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粗糧是否真的能夠降火養生嗎,應該怎麼選
潤腸通便,其他一些微量元素
2、五穀雜糧養生
五穀雜糧養生這個我看一點都不可信,因為人是吃雜糧對身體有好處但人的身體狀況不同也不一樣,你的五穀雜糧店也就不一定適合於自己。因此說那是不科學的。
3、五穀雜糧粉,是養生還是害生
現在不都提倡五穀養生嗎,但是我也感覺什麼東西都別吃太多,差不多就行。如果你是一個聰明的養生者,就應該懂得如何搭配食物、均衡營養。早在《黃帝內經·素問》中就提出了「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的飲食調養的原則,同時也說明了五穀雜糧在飲食中的主導地位。
營養學認為,最好的飲食其實是平衡膳食。平衡膳食的第一原則就要求食物要盡量多樣化。一個是類的多樣化,就是要盡量吃糧食、肉類、豆類、奶類、蛋類、蔬菜、水果、油脂類等各類食物;另一個是種的多樣化,就是在每一類中要盡量吃各種食物,比如肉類要吃豬肉、牛肉、羊肉、雞肉、魚肉、兔肉、鴨肉等等。
糧食也如此,只吃精米、白面是不符和平衡膳食原則的,還要吃粗雜糧,如小米、玉米、蕎麥、高粱、燕麥等。對此中醫古籍《黃帝內經》已有認識, "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在五穀裡面通常認為稻米、小麥屬細糧;粗雜糧是指除稻米、小麥以外的其他糧食,即前面提到的玉米、蕎麥、燕麥、小米、高粱、薯類等。粗雜糧的某些微量元素,例如鐵、鎂、鋅、硒的含量要比細糧多一些。這幾種微量元素對人體健康的價值是相當大的。粗雜糧中的鉀、鈣、維生素e、葉酸、生物類黃酮的含量也比細糧豐富。
粗雜糧有利於糖尿病用粗雜糧代替部分細糧有助於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 研究表明,進食粗雜糧及雜豆類後的餐後血糖變化一般小於小麥和普通稻米,利於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國外一些糖尿病膳食指導組織已建議糖尿病病人盡量選擇食用粗雜糧及雜豆類,可將它們作為主食或主食的一部分食用。但是這些粗雜糧和雜豆類維持餐後血糖反應的能力也是不同的。如燕麥、蕎麥、大麥、紅米、黑米、赤小豆、扁豆等可明顯緩解糖尿病病人餐後高血糖狀態,減少24小時內血糖波動,降低空腹血糖,減少胰島素分泌,利於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控制。
4、怎樣吃粗糧才是真養生
這幾年養生界興起一股「粗糧風」,提倡把粗糧加入到日常飲食中以優化營養結構,但是很多人對於吃粗糧仍然存在誤區。那究竟怎樣吃粗糧才是真正的養生呢?
