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粳米飯養生

粳米飯養生

發布時間:2020-07-14 05:21:11

1、粳米是不是我們常吃的大米?



粳米
粳米,是粳稻的種仁,又稱大米。其味甘淡,其性平和,每 日食用,百吃不厭,是天下第一補人之物。

唐代醫葯學家孫思逸在《千金方·食治》中強調說,粳米能養 胃氣、長肌肉;《食鑒本草》也認為,粳米有補脾胃、養五臟、壯 氣力的良好功效。

粳米是我國南方人民的主食,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約占 79%,是熱量的主要來源。

粳米中的蛋白質雖然只佔7%,但因吃 量很大,所以仍然是蛋白質的重要來源。粳米所含人體必需氨基 酸也比較全面,還含有脂肪、鈣、磷、鐵及B族維生素等多種營 養成分。

米飯,是補充營養的主食;米湯,又是治療虛證的食療佳品。 食養食療專著《隨息居飲食譜》就十分推崇米湯的補養功效,認為 濃稠的米湯,可以代替人參湯,用以治療虛證。 米粥營養豐富,又容易消化,便於吸收,所以醫葯學家常 以米粥作為配合葯療的調養珍品,《隨息居飲食譜》就強調說:「病 人、產婦,粥養最宜。」 經常食用米粥,是最簡便的食養之法,許多文人墨客也深受 其益,有的寫文章談體會,有的吟詩作賦,大加贊譽。

北宋文人張耒,對米粥養人的體會很深,認為每日清晨吃米 粥是進食補養的第一妙訣。他在《粥記》中寫道:「每日起,食粥一 大碗,空腹胃虛,谷氣便作,又極柔膩,與腸胃相得,最為飲食 之妙訣。」

北宋文豪蘇東坡,也經常食用米粥以調補,他的體驗是夜晚 吃粥更妙,他說:「粥既快美,粥後一覺,妙不可言也。」

詩壇壽翁陸游,享年八十有六,他深受米粥補養之益,從中 悟出吃粥養生是延年益壽最簡便有效的妙法。他專門寫了一首《食 粥》詩,大力贊頌:「世人個個學長年,不悟長年在目前,我得宛 丘平易法,早將食粥致神仙。」

2、吃米飯真的可以長壽嗎 哪些米最養生?

中國人一直都很關注長壽問題,大多數人特別是老年人更喜歡在飲食方面來養生。隨著各類養生節目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都開始了養生。有的人不禁會問「吃米飯真的可以長壽嗎」,今天小編就帶領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米飯的養生功效,還有其他哪些種類的米也養生,女人應該吃哪些米最好以及米飯的養生做法吧。

吃米飯可以長壽

大米歷來就有「五穀雜糧,穀子為首」的美稱。自古以來,中國人就非常關注自己的飲食,一方面也是因為我國物產豐富,能夠用來食用的食物有很多。有不少人經常會關心吃什麼東西長壽的問題,其實這個主要是食材配合做法來養生的問題。那麼吃大米可以長壽嗎?

老人最喜歡小米,把小米當成最好的滋補佳品,小米是穀子去皮後的顆粒狀糧食,體弱有病的老人常用小米滋補身體。祖國醫學認為,小米益五臟,厚腸胃,充津液,壯筋骨,長肌肉。清代有位名醫說:「小米最養人。熬米粥時的米油勝過人參湯。」可見,長壽老人喜歡小米很有道理。

長壽的「秘訣」介紹完了,讓人很驚訝的是,這些「飲食佳品」都是很常見的,只不過很少有人相信進食這些常見的食品就能長壽,相信的人也很難堅持。不過,只有相信才能得到,正在為自己找尋長壽秘方的你,不妨試一試。

米飯的養生功效

遠離失眠,讓你一覺好夢到天亮

為什麼普普通通的大米就能治失眠?這是因為有些失眠是由於邪氣干擾了心經,使得心不踏實,讓人不能安眠。而大米能夠驅除干擾心經的各種邪氣,恢復經絡的通暢,自然也就能夠恢復心的安寧和踏實。

