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鶴嘯紫禁》里說鶴年堂有種特殊的經絡養生術,真的嗎?
據我所知中國養生方法有很多,儒家養生、道家養生和中醫葯養生,鶴年堂屬於中醫葯養生,你說的經絡養生他們那確實有,是通說調理人體經脈達到養生防病的功效,我試過了,的確挺神。
2、我是一個經絡養生師,給客人括沙,有些客人身上沙很重,別人都說不能用手去摸,會給自己帶來危害,是真的
當然不是。刮痧就是通過破壞毛細血管導致濕氣外泄而達到排濕的效果,痧重是說明濕氣重。但是這個痧是不可能傳染的,畢竟這不是什麼病毒細菌之類的。
3、經絡養生有什麼忌諱?
1、記住:睡覺是養生第一要素。睡覺的時間應該是晚21:00~早3:00。因為這個時間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春夏不長,即第2天沒精神。
2 一切葯物對治病來說都是治標,不是治本,不管是中醫還是西醫.因為一切的病都是錯誤的因產生錯誤的果.錯誤的因不除,錯誤的果就不會絕根.健康的根本在心.一切法從心生.心凈則身凈.所以得病了,不要向外求,要靠自己自身的修復系統來修復自己的疾病.其實人和動物是一樣的,動物的病都是靠自己,人也能。
3、正確的觀念遠比昂貴的葯物和危險的手術更能幫助患者消除疾病。有了正確的觀念,你就會有正確的決定,你就會有正確的行為,你就可以預防許多疾病的發生。
4 人所具有的一切智慧,絕對不是從書本里學來的,而是從自己的真誠心、清凈心(就是佛家所說的菩提心),從定中生出來的。
5 人是一切生物中構造最完美的靈體,健康的身體是人生來就具足的;人的健康狀況的調節是靠人體本身所具有的調節修復系統來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輔助作用。
6 人的大部分生病現象是人體在調節、清理身體垃圾時所表現的現象,是人體自動調節平衡所表現出的狀態,所以應該把它們當成正常的生理現象,而不應該去把它當成病因來消滅。所以當人在生病的時候,一定不要有怨恨嗔恚心,心裡要安定,心定則氣順,氣順則血暢,氣順血暢則百病消。
7 人的健康離不開兩大要素:1)足夠的氣血;2)暢通的經絡(包括血管和排泄垃圾的通道)。
8 足夠的氣血靠:足夠的食物+膽汁+必要時間內(晚天黑後~午夜1點40)優質的睡眠(這個時候大腦完全不工作,由植物神經主導)+良好的生活習慣。
9 暢通的經絡需要:清凈心。一切七情六慾都會破壞清凈心,從而破壞經絡的正常運行。
10 維持健康的身體不僅需要「增收(增加氣血)」,也需要「節支(減少血氣的損耗)」。
11 過度地增加食物不僅不會增加血氣,而且會成為身體中的垃圾負擔,反過來還得靠消耗血氣來把他們清理掉。五臟六腑是一個血氣加工廠,食物是原材料,加工能力是有限的,而食物是無限的,所以食物的數量必須得到控制。
12 適當運動可以幫助人的氣血運行,但同時也在消耗人的氣血。人體的微循環主要應該靠松靜來達到的,這也是健康必不可少的。
13 人體中的垃圾越多,就越需要更多的血氣來清除它們,但人的血氣因為垃圾的增多和血脈的阻塞而減少,這就形成了惡性循環,這也正是人衰老的機理。所以,人要想健康不老,就要:1)減少體內的垃圾;2)增加血脈經絡的暢通;3)增加體內的氣血。
14 與其相信葯物,相信檢查的數據,不如相信自己的感覺,相信自己所具足的自我調節能力。但這需要在你得道(智慧開了)的前提之下,才能分辨這一切。
15 健康,從調節心性開始。為了你的健康,你學佛吧。學佛得到的快樂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16 對於一個有宿疾的人來說,只有氣血充足了(一是通過這里所介紹的補充氣血的方法,二是通過靜坐打通氣機),病情才會顯現出來。所以練功的人在功夫達到一定水平後都會出現一些「有病」的現象。這個時候要沉住氣,定下心來多做些靜功來增加自己的氣血,以盡快度過這個時期。
17 人違背了養生法則,雖不一定會立即得病,但一旦形成習慣,就會大大增加得病的機會。這就和交通規則一樣,你違背了交通規則,不一定會出事故,但其危險性是顯而易見的。
18 人為什麼必須保持一定的飢渴才是對養生有利呢?其實這就是「虛」的妙用。道家講,虛則靈。這和謙虛使人進步,自滿使人落後一樣,所以人必須經常保持「虛靈」的狀態,才能時時保持清醒,保持健康。
19 人要想健康,就必須使體內有足夠的"氣"來"氣化"所進的食物.只有這樣,你的體內才不會積累垃圾,不會有多餘的食物來釋放游離的"虛火"損害你體內的臟器.這個"虛火"反過來會損耗你的"氣".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現代人生病,大多數是飲食不節的緣故.
