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拿用的氣功,推薦一下
知道為什麼推拿能治病嗎?細說推拿原理······
現代醫學對推拿治療原理的認識:
1.消除肌肉痙攣,促進無菌性炎症的吸收,改善局部血運。
2.糾正關節錯位,恢復關節功能.
促進局部及周身血液循環:
通過推拿手法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快局部代謝,治療局部炎症、腫脹。
促進神經功能的恢復;調節各臟器的功能;促進皮膚的新陳代謝。
推拿對筋傷的治療原理:
1、舒筋通絡、行氣活血;
2、理筋整復、滑利關節;
3、調整臟腑功能,增強抗病能力。
治療目標--兩個主要關鍵:疼痛和肌緊張。
2、理筋整復、滑利關節--體現在三個方面:
1、手法作用於損傷局部,可以促進氣血運行,消腫祛瘀,理氣止痛;
2、推拿的整復手法可以通過力學的直接作用來糾正筋出槽、骨錯縫,達到理筋整復的目的;
3、被動和主動運動相結合的手法和功法可以起到松解粘連,滑利關節的作用。
筋傷定義 :在各種損傷因素的作用下,造成身體關節、筋絡、肌肉等軟組織的損傷,而無骨折、脫位及皮肉破損的,均稱為筋傷。
推拿直接放鬆肌肉的機理 :
加強局部循環,使局部組織溫度上升。
在適當的刺激下,提高了局部組織的修復。
將緊張或痙攣的肌肉充分拉長,從而解除其肌緊張痙攣,以消除疼痛。
推拿消除導致肌肉緊張的病機的幾個方面:
加強損傷組織的循環,促進損傷組織的修復。
在加強循環的基礎上,促進因損傷而引起的血腫、水腫的吸收。
對軟組織有粘連者,可幫助松解粘連。
原發性壓痛點:
在推拿治療中抓住原發性壓痛點是關鍵。因為最敏感的壓痛點一般是筋膜、肌肉的起止點,兩肌交界或相互交錯的部位,而這些部位在損傷後可有肌纖維斷裂、韌帶剝離、軟骨挫傷等病理變化,也可有因損傷而致的創傷性炎症所造成的軟組織粘連、纖維化、疤痕化等病理變化。
推拿可通過各種手法,給以恰當的治療,這些病理變化大都可以治癒。大多數壓痛點是損傷的部位,同時也是推拿治療的關鍵部位。
推拿對調整氣血及內臟功能的基本原理:
1、對氣血的作用;
2、推拿的補瀉作用對內臟功能的作用調節;
3、治療部位的選擇。
1、對氣血的作用:
推拿通過補脾健胃,促進人體氣血的生成,同時通過疏通經絡加強肝的疏泄功能,促進氣機的調暢,以加強氣生血、行血、攝血的功能,促進或改善人體的生理循環使氣血充盈而調暢。通過對脾主升、胃主降的調整,加強其對氣血循環的作用,主要是通過加強胃腑功能、調暢氣機而實現的。
另外,還可通過手法的直接作用來改變氣血循環的系統內能。由此看來推拿可直接作用於改變氣血運行的系統內能,激盪氣血,最終達到促進氣血運行、氣血調和的目的,從而治療疾病。
從西醫角度來看推拿可以促進微細血管的微循環,在此基礎上促進損傷引起的血腫、水腫的吸收;促進營養物質的吸收,達到修復軟組織的目的。
2、推拿的補瀉作用對內臟功能的作用調節:
手法的刺激性質與量:
瀉,作用時間較短的重刺激,可抑制臟器的生理功能;
補,作用時間較長的輕刺激,活躍興奮臟器生理功能。
手法的頻率和方向:高頻率為瀉,低頻率為補 (緩摩為補,急摩為瀉);
手法方向:順時針為瀉,逆時針為補,靈活掌握,如向下直推為瀉,向上直推為補。
古籍中對推拿補瀉的論述:
周於蕃:「緩摩為瀉,急摩為瀉」;
《小兒按摩經》:「掐脾土,曲指左轉為補,直推為瀉」。
《小兒推拿廣義》:「運太陽往耳轉為瀉,往眼轉為補」。
《幼科推拿秘書》「右轉補兮,左轉泄」。
推拿的治療原則
臨床工作中,必須因人、因病、因症、因時、因地,採取和組合不同的治療方法治療疾病。
總的原則:
1、整體觀念、辯證施術;
2、標本同治,緩急兼顧;
3、以動為主,動靜結合。
蒲風堂《神來之手》項目簡介
1.一指禪推拿術,必須具有較深手指功力,柔中有剛,剛中有柔、以指代針,意指操作者以拇指之功與技巧柔合之功。具有柔和深透,按穴准確,接觸面積小,壓強大,安全有效,無創傷無副作用,傳承一百多年。
