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組織培養的分為哪四個階段?
1.無菌培養物的建立
(1)外植體的選擇
從植物體上切取下來用於組織培養的部分稱為「外植體」。某種植物組織培養成功與否和外植體的選擇是否適當有密切關系。選擇什麼樣的外植體,首先取決於下階段芽的增殖所採用的途徑。
如果用側芽增殖進行繁殖,可以切取植物枝條的頂芽和側芽。多年生木本植物隨年齡的增加,分生組織、莖尖和芽的培養困難也就增大了。若能從幼苗上取得材料則多數情況下會容易些。許多草本花卉的頂芽和植株上部的芽做分生組織和莖尖培養時成功率就比較高。
通過產生不定芽的增殖途徑時,可根據不同的花卉種類使用不同的外植體。大多數在花卉園藝栽培中用容易產生不定芽的器官作外植體,在培養中也容易產生不定芽。如非洲紫羅蘭、大岩桐和各種秋海棠的葉片;玉簪等花卉的花器官;百合、水仙等的鱗片或葉基部。
在利用體細胞產生胚狀體為增殖途徑時,常使用胚、分生組織或生殖器官作為外植體。
(2)外植體的滅菌
從植物體上切取的任何外植體在接種到培養基上之前必須經過嚴格的滅菌處理,將外植體表面的各種微生物全部去掉或殺死,以避免由此而引起培養基污染並導致外植體死亡。在消除微生物的同時還必須保存外植體的生活力。因此,使用什麼滅菌劑、多大濃度、處理多長時間,必須根據不同植物材料對滅菌劑的反應來決定。
目前,經常使用的滅菌劑有次氯酸鈉(商品名稱為安替福民)、雙氧水、升汞等葯的水溶液。莖尖、莖段和葉片等的滅菌,通常先用流動的自來水沖洗30分鍾以上,再在70%酒精中迅速地浸一下(約2~3秒鍾),再移至2%~10%次氯酸鈉水溶液中或0.1%~0.2%升汞溶液中浸泡3~15分鍾。使用的濃度和處理的時間長短,需視外植體的老嫩、角質層厚薄來決定。滅菌後立即用無菌水(經過滅菌的水)沖洗3次以上,升汞需多次沖洗,以去掉殘存的汞離子。
(3)外植體的接種
工作人員接種前需剪指甲,用肥皂和流動的自來水洗凈雙手,戴口罩、帽子,穿工作服。雙手在接種前還需再用70%酒精擦拭。工作時不要講話。
經過滅菌的外植體在無菌的條件下接種到已備好的培養基上。通常這一工作必須在超凈工作台上進行。提前20分鍾將超凈台啟動,並用70%酒精擦凈檯面。開始工作時先點燃酒精燈。接種時,先在超凈台內打開培養基瓶口的包紙,在火焰上烤一下瓶口,再開啟瓶蓋。用無菌刀(在火焰上烤過)根據需要將外植體切塊,再用無菌鑷子將外植體小心地放在培養基的表面。再用火焰烤一下瓶口和瓶蓋後,蓋好,包上原來的牛皮紙。如此,即完成一瓶的接種工作。接種後及時寫好記錄和標簽。
2.芽的增殖
外植體接種在培養基上以後是通過三條途徑來增殖的:側芽不斷形成和生長、外植體或愈傷組織上產生不定芽和胚狀體。目前在花卉快速繁殖的組織培養中,使用最多的是側芽和不定芽。
(1)促進側芽的大量分化和生長
高等植物的葉腋間都有腋芽,也叫側芽,有條件時側芽可以萌發、生長。用外源的細胞分裂素可以打破頂端優勢對側芽生長的抑制,從而促進側芽的分化和生長。利用這一方法,在培養基中添加適量的細胞分裂素(有時也加入少量生長素),由於細胞分裂素的持續作用,側芽不斷分化和生長,逐漸形成芽叢。反復切割並轉接到新的培養基中繼代培養,即可在短期內得到大量的芽。
