一位,也說明在修身養性方面,音樂最有力量。

五音養身
據說在古代,真正好的中醫不用針灸或中葯,用音樂。一曲終了,病退人安。
中醫的經典著作《黃帝內經》兩千多年前就提出了「五音療疾」的理論,《左傳》中更說,音樂像葯物一樣有味道,可以使人百病不生,健康長壽。古代貴族宮廷配備樂隊歌者,不純為了娛樂,還有一項重要作用是用音樂舒神靜性、頤養身心。
百病生於氣,止於音。
古代的音樂和現在有所不同,只有五音:角、徵、宮、商、羽。這五個音階分別被中國傳統哲學賦予了五行的屬性:木(角)、火(徵)、土(宮)、金(商)、水(羽)。這一點,恰恰被中醫利用了。
音樂可以深入人心,在中醫心理學中,音樂可以感染、調理情緒,進而影響身體。在聆聽中讓曲調、情志、臟氣共鳴互動,達到動盪血脈、通暢精神和心脈的作用。生理學上,當音樂振動與人體內的生理振動(心率、心律、呼吸、血壓、脈搏等)相吻合時,就會產生生理共振、共鳴。這就是「五音療疾」的身心基礎。
「百病生於氣」!這個「氣」不僅是情緒,五臟的臟氣也包含其中。根據每個人自身的身體結構不同,五臟在臟氣上的差異,配合不同的音樂,就可以使五音防病、養身。當然,我們並不是用某個音去調理某個臟器,而是運用五行原理,使它們相生、相剋,又相互制約,五音搭配組合,適當突出某一種音來調和身體。

用樂如用葯
在繁體字中,樂、葯、療三字同源,音樂與葯物、治療具有天然的聯系。音樂可以舒體悅心,流通氣血,宣導經絡,與葯物治療一樣,對人體有調治的能力。
音樂有歸經、升降浮沉、寒熱溫涼,具有中草葯的各種特性。而且音樂需要炮製,同樣的樂曲,可以使用不同的配器、節奏、力度、和聲等等,彼此配伍,如同中葯處方中有君臣佐使的區別一樣。
用音樂治療,也有正治、反治。讓情緒興奮者聽平和憂傷的樂曲,是最常用的方法,還可以使樂曲與情緒同步,幫聽者宣洩過多的不良情緒,例如以如泣如訴的樂曲帶走悲傷、以快節奏的音樂發泄過度興奮的情緒。

陰陽五行體系
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臟:肺、肝、腎、心、脾
五音:宮、商、角、徵、羽
五竅:鼻、目、耳、舌、口

五行排序,下面以「金」打頭
中國音樂追求的清、靜、淡、遠的意境,與中醫學提倡順應自然「恬惔虛無」的法則出一轍。
心——五臟中的君主
心臟通常不會偷懶,它一刻不停的搏動完全符合屬於火的特性。心臟掌控著精神和血液的循環,然而,現實的生活和工作壓力、不斷在減少的睡眠、很少運動的身體……無一不在傷害我們的心,所以很容易心臟系統的不適。
心常見不適:失眠、心慌、心胸憋悶、胸痛、煩躁、舌尖部潰瘍。
屬心的音階:徵音,相當於簡譜中的「5」。徵調式樂曲:熱烈歡快,活潑輕松,構成層次分明,性情歡暢的氣氛,具有「火」之特性,可入心。
最佳曲目:《紫竹調》。心氣需要平和,這首曲子中,運用屬於火的徵音和屬於水的羽音配合很獨特,補水可以使心火不至於過旺,補火又可使水氣不至於過涼,利於心臟的功能運轉。
最佳欣賞時間:21:00-23:00。中醫最講究睡子午覺,所以一定要在子時之前就要讓心氣平和下來,過早過晚聽都不太合適。
伴茶:准備一杯紅茶,略加少量綠茶,可以補益心臟。