一、怎麼吃粗糧才養生
1. 宜循序漸進吃粗糧
如果我們突然增加或減少粗糧額進食量,會引起腸道不適反應,對於平日里以肉食為主的人來說,為了腸道可以盡快適應,在增加粗糧進食量時,要循序漸進,不宜操之過急。
2. 粗糧不必細做
粗糧要減肥的話,不必做的精細,糧食加工的越精,維生素,蛋白質,纖維素的損失就越多,粗糧中的膳食纖維雖然不能被人體消化利用,但是可以清腸理氣,促進食物殘渣的排出,粗糧粗吃,美味健康又瘦身哦。
3. 吃粗糧時宜多喝水
粗糧中的纖維素需要有充足的水分後盾,因為其比較難以消化,一般多吃1倍纖維素就要多喝1倍水,才能保證腸道的正常工作。
4. 宜葷素搭配吃粗糧
吃粗糧並不意味著只吃粗糧,除了要顧及以及口味嗜好外,還應該考慮葷素搭配,平衡膳食,應根據個人情況進行適當的調整。
5. 選擇最佳養生減肥時間
粗糧中膳食纖維比較豐富,雖可促進腸胃蠕動,但是也不宜消化,如果單獨食用粗糧最佳食用時間是中午,因為下午1到三點是小腸經起作用的時間,胃消化好,腸胃吸收比較快,而且可以補充一日所需的能量,避免晚上攝入更多食物。
如果粗糧與細糧混合煮粥烙餅,那早餐或者晚餐都可以食用,可以有效促進機體排便排毒。其中,和其他細糧混合吃的粗糧最佳是在晚餐食用。因為人體可以更好的利用粗糧中的膳食纖維來消除體內的垃圾,降血脂。
6. 不可過量吃
粗糧如果每天都食用,建議每天吃30-60克,而且要與其他細糧搭配食用,一般每天攝入量不宜超過50克,一般1周吃3次粗糧就好。
5、粗糧營養價值高 養生怎麼吃才健康
粗糧應該怎麼吃
一天三兩。粗糧的數量很重要,就算它再怎麼養生也不能一次性過量食用,否則只會加重腸胃的負擔。專家指出,吃粗糧一天不能超過3兩,而且對於老人和小孩來說還要減半。
最好安排在晚餐。正常人吃的頻率以兩天一次為宜,「三高」人士可一天兩次。
多喝水。要想完全吸收粗糧中的營養成分,必須要有充分的水分做後盾,這樣才能保障腸道的正常工作。因此在吃儲量的時候不妨准備一些白開水或者是稀粥,這樣搭配食用才恩能夠更好的幫助排泄。
粗糧不宜細做。不論哪種粗糧,都是以蒸、煮等少油、少鹽的烹飪方法為佳。比如,小米、燕麥、薏米等都適合煮粥喝。
粗細搭配。粗糧不能長時間的單獨食用,應該按照1︰1︰2的比例來進行粗細搭配食用,這樣營養價值才能更高。粗細搭配食用還能使蛋白質起到互補作用。
各種粗糧的營養價值
玉米。玉米又名包穀、棒子、玉蜀黍,營養價值與醫療保健價值均較高,含有脂肪、卵磷脂、穀物醇、維生素E、胡蘿卜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等多種營養保健物質,並且其所含的脂肪中50%以上是亞油酸。是粗糧中的保健佳品,被譽為「黃金穀物」.
小米。小米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性味甘、咸,微寒,具有滋養腎氣、健脾胃、清虛熱及安眠等功效,對緩解精神壓力、緊張、乏力等有很大的功效。
燕麥。燕麥即莜麥,俗稱油麥、玉麥,是一種低糖、高蛋白質、高脂肪、高能量食品。各種營養成分量高質優,優質燕麥中蛋白質含量為15.6%,富含人體所需的8種氨基酸、脂肪、鐵、鋅等。燕麥的亞油酸含量極其豐富,佔全部不飽和脂肪酸的35%~52%.富含鈣和維生素,b族維生素的含量居各種谷類糧食之首,尤其富含維生素b1.
糙米。能預防動脈硬化、糖尿病,防治便秘,且具有解毒的效用。能強肝健體,消除疲勞和焦躁不安,提高記憶力及生殖能力,預防不孕、早產及流產等症,還能預防老年人的骨軟化症及腰膝疼痛等症。
蕎麥。蕎麥又叫三角麥、烏麥、花蕎,其蛋白質中含有豐富的賴氨酸成分,鐵、錳、鋅等微量元素也比一般的穀物豐富,膳食纖維更是普通精製大米的10倍。蕎麥含有70%以上的碳水化合物、10.8%~11.5%的蛋白質、2.5%~3%的脂肪、1.3%的維生素,還含有鈣、磷、鐵、鉀等10餘種礦物質,其營養成分比大米和麵粉都高,是一種很好的大眾食物。
6、吃粗糧一定養生嗎?