有些植物種類,即使在含有細胞分裂素的培養基上頂端優勢也不能打破,接種的莖尖和芽不分枝,只長成一條莖。在這種情況下可以用切段法,把莖分切成許多段,使每段帶有一枚葉片,即一個側芽,再接種在培養基上,使側芽萌發、生長、伸長。如此繼代培養,加速繁殖。這種做法實際上是在試管內進行微型扦插繁殖。在國內馬鈴薯和葡萄的快速繁殖(組織培養)就是採用這種方法。
在花卉的組織培養快速繁殖中,上述兩種方法結合使用,效果更好。
為促進側芽分化和生長,在培養基中添加細胞分裂素的濃度為0.1~10毫克/升。常用濃度1~2毫克/升,也有使用高濃度的。在幾種細胞分裂素中用得最多的是六苄基氨基嘌呤、細胞激動素和異戊基腺苷。
在使用細胞分裂素的同時,往往還加入少量生長素,以促進側芽的生長。常用的有萘乙酸、吲哚丁酸、吲哚乙酸。也可用赤黴素,使用濃度為0.05~1毫克/升。
用側芽增殖法繁殖出來的後代,能保持原品種的優良特性,不因培養條件的影響發生變異。這一點對花卉園藝作物的繁殖是十分重要的。
(2)誘導不定芽
外植體上現存的頂芽和側芽以外的任何組織器官上形成的芽,稱為不定芽。許多花卉在一般的栽培條件下,其器官上可以產生不定芽。如蟆葉秋海棠、非洲紫羅蘭的葉片在扦插床上,每枚葉片可以產生十幾個芽。在組織培養的條件下,加上植物激素的作用,可以使這種能力得到很好的發揮,每個葉片的切塊在培養基上可產生成千上萬個芽。
另外,在組織培養的條件下,能使通常不能產生芽的器官產生不定芽,如玉簪的花蕾等。
誘導外植體產生不定芽,所使用的細胞分裂素和生長素的比例,多半是前者大於後者,也有時兩者相等。常用的細胞分裂素有六苄基氨基嘌呤、細胞激動素和玉米素。其濃度在0.1~10毫克/升范圍內。生長素是萘乙酸、吲哚丁酸和吲哚乙酸。使用濃度低於細胞分裂素。
3.根的誘導
在分化側芽和不定芽的培養基上長出的芽或嫩枝,一般情況下是不會產生根的。必須將高1~3厘米的芽切下,接種到無激素的培養基上生根。多數花卉的嫩枝本身可以產生豐富的生長素,促進生根。有些花卉需要在生根培養基中加入少量的生長素,如萘乙酸、吲哚丁酸、吲哚乙酸等,濃度約為0.05~5毫克/升。也可將嫩枝剪下出瓶,插在扦插床上發根。多數情況下草本植物比木本植物生根容易;在栽培中扦插容易生根的花卉,試管培養中也易生根。
在誘導生根的過程中使用的基本培養基與第一階段相同,還可以使用原培養基濃度1/2或1/3或1/4的培養基。糖的濃度可降至1.0%~1.5%,以增強植物的自養能力。這時期還可以相應地提高光照強度。瓊脂的用量可降至0.8%。這樣,在小苗出試管時根的損傷小,帶的瓊脂少而稀薄,容易洗凈,不易發霉、腐爛,易成活。
4.試管苗出瓶和移栽
試管苗在瓶內,處於光照和溫度恆定、無菌、高濕的環境中,與瓶外的環境相差甚大。若直接將小苗移出栽植,容易死亡。為增加試管苗對外界的適應能力,需逐步地對小苗進行鍛煉。
試管苗出瓶前需打開瓶塞,鍛煉1~2天。但不要時間太長,否則培養基會生霉,導致小苗腐爛。
從試管中取出小苗時盡可能不帶或少帶培養基。取出後用清水輕輕將根部殘存的培養基洗去,再栽種到培養土中。
栽植試管苗可用淺盆或溫床,土壤可用透水、通氣好的腐葉土或泥炭土加1/3的珍珠岩,也可用砂壤土。土壤最好經過蒸氣滅菌,以免病蟲危害。栽植的方法可以參照播種繁殖中移苗的做法。移苗初期注意保持較高的溫度(20~25℃)和濕度。
2、簡述組織培養的理論基礎。如何實現體細胞的生長?
