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一些延年益壽的養生保健方法秘訣?(詳情見下)
心法:體動心靜,身勞心閑。持此,一生健康幸福。可參考: 仁者壽養生保健論壇 http://www.rzshealth.com/
2、廣西巴馬仁者壽之源養生度假管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廣西巴馬仁者壽之源養生度假管理有限公司是2011-03-11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巴馬瑤族自治縣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甲篆鄉百馬村坡納養生度假基地21棟。
廣西巴馬仁者壽之源養生度假管理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451227MA5KQD4W98,企業法人朱勇,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廣西巴馬仁者壽之源養生度假管理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養生度假咨詢管理、景區策劃、旅遊產品代理開發。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百度企業信用查看廣西巴馬仁者壽之源養生度假管理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3、如何養生?
4、有什麼好的休閑式養生方法
太極非常好,就是難了點。要學很久才行。
用熱水泡腳比較方便,而且效果很好。每天睡覺前熱水泡腳二十分鍾
和朋友一起泡腳感覺應該也不錯吧,呵呵~~
5、仁者壽是什麼意思?
懷有仁愛之心,胸懷寬廣的人容易長壽
6、談一談「仁者壽」思想與傳統體育養生的關系?
談一談「仁者壽」思想與傳統體育養生的關系?相輔相成
7、有哪些養生技巧?
要成為一個懂養生的人可不簡單,因為我們要規避所有的健康謠言、找到合適自己的養生技巧,然後日復一日的堅持。
健康不是喊口號,不需要豪言壯語,需要的就是一點技巧、一點堅持。一起來看看吧!
【飲食】抓好三頓飯,遠離假養生,回歸真營養;
【鍛煉】50練肌肉,60練韌性,70練全身;
【心理】誇獎別人,欣賞自己;
【防病】防慢病,補短板,養正氣。
指導專家
北京同仁醫院營養科主管營養師武韜;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丁敏敏;
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陳志剛;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心身醫學科主任彭國球;
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醫學心理咨詢中心主任陳福國。
飲食
遠離假養生,回歸真營養
抓好三頓飯,健康不用買
每天吃適量的蔬菜、水果、乾果,1000毫克鈣質,並據自身情況和條件選用合適的維生素和營養品。
中老年人有個大問題:人過45歲,所需的能量減少,要適當吃得比以前少。雖然隨著年齡的增長,器官逐漸退化,但是需要的營養種類卻一個也不能少。因此,中老年人抓好三頓飯是個技術活,單吃一樣東西是不行的。
如何遠離假養生、回歸真營養。三頓飯怎麼吃?丁敏敏建議:
1、控制每天膳食總量,吃七八分飽最好。
2、五穀雜糧、水果蔬菜、新鮮的雞鴨魚肉豆腐蛋奶都可以吃。但需要比年輕時攝入更多的鈣、鐵、鋅、蛋白質、維生素。
3、建議每天吃素菜不少於1斤,其中一半是深色蔬菜最好。
4、每天補鈣1000毫克,絕經後的女性尤其要補鈣。
推薦食物:牛奶、豆腐乾等豆製品、榛子、苜蓿、河蝦、莧菜等。
鍛煉
50練肌肉
60練韌性
70練全身
健身專家陳志剛指出,中老年人不鍛煉易骨質疏鬆,但鍛煉要適度:
45~歲
這個年齡段的人可適度增加鍛煉,以緩解肌肉下降的速度。
