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麻長期吃有什麼好處
適度的性生活對於男性腎虛患者的護理保健而言也非常重要,因此男性腎虛患者一定要注意性生活的適度,在進行性生活的時候不要勉強,更加不要放縱。
2、天麻最好怎麼吃
我列舉幾個常用的方法,希望對你有益!
1.天麻煮雞蛋
功效:治療頭痛目眩
配方製作:鮮天麻60克、雞蛋3個、水1000克。先將鮮天麻切片放鍋內加水煮30分鍾後,打入雞蛋煮熟後即可食用。
用法:每日一次食,或隔日一次也可。
2.天麻、枸杞煮豬腦
功效:對腦震盪後遺症所導致的頭昏頭痛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配方製作:鮮天麻1 00克,枸杞子15克,豬腦2副。將鮮天麻片、枸杞子加水文火煎1小時,放入洗凈的豬腦煮熟後食用。
用法:每日一次食,或隔日一次也可。
3.天麻山葯燉乳鴿
功效:具有補肝益腎、健胃、健脾、補氣益肺,滋腎固精等功效。可治療病後虛弱、陽痿早泄、消渴症、婦女血虛、月經不調和閉經、頭痛、眩暈等症。
配方製作:鮮天麻、鮮山葯、蔥白段各1 00克,乳鴿4隻,豬肉,豬熟肚片、豬腰子各250克,水發綠豆粉條、萵筍、藕各1 50克,豆腐乾200克,生薑片25克,料酒35克,精鹽1 O克,雞精5克,胡椒粉3克,雞湯3000克。將高壓鍋置於火上,鍋內加入雞湯、天麻、山葯、乳鴿塊、生薑片、豬肉、藕片、豆腐乾、料酒、胡椒粉、精鹽、蔥白段,燒沸後,打去浮沫,加閥壓1 0分鍾,停火降溫後,加入其它原料和雞精,再燒開後,即可食用。
用法:食肉飲湯。
4.天麻鴨子
功效:滋陰潛陽,平肝息風。適用於陰虛陽亢,妊娠先兆流產,伴目眩頭暈,耳鳴頭痛,口苦咽乾等症。
配方製作:鮮天麻100克,生地30克,水母鴨1隻(約500克)。將鴨宰殺,去毛及內臟,與洗凈切片之天麻,生地共燉至鴨料熟,加食鹽、味精等調味。
用法:食肉飲湯。
5.天麻肉片湯
功效:滋補潛陽,平肝息風。適用於肝陽上亢或風痰上擾之眩暈,頭痛等症。現多用於高血壓、耳源性眩暈等。
配方製作:天麻豬肉各適量。天麻切薄片待用;肉切片做湯,加入鮮天麻片60克共煮。
用法:葯、湯俱食。
3、天麻的功效與作用
4、天麻哪些人不宜吃。
有以下五種情況的人群不能吃天麻或者必須用天麻時也要咨詢醫生。 1.凡病人見津液衰少,血虛、陰虛等,均慎用天麻。 2.重視配伍應用。《本草衍義》有「天麻須別葯相佐使,然後見其功」的記述。古今醫家很少單味使用天麻,而多根據不同病證組方用葯。如:半夏白術天麻湯、天麻鉤藤飲、天麻丸等。臨床證明,單獨使用天麻的效果不佳或者效果不確定。 3.即使針對肝陽上亢、痰阻經絡等實證時,使用天麻也要詳審病情,把握病機,隨證加減,方能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4.天麻不宜合久煎。天麻的主要成分為天麻甙,遇熱極易揮發。天麻與他葯共煎會因熱而失去鎮靜鎮痛的有效成分。所以,天麻最好先用少量清水潤透,待軟化後切成薄片,晾乾或曬干研末,用煎好的湯葯沖服,或研末入丸、散服用。 5.使用單味天麻或天麻制劑時,如出現頭暈、胸悶氣促、惡心嘔吐、心跳及呼吸加快、皮膚瘙癢等時,應立即停葯,症狀嚴重者應及時到醫院診治。 重點是具有:「津液衰少,血虛、陰虛等」情況的人群不能吃天麻,吃天麻一定要謹慎。
