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培養生菜

培養生菜

發布時間:2020-07-15 17:42:33

1、如何種植生菜

生菜種植方法如下:

一、品種選擇。種植生菜應選擇耐寒耐熱、抗逆性好的品種,如球生菜、玻璃生菜、花葉生菜和凱撒等品種較好。

二、土壤選擇。應選擇肥沃,有機質豐富,保水保肥力強,透氣性好,排灌方便的微酸性土壤種植。 

三、播種育苗。播種育苗每667m2施腐熟農家肥1500kg、過磷酸鈣20kg,翻耕後摻勻整平,為使播種均勻,播種種子時,可摻入少量細沙土,播後覆0.3—0.5厘米厚潮土,並覆蓋地膜保濕。冬季、春季大棚或露地育苗要注意苗床保溫,同時應控制澆水量,防止濕度過大;夏季露地育苗,注意用遮陽網覆蓋,每天淋水2—3次,保持土壤濕潤。

四、定植。玻璃生菜苗齡25天左右,4—6片真葉時可定植,株行距350px×450px。「結球生菜」苗齡30-—35天,5—6片真葉時定植,株行距425px×500px,畦寬0.8m—0.9m。定植地每667m2施有機肥4000—5000kg、過磷酸鈣20kg或復合肥50kg。定植時應帶土護根,及時澆定根水。栽植深度以不埋住心葉為宜。

五、田間管理 
①澆水:緩苗水後要看土壤墒悄和生長悄況掌握澆水的次數。一般5-7天澆一水。春季氣溫較低時,水量宜小,澆水間隔的日期長;生長盛期需水量多,要保持土壤濕潤;葉球形成後,要控制澆水,防止水分不均造成裂球和爛心;保護地栽培開始結球時,澆水既要保證植株對水分的需要,又不能過量,控制田間濕度不宜過大,以防病害發生。

②中耕除草:定植緩苗後,應進行中耕除草,增強土壤通透性,促進根系發育。

③追肥:以底肥為主,底肥足時生長前期可不追肥,至開始結球初期,隨水追一次氮索化肥促使葉片生長
;15-20天追第二次肥,以氮磷鉀復合肥較好,每畝約用15-20千克;心葉開始向內捲曲時,再追施一次復合肥,每畝用20千克左右。

④病蟲害防治:病害主要有霜霉病、軟腐病、病毒病、干腐病、頂燒病等;蟲害主要有潛葉蠅、白粉虱、蚜蟲、薊馬等。葉用萵苣大都用於生吃,病蟲害應以預防為主。加強田間管理等綜合措施,化學防治應選用低毒、高效、低殘留農葯,採收前15天停葯。

六、科學採收。散葉生菜的採收期比較靈活,採收規格無嚴格要求,可根據市場需要而定。結球生菜的採收要及時,根據不同的品種及不同的栽培季節,一般定植後40—70天,葉球形成,用手輕壓有實感即可採收。

2、生菜的種植方法

一、品種選擇。選擇耐寒、耐抽薹的品種,如:義大利全年耐抽薹生菜、香港玻璃脆生菜等。

二、培育壯苗。生菜種子小,頂土能力弱,一般採用育苗移栽。苗床要施足腐熟的有機肥,整平耙細,覆蓋土要過篩。如有條件,可採用珍珠岩、細爐碴等輕基質進行無土育苗則更利於出苗。

10月初至11月可在大棚內播種育苗,畝用種量20-25克,需苗床約10平方米。播種前種子應在15-20℃的條件下浸種催芽。苗床播前灌水,撒播後覆細土1-1.5厘米。當幼苗長到3片真葉時,可按株行距6厘米×8厘米分苗。苗床溫度白天控制在18-20℃,夜晚12-14℃。苗齡一般為35-40天。

三、合理定植。11月至翌年1月,當幼苗5-6片真葉時,定植在大棚中越冬。定植前結合整地,畝施腐熟的有機肥3000千克,深翻後整平做成平畦。定植時株距為25-30厘米,行距為20-25厘米。若採收幼苗,按10厘米行株距定苗即可。秧苗盡量帶土定植。定植深度以根土表面與地平面相齊為宜,栽後及時澆水,促使迅速緩苗。

