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今養生方面的好詩句
葯補不如食補。 ――百―諺語
少吃多餐,益壽延年 ―――諺語度
養生之道,莫先於飲食。―――《嘉業堂叢書》清劉承干問
要想身體健,食物要新鮮。―――諺語
安身之本,必資於食,不知答食宜,不足以存生。―――《聖濟總錄》宋官修
食能排邪而安臟腑,悅神爽志版,以資血氣。―――《備權急千金要方》 唐代 孫思邈
2、描寫養生的詩句
飲食養生
食不語,寢不言。―――《論語》春秋戰國孔丘
節飲自然脾健,少餐必定神安。―――《續附·養生要訣》明 胡文煥
一頓吃傷,十頓喝湯。―――諺語
上床蘿卜下床姜,不用醫生開葯方。―――諺語
凡食熱勝冷,少勝多,熟勝生,淡勝咸。―――《養生要錄》宋蒲虔貫
凡食,無強厚味,無以烈味重酒。―――《呂氏春秋》戰國呂不韋等
五穀為養,五蓄為助,五菜為充,五果為益。―――《養生四要》明 萬全
飢不暴食,渴不暴飲。―――諺語
安身之本,必資於食,不知食宜,不足以存生。―――《聖濟總錄》宋官修
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食慾少而數,不欲頓多難消,常如飽中飢,飢中飽。―――《養性延命錄》 南朝 梁 陶宏景
多飲酒則氣升,多飲茶則氣降。―――《養生膚語》明陳繼儒
谷肉果菜,食養盡心,無使過之,傷其正之。―――《素問·五常政大論》
湯泡飯,嚼不爛。―――諺語
服餌不備五味四氣而偏食之,久則臟腑偏傾,而生其病矣。―――《素問玄機病原式》金元 劉完素
食能排邪而安臟腑,悅神爽志,以資血氣。―――《備急千金要方》 唐代 孫思邈
食畢,飲清茶一杯,起行百步,以手摩臍。―――《昨非庵日纂》明鄭宣
要想身體健,食物要新鮮。―――諺語
養生之道,莫先於飲食。―――《嘉業堂叢書》清劉承干
莫吃空心茶,少食中夜飯。―――《類修要訣》明胡文煥
膏梁厚味有損身體,粗茶淡飯延年益壽。―――諺語
寒從腳起,病從口入。―――諺語
朝食三片姜,猶如人參湯。―――諺語
晚上少吃一口,肚裡舒服一宿。―――諺語
安谷則生,絕谷則亡,飲食自倍,腸胃耐傷。―――《養生要訣》明胡文煥
凡有喜嗜之物,不可縱口,當念病從口入,惕然自省。―――《養生四要》明 萬全
晚飯少吃口,活到九十九。―――《養生要集》唐 張湛
凡食物不能廢咸,但少加使淡,淡則物之其味真性俱得。―――《老老恆言》清 曹廷棟
調理脾胃為醫中之王道,節飲食乃卻病之良方。―――《仁齋直指方論》宋 楊士瀛
粥飯為世間第一補人之物。―――《隨息居飲食譜》清王世雄
飽食即卧,乃生百病。―――《備急千金要方》 唐代 孫思邈
一天三頓粥,郎中朝我哭。 ―――諺語
冬吃蘿卜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葯方。 ―――諺語
葯補不如食補。 ―――諺語
熱飯冷茶泡,娘做郎中醫不好―――諺語
寒從腳上起、病從口中入 ―――諺語
貪吃貪睡,添病減歲 ―――諺語
甜言奪志、甜食壞齡 ―――諺語
吃饃喝涼水,瘦成干棒槌 ―――諺語
五穀雜糧多進口,大夫改行拿鋤頭 ―――諺語
少吃多餐,益壽延年 ―――諺語
暴食暴飲易生病,定時定量可安寧 ―――諺語
肉生火,油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諺語
寧吃鮮桃一口,不吃爛杏一筐。―――諺語
寧可鍋中存放,不讓肚子飽脹。―――諺語
飲食講衛生,保你不生病。―――諺語
3、描寫養生的古詩詞
養生原則
與其救療於有疾之後,不若攝養於無疾之先。―――《丹溪心法》元 朱震亨
治身養性謹務其細,不可以小益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損為無傷而不防。―――《抱朴子》晉 葛洪
我命在我,不在天。―――《仙經》
養生以不傷為本。―――《仙經》
養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卧、久視、久聽。―――《養生要錄》宋蒲虔貫
措身失理,亡之於微,積微成損,積疾成衰。―――《養生論》三國 嵇康
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素問·上古天真論》
善養生者養內,不善養生者養外。―――《壽世保元》明 龔廷賢
善服葯者,不如善保養。―――《養老奉親書》宋陳直
才所不逮而困思之,傷也;力所不勝而強舉之,傷也。―――《抱朴子》 晉 葛洪
體欲常勞,食慾常少,勞無過極,少無過虛。―――《養性延命錄》 南朝 梁 陶宏景
