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扭傷 養生堂

扭傷 養生堂

發布時間:2020-07-15 14:13:44

1、腳扭傷已經消腫,為什麼會疼

腳扭傷其主要原因的腳踝關節肌腱的損失,
踝關節腫脹主要原因是炎症反應,
消腫只能說明炎症反應消退,但肌腱損失尚未修復,
所以還需要繼續休養,
大約1各月後再開始鍛煉。

2、養生堂,腰間盤突出則么治

:0% 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經過治療和休息後,可使病情緩解或痊癒,但該病的復發率相當高,不少患者雖不情願,但又時常成為「拜訪」醫生的「回頭客」。該病復發率高的原因有如下幾點:
1、腰椎間盤突出症經過治療後,雖然症狀基本消失,但許多病人髓核並未完全還納回去,只是壓迫神經根程度有所緩解,或者是和神經根的粘連解除而己。
2、腰椎間盤突出症病人病情雖已穩定或痊癒,但在短時間內,一旦勞累或扭傷腰部可使髓核再次突出,導致本病復發。
3、在寒冷、潮濕季節未注意保暖,風寒濕邪侵襲人體的患病部位,加之勞累容易誘發本病的復發。
4、術後的病人雖然該節段髓核已摘除,但手術後該節段上、下的脊椎穩定性欠佳,故在手術節段上、下二節段的椎間盤易脫出,而導致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復發
現在堅持按照朋友發來的PPT做這套保健操,效果不錯,介紹給大家,希望每個人都健康、快樂。
第一節:端坐椅子上,雙手交叉,手掌外翻,用力向前推,並保持10-20秒;如此反復兩次。

第二節:立正姿勢,雙手交叉,手掌外翻,用力向上頂起,10--15秒;

第三節:站立位,雙腳自然分開,軀體盡量向左傾斜,同時雙臂在腦後交叉,右手努力伸向左側;保持8-10秒

第四節:在第三節的基礎上,向反方向傾斜,同時左臂努力向右伸,保持8-10秒;

第五節:站立位,雙手自然下垂,肩部用力向上提起,保持3-5秒;如此反復三次

第六節:站立位,頭部帶動頸部努力向左傾斜,同時雙手在體後交叉,雙掌張開,右手如里向左下方伸展,保持10-12秒;

第七節:和第六節反方向伸頭、伸手;

第八節:雙手合掌於胸前,雙掌不要分開,努力向下移動,保持10秒鍾;

第九節:雙手合掌於胸前,雙手不要分開,掌尖向外旋轉,保持10秒;

第十節:身體端坐在椅子上,右手努力向上舉,同時左手努力向下伸展,保持8-10秒;

第十一節:端坐在椅子上,左手努力向上舉,同時右手努力向下伸展,保持8-10秒;

第十二節:端坐在椅子上,左腿搭在右腿上,如同翹二郎腿,右手搬動左腿努力向右旋轉,同時頭部帶動頸、肩努力向左旋轉,保持8-10秒;

第十三節:右大腿搭在左大腿上,左手搬動腿努力向左旋轉,同時頭部帶動頸肩努力向右旋轉,保持8-10秒;

第十四節:臀部坐在椅子前部,雙手掌分開托住腰部,並努力向前推,保持10-15秒;反復三次。

第十五節:整理動作,自然站立,全身放鬆,雙手自然抖動,8-10秒。
此保健操每天反復做幾次,會對脊椎、頸椎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

3、膝蓋骨質增生治療方法

一、理療法:

理療法是物理療法的簡稱。就是應用自然界和人工的各種物理因子,如聲、光、電、熱、磁等作用於人體,以達到治療和預防疾病的目的。 [4]

二、直流電葯物離子導入法:

國內主要利用葯物導入熱療儀,把液體的葯物離子主要利用機器產生的中頻電流和同步產生的熱療效應,把葯液離子經皮膚汗腺導管口毛孔穿過皮下粘膜、上皮細胞間隙直接進入患處骨組織,直達患處,其生理治療作用除結合了理療中的電和熱的模式,同時更好的發揮了葯物治療的效果,治療效率更高,且不刺激腸胃。患者更容易接受。直流電葯物離子導入法充分發揮高效的了葯物的作用。治療方便,且可以作為家庭,門診長期的治療選擇。

三、按摩與牽引:

按摩有助於改善局部血液循環,起到消炎止痛用作;牽引可減輕骨刺對局部神經、組織的壓迫而起到暫時緩解疼痛的作用。適用於頸、腰椎骨質增生症。按摩與牽引完全靠外力的作用,只對局部進行治療卻忽視了對人體內整體地調節,因此,只能起到暫時的止痛作用,而不能達到治療的目的。

四、針灸:

針灸可通經活血並有止痛作用。可消除局部的水腫和炎症,但對骨質增生來說,針灸只能起輔助作用。 [5]

五、葯物治療:

一般來說葯物治療絕大多數都是服用止痛葯來緩解膝關節骨質增生引起的疼痛,但是因為骨質層比較深,口服葯物經過腸胃進入血液循環,最後到達患處,效率大打折扣。而且這是治標不治本,並不能從根本上阻止骨質繼續增生。

六、手術切除:

這是比較傳統的治療骨質增生的一種方法,就是通過手術的方法將增生的骨質去除,隨著時間的推移出現的退行性變還是會導致增生的骨質繼續增長,因此這並不是徹底治癒的方法。 [6]

4、滑膜炎,怎麼治療?