、植物組織培養的原理是植物細胞具有全能性。植物的組織培養廣義又叫離體培養,指從植物體分離出符合需要的組織、器官或細胞,原生質體等,通過無菌操作,不算真正的植物激素)。 (2)生長素 :IBA(乙哚丁酸,也指在培養過程中從各器官上產生愈傷組織的培養,愈傷組織再經過再分化形成再生植物、激素作用:
(1)細胞分裂素: ①玉米中分離出了一種類似於激動素的細胞分裂促進物質,命名為玉米素(zeatin,Z,ZT),玉米素是從高等植物中分離得到的第一種天然細胞分裂素。②NAA,促進細胞分裂; ④KT = kinetin是激動素,人工合成的生長素 )IAA(吲哚乙酸,較為普遍)
3、薄壁組織、葉肉組織,由於激動素不是植物自身含有,植物生長素、植物組織培養中的激素:
(1)細胞分裂素,細胞分裂素,也是細胞分裂素的一種(嚴格地說; ③6-BA,6苄基腺嘌呤,萘乙酸。
2、胚乳等進行培養獲得再生植株,在無菌條件下接種在含有各種營養物質及植物激素的培養基上進行培養以獲得再生的完整植株或生產具有經濟價值的其他產品的技術。狹義是指組培指用植物各部分組織,如形成層
3、組織培養的一般過程是怎樣的
植物細胞組織培養
一.實驗目的
植物細胞和組織培養的技術性強,要求無菌操作,通過本實驗可初步掌握常規的組織培養技術,加深對無菌操作的了解.
二.實驗原理
植物的全能性:植物體的任何一個細胞都具有生長分化成為一個完整植株的能力,稱為植物的全能性.
植物組織培養就是利用植物的全能性進行離體無菌植物培養的一門技術.植物組織培養按其原始意義,就是指愈傷組織培養.但發展至今,其范圍日益擴大,已包括植物和它的離體器官、組織、細胞和原生質體的離體無菌培養.因此,擁有幾種不同水平的培養技術,即整體的、器官的、組織的、細胞的和原生質的培養技術.它們的涵義是:
1.植株培養.指以具備完整植株形態的材料(如幼苗和較大的植株)外植體的無菌培養.
2. 胚胎培養.指以從胚珠中分離出來的成熟或未成熟胚為外植體的離體無菌培養.
3. 器官培養.指以植物的根,莖,葉,花,果等器官為外植體的離體無菌培養,如根的根尖和切段,莖的莖尖,莖節和切段,葉的葉原基,葉片,葉柄,葉鞘和子葉,花器的花瓣,雄蕊(花葯,花絲),胚珠,子房,果實等的離體無菌培養.
4. 組織培養.指以分離出植物各部位的組織(如分生組織,形成層,木質部,韌皮部,表皮,皮層,胚乳組織,薄壁組織,髓部等),或已誘導的愈傷組織為外植體的離體無菌培養.這是狹義的組織培養.
5. 細胞培養.指以單個的游離細胞(如用果酸酶從組織中分離的體細胞,或花粉細胞,卵細胞)為接種體的離體無菌培養.
6. 原生質體培養.指以除去細胞壁的原生質體為外植體的離體無菌培養.
本實驗選擇煙草和豌豆為材料,煙草(Nicotiana)屬茄科植物,是重要的工業原料,也是植物組織培養的四大典型實驗植物(煙草、矮牽牛、胡蘿卜、芸苔)中重要的一種,它的研究的最為廣泛,也始終領先於其他的植物材料,目前,66個煙草品種中,再生成植株的有16個種,通過花葯培養再生成花粉植株的有12個種,通過原生質體培養再生成植株的有20個種,通過煙草的種內和種間原生質體融合再生成雜種的植物分別為3個和12個種.豌豆(Pisum sativum)屬豆科植物,是糧食、飼料和重要的蔬菜作物,也是遺傳學家和植物生理學家感興趣和樂於採用的實驗植物,豌豆的根、莖、子葉、下胚軸、上胚軸、花芽等外植體,皆可形成愈傷組織,其中莖尖、幼胚、幼葉等器官可成功的再生成植株.莖尖培養可包括小至十幾微米的莖尖分生組織(生長點)和大至幾十毫米的莖尖或更大的芽培養.在實踐應用上,常採用生長點的培養使患病植物去病毒,以達到挽救優良品種,提高產量和質量之目的.
