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火電廠培養生

火電廠培養生

發布時間:2020-07-15 08:53:39

1、如何學好火電廠熱力系統這門課程

鍋爐原理是熱能動力工程專業(熱動方向和集控方向)的專業主幹課程,72學時,三年級學生在學習完高等數學、大學物理、工程力學、工程熱力學、工程流體力學和傳熱學後學習該課程。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熟悉、掌握或了解鍋爐機組工作過程、鍋爐機組系統及組成部件、燃料及其燃燒特性、燃料燃燒計算和鍋爐機組熱平衡、煤粉制備及系統、燃燒理論基礎、燃燒設備和煤粉燃燒新技術、過熱器和再熱器、省煤器和空氣預熱器、鍋爐爐膛換熱計算、對流受熱面的換熱計算、鍋爐整體設計和受熱面布置、自然循環蒸發系統及安全運行、強制流動鍋爐、電站鍋爐蒸汽品質及其污染防治、電站鍋爐的運行調節等方面的知識。 鍋爐原理是熱動和集控學生畢業後,從事火電機組設計、安裝、運行、檢修和技術管理工作必須學習的重要課程。學好本門課程對於培養現代大型火電廠高級工程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本課程在我校人才培養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2、火力發電廠的生產過程是怎樣的?

火力發電廠(以燃煤發電廠為例)主要生產過程是:

1、儲存在儲煤場(或儲煤罐)中的原煤由輸煤設備從儲煤場送到鍋爐的原煤斗中,再由給煤機送到磨煤機中磨成煤粉。

2、煤粉送至分離器進行分離,合格的煤粉送到煤粉倉儲存(倉儲式鍋爐)。

3、煤粉倉的煤粉由給粉機送到鍋爐本體的噴燃器,由噴燃器噴到爐膛內燃燒(直吹式鍋爐將煤粉分離後直接送入爐膛)。

4、燃燒的煤粉放出大量的熱能將爐膛四周水冷壁管內的水加熱成汽水混合物。

5、混合物被鍋爐汽包內的汽水分離器進行分離:分離出的水經下降管送到水冷壁管繼續加熱;分離出的蒸汽送到過熱器,加熱成符合規定溫度和壓力的過熱蒸汽,經管道送到汽輪機作功。

6、過熱蒸汽在汽輪機內作功推動汽輪機旋轉,汽輪機帶動發電機發電。

7、發電機發出的三相交流電通過發電機端部的引線經變壓器升壓後引出送到電網。

8、在汽輪機內作完功的過熱蒸汽被凝汽器冷卻成凝結水,凝結水經凝結泵送到低壓加熱器加熱,然後送到除氧器除氧,再經給水泵送到高壓加熱器加熱後,送到鍋爐繼續進行熱力循環。再熱式機組採用中間再熱過程,即把在汽輪機高壓缸做功之後的蒸汽,送到鍋爐的再熱器重新加熱,使汽溫提高到一定(或初蒸汽)溫度後,送到汽輪機中壓缸繼續做功。

3、火電廠一般生存多少年

火電廠的設計壽命通常為40年。當接近設計壽命時,電廠的可靠性和效率迅速降低。根據北美可靠性協會提供的數據,50一200Mw機組在投運40年後,事故停機率將達到20%左右,繼續運行被認為是不安全、不經濟的,需要用新建機組來代替。

4、在火力發電廠,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的人員主要從事哪方面的工作?最好能詳細全面些,謝謝!

