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治療失眠
2、氣郁體質(兼氣虛、陰虛內熱,脾虛、肝臟濕熱)如何用葯和食療?
8.氣郁體質養生法
(1)體質特點。
形體消瘦或偏胖,面色蒼暗或萎黃,平素性情急躁易怒,易於激動,或憂郁寡歡,胸悶不舒,時欲太息,舌淡紅,苔白,脈弦。若病則胸脅脹痛或竄痛;或乳房小腹脹痛,月經不調,痛經;或咽中梗阻,如有異物;或頸項癭瘤;或胃脘脹痛,泛吐酸水,呃逆哎氣;或腹痛腸鳴,大便泄利不爽;或氣上沖逆,頭痛眩暈,昏仆吐衄。
(2)養生方法。
調攝情志:此種人性格內向,神情常處於抑鬱狀態,根據《內經》「喜勝憂」的原則,應主動尋求快樂,多參加社會活動、集體文娛活動,常看喜劇、滑稽劇、聽相聲,以及富有鼓勵、激勵意義的電影、電視,勿看悲劇、苦劇。多聽輕快、開朗、激動的音樂,以提高情志。多讀積極的、鼓勵的、富有樂趣的、展現美好生活前景的書籍,以培養開朗、豁達的意識,在名利上不計較得失,知足常樂。
多參加體育鍛煉及旅遊活動:因體育和旅遊活動均能運動身體,流通氣血,既欣賞了自然美景,調劑了精神,呼吸了新鮮空氣,又能沐浴陽光,增強體質。氣功方面,以強壯功、保健功、動樁功為宜,著重鍛煉呼吐納功法,以開導郁滯。
飲食周養:可少量飲酒,以活動血脈,提高情緒。多食一些能行氣的食物,如佛手、橙子、柑皮、蕎麥、韭菜、茴香菜、大蒜、火腿、高粱皮、刀豆、香櫞等。
葯物養生:常用以香附、烏葯、川棟子、小茴香、青皮、鬱金等疏肝理氣解郁的葯為主組成的方劑,如越鞠丸等。若氣郁引起血瘀,當配伍活血化瘀葯。\
3、從養生角度講上身熱,下身到腳都很冷,是何原因
上熱下寒證,泛指上部有熱、下部有寒,熱證、寒證同時出現的一類的證候。亦即寒熱錯雜表現之一。出《靈樞·刺節真邪》。多為陽盛於上,陰盛於下。症見胸中煩熱,頻欲嘔吐,腹痛喜暖,大便稀薄等。亦指下元虛寒,陽氣上越之症,症見足脛寒冷,而面微紅似酣,兼見形寒,脈沉細,或伴大便泄瀉,又稱戴陽,為虛脫癥候之一。
它是由於下焦的陰寒過盛,陰寒會「欺負」腎陽,使其在下焦受排擠而呆不下去,只能向上逃跑,這樣上焦就會出現假熱的症狀。這時的治療就不能再清上溫下了,而要溫下通陽,使上焦之陽返回本位,這種情況平時較為少見,只見於危重的病人。
本證為臨床常見的急、慢性證候,多出上焦有熱,中焦有寒,寒熱互阻,陰陽不升降失職發展而成。證屬寒熱錯雜、胃失和降、虛實互見之候。其病位雖在脾胃,往波及多個臟腑如腎、大小腸等,使病情復雜而加重。
寒熱錯雜表現之一。指患者在同一時期內,上部表現為熱性、下部表現為寒性的證候。如外感病誤用攻下,引致大瀉不止,津液損傷,使熱邪上升而咽喉痛,甚則咯黃痰或血痰;寒盛於下則泄瀉、肢冷、脈沉遲。《靈樞·刺節真邪》:「上熱於寒,視其虛脈而陷之於經絡者取之,氣下乃止,此所謂引而下之者也。」參見厥陰病條。
指腎陽虛,陰寒盛於下,火不歸原而虛陽上浮。
參見虛陽上浮條。寒熱錯雜表現之一。指患者在同一時期內,上部表現為熱性、下部表現為寒性的證候。如外感病誤用攻下,引致大瀉不止,津液損傷,使熱邪上升而咽喉痛,甚則咯黃痰或血痰;寒盛於下則泄瀉、肢冷、脈沉遲。胸中煩熱,頻欲嘔吐,腹痛喜暖,大便稀薄等。
4、促進睡眠的偏方或中葯
推薦一個常用經驗方劑:焦棗仁30克 磁石(先煎)30克 生龍骨30克 生牡蠣30克 淡豆豉10克 山梔子10克 遠志10克 陳皮10克 白術10克 天竺黃6克 知母6克 琥珀6克(沖服) 石斛12克 柏子仁12克 仙靈脾12克 合歡皮15克 夜交藤15克 枸杞子15克 生百合20克。
此方適合各種原因引起的失眠症,各類人群都可以,是我經常用的方葯。
5、心腎不交的症狀和治療方法
好治,症狀就是夜間失眠,有時候上熱下寒。如果不是脾胃虛寒引起的,中午飯前11點左右,空腹服用一顆六味地黃丸;晚上11點左右,服用2到3克肉桂粉。我就是這么治好的。一天見效,三天就差不多好了。記住別弄反了,這裡面的道理很多老中醫都弄不明白
6、請問心腎不交用什麼葯方?