大米粥是最好的心理醫生

1.常喝大米粥讓人心神安寧,心情放鬆

大米營養豐富,含有各種維生素等成分,能夠補充人體五臟六腑所需,所以人的身體也會養得好,不管是精力還是皮膚,都會有明顯的改善。此外,大米既然能夠恢復心經的通暢,保證心的安寧,大米是食物里的「菩薩」。

2.大米粥能幫助控制情緒,避免沖動

從中醫的角度講,人愛沖動的成因是火氣擾心;從現代醫學的角度講,這就是比較嚴重的心理疾病。火氣上擾,讓人的情緒、行為失常,這在傳統中醫里是很難治療的,然而,吃大米飯能讓控制不了自己情緒的人逐漸恢復正常。由於大米能讓各經經氣回歸原位,所以,理論上它確實是治療火氣擾心所致心理疾病的最佳良葯。

養生要吃六種米

最滋補的是粳米

日常用來做米飯的普通大米又稱粳米或精米,呈半透明卵圓形或橢圓形,出米率高,米粒膨脹性小,但黏性大。作為日常食用米,粳米含有人體必需的澱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1、煙酸、維生素C及鈣、鐵等營養成分,可以提供人體所需的營養、熱量。用粳米煮粥以養生延年,在我國已有2000年的歷史,粳米粥最上一層粥油能夠補液填精,對滋養人體的陰液和腎精大有裨益,最適宜病人、產婦和老人。粳米具有健脾胃、補中氣、養陰生津、除煩止渴、固腸止瀉等作用,可用於脾胃虛弱、煩渴、營養不良、病後體弱等病症,但糖尿病患者應注意不宜多食。

最助消化的是糙米

所謂糙米,就是將帶殼的稻米在碾磨過程中去除粗糠外殼而保留胚芽和內皮的「淺黃米」。糙米中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含量都比精白米多。米糠層的粗纖維分子有助於胃腸蠕動,對胃病、便秘、痔瘡等消化道疾病有效。糙米較之精白米更有營養,能降低膽固醇,減少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的幾率。糙米適合一般人群食用,但由於糙米口感較粗,質地緊密,煮起來也比較費時,谷萬里建議煮前可以將它淘洗後用冷水浸泡過夜,然後連浸泡水一起投入壓力鍋,煮半小時以上。

最補腎的是黑米

黑米營養豐富,含有蛋白質、脂肪、B族維生素、鈣、磷、鐵、鋅等物質,營養價值高於普通稻米。它能明顯提高人體血色素和血紅蛋白的含量,有利於心血管系統的保健,有利於兒童骨骼和大腦的發育,並可促進產婦、病後體虛者的康復,所以它是一種理想的營養保健食品。谷萬里指出,黑米具有滋陰補腎、益氣強身、健脾開胃、補肝明目、養精固澀之功效,是抗衰美容、防病強身的滋補佳品。經常食用黑米,對慢性病人、康復期病人及幼兒有較好的滋補作用。由於黑米不易煮爛,應先浸泡一夜再煮。消化功能較弱的幼兒和老弱病人不宜於食用。

最排毒的是糯米

糯米又叫江米,因其香糯黏滑,常被用以製成風味小吃,深受大家喜愛。糯米中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鐵、維生素B2、多量澱粉等營養成分。糯米有補中益氣、養胃健脾、固表止汗、止瀉、安胎、解毒療瘡等功效、可用於虛寒性胃痛、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消渴多尿、氣虛自汗、痘疹癰癤等病。谷萬里同時提醒說,糯米不好消化,不宜食之過量,老人、小孩、脾胃虛弱者尤應注意。

