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葯養生 分幾種方法
「人是有可能被累死的,許多疾病也是『累』出來的。當人類基本上控制了烈性傳染病之後,因為過度疲勞而導致的體質下降與疾病就成為現代人的首要敵人了「。醫學專家曾這樣說。
科學家曾做過如此試驗:把一條筋疲力盡而酣然入睡的狗的血液輸入另一條狗,居然使後者很快就「疲勞」而熟睡不醒;把一條活潑清醒的狗的血液輸入另一條疲乏入睡的狗,使後者即刻清醒、疲乏頓消。
我國古代早有「積勞成疾」的事例。據統計表明,過度勞累的確可以摧殘健康,使生命早夭。據有關調查發現,中國科學院的不少專家等多因長年疲勞而致英年早逝,其平均壽命只52歲,甚至更低。如今社會競爭日趨激烈,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勞累」已日益成為普遍現象。人們因忽視其嚴重後果而至釀成大患時,已悔之晚矣。因此,要隨時注意過度疲勞(亞健康狀態)的表現症狀,當您工作、生活中疲乏時要注意勞逸結合,不妨享用抗疲勞葯膳方,或許給您精神放鬆、疲勞頓消的感覺。
天門冬蘿卜湯
原料:天門冬15g,蘿卜300g,火腿150g,蔥花5g,精鹽3g,味精、胡椒粉各1g,雞湯500ml。
製作:將天門冬切成2-3mm厚的片,用水約2杯,以中火煎至l杯量時,用布過濾、留汁備用;火腿切成長條形薄片;蘿卜切絲。鍋內放雞湯500ml,將火腿肉先下鍋煮,煮沸後將蘿卜絲放入,並將煎好的天門冬葯汁加入,蓋鍋煮沸後,加精鹽調味,再略煮片刻即可。食前加蔥花、胡椒粉、味精調味,佐餐食。
功效:止咳祛痰,消食輕身,抗疲勞。常食能增強呼吸系統功能,增強精力,消除疲勞。
蓯蓉鮮魚湯
原料:鮮魚肉400g,肉蓯蓉15g,白菜、胡蘿卜、粉絲、豆腐、醬油、料酒、味精、胡椒粉各適量。
製作:將鮮魚肉切薄片;肉蓯蓉、胡蘿卜切成小薄片備用。鋁鍋內加水(或火鍋),放人醬油、料酒、精鹽、味精,將魚片、肉蓯蓉、白菜、豆腐、粉絲等一同放入煮熟,再加入胡椒粉調味即成,食魚肉、飲湯。
功效:補腎強精,消除疲勞,調節人體功能。適用於腎精不足,性功能減退等症。
鮮蓮銀耳湯
原料:干銀耳lOg,鮮蓮子30g,雞湯1500ml,料酒、精鹽、白糖、味精各適量。
製作:把銀耳發好,放一大碗內,加雞湯 1500ml蒸1小時左右,待銀耳完全蒸透取出,雞湯留置待用。將鮮蓮子剝去青皮和一層嫩白膜,切掉兩頭,捅去心,用水氽後仍用開水浸泡(鮮蓮子略帶脆性,不要泡得很爛);再燒開雞湯,加入料酒、精鹽、味精、白糖,將銀耳、蓮子裝在碗內,注入雞湯即可。吃蓮子、銀耳,喝湯,每日1次。
功效:滋陰潤肺,補睥安神。適用於心煩失眠,乾咳痰少,口乾咽干,食少乏力等症。健康人食之能消除疲勞,促進食慾、增強體質。
雙參肉
原料:鮮人參15g,海參150g,瘦豬肉250g,香菇30g,青豌豆、竹筍各60g,味精、香油各適量。
製作:將海參發好,切塊;香菇洗凈、切絲;瘦豬肉洗凈,切小塊;竹筍切片。將以上 4料與人參、青豌豆一齊放沙鍋內,加清水適量燉煮,以瘦豬肉熟爛為度,加入味精、精鹽、香油即可。每日吃1~2次,每次適量,每周2劑。
功效:大補氣血,強壯身體,消除疲勞。適用於久病體虛不復,或年老體衰,精神萎靡,身體疲倦等症。
丁香火鍋
原料:丁香6g,蛤蜊肉200g,魚丸lOOg,墨魚2條,蝦仁lOOg,雞湯4碗、粉絲、芹菜、凍豆腐、蔥、精鹽、味精、葡萄酒各適量。