好吧我來回答你的問題。

首先要確定你所學專業的方向。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這個專業下的方向主要有:電力系統(強電方向,就是供電局的那種,主要負責高壓設備的檢修和維護),超高壓與絕緣技術(同上),電氣技術(弱電方向,主要負責儀表和控制),電子技術(這個就是更弱的電了,做一些變頻啊,電源什麼的,科研性很強)。當然,強電方向的兩個專業都會涉獵繼電保護這個東東,這個東東是特別有用的。

其次我再說一下電廠,電廠一線有兩個工種,運行和檢修。運行就是負責機組正常運轉的,以前小機組的時候汽機,鍋爐,電氣三個專業分開,現在大機組都是全能值班員,要機,爐,電全懂。火電廠的工人大多都是鍋爐和汽機出身的,對於電氣不是特別精通,所以現在可能會培養一些在運行一線的電氣專業人員,以便應對並網以及日常的電氣操作。運行的缺點是要上倒班,沒有白天黑夜,沒有周六周天,沒有節假日。不知有漢,無論魏晉,著實惶恐。優點是在設備正常運轉的時候,工作強度相對較小。檢修負責機組在故障狀態下盡快恢復設備正常和一些定期的大小修及臨休工作。在電氣專業主要的檢修班組有二次班(主要是干繼電保護的,乾的全是技術活啊,有前途的班組),高壓班(修理6kv電機,變壓器啊,升壓站啊,母線啊這些東東),低壓班(相對高壓班而說,修些400v電機,哈哈,這是個調侃的說法),高壓試驗班(負責做高壓試驗,特別閑的一個班組,適合養老),電檢班(主要是負責換廠房裡外的一些燈泡, 哈哈,這也是調侃)。當然,班組不一樣,乾的活不一樣,發展前途不一樣,掙得錢也不一樣。我個人覺得二次班比較適合發展,如果你想做技術的話。檢修的缺點是必須24小時在崗,如果機組發生事故需要你所在的班組進行消缺,不論多晚給你打電話,你都必須接(不接扣錢);不論你在哪,都必須趕到,哪怕是你剛在洗腳城交了錢准備按摩,也給我馬上穿上鞋打車趕到廠里。優點是當機組正常運轉時,你就完全沒有工作量,上長白班。周末休息,國家法定節假日。

當然,這兩個工種如何選擇還要看個人興趣。喜歡一直安穩過日子並不十分反感熬夜的,那就上運行。喜歡平時正常生活,偶爾來點小刺激,那就上檢修。學電氣的檢修專業最好的技術崗位莫過於二次班了。這個崗位要求特別細心,特別耐心,特別冷靜。但具體干什麼崗位好像不是由自己決定的,要看廠里的安排。其實對一些廠來說,你學的專業對你來說是個事情,對廠里的領導來說根本不是個事情,他們認為他們招來的人就應該什麼崗位都能勝任,即使不能勝任,通過學習以後也能勝任。他們覺得什麼崗位缺人,或者什麼崗位更需要人他們就會派你到哪個崗位。

