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醫養生有哪些方法?
「少房事多運動重食療選環境」這是我國唐代著名的醫學家、葯王孫思邈的養生法。孫思邈長期居住民間研究醫學,為人療疾,采種中葯,著書立說,被人們尊稱為「葯王」。同時,孫思邈又是一位著名的養生學家,他提倡養生、食治和怡老,內容豐富,涉及到預防醫學、心身醫學、老年醫學諸方面。由於他身體力行,活到了101歲,從而成為中國歷史上罕見的能將養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長壽老人。具體地說:他的養生理論歸納有如下四點。
1.提倡抑情節欲
孫思邈認為情慾過度是罹疾早衰的重要因素之一,提倡要做到「十二少」,即「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語、少笑、少愁、少樂、少喜、少怒、少好、少惡行」。並強調性醫學保健的重要性,認為房事太過,不僅可以影響本人的身體健康,而且還會影響優生優育、波及下一代的身心發育。為此,他引用彭祖的觀點:「上士別床,中士異被,服葯百裹,不如獨卧。」以說明節制房事的重要性。
2.主張「常欲小勞」
孫思邈說:「養性之道,常欲小勞,但莫大疲及強所不能堪耳。」他認為運動比營養、休息更為重要,從而把按摩、搖動肢節等全身運動作為養生的重要內容。
3.強調食養重視葯餌孫思邈指出:「安身之本必須於食,救疾之道惟在於葯。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全生;不明葯性者,不能以除病。」可見其對食養與葯餌的重視。在飲食調養方面,他主張飲食清淡,少吃葷、腥,忌吃生、雜。他還力倡「先飢而食、先渴而飲、食慾數而少、不欲頓而多」,認為少食多餐有益身心健康。同時,他把服食具有滋補和防治老年病功效的中葯作為養生的措施之一。
4.環境居處很重要
在住地方面,孫思邈強調要「背山臨水,氣候高爽,土地良沃,泉水清美」及「山林深處,固是佳境」。現在世界各地幾乎都把山清水秀、鳥e68a847a6431333431336661語花香、空氣清新、環境幽靜處作為療養勝地,可見葯王對居住環境的要求是有道理的。在住室方面他又指出:「但令雅素潔凈,無風雨暑濕地為佳。」
總之,葯王孫思邈的養生思想和方法是非常豐富的,他說到了,也做到了,名副其實。
2、中醫養生學書中的慨括。
中醫養生不離《黃帝內經》的內容,黃帝內經里的養生重在講「人與自然的平衡」「天人一體」是一個很好百的類比,天有四季(中醫的說法是五季,夏秋之間還有個長夏),人有五臟,天有日月,分晝夜,物有陰陽,分雌雄度,養生的根本就是與天相應,最簡單的就是,天熱避暑,天寒加衣,少食生冷食物,注意合理飲食,適量的運動和保持一回個好的心情,再沒其他的,著重在「養」,呵呵,一般來說,現在的人都那麼忙,哪有時間養啊。答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希望可以幫到你
3、陰虛如何養生?
中醫養生
1、食物養生:
老中醫的順口溜, 可做參照與踐行。
生梨潤肺化痰好, 蘋果止瀉營養高。
黃瓜減肥有成效, 抑制癌症獼猴桃。
番茄補血助容顏, 蓮藕除煩解酒妙。
橘子理氣好化痰, 韭菜補腎暖膝腰。
蘿卜消食除脹氣, 芹菜能治血壓高。
白菜利尿排毒素, 菜花常吃癌症少。
冬瓜消腫有利尿, 綠豆解毒療效高。
木耳搞癌散血淤, 山葯益腎浮腫消。
海帶含碘散淤結, 蘑菇抑制癌細胞。
胡椒驅寒兼除濕, 蔥辣姜湯治感冒。