肝——五臟中的將軍
肝比較喜歡爽朗、豁達。我們如果長期被一些煩惱的事情所困擾,肝就會使我們體內的本該流動的氣處於停滯狀態,時間稍久,就會逐漸消耗肝的能量,產生種種不適。
肝常見不適:抑鬱、易怒、乳房脹痛、口苦、痛經、舌邊部潰瘍、眼部干澀、膽小、容易受驚嚇。
屬肝的音階:角音,相當於簡譜中的「3」。角調式樂曲:有大地回春,萬物萌生,生機盎然的旋律,曲調親切爽朗,有「木」之特性,可入肝。
最佳曲目:《胡笳十八拍》。肝順需要木氣練達,這首曲子中屬於金的商音元素稍重,剛好可以剋制體內過多的木氣,同時曲中婉轉地配上了較為合適的屬於水的羽音,水又可以很好地滋養木氣,使之柔軟、順暢。
最佳欣賞時間:19:00-23:00。這是一天中陰氣最重的時間,一來可以剋制旺盛的肝氣,以免過多的肝氣演變成火,另外可以利用這個時間旺盛的陰氣來滋養肝,使之平衡、正常。
伴茶:准備一杯綠茶,裡面少放一些白茶,以起到梳順肝氣的作用。

脾——五臟中的後勤部長
脾是我們身體里的重要能量來源,身體活動所需要的能量,幾乎都來自脾胃,經過食物的消化吸收,才能轉化成能量供應給各個臟器。暴飲暴食、五味過重、思慮過度等都會讓我們的脾胃承擔過重的負擔,而停產。
脾常見不適:腹脹、便稀、肥胖、口唇潰瘍、面黃、月經量少色淡、疲乏、胃或子宮下垂。
屬脾的音階: 宮音,相當於簡譜中的「1」。宮調式樂曲風格悠揚沉靜,淳厚莊重,有如「土」般寬厚結實,可入脾。
最佳曲目:《十面埋伏》。脾氣需要溫和,這首曲子中運用了比較頻促的徵音和宮音,能夠很好地刺激我們的脾胃,使之在樂曲的刺激下,有節奏的進行對食物的消化、吸收。
最佳欣賞時間:在進餐時,以及餐後一小時內欣賞,效果比較好。
伴茶:准備一杯黃茶,略加少量紅茶,可以溫和的調節脾胃功能。

肺——五臟中的宰相
肺在身體里是管理呼吸的器官,全身的血液里攜帶的氧氣都要通過肺對外進行氣體交換,然後再輸送到全身各處。也正因為肺和外界接觸頻繁,所以污染的空氣、各種灰塵、致病細菌,會在你身體抵抗力稍低的一剎那,佔領你的肺。
肺常見不適:咽部潰瘍疼痛、咳嗽、鼻塞、氣喘、容易感冒、易出汗。
屬肺的音階: 商音,相當於簡譜中的「2」。商調式樂曲風格高亢悲壯,鏗鏘雄偉,具有「金」之特性,可入肺。
最佳曲目:《陽春白雪》。肺氣需要滋潤,這首曲子曲調高昂,包括屬於土的宮音和屬於火的徵音,一個助長肺氣,一個平衡肺氣,再加上屬於肺的商音,可以通過音樂把你的肺從里到外徹底梳理一遍。
最佳欣賞時間:15:00-19:00。太陽在這個時間段里開始西下,歸於西方金氣最重的地方,體內的肺氣在這個時段是比較旺盛的,隨著曲子的旋律,一呼一吸之間,里應外合,事半功倍。
伴茶:准備一杯白茶,裡面少放一些紅茶和黃茶,以起到生補肺氣,同時清除肺中雜質的效果。