我的回答完了。

5、火力發電廠的生產過程

燃煤,用輸煤皮帶從煤場運至煤斗中。大型火電廠為提高燃煤效率都是燃燒煤粉。因此,煤斗中的原煤要先送至磨煤機內磨成煤粉。磨碎的煤粉由熱空氣攜帶經排粉風機送入鍋爐的爐膛內燃燒。煤粉燃燒後形成的熱煙氣沿鍋爐的水平煙道和尾部煙道流動,放出熱量,最後進入除塵器,將燃燒後的煤灰分離出來。潔凈的煙氣在引風機的作用下通過煙囪排入大氣。助燃用的空氣由送風機送入裝設在尾部煙道上的空氣預熱器內,利用熱煙氣加熱空氣。這樣,一方面使進入鍋爐的空氣溫度提高,易於煤粉的著火和燃燒,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排煙溫度,提高熱能的利用率。從空氣預熱器排出的熱空氣分為兩股:一股去磨煤機乾燥和輸送煤粉,另一股直接送入爐膛助燃。燃煤燃盡的灰渣落入爐膛下面的渣斗內,與從除塵器分離出的細灰一起用水沖至灰漿泵房內,再由灰漿泵送至灰場。
火力發電廠在除氧器水箱內的水經過給水泵升壓後通過高壓加熱器送入省煤器。在省煤器內,水受到熱煙氣的加熱,然後進入鍋爐頂部的汽包內。在鍋爐爐膛四周密布著水管,稱為水冷壁。水冷壁水管的上下兩端均通過聯箱與汽包連通。汽包內的水經由水冷壁不斷循環,吸收著煤受燃燒過程中放出的熱量。部分水在水冷壁中被加熱沸騰後汽化成水蒸汽,這些飽和蒸汽由汽包上部流出進入過熱器中。飽和蒸汽在過熱器中繼續吸熱,成為過熱蒸汽。過熱蒸汽有很高的壓力和溫度,因此有很大的熱勢能。具有熱勢能的過熱蒸汽經管道引入汽輪機後,便將熱勢能轉變成動能。高速流動的蒸汽推動汽輪機轉子轉動,形成機械能。
汽輪機的轉子與發電機的轉子通過連軸器聯在一起。當汽輪機轉子轉動時便帶動發電機轉子轉動。在發電機轉子的另一端帶著一台小直流發電機,叫勵磁機。勵磁機發出的直流電送至發電機的轉子線圈中,使轉子成為電磁鐵,周圍產生磁場。當發電機轉子旋轉時,磁場也是旋轉的,發電機定子內的導線就會切割磁力線感應產生電流。這樣,發電機便把汽輪機的機械能轉變為電能。電能經變壓器將電壓升壓後,由輸電線送至電用戶。
釋放出熱勢能的蒸汽從汽輪機下部的排汽口排出,稱為乏汽。乏汽在凝汽器內被循環水泵送入凝汽器的冷卻水冷卻,重新凝結成水,此水成為凝結水。凝結水由凝結水泵送入低壓加熱器並最終回到除氧器內,完成一個循環。在循環過程中難免有汽水的泄露,即汽水損失,因此要適量地向循環系統內補給一些水,以保證循環的正常進行。高、低壓加熱器是為提高循環的熱效率所採用的裝置,除氧器是為了除去水含的氧氣以減少對設備及管道的腐蝕。
以上分析雖然較為繁雜,但從能量轉換的角度看卻很簡單,即燃料的化學能→蒸汽的熱勢能→機械能→電能。在鍋爐中,燃料的化學能轉變為蒸汽的熱能;在汽輪機中,蒸汽的熱能轉變為轉子旋轉的機械能;在發電機中機械能轉變為電能。爐、機、電是火電廠中的主要設備,亦稱三大主機。與三大主機相輔工作的設備成為輔助設備或稱輔機。主機與輔機及其相連的管道、線路等稱為系統。火電廠的主要系統有燃燒系統、汽水系統、電氣系統等。
除了上述的主要系統外,火電廠還有其它一些輔助生產系統,如燃煤的輸送系統、水的化學處理系統、灰漿的排放系統等。這些系統與主系統協調工作,它們相互配合完成電能的生產任務。為保證這些設備的正常運轉,火電廠裝有大量的儀表,用來監視這些設備的運行狀況,同時還設置有自動控制裝置,以便及時地對主輔設備進行調節。現代化的火電廠,已採用了先進的計算機分散控制系統。這些控制系統可以對整個生產過程進行控制和自動調節,根據不同情況協調各設備的工作狀況,使整個電廠的自動化水平達到了新的高度。自動控制裝置及系統已成為火電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6、火力發電廠的生產流程?

