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居室記陸游追求的是什麼樣的生活
讀《居室記》,我們可以看到,陸游的養生之道包括生活中衣食住行的各個方面。關於衣,他注重「冷暖自知」,時常根據天氣的變化不斷增減身上的衣服,有時甚至「一日幾變」。關於食,他從不貪圖口腹之慾而暴飲暴食,而是「少飽即止,不必盡器」。值得一提的是,陸游還是一位不亞於蘇東坡的業余烹飪大師,他的烹飪技藝很高,常常親自下廚掌勺。他到了晚年基本吃素,認為吃素既能節儉又可養生,他喜愛的素菜有白菜、芹菜、竹筍、芥菜、枸杞葉等,他還自己種菜,而且幾乎與葷菜絕了緣。關於行,則注意量力而行,他經常到外面去活動筋骨,但卻常常是「行不過數步,意倦則止」。陸游作為南宋時期最著名的詩人一生交際甚廣,平日的應酬活動也比較多,但他都能順乎自然,「客至或見或不見,間與人論說古事,或共飲杯酒,倦則亟舍而起」,絕不捨命陪君子。
關於住,陸游在《居室記》中講的最多。他對居室的大小、朝向都十分講究,特別是重視居室的明暗冷暖。他的居室「東西南北皆為窗,窗皆設簾障,視晦明寒燠為舒捲啟閉之節」,經常根據天氣的變化,啟閉窗戶,升降簾幕,以此來調節居室的光線和溫度。他還巧妙地用隔斷把房間分割成可分可合的幾部分,冬天合而為一,夏天一分為二,用這種方法來調節室內的溫度。他很講究居住環境的綠化和美化,在住宅旁種植了百餘種花草樹木,把院落布置得很是舒適。
作為大文豪,陸游平日里少不了讀書,但他對讀書從不抱有功利性和目的性。他十分推崇陶淵明「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處便欣然忘食」的讀書態度,他說:「讀書取暢適心靈,不必終卷」。因此,他讀書時就像是在與自己談得來的朋友聊天敘舊,心裡沒有什麼壓力,既開心舒暢又益心養志,得益甚多。
讀書如此,陸游做事也如此。他把什麼都看得很淡,從不計較名利得失,始終保持著一種寧靜、融合、知足的心態。即使仕途不順,遭到不公平的待遇,也沒怎麼放在心上。這是平常人很難做到的。
現代人讀一讀《居室記》,學一學陸游的養生之道,必然大有裨益。
2、陸游哪些作品是小品文?他和小品文的關系!
陸游在散文上也著述甚豐,而且頗有造詣。其中記銘序跋之類,或敘述生活經歷,或抒發思想感情,或論文說詩,最能體現陸游散文的成就。同時也如在詩中一樣,不時地表現著愛國主義的情懷,比如《靜鎮堂記》《銅壺閣記》《書渭橋事》等。
陸游不僅工詩,還兼長詞。由於他對這種詩體不甚注重,所以詞作不多,現存詞共有130首。他的詞也風格多樣並有自己的特色。有不少詞寫得清麗纏綿,與宋詞中的婉約派比較接近,如有名的「釵頭鳳」即屬此類。而有些詞常常抒發著深沉的人生感受,或寄寓著高超的襟懷,如「卜運算元」「驛外斷橋邊」、「雙頭蓮」「華鬢星星」等,或蒼遠,或寓意深刻,這類詞又和蘇軾比較接近。但是最能體現陸游的身世經歷和個性特色的,還是他的那些寫得慷慨雄渾、盪漾著愛國激情的詞作,如「漢宮春」「箭箭雕弓」、「謝池春「」「壯歲從戎」、「訴衷情」「當年萬里覓封侯」、「夜遊宮」「雪曉清笳亂起」等,都是著一片報國熱忱的雄健之作。這類詞與辛棄疾比較接近。