雖常服葯物,而不知養性之術,亦難以長生也。―――《養性延命錄》 南朝 梁 陶宏景
善養性者,則治未病之病,是其義也。―――《備急千金要方》 唐代 孫思邈
精、氣、神,養生家謂之三寶。―――《理虛元鑒》明 汪綺石
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素問·評熱病論》
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素問·遺篇刺法論》
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4、名人養生詩詞有哪些
華佗的養生之道
淡薄名利地位,動靜相濟,勞逸適度。
華佗生活於東漢末年三國初期,也是一個戰爭紛亂,災疫流行的時代,《後漢書?華佗傳》復說華佗「年且百歲,而猶有壯容,時人以為仙」,說明了華佗的養生有道,名人養生詩詞,華佗是中國醫學史上極富盛名的醫生,有「神醫」之稱,首創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術,被後世尊之為「外科鼻祖」。創史上最早麻醉劑劑「麻沸散」,還創立了著名的養生體操「五禽戲」,可惜死於曹操之手。
孔子的養生之道
精神豁達,知足不貪,食居慎節,愛好廣泛。
註:孔子生活在戰國時代,那個時代由於醫學落後,物質匱乏,戰亂紛爭,所以人的壽命很短,孔子的一生也充滿了坎坷,制仍以73歲高齡度過了自己的一生,名人養生詩詞,總結其養生之道,便是這十六字。
曹操龜雖壽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註:曹操這首《步出夏門行·龜雖壽》雖然沒有指出具體的養生方法,但卻指出了養生的重要性,文中以長壽的動物為例闡述了生老病死的規律,提出了壽命的長短在養生不在天。
5、古詩詞 贊美女性
1.溫柔的女人是金子,漂亮的女人是鑽石,聰明的女人是寶藏,可愛的女人是名畫!據考證,你是世界上最大的寶藏,裡面藏滿了金子、鑽石和名畫!
2.沒有太陽,花朵不會開放;沒有愛便沒有幸福;沒有女人也就沒有愛;沒有母親,既不會有詩人,也不會有英雄.
3.有吸引力的女人並不全靠她們的美麗,而是靠她們的漂亮,包括風度、儀態、言談、舉止以及見識
美麗、善良、大方、優雅、文靜、脫俗、純潔、開朗、賢淑
活潑、率直、可愛、天真、端莊、溫柔、賢惠、多才、俊俏
溫柔、體貼、撒嬌、任性、獨立、愛美、溫柔
善良 賢惠
善良 純潔 活潑、開朗、天真、率直 含羞、靦腆
善於交際、另類、有耐力 有見識、有儀態
天生麗質 慧質蘭心 秀外慧中
暗香盈袖
閉月羞花 沉魚落雁 傾國傾城 溫婉嫻淑
千嬌百媚 儀態萬千 美艷絕世
國色天香 花容月貌 明目皓齒
淡掃峨眉
清艷脫俗 香肌玉膚 清麗絕俗
儀態萬端 婉風流轉 美撼凡塵 聘婷秀雅
娥娜翩躚 俏麗多姿 如花似月
風姿卓越
顧盼流轉 清絲糾纏 舉步輕搖
美若天仙 美愈天人 清秀高雅
艷冠群芳 剪水雙瞳 美艷絕倫 神仙玉骨
楚楚動人 貌賽西施
姿容絕代
如花似玉 窈窕淑女 氣質高雅 美麗四射 櫻桃小口
靜若處子 動若脫兔 小鳥宜人 善解人意
明眸善睞 嬌艷嫵媚
玲瓏剔透
玉指如蔥 膚如凝脂 眉如新月 秋波流轉
櫻桃小口 粉妝玉琢 桃腮杏臉
亭亭玉立 楚楚動人 秀外慧中 賢良淑德 秀色可餐
水靈秀氣
小家碧玉 完美無暇 嬌羞可愛 婀娜多姿
美麗動人 人面桃花 柳眉杏眼
溫文爾雅 明艷動人 天生尤物
芙蓉如面
嬌艷驚人 冠壓群芳 風華絕代
絕代佳人 一代佳人 一代容華 絕色美人
月里嫦娥 華如桃李
桃羞杏讓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摘自詩經·《碩人》)
釋義:這是首用比喻的手法寫庄姜美貌的詩歌.手指潔白細軟,皮膚潔白細膩.脖子修長白凈,牙齒光潔勻稱.額頭寬而方正,眉毛細而彎曲.靈巧的微笑帶有酒渦,美麗清澈的眼睛流露出無限深情.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摘自《詩經·桃夭》)
釋義:這是首少女出嫁的詩歌.前兩句是寫新娘的儀容,她如桃花般婀娜多姿、嬌艷動人.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一枝紅艷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摘自唐·李白《清平調》)
釋義:這是首描寫楊玉環無以倫比之美的詩.五彩雲霞般的衣裳,花兒一般的容貌,如春風吹拂著帶有露水的牡丹一般神采飄逸.即使是絕代佳人趙飛燕也比不上楊貴妃的天生麗質.
