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淮北喪事中的二十四拜
在淮北民間喪事,比較近的親屬有講究的的如娘家侄子,閨女婿,拜把子的等等要會二十四拜先人,所謂二十四拜就是24個頭,剛開始磕頭的地方有6個,四個角12個,中間3個,上殿3個),只是二十四拜比較麻煩,要會拿架子,拜的要穩,有時候跪的膝蓋疼,俗稱赫茲身子,也叫斗身子,首先要先穿孝衣,接著擺合子,農村幫忙問事的要先喊棚宴齊不,里邊的說齊,外邊的老知喊請客燒紙,接著客人就進靈棚,先哭三回,(左手掌貼腹部,右手貼額頭),隨著老知的三聲請,客人作揖下跪(作揖上不過頂,下部過膝),老知三聲請,客人扣三頭,(有的老知會喊首叩頭,再叩頭,三叩頭,各地風俗老知懂的還不一樣),接著主客起來,老知喊左上拜,客人向自己右右手上角斜走三步,老知三聲請,接著叩頭,手叩頭,在叩頭,三叩頭,作揖後,老知喊左下拜,客人向後退三步接著同上,完畢後,老知喊右下拜,客人斜走三步,。。完畢後,老知喊右下拜,客人後退三步,完畢後,老知喊中拜,客人向自己最初叩頭的地方向前一點位置斜走三步,禮畢後,接著就是上殿了,上殿三步,如果發現叩頭的凳子靠近桌子太近,要用腳勾一下,防止磕頭,頭碰桌子,跪在凳子上,第一個老知會喊稟香,總共兩次,旁邊的人會遞給你香筷,客人雙手接過香筷,要敬一下兩手從下舉到額頭,然後雙手遞給右邊的人,總共兩雙香筷,接著是秉香燭兩根,都是分批敬的,接下來是酒兩杯,最後有的要秉拜合,禮畢,叩頭三個,老知會喊首叩頭,在口頭,三叩頭,作揖後,老知喊後退三步,接著在3個頭就是24拜完成了,禮畢後客人從左邊入靈堂,右邊出來,,整個24拜需要1個小時左右,另外特別提醒一下如果和自己一起去的有自己的兄長或者父輩要在上殿之前給他們作揖或者叩頭一下哦三六九類似,也就是九個頭,上殿程序一樣.24拜是身份的象徵,如果作為拜把子或者娘家侄,閨女婿不會24拜,在農村或許有人笑話,如果你會,農村人或者城市人覺得你這個人穩重。
2、淮北有啥特色美食?誰知道?
淮北的特色美食:
1、丁家壯饃
丁家壯饃至今已有200多年歷史。圓形,直徑約35厘米,厚約3厘米。鏌色金黃,外酥里香,食之有筋頭。
2、濉溪醬包瓜
首創於清朝同治年間,距今已有120多年的生產歷史。濉溪醬包瓜選料講究,製作精細,風味別具一格。選用當地產的優質包瓜為原料。生產企業為中國安徽元昌齋醬品廠。[33]
3、淮北有哪些汗蒸館
安徽蕪湖灣沚 精英國際大酒店有個汗蒸房 在桑拿部
然後 灣沚步行街有個1500p的大型韓式汗蒸養生會所
4、淮北哪些飯店適合過生日聚會的
看你喜歡什麼地方了,有朋友一起是怎麼過都開心的!我以前也是跟朋友一起在宿舍過得簡約而不簡單
麻煩採納,謝謝!
5、原膳養生第一宴怎麼樣
環境不錯,據說是馬仕酒煲老闆開的高端店,服務也好,食材都是精挑細選,菜品精緻,推薦。
6、安徽淮北市餐飲現在可以接大型宴會嗎?
安徽淮北市餐飲現在是不可以接大型宴會的,因為不讓大面積聚集。
7、淮北什麼飯店一桌能做25個人左右?