項目:每次鍛煉,可安排30~40分鍾的有氧運動(如慢跑、游泳、爬山、打拳等)。在有氧運動如慢跑後,可安排3~5分鍾的爆發力練習,如快速的沖刺跑50~100米,間歇的做3~5次;游泳後可連續做10~15次的原地收腹跳,做2~3組等。
頻率:每次運動應包括10~15分鍾的准備活動和整理活動。基本保持鍛煉2天休息1天這樣的節奏。還可根據愛好,隔三差五參加些球類運動等集體運動。
55~65歲
這個年齡段的人,可在鍛煉中增加些柔韌性鍛煉和靈活性鍛煉,延緩神經系統的衰退。
項目:每天可安排20~30分鍾左右的有氧運動(如慢跑、游泳、爬山、打拳等),等身體充分的熱起來後,做15~20分鍾的拉伸鍛煉或力量鍛煉。
頻率:可每周鍛煉5~6次。
70歲
這個年齡之後身體機能大幅下降,不適合長時間的鍛煉,運動方式要更加緩和。
項目:以動作舒緩、強度易控制的運動為宜,比如走路、打太極等。
頻率:應把每次鍛煉的時間減短,增加每天鍛煉的次數,可每天鍛煉1~2次,甚至3~4次,每次鍛煉的時間可據身體承受能力,持續20~30分鍾。
75歲後
人老了之後運動能力逐步喪失,不要鍛煉太多,更不要強迫自己。鍛煉的原則是:能做什麼運動,就做什麼運動。
項目:運動的幅度和強度要在承受能力范圍內,最好有子女在身邊監護。
頻率:每次運動20~30分鍾即可,每天可早中晚鍛煉3~4次,堅持每天進行。
心理
活在當下
心理平衡
養心養德
人們對身體每天都會進行自我清潔,還會定期進行身體的體檢,其實心理也要每天都進行維護,經常問問自己心情好不好。
人到老年,養生重在養心和養德。仁者壽,就是這個道理。打好自己的牌,過好自己的日子。一直活在過去的人是抑鬱的,一直活在將來的人是焦慮的,唯有把握好當下。陳福國教授說,中國社會正處於巨變中,把握自己,活好當下,是重要內容。
防病
防慢病
補短板
養正氣
彭國球教授建議,50歲時,重點是預防慢性病、腫瘤和急性傷害。
到了60歲,大多數人感到體力明顯不如以前,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脂肪肝、男性前列腺增生、女性卵巢衰竭等疾病悄悄來臨,阻止慢性病惡化尤為重要。建議:
每年至少做1次健康體檢。每次的檢查結果即使正常也不要隨便丟,這是重要的參考資料。對一些異常指標的項目,要每3個月復查一次。
人的健康狀態不是由自身最強壯的器官的功能狀態決定的,而是由最薄弱的器官的功能狀態決定的;所以「補短」更重要。要了解自己現階段各器官的功能狀態,同時學習保健和急救知識,如徒手心肺復甦術、氣管異物急救術等。
保持規律的生活、工作作息。盡量不熬夜、不讓自己長時間處於疲勞狀態。堅持飲食和運動平衡、盡量少吸二手煙、少飲酒。
中年容易發福,但最多不宜超過標准體重的10%。
遠離假養生,回歸真營養,抓好三頓飯,勝過吃補葯!給微信圈的朋友都提個醒吧!
版權聲明:如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
8、為何有說「仁者壽」?道理何在
仁者壽,即德者壽,養生術語。謂道德崇高者可以長壽。出《禮記·中庸》引孔子:「故大德……必得其壽。」德者壽的觀點是儒家養生思想最為集中而典型的體現。這是由於儒家特別注重個人道德修養在養生中的作用,主張突出個人養德的主動性,來達到道德自我完善的境界,並認為這是人們得以長壽的基本要素。德者壽的原因,儒家有「天佑說」、「情志說」等看法,以後者的看法較為科學。現代心身醫學理論認為,人是大腦皮層統率的完善生物體。因此,心理因素對人的健康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道德感是人的一種社會性高級情感。自我道德感的滿足,緩解了這方面的情感矛盾,減少了心理沖突,並通過大腦皮層,又給生理機制帶來良性影響,從而有益於人的健康。明·呂坤《呻吟語》說:「仁者壽,生理完也。」即「仁者」在形、神諸方面都完全具備了有利於生命延續的全部積極因素。
仁:忠恕。忠:己欲立而立於人,己欲達而達於人。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從因果上說仁慈之心對待一切眾生,讓眾生遠離疾病、恐怖、死亡,實行無畏布施,自己怎麼不會得長壽之果報呢?
從心理學角度說:仁者心安理得,心平氣和,這些都有利於生命遠離疾病和痛苦,自然就會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