製作:將蛤蜊肉、蝦仁洗凈,備用;魚丸切片;墨魚除去腹內雜物,洗凈後在開水鍋里速燙1遍,然後切成二片;粉絲用熱水泡軟,切成幾段;芹菜切成十段,凍豆腐切成小塊,蔥切小段。將以上各料先各放一半人鍋,湯也加入一半,並可加入適量葡萄酒及少量精鹽,旺火燒5~6分鍾後,即可趁熱吃,邊吃邊加。佐餐食。
功效:丁香具有強烈的芳香氣味,有興奮強身作用。當身體疲勞時,食丁香火鍋能使人精神振奮,增強全身活力,消除疲勞。
鴿蛋桂圓枸杞湯
原料:鴿蛋5隻,桂圓肉lOg,枸杞lOg,遠志3g,棗仁3g,當歸6g,白糖適量。
製作:將原料洗凈放人鍋內,加入適量的清水,慢火煮至鴿蛋熟後,放人白糖即可食用。
功效:補腎,養心,安神。鴿蛋性味甘平,含優質蛋白與脂肪,並含少量糖分、多種維生素,易於消化吸收。主要用於腎虛所致的腰膝酸軟,疲乏無力,心悸失眠等症。
杞汁滋補飲
原料:鮮枸杞葉lOOg,蘋果200g,胡蘿卜150g,蜂蜜15g,冷開水150ml。
製作:將鮮枸杞葉、蘋果、胡蘿卜洗凈切片,同放人攪汁機內,加冷開水製成汁,加入蜂蜜調勻即可。每日l劑,可長期飲用。
功效:強身壯陽,美顏,抗疲勞。枸杞葉味甘性平,能補腎益精,清熱明目止渴。在工作過於勞累及運動過量時飲用,能消除睏倦疲勞,恢復元氣,增強健康。
刺五加五味茶
原料:刺五加15g,五味子6g。
製作:將刺五加、五味子同置茶杯內,沖入沸水,加蓋悶15分鍾即可。當茶飲,隨沖隨飲,每日l劑。
功效:補腎強志,養心安神。適用於腰膝酸痛,神疲乏力,失眠健忘,注意力難以集中等症。現代研究發現,刺五加含有五加苷、左旋芝麻素、多糖等。有較好的抗衰老、抗疲勞及強壯作用。能增強體力或智力,提高工作效率,並具有調節神經系統功用。此茶配以具有養心益智的五味子,有較好的益智強心,養心安神功效。
2、中醫葯有什麼好處
一、安全、副作用少:由於中葯外治是施於體表,它可以隨時觀察其適應和耐受情況而決定去留,不會像內服葯物,如不對症,發生副作用時處理比較復雜,外治只要施治配葯得當,是比較安全的,一般很少有副作用。
二、對胃腸道無損傷:病人服葯,首先入胃再吸收,葯物對胃腸道的刺激損傷是令人頭痛的問題,尤其一些病人胃的情況不好,又非要服葯不可,往往陷入治病必服葯,老病未治好,胃病又成的兩難局面。那麼葯物外治就不存在這一問題。俗話說「良葯苦口利於病」,服葯的痙對許多病人是難以長期忍受的,中葯外用可以起到「良葯治病不苦口」。
三、對肝腎刺激小:不管內服何種葯物,通過胃腸吸收進入血液,其代謝產物尤其是一些毒性產物,都必須經過肝臟解毒、分解而通過腎臟排泄,這對於原先肝腎有疾病的人來說,也是難以迴避的矛盾,而中葯外治,大多經過皮膚、粘膜吸收,葯物的成分進入體內已經通過一層屏障的過濾,有害成分也已量小、弱化,故對肝、腎的損害大多已非常小,
因此外治法作用的不單是葯物有效成分的體表吸收,它主要是通過葯物對特定部位、穴位的刺激,從而疏通經絡、調理經氣、調整機能,可以起到與針炙推拿同樣的作用。操作簡便取材容易:中葯外用大多作用於人體經穴和特定部位,而這些大多是易於辯論的部位,操作也比較容易掌握,只要加以學習、注意,大多自己就可操作,比如葯枕療法、敷臍法、敷足心法、敷肝區法、點眼法,塞耳鼻法。
3、什麼中葯泡水喝養生
白菊花、麥冬
白菊花可清肝明目,麥冬可滋陰利咽。兩味中葯組合,適用於長期受電腦、手機、電視輻射者,工作節奏緊張、無暇保養者,二目干澀、眩暈者,經常戶外工作,常受紫外線輻射人士。