2.空間能量特色按摩手法, 以點帶面,以微循環帶動大循環,調節能量,公轉暢通。以有形的手法,調動無形的能量,以無形的能量,修復有形的整體。
3.太極道推拿秉承楊氏太極拳的鬆柔圓融剛柔並濟等特點,將楊氏太極拳的松沉勁貫注其中,針對患者瘀堵疼痛的病灶點施以揉,點,按等手法,使患者解除病痛。
2、老人練氣功能活血化瘀嗎
1、老年人練氣功能延緩人體臟器的衰老,人到中年臟器則開始衰老,人到老年臟器老化或發生病變,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血液循環受阻。例如膽固醇高、血脂高、血液粘稠高度、血管粥樣硬化等均可造成動脈硬化、血循環不暢等,這些都屬於祖國醫學中氣滯血瘀的范圍。練氣功可以降低人的血液粘稠度、降低膽固醇、血脂;可以增強人體內臟的功能,延緩人體臟器的衰老。
2、老年人練氣功能提高人的免疫能力,練氣功到一定程度,口中津液增加,唾液中含多種免疫細胞,能增強人的免疫力。經過科研檢測發現,練氣功組的人與不練氣功的對照組的人相比,血液中各種免疫細胞增加,人體免疫能力增強。這些實驗可以明,人通過練氣功能減少感冒、減少感染、減少老年疾病發生是有科學根據的。
3、老年人練氣功能活血化瘀改善人體血液循環,經過科學實驗觀察練功者的甲皺微循環有所改善。氣功態比練功前人的甲皺微血管管袢增加而且管袢開放的數量增加,這表明練氣功有利於人體的血液循環。人的血液循環的改善可以預防很多疾病,例如冠心病、腦血栓、腦供血不足等。同時練氣功也能改善已經形成瘀血的臟器的生理狀態,例如心肌硬塞、腦血栓形成、早期肝硬化等等。
4、老年人練氣功能通經絡排病氣,不少練氣功者都有過氣沖病灶的反應,例如有頭痛的患者,練功中氣通經絡時會感到病處有脹、跳等感覺,等經絡通時有人會明顯感到一股暖流沿經絡走向通過,從此頭痛症消失了。長期練功的沒有疾病的人在用儀器(經絡探測儀)測試時比不練氣功者或有病的人經絡要暢通的部分多,這說明練功可以使經絡更暢通。
3、健身氣功有哪些
健身氣功有哪幾種
健身氣功是以自身形體活動、呼吸吐納、心理調節相結合為主要運動形式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2003年,國家體育總局向全國試行推廣易筋經、五禽戲、六字訣和八段錦四種健身氣功的新功法。健身氣功有疏通經絡、調和氣血、平衡陰陽、扶正祛邪的作用。堅持鍛煉有益於身心健康,它通過身、息、心的自我調節,達到三者的和諧統一,從而促進整個機體保持平衡協調。
「三調合一」的精髓
和一般的體育運動有所不同,健身氣功的主要形式包括:調身、調息、調心。如能做到「三調合一」,即調身、調息、調心三調密切結合的氣功狀態,就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調身又稱煉形,是指自覺地調整身體的姿勢和動作,調身是練功的基礎。調身的方法主要分為靜功和動功兩大類。凡是練功過程中肢體基本不動的功叫做靜功,凡是練功過程中肢體活動的功法叫做動功。目前推行的這四種健身氣功新功法就是動功。
調息又稱煉氣,是指自覺地調整呼吸的節律、頻率和深度。調息的方法主要採用自然呼吸法和腹式呼吸法。
調心又稱煉意,是指自覺地調整心理狀態。要求在練功過程中,不斷排除私心雜念,逐漸建立良好的心態,把心理調整到最輕松、最自然、最舒適的狀態。 四種功法各有所長
健身氣功·易筋經動作舒展連綿,剛柔相濟,以形導氣,易學易練。它突出「伸筋」、「拔骨「,注意脊柱的扭轉屈伸鍛煉。由十二個動作構成的整套功法,可以促進活動部位關節、韌帶、軟組織的血液循環,提高肌腱、韌帶等軟組織的柔韌性和靈活性,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
健身氣功·五禽戲按照傳統五禽戲的風格、特點,不僅體現「五禽」的形神,姿勢優美大方,而且動作簡單,易學易練。它的動作包括身體軀乾的全方位運動,能對頸椎、胸椎、腰椎等部位進行有效的鍛煉。此外,它特別注意手指、腳趾等關節的運動,以達到加強遠端血液微循環的目的。