= =。我知道能做差不多20多個人的。
濉溪的友誼飯店。
不過25個人 你可去高檔次的飯店問問。
8、安徽淮北濉溪柳孜的民俗
淮北地區的風俗習慣
淮北是一座歷史悠久而又底蘊豐厚的城市,屬沛郡故址,泗水舊治,淮海心腹。做為一個建城有4000多年歷史的古城,淮北顯得既古老又青春,既古典又現代。
淮北地區的風俗習慣主要有三方面較有特色,即:婚嫁習俗、食俗、節慶禮俗。
一、婚嫁習俗:
淮北地區的婚嫁習俗與一般皖北地區相似。當代淮北婚俗有三個特點:「千里不同俗」,中西合璧、古今交融,城市簡儉與農村繁復並存,婚俗表現豐富多彩。具體表現為:
1、 訂親: 媒人提親後,若男女雙方八字沒有相沖,便互相交換兩家的庚譜,作訂親的憑據。
2、 過大禮: 在婚前十五至二十天,男方擇定良辰吉日,攜帶禮金和多種禮品送到女家。
3、 安床: 在婚禮前數天由好命佬將新床搬至適當位置。然後,在婚禮之前,再由好命婆負責鋪床,將床褥、床單及龍鳳被等鋪在床上,並撤上各式喜果,如紅棗、桂圓、荔枝幹、紅綠豆及利是。安床後任何人皆不得進入新房及觸碰新床,直至新人於結婚當晚進房為止。
4、 嫁妝: 在女方收到大禮後,女方的嫁妝也要在婚禮的前一天之前送到男方家。嫁妝是女方家身份與財富的象徵。
祭祖: 出門迎娶新娘之前,男方要先祭拜祖先,稟告婚事已定,祈求保佑。
5、 迎親: 近年來,迎親 ( 接新娘 ) 成為整個婚禮的一大高潮。新娘由姐姐或伴娘帶出來交給父親,再由父親交給新郎。迎親車隊以雙數為佳。
6、 燃炮: 迎親禮車在行列途中,應一路燃放鞭炮表示慶賀。
7、 吃桌: 在出發前,新娘要與父母兄弟姊妹一起吃飯,離別在即,新娘通常面帶愁容,大家說一些吉祥的話。
8、 等待新郎:在女方家門口,應有一男童手持茶盤等候新郎禮車的到來,新郎下車後,應賞男童紅包答禮,再進入女方家。
9、 拜別: 離開新娘家前,新娘應叩拜父母道別,並由父親蓋上頭紗,而新郎鞠躬行禮即可。
10、 禮車: 在新娘禮車剛開動時,女方家長應在車後撒一碗清水,一碗白米,清水代表女兒已是潑出去的水,以後的一切再也不幹涉,白米是祝願女兒有吃有穿,事事有成。
11、 擲扇: 禮車起動後,新娘應將扇子丟到窗外,表示不將壞脾氣帶到婆家去,扇子由新娘的兄弟拾回。
12、 牽新娘: 新娘到男方家時由禮車走出時,應由男方一位有福氣之長輩持竹篩頂在新娘頭上,將新娘牽出禮車,並扶新娘進入大廳。
13、 忌踩門檻:門檻代表著門面,新人一定要從門檻上跨過去。
14、 祭祖: 新人合祭祖先,新郎再帶新娘入新房。
15、 喜宴: 時下流行中西結合式的婚禮,新人大都在晚上宴請客人同時舉行觀禮儀式,在喜宴上,換下新娘禮服,穿上晚禮服向各桌敬酒。
16、 送客: 喜宴完畢後,新人應站在門口送客,手中應端著盛香煙,喜糖的茶盤。
17、 進洞房: 將竹篩和銅鏡放在新床上,為求日後生男。吃由花生,黑棗,蓮子,桂圓做成的甜湯,象徵早生貴子。婚禮當天白天,新娘不能躺下,否則可能一年到頭都病倒在床上。
二、 食俗
淮北位於安徽省的東北方,在秦嶺—淮河一線以北,屬於北方地區。飲食習慣與北方人相似,偏好食用麵食。皖北是以生產小麥、玉米、高粱、山芋、豆類等雜糧為主的地區,因此以麵食,雜糧力日常主食。淮北群眾還善於根據不同的季節加工腌制蔬菜。如清明前腋鴨蛋,立夏 腌春臘菜,梅雨季節做豆醬、豆腐乳,白露後做泡菜和麻辣醬,立冬時腌冬臘菜,冬至時臘制種種臘味(肉、魚、雞、鴨、鵝等)。
三、 節慶禮俗
春節俗稱「過大年」。從農歷臘月初起就進入過年的准備階段。臘月初八以後就陸續製做一些有關節日方面的食品,稱為「辦年」。其主要項啟有: 蒸:蒸饅頭、包子、卷子、粉雞、米粉肉、八寶飯等。炸:炸圓子、麻花子、麻葉子、饊子、魚、花生米、蠶豆米等。炒:炒花生、葵花子、南瓜子、西瓜子等。擀:擀芝麻片、槓子糖、面餜、米餜等。腌:腌臘雞、鴨、鵝、魚、 豬肉、鴨蛋、雪裡蕻等。釀:自釀小葯酒、米酒或用高粱到釀酒作坊去換高粱酒。鹵:鹵豬肉、牛肉、羊肉、雞、鴨、花生米、豆腐皮等。凍:凍水豆 腐、絞瓜、豬蹄、骨皮膠等。
1、 臘八 農歷臘月初八吃臘八粥,用粳米或舢米、海帶絲、豇豆等八樣原料,也有的甲八寶飯代替臘八粥。還要把粥抹在門框上、果樹上,以預祝來 年果實累累,又獲豐收。「臘八」是進入春節的序幕,當地群眾諺語說:「吃 罷臘八飯,家家沒事干,見啥就買啥,都把年來辦。」可見他們把吃「臘八 粥(飯)」當做過春節的起點。
