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養生元口罩

養生元口罩

發布時間:2020-07-14 03:17:33

1、肺結核剛好怎麼保養

肺結核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肺部感染性疾病。人與人之間呼吸道傳播是本病傳染的主要方式。其主要臨床表現有全身疲乏、失眠、盜汗、午後潮熱、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及呼吸困難等。 養生指南: 一.兒童應按時接種卡介苗。接種後可增加免疫能力,能避免被結核桿菌感染而患病。 二.肺結核的主要傳播途徑是飛沫傳染。開放性肺結核病人在咳嗽、噴嚏、大聲談笑時噴射出帶菌的飛沫而傳染給健康人。病人如隨地吐痰,待痰液乾燥後痰菌隨灰塵在空氣中飛播而傳染。凡痰中找到結核桿菌的病人外出應戴口罩,不要對著別人面部講話,不可隨地吐痰,應吐在手帕或廢紙內,集中消毒或用火焚燒滅菌。痰液可用5~12%的來蘇溶液浸泡2~12小時消毒。病人應養成分食制習慣,與病人共餐或食入被結核桿菌污染的食物可引起消化道感染。 三.痰菌陽性病人應隔離。若家庭隔離,病人居室應獨住,飲食、食具、器皿均應分開。被褥、衣服等可在陽光下曝曬2小時消毒,食具等煮沸1分鍾即能殺滅結核桿菌。 居室應保持空氣流通、陽光充足,每日應打開門窗3次,每次20~30分鍾。一般在痰菌陰性時,可取消隔離。 四.對肺結核應有正確的認識,目前肺結核有特效葯物治療,療效十分滿意。肺結核不再是不治之症了。應有樂觀精神和積極態度,做到堅持按時按量服葯,完成規定的療程,否則容易復發。 五.可選擇氣功、保健功、太極拳等項目進行鍛煉,能使機體的生理機能恢復正常, 逐漸恢復健康,增強抗病能力。平時注意防寒保暖,節制房事。 六.飲食以高蛋白、糖類、維生素類為主,宜食新鮮蔬菜、水果及豆類。應戒煙禁酒。 近年來研究證明,吸煙會使抗癆葯物的血濃度降低,對治療肺結核不利,又能增加支氣管痰液的分泌,使咳嗽加劇,結核病灶擴散,加重潮熱、咯血、盜汗等症狀。飲酒能增加抗癆葯物對肝臟的毒性作用,導致葯物性肝炎,又能使機體血管擴張,容易產生咯血症狀。 肺結核 概念: 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可累及全身多個器官,但以肺結核最為常見。 本病病理特點是結核結節和干酷壞死,易形成空洞。臨床上多呈慢性過程,少數可急起發病。常有低熱、乏力等全身症狀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統表現。 病因和發病機理: 一、結核菌 屬於分支桿菌,塗片染色具有抗酸性,亦稱抗酸桿菌。對外抵抗力強,在陰濕處能生存5個有以上,但在烈日曝曬下2小時,5-12%來蘇水接觸2-12小時,70%酒精接觸2分鍾,或煮沸1分鍾,能被殺死。而最簡單的殺菌方法是將痰吐在紙上直接燒掉。 二、感染途徑 結核菌主要通過呼吸道傳播。傳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結核病人的痰。傳染的次要途徑是經消化道進入體內。 三、人體的反應性 結核病的免疫主要是細胞免疫,表現在淋巴細胞的致敏和細胞吞噬作用的增強。入侵的結核菌被吞噬後,經處理加工,將抗原信息傳遞給T淋巴細胞,使之致敏。當致敏的T淋巴細胞再次遇到結核菌時,便釋放出一系列的淋巴。因子使巨噬細胞聚集在細菌周圍,吞噬殺死細菌,然後變為類上皮細胞和郎罕巨細胞,最後形成結核結節。 病理:結核菌侵入人體後引起炎症反應,細菌與人體抵抗力之間的較量互有消長,病變過程復雜,但其基本病變主要有滲出、增生、變質。 臨床表現: 典型肺結核起病緩漸,病程經過較長,有低熱、乏力、食慾不振、咳嗽和少量咯血。但多數病人病灶輕微,常無明顯症狀,經X線健康檢查始被發現,有些病人認突然咯血表現發現,但在病程中常可追溯到輕微的毒性症狀。 