腎——五臟中的作強之官
腎在身體的五臟之中,被認為是人體的儲蓄機構,我們身體里所有其他臟器產生的能量,在滿足日常消耗後,都會把多餘的能量轉存到腎中,將來身體里的其他器官缺少足夠的能量時,通常會從腎中抽調。長此以往,腎中的能量總的來講還是處於一種匱乏狀態。
腎常見不適:面色暗、尿頻、腰酸、性慾低、黎明時分腹瀉。
屬肺的音階:羽音,相當於簡譜中的「6」。羽調式樂曲:風格清純,凄切哀怨,蒼涼柔潤,如天垂晶幕,行雲流水,具有「水」之特性,可入腎。
最佳曲目:《梅花三弄》。腎氣需要蘊藏,這首曲子中舒緩合宜的五音搭配,不經意間運用了五行互生的原理,反復的、逐一的將產生的能量源源不斷輸送到腎中。一曲聽罷,神清氣爽,倍感輕松。
最佳欣賞時間:7:00-11:00。這段時間在一天里是氣溫持續走高的一個過程,人和大自然是相互影響的,在這個時間段,太陽在逐漸高升,體內的腎氣也蠢蠢欲動地受著外界的感召,如果此時能夠用屬於金性質的商音和屬於水性質的羽音搭配比較融洽的曲子來促使腎中精氣的隆盛。
伴茶:准備一杯黑茶,裡面少放一些白茶,以起到五行相生的效果。

茶葉五行
綠茶:五行屬木,代表茶有碧螺春、毛尖、毛峰、猴魁、龍井。
紅茶:五行屬火,代表茶有川紅功夫、滇紅功夫、祁門功夫。
黃茶:五行屬土,代表茶有霍山雪芽、溫州黃湯、君山銀針。
白茶:五行屬金,代表茶有銀針白毫、貢眉、白牡丹。
黑茶:五行屬水,代表茶有普洱茶、湖南黑茶。

音樂處方
若想催眠:請聽《平湖秋月》、舒曼的《夢幻曲》、莫扎特的《催眠曲》、門德爾松的《仲夏夜之夢》;
欲解抑鬱:請聽《喜洋洋》、《江南好》;
想除悲愴:請聽海頓的《創世紀》、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響曲d小調——悲愴》、貝多芬的《第五交響c 小調——命運》;
振作精神:請聽《金蛇狂舞》、《步步高》;
若去煩燥:請聽《梅花三弄》、《塞上曲》、《空山鳥語》;
促進食慾:請聽《花好月圓》、《青春舞曲》;
為降血壓:請聽《平湖秋月》、《雨打芭蕉》、《春江花月夜》、《姑蘇行》。

