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國外養生數據

國外養生數據

發布時間:2020-07-15 01:11:56

1、誰能告訴我一點著名人士的養生數據,比如陳雲每天吃13粒花生米活到91歲這樣的,要有具體數據哦

毛澤東隔三差五吃個紅燒肥豬肉,百活到83歲,呵呵.

提問題么回答當然是見仁見智的,火氣那麼大,誰理你啊。度

現在怎麼是個直立行走的就知搞學術啊。。。。學術真是越來越不值錢了。

是啊道,也只能做過公務員而已,這樣的人,能做幾天公務員啊,被清理出專去是正常的,不過到了大眾面前還是巴巴的自吹那段公務員的屬經歷,長臉啊.

2、食療養生產業的潛力到底有多大?

據2018年全國健康數據顯示,我國知76%的白領處於亞健康狀態,20%的國人患有慢性疾病,高血壓人口超2.7億人,頸椎病2.1-3億人,超重或肥胖患者數為7000萬—道2億,平均每30秒就有一個人患癌症,平均每30秒就有一個人患糖尿病,平均每30秒就有一個人死於心腦血管疾病......從這些數據中不難看出中國即將回進入疾病年輕化和慢答性病大爆發的時代,同時也意味著,針對相應群體的食補養生市場正在慢慢展開。

3、美國對開辦中醫養生保健機構是怎麼規定的

我常常去美國,對這個行業有些了解,我把我所知道的轉告提問者,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首先,必須說明美國沒有「中醫師執照」。「中醫師」在美國不算是(執照)醫生,其實根本就沒有這一正式稱謂,不管是哪個州。但是,美國有「中醫針灸師執照」和「中葯師執 照」。據「美國針灸和東方醫學資格委員會(NCCAOM)」的統計,現在全美有41個州允許執照針灸師開業(2004年的數據)。所以說你要開中醫養生保健機構,可能只能以針灸為主。
其次,美國執照針灸師的組成主要有四大部分:經過300學時訓練的美國西醫,修讀三年制美國針灸學校的畢業生,來自中國的中醫院校畢業生,還有一些經過中醫訓練 的中國西醫醫生。美國許多執照都與州有關,由州立法制定。比如,對「中醫針灸師執照」紐約州規定,凡是申請執照的針灸師必須通過NCCAOM的專門考試。 已獲得執照的針灸師每四年要修滿一定量的有關針灸和東方醫學的課程,執照才能保持有效。「美國針灸學校」,可能附屬在某個醫科大學內,它本身不是中國國內 意義上的「醫學院」。它只培養針灸師(授碩士),不培養「中醫師」。這就是說你必須按上面網友回復的那樣,先確定在哪個州開診,每個州的情況都有所不同,規定都會有所不同。
第三,美國政府或者說各州各市的政府對中醫的態度都不是很友好,對中醫不予承認,美國一些大學醫學部在替代醫學(Alternative Medicine,或稱為「補充醫學」,(Complimentary Medicine))設有中國傳統醫學課程。但是,這也不是為培養我們認為的那種『中醫』的。美國醫學學會曾聲明說,「缺乏證據證明大多數替代醫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醫生應該了解病人是否在使用替代醫學或者非常規醫學的手段治療疾病。病人必須被告知如果中斷正在進行的常規治療可能會有的危險」。
第四,美國銷售的所有中葯中成葯都不是FDA(美國食品和醫葯管理局)批準的葯物,因此,不算『葯』。一般是以食品補充劑名義進口。因此,開中葯的「中醫師」(比如針灸師)不需要專業執照的認可,誰都可以開葯方。這就 像你給別人寫一張食譜,某種菜的配料一樣。中葯是否可申請FDA批准?理論上說當然可以,但是對幾乎所有中葯實際是不可能的:FDA批准葯品要求極嚴格, 耗時。但是,大多數中葯都是說不清成分,說不清療效,說不清副作用。想通過,沒門!所以如果你開診所或者說是保健機構,所銷售的葯,不是我們通常意義所說的葯,這在美國人看來就是保健品,食療品,美國食品和醫葯管理局是不承認的,你一定要清楚,不然今後很可能吃官司,這點請切記!