他的作品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是悲憤激昂,要為國家報仇雪恥,恢復喪失的疆土,解放淪陷的人民;一方面是閑適細膩,咀嚼出日常生活的深永的滋味,熨貼出當前景物的曲折的情狀。他的學生稱贊他說:「論詩何止高南渡,草檄相看了北征」;一個宋代遺老表揚他說:「前輩評宋渡南後詩,以陸務觀擬杜,意在寤寐不忘中原,與拜鵑心事實同」。正是杜甫缺少的境界,所以說陸游「與拜鵑心事實同」還不算很確切,還沒有認識他別開生面的地方。愛國情緒飽和在陸游的整個生命里,洋溢在他的全部作品裡;他看到一幅畫馬,碰見幾朵鮮花。聽了一聲雁唳,喝幾杯酒,寫幾行草書,都會惹起報國仇、雪國恥的心事,血液沸騰起來,而且這股熱潮沖出了他的白天清醒生活的邊界,還泛濫到他的夢境里去。這也是在旁人的詩集里找不到的。
陸游20歲時與唐婉結婚,夫妻感情甚篤,可是其母卻不喜歡唐氏,硬逼他們夫妻離散,唐氏改嫁趙士程,陸游亦另娶王氏為妻。離婚後陸游非常傷痛,紹興二十五年31歲游經沈園時,偶見唐婉夫婦,陸游在沈園牆上寫了《釵頭鳳》詞以寄深情,此後屢次賦詩懷念,直至75歲時還寫了有名的愛情詩《沈園》。唐氏讀了陸游的釵頭鳳後悲痛欲絕,和了一首釵頭鳳,不久便去世了。
唐婉並非陸游表妹,其後夫趙士程乃宋宗室,於秦魯國大長公主(宋仁宗女)為侄孫輩,而公主之子錢忱娶瀛國夫人唐氏,正為陸游姨母也,故趙士程與陸游互為中表兄弟。釵頭鳳本事較早見於劉克庄《後村詩話》,原謂「某氏改適某官,與陸氏有中外」,本意乃指趙士程與陸游為中表也。周密做《齊東野語》,轉載時不慎,誤做唐婉與陸游為中表,乃開千古訛傳之肇始。蓋陸游外家為江陵唐氏,曾外祖父為神宗朝名臣唐介,唐介諸孫男(即陸游舅父行)皆以下半從「心」之字命名(如懋、願、恕、意、愚),無「門」部唐閎者(據陸游《渭南文集·跋唐修撰手簡》、《宋史·唐介傳》、王圭《華陽集·唐質肅公介墓誌銘》);而唐婉母家乃山陰唐氏,其父名唐閎,乃宣和間鴻臚少卿唐翊之子,一門昆仲亦皆以「門」字框字命名,如閌、閱等(據《嘉泰會稽志》、《寶慶續會稽志》、阮元《兩浙金石錄·宋紹興府進士題名碑》)。
陸游「年十二能詩文」,學劍,並鑽研兵書。29歲赴臨安省試,名列第一。次年參加禮部考試,因名次居於主和派權臣秦檜的孫子之前,又因不忘國恥「喜論恢復」,要求「賦之事宜先富室,征稅事宜覆大商」,為秦檜所黜。檜死,紹興二十八年出任福州寧德縣主簿,紹興三十年,召入敕令所,為刪定官。孝宗即帝位,賜進士出身。後因力勸張浚北伐,發生部下將領不合的情況,再加上主和派阻饒,朝廷立即動搖,而陸游亦被冠上「交結台諫,鼓唱是非,例說張浚用兵」之罪名而遭免職。六年,起通判夔州。
乾道八年主戰將領王炎聘陸游至幕府襄理軍務,使陸游的生活發生很大的變化。軍旅生活使他的懷抱不禁為之一開,寫出了許多熱情奔放的愛國詩篇。「飛霜掠面寒壓指,一寸丹心唯報國」可說是他這一時期生活和心情的寫照。雖然陸游滿懷報國赤誠,但因朝廷腐敗,只求苟安無意進取,他復國的壯志一直無法得到伸展的機會。
淳熙二年,范成大邀陸游入幕僚,為成都路安撫司參議官。陸與范素有詩文之交,因此不甚拘守官場禮數,以致引起同僚譏諷;又因復國抱負和個人功名長久無法得到伸展的空間,故常有較放縱輕佻的行為,被同僚指責為「不拘禮法,恃酒頹放」。於是陸游索性自號「放翁」,並在詩中自我嘲解。淳熙五年,提舉福建路常平茶鹽。淳熙六年,改提舉江南西路。淳熙十三年,知嚴州。淳熙十五年,擔任軍器少監。