5、李時珍養生堂的古方灸用的時候有什麼注意的嗎?哪些人不能做艾灸?

【艾灸注意事項】:
(1)在艾灸的時候,或艾灸的整個過程中,最忌諱喝冷水,吃涼的食物,這樣做如同給艾灸撒火,不利於疾病的理療。
(2)艾灸後如需馬上洗手,需要用熱水,高於體溫的,50度左右即可。
(3)大悲,大喜, 大怒,這樣情緒不穩定,艾灸的效果會打折扣。太飢、太飽都不適合艾灸,尤其是患有胃腸疾病的人,更應該注意這些。
(4)要注重灸料的質量,艾絨的好壞取決灸療效果。一般直接灸的,一定要好的艾絨,這樣不傷經絡,不燥,比較柔和,便於點燃。
(5)施灸的程序《千金方》記載:「凡灸當先陽後陰、先上後下。」這里說的是施灸的程序。如果上下前後都有配穴,應先灸陽經,先灸上部,再灸下部,也就是先背部,後胸腹,先頭身,後四肢,依次進行。
(6)施灸時間,應該是循序漸進的,施灸的穴位也應該是由少至多的,熱度也是逐漸適應的。一般施灸上午,下午均可,晚上九點半以後慎灸。
(7)施灸的反應,會出現發熱,口渴,上火,皮膚瘙癢,有的會引起紅疹,疲倦,便秘,尿黃,出汗,牙痛,耳鳴,陰道不規則流血,全身不適等現象,一般不要驚慌,繼續艾灸這些症狀就會消失。這個時候可以艾灸足三里引火下行,還可以多喝水,必要時停灸或隔天艾灸,很快這樣的症狀就會消失。
氣虛者多汗,氣郁者多愁,
濕熱者多油,血瘀者多血,
陰虛者發熱,陽虛者發涼,
痰濕者肥胖,特秉者過敏,
平和者少病。
【艾灸適應症】:
(1)流感、哮喘(熱性哮喘和對艾草過敏的患者除外)咳嗽、支氣管炎等。
(2)風濕及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頸椎病、偏頭痛、肩周炎、肘關節炎、坐骨神經痛、各種腰腿痛和關節痛、外傷恢復期的輔助理療等。
(3)骨折復位後和急性扭傷治療及恢復期。
(4)婦女卵巢囊腫、輸卵管炎症、宮冷、帶下、痛經、惡露不止、崩漏、子宮下垂、功能性子宮出血、盆腔炎、乳腺腫瘤等。
(5)胃痛、胃下垂、脂肪肝、肝炎、腎炎、各種腸炎等。
(6)中氣不足及婦女更年期引起的顏面早衰、渾身無力、精神倦怠、自汗盜汗、失眠多夢、早泄、尿頻、脫肛、大小便失禁、四肢厥冷等。
(7)貧血、低血壓、白細胞減少等。
(8)對早、中期癌症有明顯的止痛消炎作用,並可增加食慾、提高免疫功能。
(9)減肥:民間早有以艾灸之法瘦腰減脂,腰腹肥胖者不必改變平時的飲食習慣,每日溫灸腰腹部 1—2 次,連續幾周後即可收到明顯的減肥效果。
(10)艾灸法大補上、中、下丹田之氣,自古為養生要術。
無病者常灸之可氣血充盈、美容養顏、強身健體、延緩衰老。

6、手滾筋了怎麼辦

急性手腕關節操作療法:抽二三分鍾的時間,用手卡住這腕側雙脈,反復10——20下轉動,可以預防腱鞘炎。腕側雙脈不僅可預防腱鞘炎,還可治療很多手腕的損傷,如滑鼠手、手腕挫傷扭傷造成軟組織的粘連。其找法是 橈側脈在橈骨頭與掌骨接觸的,伸起來的鍋里頭這位置,用力壓後點揉。尺側脈在尺骨莖突下與第五掌骨接觸的鍋里頭,用點拇指點揉,多角度反復旋轉。 腕關節的掌屈和背屈活動:醫者用兩個拇指抓住腕的背側,四指摳住腕的內側,用力向內側折抵牽拉,向下掌屈,再向內,再向外,向內旋轉,向外旋轉。活動時用力不能過猛,要循序漸進,慢慢掌握手法的力道,手腕彎曲的角度要以臨界極限為宜。手腕受傷後,手腕關節的排列順序可能會錯位,故上下掌屈和背屈可幫助我們紊亂的小關節復位,也可放鬆腕關節的目的,之後可做一下360度的搖腕法。 360度搖腕法:內旋、外旋、搖腕、拔子法,牽拔五子,再左右反復的旋轉(具體解說圖見2012.04.16養生堂的開關播出)。以上三方法須反復點揉5——10分鍾,一天2次,3天後手腕關節不適感覺就會好轉。

7、腰肌勞損怎麼治療

與扭傷 養生堂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