制首烏、決明子
制首烏補血通便,決明子化痰降血脂。兩味中葯組合,適用於免疫力低下、高血壓、高血脂、便秘、動脈硬化、心血管疾病,以及工作緊張、飲食無規律、記憶力減退、老年痴呆症者。
金銀花
中醫認為,金銀花性寒味甘,它是古代清熱解毒的聖葯。現代醫學研究證實,金銀花有較強的抗菌作用,廣泛用於風熱感冒、咽喉疼痛、口糜目赤以及外科皮膚瘡瘍、丹毒等症。在酷暑炎夏,金銀花可清熱、降溫、解暑,並對預防夏季小兒痱毒癤腫等病症也有良好作用,可單味泡服或加入茶葉中泡服。
菊花
中醫認為,中葯菊花性味辛、甘、苦、微寒,具有疏風清熱、解毒、清肝明目的功效。現代葯理研究證實,菊花還有明顯的解熱、降血壓作用,可治療感冒頭痛及肝火上擾引起的目赤腫痛。暑日用菊花,不但能解暑,還可治頭暈眼花、昏厥中暑等症。對因暑熱引發的頭痛、目赤、瘡癤等,有治療及預防作用;白菊花、黃菊花和野菊花三個品種,可單味泡服或加入茶葉中泡服。
三七花
性涼味甘,有清熱、平肝、降壓的功效。用於高血壓、頭昏、目眩、耳鳴、急性咽喉炎的治療。降血壓,降血脂,減肥,生津止渴,提神補氣。不建議三七花和其它花茶一起食用,因為三七花單味食用效果最好。
西洋參
對因暑熱引發的口渴、心煩、多汗及四肢無力有治療及預防作用。可單味泡服或含服,也可加入茶葉中泡服。
麥冬
對因暑熱引發的口乾舌燥、咳嗽有治療及預防作用,可單味泡服或加入茶葉中泡服。
玄參
對因暑熱引發的口渴、煩躁有治療及預防作用,對高血壓有一定的降壓作用,可煎後泡服。
薔薇花
中醫認為,薔薇花性味甘涼,除了可用於治療口腔炎、瘧疾等疾病外,還具有清暑和胃的功效,夏天代茶飲能生津止渴,清熱除煩。
4、中葯養生的有什麼?
「人是有可能被累死的,許多疾病也是『累』出來的。當人類基本上控制了烈性傳染病之後,因為過度疲勞而導致的體質下降與疾病就成為現代人的首要敵人了「。醫學專家曾這樣說。
科學家曾做過如此試驗:把一條筋疲力盡而酣然入睡的狗的血液輸入另一條狗,居然使後者很快就「疲勞」而熟睡不醒;把一條活潑清醒的狗的血液輸入另一條疲乏入睡的狗,使後者即刻清醒、疲乏頓消。
我國古代早有「積勞成疾」的事例。據統計表明,過度勞累的確可以摧殘健康,使生命早夭。據有關調查發現,中國科學院的不少專家等多因長年疲勞而致英年早逝,其平均壽命只52歲,甚至更低。如今社會競爭日趨激烈,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勞累」已日益成為普遍現象。人們因忽視其嚴重後果而至釀成大患時,已悔之晚矣。因此,要隨時注意過度疲勞(亞健康狀態)的表現症狀,當您工作、生活中疲乏時要注意勞逸結合,不妨享用抗疲勞葯膳方,或許給您精神放鬆、疲勞頓消的感覺。
天門冬蘿卜湯
原料:天門冬15g,蘿卜300g,火腿150g,蔥花5g,精鹽3g,味精、胡椒粉各1g,雞湯500ml。
製作:將天門冬切成2-3mm厚的片,用水約2杯,以中火煎至l杯量時,用布過濾、留汁備用;火腿切成長條形薄片;蘿卜切絲。鍋內放雞湯500ml,將火腿肉先下鍋煮,煮沸後將蘿卜絲放入,並將煎好的天門冬葯汁加入,蓋鍋煮沸後,加精鹽調味,再略煮片刻即可。食前加蔥花、胡椒粉、味精調味,佐餐食。
功效:止咳祛痰,消食輕身,抗疲勞。常食能增強呼吸系統功能,增強精力,消除疲勞。
蓯蓉鮮魚湯
原料:鮮魚肉400g,肉蓯蓉15g,白菜、胡蘿卜、粉絲、豆腐、醬油、料酒、味精、胡椒粉各適量。