之後歷經多次升降官職,在光宗紹熙元年之後的二十餘年,長期蟄伏在山陰老家農村,家居時「眼明身健何妨老,飯白茶甘不覺貧。」因為養生有術,嗜食薏仁和木耳,到了晚年,依然耳聰目明。慶元五年,陸游曾為韓侂胄寫《南園記》,據稱韓侂胄命四夫人擘阮琴起舞。在勉勵韓侂胄勿忘抗金中興。期間雖仍有向朝廷提出抗胡作戰的主張,但始終遭受非議。最後於在嘉定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陰歷日期,陽歷為公元1210年1月26日)抱著未見國土收復的遺恨與世長辭,享年85歲。
陸游一生力主北伐,雖然屢受主和派排擠打擊,但是他的愛國之情至死不渝,也與尤袤、楊萬里、范成大並稱「南宋四大詩人」。死前曾作《示兒》一絕:「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堪稱是最能表現陸游創作精神的代表作。
他的詩產量極多,至老仍然創作不懈。實際上創作了一萬多首,經他自己刪汰之後仍有九千三百多首。
陸游有七子一女。根據《陸游年譜》記載:長子陸子虞、次子陸子龍、三子陸子修、四子陸子坦、五子陸子約、六子陸子布、七子是陸子聿(《冬夜讀書示子聿》)。孫子有陸元廷,曾孫有陸傳義,玄孫有陸天騏。陸游最終沒有看到「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那一幕。
少年到中年(46歲),時期最長但留存作品最少,約200首,因陸游將自己早期「但欲工藻繪」的作品刪除淘汰的關系。
46-54歲,詩約2400多首。此時期因深入軍旅生活,詩風變為豪放壯闊,愛國思想也更加提升。此一時期詩歌創作的成熟和豐富,奠定了他作為一代文宗的崇高地位。
蟄居家鄉到逝世,現存詩6500首。數量之所以較多是由於他晚年未暇淘汰的緣故。此時期與農民接觸較多,再加上宦海沉浮飽經憂患,並且其年事已高,因此風格轉為清曠淡遠的田園風格和蒼涼的人生感慨。
不過即使詩風前後轉變了三次,但是他詩中還是充滿強烈的愛國情感,這也是他最大的特色與傳頌千古的原因。其他也有較為平淡、清麗、甚至是奇譎的作品(詩集中有數百首記夢的詩),不過那是少數。
《關山月》、《書憤》、《金錯刀》、《農家嘆》、《黃州》、《長歌行》等,均為其代表作。
另也工於詞,纖麗處似於秦觀,雄快處似於蘇軾,超爽處更肖辛棄疾。以《訴衷情》(當年萬里覓封侯)、《卜運算元》(驛外斷橋邊)等最為著名。
他的文學理論也具有相當影響力,主張詩文為發泄人心郁悶的利器,又主張養氣以求工。
《劍南詩稿》85卷,《渭南文集》50卷,《放翁逸稿》2卷,《南唐書》18卷,《老學庵筆記》10卷,《訴衷情》,《放翁家訓》,《家世舊文》等。
3、三白養生湯的三白是什麼?
你好,這三白是白芍、白術、白茯苓,這三味要主要是通過養血柔肝加上健脾燥濕,這樣既能養肝又能補後天之本的脾胃。<br><br>這個方子可以用,但是對這么幾味葯材過敏的人就不要用了。
4、陸游是怎樣養生的?
陸游寫了一些養生詩,說明他重視養生之道。陸游認為食粥是長壽的最簡單方法,詩雲:
世人個個說長年,
不悟長年在眼前。
我得宛邱平易法,
只將食粥致神仙。
長年即長壽。神仙,是長壽的代換式,「食粥致神仙」,就是食粥能長壽。這是食粥長壽法。
陸游還有梳頭長壽法,有詩為證:
覺來忽見天已白,
短發蕭蕭起自梳。
中國歷來有梳頭長壽之說,因為頭上的穴位,通過梳子的刺激,使血液循環加快,有利於皮脂腺的分泌,這對防治神經衰弱、腦動脈硬化和腦血栓均有效。
陸游還有含飴弄孫長壽法,詩雲:
整書拂幾當閑嬉,
時與兒孫竹馬騎。
故爾小勞君會否?