一、全身症狀: 全身毒性症狀表現為午後低熱、乏力、食慾減退,體重減輕、盜汗等。當肺部病灶急劇進展播散時,可有高熱,婦女可有月經失調或閉經。 二、呼吸系統: 一般有乾咳或只有少量粘液。伴繼發感染時,痰呈粘液性或膿性。約1/3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咯血。當炎症波及壁層胸膜時,相應胸壁有刺痛,一般並不劇烈,隨呼吸和咳嗽而加重。慢性重症肺結核,呼吸功能減慢,出現呼吸困難。 實驗室和其他檢查: 一、結核菌檢查 痰中找到結核菌是確診肺結核的主要依據。 二、X線檢查 肺部X線檢查不但可早期發現肺結核,而且可對病灶的部位、范圍、性質、發展情況和效果作出診斷。 三、結核菌素試驗 陽性:表示結核感染,但並不一定患病。稀釋度一作皮試呈陽性者,常提示體內有活動性結核灶。 陰性:提示沒有結核菌感染。但仍要排除下列情況。 A、結核菌感染後需4-8周變態反應才能充分建立;所以在變態反應前期,結素試驗可為陰性。 B、應用糖皮質激素等免疫抑制劑者,營養不良以及麻疹、百日咳病人,結素反應可暫時消失。 C、嚴重結核病和各種危重病人對結素無反應。 D、其它如淋巴免疫系統缺陷(白血病、結節病)病人和老年人的結素反應也常為陰性。 診斷: 1、痰結核菌檢查 2、X線健康檢查 3、臨床症狀 治療: 抗結核化學葯物治療對結核的控制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合理的化療可使病灶全部滅菌、痊癒。傳統的休息和營養起著輔助作用。 (疾病診斷和分型分期標准) 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可累及全身多個臟器;但以肺結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最為常見。排菌病人是社會傳染源。人體感染結核菌後不一定發病,僅於抵抗力低落時方始發病。本病病理特點是結核結節和乾酪樣壞死,易於形成空洞。除少數可急起發病外,臨床上多呈慢性過程。常有低熱、乏力等全身症狀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統表現。五十年代以來,我國結核病總的疫情雖有下降,但由於人口眾多,各地區控制疫情不均衡,它仍為當前一個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是全國十大死亡病因之一,應引起我們嚴重關注。 診斷要點 一、乏力、體重減輕、發熱、盜汗。 二、咳痰,X線胸片示肺部浸潤性改變。 三、結核菌素試驗陽性。 四、痰液塗片抗酸染色陽性。 五、痰培養結核桿菌陽性。 診斷標准 (全國結核病防治工作會議制訂,1978年6月·柳州) 肺結核類型 一、原發型肺結核(Ⅰ型):為原發結核感染引起的臨床病徵。包括原發綜合征及胸內淋巴結結核。並發淋巴結支氣管瘺時,如淋巴結腫大比較顯著,兩肺內只有較少的播散性病變時,仍歸本型。 二、血行播散型肺結核(Ⅱ型):包括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結核(急性粟粒型結核)及亞急性、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結核。 三、浸潤型肺結核(Ⅲ型):是繼發型肺結核的主要類型。肺部有滲出、浸潤及/或不同程度的乾酪樣病變。可見空洞形成。乾酪性肺炎和結核球也屬於本型。 四、慢性纖維空洞型肺結核(Ⅳ型):是繼發型肺結核的慢性類型。常伴有較廣泛的支氣管播散性病變及明顯的胸膜增厚。肺組織破壞常較顯著,伴有纖維組織明顯增生而造成患處肺部組織收縮和縱隔、肺內的牽拉移位,鄰近肺組織常呈代償性肺氣腫。 五、結核性胸膜炎(Ⅴ型):臨床上已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胸膜炎。