21 俗語說「靈機一動,計上心來」。這個「機」字如果能真正領悟透了,那麼你的悟性就算是開了。老師教人,醫生治病,其實就是在點撥你的這個「機」,讓你「機」打開。這個「機」,有時也叫「關鍵」。當然,這個「機」起作用是有條件的,就和氫氣只有達到一定濃度,遇火才可以燃燒爆炸一樣。記住,別人的作用都是外因,你自己才是真正的內因。
22 其實,許多真正的發現和發明,所需要的不是所謂系統的書本知識;恰恰相反,一個沒有受過任何系統教育,但悟性極高的、具有開放思維的人,他往往真正悟到真相。
23 人生最忌是個亂字,心亂了,對外可以紊事,對內可以打擾血氣,使失正常。凡惱怒恐怖喜憂昏疑,都是亂,為多病短壽的根源,不但養病時不應亂,即平居時亦忌心亂。
24 多嗔傷肝,多淫傷腎,多食又傷脾胃。憂思傷脾,憤怒傷肝,勞慮傷神。
25 身病之起,無不由心虛弱,外邪乘入。而心虛氣弱,每由心魂惱亂,真體不充,發現種種不安。貪食貪勝貪得貪樂逸,皆足以致病。以貪之不得,於是乎嗔。貪嗔可使心盪氣促,膽驚肝旺,六脈震動,五臟沸騰,外邪同時乘入,此病之起因。
26 凡人慾求長壽,應先除病。欲求除病,當明用氣。欲明用氣,當先養性。養性之法,當先調心。
27 人受五行之氣而治生,故肉身以氣為主。氣虧則病,氣滯則病。欲治其病,先治其氣。
28 氣以行血,血以補氣,二而一也。凡人久視則傷血、久卧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七情六慾之過則傷元氣、傷心腎。相火旺,真陽耗,
29 治五臟之病,莫先於補氣。腎猶亟焉。補氣在勿動心,心動則肝旺,各脈震驚,真水耗損。
心為扇,主引風。風動則火旺,火旺則水干,水干則地損。
30 心定神一,受治者信堅心專,兩心相合,可以統治百病,無不神效。
31 人病可分兩種:一是經絡基本暢通但氣不足。表現是經常這疼那疼,這是因為他氣不足以氣化食物,而產生了相火(也叫虛火),隨著經絡在體內亂穿,哪兒通走哪兒,遇到一個地方堵塞了,這個地方就疼了。這樣的人吃一點葯物就會立即見效。二是經絡不通,氣也就無處存身。表現在外表看不出有什麼毛病,但一旦發現就是大病,而且這種人經常是吃什麼葯都見效慢,或根本不起作用。
主發謂之機。箭在弦上要發出去,必須撥動這個機。其他任何事情都是這樣,都有一個機,只有觸動這個機,事情才會發生,不觸動這個機,其他的條件再多,也沒辦法引發事件。機就是這么一個東西,它是事情發生的最關鍵因素。它是點,不是面。可是觸動這個點,就能帶動面。所以,病機就是疾病發生、發展、變化的最關鍵因素,(也可以講,病機一開,人的病狀就會顯現出來,人就進入了「病」 的惡性循環當中。和病機相對的就是「生機」。生機一開,人就會進入康復這個良性循環當中。實際上病機和生機是一個東西的兩個方面,是一對陰陽。病機開了,生機就關了,而生機開了,病機也就自然開始關閉了。這個就是辯證法。)
32、中醫的最高境界是養生,養生的最高境界是養心。所以,就養生而言,下士養身,中士養氣,上士養心。看一個人也是一樣,觀相不如觀氣,觀氣不如觀心。
33 心神不安,情性燥急,為致病致死之總因。故安心法,為衛生第一要訣。心可以主動一切。心定則氣和,氣和則血順,血順則精足而神旺,精足神旺者,內部抵抗力強,病自除矣。故治病當以攝心為主。
34 風寒陰陽暑濕,在在皆可使人致病。萬一抵抗力薄弱,即可乘虛而入。身弱者多病,即是此理。富人有保衛力,如衣食住等等。貧人有抵抗力,如氣足神旺,毛孔厚密,不易侵入等等。富人多食肥甘,傷胃傷齒。貧人多餓,所食不雜,故無腸病。富人多逸,故多氣惱。貧人多勞,故少疾病。富人不造福而享福,只是消福,消盡則窮。窮人能勤儉,即是造福,果熟即富。凡衣食住之保衛力富,則精氣神之抵抗力弱。保衛力弱,則抵抗力強。
35 大病初癒,切忌理發洗足沐浴
36 故求長壽無病,常強肉身。欲強肉身,當調伏精氣神。欲調精氣神,當拒絕擾亂之賊。欲杜此賊,當先攝心。欲求攝心,當化貪嗔痴三毒。欲化除此三毒,必學心戒。但空口言戒,無益於事,必求開慧,方不為所愚。欲求開慧,必先求定。欲求得定,必學靜坐。
37 能靜則仁,有仁則壽,有壽是真幸福。
38 一切修身修心法門,只有兩字訣:曰放下、曰回頭。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只要一放下,一回頭,病者頓愈,迷者頓覺。此真無量壽者。
39 心過勞的人,心疲肝旺,心過勞就是心太滿,不虛。心滿,則不納肝(木)生之火,心不納肝生之火,則肝氣必積而盛。肝木克土,脾胃受病,消化不良,營養不足,夜眠不安。土又克水,於是腎水大虧,水不足則火更旺,心腎相聯,心氣更弱,肺病即成。內部相互關聯,一動全動,一病全病。而擾之者,乃在妄心,所以治病在安其心,安心在息妄,息妄在明心,明心即自覺,而健康的功效在乎靜坐。
40 靜坐是息心法,心息則神安,神安則氣足,氣足則血旺,血氣流暢,則有病可以去病,不足可以補充,已足可以增長。現在病可去,未來病可防,此其小者也。又心息則神明,神明則機靈,靜者心多妙,觀機辨證,格外敏捷,見理既正,料事益遠,遇亂不驚,見境不惑,能一切通達,自無主觀偏執之弊,而大機大用,由此開啟矣。
41 人在生病的時候最忌諱是嗔恚心起。這個時候一定要安然順受,讓心安定。然後慢慢調理,健康很快恢復。心安才能氣順,氣順才能除病。否則心急火上,肝氣受損,加重病情。心神寧一,那渾身的血氣,自可健全發揮。