戶樞流水即吾師。
「整書拂幾」是「動」,「含飴弄孫」也是「動」,總起來說,這長壽法是戶樞流水法。「戶樞流水」是修辭的用典,引自《呂氏春秋·盡數》「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句,這里的「戶樞流水」是修辭的節縮法,即統括式。上面說的「含飴弄孫」就是逗小孩子玩,也是「動」,這與「戶樞流水」都是一種修辭的代換式。
陸游還有掃地長壽法,詩雲:
一帚常在堂,
有暇即掃地。
既省得堂奴,
亦以平血氣。
這也是「動」,「掃地」與「戶樞流水」在長壽這一點上是「同義結構」。陸游認為「按摩導引」不如「掃地」。其詩雲:
按摩與導引,
雖善亦多事。
不如掃地法,
延年直差異。
5、陸游是怎樣養生的呢
宋代詩人陸游,讀書寫作十分勤奮,但他活了86 歲,在古代詩人中,他是罕見的
一、登山陸游詩曰:「游山如讀書,深淺皆可樂。」「名山如高人,豈可久不見?」
(《夜坐忌剡溪》)他認為,好詩往往產生在旅途中:「君詩妙處吾能識,盡在
山程水驛中。就是在夢中,陸游也常常登山。」「久別名山憑夢到,每思舊友
取書看。」(《春日園中作》)
二、擊劍擊劍,練武,即是他的養生之道,也是他報效祖國,北伐抗金,所作的准
仇未報壯士老,匣中寶劍夜有聲。」《新晴馬上》:「一劍飄然萬里身,白頭也復走京城。」陸
游還親手用劍刺死過一頭老虎。他在《夢行南鄭道中》一詩中寫道:「眈眈北山虎,食人不
知數,孤兒寡婦仇不報,日落風生行旅懼。我聞投袂起,大呼聞百步。」他的《懷惜》詩也
寫道:「挺劍刺乳虎,血濺貂裘殷。至今傳寫中,尚愧壯士顏。」可惜在現代社會,像這種能
揮劍刺虎,文武雙全的詩人是很難見到的了。
陸游在工作和寫作之餘常常去騎馬、舞劍,他常與友人「倚松論劍」,還寫下了「少
年學劍白猿公,曾破浮世十歲功」的詩句。
三掃地他認為,掃地可在多次彎腰、站立、運腕、移步的過程中,身體得到鍛煉。
他在詩中說:「按摩與導引,雖善亦多事。不如掃地去,延年至差異。」他的另一
首「掃地」詩意思是:掃帚放旁邊,有空就掃地。省得叫童奴,不能平血氣。
四、 垂鉤陸游喜歡釣魚。他在詩中寫道:「西風沙際矯輕鷗,盪日橋邊系釣舟。」
「花底清歌春載酒,江邊明月夜投竿。」「相從不厭閑風月,只有梅花與釣磯。」
五、美睡陸游在詩中多次提到「美睡」一詞,他認為,「美睡」是比美容更重要的養
生手段。陸游詩曰:「美睡常嫌鶯喚起,清愁卻要酒闌回。」「晝倦夜常成美睡,病多老卻未
全衰。」「美睡三竿日,安禪半篆香。」「放翁不管人間事,睡味無窮似蜜甜。」
6、黃白養生是什麼意思
五色養五臟
在中醫養生理論中,根據五行(木、火、土、金、水)學說,把自然界五味(酸、苦、甘、辛、咸)、五色(綠、紅、黃、白、黑)與眾多的事物屬性聯系起來。說明人與大自然的關聯。
人生活在天地之間,自然環境之中,是整個物質世界的一個組成部分,應和大自然融為一體,自然界的植物五顏六色,接受陽光雨露的滋潤生長,為萬物之靈的人提供了食物來源。人體五臟與大自然的五色有著密切的關聯。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熟知的五種顏色(綠、紅、黃、白、黑),各入不同的臟腑,各有不同的作用。不同顏色的食物,它養生保健的功效是不盡相同的。不同顏色的食物,屬性也是不相同的,歸經也不同。
往往口感的喜好代表身體對某類元素的需求。換句話說:喜歡常常就是需要。比如:你的胃裡有火,你吃辣椒和生薑的時候,你就會覺得很辣,難受。反之,你就會覺得很好吃,吃了舒服。因為辣椒和生薑都是溫性食物,起除濕與發散風寒的作用。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細心觀察自己的所需所缺,適時補充身體的需求。要學會辨別寒與熱,分清陰陽。
但我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會聽到有的老師說:他(她)有脂肪肝、高血脂,就是喜歡吃肥肉。這種喜歡太過,喜歡得出了毛病的情況,你就要控制某些喜歡的食物了。再喜歡的食物,也只能適當地吃,適可而止.