2、肺結核的病人應如何保養

合理高營養。
保持心情舒暢。
避免過勞。

3、有冠心病高血壓的中老年人該用什麼保健葯品?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簡稱冠心病,是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後使動脈官腔狹窄或閉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壞死而引起的心臟病,亦稱缺血性心臟病。多發生在40歲以後,男性多於女性,腦力勞動者多於體力勞動者。我過近年來發病率有增高趨勢。病因迄今未明,動脈發生粥樣硬化可能因脂質代謝失常而易於透入血管內膜,在動脈壁上形成粥樣斑快,並由於血管內膜的損傷,血小板活性激發而聚集,冠狀動脈由於其解剖結構特點容易發生粥樣硬化。發生冠心病危險因素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體重、高年齡。此外,與吸煙、腦力活動緊張、飲食不當遺傳、好強性格及體內微量元素缺乏等也有一定關系。

冠心病的預防及其療法:

預防冠心病應該從人們的生活習慣,飲食、運動等多方面著手,葯物預防也十分重要。運動處方視患者個人狀況而定,適當的鍛煉或運動能改善心臟血液灌注,增加冠狀動脈的側支循環,起到保護和改善心臟功能的作用。飲食要維持平衡均勻,多食海洋魚類、蔬菜、水果、豆類、橄欖油等都可以有效地預防冠心病。
冠心病治療預防葯物中現代中葯復方丹參滴丸既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又具有降膽固醇、甘油三酯;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全身和心臟微循環;抗氧化自由基;保護心肌細胞等多層次、多靶點、多系統作用。個個作用點都在冠心病始發的要害部位。因此,堅持服用復方丹參滴丸對於預防治療冠心病具有很好的效果。

冠心病預防的四大對策:

心血管病四大防線及預防對策
根據2000年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全球死於心血管疾病的人為1700萬,在每三個死亡的人中就有一人死於心血管疾病,這一數字到2020年預計增加50%,而且死亡人數的80%分布在低中等收入國家。從2000年到2020年,心肌梗死將在各種死因中從第五位上升為第一位,腦卒中將從第六位上升到第四位。

「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和發展有一個系統的過程,吸煙、高血壓、血脂異常、肥胖以及近來為人們關注的代謝綜合征等危險因素可看作是疾病的上游,有時在一個人身上可集中多種危險因素。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這些危險因素在人群中越來越普遍地存在,並向青少年發展。心血管疾病從危險因素到出現臨床症狀,這中間大概需要幾十年的時間。但遺憾的是,有相當多的病人從來沒有症狀和先兆,突然發生心肌梗死、腦卒中甚至意外的死亡。即使能夠救治成功,患過心肌梗死的病人最後在慢性的疾病發展過程中會出現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現已成為發展中國家及發達國家共同面臨的新挑戰。」

針對動脈粥樣硬化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內科、首都醫科大學北京同仁醫院心血管中心胡大一教授呼籲加強心血管病預防,層層設防,阻斷疾病的發生和進展。他提出需要構建四條防線:

第一條防線是防發病,即做好一級預防。它的核心內容是對多種危險因素的綜合控制。首先要改變傳統醫療實踐和模式。「上醫治未病」,「目前我們用過多的力量去針對疾病下游,如介入治療及搭橋等技術是十分必要的,但它只能針對已到晚期或有嚴重後果的情況。我們應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疾病的上游,強調預防。」二要從傳統的以經驗為基礎的模式轉向循征醫學的模式,即所有的干預措施應有研究證據。第三,組建多學科的聯盟。過去,高血壓學會只管高血壓,糖尿病學會只管糖尿病等等。這一情況已不適合在一個人身上有多種危險因素的情況。只有多學會的聯合行動,齊抓共管,在一個平台上共同治理多重危險因素,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僅要預防危險因素,我們還要預測患者在未來的10年、20年的發病風險和死亡風險,再根據不同危險程度劃分出不同的人群,對不同人群提出不同的干預措施。第四,改變專科醫生和社區醫生脫節的局面。只有將臨床研究的重大成果轉化為廣大醫生包括社區醫生規范的醫療實踐,才能達到減少疾病的社會效益。如他汀類葯物可以減少1/3的心血管疾病的發病,但這類葯物用得太晚、太少、太短,很多醫生大都是在心肌梗死3-6個月後才開始用葯。介入治療對緩解病人症狀確實有好處,但遺憾的是它並不改善病人的預後,介入治療只有和他汀類葯物手拉手,才能從根本上改善病人的預後。

第二條防線是防事件。即已發病的病人,能不能讓他長期穩定,不出現心肌梗死?其中穩定斑塊、抗栓治療是防事件的關鍵,沒有血栓就沒有事件。早期使用他汀類葯物,既可發揮降脂以外的穩定斑塊的作用,又可以改善內皮細胞,抗炎症。聯合使用不同機制的抗血栓葯物,不但是新的研究方向,而且已成為新的醫療實踐。抗栓的第二個部分就是抗凝血霉。抗凝血霉的重大進展是低分子肝素的研製成功,低分子肝素與靜脈肝素效果相同甚至比它更好,它會在很多領域中取代普通肝素;而戊糖的效果又好於低分子肝素。這一葯物的一大特色是不論性別、年齡、體重、手術時間,每天一次,固定劑量2.5毫克,沒有劑量的差別,這就方便了病人,保證了安全用葯。