*青青河畔草,鬱郁園中柳.盈盈樓上女,皎皎當窗牖,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摘自古詩十九首·《青青河畔草》)
釋義:這是首思女的怨歌.詩中寫出她美麗嬌好的儀容:潔白的體膚,纖纖的十指,艷麗照人的裝扮和輕盈美絕的儀態.
*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羅敷喜蠶桑,採桑城南隅.青絲為籠系,桂枝為籠鉤.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須...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摘自漢樂府·陌上桑)
釋義:此詩勾勒出香草美女羅敷的形象.羅敷提著用青色絲繩編織、用桂枝充當鉤子的桑籠.頭上梳著美麗流行的發式,耳邊掛著奪目的珍珠.穿著線黃色花紋綢緞的裙子和紫色花紋綢緞的上衣.最後幾句寫旁觀者的失態,更渲染了羅敷容貌之美.
*胡姬年十五,春日獨當壚.長裾連理帶,廣袖合歡襦.頭蘭田玉,耳後大秦珠.兩鬟何窈窕,一世良所無.一鬟五百萬,兩鬟千萬余.(摘自漢·辛延年《羽林郎》)
釋義:這是首描寫賣酒少女美貌的詩,用誇張的手法寫胡姬的光彩照人.
*狀似明月泛雲河,體如輕風動流波.(摘自宋·劉鑠《白寧曲》)
釋義:這是首贊美舞女的詞.舞女的面容象天空中的明月般皎潔,體態如微風吹拂細波一樣輕盈.
*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閑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摘自清·曹雪芹《紅樓夢-贊黛玉》)
釋義:這是首寫林黛玉容貌的詩.彎彎似皺非皺的眉尖彷彿籠罩著煙雲,似笑非笑的雙眸含情脈脈.臉上露出淡淡的哀愁,疾病的身軀顯得嬌弱溫柔.眼角淚光點點,鼻息輕輕嬌喘.安靜時彷彿嬌艷的山花映在山泉,走動時彷彿柳枝隨風翩躚.
*仙袂乍飄兮,聞麝蘭之馥郁;荷衣欲動兮,聽環佩之鏗鏘.靨笑春桃兮,雲髻堆翠;唇綻櫻顆兮,榴齒含香.盼纖腰之楚楚兮,風廻雪舞;耀珠翠之的的兮,鴨綠鵝黃.(摘自清·曹雪芹《紅樓夢-警幻仙姑賦》)
釋義:這是首描寫警幻仙姑儀態的詩.仙子舒展開衣袖,聞到了濃郁的蘭麝芳香.舞動荷花般的衣裙,聽到了佩玉叮當作響.露出了桃花般的笑靨,烏黑的發髻如雲般堆在耳邊.櫻桃小嘴微微張開,石榴子般的牙齒含著清香.苗條勻稱的腰身,象雪花般隨風輕逸飄舞.頭上的珠玉釵環璀璨明亮,碧綠嫩黃閃閃發光.
You
look great today.
你今天看上去很棒.[每天都可以用的贊美]
You did a good
job.
你幹得非常好.[國際最通用的贊美]
We're so proud of
you.
