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頭翁15克,黃連6克,黃柏12克,秦皮12克可以治結腸炎嗎?
沒什麼作用的。
結腸炎吃這個沒有什麼作用的,結腸炎不同一搬的腸炎的。
你是不是大便有白色粘液?就是下痢?
這白頭翁湯是治一搬的腸炎的,而且脾胃虛弱者要慎用。
乙狀結腸炎。
2、請問秦皮,陳皮,枳殼,北芪這四葯方對排尿酸可否?謝謝
秦皮 性味苦,寒。清熱燥濕中葯。主治:清熱燥濕、清肝明目、平喘止咳。用於熱毒瀉痢、目赤腫痛、目生翳障。現在葯理分析:對尿量及尿酸排泄的影響早年報告秦皮甙有利尿作用,能促進家兔及風濕病患者尿酸的排泄建議針對自己的情況,最好不要單味葯服用,聯合用葯,效果會更加
3、秦皮,冬瓜籽和黑木耳泡水有什麼做用
營養價值
1、木耳中鐵的含量極為豐富,故常吃木耳能養血駐顏,令人肌膚紅潤,容光煥發,並可防治缺鐵性貧血;
2、木耳含有維生素K,能減少血液凝塊,預防血栓症的發生,有防治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的作用;
3、木耳中的膠質可把殘留在人體消化系統內的灰塵、雜質吸附集中起來排出體外,從而起到清胃滌腸的作用;
4、它還有幫助消化纖維類物質功能,對無意中吃下的難以消化的頭發、谷殼、木渣、沙子、金屬屑等異物有溶解與烊化作用,因此,它是礦山、化工和紡織工人不可缺少的保健食品。
5、它對膽結石、腎結石等內源性異物也有比較顯著的化解功能;
6、木耳含有抗腫瘤活性物質,能增強機體免疫力,經常食用可防癌抗癌。
功效與作用:
1、對血液系統的影響 2、對核酸和蛋白生物合成的影響 3、降血脂及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
4、延緩衰老作用 5、抗輻射及抗炎作用 6、抗潰瘍作用
7、降血糖作用 8、抗生育作用 9、抗癌、抗突變作用
木耳的功效:
木耳味甘、性平,歸胃、大腸經;具有益氣、潤肺、補腦、輕身、涼血、止血、澀腸、活血、強志、養容等功效;主治氣虛或血熱所致腹瀉、崩漏、尿血、齒齦疼痛、脫肛、便血等病症。
1. 木耳中鐵的含量極為豐富,故常吃木耳能養血駐顏,令人肌膚紅潤,容光煥發,並可防治缺鐵性貧血;
2. 木耳含有維生素K,能維持體內凝血因子的正常水平,防止出血;
3. 木耳中的膠質可把殘留在人體消化系統內的灰塵、雜質吸附集中起來排出體外,從而起到清胃滌腸的作用;
4. 它對膽結石、腎結石等內源性異物也有比較顯著的化解功能;
5. 它還有幫助消化纖維類物質功能,對無意中吃下的難以消化的頭發、谷殼、木渣、沙子、金屬屑等異物有溶解與烊化作用,因此,它是礦山、化工和紡織工人不可缺少的保健食品
6. 木耳含有抗腫瘤活性物質,能增強機體免疫力,經常食用可防癌抗癌。
適合心腦血管疾病、結石症患者食用,特別適合缺鐵的人士、礦工、冶金工人、紡織工、理發師食用.
木耳不宜與田螺同食,從食物葯性來說,寒性的田螺,遇上滑利的木耳,不利於消化,所以二者不宜同食。患有痔瘡者木耳與野雞不宜同食,野雞有小毒,二者同食易誘發痔瘡出血。木耳不宜與野鴨同食,野鴨味甘性涼,同時易消化不良。
4、你會去試一試秦皮煮水嗎?