心有兩種,一是真心,一是妄心。真心是水,妄心是波,波因風動,風止波息,而水不動。寂然無念,是無心心也。
42 子時失眠,腎水必虧,心腎相連,水虧則火旺,最易傷神。
43 睡時如有思想,不能安著,切勿在枕上轉側思慮,此最耗神。
44 午時屬心,此時可靜坐一刻鍾,閉目養神,則心氣強。
45 早起如在寅時三點至五點,此時切忌郁怒,不然必損肺傷肝,萬望注意。
46 人生一切事業,皆以精神為根本,而精神之衰旺強弱,全賴心神之靜定不亂,一個亂字,足以妨礙一切工作。
47 人生以血氣流通為主,氣滯可以阻血,血阻可以結毒為癤為瘰,為癌為瘤,皆是血氣不流通之故。氣以順為主,血以通為暢。百病無不先由氣滯,氣郁於內,肝先受傷。挽救之法,在化除得訣。而化除要訣有二:第一尋其根,其根在心,心空則一切自化。第二以葯石、按摩助其化除,幫助血氣之流通。
48 養病治病不可求速。因性急助火,火旺損氣,反而不美。另不可貪多,貪則無恆而性急,況百病由貪而起,不可再貪以重增病苦也。
49 心屬火、腎屬水,心腎相連。火宜降下,水宜上升,水火相濟,則蒸氣內發。各部機體運動,可求得健康。此可於舌上察知。舌無水則不活,故活字以三點水加舌字。舌上可以報告內部各種病狀深淺,以斷生死。
50 大病自救法:一、不要怕死,決信我這個病,非但可以養好,並且身體可以格外健康,保證長壽。因為自己機體中本有特具的能力,不是空言的安慰。二、相信不用醫葯或靠何種營養食品,一定有自己除病延年的妙法。三、從今日起,我決定不許再去打擾我那病體,不許想著我那個病是如何病的,好壞都不許去計較它,只做個無事人。四、在這修理期內,不許想念工作,也不許悔恨喪失了時間和工作,專心一致,否則又遲誤了。
51 靜養法:安坐(卧)在床上,把身心一齊放下,自己渾身如融化,不許用一毫氣力,好像沒有這個身子相似。呼吸順其自然,心也不許它用一點力,一起念便是用力了。把心安在腳底板下,此是引火向下,引水向上,自然全身氣血順暢。
52 修行要訣:寂照照寂 切忌用力 成佛作祖 無他秘密。
具體要求:不許任何部分用一點氣力,包括意念、呼吸、肢體,做到:眼不觀,耳不聞,鼻不嗅,舌不嘗,口不納,心不想。此是唯一條件。若有所思所聞所覺,即是用氣力,甚至乎使臂指即是用氣力。呼吸稍粗亦即是用氣力。不久那呼吸自然而平,似乎不由口鼻內出納,而渾身八萬四千毛孔中有了動作,或張或翕,此時無我無身無氣無心,天然心歸本位。所謂引火歸元,又名水火既濟,為治療百病之總訣。
53 為了養生而死的,佔十分之三。到底怎麼回事?是因為太愛惜自己的身體了。為了這副臭皮囊,怕受辱,怕受寵,怕吃虧,怕上當,瞻前顧後,左顧右盼,擔驚受怕,患得患失……這樣,他那顆心整天縮成核桃樣,像是被狗反復啃過,怎麼能不死。越怕死,越死得快。你要是養生,就得不怕死。只有不怕死,才能遠離死。真正不怕死的人,走路不會遇上老虎,就是遇上老虎也不吃他。打仗遇不上刀槍,就是遇上,刀槍也不傷他。為什麼?因為他不把死當回事,不怕死,死也就沒法了。養生,並不是修道的目的,但是修道的人已經看透了生死,所以不再怕死,既然已經不再怕死,那麼死也就不再是問題。生死這一關過去,還有什麼過不去的?因此,修道的人能夠長生。沒想到長生,反倒能長生。一心想著長生,反而死得快。長生不是修道的目的,它只是修道的附帶現象。
54 人有病,人還不以為有病,這就是人的最大的病。知道自己有病的人有多少呢?
55 天天三更半夜還在網上的人,本身就是養生的大忌。包括一些所謂的名醫也是這樣。還有,他們的心量也是斤斤計較,試問這樣的人連自己都保不住,還怎麼醫人呢?
56 別貪那個小便宜,大便宜也別貪。一個貪字就含著禍。貪,患得患失會導致人得心臟病。貪,患得患失是不懂道法自然的表現。
57 不要天天想著吃什麼補陰,吃什麼壯陽。記住了,運動就可以生陽;靜坐就可以生陰。陰為陽之母,陽為陰之用。
58 人在氣不足的時候,不能盲目補氣,否則會影響身體健康。如果是因為血不足,就需要先補血,因為血為氣之母,否則就成了干燒器皿,把內臟燒壞;如果是因為淤滯不通,就可以增加氣血,血氣同補。這樣才能達到補氣的作用。
59 環境對人養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這就是為什麼人在空氣清新的深山老林里,會把痼疾養好的道理。因為深山老林中的精微物質(負離子)會通過人在放鬆情況下的深呼吸把它吸收到人體內部,從而滋潤孕養五臟六腑,使人重新煥發活力。還有重要的一點常人並不所知,就是人不僅僅是通過口鼻來呼吸,人身體的每個汗毛孔都是可以呼吸的,而且正是它們吸取著天地的精華。
60 人在松靜的狀態下,慢慢深呼吸就能體會到人和天地精微之氣的交換:在吸氣時,實際除了肺在吸氣,整個身體是在把體內的氣向外排,即把人的氣釋放到天地;而肺在呼氣時,實際人是在通過全身毛孔吸收天地的精微之氣。這大概就是老子所說的「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
61 運動有兩點禁忌:一是不能在氣血不足的時候運動;二是不能在污濁的環境中運動。
62 運動的作用有二:一是增加氣血的運行速度,促進體內的垃圾排出體外;二是打開皮膚的毛孔,吸收天地精氣。
63 什麼是悟性?什麼是智慧?悟性和智慧就是用最簡單的方法來處理、看待一切事物。但一些庸人自擾的人總是把簡單的事情看復雜了、做復雜了。繁和簡其實是一回事,是一回事的兩個方面。聰明的人看到的是簡單的一面,愚蠢的人看到的是復雜的一面。