我們真為你驕傲.[最高級的贊美]
I'm very pleased with your
work.
我對你的工作非常滿意.[正式而真誠的贊美]
This is really a nice
place.
這真是個好地方.[隨口就說,但效果很好的贊美]
The food is
delicious.
真好吃![最普通,但非常重要的贊美]
Your sondaughter is so
cute.
你的孩子太可愛了.[老外絕對喜歡聽的贊美]
You have a good sense of
humour.
你真幽默.[美國人及其喜歡的贊美]
You have a very successful
business.
你的事業相當成功.[現代人非常喜歡聽的贊美]
1.
世界因為有了女人,而顯得分外美麗!問候只是短短的幾行,卻是一個濃濃的真意!祝三八節快樂,永遠年輕漂亮!
2.
沒有太陽,花朵不會開放;沒有愛便沒有幸福;沒有女人也就沒有愛;沒有母親,既不會有詩人,也不會有英雄.婦女節快樂!
3.
什麼是驕傲?牛唄!什麼是謙虛?裝唄!什麼是勤儉?摳唄!什麼是奉賢?傻唄!什麼是聰明?吹唄!什麼美女?你唄!美女節日快樂!
4.
送你一束玫瑰,傳情達意依靠它.送你一隻桃花,時來運轉全靠它.送你一紮白合,百年好和指望它.送你一碗豆腐花吃完之後笑哈哈.三八節快樂
5.
一千朵玫瑰給你,要你好好愛自己;一千隻紙鶴給你,讓煩惱遠離你!一千顆幸運星給你,讓好運圍繞著你!婦女節快樂!
6.
又是三八節,送你十斤鐵.熬鍋營養湯,補鈣又補血.再放一年假,工資照樣給.還有啥疑問,去找翠花姐
7.
老婆,今天是三八婦女節,是你的大節日!在這個時刻,我要送給你千萬個囑咐與問候,這是最值錢的「寒酸」!
8.
也許我的肩膀不夠寬廣,但足以為你遮擋風雨;也許我的胳膊不夠有力,但還能為你撐起一片藍天.婦女節快樂!
9.
婦女節送你女性養生法:1開心,面對我時長掛笑容;2細心,做好每一件我交代的事;3貼心,永遠把我放在第一位.記住了嗎?
10.
世界因為女性的誕生,顯得分外美麗!只是一個小小的問候,卻是一個濃濃的真意!婦女節快樂!
11.
天蒼蒼野茫茫今年的希望太渺茫水灣灣路長長沒錢的日子太漫長樓高高人忙忙今夜能否與你結伴搶銀行?接頭暗號三八節快樂
【臨江仙】
晏幾道
鬥草階前初見,穿針樓上曾逢.羅裙香露玉釵風.靚妝眉沁綠,羞臉粉生紅.
流水便隨春遠,行雲終與誰同.酒醒長恨錦屏空.相尋夢里路,飛雨落花中.
【臨江仙】
作者:晏幾道
夢後樓台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國風
陳風
月出
詩經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憂受兮.勞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紹兮.勞心慘兮.
詩經
碩人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先來一段洛神賦
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彷彿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飄兮若流風之回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襛纖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約素.延頸秀項,皓質呈露.芳澤無加,鉛華弗御.雲髻峨峨,修眉聯娟.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瑰姿艷逸,儀靜體閑.柔情綽態,媚於語言.奇服曠世,骨像應圖.披羅衣之璀粲兮,珥瑤碧之華琚.戴金翠之首飾,綴明珠以耀軀.踐遠游之文履,曳霧綃之輕裾.微幽蘭之芳藹兮,步踟躕於山隅.轉眄流精,光潤玉顏.含辭未吐,氣若幽蘭.華容婀娜,令我忘餐.
眉似初春柳葉,常含著雨恨雲愁;臉如三月桃花,暗藏著風情月意.纖腰裊娜,拘束的燕懶鶯慵;擅口輕盈,勾引得蜂狂蝶亂.玉貌妖嬈花解語,芳容窈窕玉生香.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
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寧不知傾城與傾國?
佳人難再得.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膚如凝脂,面如白玉
沉魚落雁,羞花閉月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
美女妖且閑,採桑岐路間.柔條紛冉冉,落葉何翩翩,攘袖見素手,皎腕約金環.頭上金爵
釵,
佩翠琅玕.明珠交玉體,珊瑚間木難.羅衣何飄飄,輕裾隨風遠.顧盼遺光彩,長嘯氣若蘭.
