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常提肛養生

常提肛養生

發布時間:2020-07-14 23:17:23

1、提肛真的能養生嗎?有什麼科學依據呢?

提肛是一種比較傳統的養生方法,而且是最簡單的一種方式,但是現在的人雖然知道的人有,但是能堅持的人少之又少。

提肛對於人體而言有著很多的好處,可以消除很多的疾病:痔瘡、腸炎、便秘等,還可以預防冠心病、高血壓、下肢靜脈等。每天提肛一百次以上,堅持下去,必能受益終身!

1、提肛可以練就強壯的括約肌,增強體質及性功能。在人的生理結構中,肛門附近在三條經脈:督脈、任脈和沖脈,這三條經脈可以活躍人體的氣血,通過不斷的刺激和鍛煉,讓我們能夠從中受益匪淺!

2、提肛可以讓整個的盆腔收到鍛煉,消除多種疾病。通過提肛運動,可以有效的讓骨盆底得到鍛煉和按摩,活躍了局部地區血液的流通,正所謂通則不痛!所以堅持提肛,可以減少便秘、痔瘡的可能性,而且有效的改善尿頻、下腹痛等情況!

3、對於女性而言可以調理月經不調的症狀。女性每個月總是有那麼幾天是不舒服的,通過平時的鍛煉可以有效的緩解,並且能夠減少因為經期或者懷孕帶來的一些並發情況!

說了這么多,提肛運動究竟該如何的進行呢?方法就是:用力收縮前陰和肛門,然後稍微憋一會,放鬆之後再進行反復練習,一提一松。每次的提綱運動次數在50次左右一組,5-10分鍾左右,每天可做2-3組,而且鍛煉時間可行、可坐、可躺、可立,不受場地環境的影響!

2、養生運動提肛有什麼好處

提肛運動e68a847a6431333337616633是什麼?

提肛運動就是有規律地往上提收肛門,然後放鬆,一提一松就是提肛運動。提肛運動鍛煉的是你骨盆底的肌肉,對於痔瘡患者、脫肛患者、孕婦、肥胖和長期便秘者有很好的作用,可改善尿頻、尿失禁、下腹脹痛。每個人都可以練。 提肛運動可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預防痔瘡等肛周疾病。

乾隆皇帝的養生學
在中國歷代皇帝中,乾隆為長壽之冠,享年89歲。清宮醫案記載乾隆晚年身體相當健康,87歲時還能外出狩獵,臨終前不久尚能讀書寫字。封建社會的皇帝地位至高無上,納妾選妃,聲色犬馬,過著縱欲無度的糜爛生活,因而長壽者甚少。為何乾隆能夠盡其天年呢?醫學專家認為,乾隆長壽的原因之一是他常年堅持提肛鍛煉。這個動作是乾隆皇帝最得意的養生功法。我國傳統醫學中所說的「回春術」,就包括提肛運動這項內容,提肛運動不需要多長時間,但功效卻很顯著。

提肛運動的益處
對男性來說,有規律地收縮肛門是對前列腺有效而溫柔的按摩,可以促進會陰部的靜脈血迴流,使前列腺充血減輕、炎症消退,對於預防和輔助治療前列腺疾病有很大幫助。提肛運動對提高女性的性功能也大有裨益。通過這項鍛煉,可以使陰道收縮有力,增強女性對性生活的感受。還有一些中老年人在大笑、咳嗽時會出現漏尿的情形,這在醫學上稱為「尿失禁」。練習提肛一段時間之後,便能得到緩解。練習提肛對中老年人易患的痔瘡、肛裂、脫肛、便秘、慢性結腸炎等均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提肛運動的做法
做法:每天3-4次,每次20-40下,3個月為一個階段。收縮到頂點時停留一秒鍾,不要憋氣。
提肛是一種即簡便、又實用的肛門功能鍛煉方法,具有預防和治療肛門疾病的雙重作用,國內外都很提倡該方法。其基本的方法可採用站、坐、卧等多種姿態進行,使用意念及內功,將肛門上提至臍中,做肛門上收的動作,自然呼吸或吸氣時提肛縮腹,呼氣時將肛門放下。此法不受時間和場地等條件的限制。

3、提肛運動有什麼養生作用?