5、天麻是治什麼病的.這種葯應該怎麼吃
你好: 天麻【別名】 赤箭芝、獨搖芝、離母、合離草、神草、鬼督郵、木浦、明天麻、定風草、白龍皮。 【功效】平肝息風止痙。用於治療頭痛眩暈、肢體麻木、小兒驚風、癲癇抽搐、破傷風等病症。用量3~9g。
天麻經典吃法1、天麻川芎丸
①成份:天麻15克,川芎60克。
②用法:為細末,煉蜜為丸,每次服9克,食後細嚼,茶酒任下。
③主治:偏正頭痛,眩暈欲倒。
——摘自《元·御葯院方》
2、川芎天麻茶
①成份:川芎500克,天麻200克,茶葉適量。
②用法:為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每日嚼一丸,清茶下。
③主治:具有熄風止痛功效。主治偏正頭痛及首風眩暈。
——摘自《本草綱目》
3、天麻川芎茶
①成份:天麻3克,川芎10克,白芷3克,春茶3克。
②用法:用白酒一碗,將上四味葯置酒中,煎至半碗,取渣再用酒一碗,煎至半碗。合並煎汁,睡前以茶飲之。
③主治:滿頭作痛。
——摘自《元·御葯醫方》
4、天麻洗葯方
①成份:天麻3克,香白芷6克,防風4.5克,葛根4.5克,金銀花6克,生石膏9克,川椒3克,乳香3克。
②用法:水煎,洗之。
③主治:前額頭痛。
——摘自《清·光緒皇帝醫方》
5、天麻祛風清上洗葯方
①成份:天麻3克,防風9克,川芎6克,白芷6克,薄荷3克,桑葉6克,甘菊4.5克。
②用法:用水熬透,洗之。
③主治:偏正頭痛,頭目昏重等。
——摘自《清·光緒皇帝醫方》
葯膳類:
天麻燉雞
材料:母雞1隻(重約1500g),天麻15g,水發凍菇 50g,雞湯 500g,調料適量。
烹制方法:將天麻洗凈切片,放入碗中,上籠蒸10min取出。雞去骨切成小塊,用油氽一下,撈出。蔥、姜用油煸出味,加入雞湯和調料,倒入雞塊,用文火燜40min,加入天麻片,再燜5min,勾芡,淋上雞油。
食法、食量:佐餐或單食均可。
功能:平肝息風,養血安神。
適應范圍:用於肝陽上亢之眩暈頭痛,風濕痹之肢體麻木、酸痛,中風癱瘓,神經性偏頭痛,神經衰弱之頭昏、頭痛、失眠等症。
天麻豬腦粥 來源於《常見病食療食補大全》。
材料:天麻10g,豬腦1個,粳米250g。
烹制方法:將豬腦洗凈,與天麻共同置入沙鍋內,再放入粳米,加清水煮粥,以粥、腦熟為度。
食法、食量:每日晨起,服用溫熱粥1次。
功能:平肝息風,行氣活血。
適應范圍:適用於高血壓、動脈硬化、美尼爾病、頭風所致的頭痛等症。
天麻燒牛尾 來源於《食用菌飲食療法》。
材料:天麻10g,牛尾2條,母雞肉、肘子、干貝母、調料知適量。
