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台灣養生植物

台灣養生植物

發布時間:2020-07-15 18:40:26

1、請問這些來自台灣的植物(可煮水、煲湯喝的植物、食物),它叫什麼名字?

一般俗稱鋪地錦竹草,原來是用於園林綠化的,不過國內有不少人也吃它。

中文學名 洋竹草。

 鴨跖草科 Commelinaceae >> 錦竹草屬 Callisia >> 洋竹草 Callisia repens

2、台灣哪四種珍貴樹種?

台灣蘇鐵,生長速度比一般蘇鐵快
香杉因木材有香氣而得名,其木材耐腐力強,是台灣產最珍貴針葉樹之一。
以台灣為屬名的台灣杉僅一屬一種,亞洲東部所有樹種中體形最巨大的樹木當屬紅檜,著名的阿里山神木、拉拉山神木等都是紅檜,也是台灣最珍貴的用材樹種之一
阿里山瑞香、阿里山青棉花等。蘇鐵蕨僅在日月潭一帶有所分布,極須加以保護。早田山毛櫸為台灣孑遺種,已列入重點保護的稀有植物。穗花杉屬全世界僅三種,其中兩種在祖國大陸,台灣穗花杉則是台灣真正珍貴的寶樹。

3、台灣的著名樹種是什麼?

台灣著名樹種叫紅檜,又叫:台灣紅檜、松梧、松蘿、薄皮、水古杉、Benihi。

在台灣,阿里山朱峰東側,聳立著一棵高凌雲霄的紅檜大樹,樹身略微傾側,大樹主幹已經折斷,但樹梢的分枝卻依然蒼翠碧綠,樹高約52米,樹圍23米左右,需十幾人才能合抱,巍巍挺立,虹勁蒼郁,被人們尊為 「阿里山神木」。

(3)台灣養生植物擴展資料

紅檜保護現狀

紅檜為II級保護植物。日治時期被日本人大舉伐木,所以建造高山鐵路運送木材下山,阿里山一帶的紅檜林已被砍伐殆盡,所見的紅檜是當時被認定生長不良、不利於建築開發的樹材,戰後也被國民政府更深入山區持續砍伐至1980年,所剩數量稀少,所以已經明令禁止砍伐。

紅檜稀有種。僅存台灣中央山脈中部及北部山地,因材質優良,屢遭採伐,分布區逐年縮小,數量日益減少。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紅檜

網路-阿里山神木

4、台灣最有名的植物

你門們都說錯了,是胡瓜--(有個主持人也叫胡瓜嘛

5、台灣有什麼植物能吃並且能插活的植物

仙人掌,台灣能種,一插就活

如果是果實的話石榴也可以

一插能活

海棠也行

佛手也行

6、台灣有哪些生態

1. 挖仔尾自然保留區
挖子尾位在淡水河口的左岸,與淡水共扼淡水河口,因為入海口地形彎曲,所以稱為「挖子」。此地為一典型的河口生態系,水筆仔攔截淡水河挾帶之大量泥沙及有機物,形成一片沼澤地。為了保存紅樹林及其伴生動、植物所形成的生態系,避免受到人為干擾,農委會於民國83年1月,將該區公告為「挖子尾自然保留區」。本區最珍貴的植物資源首推紅樹林植物水筆仔,具有植物地理學上的研究價值。另有蘆葦一般長在靠水域處。而挖子尾的動物有鳥類、蟹類、貝類及魚類等。貝類有文蛤、燒酒螺、孔雀蛤、牡蠣、玉黍螺、藤壺﹔魚類方面有彈塗魚及花跳等。鳥類約100多種,以候鳥為主,其中以唐白鷺在本區之出現,最值得重視。而本區的保育類動物分類如表1所示。