四、田間管理

1、溫度管理。冬季大棚生菜栽培應注意保溫。白天溫度保持18℃-20℃,夜間在13℃-15℃。勿使溫度過低,造成冷害或凍害,溫度過高,會造成植株徒長,影響品質。

2、肥水管理。由於生菜為無公害蔬菜,可作生食蔬菜,所以追肥不建議施用人畜糞,一般以尿素為主。適時追施3-4次,可在定植緩苗後澆0.3%尿素液,每畝用尿素5千克左右。以後每隔10天施一次,遇乾旱要多澆水。封行後,一般不再施肥澆水,保持畦面稍干,採收前數天禁澆水,以利采後貯運。

3、病蟲害防治。蟲害主要有蚜蟲、地老虎等。蚜蟲發生時,可及時噴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或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4000倍液防治。若有地老虎危害,可用90%敵百蟲800倍液間噴灑地面防治。

病害主要有霜霉病、軟腐病、菌核病等。霜霉病可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軟腐病可用72%農用硫酸鏈黴素可溶性粉劑4000倍液及時噴霧;菌核病可用80%多菌靈超微粉600倍液噴霧,每隔7-10天噴一次,連噴2-3次。

五、採收。生菜的採收宜早不宜遲,以保證其鮮嫩的品質。當植株具有15-25片葉、株重100-300克時,及時採收。畝採收1500千克左右。

3、生菜在家裡種植為什麼活不了?

在家裡可以種植的。
提供普通種植方法,僅供參考。

一、種植條件
1、氣候條件 生菜喜歡冷涼的氣候,種子發芽的最低溫度為4℃,時間較長。發芽最適溫度為15~20℃,3~4天發芽,30℃以上發芽受阻。所以夏季播種時,須進行低溫處理,以促進種子內的酶活動及其它物質轉化。結球生菜莖葉生長適溫為11~18℃,結球期的適溫為17~18℃。幼苗可耐-5℃低溫。21℃以上不易形成葉球或因葉球內部溫度過高,引起心葉壞死腐爛。氣溫30℃以上時,生長不良。不結球的生菜的溫度適應范圍較結球生菜廣。
對日照反應的敏感性,早熟品種最敏感,中熟品種次之,晚熟品種反應遲鈍。
2、土壤條件 生菜適宜微酸性土壤,在有機質富饒的土壤中種植,保水、保肥力強、產量高,如在乾旱缺水的土壤中種植,根系發育不全,生長不充實,菜味略苦,品質差。
3、水分條件 生菜不同的生長期,對水分要求不同,幼苗期不能乾燥不能太濕,太干苗子易老化,太濕了苗子易徒長。發棵期,要適當控制水分,結球期水分要充足,缺水葉小,味苦。結球後期水分不要過多,以免發生裂球,導致病害。
二、栽培技術
1、選擇品種 生菜選擇適宜的品種,結合保護地栽培,可以做到周年生產,全年供應。早春栽培的多採用抗性較強的不結球品種,因為結球品種在早春易抽薹,而且在夏季高溫季節不易結球。
2、播種、育苗 京津地區生菜播種期:春茬在2~4月播種育苗,5~6月收獲;秋茬在7月下旬至8月下旬播種育苗,10~11月收獲,採用保護設施可達到周年生產,周年供應。早播的應採用抗性強的不結球品種,否則結球品種易在早春先期抽薹和在夏季高溫季節不易結球。播種後在適溫15~20℃條件下3~4天即可發芽。因生菜種子價錢較貴,生產上一般多採用育苗移栽的方法。一般苗床的用種量為每畝0.75~1.5千克,適當稀播,培育壯苗。一畝苗床,可栽植10畝地。秋季生菜播種育苗,一般均要進行種子處理。首先將種子浸泡12個小時,然後用清水沖洗干凈,用濕紗布包好,置5~6℃的低溫環境中處理兩天,待大部分種子開始露白時再取出播種。播種後覆土不宜太厚,一般在0.5~1厘米左右。夏、秋季節,高溫多雨,播種後要用遮陽網覆蓋遮陰。
3、定植及管理 生菜的根系不深,應選擇保水、保肥力強和肥沃的土壤栽培。一般栽植密度:早熟品種行株距為23厘米×20厘米,中、晚熟品種為33厘米×24厘米。
生菜一般追肥3~4次。定植緩苗後追施一次緩苗肥,施肥濃度要稀一點。越冬的春生菜在定植後追肥一次,冬季一般不施肥。春季需連續追肥2~3次。
4、病蟲害防治 生菜的主要病害有霜霉病、軟腐病、病毒病及菌核病等。其中以菌核病及軟腐病的危害較大,在溫暖潮濕的條件下易發病。採取輪作,適當減少栽植密度,澆水不要過多,經常淺鋤劃,保持土壤表面乾燥。經常清潔田間,發現病株,及時拔除。清除枯葉集中燒毀。發病後可噴施農用鏈黴素和代森銨。在高溫高濕季節每5~7天噴一次百菌清,起到預防的目的。
蟲害主要有蚜蟲、薊馬、地老虎等,用氧化樂果、速滅殺丁等防治。
5、採收 生菜葉球成熟後要及時採收,採收稍遲就會影響品質。散葉生菜定植後40天左右就可採收,單株重0.2~0.4千克;結球生菜定植後50天即可採收。單株重0.4~0.5千克。畝產量:早熟品種1000~1500千克,中、晚熟品種畝產2500千克左右。