三.實驗材料
儀器設備
1.酒精燈、100ml三角燒瓶,9厘米培養皿;
2.鑷子、剪刀、解剖針;
3.雙筒解剖顯微鏡;
4.光照培養箱或溫室;
材料和試劑
1.材料 煙草無菌苗、豌豆幼苗.
2.試劑
(1)MS培養基,植物激素:NAA、6-BA等;
(2)飽和漂白粉液(次氯酸鈉);
(3)70%酒精、100%酒精、酒精棉球;
(4)無菌水
四.實驗步驟
1.煙草無菌苗的快速切繁—繼代培養:(要求完全無菌操作)
每組一瓶煙草無菌苗,請細心操作,以免污染.
(1) 在實驗台上,點著酒精燈,將雙手用酒精棉球擦拭消毒,打開生長好無菌煙草苗的三角瓶,三角瓶的瓶口使用前後需在酒精燈外焰上燒過滅菌.
(2) 用滅菌的鑷子輕輕捏出1株幼苗,用滅菌的剪刀將無菌苗剪成0.5-1厘米的小段,要求每段至少包含一個生長點,直接剪入盛有MS培養基的三角瓶中,每一個切段必須直接接觸培養基,三角瓶口重新燒過滅菌,並重新封好口.
(3) 在光照培養箱中15~25℃,16小時光照條件下培養4周,可長成完整植株,能用於田間移栽.
2.豌豆苗的莖尖培養
⑴ 取發芽6天的豌豆幼苗10株,簡取1厘米左右的莖尖,浸入70%的酒精中1分鍾,再浸入飽和次氯酸鈉溶液中消毒15分鍾,(此步以後要求無菌)用無菌水中沖洗5次,在滅菌的濾紙上吸干水分,放入滅菌的培養皿中.
⑵ 在雙目解剖鏡下,用滅菌的解剖針剝去幼葉露出生長錐,用滅菌的解剖針挑取帶著兩至三個葉原基的生長錐.
⑶ 將挑好的莖尖移到MS+10.7μmol/L萘乙酸(NAA)+4.4μmol/L 6-苄基腺嘌呤(6-BA)的培養基上誘導愈傷組織形成,用封口膜將培養皿封好.
[4]在恆溫培養箱中,26℃下,培養六周,形成愈傷組織,經繼代後,可用於生根培養.
第46批a7 2014-12-06
4、組織培養有什麼優點和缺點?
優點:
1、繁殖速度快、繁殖系數大:用試管快繁技術繁殖, 可節約繁殖材料,只取原材料上的一小塊組織或器官就能在短期內生產出大量市場所需的優質苗木, 每年可以繁殖出幾萬甚至數百萬的小植株,既不損傷原材料又可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
2、繁殖方式多:有短枝扦插、芽增殖、原球莖、器官分化和胚狀體發生。適用的品種多,據文獻報道組培成功的植物種類達1500多種,正真能產業化生產的有幾百種。特別適用於不能通過扦插繁殖植物的快速繁殖,如蘭花、百合、非洲菊等等。雖然木本植物的組培比草本要難,通過科研人員的努力,已在楊樹、桉樹許多植物上獲得成功。
3、繁殖後代整齊一致,能保持原有品種的優良性狀:試管繁殖是一種微型的無性繁殖,它取材於同一個體的體細胞而不是性細胞,因此其後代遺傳性非常一致,能保持原有品種的優良性狀。對保質、保純有著特殊作用。可獲得大量的統一規格、高質量的苗木,苗木商品性好。
4、可獲得無毒苗:採用莖尖培養的方法或結合熱處理除去絕大數植物的病毒、真菌和細菌,使植株生長勢強、花朵增大、色澤鮮艷、抗逆能力提高、產花數量增加。