製作:將鮮魚肉切薄片;肉蓯蓉、胡蘿卜切成小薄片備用。鋁鍋內加水(或火鍋),放人醬油、料酒、精鹽、味精,將魚片、肉蓯蓉、白菜、豆腐、粉絲等一同放入煮熟,再加入胡椒粉調味即成,食魚肉、飲湯。
功效:補腎強精,消除疲勞,調節人體功能。適用於腎精不足,性功能減退等症。
鮮蓮銀耳湯
原料:干銀耳lOg,鮮蓮子30g,雞湯1500ml,料酒、精鹽、白糖、味精各適量。
製作:把銀耳發好,放一大碗內,加雞湯 1500ml蒸1小時左右,待銀耳完全蒸透取出,雞湯留置待用。將鮮蓮子剝去青皮和一層嫩白膜,切掉兩頭,捅去心,用水氽後仍用開水浸泡(鮮蓮子略帶脆性,不要泡得很爛);再燒開雞湯,加入料酒、精鹽、味精、白糖,將銀耳、蓮子裝在碗內,注入雞湯即可。吃蓮子、銀耳,喝湯,每日1次。
功效:滋陰潤肺,補睥安神。適用於心煩失眠,乾咳痰少,口乾咽干,食少乏力等症。健康人食之能消除疲勞,促進食慾、增強體質。
雙參肉
原料:鮮人參15g,海參150g,瘦豬肉250g,香菇30g,青豌豆、竹筍各60g,味精、香油各適量。
製作:將海參發好,切塊;香菇洗凈、切絲;瘦豬肉洗凈,切小塊;竹筍切片。將以上 4料與人參、青豌豆一齊放沙鍋內,加清水適量燉煮,以瘦豬肉熟爛為度,加入味精、精鹽、香油即可。每日吃1~2次,每次適量,每周2劑。
功效:大補氣血,強壯身體,消除疲勞。適用於久病體虛不復,或年老體衰,精神萎靡,身體疲倦等症。
丁香火鍋
原料:丁香6g,蛤蜊肉200g,魚丸lOOg,墨魚2條,蝦仁lOOg,雞湯4碗、粉絲、芹菜、凍豆腐、蔥、精鹽、味精、葡萄酒各適量。
製作:將蛤蜊肉、蝦仁洗凈,備用;魚丸切片;墨魚除去腹內雜物,洗凈後在開水鍋里速燙1遍,然後切成二片;粉絲用熱水泡軟,切成幾段;芹菜切成十段,凍豆腐切成小塊,蔥切小段。將以上各料先各放一半人鍋,湯也加入一半,並可加入適量葡萄酒及少量精鹽,旺火燒5~6分鍾後,即可趁熱吃,邊吃邊加。佐餐食。
功效:丁香具有強烈的芳香氣味,有興奮強身作用。當身體疲勞時,食丁香火鍋能使人精神振奮,增強全身活力,消除疲勞。
鴿蛋桂圓枸杞湯
原料:鴿蛋5隻,桂圓肉lOg,枸杞lOg,遠志3g,棗仁3g,當歸6g,白糖適量。
製作:將原料洗凈放人鍋內,加入適量的清水,慢火煮至鴿蛋熟後,放人白糖即可食用。
功效:補腎,養心,安神。鴿蛋性味甘平,含優質蛋白與脂肪,並含少量糖分、多種維生素,易於消化吸收。主要用於腎虛所致的腰膝酸軟,疲乏無力,心悸失眠等症。
杞汁滋補飲
原料:鮮枸杞葉lOOg,蘋果200g,胡蘿卜150g,蜂蜜15g,冷開水150ml。
製作:將鮮枸杞葉、蘋果、胡蘿卜洗凈切片,同放人攪汁機內,加冷開水製成汁,加入蜂蜜調勻即可。每日l劑,可長期飲用。
功效:強身壯陽,美顏,抗疲勞。枸杞葉味甘性平,能補腎益精,清熱明目止渴。在工作過於勞累及運動過量時飲用,能消除睏倦疲勞,恢復元氣,增強健康。
刺五加五味茶
原料:刺五加15g,五味子6g。
製作:將刺五加、五味子同置茶杯內,沖入沸水,加蓋悶15分鍾即可。當茶飲,隨沖隨飲,每日l劑。
功效:補腎強志,養心安神。適用於腰膝酸痛,神疲乏力,失眠健忘,注意力難以集中等症。現代研究發現,刺五加含有五加苷、左旋芝麻素、多糖等。有較好的抗衰老、抗疲勞及強壯作用。能增強體力或智力,提高工作效率,並具有調節神經系統功用。此茶配以具有養心益智的五味子,有較好的益智強心,養心安神功效。
5、中草葯可以用來養生嗎?