4、生菜種植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一、播種育苗
為使撒播均勻,播種時種子內可摻入少量細沙土,播種前並用新高脂膜拌種(可與種衣劑混用),驅避地下病蟲,隔離病毒感染,加強呼吸強度,提高種子發芽率。播後覆潮土,並覆蓋地膜保濕。幼苗開始出土時,應及時揭開畦面地膜,防止徒長。注意通風換氣,如遇強光暴曬需遮陽。苗期一般不缺水不澆。
二、科學施肥
生菜要求富含有機質、保水保肥力強的黏質壤土,生菜喜微酸性,其中結球生菜需鉀更多。生長期需要氮、磷、鉀肥配合使用。定植生菜的地塊要深耕細作,定植前施足基肥,施後深翻,澆足底水,見干後作畦。
三、細心管理
生菜喜濕,全生育期要求有充足水分供應。定植後澆緩苗水。澆緩苗水後沒蓋地膜的地塊進行中耕鬆土除草。結合澆水分期追施氮、磷肥。並適時噴施蔬菜壯莖靈使植物桿莖粗壯、植株茂盛。同時可提升抗災害能力,減少農葯化肥用量,降低殘毒。同時要加強對病蟲害的綜合防治,並同時配合噴施新高脂膜提高葯劑有效成分利用率,鞏固防治效果。