烹制方法:將天麻洗凈放入罐內,加清水上籠蒸透切片。用母雞、肘子肉同煮湯。將牛尾按骨節縫剁開放入鍋內,加水、蔥、姜、白酒煮開以去異味,再將已去掉異味的牛尾挑入煮好的母雞、肘子湯鍋內,同時也將火腿、干貝、調味品放入湯內,用文火煨2h。熟後將牛尾、母雞、肘子挑起,整齊地碼入盤中,然後再將天麻片鑲於盤周圍,淋上熟澱粉,澆上香油即成。
食法、食量:每天食肉、喝湯1~2次。
功能:祛風濕,止痛、行氣活血。
適應范圍:適用於頭暈、頭痛、風潮等症。
天麻燉甲魚 來源於《膳食保健》。
材料:甲魚1隻(約450g),天麻片15g,調料適量。
烹制方法:用沸水將甲魚稍燙一下後,颳去表面泥膜,挖凈體內黃油。用甲魚膽在甲魚殼背上塗1周,腹蓋向上置於容器中,再將天麻片、蔥、姜覆蓋其上,加黃酒適量後,容器加蓋,隔水燉1.5~2h。
食法、食量:食時,根據食者的喜好,用麻油或調制蒜泥等調味汁水,蘸食新燉熟的天麻及甲魚,並喝湯。
功能:滋養肝腎,平肝潛陽,活血散瘀。
適應范圍:適用於高血壓、肝炎等症。
天麻鯉魚
〔原料〕天麻25克,川芎10克,茯苓10克,鮮鯉魚1尾(1.5千克),醬油、料酒、食鹽、味 精、白糖、胡椒粉、香油、蔥、姜、水豆粉適量。
〔製法〕
(1)將鮮鯉魚去鱗、鰓和內臟,洗凈裝入盆內,將川芎、茯苓切成大片,用第二次米泔水泡上,再將天麻放入泡過川芎、茯苓的米泔水中浸泡4--6小時,撈出天麻,置米飯上蒸透。切成片待用。
(2)將天麻片放入魚頭和魚腹內,置盆內,然後放入蔥、姜,加入適量清水後,上籠蒸約30分鍾。
(3)將魚蒸好後揀去蔥和姜,另用水豆粉清湯、白糖、食鹽、味精、胡椒粉、香油燒開勾芡,澆在天麻魚上即成。
〔功效〕平肝熄風,定驚止痛,行氣活血。
〔應用〕適用於虛火頭痛、眼黑肢麻、神經衰弱、高血壓頭昏等症。
半夏白術天麻湯
【組成】半夏9克,天麻9克,白術9克,茯苓9克,橘紅6克,甘草6克,生薑6克,大棗3枚。
【功用】健脾燥濕,化痰熄風。
【主治】痰飲上逆,痰多心悸,眩暈頭痛等證。
【古籍論】本方是治療內生風痰之劑。若痰因濕生,主要用白術燥濕化痰。暈由於風,輔以天麻平熄內風。脾為生痰之源,所以兼用半夏、茯苓、橘紅、甘草補脾益氣,化濕和中。並引用生薑、大棗調和營衛。
天麻竹瀝粥 來源於《百病飲食自療》。
材料:天麻10g,粳米100g,竹瀝30g,白糖適量。
烹制方法:將天麻浸軟,切成薄片,與粳米加水煮粥,調入竹瀝、白糖即成。
食法、食量:粥及天麻片在1天內分2次服用。
功能:平肝息風,清熱化痰。
適應范圍:適用於肝風痰熱的癇症(發作前常覺眩暈頭痛、胸悶乏力、心煩易怒,發作時突然昏仆、神志不清、抽搐吐涎,移時漸蘇,醒後一如常人)。
天麻肉片湯 來源於《中國葯膳學》。
材料:天麻、豬肉各適量。
烹制方法:天麻浸軟切片待用。肉片做湯,加入天麻片3~6 g共煮。
食法、食量:葯、肉、湯俱食,宜常服。
功能:滋陰潛陽,平肝息風。
天麻蒸豬腦
配方:天麻10克 豬腦2隻 姜5克 大蒜10克 蔥5克 鹽5克 紹酒5克 雞湯200毫升
製作:1.把天麻打成細粉9豬腦去紅腺及膜洗凈,姜、蒜洗凈,切片,蔥切花。
2.把豬腦放在蒸盆內,加入天麻粉、鹽、姜、蔥、蒜和雞湯。
3.把盛有豬腦的蒸盆置蒸籠內,用武火大氣蒸35分鍾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食豬腦1隻。