64 人治不了的病,要靠神治;神治不了的病要靠佛治。佛是什麼?佛是心。
65 現代的醫院和法院差不多,動不動就給病人下了死刑判決通知書。而好多情況下,是把不該判死刑的人判了死刑。為什麼這么說呢?就以「癌症」為例,癌症現在在人們的心裡=死刑。其實如果我們不叫它癌症,那麼對於病人來講,就等於給病人留下了希望,等於留下了生機。所以我講,現在的癌症病人有大半是被嚇死的,是被精神壓力折磨死的。同時也是被醫院折磨死的。因為你一旦被診斷成了癌症,那麼他就可以肆無忌憚地處理你,治不死是你命大,治死了,因為你是癌症。事實上講,沒有治不了的病,只是你的心能不能放下,一切病從心生,一切病從心治。只要你還活著,你就有生機。找到了這個生機,對症而治,你就會康復。
66 現在是一個競爭,把所有的秩序都打亂了,把人引入了魔道。競爭是什麼?競爭就是把人們引入無限的貪欲世界。你一方面提倡競爭,一方面又談什麼構建和諧社會,這不是典型的自欺欺人嗎。
67 根據陰陽互抱的原理來看,清與濁相互吸引。所以人食入清新之物必將與體內污濁之物相抱,從而把它們排除體外。
68 污濁之物的產生一是因為食入不幹凈食物,但更主要的是食入了過多的食物,體內不能運化造成食物堆積成垃圾。
69 順應自然是養生的最高境界。一個人生下來,他的命運就基本上是有一定定數的。他該干什麼,不該干什麼,該吃什麼不該吃什麼,如果能順著他的運數去做,就會平安無事。有悟性的人會發現、知道自己的運數,知道他應該干什麼,不應該干什麼。所以養生絕對不是簡單模仿,人雲亦雲。不要去羨慕別人,要從自己的心裡找到自己的悟性。那麼人如何才能發現自己是否順其自然了呢?其實這太簡單不過了,你有病了,你不舒服了,你不自在了,那你就是違背自然了。要做到順外面大自然的自然,還要順自己內在命運的自然,這二者是不可或缺的。
70 很多人一聽到醫師宣布自己得了重病時,往往都會顯現出一副無辜的模樣,希望用切、割、毒、殺等外來方式去除疾病,然而,疾病真的會沒來由地產生嗎?世上絕對沒有這種「好好的就突然生病的事情」。以感冒為例,如果真要病人作自我反省的話,通常患者都會表示,自己在感冒之前,曾經一連熬了好幾個通宵;有些人會說,自己最近吹了冷風、淋了雨;有些人則說,工作的壓力很大,常常頭痛又失眠。事實上,諸如此類現象,都是導致感冒的因素,接句話說,假使病人的敏感度及警覺性夠的話,自然能夠做到「防患未然」的目標。
71 真正的科學是什麼?就是因緣果報。不信因果,就不是真正的科學。
72 沒有怕吃虧的心,沒有占別人便宜的心。換句話說,就是你能吃虧,別人就是要你命你都捨得,你都給他,而自己在任何時候都不去貪便宜,那你的心還能不定嗎?世人誰能做到?但佛就做到了。
73 當人們掌握了健康的方法之後,會真正享受到那種完全不用擔心疾病的自信,這種感覺真好,但願您也能和我們一樣擁有這份自信。
74 學問深時意氣平,心定則氣平。所以對於一個得道的人來說,觀察一個人,並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這也是相隨心轉的結果。
75 名為五欲之最難破者,色次之,財又次之,食與睡更次之。名心不死,無以入道。
76 百病之始,起於風邪乘入。如體氣虛弱,營衛失調,或憂思驚恐,酒色勞力,真氣耗而外邪入矣。
77 治五臟之病,莫先於補氣。腎猶亟焉。補氣在勿動心,心動則肝旺,各脈震驚,真水耗損。
心為扇,主引風。風動則火旺,火旺則水干,水干則地損。
78 對於醫生而言,心定神一,受治者信堅心專,兩心相合,可以統治百病,無不神效。
79 從當年希特勒繞開盟軍堅固防線攻克馬其諾防線的案例中,我悟到了:對付一些頑固的病症,不能正面硬攻,要從其他的相關方面突破。如治療腎病,肝病這些頑固之症,可通過調肺、脾等來達到效果。
80 中庸,是養生的根本原則。人體中的氣血也是一對陰陽,血為陰為體,氣為陽為用。血為氣之母,氣為血之帥。氣不足,易得淤積之病,如腫瘤、血栓等;氣太過,易得腦出血之類的病。所以,只有氣血平衡,人才能健康。
81 人只有悟到什麼是「自然」了,才算是得道了。知道自然,然後能順其自然,這個人就是神人。懂得陰陽了,懂得順其自然了,你就一定會成為良醫大德了。
82 什麼是自然,自然就是任何事物都有陰陽兩面,任何事物都要經過生、長、收、藏的過程。你順應這個過程,採用五行相生相剋的原理去調節病人的平衡,怎麼會治不好病呢。
83 簡單和復雜是一對陰陽,越是復雜的事情,往往用最簡單的辦法就可以解決。同樣,看似最簡單的問題,你往往解決起來並不容易,你付出極大的努力也不一定能解決得了。這就和剛柔一樣,柔極能克剛,剛極柔不防。所以,我們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就要有這個思路,遇到復雜的問題要去找簡單的方法解決,遇到簡單的問題不要忽視它,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就和毛主席所說的那樣,戰略上藐視,戰術上重視。就是對問題給予藐視,對過程引起重視。
84 我們看看這個世界上是不是這個道理。吃飯睡覺有幾個人能順其自然,有幾個人能遵守自然。你遵守不了,為什麼?因為它太簡單了,正因為太簡單了,所以你就不容易遵守。這就是辯證法。
85 什麼是平衡?平衡就是陰陽的互相依存和互相制約,哪一方太過或不及都會失去平衡。怎麼會傷元氣,失去平衡就是在傷元氣。經常處於平衡的狀態,元氣就會保持得好,人就衰老的慢。