5、生菜種植感悟

一、種植條件
1、氣候條件 生菜喜歡冷涼的氣候,種子發芽的最低溫度為4℃,時間較長。發芽最適溫度為15~20℃,3~4天發芽,30℃以上發芽受阻。所以夏季播種時,須進行低溫處理,以促進種子內的酶活動及其它物質轉化。結球生菜莖葉生長適溫為11~18℃,結球期的適溫為17~18℃。幼苗可耐-5℃低溫。21℃以上不易形成葉球或因葉球內部溫度過高,引起心葉壞死腐爛。氣溫30℃以上時,生長不良。不結球的生菜的溫度適應范圍較結球生菜廣。
對日照反應的敏感性,早熟品種最敏感,中熟品種次之,晚熟品種反應遲鈍。
2、土壤條件 生菜適宜微酸性土壤,在有機質富饒的土壤中種植,保水、保肥力強、產量高,如在乾旱缺水的土壤中種植,根系發育不全,生長不充實,菜味略苦,品質差。
3、水分條件 生菜不同的生長期,對水分要求不同,幼苗期不能乾燥不能太濕,太干苗子易老化,太濕了苗子易徒長。發棵期,要適當控制水分,結球期水分要充足,缺水葉小,味苦。結球後期水分不要過多,以免發生裂球,導致病害。
二、栽培技術
1、選擇品種 生菜選擇適宜的品種,結合保護地栽培,可以做到周年生產,全年供應。早春栽培的多採用抗性較強的不結球品種,因為結球品種在早春易抽薹,而且在夏季高溫季節不易結球。
2、播種、育苗 京津地區生菜播種期:春茬在2~4月播種育苗,5~6月收獲;秋茬在7月下旬至8月下旬播種育苗,10~11月收獲,採用保護設施可達到周年生產,周年供應。早播的應採用抗性強的不結球品種,否則結球品種易在早春先期抽薹和在夏季高溫季節不易結球。播種後在適溫15~20℃條件下3~4天即可發芽。因生菜種子價錢較貴,生產上一般多採用育苗移栽的方法。一般苗床的用種量為每畝0.75~1.5千克,適當稀播,培育壯苗。一畝苗床,可栽植10畝地。秋季生菜播種育苗,一般均要進行種子處理。首先將種子浸泡12個小時,然後用清水沖洗干凈,用濕紗布包好,置5~6℃的低溫環境中處理兩天,待大部分種子開始露白時再取出播種。播種後覆土不宜太厚,一般在0.5~1厘米左右。夏、秋季節,高溫多雨,播種後要用遮陽網覆蓋遮陰。
3、定植及管理 生菜的根系不深,應選擇保水、保肥力強和肥沃的土壤栽培。一般栽植密度:早熟品種行株距為23厘米×20厘米,中、晚熟品種為33厘米×24厘米。

6、用水如何栽培生菜

生菜別名萵苣,屬菊科萵苣屬植物,是水培蔬菜的主栽品種。生菜營養價值較高,主要以生食為主,是涼拌色拉、漢堡包不可缺少的蔬菜。近年來在我國大城市中又成為百姓家中一種常用蔬菜,可生食,亦可爆炒,涮火鍋。

7、生菜怎樣種植?

您好,很開心為您解答

品種選擇:選擇耐寒、耐抽薹的品種,如:義大利全年耐抽薹生菜、香港玻璃脆生菜等。
培育壯苗:生菜種子小,頂土能力弱,一般採用育苗移栽。苗床要施足腐熟的有機肥,整平耙細,覆蓋土要過篩。如有條件,可採用珍珠岩、細爐碴等輕基質進行無土育苗則更利於出苗。
10月初至11月可在大棚內播種育苗,畝用種量20-25克,需苗床約10平方米。播種前種子應在15-20℃的條件下浸種催芽。苗床播前灌水,撒播後覆細土1-1.5厘米。當幼苗長到3片真葉時,可按株行距6厘米*8厘米分苗。苗床溫度白天控制在18-20℃,夜晚12-14℃。苗齡一般為35-40天。


合理定植:11月至翌年1月,當幼苗5-6片真葉時,定植在大棚中越冬。定植前結合整地,畝施腐熟的有機肥3000千克,深翻後整平做成平畦。定植時株距為25-30厘米,行距為20-25厘米。若採收幼苗,按10厘米行株距定苗即可。秧苗盡量帶土定植。定植深度以根土表面與地平面相齊為宜,栽後及時澆水,促使迅速緩苗。


田間管理
溫度管理:冬季大棚生菜栽培應注意保溫。白天溫度保持18℃-20℃,夜間在13℃-15℃。勿使溫度過低,造成冷害或凍害,溫度過高,會造成植株徒長,影響品質。
肥水管理:由於生菜為無公害蔬菜,可作生食蔬菜,所以追肥不建議施用人畜糞,一般以尿素為主。適時追施3-4次,可在定植緩苗後澆0.3%尿素液,每畝用尿素5千克左右。以後每隔10天施一次,遇乾旱要多澆水。封行後,一般不再施肥澆水,保持畦面稍干,採收前數天禁澆水,以利采後貯運。