第三條防線是防後果。如果出現了心肌梗死、腦卒中等嚴重後果,就要考慮如何盡快地、用科學的手段規范地救治病人。醫院組建胸痛中心,開通綠色通道,家屬應及時送患者去醫院挽救生命。無論是溶栓還是介入治療,都要強調時間。時間就是心肌,時間就是生命。作為病人,只要有胸痛就要上醫院以爭取獲救的機會。對於低危險病人應聯合使用不同的、及時的抗栓葯物,對於高危險病人應該及早地介入干預,早期使用他汀類葯物。

第四條防線是防復發。「亡羊補牢,為時未晚。」成功挽救病人後,做好二級預防,防止再次梗死,防止意外死亡,減慢或防止心力衰竭的發生。首先要重視生活方式的改變,得過心肌梗死的病人必須戒煙,並使用預防葯物,如阿司匹林、β阻滯劑、他汀類降脂葯物、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等。選擇有效的葯物,還要達到有效的劑量。國內目前存在很多衛生資源的浪費,不是品種不對,就是用葯劑量不對,沒有使病人得到應有的保護。不能片面地計算一片葯的價錢,要從宏觀上計算衛生成本。通過預防減少事件,減少住院,這才是最大的節省。

「醫生要堅持以病人為中心,醫生是病人疾痛的治癒者。醫生做什麼是一方面,但首要考慮的是病人最需要的,而不是我們在病人身上能做什麼。大家都很忙,忙於做介入,忙於做搭橋,這是必要的但是不夠的。」胡教授如是說。未來工作的重點是預防心血管病,為此醫生要堅持「ABCDE」的預防對策。A:阿司匹林、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B:β阻滯劑、控制血壓;C:降膽固醇、戒煙;D:糖尿病控制、合理飲食;E:運動,病人教育,社區工作。

----------------胡大一教授講話摘要

心衰的自我防護

心力衰竭患者採用科學的手段自我保護,是延緩病情進展、防止病情惡化的關鍵環節。患者要盡量做到以下幾點:

控制好引起心力衰竭的疾病:如針對高血壓引起的心力衰竭,通過長期治療把收縮壓及舒張壓控制在正常范圍,可以減少心力衰竭發生的危險。

預防可促發心力衰竭的因素,具體措施包括以下幾方面:

●預防呼吸道感染

已有心力衰竭病症但病情穩定的人若發生呼吸道感染,則非常容易使病情急劇惡化。因此,在感冒流行季節或氣候驟變情況下,患者要減少外出,出門應戴口罩並適當增添衣服,患者還應少去人群密集之處。

●掌握好活動量

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體力活動,但切忌活動過多、過猛,更不能參加較劇烈的活動,以免心力衰竭突然加重。

●選擇清淡少鹽飲食

飲食應少油膩,多蔬菜水果。對於已經出現心力衰竭的病人,一定要控制鹽的攝入量。鹽攝入過多會加重體液瀦留,加重水腫,但也不必完全免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一定要戒煙、戒酒,保持心態平衡,不讓情緒過於興奮波動,同時還要保證充足的睡眠。

●合理用葯

有的葯物治標迅速,可很快緩解症狀,而有的葯物則需要長期服用才能改善心臟功能,延長壽命。利尿劑,這是惟一能控制體液瀦留的葯物,但不能單獨用來控制心力衰竭,使病情穩定。洋地黃制劑(地高辛)則通過增加心肌收縮力等作用減輕患者症狀。而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如開博通、蒙諾等),所有左心收縮功能減退的心力衰竭病人都要用,除非病人對這類葯物有禁忌症或不能耐受,但這類葯的應用要早期開始,並長期使用才能降低死亡率,延長壽命。β-受體阻滯劑,所有左室收縮功能不良的心力衰竭病人,在病情穩定的條件下都可以用,但絕不是用葯越多越好,而是要少而精,並在醫生指導下合理用葯。