魚蝦豬蹄補乳汁, 豬肝羊肝明目好。
益腎強腰吃核桃, 健腎補脾吃紅棗。
2、中醫養生源遠流長養生境界是「治未病」
中醫學從《黃帝內經》開始就把養生防病作為主導思想,講「上醫治未病」。「養生」最早見於《莊子•內篇》,所謂「生」,生命、生存、生長之意;所謂「養」,保養、調養、補養、護養之意。「養生」的內涵,一是如何延長生命的時限,二是如何提高生活的質量。
3、中醫養生講究四時陰陽,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這是自然界的規律。人應該順應大自然的規律,比如,春天的時候,要有一種生發之氣,被發緩形,夜卧早起。冬天不能太張揚、太發散,萬物處於秘藏。中醫養生主張因時、因地、因人而異。中醫養生包括形神共養、協調陰陽、順應自然、飲食調養、謹慎起居、和調臟腑、通暢經絡、節欲保精、益氣調息、動靜適宜等一系列養生原則,而協調平衡是其核心思想。
4、房中養生:男女居室,人之大倫。孤陰不生。獨陽不長,人道不可廢者。成年之男女,若長期沒有性生活,對身體也是不利的。但是也要防止另一個極端,這就是縱欲。《黃庭經》曰:「長生至慎房中急,何為死作令神泣?」這方面歷代養生家論述極多,毋用贅言。至於有的人淫樂成性,嗜欲無度,說什麼「寧可花下死,作鬼也風流」,那是咎由自取。漢代枚乘《七發》雲「明眸皓齒,命曰伐性之斧,如戲猛獸之爪牙」。呂純陽詩雲:「二八佳人體如酥,腰間代劍斬愚夫,雖然不見人頭落,暗裡教君髓骨枯。」這些決非聳人聽聞之語,而應永為警戒的。
5、氣功養生:學會吐納法:陶弘景在《養性延命錄》里提出:「納氣有一,吐氣有六。納氣一者,謂吸也;吐氣六者,謂吹、呼、唏、呵、噓、呬,皆出氣也。」吐氣的時候,不能把嘴張得太大,要無聲,長氣,吐完為止。吐氣的時候,根據每個字發音的不同,口型有輕微的變化,吐氣的部位也不同,要把氣出到最長。練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可以達到胎吸。胎兒在母親身體里,雖然沒有呼吸,但也有生命,這就是胎吸。練氣功之前,首先把心定下來,去除一切雜念,進入狀態。按照方法做完氣之後,會發現滿口生津,古書稱「上池之水」,然後把津液咽下去。津液是一種重要的生命物質,不能隨便吐掉,應做到「津常咽」。
4、請高人解釋一下這三句話''《靈山》孫思邈送給梅振衣的三個告誡''
第一句:無論是人是仙,他們做事都是有目的的,有痕跡的,你的心中肯定有一桿秤來衡量他們的對錯,不能因為是人而輕視或重視,不能因為是仙而輕視或重視,也不能靠臆想來猜測他是人是仙。他是人是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因為是人是仙而產生的行事方式,打交道只要如此入手就好。第二句:在悟道途中,也必然處於不確定的狀態,所以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而引偏,然而你自己其實有自己的判斷標准,所要做到的是不要受它影響,見怪而不怪。第三句:上師在你才能做好,上師不在就不能做好,那麼上師要一輩子跟著你嗎?你要成為一個獨立的人,要有自己的評判標准,要慎獨,要做到不自欺,要自成體系卻也不偏離上師所傳的正道。三句話其實是一句話,要堅持自我,再堅持道理。三句話面向三個方向,一個對事(對人),一個對理,一個對己,都要做好立足點。一點淺薄之見,不知對錯,還望自酌,畢竟也是上面那三句話。
5、呂祖養生酒多少錢一盒