病蟲害防治:蟲害主要有蚜蟲、地老虎等。蚜蟲發生時,可及時噴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或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4000倍液防治。若有地老虎危害,可用90%敵百蟲800倍液間噴灑地面防治。病害主要有霜霉病、軟腐病、菌核病等。霜霉病可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軟腐病可用72%農用硫酸鏈黴素可溶性粉劑4000倍液及時噴霧;菌核病可用80%多菌靈超微粉600倍液噴霧,每隔7-10天噴一次,連噴2-3次。
採收:生菜的採收宜早不宜遲,以保證其鮮嫩的品質。當植株具有15-25片葉、株重100-300克時,及時採收。畝採收1500千克左右。

8、生菜產量 生菜種植方法 生菜怎麼種

一、種植條件
1、氣候條件 生菜喜歡冷涼的氣候,種子發芽的最低溫度為4℃,時間較長。發芽最適溫度為15~20℃,3~4天發芽,30℃以上發芽受阻。所以夏季播種時,須進行低溫處理,以促進種子內的酶活動及其它物質轉化。結球生菜莖葉生長適溫為11~18℃,結球期的適溫為17~18℃。幼苗可耐-5℃低溫。21℃以上不易形成葉球或因葉球內部溫度過高,引起心葉壞死腐爛。氣溫30℃以上時,生長不良。不結球的生菜的溫度適應范圍較結球生菜廣。
對日照反應的敏感性,早熟品種最敏感,中熟品種次之,晚熟品種反應遲鈍。
2、土壤條件 生菜適宜微酸性土壤,在有機質富饒的土壤中種植,保水、保肥力強、產量高,如在乾旱缺水的土壤中種植,根系發育不全,生長不充實,菜味略苦,品質差。
3、水分條件 生菜不同的生長期,對水分要求不同,幼苗期不能乾燥不能太濕,太干苗子易老化,太濕了苗子易徒長。發棵期,要適當控制水分,結球期水分要充足,缺水葉小,味苦。結球後期水分不要過多,以免發生裂球,導致病害。
二、栽培技術
1、選擇品種 生菜選擇適宜的品種,結合保護地栽培,可以做到周年生產,全年供應。早春栽培的多採用抗性較強的不結球品種,因為結球品種在早春易抽薹,而且在夏季高溫季節不易結球。
2、播種、育苗 京津地區生菜播種期:春茬在2~4月播種育苗,5~6月收獲;秋茬在7月下旬至8月下旬播種育苗,10~11月收獲,採用保護設施可達到周年生產,周年供應。早播的應採用抗性強的不結球品種,否則結球品種易在早春先期抽薹和在夏季高溫季節不易結球。播種後在適溫15~20℃條件下3~4天即可發芽。因生菜種子價錢較貴,生產上一般多採用育苗移栽的方法。一般苗床的用種量為每畝0.75~1.5千克,適當稀播,培育壯苗。一畝苗床,可栽植10畝地。秋季生菜播種育苗,一般均要進行種子處理。首先將種子浸泡12個小時,然後用清水沖洗干凈,用濕紗布包好,置5~6℃的低溫環境中處理兩天,待大部分種子開始露白時再取出播種。播種後覆土不宜太厚,一般在0.5~1厘米左右。夏、秋季節,高溫多雨,播種後要用遮陽網覆蓋遮陰。
3、定植及管理 生菜的根系不深,應選擇保水、保肥力強和肥沃的土壤栽培。一般栽植密度:早熟品種行株距為23厘米×20厘米,中、晚熟品種為33厘米×24厘米。
生菜一般追肥3~4次。定植緩苗後追施一次緩苗肥,施肥濃度要稀一點。越冬的春生菜在定植後追肥一次,冬季一般不施肥。春季需連續追肥2~3次。
4、病蟲害防治 生菜的主要病害有霜霉病、軟腐病、病毒病及菌核病等。其中以菌核病及軟腐病的危害較大,在溫暖潮濕的條件下易發病。採取輪作,適當減少栽植密度,澆水不要過多,經常淺鋤劃,保持土壤表面乾燥。經常清潔田間,發現病株,及時拔除。清除枯葉集中燒毀。發病後可噴施農用鏈黴素和代森銨。在高溫高濕季節每5~7天噴一次百菌清,起到預防的目的。
蟲害主要有蚜蟲、薊馬、地老虎等,用氧化樂果、速滅殺丁等防治。
5、採收 生菜葉球成熟後要及時採收,採收稍遲就會影響品質。散葉生菜定植後40天左右就可採收,單株重0.2~0.4千克;結球生菜定植後50天即可採收。單株重0.4~0.5千克。畝產量:早熟品種1000~1500千克,中、晚熟品種畝產2500千克左右。

9、怎樣種植生菜?需要打什麼殺細菌葯?

