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養生節目姜波

養生節目姜波

發布時間:2020-07-15 23:42:39

1、養生節目大廚姜波個人簡介

姜波,男,百老北京旗人民俗美食家,國家級面點大師劉俊卿老先生入室弟子,高級度點心技師,蜜供姜第五代傳人,問著名北京京劇表演藝術家吳吟秋先生之徒,中答國烹飪學院會員,北京烹飪學院會員。

北京國際職業教育學校1994屆烹飪專業畢業生,北京民俗美食家版,故宮博物院紫禁城建福宮餐飲總監權兼行政總廚。

2、姜波的主要作品及獲獎

中央電視台《越戰越勇》2015年總決賽冠軍孫瀟於2004年與姜波合作推出首支單曲《我家在江南》 器樂作品《守島戰士北方的娃》獲浙江省第八屆音樂新作演唱演奏大賽金獎 廣東省2015年頒發的2014年度群眾文藝作品評選音樂類作品《明天》獲三等獎 2015年廣東省第六屆音樂舞蹈花會《夢回故鄉》獲銀獎 2014年被評為惠州市2013年度優秀專家室 2014年「卿卿美麗」中國撫順楊卿麗獨唱音樂會擔任策劃 2014年惠州選秀活動「鵝城舞台秀」評委 2013年獲廣東省優音樂家獎 2013年駐港部隊《惠州艦》作曲 2013年年微電影《明星故事》編劇、導演; 歌曲《我的父輩》、《幸福中國》(2004年全國新歌創作大賽金獎); 歌曲《中國緝私警察之歌》(2012年全國海關系統推薦作品); 歌曲《煙雨飛霞》(2011年廣東省旅遊精品歌曲推薦作品); 歌曲《新老客家人》、《家鄉春分茶》(五個一工程獎); 歌曲《老鄉不要怕》(2008年廣東省首部抗震救災作品); 歌曲《寒露的微笑》、《一二三四齊步走》(2005年全軍戰士文藝獎); 歌曲《無聲的誓言》(2013廣東省群眾文藝作品評比金獎)《快樂學習》、《鵝城戀歌》、《握手》(2008年——2010年廣東省群眾文藝作品評比銀獎)《家鄉春分茶》(2013年三等獎); 歌曲《春雨》、《流水的兵不了的情》(2006年廣州軍區首屆戰士文藝獎三等獎); 情景嗩吶《演練》、歌曲《當兵的日子》(2006年廣州軍區調演最佳劇目獎、一等獎); 舞台劇《訓練場上》、《忠誠》(2009年公安部全國匯演銀獎); 情景劇《牽掛》(2006年廣東省鹽業系統一等獎; 話劇小品《抉擇》(2012年廣東工行系統一等獎); 話劇小品《陪你一起看日出》(2012年廣東省粵電二等獎、最佳導演獎) 舞台劇《生死不離》(2008年廣東省武警系統匯演一等獎); 舞蹈《桃花謠》、《小城故事》(2012年香港TVB慶回歸15周年晚會節目編導) 音畫《國色天香》(2013年廣東工行系統金獎); 器樂《渡海精兵》、《2005年全軍戰士文藝獎); 與《同一首歌》孟欣導演合作