缺點:
1、和常規營養體繁殖比生產成本高問題:在進行組培產業時通過選擇高效益、名特優、珍稀等植物進行組培商品化生產,取得更高的經濟效益。
2、組培苗煉苗難、移栽成活率較低問題:現在通過培育健壯的組培苗、調控環境因素、選擇適宜的基質,使組培苗移栽成活率達到90%以上。
按外植體分,植物組織培養可分以下幾類:
1、胚胎培養植物的胚胎培養,包括胚培養、胚乳培養、胚珠和子房培養,以及離體受精的胚胎培養技術等。
2、器官和組織培養器官培養是指植物某一器官的全部或部分或器官原基的培養,包括莖段、莖尖、塊莖、球莖、葉片、花序、花瓣、子房、花葯、花托、果實、種子等。組織培養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包括各種類型外植體的培養。狹義:包括形成層組織、分生組織、表皮組織、薄壁組織和各種器官組織,以及其培養產生的愈傷組織。
3、細胞培養細胞培養包括利用生物反應器進行的,旨在促進細胞生長和生物合成的大量培養系統和利用單細胞克隆技術促進細胞生長、分化直至形成完整植株的單細胞培養。
4、原生質體培養植物原生質體是被去掉細胞壁的由質膜包裹的、具有生活力的裸細胞。
(4)組織培養生長擴展資料:
組織培養推動了植物遺傳、生理、生化和病理學的研究, 已成為植物科學研究中的常規方法。花葯和花粉培養獲得的單倍體和純合二倍體植株, 是研究細胞遺傳的極好材料。在細胞培養中很容易引起變異和染色體變化, 從而可得到作物的附加系、代換系和易位系等新類型, 為研究染色工程開辟了新途徑。
細胞培養和組織培養為研究植物生理活動提供了一種極有力的手段。植物組織培養工作曾在礦質營養、有機營養、生長活性物質等方面開展了很多研究, 有益於了解植物的營養問題。
用單細胞培養研究植物的光合代謝是非常理想的,光自養培養研究也是十分有效的。在細胞的生物合成研究中, 細胞組織培養也極為有用, 如查明了尼古丁在煙草中的部位等。細胞培養為研究病理學提供了方便, 如植物的抗病性就可以單細胞或原生質體培養進行鑒定, 幾天之內就可以得到結果。
5、植物組織培養的過程中為什麼加入生長
①植物組織培養過程中,試管苗光合作用需要的CO2來源於空氣和細胞呼吸,不需要另外提供,①錯誤;②植物組織培養過程中,培養基中加入有機物提供碳源和調節滲透壓,②正確; ③生長素能促進植物生長,③正確; ④細胞分裂素能促進細胞分裂,在培養的不同時期對兩者的比例會有不同要求,在再分化過程中,生長素高,促進根的分化,細胞分裂素比例高,促進芽的分化,④正確;⑤一般用蒸餾水和去離子水配製培養基,⑤正確; ⑥礦質元素包括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大量元素有N、P、K、S、Ca、Mg、Na,微量元素有Mn、Zn、B、Mo、Fe,⑥正確.故選:C.