洛神賦
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彷彿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飄兮若流風之回
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襛纖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
如約素.延頸秀項,皓質呈露.芳澤無加,鉛華弗御.雲髻峨峨,修眉聯娟.丹唇外朗,皓齒內鮮,
明眸善睞,靨輔承權.瑰姿艷逸,儀靜體閑.柔情綽態,媚於語言.奇服曠世,骨像應圖.披羅衣之
璀粲兮,珥瑤碧之華琚.戴金翠之首飾,綴明珠以耀軀.踐遠游之文履,曳霧綃之輕裾.微幽蘭之芳
藹兮,步踟躕於山隅.於是忽焉縱體,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蔭桂旗.壤皓腕於神滸兮,采湍瀨之
玄芝.余情悅其淑美兮,心振盪而不怡.無良媒以接歡兮,托微波而通辭.願誠素之先達兮,解玉佩
以要之.嗟佳人之信修,羌習禮而明詩.
古人描寫美女的詩詞曲賦多如過江之鯽,最早的恐怕是《詩經》上的「手如柔荑,膚如凝脂,
頸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娥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了.屈原寫湘夫人之美:「帝子降兮北渚,
目眇眇兮愁予.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令人想像一位美女獨立在洞庭秋色,煙波淼渺之外高
秀絕塵的神采.漢樂府古詩寫焦仲卿妻子的美是「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
當,指如削蔥根,口如含朱丹,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杜甫的「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摘花不插鬢,采柏動盈掬.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洗盡脂粉的無限佳麗.
怎樣才算美女呢?古時沒有定論.
明眸皓齒,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大多說的是面容和表情.至
於體型漢瘦唐肥吳細腰,差別甚大,不一而足.漢皇寵愛玲瓏纖細的趙飛燕,誇她能作「掌上舞」宮
女們也以瘦為美.到了唐朝,形容美女若銀盆、滿月,體態豐腴,以肥為美.「吳王愛細腰,宮中多
餓死」,包括三寸金蓮,己經走向病態美了.其實,牡丹富麗華貴,蘭花素雅高潔,各有所愛,何必
按照帝王和男人的喜愛折磨自己.「女為己者容」,化妝、護膚、潤發,都可增添美麗,天質本色豈
不更美!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賦》表面上是到底宋玉好色還是登徒子好色?實則是關於女性美的看
法.登徒子之妻,蓬頭發,蜷耳朵,遮不住牙齒的嘴唇,稀稀疏疏的牙齒,走起路來彎彎曲曲,駝著
背,長著疥瘡.自然算不上美人.宋玉的東鄰之女,身材好,「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
短」;膚色好,「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她的眉毛如翡翠鳥的青黑色羽毛,腰像束絹一樣柔
細,牙齒潔白整齊.她嫣然一笑,能迷住所有的王孫公子.雖容貌美而作風輕浮,還稱不上美女.
鄭、衛郊野上的採桑女,在春末夏初的綠野上,膚色光潔,容貌美麗,配上那和暖的陽光,悅耳的鳥
聲,別具豐采.這才是美女,流目含情,一種心靈上的相互眷戀,一種精神上相互親近,人生需要有
較高的格調和情調,情人眼裡出西施是也.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古詩詞中描寫美女的語句很細致,如《孔雀東南飛》的一段描寫: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腰若流
紈素/耳著明月當/指如削蔥根/口如含珠丹/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洛神賦》中描寫洛神的:
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一個美
女首先示人的是外貌上的沖擊.
「柳葉眉、丹鳳眼、水蠻腰、風擺楊柳,吐氣如蘭」以及形容中國古
代四大美女的「沉魚、落雁、閉月、羞花」.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是形容四大美女的,但這裡面的典故你可知道?
人們形容女子長得漂亮,往往用「閉月羞花之貌,沉魚盡雁之容」來比喻.你可知道,這「閉
月、羞花、沉魚、落雁」不僅是個典故,而且還各有一段有趣的歷史傳說呢!
「閉月」,是貂嬋的代稱.她是三國時漢獻帝的大臣司徒王允的歌妓,能歌善舞,很受王允的寵
愛.當時,董卓專權,挾天子以令諸侯,大臣們敢怒而敢言.王允每天悶悶不樂,茶不飲,飯不進.