咱們平時常說吃粗糧健康,是因為它富含多種保健成分和膳食纖維,脂肪很少,也沒有過多的糖和鹽,但我們在吃粗糧的時候也要注意烹調方法。
Q1
血糖高的人可以吃雜糧粥嗎?
如果是身體健康的人士,吃雜糧粥就十分合適,但對於血糖高的肥胖人士來說就不太合適了。因為雜糧粥裡面澱粉糊程度比較高的話,升糖指數也會比較高,容易升高血糖。
Q2
怎樣能讓粗糧吃起來好消化呢?
其實粗糧也是有兩面性的,對於身體健康的人和經常吃白米飯的人們來說,粗糧吃多了也會對消化系統有一定的影響。所以,糧食的食用要講究「粗細搭配」和烹調問題。
「粗細搭配」方面:身體健康的可以在烹飪主食時混入粗糧,比如蒸米飯時加點小米、糙米、綠豆或紅豆,煮白米粥加一把燕麥,磨豆漿時加一把紫米等,這樣吃起來口感也更好。
烹調方面:豆類通常比米硬,比較難煮熟,可以在煮制時多放水、煮久一些;也可以提前將豆類泡在水裡,泡3、4個小時或一夜,這樣煮制會更方便;如果感覺煮得還是太慢,可以用壓力鍋來煮,用電壓力鍋煮粗糧容易煮得軟糯,更容易吸收。
粗糧飯還有一個最關鍵的配比問題,吃慣了白米飯的人剛開始吃粗糧時,可以先按一定的比例吃,比如白米和粗糧以3比1的比例搭配,適應之後再加大粗糧的比重,改成1比1的比例。
吃粗糧不能操之過急,想要既不傷胃又能瘦身,最好的方法就是循序漸進。不過,梁老師也提醒大家,過多地吃粗糧會影響消化。
Q3
天天吃粗糧身體會越來越好嗎?
粗糧不能夠天天吃、餐餐吃,合理搭配才能把粗糧的營養發揮到最大程度。梁老師建議,製作粗糧食品要盡可能將多種食材混合烹調。比如玉米、小米和大豆,可以將它們按1:1:2的比例搭配,混合食用營養價值會更高,因為這可以使蛋白質起到互補作用,可以把不同種類的粗糧融入三餐。
身體健康的人可以早上喝五穀豆漿,中午吃一段蒸玉米,晚上喝八寶粥,這樣就可以很好地做到粗糧混吃。血糖高的人除外哦!另外,高血脂和高血糖人士,飲食方面不要吃太多的糖哦,最好是烹煮時不要放糖。
再好的食物也要吃法得當,如果您掌握了科學吃粗糧的方法,那麼恭喜您,您已經是一個健康主食的專家了!
7、吃粗糧對於養生會有很好的作用,有什麼樣的人群不適合吃粗糧嗎?
粗糧雖好,但是食用時也要適可而止,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循序漸進吃粗糧,有些人平時粗糧、雜糧吃得少,突然增加粗糧的進食,很容易引起腸道反應,為了幫助腸道適應,增加粗糧的進食量時,應該循序漸進,不要操之過急。
2、究竟該吃多少?