6、如何進行組織培養
專家解答
組織培養繁殖法是利用細胞的全能性和組織的再生能力,切取草莓植株的部分組織或器官,在無菌條件下,接種到人工配置的培養基上,使之發育成完整的植株。草莓組織培養繁殖的優點是:
(1)植株健壯結果好任何植物在長期的無性繁殖過程中都容易感染病毒,受到病毒感染的植株生活力衰退,產量降低,品質變劣。而組織培養繁殖的整個過程是在無菌環境中進行的,對於做繁殖材料的莖尖也要進行脫毒處理,這樣所得的秧苗不含或少含病毒,比一般秧苗葉片大而厚,葉色濃綠;生長健壯且整齊一致;結果期延長3周,平均增產20%左右;果個大,品質優。
(2)繁殖速度快利用組織培養法繁殖草莓,一年內一個分生組織可獲得幾千株甚至幾萬株秧苗,這種繁殖方法對加速新品種推廣,特別是對抽生匍匐莖低的品種的繁殖更為有利。
(3)繁殖不受季節限制組織培養是在操作室和配套溫室中進行的,不受外界環境條件的影響,一年四季均可生產,在人工控制條件下,可進行工廠化育苗。
(4)節省土地,利於種質保存用組織培養法繁殖是在實驗室中進行的,對露地佔用少。所以,不僅節省土地,便於管理,而且對保存種質資源更加安全。
組織培養繁殖有以下幾個步驟:
(1)配製培養基常用的培養基是MS培養基、懷特培養基,其配方見表11。
①配製母液。將營養成分中大量元素擴大10倍,微量元素擴大100倍。把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有機生長物質分別貼上標簽,放在3~5℃環境中待用。植物生長調節劑如6-苄基嘌呤、激動素用少量0.5摩爾/升的鹽酸溶解,萘乙酸用酒精溶解,溶解後加水稀釋。
②培養基配製。將所要用的瓊脂加熱溶解,加入蔗糖攪拌,配製成瓊脂-蔗糖液。然後按量把配製好的母液置入准備好的容器中,接著把瓊脂-蔗糖液也置入同一容器中,充分攪拌,定容到規定的體積。
③調整酸鹼度。瓊脂培養基加熱滅菌時,pH會降低0.1~0.3,所以在加熱前用0.1摩爾/升的鹽酸或氫氧化鈉液調整培養基的pH。
④高溫消毒。把培養基趁熱注入試管或三角瓶內,注入量為容器容積的1/3左右,塞上棉塞,縛緊,放入高壓蒸汽鍋內滅菌。蒸汽鍋壓力維持在78.5~98千帕,時間為10~20分鍾。
單位:毫克/升序號化合物MSWhite1硝酸鉀(KNO3)1900802硝酸銨(NH4NO3)1650-3四水硝酸鈣[Ca(NO3)2·4H2O]-3004硫酸鈉(Na2SO4)-2005七水硫酸鎂(MgSO4·7H2O)3707206七水磷酸二氫鈉(NaH2PO4·7H2O)-16.57磷酸二氫鉀(KH2PO4)170-8氯化鉀(KCl)-659一水氯化鉀(KCl·H2O)440-10四水硫酸錳(MnSO4·4H2O)22.37.011七水硫酸鋅(ZnSO4·7H2O)8.63.0表11營養基配方序號化合物MSWhite12硫酸鐵[Fe2(SO4)3]-2.513五水硫酸銅(CuSO4·5H2O)0.0250.00114氧化鉬(MoO3)-0.00115硼酸(H3PO3)6.21.516碘化鉀(KI)0.830.7517六水氯化亞鈷(CoCl2·6H2O)0.025-18二水鉬酸鈉(Na2MoO4·2H2O)0.25-19肌醇10010020煙酸0.50.321鹽酸硫胺素0.40.122鹽酸吡哆醇0.50.123甘氨酸2.0324蔗糖300002000025瓊脂100001000026pH5.85.6表11營養基配方(續)-1(2)選材與消毒選取健壯植株上充實、小葉尚未展開的匍匐莖先端3厘米左右的幼嫩組織作培養材料。將材料用潔凈流動的清水沖洗0.5~1個小時,然後用70%的酒精浸泡1分鍾,再用0.1%升汞水浸泡7分鍾,最後用無菌水沖洗2~3次。
(3)接種在無菌的超凈工作台上,用鑷子去掉莖尖組織的葉片,在解剖鏡下,用消過毒的刀片切取莖尖分生組織0.3~0.5毫米大小,放入備用的培養基上。
(4)初代培養將接過種的試管或三角瓶放置在溫度25~28℃,光照強度2000勒克斯,每天照射10小時的無菌條件下進行培養。10~15天接種物開始萌發,再經7~10天接種物產生很多小芽,形成芽叢;3個月後,無根苗長至3~4厘米。這時初代培養結束。
(5)繼代培養當初代培養的無根苗長到3~4厘米時,將其取出進行生根培養。把剩下沒達到3~4厘米的芽,按3~4個芽為一個芽叢重新分開,再重新植入同種培養基(初代培養基)上進行增殖培養,這種增殖培養稱繼代培養。1個月左右新的一批無根苗又繁殖出來,再用同種方法進行下一次繼代培養。