呂祖養生酒是山西洞賓酒業公司開發的新一代養生保健酒。呂洞賓養生酒組方設計源自《呂祖全書》中記載的呂洞賓用以濟世度人的養生古方,是一種純天然的養生酒。採用傳統白酒發酵工藝,挖掘呂祖(八仙之一呂洞賓)養生的歷史文化底蘊,結合呂祖道教——全真教的養生文化精髓,再利用先版進的微生物有益菌工藝,聘用國家知名白酒專家和微生物專家,共同開發出來的一款新產品。含有對人體有益的多種營養物質,主要為微量的高級醇及較多的維生素.含有18種氨基酸,人體所必須的氨基酸就有7種。氨基酸為人體生長發育和維持體內氮含量平衡所必須,某些氨基酸體內不能自行合成,不許有飲食中攝取。呂祖養生酒正是含這類氨基酸比較完全的養生酒,具有強身健體的葯權效。
單價180元
6、如何用中醫養生
我以前介紹過中醫養生方法,包括如下內容:
1、食物養生:
老中醫的順口溜, 可做參照與踐行。
生梨潤肺化痰好, 蘋果止瀉營養高。
黃瓜減肥有成效, 抑制癌症獼猴桃。
番茄補血助容顏, 蓮藕除煩解酒妙。
橘子理氣好化痰, 韭菜補腎暖膝腰。
蘿卜消食除脹氣, 芹菜能治血壓高。
白菜利尿排毒素, 菜花常吃癌症少。
冬瓜消腫有利尿, 綠豆解毒療效高。
木耳搞癌散血淤, 山葯益腎浮腫消。
海帶含碘散淤結, 蘑菇抑制癌細胞。
胡椒驅寒兼除濕, 蔥辣姜湯治感冒。
魚蝦豬蹄補乳汁, 豬肝羊肝明目好。
益腎強腰吃核桃, 健腎補脾吃紅棗。
2、中醫養生源遠流長養生境界是「治未病」
中醫學從《黃帝內經》開始就把養生防病作為主導思想,講「上醫治未病」。「養生」最早見於《莊子•內篇》,所謂「生」,生命、生存、生長之意;所謂「養」,保養、調養、補養、護養之意。「養生」的內涵,一是如何延長生命的時限,二是如何提高生活的質量。
3、中醫養生講究四時陰陽,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這是自然界的規律。人應該順應大自然的規律,比如,春天的時候,要有一種生發之氣,被發緩形,夜卧早起。冬天不能太張揚、太發散,萬物處於秘藏。中醫養生主張因時、因地、因人而異。中醫養生包括形神共養、協調陰陽、順應自然、飲食調養、謹慎起居、和調臟腑、通暢經絡、節欲保精、益氣調息、動靜適宜等一系列養生原則,而協調平衡是其核心思想。
4、房中養生:男女居室,人之大倫。孤陰不生。獨陽不長,人道不可廢者。成年之男女,若長期沒有性生活,對身體也是不利的。但是也要防止另一個極端,這就是縱欲。《黃庭經》曰:「長生至慎房中急,何為死作令神泣?」這方面歷代養生家論述極多,毋用贅言。至於有的人淫樂成性,嗜欲無度,說什麼「寧可花下死,作鬼也風流」,那是咎由自取。漢代枚乘《七發》雲「明眸皓齒,命曰伐性之斧,如戲猛獸之爪牙」。呂純陽詩雲:「二八佳人體如酥,腰間代劍斬愚夫,雖然不見人頭落,暗裡教君髓骨枯。」這些決非聳人聽聞之語,而應永為警戒的。
5、氣功養生:學會吐納法:陶弘景在《養性延命錄》里提出:「納氣有一,吐氣有六。納氣一者,謂吸也;吐氣六者,謂吹、呼、唏、呵、噓、呬,皆出氣也。」吐氣的時候,不能把嘴張得太大,要無聲,長氣,吐完為止。吐氣的時候,根據每個字發音的不同,口型有輕微的變化,吐氣的部位也不同,要把氣出到最長。練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可以達到胎吸。胎兒在母親身體里,雖然沒有呼吸,但也有生命,這就是胎吸。練氣功之前,首先把心定下來,去除一切雜念,進入狀態。按照方法做完氣之後,會發現滿口生津,古書稱「上池之水」,然後把津液咽下去。津液是一種重要的生命物質,不能隨便吐掉,應做到「津常咽」。
這些內容中,第五項比較可行。其他幾項在生活中也要注意。
7、中醫養生一般都有哪些方法?