86 陰陽之道就是矛盾對立的兩個方面互相依存、互相轉化。任何一對矛盾,如果一方脫離了另一方,不受另一方的制約了。那它離消失、滅亡就不遠了。你看,當今社會,領導們都不喜歡制約,喜歡獨來獨往,我行我素,貪污受賄,其結果是什麼就可想而知了。陰和陽就是如此。大自然中,一個事物的出現,總有另它產生的因素,但同時總會出現另一因素來制約它。這就是五行相生相剋的道理,也是陰陽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道理。所以養生的道理也是如此,你生病了,總有一個使你生病的因素存在,同時也會有一個制約它,令你疾病消失的因素存在。正如自然界中毒蛇存在的地方,必定附近就有解蛇毒的草葯存在一樣。
87 什麼叫人得意忘形?他失去控制了,失去陰的制約了,所以其下場畢竟是……,同樣人也不能一味消沉下去,這就是失去陽對他的制約了。
88 如何具有大智慧,沒有博大的胸懷,哪來的大智慧。
89 俗語說,活到老,學到老。學習也要應時,到什麼年齡就要學他這個階段應該學的東西,否則就是不應時,不順其自然。但看看我們現在的教育,從幼兒園到大學,有多少是學了應該學的東西。小時候應該學什麼,應該學德,學孝道,接著學識字斷句,再往下學如何做事。到青年學如何優生優育、家庭幸福。到了中年,學習養生之道。到了老年,學放下心態,安享晚年。繼續教育學什麼,就是要學這些。
90 情志跟疾病的相關性是很密切的,有些疾病就是因情志而起,你用葯物治療,治來治去都不好,對於這類疾病,解鈴還需系鈴人。五志能夠致病,五志亦能解病。
91 養生有一條很重要,就是不能怕死。怕死者陽氣不足,陽氣不足,死神就會找到你。這就是道家所講的,修煉人要有英雄的氣質。仁、智、勇三者缺一不可。
92 當你把什麼學問理解到她是非常簡單樸素的時候,這時候你才是真正得到其中的三昧了。如果你還感到她是那麼博大精深,深不可測,那是你還沒有掌握到她的精髓,是只見到茂密的樹葉,而沒看到她的根本,這時候你還是處於「有」的階段,沒有達到「無」的境界。一切離不開陰陽,萬事萬物離不開陰陽。這個根本就是陰陽。知其一,萬事畢。
93 凝神定氣,物我兩忘。---養生的真諦。
94 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歿世不殆,以為天下則大昌。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使道閉塞而不通,形乃大傷,以此養生則殃,以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95 五行相生相剋的應用:凡是因五臟太過引起的疾病,都可以用五行相剋的方法對治。同樣,凡是因為五行不足引起的疾病都可以用五行相生的方法解決。這是運用五行的根本原則。
96 現代人往往都在追求提高物質生活方面下工夫,這種追求的後果是很可怕的。要知道,人們對於物質的慾望是無止境的。一旦這種慾望得不到控制,那等待我們的就是無止境的痛苦。其實,物質能帶來的享受,精神也能;葯物能治療疾病,心理療法也能做到。所以,我們用一生來追求財富,不如用一生來培養出一種好的心態,讓我們的精神達到一種超凡的境界。
97 當人們掌握了健康的理念和方法之後,會真正享受到那種完全不用擔心疾病的自信,這種感覺真好,願我們都能擁有這份自信。
98 我們人體是一個充滿智能的機體,我們的身體有好多「哨兵」:牙齒、闌尾、扁條體等。本來一旦我們的身體有異常時(通常是「上火」),這些哨兵會立即做出反應通知大腦。聰明的人這時候就應該調整心態,檢討自己,讓自己平和下來。但現在我們的西醫都做了什麼?你疼不是嗎,我把你們通通切除掉。現在更有甚者,發明了一種儀器,你不是得了過敏性鼻炎打噴嚏嗎?我把你鼻子里的敏感區神經燒毀,這樣以後你怎麼刺激它都不會打噴嚏了。西醫這樣做的後果就是可能我們再生病後,切掉的就是我們的五臟六腑了。
99 記住,我們偶爾拉肚子、打噴嚏、咳嗽、發燒等都是我們自己的身體修復系統在工作,不要一出現這些症狀就濫用葯物。
100 很多重病或絕症,都只有一個理由:恨。當這恨沒了,病也必一起消失。這世間最難解的是綿延不止的恨,固有解不開的恨,才有治不好的病。
最後,祝願所有看過這個主題的人能從中得到養生方面的啟示,願您的身心從此健康快樂。
4、十二經絡養生調理
十二經絡交接copy規律:陰經與陽經在手足末端相交,陽經與陰經在頭面部相交,陰經與陰經在肺部交接
十四經脈疏通走向:
任脈:曲骨(或會陰)—膻中—承漿
督脈:長強—命門—風府
手太陰肺經:中府—尺澤—少商
手陽明大腸經:商陽—曲池—肩髃
足陽明胃經:天樞—足三里—歷兌
足太陰脾經:隱白—三陰交—血海
手少陰心經:極泉—少海—少沖
手太陽小腸經:少澤—小海—天宗
足太陽膀胱經:肺俞—委中—至陰
足少陰腎經:湧泉—陰谷—俞府
手厥陰zd心包經:天泉—曲澤—中沖
手少陽三焦經:關沖—天井—翳風
足少陽膽經:環跳—風市——足竅陰
足厥陰肝經:大敦—蠡溝—章門
5、贏康經絡養生是不是做傳銷的
跟完美聯合的,開個經絡養生館,推知銷完美的產品。打著直銷的棋道子搞傳銷。跟權健一路貨色。經常要去廣州開會接受洗腦。建議大家有個腰酸內背痛的、中署的去做個艾灸還可以。有病的還是早點去正規醫院,省容得耽誤了你的病情。
6、經絡養生真的有效嗎?