4、現代社會人有多少人知道或懂得養生的數據,或者在哪裡搜到

不多,我想達不到十萬分之一,因中國進入溫飽時間太段,懂得養生就晚了,才步入小康的人,大多都是吃喝,吃出病來在治病,養生是一生一事的大事,說真的應從女人懷孕前開始,只有這樣才能生出個健康的寶寶。

5、大數據告訴你,為什麼國人迫切需要養生保健,沒有健康身體,何談幸福生活?

國家數據報道,中國高血壓人口1.6億到1.7億,咱們10億人,幾乎六個就有一個。高血脂1億,糖尿病已超重肥胖7000萬到2億,血脂異常的1.6億,脂肪肝患者1.2億。從2007年到2018年,每年慢性病病例增長是兩倍,心腦血管惡性腫瘤增長一倍,肥胖人口達到3.25億,咱們10億人,三個就有一個是肥胖。未來20年將會繼續增長一倍,腰圍增長一英寸,血管就會增長四英里,患癌風險高出八倍。

美國保健事務雜志報道,中國人腰圍的素質已經達到世界之最了。中國個人醫療大數據分析,現在1/3的病人死於葯物不良,普通病人誤診率高達27%,重大疾病誤診率高達40%。美國研究證實,高度發達的現代醫療體系與人的健康沒有太大關系。英國研究證實,85%的葯物無效,對病人最好的措施盡量減少醫療干預。教育部2013年全國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報告指出,小學生近視率32.5%,初中59.4%,高中高達77.3%,大學生當然更高了,達到80%。
現在樓堂館所建的少了,酒店高消費少了,但是醫院越建越多,越建越大。

其實這些數據啊,咱們都不用去看,你只需要看看你身邊的人,他們的健康狀態,精神面貌,就一目瞭然了。如果你再有機會到醫院走走、看看、排排隊,醫院熱鬧的程度不亞於集市。其實集市已經遠遠比不上醫院熱鬧的程度了。

網上購物的興起,大家逛集市動手動腳的能力越來越差了,反而往醫院跑的積極性越來越高了,醫院成為潛在的消費人群。總之,千言萬語一句話,中國人的健康出了嚴重的問題。

你們看一看?街上走的,大肚子的有多少?你們說說。還有上班的,尤其是30歲以上,你問他們不適症狀有多少?頭痛、渾身沒勁乏力、沒有精神、失眠健忘等等亞健康的狀態有多少?

咱就說這個大肚子吧,我這個小區,我只要出去,不說女的,就說男的,有幾個不是大肚子?中國男人我感覺有一半成年人都有大肚子,剩下的也有一半都是小肚子。小肚子只是沒有大肚子大,也是有肚子。

還有這些人當中,有多少個喜笑顏開的,基本都是愁眉苦臉,若有所思,充滿憤恨,神情呆滯,我幾乎看不到有瀟灑自在的成年人。干體力活的還有,上班坐辦公室的,基本的沒有。還有就是跑業務的,嘻嘻哈哈的有,其他的都沒有。
人一旦愁眉不展,挺個大肚子。這都是得大病的先兆。現在無論從國人的身體素質,從國人的體型,從國人的神態來看,都出了嚴重的問題。尤其是在大城市,你看看有幾個步履矯健,足下生風,有幾個歡快跳躍呢?有幾個喜笑顏開的?有幾個身輕如燕?很少很少了。

尤其男人過了25歲步入社會之後,競爭壓力大,在辦公室一坐不動,他不動怎麼會身手敏捷?肚子一大,問題就都來了。

這個不是我說的,是很多很多健康專家、醫療大夫都這樣說,人不能大肚子。還有女性同志們,你看看現在很多女同志,臉色菜色、灰色死人白、青黑色,滿臉愁雲,枯槁之相,哪有點生機?

頭發如枯草,身體走路打晃,身形如枯枝,要麼就是身形不正,渾身僵硬,自己肚裡有多大火一樣,簡直像一頭困獸。一個個最後都變成怨婦,跟老公吵,跟孩子吵,跟領導吵,要不就哭哭啼啼,要不就是神經發作,要不就是精神緊張,神經功能症。

這太多太多了,都是普遍現象,要不怎麼說,現在女的20一朵花30豆腐渣,現在不是30豆腐渣,25就豆腐渣了。而且現在產後病越來越多。胎前產後,這女的一生孩子就把自己身體糟蹋得不要不要的。
還有現在男人女人大把大把的掉頭發,很快的頭發都掉光了,男人禿頂現象非常嚴重。雖然說聰明的腦袋不長毛,這個絕對是一句搪塞之話。 人身體氣血健旺充沛,人頭發就好。反之,被壓抑住了頂不到頭上,頭發就掉。