冠心病的臨床類型

目前,冠心病分類、分型較多,且比較混亂。公認的臨床分型是以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分型為標准,即:心絞痛、心肌梗死和猝死。 心絞痛又可分為勞力性心絞痛和自發性心絞痛。
(1)勞力性心絞痛 可分3類:
①新發生的心絞痛,這是指勞力性心絞痛,症狀發生於1個月以內。
②穩定型勞力性心絞痛,指勞力性心絞痛,症狀在1~3個月以上穩定不變者。
③惡化勞力性(轉劣型,增劇型)心絞痛,心絞痛誘因不變,但疼痛發作次數、程度及持續時間明顯轉劣。
(2)自發性心絞痛 指休息狀態下發作的心絞痛。其中將心絞痛發作時伴ST段抬高者,稱為變異型心絞痛。 新發生的勞力性心絞痛、轉劣型及自發性心絞痛屬不穩定型心絞痛。 冠心病中的心力衰竭,如病人無心肌梗死的臨床或心電圖證據,這一診斷只能是臆測的。
另外,心律失常可為冠心病的唯一症狀。在這種情況下,除非作冠狀動脈造影證實有冠狀動脈病變,否則也只能屬於假設性診斷。

防治冠心病的膳食原則

因為營養與冠心病的關系非常密切,因此制定合理的膳食原則對防治冠心病至關重要。 防治冠心病的合理膳食原則如下:
1 減少每日膽固醇的攝取。膽固醇的攝入量不應超過300mg/日,或100mg以下/每千卡總熱量。
2 脂肪的攝入,不應超過總熱量的30%,其中飽和脂肪酸應控制在占總熱量的10%以內。增加多不飽和脂肪酸、使飽和脂肪酸與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比值宜為 7∶1∶1 。
3 食用復合碳水化合物,少吃或不吃蔗糖或葡萄糖等簡單的碳水化合物。
4 總熱量限制在標准量以內,使體重維持在標准水平,如果超重(標准體重±5公斤為正常) ,應進一步限制總熱量,或適當增加體力活動。
5 提倡多食新鮮蔬菜和水果,食用豆製品,食用液體植物油。
6 盡量少吃富含飽和脂肪酸或膽固醇過多的肥肉、動物油、高脂奶品及蛋黃、動物內臟等食品。
7 不要將飲用水軟化。
8 減少鈉的攝入,以氯化鈉計,每人的攝入量應首先爭取達到10克/日以下,將來能減至5g /日以下為最好。
9 飲酒:不飲或少飲,每日量不超過30g。

冠心病病人為何應少吃食鹽

大量研究表明:高血壓是冠心病的危險因素之一。調查資料發現,有相當比例的冠心病病人患有高血壓,而高血壓又有促進冠心病發展的作用。因此,控制高血壓並設法降低血壓水平,對冠心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鈉促進血液循環,增加心排血量,直接增加心臟負擔,對心臟血流供應不足的冠心病人是不利的。目前普遍認為,鈉攝入量在促進高血壓發病中起著一定的作用。流行病學資料表明,食鹽每日攝入高達20克的日本北部人,高血壓發病率可高達40%,明顯高於食鹽每日攝入約5克的北美愛斯基摩人的發病率。研究還證明:平均每天少攝入5克食鹽,平均舒張壓可降低0.53千帕(4毫米汞柱)。因此,對已患有高血壓的病人,限制食鹽可作為一種非葯物性治療手段。
那麼,冠心病病人應限制多少食鹽為宜呢?這要根據病人是否同時患有高血壓,以及高血壓的病情來決定。有人提出較為嚴格的限鹽量,規定每日不超過5克。有的人較難做到並堅持。筆者認為,應根據自己的情況,逐漸限制食鹽用量,使自己的口味漸漸習慣於低鹽膳食。具體做法是:烹調時在菜餚出鍋前將鹽撒在食物上,鹽味便可以明顯地感覺出來;還可利用糖、醋、香料等調味品,來增加食物味道,以減少食鹽用量。目前市場上出售的低鈉鹽,也是限鹽(限鈉)的一個較好的選擇。
最後應指出,鉀鹽是可以保護心肌細胞的。促進鈉排泄的降壓葯,常常增加鉀排泄,造成體內缺鉀。因此,膳食中於限鹽(限鈉)的同時,應多吃含鉀的食物,例如五穀雜糧、豆類、肉類、蔬菜和水果均含有一定量的鉀。動物性食品雖大多含鉀比蔬菜、水果高,但鈉含量、膽固醇含量較高,而蔬菜、水果含的鈉極少,所以,應多吃水果、蔬菜來補鉀。含鉀高的食物有菠菜、蘿卜、捲心菜、芹菜莖、南瓜、鮮豌豆、檸檬等,均可選食。