貂嬋很為主人憂愁.在一個月明星稀的夜晚,她在後花園燒香跪地,為主人祈禱,「月亮啊月亮,你
雖清白如洗,可哪知我們老爺心中的煩惱!蒼天啊蒼天,你雖那樣深邃,卻難容我們老爺如火如焚的
心情.我是老爺的婢女,願為國為民,萬死不辭.」趕巧,王允也來花園散心.頓時,他感情激動,
趕忙走上前去將貂嬋扶起.王允說:「你能為我分憂,我憂在何處,你知道嗎?」「知道,大人.」
「那你時哲我討國賊,殺董卓嗎?」「只要大人信得過奴婢,奴婢拐肝腦塗地.」王允聽罷,兩手一
合,當即給貂婢一拜.從此、便和貂嬋以父女相稱.一年多以後,王允先將其女許給董卓,後又許給
呂布.董、呂二人爭風吃醋,發生火並,董卓被殺.這就是王允巧使連環計,一女二聘殺國賊.
那麼
貂嬋怎麼叫「閉月」呢?
6、形容養生的古詩詞
養生原則
與其救療於有疾之後,不若攝養於無疾之先。―――《丹溪心法》元 朱震亨
治身養性謹務其細,不可以小益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損為無傷而不防。―――《抱朴子》晉 葛洪
我命在我,不在天。―――《仙經》
養生以不傷為本。―――《仙經》
養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卧、久視、久聽。―――《養生要錄》宋蒲虔貫
措身失理,亡之於微,積微成損,積疾成衰。―――《養生論》三國 嵇康
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素問·上古天真論》
善養生者養內,不善養生者養外。―――《壽世保元》明 龔廷賢
善服葯者,不如善保養。―――《養老奉親書》宋陳直
才所不逮而困思之,傷也;力所不勝而強舉之,傷也。―――《抱朴子》 晉 葛洪
體欲常勞,食慾常少,勞無過極,少無過虛。―――《養性延命錄》 南朝 梁 陶宏景
雖常服葯物,而不知養性之術,亦難以長生也。―――《養性延命錄》 南朝 梁 陶宏景
善養性者,則治未病之病,是其義也。―――《備急千金要方》 唐代 孫思邈
精、氣、神,養生家謂之三寶。―――《理虛元鑒》明 汪綺石
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素問·評熱病論》
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素問·遺篇刺法論》
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惜精養生
元氣實,不思食;元神會,不思睡;元精足,不思欲;三元全,陸地仙。―――《養心要語》明胡文煥
人年五十者,精力將衰,大法當二十日一次施泄。―――《泰定養生主論》元王珪
縱欲戕生,古今同慨。―――《退庵隨筆》清梁章鉅
若耗散真精不已,疾病隨生,死亡隨至。―――《尊生八箋》明 高濂
酒色之類,使人志氣昏酣荒耗,傷生敗德。―――《食色紳言》明陳繼儒
御女之法,能一月再泄,一歲二十四泄,皆得二百歲。―――《備急千金要方》 唐代 孫思邈
聚精之道,一曰寡慾,二曰節勞,三曰息怒,四曰戒酒,五曰慎味。―――《攝生三要》明 袁坤儀
男貴寡慾養精,女貴平心養血。―――《廣嗣紀要》明萬全
精神養生
戒暴怒以養其性,少思慈以養其神,省言語以養其氣,絕私念以養其心。―――《續附·養生要訣》明 胡文煥
看一個醫生不如交一個朋友。―――諺語
人借氣以充其身,故平日在乎善養,所忌最是怒。―――《老老恆言》清 曹廷棟
凡心有所愛,不用深愛,心有所憎,不用深憎,並皆損性傷神。―――《備急千金要方》 唐孫思邈
大喜盪心,微抑則定;甚怒煩性,稍忍即歇。―――《退庵隨筆》清梁章鉅
人但知過怒過哀足以害性,而不知過喜過樂亦足以傷生。―――《退庵隨筆》清 梁章鉅
心樂為良葯,神傷致骨枯。―――諺語
不氣不愁,活到白頭。―――諺語
老人之情,欲豪暢,不欲鬱郁閼,可以養生。―――《類修要訣》明胡文煥
聖人勝心,眾人勝欲,君子行正氣,小人行邪氣。―――《淮南子》西漢劉安等
多思則神殆,多念則志散,多欲則損智,多事則形疲。―――《養生要集》唐 張湛
安則物之感我者輕,和則我之應物者順,外輕內順,而生理備矣。―――《蘇沈良方》宋蘇軾、沈括
忍怒以全陰氣,抑喜以養陽氣。―――《抱朴子》 晉 葛洪