兩首抗震救災歌曲引無數網友追捧 2008-05-28 08:59  汶川大地震突如其來,山河齊哀,舉國同悲。懷著無比的沉痛和對災區群眾的牽掛之情,惠州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范中傑飽含深情,一周內連續創作兩首抗震救災勵志歌詞《老鄉,不要怕》、《孩子,孩子,你別哭》,並由姜波譜曲。 歌曲轉遞溫暖,歌聲凝聚力量。兩首歌曲在惠州西子湖畔論壇發布後,立即被網友轉發至天涯、KU6網、TOM、新浪、搜弧、奧一網等各大網站的論壇或博客,引起了成千上萬網友的追捧,感動了無數的人,既鼓勵災區群眾樹立信心戰勝困難、災區遺孤適應新的生活,又團結了廣大網友眾志成城、抗震救災。連日來,兩首歌曲還多次被用作抗震救災募捐活動的背景音樂。《南方日報》、廣東電視台、《南方都市報》、惠州廣播電台、《東江時報》等媒體先後對歌曲及創作過程進行了報道。尤其是廣東電視台攝制組赴惠州拍攝、製作並在《人在他鄉》欄目播出了相關專題片《家鄉汶川――我們和你同在》,又引起廣大電視觀眾的強烈共鳴。《老鄉,不要怕》網路傳唱(南方日報,B04版,文化周刊,2008年5月18日) 老鄉,不要怕 詞:范中傑曲:姜波演唱:譚京,范大海 老鄉老鄉不要怕 動員令總書記已經發下老鄉老鄉不要怕總理的專機已經到達老鄉不要怕,全國人民眾志成城什麼也壓不垮老鄉不要怕,地震過後我們攜手重建溫暖的家本報訊 昨日,在惠州巴蜀友人抗震救災捐款儀式現場,500多名到場捐款的群眾被一首《老鄉,不要怕》的歌曲深深打動。歌手只教了一遍,全場人都含淚合唱。近幾日,這首歌曲通過網路迅速唱響,3天網路點擊量達10萬次。這是一首男女聲二重唱,「老鄉老鄉不要怕,全國人民眾志成城什麼也壓不垮;老鄉老鄉不要怕,地震過後我們攜手重建溫暖的家……」這首署名惠川人作詞的歌曲14日上午在惠州西子湖畔論壇首發,隨即登錄國內各大網站。而惠州廣播電台在其抗震救災專欄中滾動播出該歌曲,惠州電視台也計劃拍攝MTV。這首歌歌詞是惠州市教育局局長范中傑13日晚上在電視直播災情的悲傷氣氛中含淚寫成,范中傑的老家在四川,於是署名惠川人。這首詞隨後由解放軍藝術學院畢業的姜波作曲。演唱者是惠州某學校音樂老師譚京和惠州某公司的業余歌手范大海。譚京的弟弟正在四川讀大學。地震發生後,她反復撥打弟弟電話,直到14日中午才接通並獲知其安全。譚京告訴記者,她在音樂界的朋友聽到這首歌曲後,都表示要把它作為當地募捐活動的背景音樂。(李長虹) 本報訊 「孩子,孩子,你別哭,來接你的叔叔(阿姨)是個好人,跟他(她)去吧,他(她)會像爸爸(媽媽)一樣,深深地愛你」,繼在惠州工作的幾位四川人13日連夜創作《老鄉不要怕》這首抗震勵志歌曲後,18日,該歌曲的創作人員又創作了一首關注災區孤兒的歌曲《孩子,孩子,你別哭》。比《老鄉不要怕》傳得更快。昨日18點20分,記者在KU6網上看到,這個MTV已被放在首頁,瀏覽量達15萬人次,而15分鍾後刷新,瀏覽量已達17萬人次,以每分鍾上千瀏覽量遞增。人民網視頻、新浪、KU6網、南都網、西子湖畔 、天涯來吧 、TOM音樂 、搜狐,都有轉載。
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員姜波:為兵而歌
央視國際 (2004-06-25 09:28:33)
●馬軍鴻
2003年6月,南京政治學院幹部進修班,從眾多的軍旅歌曲中評選出一首《當兵的路》,作為全體學員必學、必唱的曲目,因為這首歌情感真摯、歌詞意蘊深刻。
《當兵的路》詞曲作者是就讀於解放軍藝術學院的學員姜波。兩年來,他學習之餘堅持創作,在全國各類專業音樂刊物發表詞曲作品三十餘首,十餘首出版發行,其中《當兵的路》、《今夜想家》、《弄潮的人》等歌曲經中央電視台七套《軍營文化》欄目播出,受到廣大官兵的喜愛。
姜波的作品清新質朴、真實感人,與其長期紮根基層用心創作是分不開的。他深愛軍營生活,對官兵有著深厚的感情,他創作的歌曲每一個音符背後都有著一個個生動的故事。
2003年7月11日,假期第一天,姜波顧不上回老家看望父母,就背上行囊踏上了南下的列車,直奔某師渡海登島作戰訓練的第一線。這是一支兩棲機械化部隊,官兵每天在氣溫高達40攝氏度的酷暑中苦練戰術。正是這種高強度的訓練和緊張生活,鍛煉了官兵敏捷的戰斗作風,鑄就了官兵英勇頑強、視死如歸的戰斗精神。
在火熱的軍事訓練生活中,突然多了一個編外戰士———姜波。他和戰士同吃、同住、同訓練,一個月後,姜波在一首詞中寫道:風吹來/浪打來/天海間涌現年輕的心/烈日下曬/苦水裡泡/欲與狂浪試比高/鋼鐵的官兵是那弄潮的人/敢弄潮的人是那鋼鐵的官兵/弄就弄個大潮/爭就爭個第一/練好本領/為打贏。
近兩個月的生活體驗,他先後為官兵創作了《軍人,一首奉獻的歌》、《今夜想家》、《當兵不傻》、《你的身影》等歌曲。2003年9月,姜波把假期的生活體驗和為一線官兵寫的歌詞,以及創作體會寫成文字,寄給了《音樂生活》雜志,編輯部對姜波以飽滿激情為官兵而歌的精神敬佩不已,隨之以《軍人,一首奉獻的歌》為標題,推出了《金色海岸線———獻給海訓官兵的組歌》。歌詞發表後,在軍內外產生了反響,不少讀者來信來電稱贊姜波用真情為兵歌唱的精神值得從事音樂創作的同行們學習。
(解放軍報 2004年06月25日 第6 (編輯 曹勁 來源:解放軍報)
再度創作《惠州艦之歌》 此次,我市再度邀請專家與部隊合作創作了《惠州艦之歌》。「沐浴維多利亞的陽光/惠州艦劈波斬浪/威武文明忠誠精武/把責任挑在肩上……」這首威武雄壯的軍歌,由廣東省音樂家協會會員、資深音樂人、作曲家姜波作曲。惠州報業傳媒集團編委、惠州日報社民生新聞中心主任劉騰雲作為主創人員之一,參與歌詞創作。歌曲小樣完成後,姜波在自己的新浪博客進行了發表,贏得不少網友稱贊。網友評論,「這是一首非常有氣魄和力量的歌曲,聽完令人為之振奮。」「惠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主要領導親自抓創作,並在北京錄制完成。」姜波透露,歌曲既表現了軍人的熱血與忠誠,也非常符合惠州陽光、向上的城市形象,相信這首歌曲一定能為增進惠州與「惠州艦」全體官兵的友誼注入活力。本報記者劉 挺