還有就是身體差了,心情也不好,心情跟著更差,導致抑鬱。焦慮緊張壓抑,茫然漠然,這些接二連三都來了。20歲你還說沒啥感覺,再過五年,社會壓力對你的折磨,家庭關系對你折磨,配偶對你的折磨,以後孩子對你的折磨和焦慮,無形當中這些東西一點一滴地就把你急死了。

表現在哪?就直接表現在你的精神狀態和身體狀態上。你再看看寫字樓上那些白領,有幾個沒有眼袋,沒有黑眼圈,不露出疲憊之色?有幾個不焦慮、不失眠不健忘?尤其是搞
IT 的,三年足可以摧毀一個 IT
精英。人們羨慕高工資,這一流人才都是年輕人。工作到幾點?都工作到十點,每天都要轉。人不是機器,機器還得加油呢,這人沒黑夜沒白天在那轉,誰受得了?最後都會表現在你的身體狀況出現嚴重的問題。
還有現在小孩更是了,小孩出生就有病,胎里病又叫基因病,為啥?哪來的?

爹媽給的,爹媽種就不好,懷的孩子好不了。孩子成長過程當中,由於不知道如何正確的帶孩子,孩子又從小沒有正確的運動教育,良好的飲食經驗,這導致孩子長得要不像豆芽菜一樣,要不成肥胖兒,要不成多動症,要不成自閉症。現在導致學校不敢讓孩子跑。為什麼呀?一跑死了?這個知道吧?所以說以後不能讓孩子跑了,跑死了怎麼辦?

現在孩子課業負擔極重,各種培訓班輔導班導致孩子沒有運動的時間,再加上一些電子游戲,還有居住環境,孩子有像咱們小時候到處玩耍的機會嗎?說白了就是現在國人被關在一個非自然的社會環境當中,他們失去了活躍。健康被困在了一個椅子上,被困在了辦公室,被困在了狹長狹窄的地方,又由於競爭壓力過重,家庭壓力過重,環境更加惡劣,生活節奏更加快,導致違反了作為人自然生長的特點,於是,疾病就爆發了,井噴。所以,現在的人,越來越不健康、不正常。人被關在社會的大籠子里,不可能健康。這是國人的現狀。

6、那些爸媽朋友圈裡的養生文章,真的靠譜嗎?

是不靠譜的,我們應該告訴父母不要相信。

現在的微信朋友圈都已經被一些騙子刷屏了,如今微信朋友圈什麼最多?有報告顯示,排名靠前的謠言。主題是:健康養生、疾病,其中以養生食品安全等死亡焦慮為主題的謠言佔55%。一刷朋友圈,養生謠言鋪天蓋地,在這些養生理論指導下,我們活得小心翼翼,誠惶誠恐,卻依然該脫發的脫發,該早衰的早衰。說到底,還是偽科學養生惹的禍。偽科學主要是指一切宣稱科學、或描述方式看起來像科學,但實際上並不符合科學方法基本要求的知識,缺乏支持證據的所謂理論和假設,在朋友圈中,養生偽科學主要指廣泛傳播的關於養生健康的偽科學。

這些東西都是假的,都是為了賺那些老年人的錢而弄出來的,因為老年人現在最想要的就是健康。而這養生偽科學爆款文其實並不是什麼新鮮玩意,在互聯網興起之前,他們誕生在三流情感雜志,報紙中縫廣告以及午夜FM,他們跟進互聯網熱潮,高舉互聯網+旗幟,抱緊微信大腿兒,搖身一變,成為父母朋友圈裡絕對的權威。養生偽科學的內容來自於國外替代醫學信息借鑒和國內健康相關研究信息的部分抓取和放大。

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一些有科學依據的文章的斷章取義,他們只會用對自己有利的一部分。准備好了文章來源後,大數據造假上場,各大自媒體進行內容輸出之外,還有很多醫葯公司會請寫手,門檻並不高,在各平台搜索養生文章徵稿可以發現不少養生科普類徵稿的群組。我短期瀏覽了家人朋友饋贈的大量癌症偽科學文章,三觀盡毀,最終總結出了偽科學文章的幾大特點,可以讓大家即使看不懂文章內容,也能輕松識別絕大多數偽科學文章。

與國外養生數據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