健身氣功·六字訣在呼吸吐納的同時,通過特定的讀音口型來調整與控制體內氣息的升降出入,形成分別與人體肝、心、脾、肺、腎、三焦相對應的特定吐氣發聲方法,進而達到調整臟腑氣機平衡的作用。
健身氣功·八段錦的運動強度和動作編排次序符合運動學和生理學的規律。「錦」為精美華貴之意,體現此套功法如絲錦那樣連綿不斷。松緊結合是其特點之一。松,是指習練時肌肉、關節以及中樞神經系統、內臟器的放鬆。緊,在動作中只在一瞬間,而放鬆須貫穿動作的始終。松緊配合適度,有助於平衡陰陽、疏通經絡、活血化淤、增強體質。
4、氣功怎樣調身
健身氣功是以自身形體活動、呼吸吐納、心理調節相結合為主要運動形式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2003年,國家體育總局向全國試行推廣易筋經、五禽戲、六字訣和八段錦四種健身氣功的新功法。健身氣功有疏通經絡、調和氣血、平衡陰陽、扶正祛邪的作用。堅持鍛煉有益於身心健康,它通過身、息、心的自我調節,達到三者的和諧統一,從而促進整個機體保持平衡協調。 「三調合一」的精髓 據市健身氣功管理中心副主任忻寧介紹,和一般的體育運動有所不同,健身氣功的主要形式包括:調身、調息、調心。如能做到「三調合一」,即調身、調息、調心三調密切結合的氣功狀態,就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調身又稱煉形,是指自覺地調整身體的姿勢和動作,調身是練功的基礎。調身的方法主要分為靜功和動功兩大類。凡是練功過程中肢體基本不動的功叫做靜功,凡是練功過程中肢體活動的功法叫做動功。目前推行的這四種健身氣功新功法就是動功。 調息又稱煉氣,是指自覺地調整呼吸的節律、頻率和深度。調息的方法主要採用自然呼吸法和腹式呼吸法。 調心又稱煉意,是指自覺地調整心理狀態。要求在練功過程中,不斷排除私心雜念,逐漸建立良好的心態,把心理調整到最輕松、最自然、最舒適的狀態。 四種功法各有所長 健身氣功·易筋經動作舒展連綿,剛柔相濟,以形導氣,易學易練。它突出「伸筋」、「拔骨「,注意脊柱的扭轉屈伸鍛煉。由十二個動作構成的整套功法,可以促進活動部位關節、韌帶、軟組織的血液循環,提高肌腱、韌帶等軟組織的柔韌性和靈活性,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 健身氣功·五禽戲按照傳統五禽戲的風格、特點,不僅體現「五禽」的形神,姿勢優美大方,而且動作簡單,易學易練。它的動作包括身體軀乾的全方位運動,能對頸椎、胸椎、腰椎等部位進行有效的鍛煉。此外,它特別注意手指、腳趾等關節的運動,以達到加強遠端血液微循環的目的。 健身氣功·六字訣在呼吸吐納的同時,通過特定的讀音口型來調整與控制體內氣息的升降出入,形成分別與人體肝、心、脾、肺、腎、三焦相對應的特定吐氣發聲方法,進而達到調整臟腑氣機平衡的作用。 健身氣功·八段錦的運動強度和動作編排次序符合運動學和生理學的規律。「錦」為精美華貴之意,體現此套功法如絲錦那樣連綿不斷。松緊結合是其特點之一。松,是指習練時肌肉、關節以及中樞神經系統、內臟器的放鬆。緊,在動作中只在一瞬間,而放鬆須貫穿動作的始終。松緊配合適度,有助於平衡陰陽、疏通經絡、活血化淤、增強體質。 長期練習防治「未」病 由於健身氣功易於開展,活動量適中,且每套功法都配以優美的音樂,深得中老年人的喜愛。不過,對於一些人認為氣功可以包治百病的說法,忻寧並不贊同。他說:「練習健身氣功其實是治『未病』,即於病未成時進行防護調解。」 從中醫學來說,人體患病是由於氣血不足或氣血運行失常而招致各種生命功能失衡。通過練習健身氣功一方面可使氣血充足,一方面可促進氣血暢通,達到「氣血流通,百病不生」、「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的目的。
5、氣功到底有什麼用?