3、美食家姜波簡介

姜波,老北京旗人民俗美食家,國家級點心技師·營養師。師承13位國寶級大師,國寶級烹飪大師劉俊卿老先生入室親傳弟子,著名北京京劇表演藝術家吳吟秋先生之徒,著名民俗家學者王作楫先生之徒,廣陵派第十二代傳承人古琴家·書畫家李家安先生入室弟子。

著名中醫,養生大家翁維健老先生之徒,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蜜供姜第五代傳人,北京市東城區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烹飪協會會員,北京烹飪協會會員,中國中醫葯研究所促進會食療養生專業委員會委員,國家一級食療養生師,曾任故宮博物院紫禁城建福宮餐飲市場出品總監。

(3)養生節目姜波擴展資料

姜波主要作品:

1,《御饌·姜述》

本書以宮廷為背景,講述每道宮廷菜背後的傳說,以此來了解宮廷飲食文化,了解當時的歷史,讀來令人垂涎,令人回味,令人贊嘆。

2,《姜波說京·食》

本書以在民間瀕臨失傳的宮廷小吃為主,介紹了21道宮廷菜的做法,並將每道菜的文化背景,風味口感,營養價值,製作竅門。讓我們不僅能了解到當年皇宮里的飲食習慣及養生知識,還能跟著廚藝名家一起學,把當年只有皇宮才能享用的美食變成我們餐桌上的美味。

4、東方衛視主持人姜波。誰有他的資料,微博或者QQ號之類的,當然手機號更好,呵呵。

姓名:姜波
出生地:新疆
祖籍:重慶
生日:1974年8月24日
星座:處女
血型:O
畢業院校:天津輕工業學院
現居住地:上海
興趣愛好:運動、看書、旅遊、唱歌
格言:認認真真工作,開開心心生活。永遠做一個有良心和責任心的媒體人。
主持經歷
在東方衛視主持早間資訊節目《看東方》,《東方快報》,上海電視台紀實頻道《檔案》,
上海新聞綜合頻道《媒體大搜索》,第一財經頻道的《金算盤》以及東視新聞娛樂頻道的《天才愛美麗》等節目。另外,曾經主持過東方衛視的《東方新氣象》、《深度105》、《江南美食古鎮尋寶》、《蟹逅沙家浜》和東方少兒頻道的《陽光班會》等節目。