中醫養生方法有多種,可以嘗試艾灸養生。
原因:
1、調和陰陽。人體陰陽的平衡是疾病發生和發展的根本。運用艾灸療法的補瀉作用,達到調和陰陽之功效。
2、溫通經絡。經絡是氣血運行之通路,經絡通暢,則利於氣血運行,營養物質之輸布。寒濕等病邪,侵犯人體後,往往會閉阻經絡,導致疾病的發生。艾灸藉助其溫熱肌膚的功效,溫暖肌膚經脈,活血通絡,以治療寒凝血滯、經絡痹阻所引起的各種病證。
3、行氣活血。氣是人的生命之源,血為人的基本物資,氣血充足,氣機條達,人的生命活動才能正常。艾灸可以補氣、養血,還可以疏理氣機,並且能升提中氣,使得氣血調和以達到艾灸保健的目的。
4.散寒驅邪。氣血的運行,遇寒則凝,得溫則散。中醫認為,血見熱則行,見寒則凝,故一切氣血凝澀的疾病,均可用溫灸來治療。艾灸療法通過對經絡腧穴的溫熱刺激,起到溫經通絡、散寒除痹的功效,以加強機體氣血運行,達到治療和保健的目的。艾是純陽植物加上火的熱力滲入陽氣驅出陰邪,艾灸療法對濕寒之證特別有效。
5.防病保健 。艾灸還具有防病保健、強身益壽的功效,體質不好,抵抗力差,容易患病的人群特別適合做艾灸,這樣可以增強人體免疫功能,起到預防疾病的目的。同時灸法還能改善人體各個系統的功能,提高人體的抗病能力,從而有利於多種疾病的康復,對現代的亞健康有很好的調節功效。
知識拓展:中醫養生一般還包括食材養生,運動養生、睡眠養生等等。
8、呂純陽生日幾號
道教呂祖聖誕是農歷四月十四,即呂祖神誕,
呂洞賓:名呂喦,字洞賓,道號純陽子,是著名的道教八仙及全真派北五祖之一,道教尊為「純陽祖師」、「純陽演正警化孚佑帝君興行妙道天尊」等,居演正天宮。
9、古人所說的節欲保精是怎麼回事
我國的房事養生之術由來已久,早在周秦時期就產生了。當時最有代表性的觀點是老子提出來的。他認為:貪圖性慾就會導致災禍,性慾消耗精氣就是硬性消精亡陰,人成長到壯大就會衰老。聚守精氣,平和無欲,才合養生之道。老子提出的觀點為後世房中養生家所接受,形成了節欲保精的綜治觀念。比如在馬王堆出土的房中醫書中,作者假借舜之口指出:「要使陰莖保持堅壯強硬,就要緩減房事,節制兩性生活,一定要使性交次數稀少,不要輕率地予以交合。」
《黃庭內景經》中說:「急守精室勿妄泄,閉而保之可長話。」「長生至慎房中急,棄捐淫慾專字精」。據說以下兩句詩是出於呂純陽之手:「二八佳人體如酥,腰間伏劍斬愚夫。」
這些觀念,我們現在聽起來簡直就是無稽之談。
這里值得注意的是,古人提倡節欲保精,固然有其不科學之處,但不是提倡完全禁慾;後世有人把養生和洩慾完全對立起來,比如像剛才我們提到的為練氣功而禁慾,完全是自己走上了極端。
如果我們有機會看一下有關醫學史就會發現,從漢魏以後,房事養生之術迅速興旺起來,房中術的觀點也發生了截然不同的變化,從節欲保精轉為閉精縱欲。我們這里所屬的閉精縱欲,就是一方面在性交中進行了不射精,另一方面盡量增多性交次數,頻繁更換性交對象。
根據史書記載,曹操曾向甘始、左慈等人學習房中之術,一夜曾御七十女。據房中術士們宣稱,要掌握閉精之道,御女多多益善。孫思邈在《千金方》中說:「但能御十二女而不復施泄者,令人不老,有買色。若御女九十三女而能自固者,年萬歲矣」。他還說:「昔皇帝御一千二百女而登仙。」
閉精縱欲與節欲保精有一脈相承之處,那就是重視精液的作用,只不過閉精是從消極地避免過性生活,過度到既過性生活,又不讓精液外泄。比如孫思邈在宣揚了閉精縱欲後,又千叮嚀萬囑咐道:「凡精少則病,精盡則死,不可不思,不可不慎。」
既想縱欲又想閉精,這是不容易做到的。為了做到這一點,古人總結了許多辦法。比如有人提出「采氣」之道,即在性交過程中深接勿動,使女性氣上面熱,然後以口取女氣,其要訣是意動便止。還有人提出了「采站」之術,既采陰補陽,它要男方先充分引起女性性興奮,「情動興濃,戶內滑盈溢」。然後自己「閉口咬牙,馳心物外,思念別端」,「交合之間,緩進遲退,不可躁急,勿令氣喘」。
如果僅從技術的角度來看,以上方法還是有效的,少動就會減少摩擦,降低對陰莖的刺激,「思念別端」就會降低或轉移性中樞的興奮,這樣就可以做到不射精或延長射精了。但采氣或采戰之說,卻實在是荒誕無稽的。
根據現代性醫學的研究,無論是男性的精液,還是女性陰道里的分泌物,里邊所含的營養物質都是很有限的,如果說通過閉精的方法來強身健體,甚至修煉道行的話,分明是不明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