秦皮的功效與作用:
【秦皮的功效】
清熱燥濕,收澀止痢,止帶,明目。
【秦皮的作用】
1.秦皮治濕熱瀉痢、帶下。秦皮性苦寒而收澀,功能清熱燥濕、收澀止痢、止帶,故可用治濕熱瀉痢,里急後重,常配白頭翁、黃連、黃柏等葯用,如白頭翁湯(《傷寒論》);若治濕熱下注之帶下,可配牡丹皮、當歸用,如《本草匯言》方。
2.秦皮治肝熱目赤腫痛、目生翳膜。秦皮清熱之中,能瀉肝火、明目退翳,用治肝經鬱火所致目赤腫痛、目生翳膜,可單用煎水洗眼;或配梔子、淡竹葉煎服,如秦皮湯(《外台秘要》)。若配秦艽、防風等用,可治肝經風熱、目赤生翳,如秦皮湯(《眼科龍木論》)
【秦皮的用法用量】
煎服,6—12g。外用適量,煎洗患處。
【秦皮的禁忌】
脾胃虛寒者忌用。
【秦皮的功效與作用現代研究】
1.秦皮的化學成分:苦櫪白蠟樹樹皮含七葉素、七葉苷等香豆精類及鞣質。白蠟樹樹皮含七葉素、秦皮素。尖葉白蠟樹樹皮含七葉素、七葉苷、秦皮苷、莨菪亭等。宿柱白蠟樹樹皮含七葉素、七葉苷、秦皮苷、丁香苷、宿柱白蠟苷。
2.秦皮的功效與作用臨床研究:用秦皮煎劑治療小兒細菌性痢疾50例,治癒率為80%(中葯葯理與應用,人民衛生出版社,1983)。此外,還有用秦皮治療慢性氣管炎、百日咳者。
3.秦皮的葯理作用:秦皮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福氏痢疾桿菌、宋內氏痢疾桿菌均有抑製作用;七葉苷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鏈球菌、奈瑟氏雙球菌有抑製作用;秦皮乙素對卡他雙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福氏痢疾桿菌也有抑製作用;所含秦皮乙素、七葉苷及秦皮苷均有抗炎作用;秦皮乙素有鎮靜、鎮咳、祛痰和平喘作用;秦皮苷有利尿、促進尿酸排泄等作用;七葉樹苷亦有鎮靜、祛痰、促進尿酸排泄等作用。
通過以上介紹,對秦皮的功效與作用也是有著很好認識,那選擇它治療疾病,都是有著很好的幫助,但是要注意的是,這樣的葯物使用的過程中,在飲食上也是要以清淡為主,一些油膩、辛辣的食物都是要少選擇,使得疾病得到改善。
5、養生會所的帝王葯浴是什麼
葯浴泡腳養生具有悠久的歷史,那麼,皇帝葯浴泡腳宮廷秘方是怎樣的?最近,新發現的清朝最後一任太醫院來掌印御醫任錫庚的《任錫庚御醫手稿》中有了答案。
光緒皇帝葯浴泡自腳宮廷秘方中共有包括、草等11味中葯,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後葯浴泡腳宮廷秘方介紹如下:
甘菊三錢,牛膝五錢,黃柏三錢水煎,浴足百;
慈禧洗葯方是蔓荊子三錢,荊芥二錢,漠葵二錢,冬桑葉二錢,秦皮一錢。度煎湯,趁熱洗。
中醫養生提醒:葯方通過對身體外部尤其是足部的熱水浸泡、清洗,使葯物通過毛細循環進入人體,達到調理內分泌、滋陰理腎、平肝火等功效。
常洗能夠益壽延年,強健身體。
6、在電視上看韓旭醫生講兒茶和秦皮熬成濃汁,滴眼可治胬肉,是真的嗎?我試了試,眼紅腫,還隔得慌。
這種你也信?是你的眼睛不值錢還是你覺得網上的指手畫腳比醫院更權威?建議為了避免延誤你的病情,盡早去正規醫院確診和積極治療。
7、秦皮有哪些特性?
【性味歸經】苦、澀,寒。入肝、膽、大腸經。
【功效主治】
1.清熱燥濕用於濕熱痢疾,里急後重,下痢赤白,常與白頭翁、黃連、黃柏配伍,方如白頭翁湯;用於濕熱下注,帶下赤白,陰中瘙癢,常與苦參、白鮮皮、蛇床子、黃柏等配伍。
2.清肝明目用於肝經郁熱,目赤腫痛,畏光多淚,目生翳障,常與黃連、菊花等同用,亦可單用煎汁洗眼。
另外,本品又可用於風濕痹證。
【用量用法】3~10克,水煎服,外用可煎水洗眼。
【禁忌】胃虛食少,腸中無濕熱者,忌用。
【按語】秦皮苦能燥濕,澀可收斂,寒能勝熱,在清燥之中尚有收斂之效。既清大腸之濕熱,又長於瀉肝膽之實熱火邪。《神農本草經》雲:秦皮可療「風寒濕痹」,近代初步觀察,本品確有減輕肌肉風濕疼痛的作用,用治風濕痹痛有一定療效。
【類葯鑒別】秦皮與黃連皆有治目赤腫痛功效,治痢二葯可相須為用。但黃連苦寒清熱力強,並長於瀉心火,止嘔;而秦皮則性澀收斂,可用治濕熱帶下。
秦皮與白頭翁均為清熱解毒止痢之要葯,臨床多取以配伍應用。唯白頭翁專於止痢,而秦皮又可清肝明目,可治肝火上炎目赤腫痛之證。
秦皮與苦參均為清熱燥濕之品,善於清熱燥濕、止痢。其中苦參氣味俱濁,清熱燥濕之力勝,並善能祛風殺蟲,其治在心、肝、胃、大腸、膀胱;而秦皮清熱燥濕之力不及苦參,但清肝明目,性兼收斂,止崩、止瀉又有其長。
8、白茅根 、玉米須、秦皮可否同泡水喝,有何功效
可以同時喝,治療下焦濕熱。 白茅根 、玉米須利水,秦皮清熱燥濕解毒。
9、白頭翁15克,黃連6克,黃柏12克,秦皮12克可以治慢性胃炎嗎?
你這是去火的葯呀, 是不是有胃火? 三黃片知道不?基本就是裡面的那幾種葯,不過慢性胃炎一般都要補,而不是要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