通常將燃料運至電廠,經輸送加工後,送入鍋爐進行燃燒,使燃料中的化學能轉變為熱能並傳遞給鍋爐中的水,使水變成高溫高壓的蒸汽,通過管道將壓力和溫度都較高的過熱蒸汽送人汽輪機, 推動汽輪機旋轉作功,蒸汽參數則迅速降低,最後排入凝汽器。在這一過程中,蒸汽的熱能轉變為汽輪機轉子旋轉的機械能。發電機與汽輪機是用聯軸器相連一同旋轉的,汽輪機轉子的機械能,通過發電機轉變成電能。發電機產生的電能, 經升壓變壓器後送人輸電線路提供給用戶。火力發電廠的主要系統燃料與燃燒系統:用煤將爐水燒成蒸汽(化學能轉化為熱能)(1) 燃煤制備流程:煤從儲煤場經輸煤皮帶送到鍋爐房的煤斗中,再進入磨煤機製成煤粉。煤粉與來自空氣預熱器的熱風混合後噴入鍋爐爐膛燃燒。(2) 煙氣流程:煤在爐內燃燒後產生的熱煙氣經過鍋爐的各部受熱面傳遞熱量後,流進除塵器及煙囪排入大氣。(3) 通風流程:用送風機供給煤粉燃燒時所需要的空氣,用吸粉機吸出煤粉燃燒後的煙氣並排入大氣。(4) 排灰流程:爐底排出的灰渣以及除塵器下部排出的細灰用機械或水利派往儲灰場。汽水系統:蒸汽推動汽輪機做功(熱能轉化為機械能)(1) 汽水流程:水在鍋爐內變成過熱蒸汽,過熱蒸汽在汽輪機中不斷膨脹、高速流公,推動汽輪機高速旋轉,最後排入凝汽器中冷凝成水,再經升壓、除氧、加熱後送回鍋爐,形成閉合的汽水循環。(2) 補給水流程:汽水循環中水有損失,必須經常補充,補給水要經過化學處理,水質合格後送入汽水系統。(3) 冷卻水流程:在汽輪機排氣的凝結過程中,放出的大量的潛熱需有冷卻水帶走。冷卻水的吸取,冷卻即其設施構成冷卻水流程。電氣系統:汽輪機帶動發電機發電(機械能轉化為電能),並通過輸配電裝置將電能送往用戶。(1) 向外供電流程:發電機發出的電能由變壓器升壓後,經高壓配電裝置和輸電線路送往用戶。(2) 廠用電流程:發電廠內的自用電由廠用變壓器降壓後,經廠用配電裝置相場內各種附機及照明等供電。控制系統:操作機械化、自動化。(1) 燃料的裝卸、入倉、制粉、輸送機械化、自動化。(2) 鍋爐給水、氣溫和燃料的自動調節,爐膛滅火安全保護系統(3) 汽輪機自動控制系統包括調節、自啟停、監視與保護和主蒸汽旁路控制等。(4) 發電機控制系統包括參數顯示、勵磁調節、運行操作和安全保護等(5) 廠用電控制系統包括廠用電備用電源自動切換、直流系統監視和和交流不停電電源系統等。

7、簡述火力發電廠的生產過程?

火力發電的生產過程如下:

火力發電廠由三大主要設備——鍋爐、汽輪機、發電機及相應輔助設備組成,它們通過管道或線路相連構成生產主系統,即燃燒系統、汽水系統和電氣系統。其生產過程簡介如下。

1.燃燒系統(包括鍋爐的燃燒部分和輸煤、除灰和煙氣排放系統等)。

煤由皮帶輸送到鍋爐車間的煤斗,進入磨煤機磨成煤粉,然後與經過預熱器預熱的空氣一起噴入爐內燃燒,將煤的化學能轉換成熱能,煙氣經除塵器清除灰分後,由引風機抽出,經高大的煙囪排入大氣。爐渣和除塵器下部的細灰由灰渣泵排至灰場。