只要疏通的到位,你又可以堅持的話,是非常有效來的,因為我們美容中心就有很多這樣的例子,中醫上說人是由氣和血組成,而經絡就是氣血運行的通道自,是貫穿於我們全身內聯五臟六腑,外絡皮膚表裡zd的連接通道,所以經常疏通經絡可以有效的預防亞健康,起到無病防病,有病治病的效果
7、痰濕體質如何養生
痰濕體質是醞釀現在所有生活方式病的最大溫床和土壤,在此基礎上,人很容易血壓高、血脂高、動脈硬化、糖尿病。中風等。 我們在享受物質生活的同時,一定不能迷失自我,人究竟是什麼?你不過是萬物之一,生物之一,你還能做敗到什麼程度呢?你有了病以後掏很多錢去治,然後又花很多錢去買家用電器,滿足自己的生活,出門以車代步,冷了用暖氣,熱了用空調,多舒服啊,帶來的代價是很多病。然後再去花錢看病,病好了再去工作再賺錢,再去買東西,再來享受。我們為什麼不能活得簡單一些呢?所以說很多人的病是自找的。 痰是廣義的痰:就是沒有用的津液,沒有用的廢物,氣血化源,水谷精微在代謝過程中的一個半成品。他本來應該化氣血,但是它加工到一半,它停下來了,這就是痰濕、廢物。沒有用的東西。狹義的就是呼吸道排出來的這個痰。 水谷精微在代謝過程中不暢順,產生的半成品叫痰,痰就是津液的堆積,津液、水液不能正常發揮它的作用,這就叫痰濕。體內的河流,這個水一定要是動的,「為有源頭活水來」嘛。。我們人體實際上時水做成的,尤其是女性和小兒,體重里邊水的成分更多。有細胞內的,有組織間的,人體的細胞實際上就是泡在水裡面的。這個水不是死水一潭,它一定是要活的,喝進去的水,吃進去的食物,被利用以後,他要通過小便,通過汗液,通過胡須給它排出去,這個過程一定要是順的。那麼這時,如果說你人體的這個河流,不暢通了,它就會積滯,一停下來就會形成痰濕。這個痰濕可了不得,它一停下來,停到你的肝臟就是脂肪肝,停到皮下就是肥胖,停到頭部經常頭暈腦脹,不清晰,停到你的心中那個胸悶氣短心慌。停到哪兒哪兒出現問題,有的還會起一些包塊。中醫講「百病皆由痰作祟」「頑痰生怪證」。你老治不好的病想想是不是痰在這作怪。痰濕體質實際就是體液在人體的這個代謝過程不順,它比較停滯,就像河流緩慢、污濁。它有諸於內就必然形諸於外,它一定有外在的表現可供我判斷。痰濕體質表現:1、外形: 「胖人多痰濕,瘦人多內熱」。痰濕重的人容易發胖,發胖的人通常是痰濕體質,這個在臨床實踐中很常見。因為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所以痰濕重的人經常身體沉重、比較笨重,腳步特別沉重;痰濕重的人坐的時候一屁股就坐那,顯得很笨重,坐在那就不愛動;不喜歡喝水。(舉例:一個痰濕體質的病人看雜志和廣告上說女人要想美容,每天都要喝八杯水,結果後來體重增加,腹脹得很,特別難受。你是痰濕體質,就要渴了再喝,水進到你身體里,就是要出得慢些,你再喝八杯水,你不是加重脾胃的負擔和膀胱的負擔嗎?它排布出去,你怎麼不會增重嗎?它排不出去,你肚子怎麼不脹啊?可見美容也要因人而異。痰濕的人吃水果,它就是不是舒服,根本不會帶來美容的效果。 痰濕體質在飲食上有一種習慣,多數愛吃偏鹹的東西。愛吃香濃的東西,就是口味偏重。口味偏重和痰濕體質之間是有明顯的因果關系;小便經常是渾濁的,即小便解出來不清晰,如果小便清白,像白開水,這是陽虛;正常的小便是淡黃色的、清澈的、透明的;如果小便時渾濁的起泡沫的,這是痰濕的一種表現。(這是指經常性的,不是指偶爾一兩天。) 還有痰濕體質的人出汗呈現兩極分化,一種出汗非常多,這是市太胖,胖了以後他行動起來容易出汗。但是有一種胖人不愛出汗,實際上他的這種不愛出汗和他容易發胖,形成痰濕體質是非常有關系的。所以臨床上減肥,一定要問他出汗情況怎樣的,如果它不愛出汗,就要看是不是不活動的緣故,如果不是的話就要注意這個減肥必須要把他的發函功能調動起來。出汗是一個非常做那個要的,起到調節體溫的作用,另外出汗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排泄過程。出汗出的不是清水,它里邊排出很多代謝的廢物,你老不出汗,對人體影響會越來越大。等於說一個排毒的途徑被卡住了。 所以女性美容一定要有六通:月經通,大便通,水道通,穀道通,血脈通,情緒通。水道通就是小便通,毛孔要通,一定要出汗。有這六通,你就不會出一些嚴重的問題。稍微有一些變化,你很快就調整了。如果你汗出少的話一定要想辦法多出汗,不出汗的話痰濕體質很難改善。 痰濕體質的人大便發粘,解大便很不順,它不一定干,就是非常粘滯,廁所里沖不掉的。 舌像:舌體一定是胖大的,舌苔是偏厚的,所以你舌體又胖大,舌苔又偏厚,你不要秋凍人家進補,你也去進補,你越補舌苔越厚,越補痰濕越重,越補你越胖。越補糖尿病就和你更有緣分。2、神方面: 痰濕體質的人反應會慢一些,人的形體反應啊,情緒反應啊,會慢一些。經常神昏,頭重,很明顯的。假如你到了中年以後,經常頭昏,頭重,想睡,注意,這就是向痰濕體質轉化的一個表現。你吃完以後,脾胃消化不好,痰濕壅盛,蒙蔽清陽,飯後就會胸悶又頭昏腦脹的,這個適合就要注意了。(反應慢:眨眼都比別人慢半拍)濕氣它有一個特點,它粘滯,在你形體上有特徵反應,在你的功能上有反應。在你的神方面也有反應。