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氣養生法

氣養生法

發布時間:2020-07-15 18:20:49

1、呼吸養生法是什麼呢?

對於人的生命最寶貴的東西是什麼?先哲們與其弟子討論此命題時說:人之命系於呼吸。想先哲的話道破天機——氣乃人性命之寶。《內經》亦曰「氣者,人之根本也.」人得氣則生,氣滯則病,失氣則亡。「氣」古稱「炁」(後人稱為「真氣」或「先天一氣」)。「炁」為先天之氣,有體無形,含有信息、能量;「氣」為後天之氣,有形,為「炁」之演化物。《醫門法津》曰「氣(炁)聚則成形,氣(炁)散則形去。」「炁」既是構成宇宙世界的基本單位。又是構成人體和維系人的生命的最基本物質,所以人體小宇宙和天地大宇宙在本質上是同一的。

因此,人們只要正確掌握呼吸,就能通過呼吸之「炁」實現人與宇宙溝通與融合。人體內的氣和血,是「炁」的一體兩面,故有「血為氣之母,氣為血之帥」 之說, 養生中的養氣血,就是養「炁」。人體的三寶『精、氣、神』,亦是「炁」在人體內三個層面的表現。

經絡也是「炁」在人體一種存在形式,所以經絡有信息、能量(光、波、熱等物理屬性)的性質;經絡既是「炁」在人體內的運行通道和儲存庫之一,也是人體接收天地宇宙之「炁」 的主要戶牗。調整經絡實質上是溝通信息、調動和補充能量,信息通、能量足,人體增強免疫能力和自我修復能力。故人稱其為人體大葯庫。《靈樞.經脈》強調曰:「經脈者,所以能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也。」

《呼吸養生法》就是在人體三寶「精、氣、神」 中,以練「炁」入手,通過正確的呼吸方法,進行調身、調息、調心,改善和加強「炁」在人體內的運行

2、道家怎麼食氣養生?怎麼食氣?求教程.....

