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為什麼春季六節氣適合養生保健?
為什麼春季六節氣適合養生保健?
春季六節氣,是萬物生發百、推陳出新的季節,自然界陽氣開始生發,與自然界相應。
保健養生應注意養護春季的「生發之氣」。相反,若度不注意「生發之氣」的調養,逆時而動,不僅影響到春季六節氣機體的健康,而且可能遺患於以後。
春季風氣知當令,在人體應肝。春季是由冬寒向夏熱過渡的季節,正處於陰退陽長、寒去熱來的轉折期。此時陽氣漸生,而陰寒未盡。所以春季氣候變化多,溫道差幅度很大,忽冷忽熱,乍暖還寒。在這個季節里,一些肝病、冠心病、高血壓病人的病情容易發生變化,應當注意。另外版,由於從冬入春,人們的抗病能力、氣候適應能力較弱,流行性傳染病又較多,如流行性感冒、麻疹、猩紅熱、腮腺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等,稍不注意就有可能被感染,特別是年老體弱者和少年兒童。權
2、春季最後一個節氣,穀雨如何養生
穀雨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六個節氣,也是4月的第二個節氣。是播種移苗、垵瓜點豆的最佳時節。當每年4月19日~21日,太陽到達黃經30°時為穀雨。2016年穀雨節氣為4月19日。————【穀雨的名字來自古人「雨生百穀」的說法】「清明斷雪,穀雨斷霜」,氣象專家表示,穀雨是春季最後一個節氣,穀雨節氣的到來意味著寒潮天氣基本結束,氣溫回升加快,大大有利於谷類農作物的生長。穀雨時節,江南地區秧苗初插、作物新種,最需要雨水的滋潤,恰好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這時的雨水較豐。————【穀雨節氣名字的由來,另一個傳說則是與倉頡有關】玉帝為犒賞倉頡造字,特賜金人,倉頡認為這是本份,不配收取,只願五穀豐登,百姓皆有所食。第二天,天氣晴朗,萬里無雲,卻見滿天里向下落穀粒,黃帝深有所感,於是將那天定為穀雨節,命令天下的人每年到了這一天都要歡歌狂舞,感謝上天。從此,穀雨節便一直延續下來了。————中國古代將穀雨分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鳴鳩拂其羽;第三候為戴勝降於桑。」是說穀雨後降雨量增多,浮萍開始生長,接著布穀鳥便開始提醒人們播種了,然後是桑樹上開始見到戴勝鳥。
3、春季最後一個節氣來了,穀雨時節養生應注重什麼
穀雨節氣後,降雨增多,空氣濕度加大。此時,人們在保健養生時不可脫離自然環境變化的規律,針對其氣候特點有選擇地進行調養,通過人體內部的調節使體內的生理變化與外環境變化相適應,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穀雨節氣以後,是神經痛的發病期,諸如肋間神經痛、坐骨神經痛、三叉神經痛等等。在施治過程中,要究其病因,辨其病症,辨證治療。
春天,肝木旺盛,脾衰弱,但在穀雨的15天及清明的最後3天中,脾卻處於旺盛時期。順應四時的養生原則,應多進行些體育運動,如做做保健操,練練氣功等。
此節氣中,脾的旺盛會使胃強健起來,使消化功能正處於旺盛的狀態,消化功能旺盛有利於營養的吸收,所以這時正是補身的大好時機,使身體能夠適應下一個季節的氣候變化。但是補要適當,不宜過,古人有「四季不食脾」的說法。進補不能像冬天那樣,而應適當食用一些具有補血益氣功效的食物。這樣不僅可以提高身體素質,抵抗春瘟,而且還可為安度盛夏打下基礎。如果飲食不當,卻極易使腸胃受損。從這個意義上講,這一時期又是胃病的易發期。消除病因是治療的關鍵,如戒煙、戒酒、不暴飲暴食、飢餓無度,少吃多餐和避免食用對胃有刺激的食物和葯物等。
此節氣中,肝腎處於衰弱狀態,所以應注意加強對肝腎的保養。調養情志,保持愉快的心情,對身體很有好處。
穀雨節氣里,雨水增多,但因氣候多變,也會出現少雨乾旱時段,所以風瘟、眩暈、癬瘡等症也易發生。總之,在此節氣中,要注意調節情志,合理飲食,加強鍛煉,就會減少疾病,強健身體.
4、春夏秋冬共計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該怎樣合理養生保健?
其實,二十四節氣不僅關系著人們的衣食住行,還指導著我們養生!來看看中醫葯專家們總結的二十四節氣養生表吧!
節氣:小雪、大雪
平時大家都習慣熟吃蘿卜生吃梨,小雪之後不妨反過來。因為梨能潤肺清熱、養陰生津,對於剛入冬的燥咳效果很好;可用梨和蜂蜜隔水蒸熟吃。
中醫認為生吃白蘿卜可清熱生津,涼血止血,化痰止咳;而煮熟偏於益脾和胃,消食下氣。所以,從清熱生津的角度來說,生吃效果更好。但脾胃虛寒者不要生吃蘿卜。
節氣:冬至、小寒
冬至是養生的重要時間點,中醫認為「冬至一陽生」「陰極之至,陽氣始生」;陽氣開始逐漸萌發生長,如果注意養生有利於健康過冬,甚至能為來年春天的健康貯備能量。
俗話說「冬至餃子帶喝湯,不怕身上起凍瘡」。餃子最初是張仲景為治療百姓耳朵凍傷發明的,把驅寒活血的葯攪拌在肉餡里,給凍傷的百姓。
節氣:大寒、立春
大寒前後,年底應酬多、工作忙,缺乏運動,加上暖氣和室外寒冷的輪流考驗,很多人一不小心就感冒了。預防感冒除了加強鍛煉,還可以通過食療增加抵抗力。
節氣:雨水、驚蟄
正月是新年,為趕回家過春節,火車汽車上人多溫度高,易出現上火、口渴、便秘、乾咳等症狀,建議在車上少吃辛辣及鹵製品,不妨吃些柚子、黃瓜等降火。
節氣:春分、清明
春分這個時候的香椿,香味濃郁,鮮嫩清脆,口感和營養都是很好。中醫認為,香椿味苦,性涼,有清熱解毒、健胃理氣功效。
傳統中醫養生認為,人類與自然界是統一的整體,與四季相應的二十四節氣與人體的養生保健有著密切的關系,順應四時以養五臟,能使人陰陽平衡,重獲健康。
5、什麼時候立春 立春前後養生有原則
2019年立春在02月04日。立春養生的原則有:
1、防止舊病復發:
古諺語:「百草回芽,舊病萌發。」可見立春後是疾來病多發的季節自。春天的多發病有肺炎、肝炎、流腦、麻疹、腮腺炎、過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精神病等。因此對於有肝炎、過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等的患者要特別注意調養預防。
2、不要過早減衣:百
「春不減衣,秋不戴帽」。立春氣溫還未轉暖,不要過早減掉冬衣度。冬季知穿了幾個月的棉衣,身體產熱散熱的調節與冬季的環境溫度處於相對平衡的狀態。由冬季轉入初春,乍暖還寒,氣溫變化又大,過早減掉冬衣,一旦氣溫下降道,就難以適應,會使身體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虛襲擊機體,容易引發各種呼吸系統疾病及冬春季傳染病。
6、春季的節氣與養生知識有哪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