5、姜波的相關報道:

從央視《星光大道》脫穎而出的「豆腐哥」姜波,他不單靠一身潔白的工作服登台出名出彩。他對「豆腐」二字還真有自己的研究和獨到見解。大豆的蛋白質含量極其豐富,卻是最廉價的食物來源,因他激發不起人們的味覺而處境尷尬,後來發明了豆腐使大豆命運改變。這一點與姜波的命運十分相似。姜波還是原來的姜波,但不會唱歌的姜波遭遇冷落,會唱歌的姜波令人敬仰。姜波對筆者娓娓道來,豆腐是我國西漢煉丹家——淮南王劉安發明的綠色健康食品。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歷史,深受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喜愛。姜波對豆腐菜系及其品種如數家珍。他說:「品種由嫩到老,依次分為豆漿、豆腐腦、豆花、豆腐皮、紅豆腐、臭豆腐、霉豆腐、豆腐乾;豆腐菜名目繁多,家常豆腐、麻婆豆腐、紅燒豆腐、澆汁豆腐、煎燒豆腐、干鍋豆腐、珍珠豆腐、香菇豆腐丸子、鯽魚豆腐湯、鹵味拼盤......」。上百種豆腐菜名,姜波脫口而出,娓娓道來,眉飛色舞,像說相聲,像背台詞。這還沒完,姜波進一步道出了自己對「豆腐」的獨特理解。他說:「首先,豆腐由豆子而來。豆子經過粉碎後變成豆漿,在鹵水的作用下升華為豆腐。人也是這樣,只有不怕犧牲,才能升華自己,把一個本來作用不大的人,變成對人類有巨大作用的人。其次,豆腐潔白無瑕。豆腐色澤潔白,昭示了她高尚、純潔、純粹,脫離了低級趣味的品格 。再次,豆腐綠色環保。豆渣、豆水、豆花,都可食用,對環境無任何污染。第四,豆腐營養豐富。是人們公認的保健佳品,在防病保健上的奉獻是多方面的,適量食用對人體健康大有好處。第五,豆腐有保健作用。豆腐含有高無機鹽,低脂肪,低熱量,蛋白質豐富,還可降低人體血液中鉛的濃度,有利於增強體質。」儼然一個豆腐專家。是的,姜波決不圖「豆腐哥」之虛名,他靠長期做豆腐賣豆腐而得名,靠自己的豆腐質量上乘、味道鮮美、錢足秤夠、童叟無欺而立足,靠自己對豆腐文化含義的深刻理解而立足,靠自己做豆腐菜的烹飪絕活而立足。他還炸、炒、熘、燒、煲、悶、蒸、烤、拌樣樣拿手,能夠做出50多種風格各異、味道不同的豆腐菜。由於技藝精湛,在中央電視台10套「廚藝不凡」錄制播放了節目,獲得專家好評。
人們親切地稱呼他「豆腐哥」。主持人這么稱呼,觀眾這么稱呼,粉絲這么稱呼。中國人這么稱呼,外國人也這么稱呼。膚色不同、語言各異的男女老少都這么稱呼。 作為一名基層文藝工作者。多年來,他把愛家鄉之情化作建設新莊河的實際行動,積極參與全市三個文明建設,以出色的藝術勞動傳播先進文化,成為文藝界的排頭兵。「熱愛家鄉、熱愛人民,立足平凡、崇德向善,助人為樂、無私奉獻。」這也是他的真實寫照。多年來,他堅持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努力傳播先進文化。在庄河 當地,凡是有歌聲的地方,就有他的名字;凡是有文藝活動的地方,就有他的身影。他經常出外演出,始終不忘自己是庄河人。積極參與庄河招商會文藝宣 傳活動,宣傳庄河,推介庄河。把對家鄉的情感寫入歌中,在他的積極建議下,著名曲作家楊軍、詞作家談焱焱,以庄河的自然風貌和大發展為素材,譜寫了《三百 六十五條河》,並把這首歌帶上了《星光大道》,帶上了其他央視欄目和一些衛視台。他還深情並茂地演唱會了〈捨得為庄河〉、〈庄河情〉、〈魅力庄河〉等,從而使庄河這座城市的知名度進一步擴大。他始終把德藝雙馨作為人生的價 值追求,秉持「演出裡面有政治,演出裡面有形象」、「非弘揚主旋律不演」,自覺擔當起了傳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責任,為基層文化活動的蓬勃開展「續水添柴」。