五色對五臟的滋養
《黃帝內經》中說:綠色養肝、紅色補心、黃色益脾胃、白色潤肺,黑色補腎。以大家常吃的綠豆、紅豆、黃豆、白豆、黑豆為例:
五豆的功用:
綠豆的功效:性味甘涼,具有清熱解毒之功,入肝經
紅豆的功效:性平,有清熱解毒、活血排膿,健脾益胃、利尿消腫、通氣除煩等,可治療小便不利、脾虛水腫、腳氣、黃疸等症。有促進心臟活動的功效,入心經
黃豆的功效:性微寒,能活血通便、解毒祛風熱、益氣補脾,入脾經
白豆(飯豆)的功效:性平,有理中益氣、補腎健脾、和五臟、生精髓、止消渴、吐逆泄痢,小便頻數,含有較多的鈣質,入肺經
黑豆的功效:性平,調中益氣,活血解毒,治消脹,下氣利水,止汗葯物,入腎經
綠色養肝
常見綠色食物 綠豆、菠菜(最養肝的菜)、西蘭花、黃瓜、絲瓜、芹菜、韭菜、青辣椒、茼蒿、萵筍、白菜、薺菜(長沙話叫:地菜子,有清火降壓作用)、油菜、四季豆、豆角、空心菜(長沙話叫雍菜、四聲音)、木耳菜、綠莧菜、蘿卜茵、青菜、苦瓜(最去心火,能分泌胰島素)水果等。
紅色補心
常見紅色食物 紅豆 紅薯、胡蘿卜(最保護眼睛的蔬菜,健脾、保肝)紅辣椒、紅棗、番茄、山楂、香椿、草莓等
黃色益脾胃
常見黃色食物 黃豆、牛蒡(最善清理脾胃火,可以加紅白蘿卜一起燉骨頭湯喝)、腳板薯(最善治療口腔潰瘍的極好食物),薏米、(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濕、舒筋除痹、清熱排膿等功效,為常用的利水滲濕葯)韭黃、南瓜(產生胰島素,治療消渴症),蘋果、蛋黃、粟米、玉米等
白色潤肺
常見白色食品,白豆、冬瓜、梨、白蘿卜、銀耳、藕、百合、茭白、蓮藕、米面、豆腐、花菜、竹筍、淮山、涼薯等。
黑色補腎
常見黑色食物 黑豆 黑米、黑芝麻、黑木耳、核桃(不是黑色,但是是補腎的食物)、紫菜、海帶(也是潤肺食物)
千年養生之道順應自然,通曉陰陽
大自然是萬物賴以生存的基礎,人類生活在自然界中,必然要受到自然環境的制約。一年四季,春溫、夏熱、秋涼、冬寒循環更迭,一日之中晝暖夜涼的不同,廣闊天宇中風霜雨雪的變化,都直接或間接影響人體技能,而一旦外界環境的影響超過了人體所能承受的限度,就會導致病理性變化。
馬王堆醫書用「陰陽」二字總攬自然。竹簡《十問》皇帝問於天師曰:「萬勿(物)何得而行?草木何得而長?日月何得而明。」天師曰:「璽(爾)察天地之請(情),陰陽為正,萬勿(物)失之而不繼,得之而贏。」湖南省博物館研究員喻燕姣認為,「陰陽為正」是指宇宙自然界的規律以「陰陽」變化為主導,萬事萬物的變化都受到其制約,違背自然界的陰陽變化規律就無法延續生存,順應自然界的陰陽變化規律就能夠興旺有餘,切實依照自然界陰陽變化的規律而生活起居,就能調理好生活,永保身體健康。
安生之本,必資於食
馬王堆醫書載:「酒食五味,以志治氣。目明耳聰,被(皮)革有光,百脈充盈,陰乃×生。」正常的飲食五味,能滋生氣血,充盈百脈,滋潤皮膚,甚至連膚色也與飲食有關。對於怎樣選擇食物,馬王堆醫書也有一套理論。《十問》主張常吃韭菜和禽蛋等物,「草千歲者唯韭……目不蔡(察)者,食之恆明;耳不聞者,食之恆聰;春三月食之,苛疾不昌,筋骨益強,此胃(謂)百草之王。」《十問》還贊同適量飲酒,認為「酒者,五穀之精氣也」,有「入中散流」行血活氣之功效,「故以百葯為由」,也就是酒為百葯之長的意思。
另外,馬王堆醫書非常強調飲食療法,主張葯補與食補相結合。飲食療法是古人利用食物來防治疾病,增進健康的經驗總結。在馬王堆醫書中,有大量的食物入葯。
清靜養神,調攝情緒
調神攝生就是調整人的情緒,頤養心情以求健康長壽。馬王堆醫書認為,喜怒無常是生病之由。「坡(彼)有央(殃),必其陰精漏泄,百脈宛廢,喜怒不時,不明大道,生氣去之。」明確提出了「喜怒」是引發疾病的重要原因。