冷水浴對老年冠心病病人的危害

冷水浴俗稱冷水澡,包括冷水淋浴、冷水擦身、冷水浸浴及冬泳等多種形式。冷水浴可以增加體質,提高抗寒能力,對推遲衰老,防治疾病十分有利,目前不僅許多中、青年人喜歡冷水浴,而且也吸引了許多老年人。然而對於有冠心病的病人來說,不適當地進行冷水浴常可導致嚴重的不良後果。我們曾見過一些老年冠心病病人,第一次用冷水擦身就誘發了嚴重的心絞痛。還有的因天氣炎熱,出了大汗後,立即行冷水浴而誘發了急性心肌梗死。這是什麼原因呢?大家都知道熱脹冷縮這個通俗的道理吧。人體的血管,如冠狀動脈也是如此,如遇到突然寒冷的刺激,常可引起血管收縮和痙攣,導致心肌缺血缺氧而發生心絞痛和心肌梗死。因此,對於年高體弱,尤其患有高血壓病、冠心病、腦動脈硬化的老年人不宜洗冷水浴。對於體質較好的老年人,要慢慢進行適應性鍛煉,先用溫水擦身,繼用涼水,再用冷水試擦,慢慢適應後,才可用冷水浴,而且時間不要太長,動作不要太猛,必要時要准備保健葯盒。

冠心病患者如何過冬

寒冷對患者冠心病的中老年患者可謂是雪上加霜。寒冷不僅可引起血管強烈收縮,導致血壓升高,還可誘發高血壓、急性心肌梗死、心絞痛及腦血管意外等病,甚至是致命性心率失常。因此,除了定期到醫院進行診斷、檢查外,還可按照下列處方進行保健,將可防患於未然,順利過冬。

注意保暖,冬季早晚溫差較大,中老年人又習慣早鍛煉,應有適宜的「溫度緩沖」;出門時注意添加衣服。防止溫差過大誘發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

應在清晨醒後養神5分鍾再起床活動。清晨人體的血管應變力最差,驟然活動易引發腦血管疾病,甚至腦溢血、中風等。

注意保持淡泊寧靜、樂觀自信的情緒,不大喜大悲、劇烈運動。所謂「靜益壽、躁損壽」講的就是這個人生哲理。

不可盲目進補,冬季雖是養生、進補的最佳季節,但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這時萬不可盲目進補,應飲食清淡,保持膳食營養均衡。宜多食豆類、水果、牛奶、瘦肉等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切忌辛辣、油膩。早上起來喝一杯溫開水以降低血黏度和促進腸蠕動。

採用合適的葯物進行積極治療與預防,警惕「葯物性中風」。有些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葯物除了對肝、胃具有明顯的副作用外,冬季服用還易提高血管緊張度、改變血液黏稠度,導致心腦血管病發作,甚至引起「葯物性中風」。降壓、鎮痛等葯物也應謹慎服用。因此,治療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4、為什麼不論春夏秋冬有的人都喜歡帶口罩?

夏天防曬,春秋防霧霾,防風,冬天保暖,可以說口罩是我們一年四季必備的日用品。

5、廣汽本田凌派車上有沒有自帶口罩嗎?

沒有的,親.

6、康恩泰醫用口罩有假貨嗎?

現在的口罩都是可以阻擋病毒的,所以一定要注意防護

7、防氨水氣味最好用什麼口罩?

氨水主要揮發的是氨氣,帶普通的口罩是,沒有效果的,必須使用防毒面具

配置如下:6200(面具)+6004(氨氣濾盒)
品牌:3M
這一套配置專門是防護氨氣,甲胺的,請參考!

中國勞保速遞網!

8、鄭州養生源商貿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注冊號:****所在地:河南省注冊資本:5萬元法定復代表:趙秀麗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登記狀態:存續登記機關:鄭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二七分局注冊地址:鄭州市二七區隴海中路28號隆福國際3號樓制1單元30層3003號
法定代表人:趙秀麗
成立時間:2012-02-22
注冊資本:5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10103000053939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鄭州市二七區隴海中路28號隆福國際3號樓1單元30層3003號

與養生元口罩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