2.淡水河紅樹林自然保留區
淡水河與基隆河交匯後,接近竹圍的河段,長有許多的水筆仔,水筆仔是一種少見的胎生植物,也是所謂的紅樹林植物,生長於河口區域、淡鹹水交匯處,伴隨這種植物生存的尚有為數頗多之螃蟹、魚類、蝦和水鳥,構成沼澤生態系。由於此地在過去未有任何保護措施時,常遭非法佔用,甚至傾倒垃圾、廢土,使水質惡化,生態環境遭受破壞,有鑒於此,民國74年時,政府將其編入保安林管理辦法保護之﹔於民國75年6月,農委會並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公告設置「淡水河紅樹林自然保留區」,以確保水筆仔之永續生存。本區由水筆仔、彈塗魚、招潮蟹、水鳥等構成了典型的河口生態系。植物資源方面,因水質鹽度呈周期性變化,以水筆仔為主要樹種。無脊椎動物種類較少,但數量卻非常可觀,退潮時於泥灘地可見許多招潮蟹和彈塗魚於此活動,候鳥季節時,更可見大批候鳥於此活動。而本區的保育類動物分類如表1所示。

3.關渡自然保留區
本區在台北市西北方,關渡平原的西南側,位於基隆河和淡水河交匯之處,為一典型的河口濕地。早期的沼澤區主要植物為生長於泥質的灘地上的茳茳鹼草和蘆葦所組成,加上大面積的泥質灘地,這些景觀的組合,成為良好的候鳥棲息場所,為台灣北部地區一處非常重要的賞鳥區。為了維護本區豐富的水鳥資源,農委會於民國75年6月公告設立「關渡自然保留區」。由於獨特的沼澤生態環境,這兒的生物多具有相當特別的適應方式。其中最常見的紅樹林植物為水筆仔,以及伴生的蘆葦及茳茳咸草;此外,泥灘地上的彈塗魚與橫行的招潮蟹,也是本區最易見到的動物種類之一;而沼澤中的魚類與泥地里的底棲無脊椎動物,則是水鳥的重要食物來源。本區鳥類資源豐富,約達250種以上,是台灣本島生物種類多樣性最高的地區之一,以候鳥居多。夏季時,這里是鷺科及秧雞科鳥類繁殖的地方;冬季里,又提供冬侯鳥渡冬的棲所;在春、秋兩季,則成為遷移性鳥類的過境棲地。而本區的保育類動物分類如表1所示。

4.坪林台灣油杉自然保留區
台灣油杉是松科的常綠喬木,為台灣地區的特有樹種,是台灣地區11種法定珍貴稀有植物之一,也是冰河孑遺植物,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及基因保存上的價值。但其族群數量極少,在坪林地區台灣油杉約有400多株,而大多為衰弱的老齡木,林木更新情形差,有滅絕的危機。由於台灣油杉屬於瀕臨絕種的植物,故農委會於民國75年將本區設為「坪林台灣油杉自然保留區」,以保存此一樹種。本區原為租地造林地,天然闊葉林少,植群概略可分為柳杉人工林、琉球松人工林、天然闊葉林與果園四種,以琉球松占最大多數。天然林相植物組成較復雜,以鋸葉長尾栲最占優勢,伴生的有鵝掌柴、香楠、山紅柿、杜英、紅花八角、台灣桫欏等植物。本區植物共有91科234種,以茜草科植物種數最多。大型哺乳動物在本區十分罕見,只能偶爾見到小型囓齒類動物活動。鳥類在區內人工林、溪流與闊葉林交界處相當豐富,常見的有河烏、紫嘯鶇、鉛色水鶇、翠鳥、小白鷺、綉眼畫眉、綠畫眉、大彎嘴畫眉、小彎嘴畫眉、山紅頭、台灣藍鵲、竹雞和大冠鷲等。
5.哈盆自然保留區
台北、宜蘭縣交界的哈盆一帶,地處偏僻,人為破壞少,是台灣地區少數仍保有低海拔原始闊葉林林相的區域之一;同時此處蘊藏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其中不乏珍貴稀有的物種,早期也曾是附近泰雅山胞之獵場。為保護重要的原始闊葉林,使其免於遭受人為破壞,農委會於民國75年6月依法將該區設置為「哈盆自然保留區」。
等.....

與台灣養生植物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