怎樣才能驅除病因呢?馬王堆醫書主張:「神和內得,雲(魂)柏(魄)皇×,五臧(藏)軲白,玉色重光,壽參日月,為天地英。」強調神和內得,精神和諧,就能精力充沛,內臟堅固健壯,容顏煥發青春,並且可以長壽,成為身體素質很強的人。喻燕姣認為,馬王堆醫書中有「心制生死」的觀點,只要人的精神堅定強固,就能夠控制生和死,這種觀點對後世中醫學有很深遠的影響。
吹呴呼吸,吐故納新
喻燕姣說,馬王堆醫書認為氣功導引是強身健體和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卻穀食氣》和《導引圖》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氣功養生文獻,而散見在馬王堆其它醫書中的氣功導引養生內容也有不少,氣功導引是馬王堆醫書的一個重要內容。
《卻穀食氣》還主張二三十歲的年輕人應經常操練氣功導引,病循序漸進。年滿20歲的人,每天早晚各做呼吸吐納20次,每隔兩天改為晚上一回,作200次(早上不作,晚上作);年滿30歲的每天早晚各作300次,每隔三天改在晚上作300次,其它年齡的人都可以按照這種比例類推。只要長期堅持,就可達到健身養年的效果。
呼吸吐納也有禁忌,必須避開春夏秋冬的邪氣,春季不要在暗無陽光的環境下進行,夏季當避開酷暑炎烈的熱風,秋季應避開霜凍與霧天,冬季須避開刺骨的寒氣。
年養生——順應四季的三個規律
人有萬物之靈的尊稱,但人也時時刻刻都在受大自然的影響。宇宙榮國陰陽運動,形成司機變化,從而影響萬物,也影響著人。所以養生的原則當然要順應天時氣候的變化,四季養生就是順時養生的精髓。
我們了解了在一天當中怎樣養生的方法,那麼一年當中我們怎樣養生呢?一年四季的養生也同樣要要掌握三個規律:陰陽消長運行的規律、氣機升降的規律、天氣地氣開合的規律。掌握了這三個規律以後呢,我們就可以養生長、化收藏,養陰陽、養五臟。「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這是《黃帝內經》里關於四季養生最出名的兩句。下面,我們來具體了解一下四季養生的方法。
春夏養陽
春夏怎麼養陽呢?春天主生發,氣生發而陽光開始明媚,萬物復甦。《黃帝內經》就告訴我們「無厭於日」,就是不要討厭陽光,這個時候要夜卧早起,去曬太陽,讓我們抒發肝氣,讓我們的生機和氣機隨著春氣來運轉,這就叫做四氣調神。所以,春天養生的重點是怎麼樣把你的肝氣和五臟氣與春氣來合拍、來協調。
春季養生以升發疏暢為特點,我們要注意使體內的陽氣漸旺起來。春天的氣候促使人血液循環加快,與肝臟的生理機能相關,若肝臟失常,就會出現一系列病症,因而春天宜養肝的道理就在於此。
夏天的時候,萬物茂盛,陽氣旺盛,這個時候就要充分的利用生機來保養我們的身體,來維護我們的生命。夏天重在養心,要多一吃點苦的東西,因為苦入心,對清我們的心火、對清我們的熱都很有好處。夏天我們還要多吃一點清暑利濕的東西,比如西瓜、綠豆湯等。關於肉,我們就多吃一點性寒的、性涼的,比如鴨子肉,而應該少吃一點雞肉等性溫的東西。另外,我們盡量要吃夏天成熟的食品,比如夏天成熟的瓜果和蔬菜。這樣吃東西對我們的心和脾胃都很有好處。
夏天的最後三十天,是養脾的時候,脾主運化,在這個時候我們要養化,就是要把東西煮熟了再吃。而且這個時候,大地要進入到成熟的階段了,穀子在灌漿了,瓜果差不多也快熟了。這個時候是我們養脾健脾效果最好的時候。
夏季天氣下降,地氣上升,天地之氣相交,人們的情緒應該保持愉快,使氣機宣暢,精神外向。如果違背了這個道理,就會損心傷氣。還有夏季宜大量出汗,又有「汗為心之液」一說,所以心氣也最易耗傷。
秋冬養陰
秋天的時候是「入地戶」的時候,我們常說春分開始「開天門」,秋分開始則「入地戶」。入地戶時,萬物要開始收藏,我們人體也要養收。天地經過了春夏以後,似乎也累了。萬物該長的已經熟了,果子、莊稼都收藏了,這個時候呢,人也應該轉為休息了,這叫作「收」。