一、種植條件
1、氣候條件 生菜喜歡冷涼的氣候,種子發芽的最低溫度為4℃,時間較長。發芽最適溫度為15~20℃,3~4天發芽,30℃以上發芽受阻。所以夏季播種時,須進行低溫處理,以促進種子內的酶活動及其它物質轉化。結球生菜莖葉生長適溫為11~18℃,結球期的適溫為17~18℃。幼苗可耐-5℃低溫。21℃以上不易形成葉球或因葉球內部溫度過高,引起心葉壞死腐爛。氣溫30℃以上時,生長不良。不結球的生菜的溫度適應范圍較結球生菜廣。
對日照反應的敏感性,早熟品種最敏感,中熟品種次之,晚熟品種反應遲鈍。
2、土壤條件 生菜適宜微酸性土壤,在有機質富饒的土壤中種植,保水、保肥力強、產量高,如在乾旱缺水的土壤中種植,根系發育不全,生長不充實,菜味略苦,品質差。
3、水分條件 生菜不同的生長期,對水分要求不同,幼苗期不能乾燥不能太濕,太干苗子易老化,太濕了苗子易徒長。發棵期,要適當控制水分,結球期水分要充足,缺水葉小,味苦。結球後期水分不要過多,以免發生裂球,導致病害。
二、栽培技術
1、選擇品種 生菜選擇適宜的品種,結合保護地栽培,可以做到周年生產,全年供應。早春栽培的多採用抗性較強的不結球品種,因為結球品種在早春易抽薹,而且在夏季高溫季節不易結球。
2、播種、育苗 京津地區生菜播種期:春茬在2~4月播種育苗,5~6月收獲;秋茬在7月下旬至8月下旬播種育苗,10~11月收獲,採用保護設施可達到周年生產,周年供應。早播的應採用抗性強的不結球品種,否則結球品種易在早春先期抽薹和在夏季高溫季節不易結球。播種後在適溫15~20℃條件下3~4天即可發芽。因生菜種子價錢較貴,生產上一般多採用育苗移栽的方法。一般苗床的用種量為每畝0.75~1.5千克,適當稀播,培育壯苗。一畝苗床,可栽植10畝地。秋季生菜播種育苗,一般均要進行種子處理。首先將種子浸泡12個小時,然後用清水沖洗干凈,用濕紗布包好,置5~6℃的低溫環境中處理兩天,待大部分種子開始露白時再取出播種。播種後覆土不宜太厚,一般在0.5~1厘米左右。夏、秋季節,高溫多雨,播種後要用遮陽網覆蓋遮陰。
3、定植及管理 生菜的根系不深,應選擇保水、保肥力強和肥沃的土壤栽培。一般栽植密度:早熟品種行株距為23厘米×20厘米,中、晚熟品種為33厘米×24厘米。
生菜一般追肥3~4次。定植緩苗後追施一次緩苗肥,施肥濃度要稀一點。越冬的春生菜在定植後追肥一次,冬季一般不施肥。春季需連續追肥2~3次。
4、病蟲害防治 生菜的主要病害有霜霉病、軟腐病、病毒病及菌核病等。其中以菌核病及軟腐病的危害較大,在溫暖潮濕的條件下易發病。採取輪作,適當減少栽植密度,澆水不要過多,經常淺鋤劃,保持土壤表面乾燥。經常清潔田間,發現病株,及時拔除。清除枯葉集中燒毀。發病後可噴施農用鏈黴素和代森銨。在高溫高濕季節每5~7天噴一次百菌清,起到預防的目的。
蟲害主要有蚜蟲、薊馬、地老虎等,用氧化樂果、速滅殺丁等防治。
5、採收 生菜葉球成熟後要及時採收,採收稍遲就會影響品質。散葉生菜定植後40天左右就可採收,單株重0.2~0.4千克;結球生菜定植後50天即可採收。單株重0.4~0.5千克。畝產量:早熟品種1000~1500千克,中、晚熟品種畝產2500千克左右。