吃的頻率以2天1次為宜,中年人,尤其是患有「三高」、便秘等慢性病患者,或者長期坐辦公室里接觸電腦較多和應酬較多的人,要注意多吃一些粗糧,建議一天1次,每次的粗糧食用量在30~50克就可以了,也要根據自己的情況適當調整,並且最好要安排在晚餐食用。
3、粗糧搭配可互補
粗糧因為加工程序較少,往往不易消化,可以採用粗細搭配的方式現在市場上出現的各種雜糧粥和雜糧米,往往裡面會摻有大米、雜糧和各種豆類,就是很好的食物搭配方法,可以適量多選用一些。
4、粗糧宜做成粥飯
不論哪種粗糧,都是以蒸、煮等少油、少鹽的烹飪方法最為靠譜,比如小米、燕麥等,都適合煮粥食用。
5、主食當家,葷素搭配
粗細搭配、葷素搭配,能夠很好的起到營養互補的作用,提高食物的生物利用率。
6、粗糧很好,但並不是人人都適合吃
一般說來,胃腸功能較差的老年人及消化功能不健全的兒童,最好要少吃粗糧,即使要吃,也要做到「粗糧細作」;患有胃腸潰瘍以及急性胃腸炎的朋友,其食物大多要求細軟,所以要盡量避免吃粗糧;而患有慢性胰腺炎、慢性胃腸炎的人也要少吃粗糧,以免造成消化不良。
粗糧雖好,但是吃的時候也要注意,別給自己的身體找麻煩。健康吃粗糧,還原自己一個靠譜的身體。
8、請問為什麼說五穀雜糧是未來的養生趨勢?
五穀雜糧有哪些 五穀雜糧養生怎麼吃健康
研究表明,五穀雜糧可養五臟。早在古代就有「一谷補一臟」的說法。五穀有小米、大米、小麥、大豆、高粱。其中小米可養脾、大豆可養腎等等。中醫認為,五穀不僅可以裹腹,還是五臟食療養生的好食材。
大豆重養腎
大豆中的黑豆被稱為「腎之谷」,中醫認為它具有補腎強身、解毒、潤膚的功效,對腎虛、浮腫有較好的食療作用。
做法:泡發後打製成豆漿,或煮黑豆粥,每天早晚各一次。
大米重潤肺
大米涵蓋稻米、紫米等,在出現肺熱等症狀時,具有很好的滋陰潤肺的作用。
做法:用小火熬制大米粥,直至米湯濃稠,只喝米湯不吃米粒,隨時可服用。
小米重養脾
小米是五穀之首,常食能補脾益胃。小米對脾虛體弱的人而言,可謂是進補的上品,可補中益氣、延年益壽。
做法:熬一鍋小米粥,用湯匙撇出小米粥上層的精華——米油,空腹喝下,有很好的養脾胃的療效,每天早晚均可服用。
小麥重養心
小麥被稱為「五穀之貴」。中醫認為它能養心安神、除煩去燥。對消除女性更年期綜合征、自汗盜汗以及煩躁情緒有食療作用。
做法:取帶皮的全小麥熬粥,或去中葯店買一些浮小麥熬水,每天早中晚服用。
高粱重養肝
高粱和大豆都屬於雜糧,但卻是五穀里不可缺的配角,高粱具有養肝益胃、收斂止瀉的功效,尤其是患有慢性腹瀉的人,持續吃一段時間後,會有良好的功效。
做法:把高粱米加工成麵粉後炒熟,用開水調成稀糊每天早晚飯前服用。
玉米顏色不同功效不一
不同顏色的玉米,保健功效略有不同,這主要是因為它們含有的色素品種不一樣。與白色玉米相比,紫玉米中多了花青素,因而具有抗氧化、防衰老的功效。黃色玉米含有胡蘿卜素和玉米黃素,對於維持視力健康有好處。不同口感的玉米,營養價值也有區別。甜玉米香甜可口,受人喜愛,更有一種「水果型甜玉米」,可以像水果一樣生吃。
這種甜玉米的蛋白質、脂肪及維生素含量比普通玉米高1—2倍,硒的含量則高8—10倍,其所含有的17種氨基酸中,有13種高於普通玉米。但甜玉米含糖量高,大部分是蔗糖、葡萄糖,易引起血糖升高。糯玉米蛋白質含量較高,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B1等,其中支鏈澱粉含量非常高,不適合糖尿病人食用。而老玉米中粗纖維含量較高,可溶性糖含量低,對於減肥人群、糖尿病人群是非常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