崇德,是文藝工作者的基本操守。德,是文藝工作者立身處世之根。他在從事文藝工作的這些年裡,自覺地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樹立良好 的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認真履行人類靈魂工程師的神聖職責,大力弘揚真善美、鞭撻假惡丑,自覺承擔起弘揚先進文化和引領社會文明風尚 的歷史責任。尚藝,是文藝工作者的職業追求。藝,是文藝工作者成就事業之本。在文藝道路上,他堅守精益求精的藝術精神,展現富有個性、多姿多彩的藝術魅力,用真誠的藝術態度,努力為人民唱好歌。
這些年來,他在傳播先進文化的同時,還自覺做個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傳承者、社會文明進步的推動者,以春天般的溫暖關愛他人,樹立奉獻使人快樂的幸福觀,追求 高尚的人生價值。他一直熱忱地關注孤寡老人,幫助少年兒童,熱心公益事業,堅持從身邊事情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為他人送溫暖、為社會做貢獻。2005 年,他靠著自己的努力贏得了贊助商,為家鄉贊助了數量可觀的麵粉,捐給蓉花山鎮各村貧困家庭,同時送去了一台「回報家鄉」個人演唱會。2011年,他參加了慈善機構舉行的慈善活動,到仙人洞鎮二道溝村捐款,開展扶貧幫困活動。他還經常與一些團體舉行義演活動,走進敬老院、校園,將募集的資金捐給貧困學生和家庭。 姜波妻子叫胡馨月,人稱「豆腐西施」,是音樂學院畢業的高材生,大學畢業後放棄考研、當教師的機會,毅然嫁給具有唱歌天賦和潛質的姜波。2001年姜波被選拔參加全國的唱歌比賽,因無錢報名而放棄,僅有一面之交的馨月毫不猶豫幫他交了2000元報名費;2003年鬧「非典」姜波被隔離,馨月義無返顧,將生死置之度外,沖破重重阻攔,陪伴姜波隔離,並在隔離室正式宣布「處對象」。在馨月眼裡,執著、善良、純朴是姜波的本質。姜波的執著,就是對歌唱事業的執著,是二十年如一日的執著,是百折不回的執著,是泰山壓頂不彎腰的執著,是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執著,是視死如歸的執著。有這樣的執著,還有什麼歌兒唱不好呢?姜波的善良,既是與生俱來,也是日積月累的結果,是賢人才具有的先人後己的公而忘私的善良,心地純潔,真切溫厚。姜波的純朴,是天然的純朴,是生活上吃飽穿暖即滿足的純朴,是語言表達上點到為止不多一字不少一字的純朴,歌唱中不拖泥帶水不裝腔作勢的純朴。姜波的善良、執著與純朴,升華為完美。在馨月心裡,姜波是一個完美的人,他使馨月充滿愉悅、舒暢、振奮、快慰、和諧、滿足而心曠神怡。而馨月在姜波眼裡,是天使,她聖潔、良善、美麗、溫暖,與她結合,既是上帝的安排,也是自己渴求,更是自己一生的榮幸。如今,他們擁有了可愛的小寶寶。

6、美食家姜波參加過的電視節目?

北京衛視的,早晨八九點鍾左右有個節目!
請採納!

7、養生幸福家姜波大廚做紅燒類炒糖色後下什麼調料

醬油和白糖用以調色和增鮮!

8、誠誠哥哥和方瓊姐姐現在在河北台和一個自稱御廚後代的男主持一起主持的美食節目

這個廚師是不是很胖?卷發?經常戴眼鏡?在美食節來目里和誠誠哥哥和方瓊姐姐教源人做飯?
御廚?北京蜜供姜第五代傳人姜波,這個節目叫《家政女皇》,河北知衛視每天17:55播出,18:25結束,除了美食還有道健康小知識,挺不錯的

與養生節目姜波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