痰濕體質形成原因: 1、先天遺傳比較重要。所以我經常可以看到一些代謝疾病、生活方式病等,除了生活方式上,它有很明顯的家族史,比如糖尿病、高血壓、痛風、高脂血症等等。 2、長期的口味偏咸,吃鹽太多是促生和加重痰濕體質一個非常重要的飲食因素。 3、年輕的時候吃太多冰凍寒涼的東西,這樣會促生和加重你的體質偏頗,比如說會加重你的陽虛體質,會加重你的氣虛體質,也會加重你的痰濕體質。吃冰凍的東西太多,就傷脾胃,傷了脾胃有的人就表現為:「脾為生痰之源,肺為儲痰之器」,你脾為被傷後,就會氣血化源不足,它就在那生痰,半成品,所以他就有一個後果,形成痰濕體質。而且這種痰濕體質往往和陽虛夾雜在一起,這種痰濕和陽虛合起來,一旦發胖,它就是一個重度的肥胖。而且很不好搞。 4、長期熬夜。只要他長期熬夜,他的舌像就呈現出一種典型的痰濕壅盛的舌像:舌苔厚膩,久久不退。你如果是長期的舌苔厚膩,久久不退,那基本上可以斷定是痰濕體質,濕氣很重。所以總是熬夜特別促生痰濕體質。機理如下:你老熬夜,它影響膽氣的疏泄,影響到膽的話就會影響到肝,肝接著就影響到脾,它這是環環相扣。痰濕體質易感病: 1、肥胖、高血壓。、高脂血症、痛風、最易中風、心肌梗死、脂肪肝。 2、皮膚不好,油性皮膚為主,一生就是囊腫型痤瘡,預後不好,坑坑窪窪的。 3、月經不調,以閉經為主、月經量少。所以我們經常看到,月經不來的女孩子,逐漸逐漸地發胖了,或者是體重越來越胖,胖到一定程度,月經開始減少。燒到一定程度,閉經了。閉經以後更胖,怎麼調都難調過來。不好見效。所以痰濕體質基礎上引起的發胖。月經不調,攪在一起是很難搞的。 4、慢性咽喉炎。慢性咽喉炎不能一概而論的,有的是基於陰虛體質,這時一定要潤;有的慢性咽喉炎是基於痰濕體質,這個歌時候要化痰、理氣、散結。治療完全都不一樣的。 5、痰濕體質容易和鬱症相伴而生。郁證是什麼呢?大致有點類似於抑鬱症。凡是短期內的體重暴漲,暴肥的都和情緒有關。它一般都是發生不良的生活事件(突然的加人亡故、失業。失戀、離婚等等、大學畢業找不到工作,又礙於自尊心很難受,這種人有些就容易暴肥。)所以減肥一定要問有沒有情緒問題,有的話一定要先解決他這個郁。減肥是個非常復雜的事,他和醫生的技術有關系,還和個人的修為有關系。還和你的遺傳有關系。大家對針灸減肥要有一個客觀的認識,他不過是減肥的方法之一。有的適用有的不適用,有的有效,有的無效。痰濕體質應對措施: 脾是生痰之源,它的源頭是在脾胃。所以這還是一個好好保護脾胃的問題。但是這個脾胃呢,它有可能是虛,加工能力不行,這時它產生痰濕。還有的是脾胃功能本來蠻好的,你太貪吃了,太貪涼了,太愛熬夜了。脾胃越不喜歡什麼,你越給他強加什麼。好了,我不幹了。乾脆不給你運化了。你吃吧,你吃我全部給你化痰濕,我怠工。所以要好好保護脾,它和氣虛一樣。「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所以李東垣認為「百病皆由脾胃而生」。 養生原則就是在保護脾胃的基礎上適當地再去去濕,適當地梳理氣機,讓人的內環境盡量地清潔一些。1、飲食上: 控制食量、吃飯要吃七分飽,不要暴飲暴食,速度不要過快,要少吃鹽,特別不要宵夜,必須吃早餐(吃早餐是改善痰濕體質、減肥的第一步),飲食宜清淡,偏溫燥的或者有祛濕作用的。 比如有個病人,梅雨季節,痰濕體質的人會很難受,大便發粘,小便混濁,誰、睡也睡不好覺,因為痰濕一重,它就會停到中焦,晚上陽氣不能潛藏,所以也睡不好覺。這時候可以吃點麻辣燙,出一身大汗,如果還不出汗的話,接著去運動。 祛濕的食物:淮山、白扁豆、薏米、赤小豆、鯽魚、生薑。 生薑非常適合痰濕體質的人,能散濕,暖脾胃,促進發汗。最適合女性夏天來飲用,用法:泡茶,姜配紅糖、棗,煮幾分鍾,夏天堅持喝一段,情緒穩定,耐熱強,膚色好。一般人可以用三四片姜,痰濕體質明顯的可以多,放到七片姜,如果你是痰濕體質,又不是太胖,你就放三四片就可以了,如果月經不是很好,來的時候淤血快很多,多放點紅糖,這樣對女性非常好。但是有一種比方說男性他也是痰濕體質,他又抽煙又喝酒,那生薑他可能有點受不了,抽煙喝酒多的人,他喉嚨容易受刺激。,可能會咳嗽,咳得很難受。但是生薑並不是隨時都可以用的,夏天吃最好。因為符合天地之道,但要注意晚吃生薑賽砒霜。「夏日伏陰在里,冬日伏陽在里」。夏天脾胃是虛弱的,氣血石外強中乾的,氣血都是外走,里邊反而虛。所以這時我們古人強調,夏天不能貪涼飲,這時候吃生薑可振奮。 脾胃,還可幫助氣血外達,所以我們感冒的時候吃生薑,它發汗,幫助氣血外達,正好應著天地之間的陽氣生發,立秋之後姜要少吃或者停吃,因為到了秋天以後,我們陽氣是逐漸收斂了,自然界生機開始收斂,樹葉都落了,小蟲子也開始蟄伏了,自然界的生命現象不像夏天那麼繁茂了。這個時候就不要再吃生薑了。因為生薑鼓舞氣血外發,他正好和自然界的趨勢是拗著的,繼續吃的話就可能睡不好覺了。俗話說「上床蘿卜下床姜,晚上生薑賽砒霜」.「冬吃蘿卜夏吃薑」因為冬天我們穿棉衣,不戶外活動,也不出汗,在這個基礎上還要大進補,要吃羊肉、狗肉,吃很多堅果,胃口大開,吃油炸花生,里邊塞滿了熱的東西,又積滯,外邊又不發汗,所以冬月伏陽在里,這個時候吃點蘿卜,第一行氣,第二它稍微偏涼一點,幫助消化。