道家人有自己一套獨特的養生方法,道家養生強調精神的超然、安寧,渴望自由,下面我們就為大家介紹道家的四大養生法。
一、清靜虛無
老子主張見素抱朴,少私寡慾,排斥人的一切慾望,排斥外界事物給人帶來的誘惑。他主張通過柔弱無為、虛靜自守來排斥干擾,達到返樸歸真的目的。莊子的養生法則為「虛靜自守」,「養神,守形,無欲」,「目無所見,耳無所聞,心無所知……」。
二、順乎自然
崇尚自然是道家養生的基本原則。道家認為:以自然界的秩序變化為法,摒棄人的理性因素,在養生中採取順乎自然的行動,就能維護健康,延年益壽。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認為人的一切都應順應自然規律,不要悖天地之理。而人最初的狀態接近自然,因此,養生要返樸歸真,以重返嬰兒狀態為最高標准。莊子認為,人與自然合一是養生的最高境界。他主張破除一切人為地刻意追求,認為「無為」、「無已」、「絕對逍遙」,是達到天人合一的根本途徑。
三、以氣養生
《史記》載:「老子百有六十餘或二百餘歲,以自修道而養壽也」。歷史上有老子不知其所終之說,雖不可全信,但史學界一致看法是:老子比孔子年長近三十歲,又比孔子死得晚,孔子活了72歲,老子當是一位百歲壽星。
老子長壽得益於其養生之道,其核心是:「吾欲獨異於人,而貴食母。」這食母就是「食氣」。食氣是老子創造的古人養生的主要方法,成為歷代氣功家練功之要旨。為人類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貢獻。
1、老子的經絡之說
老子發現了經絡(經脈和經穴),說經氣全身左右二十四條經脈往復運行,循環無端。這一發現,比我國四大發明意義更偉大,更深遠。
2、老子的精氣之說
老子認為人的天地之根就是指人的口鼻。口進飲食為陰氣,鼻入空氣為陽氣。要想不死就得依靠口鼻這個人與自然最直接的門戶。這為練氣功能養生,中醫葯能治病提供了理論依據,對人類健康貢獻巨大。
3、老子的神守養生法
「凝神入氣穴」的神守養生法是老子養生的主要方法。包括守督觀竅法,守腹法和守中法。竅指人九竅之一的後陰上的尾閶穴,是督脈(經脈)這個綱的繩頭。守督法對調節神經系統,改善全身機能具有很好作用。守腹就是意守以關元穴為中心的小腹處—下丹田。神守下丹田對於培養精氣,改善消化系統機能和下肢好處極大。守中是說守中脘穴,即臍上三寸的中皖穴,又說為丹田。神守丹田具有清醒頭腦,改善五臟機能的作用。
老子以氣養生之道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其思想光芒可與日月同輝!根據老子以氣養生的理論,後來的道家逐步創立了呼吸修練養生法。道家氣功的主要練氣之法即是呼吸修練,即通過對自然之氣的呼吸吐納,達到調和周身之氣,並使之卻病延年的一種功法。
4、莊子吐納法的最高境界為胎息
莊子的「吹響呼吸,吐故納新」即指此法。其最高境界為胎息,即不以鼻口呼吸,如在胎胞之中,以臍呼吸,故曰胎息。學會胎息,則道成矣。胎息有兩個特點:一是在修練時把人體呼吸調整得極細極緩極深極勻,以之於把鴻毛放在鼻口之上也紋絲不動,同時在自己的思想上全然忘記呼吸的存在;其二是以意念想像其氣由臍出入,又周流全身,循環往復,好比嬰兒在母腹中,鼻無呼吸;又好比龜蛇入蟄,口鼻之氣幾乎處於停頓狀態,只體內之氣周流環注而已。
四、精神修練
精神修練是道家修練的最高境界,也是道教養生的主要方法之一。其主要方法有:
1、清心寡慾
老子哲學觀核心是清靜無為,反映在精神修煉上就是清心寡慾。即思想清靜安寧而無雜念;不要有過多的慾望,對不良和欲要節制。方法上主張清靜無為,絕學無憂,離境坐忘等。
2、信道修練
即宣傳「道」的功用,堅定「道」的信念,確立學道的志向,自覺地學道。道家豪放地提出:「天不可信,地不可信,人不可信,心不可信,唯道可信」,「我命在我,不在於天」,這種與天爭壽,積極進取,人定勝天的樂觀主義精神。
3、廣積善德
道家從天人感應,善惡報應的角度,確立了善德的修煉內容。認為心地善良,與人為善,多做好事,多做善事,也就是多積善德,才能感動主宰人間善惡的天君,由此才能得道成仙。
4、知足長樂
老子在《道德經》中認為,世上沒有比不知足而更大的災禍了。只有知足,才能經常得到滿足,精神上就樂觀,少有煩惱,這樣身心清靜,就可以健康長壽。重視精神修煉是道家區別於其它學派的重要特徵。中國歷代醫學家,養生家,哲學家無不重視精神調養。
莊子說:「棄事則形不勞,遺生則精不虧,夫形全則精復,則精神不會消耗,與天地為一」。大意是說:把世事丟開則形體不會勞累,看破生死則精神不會消耗,身體就會健康。
孔子說:「仁者壽。」董伸舒說「 仁人之所以天下之道,外無貪而清靜,心和平則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養其身。」
俗話說:「吃飯歡樂,勝吃良葯」。這是說良好的情緒能增進食慾,有利消化。
精神修煉又稱心理養生、精神調養,是中國博大精深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它所包含的道理很簡單,。胸懷大度,無憂無惱,,就能夠使人的身心處於自然安詳,平和的歡樂之中,保持身心健康。
精神修煉的內涵十分豐富;它和人的道德品質息息相關,是人類對健康認識的一大飛躍。現代科學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活動和人體的生理功能之間存在著內在聯系。良好的精神狀態可以使生理功能處於最佳狀態;反之則會降低或破壞某種功能引發各種疾病。
心不爽,則氣不順,氣不順,則百病滋生。美國耶魯大學病理學家曾對700多人進行跟蹤調查,結果表明:與健康心理有關的充滿愛心、與人為善、唱歌吟誦,心寬大度,淡泊名利等言行,都能使人健康。