2、 臘月十九日 是掃塵日,打掃室內外,晚上加餐,有的地方還要用豆腐祭「塵神」。
3、 臘月二十三日 送灶,晚上用杠子糖或甜面餜等食品祭「灶王爺」。全 家晚上加餐,小孩分杠子糖等祭灶食品。有的地方祭灶吃面條,祭灶的禱詞是:「多帶米,多帶柴,下年帶個娃娃來。」臘月二十四日是小年,要把祖宗接回來,用三牲祭祖,晚上全家聚餐,以示慶賀。
4、 臘月三十 這天中午或晚上要吃團年飯,菜餚極其豐盛,「辦年」的食 品都要品嘗,剩飯要夠吃多頓。以「剩」諧「盛」和「勝」,取「盛年」和 「一年勝過一年」的吉兆。當地有「年下剩飯有幾盆,來年陳糧換金銀」的 俗語。團年飯必備的葷菜是魚、雞、圓子,取「年年有餘」、「吉祥如意」 和「全家團圓」的吉兆。全家老少都要吃一些。有的地方,如五河,年三十 禁吃鍋巴。
5、 正月初一 早餐吃素餃子,取「素素凈凈過一年」之意,也表示全家敬 神的一片虔誠。還有一種說法是:吃葷餡餃子意味著昏昏沉沉過一年。初一早飯後要用饅頭、菜團子等食物喂牲口,並說:「打一千,罵一萬,五更頭 上吃頓飯」。並以牲口吃的東西來判斷來年收成的豐欠。宿縣一帶,元旦這天的伙食要由男家長親自下廚操作,女主人不上鍋台。有的地方這天三頓飯 都吃水餃,天不亮就起,全家共吃一個大油餅,叫「團圓饃」。
6、 正月初五 又稱「破五」。這天要吃葷餡水餃,稱扁食。「破五」吃面 食,說是「補窟窿」(即防疾病)。俗語說:「初五吃頓扁,一不吭,二不 喘。」正月初十吃雜糧扁食,叫「石頭生」。意味著春節過後,准備不怕吃 苦,大幹春耕,就是土地象石頭那樣,也要它長出糧食來。
7、 正月十五 元宵節,要鬧元宵。節日前後,一般都要鬧花燈,晚上要吃元宵果,有的地方吃布袋饃,象徵豐收。還要用豆面做成豆雜面燈,燈腳周 圍按下 12 個凹陷,代表一年的 12 個月。人籠內蒸熟,開寵時根據各個凹陷 水的多少來預測當年的旱澇。宿縣一帶,還用豆雜麵粉做成一條盤龍,背上 按一個凹陷,倒入香油,內置燈草,點燃,直至油盡為止。據當地傳說,明清以來,淮河兩岸旱澇無常,就是由於龍王作祟,因而象徵性地將龍工熬油 點燈以示懲戒。有的地方用黃豆面摻麥面蒸制面燈,按全家每個人的屬相做 成龍,虎、豬等形狀,於晚上點燃。還有做一年 12 個月的月份燈,燈內按上 紙芯,用植物油點燃,放在門旁、院內和糧倉中,據說可以防疫除蟲害。元 宵又稱「原消」,意味著春節期間所置辦的食品,這天要吃完。
8、 二月二 是「龍抬頭」的日子。在宿縣,這天家家戶戶要把留下來的「盤 尤」麵食切碎煮湯,人人都喝上幾口,意味著對尤王進一步的懲戒。有些地 方用麵粉製做各種蟲形的食品煮了吃,叫「吃蟲」。據說吃了「蟲」,就可 以減少蟲害,阜陽一帶,這天吃煎餅,炒五穀。有些地方把這天做為祭龍的 日子,祈求天龍及時降雨,帶來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年景。早晨不吃鍋底的飯,怕糊了「龍眼」,太陽出來之前在打麥場上或院內用青灰畫圓圈,叫 「圍倉」,也是祝豐收的意思。早晨吃涼粉、面龍和玉米花,五穀雜糧都嚼 一下,意味著吃老鼠眼和地里的蟲子。
9、 三月三有些地方這天要給小孩稱體重,秤砣要往外拉,祝孩子快快長大。這一天還要給小孩加餐,吃好飯菜。
10、 端午節吃粽子、麥仁酒釀、綠豆糕、鴨蛋。有的地方還要炸糖糕吃。
11、 六月初一利辛一帶吃童子雞、鮮魚。
12、 六月初六 稱「六月六」,把幼兒手、足上所拴花線解下放人水內或拴 在水中的活鯉魚身上。家中要設宴招待親友。
13、 入伏入伏這天,農村家家要打井水一小缸,加入少量碎蒜,每人喝一 些,據說可防暑,謂之喝並拔涼。
14、 七月七即六夕節,姐妹們要為牛郎織女相會做七樣菜,聚餐為樂。
15、 中秋節一般要吃月餅、焦饃等圓形食品,嗑葵花子。晚餐要加葷菜、 酒,餐後用月餅、水果祭月,叫「敬重陽節城鄉各地都以麵粉、棗泥、糖等 食品蒸成重陽糕自食。有的在糕上插上彩旗,甲以饋贈親友。
16、 立冬製做秫酒,作為節日飲料。
9、淮北哪裡有牛頭宴具體什麼位置安徽淮北?
呵呵呵,這個問題我可以回答你,本人住在淮北五馬路大潤發旁邊的錦綉和庄,在錦綉和庄北門,馬路對面有個飯店東崗樓老王牛肉湯,是唐哥美食推薦的網紅店,主打菜品就是牛頭宴。值得你去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