最養顏的是薏米

薏米又稱薏仁米、苡米。薏米的營養價值很高,被譽為「世界禾本植物之王」。薏仁米營養豐富,含有意苡仁油、薏苡仁脂、固醇、氨基酸、精氨酸等多種氨基酸成分和維生素B1、碳水化合物等營養成分、具有利水滲濕、健脾止瀉、清熱解毒的功效。谷萬里介紹說,中醫認為,薏米味甘、淡,性微寒、入脾、胃、肺經,對脾虛腹瀉、肌肉酸重、關節疼痛等症有治療和預防作用。薏米對於美容的功效也十分顯著,它能夠使皮膚光滑,減少皺紋,消除色素斑點,對面部粉刺及皮膚粗糙有明顯療效。但應注意,大便燥結、精液不足、小便多者、孕婦不宜多食。

最養胃的是小米

小米又稱粱米、粟米、粟谷。其富含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B2、煙酸和鈣、磷、鐵等營養成分。由於小米非常易被人體消化吸收,故被營養專家稱為「保健米」。小米具有健脾和中、益腎氣、清虛熱、利小便、治煩渴的功效,是治療脾胃虛弱、體虛、精血受損、產後虛損、食慾不振的營養康復良品。谷萬里指出,由於小米性稍偏涼,氣滯者和體質偏虛寒、小便清長者不宜過多食用。

女人得吃這三種米

糯米

糯米味甘性溫,有補中益氣、止汗止渴等作用,適用於氣虛引起的汗虛、氣短無力等症狀,適合陽氣虛弱、脾胃虛寒者食用。糯米一般煮成粥更容易消化吸收。但糯米黏膩,咳嗽痰多、舌苔厚膩、消化不良者少吃為宜,其餐後血糖反應較高,糖尿病患者也不宜多吃。

小米

小米味甘,有健脾益氣的作用,含有鈣、鐵、維生素E等營養成分。小米一般煮粥、做飯或磨成粉做成各種食品。小米性偏涼,尤其適合心煩、發熱、口舌生瘡者食用,但脾胃虛寒者不宜食用。

黃米

黃米味甘,性溫,能益氣補中,還有除煩止渴、解毒的功效,有發熱煩渴、咳嗽、胃痛等症狀的人可多食。黃米除了含豐富的蛋白質之外,其維生素E含量在谷類比較突出。黃米可用於煮粥、做米飯和釀酒。與糯米類似,黃米性質黏膩,消化不良和糖尿病患者應少吃。

米飯治病的食用方法

補虛的粳米

從今天的科學角度發現粳米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種類也比較全面。同時含有脂肪、鈣磷鐵和維生素B族等。所以,粳米適合一切體虛無力、久病初愈、兒童、老人等消化力弱等人群。

粳米粥

在《隨息居飲食譜》中記載「病人、產婦,粥養最宜。」而煮粥時上層的米油更是富有養生功效。《綱目拾遺》中記載米油具有滋陰長力,肥五臟百竅,利小便通淋。所以,粳米煮粥是最適宜養生粥之一。

炒米治療脾胃虛弱

利用粳米炒焦之後,煎水服用,具有治療嬰兒吐奶、嘔吐、減肥等功效。其原理是在炒制過程中米內所含有的澱粉被分解、破壞,變成活性炭。在食用之後不會造成肥胖,同時可以將附著在腸道內的脂肪、毒素等一同吸走。所以,可以清腸減肥。

補腎長壽的黑米

黑米屬於糯米一類,自古黑米就有「葯米」、「壽米」、「貢米」等美稱,現在更有「世界米中之王」和「黑珍珠」等美譽。首先黑米可補腎,中醫認為黑色入腎,而現代醫學也證明了這一點,在《本草綱目》和《神農本草經》都記載了其具有補腎滋陰、健脾胃、益氣活血等功效。其次,黑米具有抗氧化長壽作用,黑米之所以呈現黑色是引起其中含有大量的花青素,花青素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抵抗自由基對人體細胞壁的氧化,增強免疫力,起到抗衰老作用。

1.黑米紅糖粥

利用黑米煮粥至粘稠,食用時加入紅糖,口感粘糯、甜。具有補腎、補血、暖胃等功效。

2.養發三黑粥

利用黑米、黑芝麻、黑豆以及核桃等一同煮粥,食用。黑色入腎,而發為腎之華,所以這三黑食物一同煮食,在補腎的同時也在美化腎的花朵——頭發。

3.黑米蓮子粥

黑米和蓮子以5:1的比例進行煮粥,食用時可加入紅糖或者冰糖。蓮子具有補脾止瀉、止帶、養血安神和益腎等功效,和黑米同時補腎滋陰效果更甚,可補體虛者,健康人多吃可延緩衰老,養血安神,促進睡眠。所以,米我們雖然天天吃,但是吃對還可以治病,長壽。

3、請問粳米、秈米、糯米,對於養生各有什麼作用?