要想精力充沛、耳聰目明、腰不酸、背不痛、腸胃好、二便通,就要常年堅持提肛、撞背、拍打雙耳等「三招」健身養生術。

提肛每天早晚及大便後,可堅持練提肛運動一遍。其方法是:站、坐、卧均可,吸氣時提肛、收腹,像忍大便的樣子;呼氣時緩慢放鬆肛門,如排小便狀,一提一松為一次,連做20~30次為一遍。

中醫認為,提肛運動可使中氣升提,臟腑強壯,並可調節氣血陰陽。現代醫學認為,有意識地提肛,能對中樞及植物神經系統起調整作用,使肛門肌肉得到鍛煉,減輕局部靜脈壓,消除淤血,改善肛門組織血液循環。除防治便秘、痔瘡外,對內臟下垂、胃腸功能紊亂均有療效。

撞背可每天早、中、晚堅持練撞背功各一遍。即雙足與肩等寬,站立於距牆壁半尺遠,全身放鬆,協調一致,身體後仰,突然用背部撞擊牆壁,借撞擊反作用力身體前傾。力量由輕到重,連續撞擊50次。

中醫認為,撞背功能壯腰腎、通經絡、行氣血、平陰陽、扶正祛邪、舒筋活絡、解除痙攣、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使血液疏通、氣機流暢,可有效地預防肩周炎腰肌勞損、腰椎增生等疾病。

拍打雙耳可每天早、中、晚都用手掌拍打雙耳,拍打時掌距耳約10~15厘米,每回拍打100次,力量適中,不可過猛。

祖國醫學認為,「耳為宗脈之所聚」、「一身之氣貫於耳」。因此,古代醫家把耳朵作為祛病健身的重要部位。現代醫學研究發現,人體各部分都通過經絡與耳朵有著密切的聯系,而且耳朵上分布有79個穴位。經常拍打耳朵,可刺激穴位,按摩經絡,促使氣血運行,調動體內的正氣,增強機體對疾病的抵抗力、免疫力、代謝力,以保持相對的生理平衡,使耳膜保持良好功能。還能消除疲勞、振奮精神、促進思維、清神醒腦;能活躍腎臟內氣,抗衰防老;能促進膽汁分泌,有利於膽道的通暢,防治膽囊炎、膽石症等疾病的發生;能促進血液循環,防止動脈硬化,抑制高血壓形成。

4、每天堅持做提肛運動,給身體帶來什麼好處?

5、經常提肛有什麼用

提肛運動有什麼好處?

提肛運動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改善肛門括約肌功能,預防肛門鬆弛,對防治期痔瘡和脫肛頗見功效。方法(坐、卧、站立均可):
吸氣時,肛門用力內吸上提,緊縮肛門,呼氣時放鬆。每次肛門放鬆、緊縮50次,早晚各一次。若能採取胸膝卧位(雙膝跪姿,胸部貼床,抬高臀部)做好提肛運動;則效果更好。
屈髖提肛運動的效果更好,方法是:
仰卧床上,兩腿交叉上提屈曲髖部(使大腿盡量於腹部貼近),連做20-30次。屈髖時呼氣,放鬆肛門,每天早晚各一次。
有如對前列腺進行按摩,可促進會陰部的靜脈血液迴流,使前列腺充血減輕、炎症消退。 
肛門運動包括肛門會陰部活動及以提肛為主配合軀乾和肢體活動。具體方法介紹如下:
提肛運動
 

 1、
括約肌收縮法
:採取坐位,有意識地收縮尿道、陰道、直腸括約肌,然後放鬆。如此反復50
-100
次,每日2
~
3
遍。
2、
排尿止尿法
:在排尿過程中,有意識地收縮會陰部,中止排尿,然後放鬆會陰部肌肉,繼續排尿。如此反復,直至將尿排空,每日2-3
次。
[2]
3、
床上訓練法
:仰卧床上,以頭部和兩足跟作為支點,抬高臀部,同時收縮會陰部肌肉,然後放下臀部,放鬆會陰部肌肉。如此反復20次,每日早晚各1遍。此運動可以增強腰、腹、臀、腿及盆腔肌肉,提高這些部位的肌肉及會陰部括約肌的功能。
4、
放鬆呼吸
:採取仰卧位,全身盡量放鬆,雙手重疊於小腹,做腹式深呼吸,吸氣時,腹部鼓起,呼氣時,腹部凹陷。如此反復10
-20
次,每日2
~
3
遍。
5、
夾腿提肛
:仰卧,雙腿交叉,臀部及大腿用力夾緊,肛門逐漸用力上提,持續5秒鍾左右,還原,可逐漸延長提肛的時間。重復10-
20
次,每日2-3
遍。
6、深呼吸與提肚配合進行。
7、
仰卧屈腿挺身
:仰卧屈膝,兩足跟盡量靠近臀部,兩臂平放體側,以腳掌和肩部作支點,骨盆抬高,同時收縮肛門,持續
5
秒鍾左右,還原。重復5-10
次,每日2
-3
遍。
8、
坐立提肛
:先坐在床邊,雙足交叉,然後雙手叉腰並起立,同時肛門收縮上提,持續5
秒鍾,再放鬆坐下。重復10-15
次,每日2-3
遍。
9、
踞足收肛
:採取站立位,雙手叉腰,兩腳交叉,踞起足尖,同時肛門上提,持續5秒鍾,還原。重復10
-15
次,每日2~3
遍。
以上介紹的幾種方法,可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選擇做1-2
種或2
-3
種即可,不必都做,關鍵是要持之以恆,堅持下去,一定會收到預防痔的效果。

6、老人經常做提肛的運動,能起到什麼樣的養生作用呢?