心腎不交,主要指的是腎陰虧虛,腎精不足,陰虛火旺,心火獨盛以上導致出現的症狀。
中醫心主火,腎主水,本來水火是不相容的,但是人體是一個整體,水火之間會有所交融,會互相影響,形成一個正常的生理功能。
腎陰上升到心滋養心陰,陰能制陽,能防止心火亢盛;而心火也會回歸收斂到腎,補充腎陽,蒸騰腎陰,形成一個循環,彼此交通。
如果上述功能失常了,就稱為心腎不交;導致這個狀態的出現有多種原因,比如思慮過度,心火亢盛,情志過極易化火,或者久病傷陰,房事不節制,都可能會導致心腎不交的出現。
臨床的症狀,主要會表現出腎陰精虧虛的一方面,比如腰酸腿軟、頭暈、記憶力下降、五心煩熱、遺精早泄等;也會出現心火亢盛的症狀,比如出現心煩失眠、多夢易醒、口乾舌燥、容易口腔潰瘍等。
中醫治療心腎不交,如果偏重於腎陰精虧虛的,可以使用知柏地黃丸等治療,如果心火亢盛明顯的可以採用天王補心丸,有些採用交泰丸引火下行治療,也都比較有效,中醫貴在靈活,根據每個人的情況,症狀的不同,可以靈活加減。
日常的養生也比較重要,比如節制性生活,不能手淫過度,平復自己的情緒,減少勞心,保持居處安靜,少食用辛辣刺激厚味的食品,這些養生方法都比較重要,再配合中葯調理,才會有比較好的效果。
希望以上回答對你有幫助。更多中醫科普,點頭像關注鄭醫生,有疑問可以私信……
7、症狀是:1、每天睡覺前,牙齒咬得緊緊的,想放鬆睡覺,可始終放不松,第二天牙齒咬東西都無力。2、無深
建議您可以看看彭鑫博士講養生。這里摘抄一些,希望能幫到您。
【 一】 養肝
肝臟經絡和七竅都是連通的,如果肝臟出了問題,因為肝開竅於目,自己又非常倔強要強,倔強要強就會使木氣生發太過,肝臟受損,疾病就來了。我要強到什麼程度呢?考試必須是第一,得了第二我就特別苦惱,攀緣心也特別重,而且在家裡孝敬父母方面也做得特別不好,我這種性格就容易導致肝瘀氣滯,肝經的經絡從腳走身體的內側一直到頭部,肝開竅於目,所以我從小眼睛就不好,近視眼。因為很多患者的病也表現在肝經上。太倔強的人肝經就不通。男性是往外散的,女性是往裡收的,收時往往收到咽部這個地方,這個地方就是肝經所過之處,這個地方一旦瘀阻了之後,上下不通就會得病。
人體實際上就是一堆原子的組合體,排列成健康人的樣子和病人的樣子,都是這一堆原子,只不過是排列不一樣而已。那麼原子又聽誰的話?聽能量的話,能量就是平時所說的「場」,物理學叫「場能」,這種倔強之氣就會在咽部形成一種場能,這種場能就會形成腫瘤。你即使把這個腫瘤切掉,但你的倔強之氣不消除,它這個場能還存在,將來這些成份還是往這里聚,還會得腫瘤。
【二】養心
積極向上,代表的是進步文明有禮貌,國際上考量一個國家是否進步的一個重要標准,就是看這個國家的國民有沒有禮貌。一個人行事心正,尊老愛幼,有禮貌有涵養,禮義廉恥各方面都很注意,那這股正氣就可以養護他的心臟,反之,就會損傷心臟。《黃帝內經》講:心者,主明之官。主明則安,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也就是說心在身體裡面起主導作用,是主神明的。心的自然狀態就是積極向上的、開放的、明朗的狀態,那麼心的不自然狀態是什麼呢?心有很多不自然的狀態,其中一個最大的不自然狀態就是仇恨,仇恨最傷心臟,你經常仇恨人,就會導致心慌心跳,還有冠心病等一系列疾病。我在臨床遇到一個患者,他被人騙20萬,之後就非常仇恨騙他的人,他就給自己製造了一個疾病:心律不齊。我給他講,你這樣下去,不僅被人騙了20萬,還被人騙走了健康,假如你把這20萬釋懷了,把心態調整過來,那你的病就從根本上鏟除了。我送給他這個建議後,他很配合,不再想那20萬,同時教他按摩一些穴位,吃素,用食療,症狀很快就消失了。所以大家不要一想到中醫就很快想到中葯,實際上很多病不用中葯也可以治好,像心腦血管疾病,經常吃空心菜、芹菜之類疏通血管的菜,就可以幫助經絡疏通。
一個人的心態要是處於歡喜的狀態,那他的氣脈就特別容易通暢,你看那小孩子,他一天到晚都是歡喜的,他的心脈完全通暢,古人稱之為「純陽之氣」。醫學家認為,成人平均每天笑七次,心脈就會很通暢。我們中國人在全世界來講笑是最少的,一天到晚綳著個臉,所以國人應該特別注意調整心態。