粳米品種不同,營養成分也不同,但是差異微小。
秈米的營養成分與粳米相比,差異極小。習慣上將秈米與粳米統稱為大米,大米的營養成分因品種不同而略有差異。同一品種大米的營養成分變化規律是:糙米>標二米>標一米>特等米。這是因為糙米皮層含有豐富的營養素,而在精白米加工過程中,部分皮層被碾磨掉,大米加工精度越高,碾去的皮層越多,大米的營養也隨之降低。
糯米一般不作為主食,更多的是作為小吃食品、地方風味食品的原料。這是由於秈米、粳米和糯米的直鏈澱粉、支鏈澱粉含量不同,造成三者在口感上有一定差異,即秈米米飯黏性小,脹性大;粳米米飯黏性偏大,脹性偏小;而糯米的黏性最大,脹性很小。
糯米與秈米、粳米的營養成分差異甚小。但是祖國醫學認為:與秈米、粳米相比,糯米性偏於溫,是重要的滋補食物。《本草綱目》里把糯米的功效歸納為四種:一是溫脾胃,二是止腹瀉,三是縮小便,四是收自汗。主治:胃寒痛、消渴、夜多小便、小便頻數、脾胃氣虛泄瀉、氣虛自汗、妊娠腰腹墜脹、勞動後氣短乏力、體弱。

4、人們為什麼以粳米為主食,而不是糯米?

粳米

簡介
粳米,是粳稻的種仁,又稱大米。其味甘淡,其性平和,每 日食用,百吃不厭,是天下第一補人之物。

相關記載
唐代醫葯學家孫思逸在《千金方·食治》中強調說,粳米能養 胃氣、長肌肉;《食鑒本草》也認為,粳米有補脾胃、養五臟、壯 氣力的良好功效。
北宋文人張耒,對米粥養人的體會很深,認為每日清晨吃米 粥是進食補養的第一妙訣。他在《粥記》中寫道:「每日起,食粥一 大碗,空腹胃虛,谷氣便作,又極柔膩,與腸胃相得,最為飲食 之妙訣。」
北宋文豪蘇東坡,也經常食用米粥以調補,他的體驗是夜晚 吃粥更妙,他說:「粥既快美,粥後一覺,妙不可言也。」
詩壇壽翁陸游,享年八十有六,他深受米粥補養之益,從中 悟出吃粥養生是延年益壽最簡便有效的妙法。他專門寫了一首《食 粥》詩,大力贊頌:「世人個個學長年,不悟長年在目前,我得宛 丘平易法,早將食粥致神仙。」

營養
粳米是我國南方人民的主食,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約占 79%,是熱量的主要來源。

粳米中的蛋白質雖然只佔7%,但因吃 量很大,所以仍然是蛋白質的重要來源。粳米所含人體必需氨基 酸也比較全面,還含有脂肪、鈣、磷、鐵及B族維生素等多種營 養成分。

米飯,是補充營養的主食;米湯,又是治療虛證的食療佳品。 食養食療專著《隨息居飲食譜》就十分推崇米湯的補養功效,認為 濃稠的米湯,可以代替人參湯,用以治療虛證。 米粥營養豐富,又容易消化,便於吸收,所以醫葯學家常 以米粥作為配合葯療的調養珍品,《隨息居飲食譜》就強調說:「病 人、產婦,粥養最宜。」 經常食用米粥,是最簡便的食養之法,許多文人墨客也深受 其益,有的寫文章談體會,有的吟詩作賦,大加贊譽。