7、求中國五行能量養生音樂

我的珍藏或許你會喜歡,都是養生音樂純音樂

8、用五行養生油按摩八謬能減肥嗎

不要亂用、
建議你用健康減肥,推薦方案如下、
減肥除了運動,節食就是吃葯了,但吃葯不安全而且有副作用,下面介紹個資料給你,供參考……無論你要減何部位,不論你採取什麼減肥方式,總之減肥之道任重而道遠,堅持到底才是勝利……
【簡單版】:
適當運動,合理飲食。
【完全版】:
瘦身不要依賴於減肥葯,那個多多少少多身體都有負面影響的,多鍛煉自然會瘦身的,還能增加自身的免疫力!不要盲目的去輕信廣告商們!要減肥,你先看這個吧,您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針灸減肥是通過穴位刺激,抑制食慾,達到控制飲食、減輕體重的目的,針灸過程中效果很好,但是需要在停止針灸後繼續保持控制飲食的良好習慣,才不會反彈,如果停止後繼續暴飲暴食,體重就會反彈回去。
◆一、如何減去腹部脂肪:
許多上班族由於長時間坐在辦公室,缺乏運動,很容易堆積脂肪在腹部的位置,而腹部脂肪屬深層脂肪,要有效解決,需要多方面的配合;
1. 要改變飲食習慣。
吃完飯後不要立即坐下或趴睡,最好能保持站立的形式,可以選擇散散步或整理一些東西。如此除了減少脂肪堆積外,還能幫助消化。因為飯後30分鍾內,如果保持不動的狀態,最容易形成腹部脂肪。
2. 走姿和坐姿要正確;
走路時要抬頭挺胸、擺動手臂。常環抱手臂在胸前,腹肌沒有出力,容易突起。而且擺動手臂走路,不僅消耗更多的能量,看起來也格外有精神。而坐下時,也要讓脊背打直,不要將彎腰或挺腹,如此才能訓練腹肌,使腹肌有力而不易松垮。
3. 要配合運動;
搖搖呼拉圈或隨時做一做仰卧起坐、伸伸懶腰,都能逐漸消除腹部脂肪,且使腹肌日益結實而不易再堆積脂肪。
◆二、如何減去肚子的脂肪:
許多上班族由於長時間坐在辦公室,且缺乏運動,很容易堆積脂肪在腹部的位置,而腹部脂肪屬深層脂肪,要有效解決,需要多方面的配合。
首先要改變飲食習慣,吃完飯後不要立即坐下或趴睡,最好能保持站立的形式,可以選擇散散步或整理一些東西,如此除了減少脂肪堆積外,還能幫助消化,因為飯後30分鍾內,如果保持不動的狀態,最容易形成腹部脂肪。
再來就是走姿和坐姿要正確,走路時要抬頭挺胸、擺動手臂,常環抱手臂在胸前,腹肌沒有出力,容易突起,而且擺動手臂走路,不僅消耗更多的能量,看起來也格外有精神。而坐下時,也要讓脊背打直,不要將彎腰或挺腹,如此才能訓練腹肌,使腹肌有力而不易松垮。
最後就是要配合運動,搖搖呼拉圈或隨時做一做仰卧起坐、伸伸懶腰,都能逐漸消除腹部脂肪,且使腹肌日益結實而不易再堆積脂肪。
◆三、平坦腹部秘訣:
每天朝九晚五坐在工作桌前,令不少白領麗人腹部變得有點「十月懷胎」之嫌。缺乏運動及午餐後便坐著工作的人士,其腹部最容易出現「肚腩」,加上都市人一般易患腸胃小毛病,消化不良亦會引致腹部體形變壞。
在日常生活細節里,如果你稍稍注意一些基本守則,那麼平坦的腹部仍會長伴左右。
進食時消除緊張感
許多人的腸胃很敏感,特別是女性。可能是消化道黏膜的激素感受器問題,導致經常性腸道功能病,人們錯誤地稱之為結腸炎。日常預防的方法是吃飯時姿勢要端正,慢慢吃,環境要安靜(假如把電視機開掉),咀嚼要夠充分。
食物要煮熟
現在的時尚烹飪是半生不熟,這導致澱粉無法被摧毀,大多數蔬菜與穀物中的澱粉糖聚集於大腸,產生二氧化碳,導致腹部隆起。
食用健康食品
酸奶與發酵的牛奶能激活消化必須的物質,有助於改善腸道微生物系統,從而防止腹部隆起。
少喝帶氣飲品和少嚼香口膠
喝帶氣飲品或嚼香口膠時,會吞食很多空氣,特別是香口膠中含有的多元醇,不會被小腸消化。
鍛煉出結實的腹部
結實的腹壁令腸胃鼓脹情況減少。
走路、喝水、按摩
走路及喝水有利腹部扁平。同時可以每天在腹部做環行按摩。
增加礦物質,避免經期前的綜合症