(6)生根培養將初代培養或繼代培養的高度已達到3~4厘米的無根苗,扦插到珍珠岩內進行生根培養。生根培養的苗床溫度保持在18~20℃,空氣濕度在80%以上,珍珠岩中要噴灑營養液和生根素。20天以後,當秧苗長出3~4條,長度達1.5~2.5厘米的根系時,可進行移栽鍛煉。目前國內比較常用的營養液配方見表12。
化合物名稱園試配方化合物用量毫克/升毫摩/升元素含量(毫克/升)大量元素總計(毫克/升)Ca(NO3).7P41MgSO4.7H2O4932Mg48S64Na2Fe-EDTA20-Fe2.8H3BO32.86-B0.5MnSO4·4H2O2.13-Mn0.05ZnSO4·7H2O0.22-Zn0.05CuSO4·5H2O0.08-Cu0.02(NH4)6Mo7O24·4H2O0.02-Mo0.01N243P41K312Ca160Mg48S64表12營養液配方註:參引2001年張福墁主編《設施園藝學》。
(7)移栽當秧苗已長出3~4條1.5~2.5厘米長新根時,可移栽到室外進行土壤育苗。移栽後的前兩周應覆蓋薄膜與覆蓋遮陽網,保持土壤和空氣濕度,緩苗後撤除覆蓋物。
提示板
組織培養能培育優質的壯苗,但技術要求比較嚴謹,目前還只在科研院所進行。隨著科技的進步,大型繁育場將逐步得到推廣。無毒育苗將是草莓苗木繁育的主要手段。
7、在植物組織培養的過程中為什麼加入生長
首先明確一點,植物組織是可以光合作用的,因為它已經有葉子了,只不過很小,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達到短暫的動態平衡,時間長了就不行。
8、什麼是組織培養
什麼是組織培養
組織培養就是在無菌的情況下,將植物體內的某一部分器官或組織,如莖尖、芽尖、形成層、根尖、胚芽和莖的髓組織等從植物體上分離下來,放在適宜培養基上培養,經過一段時間的生長、分化最後長成一個完整的植株。組織培養是加速植物繁殖、創造優良品種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它可以為農業生產提供許多優良的新品種,也為農業生產工廠化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前景。
組織培養之所以能成功,主要在於植物的再生能力和植物細胞的全能性。高等植物的再生能力是普遍存在的,如柳枝的插條能成活,收割後的稻茬能長出新稻等都是再生現象。離體組織只要供應充足的營養,適宜的溫度和濕度,保證光照和不受雜菌污染,完全可以長成一株完整的幼苗。從植物的單個細胞來看。一個植物體內的所有細胞都含有母體的全套遺傳信息,每個細胞都有發育成完整植物的特性。植物細胞的這種特性就稱為細胞的全能性。植物物體內的所有活細胞都具有這種能力。
組織培養對所需的培養基要求是極其嚴格的。這種培養基含有糖、氨基酸和各種礦物質,以及適量的不同比例的各種植物激素。不同的植物器官和組織,甚至不同發育時期和不同年齡的同一器官所需的培養基都不同。
利用組織培養法培養出的植株,第一階段都必須經過試管培養階段,所以利用此法培養出的植株又稱為「試管植物」。
9、下列哪種是不常見的組織培養生長方式(A先形成愈傷組織再分化(B早熟萌發(C胚狀生長(D先胚根後胚芽?
A、離體植物器官、組織或細胞(外植體)脫分化形成愈傷組織,A正確;
B、愈傷組織再分化形成根、芽等器官進而形成新的植物體,B錯誤;
C、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能促進細胞分裂分化,在再分化過程中,生長素高,促進根的分化,細胞分裂素比例高,促進芽的分化,C正確;
D、在愈傷組織細胞中,含有DNA的細胞器線粒體,能夠進行復制和轉錄,所以能發生鹼基互補配對;核糖體是合成蛋白質的場所,所以也發生tRNA和mRNA的鹼基互補配對,D錯誤.
故選:B.
10、植物組織培養大概用多長時間能長成植物?是長成植物???謝謝!
植物組織培養是由於人為控制培養條件,根據不同植物不同部位的不同要求而提供不同的培養條件,因此生長較快。另外,植株也比較小,往往20-30天為一個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