糯米
糯米又叫江米,是家常經常食用的糧食之一。因其香糯粘滑,常被用以製成風味小吃,深受大家喜愛。逢年過節很多地方都有吃年糕的習俗。正月十五的元宵也是由糯米粉製成的。

糯米富含B族維生素,能溫暖脾胃,補益中氣。對脾胃虛寒、食慾不佳、腹脹腹瀉有一定緩解作用。

糯米有收澀作用,對尿頻、自汗有較好的食療效果。糯米食品宜加熱後食用。糯米不宜一次食用過多。糯米性粘滯,難於消化,不宜一次食用過多,老人、小孩或病人更宜慎用。

糯米年糕無論甜咸,其碳水化合物和鈉的含量都很高,對於有糖尿病、體重過重或其他慢性病如腎臟病、高血脂的人要適可而止。

糯米是一種溫和的滋補品,有補虛、補血、健脾暖胃、止汗等作用。適用於脾胃虛寒所致的反胃、食慾減少、泄瀉和氣虛引起的汗虛、氣短無力、妊娠腹墜脹等症。

現代科學研究表明,糯米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鐵、維生素B及澱粉等,為溫補強壯品。

糯米製成的酒,可用於滋補健身和治病。可用糯米、杜仲、黃芪、杞子、當歸等釀成「杜仲糯米酒」,飲之有壯氣提神、美容益壽、舒筋活血的功效。

還有一種「天麻糯米酒」,是用天麻、黨參等配糯米製成,有補腦益智、護發明目、活血行氣、延年益壽的作用。糯米不但配葯物釀酒,而且可以和果品同釀。如「刺梨糯米酒」,常飲能防心血管疾病,抗癌
糯米
糯米又叫江米,是家常經常食用的糧食之一。因其香糯粘滑,常被用以製成風味小吃,深受大家喜愛。逢年過節很多地方都有吃年糕的習俗。正月十五的元宵也是由糯米粉製成的。

糯米富含B族維生素,能溫暖脾胃,補益中氣。對脾胃虛寒、食慾不佳、腹脹腹瀉有一定緩解作用。

糯米有收澀作用,對尿頻、自汗有較好的食療效果。糯米食品宜加熱後食用。糯米不宜一次食用過多。糯米性粘滯,難於消化,不宜一次食用過多,老人、小孩或病人更宜慎用。

糯米年糕無論甜咸,其碳水化合物和鈉的含量都很高,對於有糖尿病、體重過重或其他慢性病如腎臟病、高血脂的人要適可而止。

糯米是一種溫和的滋補品,有補虛、補血、健脾暖胃、止汗等作用。適用於脾胃虛寒所致的反胃、食慾減少、泄瀉和氣虛引起的汗虛、氣短無力、妊娠腹墜脹等症。

現代科學研究表明,糯米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鐵、維生素B及澱粉等,為溫補強壯品。

糯米製成的酒,可用於滋補健身和治病。可用糯米、杜仲、黃芪、杞子、當歸等釀成「杜仲糯米酒」,飲之有壯氣提神、美容益壽、舒筋活血的功效。

還有一種「天麻糯米酒」,是用天麻、黨參等配糯米製成,有補腦益智、護發明目、活血行氣、延年益壽的作用。糯米不但配葯物釀酒,而且可以和果品同釀。如「刺梨糯米酒」,常飲能防心血管疾病,抗癌

但是,糯米不宜食之過量,老人、小孩、脾胃虛弱者尤應注意。用糯米製作的年糕可加重咳嗽、令痰多,發熱、感冒、氣管炎患者慎用。

5、粳米對人體有什麼好處?

粳米,又稱大米、精米。粳米含有人體必需的澱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維生素C及鈣、磷、鐵等營養成分,可以提供人體所需的營養、熱量。糙米中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含量都比精白米多,米糠層的粗纖維分子,有助於胃腸蠕動,對胃病、便秘、痔瘡等消化道疾病有一定治療效果。用粳米煮粥來養生延年已有2000多年歷史。粳米粥最上一層粥油,能補液填精,對病人,產婦、老人最適宜。

6、哪幾種米是養生良方?