氣功(炁功)是一種中國傳統的保健、養生、祛病的方法。以呼吸的調整、身體活動的調整和意識的調整(調息,調形,調心)為手段,以強身健體、防病治病、健身延年、開發潛能為目的的一種身心鍛煉方法。
主要講究調整自然之氣和先天之氣和諧的關系,中國氣功中先天之氣是稟賦於父母、循環在人體十二經絡和奇經八脈中的元真氣。
氣功養生,就是通過有意識的自我身心調整,來達到養生保健、防病治病的鍛煉方法。在學習氣功養生前,首先要了解和掌握一下氣功養生有哪些禁忌,以便日後練習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忌「虛假」
氣功講究練「真氣」,忌諱假的意念和行為。因此,學習氣功養生首先要學會做真人,說真話,只有真心、真誠的人,才可能練出「真氣」。
2.忌「貪念」
貪,六根不凈之禍也。在練習過程中,一定要忌貪,貪則心不凈,就會招來許多麻煩,無法進入練功的狀態。
3.忌「浮躁」
人體很多病症皆因情緒所致,原因在於人的情志可以影響人體的正常生理功能,功能一旦失調紊亂,就會引發疾病。因此,練氣功者,應保持平和的心態,不應動氣,不然會導致練習功虧一簣。
4.忌「自吹」
練習者應禁忌自吹自擂,說話、辦事都應留有餘地,切忌因此干擾了自身的修煉,引起不良後果。
5.忌「房事」(不同門派功法有不同看法)
人體精、氣、神旺盛才能保持身體的健康,如果生活中不節欲,必然損精,引起腎氣不足,所以練習氣功應減少房事為宜。但是也有不少氣功功法門派等(如梅花門),並不認同這點。並指出「精」並非「精子」,而是人的一種意識能量。而且適當進行房事有利於功法練習。
6、什麼是引導術(氣功)
應該是導引術而不是引導術。導引術是一種中國古代的醫學療法以及養生方法。導引術是我國最早的氣功種類,目前來百看也是比較科學合理的氣功,安全不易出偏差,動靜結合,疏導氣血,對養生健身有很強的作用。
具體而言,導引,指的是通過肢體的運動,度有意識地疏導氣血沿經絡順暢地運行,從而有著舒筋、問活血、養氣等作用。導引術不過分強調怎麼引導內氣沿經絡行走,而是注重順其自然,通過活動肢體使氣血按自然規律沿本身該走的路線自然走通。它要求的呼吸是自答然達到的,而不是人為控制的,意念亦是如此。
《內經》中曾提到適合導引療法的病症有「痿、厥、寒、熱」和專「息積」,還需要配合「按喬」(按摩)進行。張仲景的《金匱要略》中強調以「導引、吐納、針灸、膏摩」治療四肢「重滯」症。華佗的《中藏經》也指出:「導引可逐客邪於關節」;「宜導引而不導引,則使人邪侵關節,固結難通」。
7、氣功是怎麼練的?
軟氣功都是通氣潤肺,活血化瘀的養生功法。比如有些比較精髓的太極拳。
硬氣功則都是強健體魄,增強抗擊打的體質鍛煉。就是以刻苦鍛煉壓榨人體潛力,輔以葯物來提高人體極限的鍛煉。
你如果想要修仙,那是沒有。
8、氣功簡單疏經活血動作
可以網上查易筋經氣功大師金加洲師父的視頻看看,他的易筋經就是通經絡、活血化瘀,效果神奇得很!
當然最好是親自去揚州易筋經武術院拜他為師學啦 呵呵
9、煉氣功有什麼好處
「有病治病,無病強身」,這是前人對氣功作用的總結概括。近年來隨著氣功的廣泛傳播,數百萬人的練功實踐進一步證實前人對氣功防病與治病作用的總結概括。
10、吃了幾天活血的方子 心臟好多了 可是肺子不好 練氣功 吶喊 感覺沒什麼內力 我在想 桌子上有兩杯水 可以把
站樁吧。
心屬火,肺屬金,所以可能有生克。
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不如整體都治,站樁最好最高。
大成拳養生樁,或者太極拳無極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