功效:平肝熄風,降低血壓。高血壓風痰上逆型患者食用。
我推薦5種治風濕、頭疼的做法。
一、天麻煮雞蛋
功效:治療頭痛目眩
配方製作:鮮天麻60克、雞蛋3個、水1000克。先將鮮天麻切片放鍋內加水煮30分鍾後,打入雞蛋煮熟後即可食用。
用法:隔日一次食。
二、天麻、枸杞煮豬腦
功效:對頭昏頭痛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配方製作:鮮天麻100克,枸杞子15克,豬腦2副。將鮮天麻片、枸杞子加水文火煎1小時,放入洗凈的豬腦煮熟後食用。
用法:每日一次食,或隔日一次也可。
三、天麻山葯燉乳鴿
功效:具有補肝益腎、健胃、健脾、補氣益肺,滋腎固精等功效。可治療病後虛弱、陽痿早泄、消渴症、婦女血虛、月經不調和閉經、頭痛、眩暈等症。
配方製作:鮮天麻、鮮山葯、蔥白段各100克,乳鴿4隻,豬肉,豬熟肚片、豬腰子各250克,水發綠豆粉條、萵筍、藕各150克,豆腐乾200克,生薑片25克,料酒35克,精鹽1O克,雞精5克,胡椒粉3克,雞湯3000克。將高壓鍋置於火上,鍋內加入雞湯、天麻、山葯、乳鴿塊、生薑片、豬肉、藕片、豆腐乾、料酒、胡椒粉、精鹽、蔥白段,燒沸後,打去浮沫,加閥壓10分鍾,停火降溫後,加入其它原料和雞精,再燒開後,即可食用。
用法:食肉飲湯。
四、天麻鴨子
功效:滋陰潛陽,平肝息風。適用於陰虛陽亢,目眩頭暈,耳鳴頭痛,口苦咽乾等症。
配方製作:鮮天麻100克,生地30克,水母鴨1隻(約500克)。將鴨宰殺,去毛及內臟,與洗凈切片之天麻,生地共燉至鴨料熟,加食鹽、味精等調味。
用法:食肉飲湯。
五、天麻肉片湯
功效:滋補潛陽,平肝息風。適用於眩暈,頭痛等症。現多用於高血壓、耳源性眩暈等。
配方製作:天麻豬肉各適量。天麻切薄片待用;肉切片做湯,加入鮮天麻片60克共煮。
用法:葯、湯俱食。
6、求北京衛視養生堂20140123期的一個葯方
人參,五味子,棗仁,這三味是標准百葯。
九節菖蒲,遠志,龜板,龍骨,這度四味葯是孔聖枕中丹(聰明湯,健腦)。不宜多吃。
健腦方:回核桃仁60克,枸杞30克,九節菖蒲10克,天麻10克,三七10克,煎水服用,三天服用一次。
自己認真記錄辛苦打的,希望采答納:-D
7、天麻是否為補葯?
不是補葯。天麻是一味常用而較名貴的中葯,臨床多用於頭痛眩暈、肢體麻木、小兒驚風、癲癇、抽搐、破傷風等症。由於天麻對肝陽上亢引起的頭痛、眩暈等效果顯著,故常被人當成「補葯」服用。天麻治眩暈固然好,但只是對肝陽上亢或肝風上擾的眩暈有良效。如氣血不足或腎虛引起的眩暈,一般就不宜用天麻,或不能以天麻作為主葯應用了。一見眩暈,不分體質虛實,氣血盛衰,就濫用天麻,其結果就可能出現不良反應。
8、我在一個養生堂買了一些何首烏天麻黑芝麻什麼的葯材打粉了,什麼時候吃最好?如果出現不良反映會是什麼樣
何首烏不能長吃,因為何首烏是有一定毒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