如果你的腰圍在月經前比平時粗大,可以試試吃富含鐵(水果、乾果)、鈣(奶製品與礦泉水)、鋅(紅色肉、魚、貝殼、海鮮……)的食物,這些礦物質能幫助你平衡荷爾蒙,避免這種經期前綜合症。
控制呼吸
正確呼吸能幫助消除體內的毒素與緊張情緒,使人感覺良好,保持優美的體態姿勢。
◆四、瘦身美人的肩背練習:
1.直立,雙腳分開略寬於臀部,微微屈膝。雙眼直視前方,後背挺直。雙手握住一個兩磅重的球或其他等重物體,放在臀部。
2.右手持球,雙臂伸直上舉,在頭頂處將球傳入左手。
3.雙臂下降,回到臀部,重新開始上下傳球動作。雙臂動作看起來就像轉動的風車。
4.重復傳球動作20次。動作要慢,不要靠沖力來運動。
注意:不要靠活動手腕來傳球,手臂、後背、脖子都要挺直,這樣就能自然而然地傳球而不是滾球。
◆五、小腿練習
1.貼著牆坐下,後背挺直,腳掌貼地。手持一根重16磅的健身棒放在大腿上,離膝蓋約有三英寸。
2.腳跟向上抬,同時雙手用力下壓健身棒。
3.重復該套動作25次。
◆六、對付你的下半身肥胖
腿粗胖大大影響女性的體態美。這和遺傳有一定的關系。如果你家族裡大部分成員的腿都是又粗又肥,那你也大有可能大腿臃腫。運動生理學家發現,下半身的脂肪,也就是積聚在臀部和大腿的脂肪,可能是特別難消除的。在身體其他部位的脂肪都能輕易地增減脂肪細胞,但下半身的脂肪卻不能這樣。
要使大腿變得苗條,也有方法,且並不復雜,只要持之以恆,是完全可能做到的。以下是專家們經過長期研究後推薦的三種向粗胖大腿進攻的方法:
運動的種類很多,如果你把目標定在粗胖的大腿上,你最好還是選擇一種以鍛煉雙腿為主的運動。因為活動大肌肉,例如大腿和臀部肌肉,你就可以增加熱量的總燃燒量。
鍛煉大腿和臀部肌肉的最佳運動是步行、騎自行車(包括在室內騎健身自行車)、越野滑雪、爬樓梯。
七、讓你的手臂沒贅肉 :
日常生活中,手臂是活動最激烈的部位,但其伸展的方向大多隻有前面或側面。由於較少於後面運動,因此內臂部分較容易鬆弛。而且肌肉較不使用的部位極容易堆積脂肪,尤其在25歲過後更加明顯。無論如何,想要有結實的肌肉,則必須面面俱到。
1、鍛煉內臂,使之結實。
雙手交錯,拇指向下,雙臂向前延伸。靜止2~3秒後雙手反轉一下收回,再向前延伸一次約2~3秒。慢慢進行約10~20次。
2、使雙臂緊張。
單手按摩肩膀,並不停的聳肩,按壓的手一直向下壓雙臂,特別是按壓手臂的內側肌肉。左右各5秒共進行5次。
3、改善內臂的鬆弛
雙手掌交錯在耳邊,向上延伸用力,靜止2~3秒後放鬆。訓練平常較不使用的肌肉,同時可繳正姿勢。共進行5~10次。
肌肉的訓練中有游泳、伏地挺身等等動作性的運動,也有延伸靜止的靜態運動。在靜態方面,可使肌肉繼續緊張,具有緊縮、防止脂肪沉澱的效果;而伏地挺身等的動態運動則較適合體力較佳的人。
◆八、能吃掉脂肪的食物:
脂肪是吃出來的,但合理的吃也會吃掉你的多餘脂肪。我們不妨利用一些具有降脂作用的食物,幫助你吃掉體內脂肪。
蔬菜類:大蒜中含有硫,所形成的硫基化合物可以減少血液中膽固醇和防止血栓形成,有助於增加高密度膽固醇,對減肥有利。
谷類:燕麥含有極豐富的亞油酸,可防止動脈粥樣硬化。玉米則含有豐富的鈣、磷、硒和卵磷脂、維生素E等,均具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
醫學專家認為,人類日常膳食中存在許多能減去體內多餘脂肪的有效物質,人們在享受美味的同時又能減掉身上多餘的脂肪。近幾年,世界上流行的減肥品多是以谷類、海洋類食品為原料,如一些減肥餅干以豆類、谷類、海洋類食品為原料,提取濃縮人體在減肥期間必需的32種營養元素和具有減肥作用的特有纖維成分,通過吸取體內過量脂肪,同時調節營養失衡。早餐一小包餅干加上一杯酸奶或豆漿,既減肥又健康。

請支持原創、滿意採納

與五行養生套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