10、生菜怎麼種植,生菜的種植方法

1、生長特點

生菜不喜歡高溫環境,但是也不耐寒,生長溫度最適宜為15到20度,土地酸鹼值以5.8至6.6最適宜。

2、播種時間

生菜的播種時間很長,可以是當年的八月份到次年的二月份,最適合的播種時間是十月份中旬到十二月的中旬,當然三月上旬到七月上旬也可以播種,不過產量可能不高。

3、種子催芽

高溫季節種植生菜也必須給種子進行低溫催芽,首先可以用井水浸泡六個小時左右,搓洗干凈後再撈取用濕的紗布包好,放在15至18攝氏度的環境下催芽,也可以吊在水井中催芽。

4、育苗移栽

播種生菜前,要將苗床先澆足水,然後將種子和等量的濕細沙攪拌均勻後撒播。冬春季大棚種植或者是露地栽培,都要注意保持苗床溫度。

5、科學施肥

生菜種植土壤要求,富含有機質,且保肥保水能力強的黏質壤土,基本上每生菜一千公斤生菜,就需要吸收氮肥2.5公斤,磷肥2.4斤,鉀肥9斤。

6、細心定植

定植的時候一定要細心,首先要在前一天將苗床灌水,第二天起苗的時候多帶一點土。定植的時候,先在畦面開好溝,溝深為4到6cm。

生菜的品種選擇

1、結球生菜

結球生菜主要特徵是頂生葉形成葉球,葉片全緣、有鋸齒或深裂,葉面平滑或皺縮,頂生葉形成葉球,圓形或偏圓,主要品種有大湖659、前衛75、薩林納斯、北山三號、瑪米克、碧綠等。

2、皺葉生菜

皺葉生菜的主要特徵是不結球,基生葉,葉片長卵圓形,葉柄較長,葉緣波狀有缺刻或深裂,葉面皺縮,簇生的葉叢有如大花朵一般,主要品種有「紅帆」紫葉生菜、紅花葉生菜、綠波、東山生菜等。

3、直立生

直立生菜的主要特徵是葉片狹長,直立生長,葉全緣或有鋸齒,葉片厚,肉質較粗,風味較差,變種較少,分布地區不廣,在國內很少種植。

(10)培養生菜擴展資料:

生菜的價值

1、葯用價值

生菜性質甘涼,因其莖葉中含有萵苣素,故味微苦,有清熱提神、鎮痛催眠、降低膽固醇、輔助治療神經衰弱等功效。生菜中含有甘露醇等有效成分,有利尿和促進血液循環、清肝利膽及養胃的功效。 

2、保健價值

生菜中含有干擾素誘生劑,可以刺激人體正常細胞產生干擾素,抵抗病毒,提高人體的免疫力。生菜中含有一種叫原兒茶酸的物質,它對癌細胞有明顯的抑製作用,尤其在抵制胃癌、肝癌、大腸癌等消化系統癌症方面,效果顯著。

生菜中的維生素E、胡蘿卜素等,能保護眼睛,維持正常的視力,緩解眼睛干澀與疲勞。 生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具有一點的美白的功效。生菜中的膳食纖維等營養物質含量很高,常食有消除多餘脂肪的作用,所以生菜又有減肥生菜的美譽。

3、食用價值

生菜營養含量豐富,含有大量β胡蘿卜素、抗氧化物、維生素B1、B6 、維生素E、維生素C,還有大量膳食纖維素和微量元素如鎂、磷、鈣及少量的鐵、銅、鋅。加強蛋白質和脂肪的消化與吸收,改善腸胃的血液循環可以常吃生菜。

與培養生菜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