 女性肛提肌可預防尿失禁

女性尿道非常短,且中風相對直,因此控制排尿並不十分有益,容易出現尿失禁。主要症狀是平時沒有遺尿,但尿漏是由於站立時腹部壓力突然增加引起的,如咳嗽、打噴嚏和大笑。  堅持肛提肌可以預防女性尿失禁。   


 男性肛提肌,補腎壯陽

「肛提肌法」,又稱「肛提肌呼吸法」  它是通過病人自己的鍛煉來調節情緒,增強體質,改善病情,從而達到保健和治療的目的。盆底肌群和會陰肛門皮下組織通過一次回縮、一次釋放和一次抽吸有節奏地回縮,從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和淋巴迴流,改善局部組織腫脹和淤血;和痙攣,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根據臨床觀察,「提肛功能」具有補腎壯陽、提高性功能、活血理氣、解痙止痛、安神定志等功效。   

提肛防治前列腺疾病

堅持提肛可以降低前列腺尿道閉合壓力和尿液反流程度,緩解後尿道高壓,提高最大尿流率和平均尿流率,消除由尿液反流引起的化學性前列腺炎,減少尿路感染的機會;此外,當肛門收縮時,肛提肌在陰部神經的控制下直接或間接按摩前列腺,可緩解盆底肌肉痙攣,改善前腺局部血液循環,增強組織代謝。   

根據中醫調理五臟、延年益壽的理論,肛門可以調理五臟中氣血的升降,以輸送糟粕。  頻繁提肛能促進臟腑氣血循環,防治肛門疾病,促進臟腑生理協調,從而達到治病、保健、延年益壽的效果。

7、經常提肛的好處,有壞處嗎

提肛運動的益處
對男性來說,有規律地收縮肛門是對前列腺有效而溫柔的按摩,可以促進會陰部的靜脈血迴流,使前列腺充血減輕、炎症消退,對於預防和輔助治療前列腺疾病有很大幫助。提肛運動對提高女性的性功能也大有裨益。通過這項鍛煉,可以使陰道收縮有力,增強女性對性生活的感受。還有一些中老年人在大笑、咳嗽時會出現漏尿的情形,這在醫學上稱為「尿失禁」。練習提肛一段時間之後,便能得到緩解。練習提肛對中老年人易患的痔瘡、肛裂、脫肛、便秘、慢性結腸炎等均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3
提肛運動的做法
做法:每天3-4次,每次20-40下,3個月為一個階段。收縮到頂點時停留一秒鍾,不要憋氣。
提肛是一種即簡便、又實用的肛門功能鍛煉方法,具有預防和治療肛門疾病的雙重作用,國內外都很提倡該方法。其基本的方法可採用站、坐、卧等多種姿態進行,使用意念及內功,將肛門上提至臍中,做肛門上收的動作,自然呼吸或吸氣時提肛縮腹,呼氣時將肛門放下。此法不受時間和場地等條件的限制。

8、經常做提肛運動好不好?

提肛運動既收縮臟門(肛門)運動,,具體做法如下: 收縮臟門並不困難,如實在不知道怎麼做有一個很簡單的方法可以掌握,就是在小便的過程中強行中斷,這時所做的就是提肛運動! 練習方法:採用站立或者端坐姿勢均可,站立時兩腿分開與兩肩同寬,端坐時腰要坐直,雙臂放鬆,深呼吸一口氣(不需要弊氣),然後做提肛運動,此時會感覺到一股酥麻感由下至上傳達到腦部,隨後繼續保持提肛動作,不要鬆懈,直至無法堅持。 這樣每天練習2-3次,常做這個動作可以按摩前列腺,對於防止前列腺疾病很有幫助,並且可以調理五臟,起到很好的養生作用!

9、經常做提肛運動對身體有什麼好處

提肛運動既收縮臟門(肛門)運動,,具體做法如下: 收縮臟門並不困難,如實在不知道怎麼做有一個很簡單的方法可以掌握,就是在小便的過程中強行中斷,這時所做的就是提肛運動! 練習方法:採用站立或者端坐姿勢均可,站立時兩腿分開與兩肩同寬,端坐時腰要坐直,雙臂放鬆,深呼吸一口氣(不需要弊氣),然後做提肛運動,此時會感覺到一股酥麻感由下至上傳達到腦部,隨後繼續保持提肛動作,不要鬆懈,直至無法堅持。 這樣每天練習2-3次,常做這個動作可以按摩前列腺,對於防止前列腺疾病很有幫助,並且可以調理五臟,起到很好的養生作用!

與常提肛養生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