【 三】養腎 正氣也可以養腎。一個人要是傲慢自大自負,從不接受別人的批評意見,這樣的行為對腎臟就沒有好處。「兼聽則明」,聽要用耳,腎開竅於耳。一個人腎氣足了,就比較容易聽進別人的規勸和意見;換言之,能聽進別人意見的人,腎氣足了,耳竅通了,反過來又有利於智慧的開發。另外,還必須重復上次我在青島全國第二屆企業家論壇上講的那個話題,就是傷精的問題,傷精就是傷腎,這個問題很嚴重。傷精是怎麼傷的呢?就是房事過度,把腎氣給傷了。腎主骨生髓,腦為髓之海,骨骼強健是腎氣足的表現。腎氣足的人,整個骨髓是充滿的,脊柱這個骨髓是跟大腦連在一起的,骨髓充盈連到大腦,這個人就容易開發智慧。相反如果把腎氣泄露的話,他的骨髓就枯萎,骨髓枯萎,大腦裡面的精華就會反過來倒著灌進骨髓,那麼大腦就會不靈光。還有,腎等於身體的總銀行,五臟六腑的精華多餘的都往這里邊儲備,腎把所有的多餘的能量收進來儲藏好,以備不時之需,就是有了病就把這個能量調動出來用。經常泄露腎氣的人,就會出現這幾種表現:一是容易骨折,因為骨髓枯萎了就容易骨折。第二個就是經常煩躁不安,恐懼,自我壓力特別大,用我們現在的話說就是沒有安全感。第三個就是腦力下降,記憶力減退,嚴重者還會喪失工作生活的能力,成一個廢人。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人體的腎精和骨髓,也就是人體的精髓,實際上就是我們身體的防衛系統這個大軍的後勤供給部,假如把這個供給軍餉的地方全部抽空了,那這個防衛大軍就會全面崩潰,我們的腦力、智力、體力、抵抗力就會全面下降,以致於百病叢生,比如糖尿病、中風、子宮頸靡爛、子宮癌等。前面剛說過腎氣泄露過度的人容易恐懼,那反推就是恐懼的心理會傷腎。一個人做了壞事就會日夜有恐懼感,我們發現有些小孩子,某一天突然覺得他別別扭扭的,一問才知道他打碎個玻璃杯沒敢說,一旦說出來,大人再把他教導一番,他把這個事情一釋放,馬上就又變得活蹦亂跳了。一個小孩子尚且如此,何況大人呢?所以人只要做了一件壞事,就會傷到腎氣。傷到腎氣後,根本不是用酸棗仁湯、交泰丸可以治好的。只有心正了,氣才能正,氣正了,病就好了。就這么簡單。
【四】養脾
我自己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我雖然沒有故意干過不誠不信的事,但我以前特別愛埋怨愛牢騷愛計較,當時我就特別有怨氣,就天天埋怨我的導師,接著我的脾胃乃至整個消化系統就出了問題:胃脘脹滿,腹瀉便溏,面黃肌瘦,渾身一點力氣都沒有。後來我遇到一位老師,他就點我說:怨、恨、惱、怒、煩,這些情緒很傷身體,而埋怨直接傷脾胃,你現在有病就是怨氣太重,你應該好好反省一下。於是我就反省自己,反省後我認識到導師給我的任務重這是對我的關愛,因為只有有了這樣的壓力,我才能鍛煉自己,我把這些任務完成後,能增加好多知識。當我認識到這些之後,我就痛下決心一定要改正,我再也不埋怨導師了,在干導師交給的那些活時,也有行動力了。很快,我的脾胃和消化系統的病就好了。後來我的博士論文答辯,專家全部通過,而且是優秀,這都是導師對我嚴格要求的結果。還有我治療過的一個患者也是這樣,整天埋怨這埋怨那,嚴重失眠,還自殺過一次,心情從來沒有好過。我就勸他把煩惱減少,從此不要再埋怨別人,同時我建議他乾重活,什麼活累就讓他干什麼活,還讓他走路鍛煉。我對他說,你主動給鄰居家打水,把你鄰居家的水全包了,另外,你一天能走多少路就走多少路,直到走不動為止。於是他就按我說的去做,首先把心態調整好,從此不再埋怨了,開始一天只能走二里路,後來越走越遠。為什麼讓他這樣做呢?因為人只要心態一調整過來,四肢再一活動,氣血就通暢,脾胃就強健,因為脾主四肢嘛。脾胃一強健,吃飯就香,睡眠也好,就是能吃能睡。這個患者後來就完全康復了。
以上種種例證說明,人所得的各種各樣的疾病,都與他的內心有關系,如果我們懂得了這些,那要想使自己不得病,得了病又想使自己盡快好病,那就要懂得調整自己的內心,遇事看得開,把自己缺失的德性補上,把仁義禮智信作好作全,把我們各種不好的氣變成「五常」之氣,讓仁義禮智信的浩然正氣來養護我們的五臟六腑。
8、腎虛吃什麼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