知恬逸自足者,為得安樂本。―――《尊生八箋》明 高濂
物來順應,事過心寧,可以延年。―――《壽世保元》明 龔廷賢
省思慮則心血不耗,發不易白。―――《醫先》明 王文祿
惱一惱,老一老;笑一笑,少一少。―――《養心要語》明 胡文煥
說說笑笑,通通七竅。―――諺語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諺語
笑口常開,青春常在。―――諺語
事從容則有餘味,人從容則有餘年。―――《呻吟語》明呂坤
養心莫善於寡慾。欲不可縱,欲縱成災;樂不可極,樂極生衰。―――《養生四要》明 萬全
善攝生者,先除慾念。―――《食色紳言》明陳繼儒
喜怒衰樂之發……可節而不可止也,節之而順,止之而亂。―――《春秋繁露》西漢董仲舒
遇事不惱,長生不老。―――諺語
嗜欲使人氣淫,好憎使人精勞。―――《古今圖書集成》清陳夢雷
暴喜傷心,暴努傷肝,暴恐傷腎,過衰傷肺,過思傷脾。―――《養生四要》明 萬全
夫精神志意者,靜而日充者壯,躁而日耗者老。―――《淮南子》西漢劉安等
琴醫心,花醫肝,香醫脾,石醫腎,泉醫肺,劍醫膽。―――《幽夢續影》清朱錫綬
人生如天地,和煦則春,慘郁則秋。―――《醫述》清程杏軒
善養生者,先除慾念。―――《男女紳言》明陳繼儒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問·移精變氣》
心亂則百病生,心靜則萬病息。―――《衛生寶鑒》元羅天益
惜氣存精更養神,少思寡慾勿勞心。―――《壽世保元》明 龔廷賢
心胸里頭能撐船,健康長壽過百年。―――諺語
千保健,萬保健,樂觀方才是關鍵。―――諺語
一日三笑,人生難老;一日三惱,不老也老。―――諺語
生氣催人老,快樂變年少。―――諺語
遇怒不要惱,遇難莫急躁。―――諺語
常樂常笑,益壽之道。―――諺語
房寬地寬,不如心寬。―――諺語
知足者常樂,善笑者長壽。―――諺語
要活好,心別小;善制怒,壽無數。―――諺語
笑口常開,百病不來。―――諺語
治病必先治神,葯療必先心療。―――諺語
忠誠是長壽之本,善良是快樂之源。―――諺語
生活上適度,精神上大度。―――諺語
養生必先養德,大德必得其壽。―――諺語
生理衛生強身,心理衛生強心。―――諺語
要享福,常知足。―――諺語
7、求養生方面的詩詞,多多益善!
1、《攝養詩》——明代龔廷賢
惜氣存精更養神,少思寡慾勿勞心。食惟半飽無兼味,酒至三分莫過頻。
每把戲言多取笑,常含樂意莫生嗔。炎涼變詐都休問,任我逍遙過百春。
譯文:保精、益氣、養神為健康長壽之根本,若欲延年益壽,減少私慾雜念,不要操心太多。做到食勿過飽,勿求厚味,飲酒應以少量為好,切莫貪戀杯中物。
要經常保持樂觀,開口常笑。一個人在處於逆境的時候,不但一般人對你冷漠,連平時很親近的朋友也會逐漸和你拉開距離,對此要從容面對,不要放在心上,一定要忍得,自在逍遙,樂享百年。
2、《抱朴子·極言》——晉代葛洪
治身養性,務謹其細,不可以小益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損為無傷而不防。
譯文:修身養性,即使是極其微小的地方,也務必要謹慎,不能因為小的進步微不足道就不再修養,也不能因為小的損害對大體沒有影響就不加以提防。
3、《證類本草·衍義總序》——唐代唐慎微
夫善養生者養內,不善養生者養外。
譯文:善於保養生命的人保養內心,不善於保養生命的人保養外表。
4、《退庵隨筆·攝生》——清代梁章鉅
體欲常勞,食慾常少。勞勿過極,少勿過虛。
譯文:形體應當常勞動,飲食要常節制,這樣有益於健康。但勞動不要太過度,節制不要太過虛脫。
5、《丹溪心法》——元代朱震亨
與其救療於有疾之後,不若攝養於無疾之先。
譯文:與其等到生病後才積極診斷治療,不如在沒病的時候就攝取養分,提高免疫力,做到未病先防的效果。
8、關於養生的古詩詞
養生詩詞
養生原則
與其救療於有疾之後,不若攝養於無疾之先。―――《丹溪心法》元 朱震亨
治身養性謹務其copy細,不可以小益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損為無傷而不防。―――《抱朴子》晉 葛洪
我命在我,不在天。―――《仙經》
養生以不傷為本百。―――《仙經》