我認為主食是餐桌上的主要食物,是人們所需能量的主要來源。正如《舌尖上的中國:主食的故事》中所說:從南到北,變化萬千的精緻主食,不僅提供了人身體所需要的大部分熱量,更影響了中國人對四季循環的感受,帶給中國人豐饒、健康、充滿情趣的生活……

我們選擇主食不僅僅為了填飽肚子,在中醫眼裡,主食還有不同的保健養生功效;

1、最滋補——粳米

粳米,又名大米、硬米、糧米等。是中國人的主食之一,有「米中之冠」的美稱,無論是家庭用餐還是去餐館,米飯都是必不可少的。作為日常食用米,粳米含有人體必需的澱粉、蛋白質、維生素C等營養成分,可以提供人體所需的營養和熱量

同時,粳米具有健脾胃、補中氣、養陰生津、除煩止渴、固腸止瀉等作用,適合脾胃虛弱、煩渴、營養不良、病後體弱人群食用。米飯,是補充營養的主食,而米湯,也是治療虛證的食療佳品。用粳米煮粥以養生延年在我國已有2000年的歷史,粳米粥最上一層粥油有益氣、養陰、潤燥的功能,有很好的補養作用。

2、最排毒——糯米

糯米又叫江米,因其香糯黏滑,常被用以製成風味小吃,是粽、八寶粥、各式甜品的主要原料,深受大家喜愛。糯米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鐵、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及澱粉等,營養豐富。

同時,糯米可以補中益氣、健脾止瀉。可緩解脾胃虛寒、消渴尿多、自汗等症。此外,用糯米製成的酒,還可用於滋補強身。選用糯米、杜仲、黃芪、杞子、當歸等釀成「杜仲糯米酒」,飲之有壯氣提神、美容排毒、舒筋活血的功效。糯米不僅可以搭配中葯釀酒,還可以與果品同釀。如「刺梨糯米酒」,適當飲用能預防心血管健康問題。

3、最助消化——糙米

所謂糙米,就是將帶殼的稻米在碾磨過程中去除粗糠外殼而保留胚芽和內皮的「淺黃米」。米糠層的粗纖維分子有助於胃腸蠕動、助消化,能緩解胃病、便秘、痔瘡等消化道健康問題。但由於糙米口感較粗,質地緊密,煮起來也比較費時,建議大家煮前可以將它淘洗後用冷水浸泡過夜,然後連同浸泡水一起投入壓力鍋,煮半小時以上

4、最補腎——黑米

黑米自古就有「葯米」「貢米」「壽米」的美譽,中醫認為黑色入腎,常吃黑米可以滋陰補腎。同時,黑米營養豐富,含有B族維生素、鈣、磷、鐵、鋅等物質,營養價值高於普通稻米。它能明顯提高人體血色素和血紅蛋白的含量,可促進產婦、病後體虛者的康復,是一種理想的營養保健佳品。

黑米多半在脫殼之後以糙米的形式直接食用,這種黑米口感較粗,適合用來煮粥。煮粥前先浸泡,讓黑米充分吸收水分。泡米用的水要與米同煮,以保存其中的營養成分。

5、最養顏——薏米

薏米又稱薏仁米、苡米。薏米營養豐富,含有薏苡仁油、薏苡仁脂、固醇、氨基酸、精氨酸等多種氨基酸成分和維生素B1、碳水化合物等營養成分,具有利水滲濕、健脾止瀉、清熱解毒的功效。另外,薏米對於美容的功效也十分顯著,常吃能使皮膚光滑、減少皺紋、消除色素斑點,愛美的人士不要錯過噢。

推薦:薏米八寶粥。選用薏米、白扁豆、蓮子肉、核桃仁、桂圓肉各10克,紅棗5枚,糯米100克,紅糖適量;全部洗凈一同放入砂鍋,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成粥,調入紅糖即成

6、最養胃——小米

小米又稱粱米、粟米、粟谷。其富含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B2、煙酸和鈣、磷、鐵等營養成分。