3、什麼叫氣功養生法

氣功在養生保健方面走過的彎路 新中國成立以來,氣功事業得到了飛速發展,第一次高潮並沒有脫離科學的軌道,無論臨床還是基礎理論研究都是實事求是地肯定氣功在養生保健方面的作用。十年動亂期間,由於批判活命哲學,氣功被打入了冷宮。改革開放後,氣功發展迎來了第二次高潮,但由於市場經濟的負面效應,魚龍混雜,泥沙俱下。追逐名利的浮躁心理驅使一些人嘩眾取寵,過分地誇大了氣功的效驗,「氣功大師」層出不窮,傳統功法、新編功法「百花齊放」,使氣功愛好者眼花繚亂、無所適從。另一方面,中國歷來不乏造神運動的土壤。獵奇心理的存在使一些「江湖術士」大行其道,披上科學的外衣以假亂真。一些人將尚在實驗室中探索的科研課題,包裝成為斂財的工具,以至於幾乎把人體科學的嬰兒扼殺在搖籃里。真理超越一步就是謬誤,對氣功達到迷信的程度,就使得「氣功熱」走入誤區。不講科學,盲目地「避谷」,使一些人患了神經性厭食症,甚至有人丟掉了性命;迷信神奇的「大師」,盲目崇拜,使許多善男信女誤入歧途,甚至個別人成為精神病患者。 當時在許多人眼裡,氣功成為各種疑難雜症的救命稻草,中西醫都束手無策時,唯一的希望寄託於氣功。當然大膽地探索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如果要求停止一切支持生命的醫療措施,那就是拿寶貴的生命當兒戲了。把一些沒有經過循證醫學驗證的養生保健措施,想當然地用來醫治疑難雜症,是對社會、對生命的不負責任。因此國家採取嚴厲的管理措施來給「氣功熱」降溫。國家體育總局成立了健身氣功管理中心,提出「講科學,倡主流,抓管理,促和諧」的總體思路,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在繼承傳統功法的基礎上,積極編創新功法,保障氣功事業健康發展。醫療氣功則歸國家中醫管理局管理,只有取得醫師資格的人才允許從事醫療氣功活動。 氣功養生的未來 經過大浪淘沙之後,真正的氣功養生保健仍然在群眾中堅持著,有用的東西人們是不會輕易丟掉的。當然,「江湖術士」以假亂真的現象也在所難免。當今的「養生熱」也類似當年的「氣功熱」,魚龍混雜,良莠不齊。人們應當提高辨別真偽的能力,不要被「忽悠」了。其實古代的氣功等養生術並不神秘,以科學的觀點來看,氣功是以調身、調息、調心為手段,以防病治病、健身延年、開發潛能為目的,通過自我身心鍛煉,獲得的一種身心調控技能。所謂調心就是調節、控制心理活動,應當包括對自然、社會發展規律的正確認識並且知行統一。調息就是調控呼吸運動,與調心二者合起來就是內練。調身就是調控姿勢和動作,這是外練。所謂「外練筋骨皮,內練精氣神」,三調合一就是氣功鍛煉。仔細想來,人們能隨意控制自己的,也只有這「三調」,但是通過循序漸進、持之以恆地鍛煉,確能擴大控制能力,能調控那些一般不受意志支配的生理活動,甚至控制生命進程,進而理解人生的意義而「悟道」。在一切生命活動中,人類機體是發展得比較完善的最靈敏的自控系統,只要排除各種干擾,壽命會按照自然規律的發展而盡其天年,能夠做到無疾而終。如果大家都能遵循客觀規律,理智地控制自己的行為,不但有利於個體生存,也有利於社會安定和可持續發展,有利於全人類的生存。可以說心理健康是人類健康長壽和社會文明進步的關鍵。氣功科學應該是研究人類如何實現心理控制和行為控制的人體科學。用現代的科技手段,對古代的氣功養生進行研究,取其精華,發揚光大,也就形成了現代的氣功科學。可見氣功養生的未來是前途無量的。

4、氣郁體質的人有哪些養生方法?

氣郁體質的人,常抑鬱不樂,胸悶不暢,易激動,急燥或唉聲嘆氣,食慾不振而面色憔悴,舌色淡苔白,脈博弦滑。此種體質者,宜多參加集體文娛活動或社會活動,常看喜劇、小品和聽輕松歡快的樂曲,不宜看悲劇。常參加體育鍛煉、跳集體舞或外出旅遊,以活躍身心,解除郁悶。飲食調養宜多食佛手、柑橘、橙子、蕎麥、茴香茶、大蒜、火腿、高粱、香櫞等。也可在醫生指導下,版常服香附、烏葯、川楝子、鬱金、青皮等具有疏肝、理氣、解郁作用的葯物或越鞠丸、逍遙權散等成葯。

5、氣郁體質有哪些養生方法?

調攝情志:此種人性格內向

6、氣郁體質的養生方法有哪些?

氣郁體質的人,常抑鬱不樂,胸悶不暢,易激動,急燥或唉聲嘆氣,食慾不振而面色憔悴,舌色淡苔白,脈博弦滑。此種體質者,宜多參加集體文娛活動或社會活動,常看喜劇、小品和聽輕松歡快的樂曲,不宜看悲劇。常參加體育鍛煉、跳集體舞或外出旅遊,以活躍身心,解除郁悶。飲食調養宜多食佛手、柑橘、橙子、蕎麥、茴香茶、大蒜、火腿、高粱、香櫞等。也可在醫生指導下,常服香附、烏回葯、川楝子、鬱金、答青皮等具有疏肝、理氣、解郁作用的葯物或越鞠丸、逍遙散等成葯。

7、舒肝理氣有什麼好養生方法?

舒肝理氣的養生:「用宰相肚做葯罐,寬容,理解為葯方,愛心為引子,用真誠,感恩之火慢慢熬之,就心平氣和服下,每天一次,葯到病除。

與氣養生法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