秋天主要要養肺。肺經過了夏熱的燥,到這時就要多吃潤的東西,比如梨、藕、杏仁、貝母、百合這些東西,來養我們的肺、潤我們的肺,收斂我們的肺氣。
秋天濕度下降,是容易感冒的季節。秋天天氣乾燥,「燥」易傷肺,使氣宣發的功能受影響。從而引起乾咳少痰等症。所以要「無外其志,使肺氣清」就是秋養肺的理論依據。
到了冬天以後,就主藏了。這個時候萬物都閉藏,動物去冬眠了,花也凋謝了,樹葉也落光了,那麼人呢,人的身體也該休息了。冬天最重要的養生就是養藏,藏什麼呢?藏精,藏好了精則來年不會生病,所以說「冬不藏精,春必病瘟」。曾經有一個患者來找我看病,他老感冒,到春天我就不停地感冒。我說你冬天幹嘛了,他說這個冬天他一直在出差,累得一塌糊塗。其實這就是他在冬天沒有藏精補養身體而造成的後果。我告訴他現在補一補吧,趕快來個「春眠不覺曉」,通過睡眠保養好精氣。
維護陰陽平衡的三個方面如何維護我們體內的陰陽平衡呢?這要從三方面來講:
首先,就是要注意寒熱的平衡。為什麼呢?因為寒是傷陽的,熱是傷陰的,那麼我們要是不能夠很好地維持寒熱的平衡,當然就要影響到陰陽平衡。
第二個就是要維持氣血的平衡。因為氣屬於陽,血屬於陰,那麼我們要維持陰陽平衡,氣和血的平衡當然要保持。關於氣虛,我們已經講過了。那麼有關血虛的情況也有很多。女性朋友尤其要注意血虛,特別是在衛生期的時候,不注意休息不注意養血、補血,很容易出現血虧。女人是以血為本,所以,就是要注意養血。如果女性例假太多,那麼經期過了以後或者是期間,應該多吃一點紅糖、紅棗,或者紅糖煮荷包蛋——紅糖煮兩個荷包蛋,一天吃兩個,連吃三到五天,這個血就補回來了。否則的話,容易形成血虛。
那血虛是什麼症狀呢?血虛首先是面色發黃,沒有光澤、萎黃,而且人沒有精神;而且血虛會引起心慌心跳,增加我們心臟的負擔,所以就會出現心慌心跳。因為血也是營養人體的,血虛就影響到氣虛,可以出現爪甲蒼白。針對血虛我們就要著重地補血,只要沒有血液方面的病,補血、養血其實是很容易形成的,就是剛才說的,紅糖煮荷包蛋,要是再放些大棗,效果會更好,或者是當歸燉雞、人參燉雞,對造血、補血都很好。關鍵的問題就是我們要做到及時注意,當我們出現頭昏、眼睛發花、面色不好,我們就要注意養血。
中醫認為「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氣是構成人體最基本的物質,血則具有營養和滋潤全身的作用。氣虛可導致血虛,血虛無以載氣。所以氣血的平衡對於身體健康的意義尤為重要。中醫養生一般採用氣血同補的方法,效果甚好。
第三個平衡就是要注意燥濕平衡,也就是津液的平衡。液就是液體、血液,因為我們人體中70%是水份,包括津液在里邊。維持津液的平衡,也是維持陰陽的平衡。
人們很多情況下,有傷津,傷了津液,引起水分不夠,就出現津虧,表現為口乾、老口乾。比如說一個人如果出了大汗,回家不趕快把水給補充,就會出現傷津,嚴重的,可以出現大便干、皮膚干。
另外,水分在人體同樣也不能太多。人體里邊這個水分,不能夠正常排除,那很多情況是脾腎陽虛,應該趕快要去治療。
總之,我們要通過寒熱平衡,通過氣血的平衡,通過燥濕的平衡,來維持我們的陰陽平衡。陰陽平衡了,保養好了,我們就會健康一些。
抗陰保陽依據太極生命鍾的規律,陽氣是隨著人身體的成熟逐漸的增加。人年輕時候一直到中年,陽氣是增加的過程,陰氣比較弱。到了中年以後,陰氣就開始增加了,這叫做「陰長陽消」,這是自然規律,整個宇宙天時、春夏秋冬是如此,人的生命也概莫能外。《易經》所揭示的這條規律給我們的提示是什麼呢?它告訴我們,中老年人一定要注意陰氣的增長這個問題。就是說我們要能夠對抗陰氣,排除陰氣。
7、為什麼養生專家都沒有長壽的?