2.汽水系統(包括鍋爐、汽輪機、凝汽器及給水泵等組成的汽水循環和水處理系統、冷卻水系統等)。

水在鍋爐中加熱後蒸發成蒸汽,經過熱器進一步加熱,成為具有規定壓力和溫度的過熱蒸汽,然後經過管道送入汽輪機。在汽輪機中,蒸汽不斷膨脹,高速流動,沖擊汽輪機的轉子,以額定轉速(3000r/min)旋轉,將熱能轉換成機械能,帶動與汽輪機同軸的發電機發電。
在膨脹過程中,蒸汽的壓力和溫度不斷降低。蒸汽做功後從汽輪機下部排出。排出的蒸汽稱為乏汽,它排入凝汽器。在凝汽器中,汽輪機的乏汽被冷卻水冷卻,凝結成水。凝汽器下部所凝結的水由凝結水泵升壓後進入低壓加熱器和除氧器,提高水溫並除去水中的氧(以防止腐蝕爐管等),再由給水泵進一步升壓,然後進入高壓加熱器,回到鍋爐,完成水—蒸汽—水的循環。給水泵以後的凝結水稱為給水。
汽水系統中的蒸汽和凝結水在循環過程中總有一些損失,因此,必須不斷向給水系統補充經過化學處理的水。補給水進入除氧器,同凝結水一塊由給水泵打入鍋爐。

3.電氣系統(包括發電機、勵磁系統、廠用電系統和升壓變電站等)。

發電機的機端電壓和電流隨其容量不同而變化,其電壓一般在10~20kV之間,電流可達數千安至20kA。因此,發電機發出的電,一般由主變壓器升高電壓後,經變電站高壓電氣設備和輸電線送往電網。極少部分電,通過廠用變壓器降低電壓後,經廠用電配電裝置和電纜供廠內風機、水泵等各種輔機設備和照明等用電。

拓展資料:

火力發電過程,是利用可燃物(例如煤)燃燒時產生的化學能轉換成電能的程序。按其功用可分為兩類,即凝汽式和熱電式。前者僅向用戶供應電能,而熱電除供給用戶電能外,還向用戶供應蒸汽和熱水等熱能,即所謂的「熱電聯合生產」。 火電各廠的容量大小各異,具體形式也不盡相同,但就其生產過程來說卻是相似的。上圖是凝汽式和燃煤式的生產過程示意圖。

網路 火力發電過程

8、火力發電廠的生產過程及主要系統是什麼?

火力發電廠的生產過程
在現代火電廠中,燃料的化學能轉變為電能是在復雜熱力循環的基礎上完成的,這種循環使發電廠的熱經濟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通常將燃料運至電廠,經輸送加工後,送入鍋爐進行燃燒,使燃料中的化學能轉變為熱能並傳遞給鍋爐中的水,使水變成高溫高壓的蒸汽,通過管道將壓力和溫度都較高的過熱蒸汽送人汽輪機, 推動汽輪機旋轉作功,蒸汽參數則迅速降低,最後排入凝汽器。在這一過程中,蒸汽的熱能轉變為汽輪機轉子旋轉的機械能。

發電機與汽輪機是用聯軸器相連一同旋轉的,汽輪機轉子的機械能,通過發電機轉變成電能。發電機產生的電能, 經升壓變壓器後送人輸電線路提供給用戶。
火力發電廠的主要系統燃料與燃燒系統:用煤將爐水燒成蒸汽(化學能轉化為熱能)

(1) 燃煤制備流程:煤從儲煤場經輸煤皮帶送到鍋爐房的煤斗中,再進入磨煤機製成煤粉。煤粉與來自空氣預熱器的熱風混合後噴入鍋爐爐膛燃燒。

(2) 煙氣流程:煤在爐內燃燒後產生的熱煙氣經過鍋爐的各部受熱面傳遞熱量後,流進除塵器及煙囪排入大氣。

(3) 通風流程:用送風機供給煤粉燃燒時所需要的空氣,用吸粉機吸出煤粉燃燒後的煙氣並排入大氣。

(4) 排灰流程:爐底排出的灰渣以及除塵器下部排出的細灰用機械或水利派往儲灰場。

汽水系統:蒸汽推動汽輪機做功(熱能轉化為機械能)

(1) 汽水流程:水在鍋爐內變成過熱蒸汽,過熱蒸汽在汽輪機中不斷膨脹、高速流公,推動汽輪機高速旋轉,最後排入凝汽器中冷凝成水,再經升壓、除氧、加熱後送回鍋爐,形成閉合的汽水循環。