養生中葯材
1.枸杞
性平和,有滋養肝腎、益精明目之效。適用普遍人群,尤適宜糖尿病及慢性支氣管患者。枸杞最好在白天的時候吃效果更好,最好是在早上十點到下午四點這段時間內。注意量不宜太大,15-20克左右就可以了,吃太多容易因為消化不良而引起拉肚子或者是食滯等不適症狀。
枸杞是生活中最常見的兼具葯食功能的中葯了,枸杞的養生作用以及葯理作用都是非常強大的,對於養生保健具有一定的好處。
2.黃芪
性偏溫,可補氣提神,增強免疫力。多用於氣虛者。在保肝護肝方面有很積極作用。如果是氣虛者,最常用的配伍是黃芪、黨參、太子參、人參;如果是血虛,加當歸是最適合的;如果偏陰虛,加點枸杞子也是很好的搭配。
3.西洋參
西洋參,可益氣養陰補氣。當一個人處於亞健康狀態需要提神醒腦的時候,西洋參就會成為一味很常用的葯物。同時,在一些陰虛證的治療上,與肺虛、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疾病上都能有一定的治療作用。但是和北芪不同,西洋參葯性偏涼,最好在中醫師的指導下使用更為穩妥。
4.三七
三七是一種常用的活血葯,有活血化瘀、通血管、通脈還可以止血的雙向調節作用。如今很多老年人多有動脈硬化、冠心病、心絞痛等由於血管不通或斑塊形成所導致的心血管疾患,高血壓是其中最為常見的一種。同時,三七還具備有活血化瘀和止血的雙向調節功效,可防護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
日常還有很多的食物是可以用作葯也是可以食用的。都有哪些食物呢?小編整理了一些常見的,一起接著看一下。
葯食同源的食物
蓮藕
冬季天氣乾燥,吃些藕,能起到養陰清熱、潤燥止渴、清心安神的作用。同時,蓮藕性溫,有收縮血管的功能,多吃可以補肺養血。蓮藕,毫無疑問地成為時下的「當家菜」。鮮藕除了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外,蛋白質和各種維生素及礦物質的含量也很豐富,還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對治療便秘,促使有害物質排出,十分有益。
荸薺
荸薺,又稱馬蹄、地栗、尾梨,原產印度。肥大、嫩脆者最好。可生食,也可煮熟吃或當菜餚。有清熱化痰、生津開胃、明目清音、消食醒酒等功效。荸薺的地上莖,中葯名「通天草」,有清熱利尿的作用。
銀耳
銀耳含多種氨基酸,能緩解皮膚乾燥、瘙癢。銀耳性平無毒,既有補脾開胃的功效,又有益氣清腸的作用,還可以滋陰潤肺。另外,銀耳還能增強人體免疫力,以及增強腫瘤患者對放、化療的耐受力。
白蘿卜
中醫認為,白蘿卜色白屬金,對應五臟中的肺,其性甘平味辛,歸肺脾經,具有下氣、消食、除疾潤肺、解毒生津,利尿通便的功效,主治肺痿、肺熱、便秘、吐血、氣脹、食滯、消化不良、痰多、大小便不通暢等。
羅漢果
羅漢果被人們譽為「神仙果」,具有清熱解毒、化痰止咳,養聲潤肺,去除口臭之功效,而且對煙酒過度等引起的聲音嘶啞、咽干口渴等效果尤佳。並且可調降血糖值,改善糖尿病。可保嗓子,還可治療風熱襲肺引起的聲音嘶啞、咳嗽不爽、咽痛等症。可用於肺火燥咳,咽痛失音,腸燥便秘等症狀。
柿子
中醫認為,柿子性寒味甘微澀,歸肺、脾、胃、大腸經,具有潤肺化痰、清熱生津、澀腸止痢、健脾益胃,生津潤腸、涼血止血等多種功效。對於秋燥咳嗽有痰的人來說,吃點柿子能有效潤肺化痰。
6、中醫葯養生對人體有哪些好處呢?
健康,對人傷害率也較低。這塊做得比較好的有三口山,相關系列產品比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