養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卧、久視、久聽。―――《養生要錄》宋蒲虔貫
措身失理,亡之於微,積微成損,積疾成衰。―――《養生論》三國 嵇康
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度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知來。―――《素問·上古天真論》
善養生者養內,不善養生者養外。―――《壽世保元》明 龔廷賢
善服葯者,不如善保養。―――《養老奉親書》宋陳直
才所不逮而困思之,傷也;力所不勝而道強舉之,傷也。―――《抱朴子》 晉 葛洪
體欲常勞,食慾常少,勞無過極,少無過虛。―――《養性延命錄》 南朝 梁 陶宏景
9、求幾首關於 養生 的詩詞
1、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步出夏門行·龜雖壽》曹操
詩中以長壽動物神龜為例,說明生老病死的規律。同時也是一曲養生之道的千古絕唱,是曹操給後世養生長壽的渡人金針!今人常用詩中「烈士暮年,壯志不已」來抒發老當益壯的胸襟。
2、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飲酒》 陶淵明
這首典型的養生詩,境與意會,物與心融,真是妙不可言。
3、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
負暄閉目坐,和氣生肌膚。
初似飲醇醪,又如蟄者蘇。
外融百骸暢,中適一念無。
曠然志所在,心與虛空俱。——《負冬日》 白居易
唐代詩人白居易,在詩作中有不少是抒寫養生方法的。他的「養生方法」之一就是勤煉氣功。從詩中可以看出,白居易不但愛好氣功,而且已修煉到很高的層次。他練功時「外融百骸暢,中適一念無」。
4、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
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閑學少年。——程顥
健身需健心,「心樂才有身樂」,樂觀曠達,內心歡樂,才能健身強體。怎樣才能「心樂」呢?北宋名家程顥他認為人的一生,即便老了,生活也應當和少年人一樣豐富多彩,以愉悅身心,歡度晚年。
5、羽蟲見月爭翻翻,我亦散發虛明軒。
千梳冷快肌骨醒,見露氣人霜逢根。——《蘇沈良方》蘇軾
宋代文學家蘇東坡一生仕途坎坷,但他卻處世達觀,淡泊名利,晚年除寄情山水外,還潛心研究醫葯,收集民間驗方,這首詩說的就是他在皎潔的月光下,站立在空曠的軒閣之中,梳發健身的情景。
他還經常練習氣功,「雲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便是他練習氣功時清朗精神境界的寫照。
6、惜氣存精更養神,少思寡慾勿勞心。
食惟半飽無兼味,酒止三分莫過頻。
每把戲言多取笑,常含樂意莫生嗔。
炎涼變詐都休問,任我逍遙過百春。——龔廷《攝養詩》
明代名醫龔廷賢活到92歲,他寫的《攝養詩》,是根據多年從醫治病,保健養生的實踐,歸納出的一套有關「吃喝玩樂」的科學規律。
這首詩告訴人們,別輕視「吃喝玩樂」。這四個字是每個人終其一生都在做的「大文章」,只不過歲月給每個人判的分數不同罷了。「吃喝玩樂」不是人生目的,而是保證身心健康的生活工作手段。
7、世人個個學長年,不悟常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將食粥得神仙。——陸游
南宋大詩人陸游,一生共走過了85個春秋。他詩中蘊含的獨特養生之道,可以使我們參悟到這位詩人的長壽秘訣,對現代人提高健康素養無疑具有現實的借鑒意義。陸游鍾情食養,清淡為主。在諸多食療方法中,陸游似乎對食粥有所偏好。
他認為豐盛的飲食會加重腸胃的負擔,粗茶淡飯為宜。粥系流質食物,老幼皆宜,味美香糯,營養豐富,易為人體消化吸收。如果在粥中加入相應的食品或食物,如蓮心、薏苡仁、花生米、羊肉、西洋參、胡蘿卜等,還有防治疾病、祛病延年的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