還能夠促進你的吸收,能夠讓你秋冬進補,補而不呆,補而不滯。如果你不注意這點秋冬蠻補,呆補,滯補的話,秋冬一旦發起熱毒之證,那非常厲害。如扁桃腺化膿,嚴重的中耳炎,皮膚出大膿瘡,這就是冬天的伏陽外發,它那個毒就厲害的多。一旦爆發起來,那個炎症非常明顯。所以冬天的時候你反而要吃一些稍微清涼的,即冬吃蘿卜。還有一句「上床蘿卜下床姜,晚上羅比賽砒霜」。就是說你晚上要休息了,氣血要內藏了,如果晚飯吃的再多一點,你吃點蘿卜行行氣,幫助消化,否則「胃不和澤寢不安」。因為積滯在里邊,所以睡不好覺。所以遇到睡不好覺,不要一上去就吃安眠葯,你要想想是不是消化積滯,你可能一調整消化系統,肚子一不脹,消化一好,不打嗝了,大便也暢通了,一下就睡好了。所以上床的時候為了幫助陽氣的潛藏,中焦讓它暢通,吃點蘿卜。下床就是起床了,一天之計在於晨,要振奮精神呢,氣血要外發,要提起勁來,所以要吃生薑。 另外,鹹的,酸的,寒涼的,膩滯的,收澀的東西都要少吃。有個成語叫「望梅止渴」,別說你吃了,看一下,說一下,口腔馬上就一嘴的津液出來了,所以中醫有句話叫「酸甘化陰」陰是津液,你本來痰濕體質就是津液多,發揮不了正常作用,再吃一些酸性的東西,它水更多,更痰濕。 基於陰虛體質的血脂偏高,可吃醋蛋來降血脂和治療動脈硬化,但是對於痰濕體質的人來說是極不合適的。比如山楂,要適可而止,痰濕重的人不能多吃,不僅不會減你的體重,反而會加重你的痰濕。還有苦寒的東西要少吃,比如前面講的陽虛氣虛,吃苦瓜就要適可而止,它增加痰濕。還有特別主要要少喝飲料,什麼含糖量高的飲料,甜能生濕,甘能生濕,肥甘厚膩生痰濕,所以飲料一定要少喝。西瓜也要少吃,痰濕體質的人吃西瓜不會減肥的。痰濕體質的人是最沒口福的人,要管住自己的嘴,水果,海鮮等都要少吃。痰濕體質是從一種復雜的生活方式、比較恣情縱欲的生活方式里產生,你要想改善它,就必須從這個方式里退出來。飲食回歸清淡,生活回歸簡單,不要去熬夜,多運動。比如農村裡邊,很少痰濕體質,氣虛體質比較多,痰濕體質以城市最常見。2、 生活起居方面: A、中年以後體檢時每年要檢查血脂血糖血壓,不能掉以輕心,痰濕體質就容易在這方面出問題。光測空腹血糖還不夠,最好測一下餐後血糖。 B、多曬太陽,陽光能夠散濕氣,陽光能夠振奮陽氣, C、養生是滲透在生活各個方面,濕氣重的人可以經常洗洗熱水澡,最好是泡浴。讓全身發紅,毛孔開張。泡浴熱水澡是小時起的一個很好的方法。 D、另外要注意運動出汗特別多的時候,不要馬上吹空調。不要馬上吹風扇,不要馬上去沖涼。因為這個時候最容易外濕內濕相合,非常傷身體。運動完以後一定要汗落了再去洗澡。 E、夏天要盡量少用空調,多出汗。在又濕又熱的環境下使用空調確實能夠減少一些夏天常見病、多發病的出現。但是空調的過度使用,會對我們的人群體質產生非常大的影響,因為如果太依賴空調的話,它是非常影響人與自然的關系的。我們知道,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春夏之季是陽氣生發,能量代謝,生命力特別旺盛的時候,秋冬的時候是潛藏,儲存能量的時候,生命就是在年復一年的春夏秋冬裡面完成生命過程的。這個是自然之道,你必須春天是生發的,夏天是消耗的,夏天無病三分虛,一定要保證一定程度上的無病三分虛,這個才能保證秋天,冬天進補,進去的補才是好的東西,才能被人體吸收,被人體利用,否則越補越痰濕,夏天一定要讓它消耗,如果過度依賴空調的時候,它不汗出,體內的濕氣就散發不出去,不汗出,它的能量消耗途徑就被截斷了。中醫講汗出的過程是一個能量消耗的過程,叫「陽加於陰為之汗」。如果憋在那不發散,那麼能量不消耗它就發胖。過去是過年後體重增加,吃的多,現在不是了,很多人是夏天體重增加,這就和空調的使用有關系。能量不消耗了,沒有酷夏了,沒有三分虛了。所以空調的使用和代謝綜合症了,和現代生活方式病了,和心腦血管疾病等應該是有關系的。 F、 秋冬不要太進補 G、穿衣服要盡量寬松一些,穿一些棉麻絲綢天然纖維的衣服,利於濕氣的散發。肥胖的人一定不要去穿塑形衣服,它非常妨礙濕氣的散發。兩種體質最適合穿天然纖維,痰濕體質和濕熱體質。3、簡易方葯: 黨參、扁豆、砂仁、陳皮、淮山、薏仁、赤小豆、白芥子、冬瓜皮、茯苓。都有一定的去痰濕的作用。但是這個葯不同,去痰濕的部位不同。比如白芥子,陳皮,主要是去肺部的,上焦的痰濕;陳皮如果和黨參、白扁豆合起來,它去中焦的痰濕,赤小豆主要是讓濕氣走於下。 常用的中成葯: 參苓白術散、絞股藍總甙片、陳夏劉君丸、排毒養顏膠囊。大便特別粘滯的時候,吃一點胖度養顏膠囊還是很不錯的,但是中病即止。4、四季保養: 秋冬不要進補,夏季不要多吃生冷的東西。痰濕體質的人多數胖,內熱重,煩躁,主要就更依賴空調和冷飲,但是越這樣約會加重你的體質偏頗。所以這點要特別注意。如果不注意的話你到中年老年以後會備受煎熬,發胖了以後,你特別容易往哪個心腦血管方面發去轉化。所以說病是自家生,上帝救不了你,醫生只是幫助你,你要想有一個良好的生命體驗,你必須管好你自己,健康是握在自己的手裡。5、經絡養生: 有幾個穴位:脾俞、胃俞、足三里、陰陵泉、水分、神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