你要明白養生不等於長壽,雖然表徵起來壽命會延長。養生的目的不是為了長壽而是有一個良好的生活狀態,降低得疾病的概率。同時也可以培養自己一個積極樂觀的處世態度。
8、陸游的《手心》
手心
(宋)陸游
死去原知無事空,
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
家祭無忘告乃翁。
9、陸游《春日》
10、陸游是個什麼樣的人?(例:鬱郁不得志……)
陸游,愛情與官場,雙雙不如意之人
1144年,20歲的陸游與舅舅的女兒表妹唐婉成婚。不到一年,陸游母親就叫陸游休了唐婉,理由據說是陸母看不得陸游小夫婦太過甜膩,陸游沉迷愛情,不思取功名。
陸游
有人從陸游的(劍南詩稿)里讀到,陸游說的理由是唐婉沒有懷孕。不過,陸游私下裡還是抗了母命,在外面找了別院,與唐婉私會。不久後,被陸母得知,最終含淚離別。不久後,陸母給陸游娶了王氏。
愛情成了戲曲
1153年,陸游赴臨安城參加鎖廳試、這是對一定級別官員後人與趙姓宗室子弟的專門考試。陸游父親陸宰曾是轉運使,所以陸游有資格參加。當年與陸游同場應試的有秦檜孫子秦塤,秦檜暗示主考官第一名給自己孫子。可是主考官陳之茂實在傾心陸游的文章,不顧秦檜,把陸游判為第一名。
哪知道,這其實害了陸游。由於還要經過禮部復試才能授官,秦檜這次安排了自己的心腹湯思退主考。秦塤當然是第一名,而按照規定,所有錄取人員的試卷都要張榜公布,陸游的文章又非常出彩,怕被人看出端倪,於是,索性讓陸游落選。
未入官場便不順
1155年,不得志的陸游回到了山陰老家。一個春日午後,在紹興城南的沈園,陸游突然遇見了唐婉。不過,唐婉此是已經是宗室子弟趙士程的妻子了。
雙方應該無法有過多語言,很快唐婉與夫君就匆匆離去了。不久,唐婉又讓僕人給陸游送來了酒肉。陸游悵然若失,一飲而盡,取出筆墨,就著沈園的牆壁,寫下了斷人心腸的(釵頭鳳):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牆柳……,錯、錯、錯,莫、莫、莫。
沈園題詩
唐婉讀到了之後,也附和了一首(釵頭鳳):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難、難、難,瞞、瞞、瞞,這幾個字像一把匕首不停地刺過來。
更讓人傷心的是,見面後不久,唐婉就病逝了。
1158年,24歲的陸游開始步入官場。可是,官場從來沒有對陸游友好過。他在鎮江、隆興、臨安府四處調配,最大的官銜是通判,無所事事的副手。
1170年,陸游入四川夔州,還是通判。行程160天,陸游寫下了著名的(入蜀記)。1172年,是陸游的壯志凌雲最有機會實現的時間。陸游此是在南鄭,離金兵很近。可是,朝廷的和議大方針不容許對峙區動干戈。
陸游四處漂流做官,在四川八年。後來也是時常流連歌館酒樓,以致有言官上書指責陸游「燕飲頹放」。於是,鬱郁不得志的陸游給自己取了「放翁」的號—陸放翁。
一生只得做放翁
1186年,皇帝又給罷官在家的陸游一個官職—嚴州知州。六十二歲的陸游到臨安謝恩此行,正是這幾天,陸游寫下了一身豪情的「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騎秋風大散關」,也寫下了「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的江南雨巷。
兩年後,陸游又罷官了。此後二十年,陸游絕大部分時間住在紹興,遠離他不擅長的官場。
1208年,陸游最後一次來到了沈園。沈園已經易了主人,可是牆壁上還有陸游的(釵頭鳳)。陸游想起了五十年前的唐婉,提筆寫下了「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猶鎖壁間塵。」往事原來依然封在牆上墨痕里。
1209年,85歲的陸游寫下了最後一首詩: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含恨離世。
家祭無忘告乃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