(2) 補給水流程:汽水循環中水有損失,必須經常補充,補給水要經過化學處理,水質合格後送入汽水系統。

(3) 冷卻水流程:在汽輪機排氣的凝結過程中,放出的大量的潛熱需有冷卻水帶走。冷卻水的吸取,冷卻即其設施構成冷卻水流程。

電氣系統:汽輪機帶動發電機發電(機械能轉化為電能),並通過輸配電裝置將電能送往用戶。

(1) 向外供電流程:發電機發出的電能由變壓器升壓後,經高壓配電裝置和輸電線路送往用戶。

(2) 廠用電流程:發電廠內的自用電由廠用變壓器降壓後,經廠用配電裝置相場內各種附機及照明等供電。

控制系統:操作機械化、自動化。

(1) 燃料的裝卸、入倉、制粉、輸送機械化、自動化。

(2) 鍋爐給水、氣溫和燃料的自動調節,爐膛滅火安全保護系統

(3) 汽輪機自動控制系統包括調節、自啟停、監視與保護和主蒸汽旁路控制等。

(4) 發電機控制系統包括參數顯示、勵磁調節、運行操作和安全保護等

(5) 廠用電控制系統包括廠用電備用電源自動切換、直流系統監視和和交流不停電電源系統等。

9、關於火力發電廠、研究生的問題

你家那邊只是在計劃建電廠,那麼你今年大三,如果回去的話下半年就得和這個電廠談招聘的事情。你可以先去談著,看看情況如何。因為不清楚這個電廠是什麼狀況,我所接觸過的電廠,說有計劃,但是到什麼程度,只是剛剛跑初可研的話,幾年之後才有可能上馬,如果拿到了發改委的核准,才是開始實質性啟動的階段。你現在去發電廠無非是回家鄉工作,這是個機會,但要瞧准電廠有多大希望能建成。
現在電廠全是本科生,除非你是名牌大學畢業,或者你讀的是華北電力大學等專門的電力大學,這樣的大學也有好處,電廠內校友多,能互相幫襯,否則工作以後不能突出你的優勢,所以讀不讀研要綜合考慮自己的情況。有的人只要有份工作就行,至於個人仕途不太在意,那麼讀不讀無所謂。

10、進入火力發電廠需要什麼專業的人才?

總的來說需要熱機(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電氣、熱工(自動化)、水工、機制(機械工程)暖通專業。
1.首先說熱工,熱工主要是針對發電廠機/爐/水/氣的控制方面,在日常維護的工作會比較繁瑣而且責任也比較大,一般熱工專業需要的人才素質都比較高,待遇高但前途方面比較難升職.而且基本只針對火電廠能找到工作.
2.然後是汽機,汽機專業相對重體力工作會比較多,工作比較辛苦,所以人員素質要求並不是很嚴格,待遇相對比較低,如有學歷,升職機會應該比較大,同樣和熱工一樣基本只針對火電,燃氣電廠等能找到工作.
3.最後是電氣,電氣專業主要是電力的發電/輸電/配電等的一次設備或二次設備或電氣保護/輔助設備等的安裝和日常維護消缺工作,在日常工作中相對上面兩個專業干一次設備的和汽機一樣比較辛苦,人員素質要求不是很嚴格,如有學歷,升職機會比較大,干二次的如繼電保護等,要求學歷較高,待遇高但人才濟濟,升職需要有較高水平,但很多公司的大領導都是繼電保護出去的.電氣的工作主要針對各種電廠,各種輸配電電站,設計院,供電局,電力所等各個與電有關的部門
總之,熱工的事最多了,雖然乾熱工較其他專業有技術含量,但不要總是以為熱工有技術含量就有前途,至於有沒有發展跟干哪一行沒有必然的關系,只要工作不出大漏子,主要看你的人脈和關系網。我給大家一個忠告,千萬別去乾熱工,活兒多、東西雜、細,要學的東西太多,而且不斷更新,哪個專業出了問題熱工都跑不了,太累。

與火電廠培養生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