中醫認為,小米具有健脾和中、益腎氣、清虛熱、利小便、治煩渴的功效,是調理脾胃虛弱、養胃護胃、體虛、精血受損的營養康復良品,被營養專家稱為「養胃米」。

7、粳米可以治什麼

唐代醫葯學家孫思邈在《千金方·食治》中強調說,粳米能養 胃氣、長肌肉;《食鑒本草》也認為,粳米有補脾胃、養五臟、壯 氣力的良好功效。 北宋文人張耒,對米粥養人的體會很深,認為每日清晨吃米 粥是進食補養的第一妙訣。他在《粥記》中寫道:「每日起,食粥一 大碗,空腹胃虛,谷氣便作,又極柔膩,與腸胃相得,最為飲食 之妙訣。」 北宋文豪蘇東坡,也經常食用米粥以調補,他的體驗是夜晚 吃粥更妙,他說:「粥既快美,粥後一覺,妙不可言也。」 詩壇壽翁陸游,享年八十有六,他深受米粥補養之益,從中 悟出吃粥養生是延年益壽最簡便有效的妙法。他專門寫了一首《食粥》詩,大力贊頌:「世人個個學長年,不悟長年在目前,我得宛 丘平易法,早將食粥致神仙。」 區分 稻米分糯米和粘米,粘米分粳米和秈米。 粳米比較粗短,廣東人稱之「肥仔米」,煮的粥飯比較綿軟,常見的東北米、珍珠米、江蘇圓米都屬於粳米 秈米比較修長苗條,煮的飯比較松爽,絲苗米、貓牙米、泰國香米都屬此類 兩廣、福建多種秈稻,北方多種粳稻。 [編輯本段]營養 粳米是我國南方人民的主食,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約占 79%,是熱量的主要來源。 粳米中的蛋白質雖然只佔7%,但因吃 量很大,所以仍然是蛋白質的重要來源。粳米所含人體必需氨基 酸也比較全面,還含有脂肪、鈣、磷、鐵及B族維生素等多種營 養成分。 營養分析: 1. 粳米米糠層的粗纖維分子,有助胃腸蠕動,對胃病、便秘、痔瘡等療效很好; 2. 粳米能提高人體免疫功能,促進血液循環,從而減少高血壓的機會; 3. 粳米能預防糖尿病、腳氣病、老年斑和便秘等疾病; 4. 粳米中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含量都比較多,多吃能降低膽固醇,減少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的幾率; 5. 粳米可防過敏性疾病,因粳米所供養的紅細胞生命力強,又無異體蛋白進入血流,故能防止一些過敏性皮膚病的發生。 米飯,是補充營養的主食;米湯,又是治療虛證的食療佳品。 食養食療專著《隨息居飲食譜》就十分推崇米湯的補養功效,認為 濃稠的米湯,可以代替人參湯,用以治療虛證。 米粥營養豐富,又容易消化,便於吸收,所以醫葯學家常 以米粥作為配合葯療的調養珍品,《隨息居飲食譜》就強調說:「病人、產婦,粥養最宜。」 經常食用米粥,是最簡便的食養之法,許多文人墨客也深受 其益,有的寫文章談體會,有的吟詩作賦,大加贊譽。 粳米 相關性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適宜一切體虛之人、高熱之人、久病初愈、婦女產後、老年人、嬰幼兒消化力減弱者; 2. 糖尿病患者不宜多食。 粳米 食療作用: 粳米性平、味甘,歸脾、胃經; 具有補中益氣,平和五臟,止煩渴,止泄,壯筋骨,通血脈,益精強志,好顏色之功; 主治瀉痢、胃氣不足、口乾渴、嘔吐、諸虛百損等。 粳米 食物相剋: 唐

8、粳米好還是大米好

粳米是大米的一種,大米分粳米和秈米。熬粥和蒸飯都是粳米好,但要是從養胃角度還是小米好

9、粳米是什麼米?是我們平時煮飯的米嗎

與粳米飯養生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