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沖破養生位

沖破養生位

發布時間:2020-07-14 01:45:35

1、常言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黃帝內經》十二時辰養生法是個什麼鬼?

我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黃帝內經》中提出過十二時辰養生法,但是很多人都不是很明白這個道理,究竟什麼才是「十二時辰」養生法呢?其實《黃帝內經》這本書里充滿了養生的智慧,只要我們每天能夠按照生活規律好好生活,修養好我們的先天真元,養生也是很簡單的。如果按照十二時辰養生法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子時養生需要照顧好膽經、丑時養肝、寅時養肺、卯時大腸經通、辰時胃經分解食物、巳時養脾、午時修養心經、未時小腸能治大病、申時膀胱經上有「靈葯」、酉時腎主封藏、戌時心包經能夠使我們快樂、亥時三焦通則百病不生。以上就是十二個時辰的養生方式,其實《黃帝內經》是我國一部對人體養生方式總結較好的養生秘籍。

每個時辰所對應的五臟六腑是不同的,所針對的功能也就是不同的。

比如在亥時,三焦經當令,可以修養百脈。因為三焦是我們身體中最大的肺腑,我們如果在亥時睡覺的話,是可以修養百脈,這對我們的身體具有很多的好處。而且常常在子時前睡覺的人,一般睡眠質量是比較好的,晨醒之後頭腦是十分清晰的。

對我們國家而言,現在很多人平時學業都比較繁忙,常常導致睡眠不足的情況出現,這種方法其實是不正確的。我們都明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道理,只有符合正常的作息規律,我們才能夠達到有效的養生。

2、武則天如何養生養顏

武則天如何養生和養顏 武則天活了82歲,一生身體健美容顏靚麗.當然,這首先是和她的自身先天條件以及後來的宮廷富貴生活有關,但她善於保養養生和養顏也是很重要的. 據說,武則天當女皇後,御醫給她弄了兩個美容養顏葯方,一個叫做」益母草澤面方」(也叫"神仙玉女粉」),口服外用均可:另個葯方叫」常敷面脂」也就是現在的面膜,每天外用.這兩個方子,都是用中草葯熬制,很靈驗,武則天用了一生.(此二方已傳至今,想用者另詢,這里恕不贅述).也許是得益於這種有效的葯物保養吧,武則天在四五十歲時,仍是有如三十幾歲的容顏,老年時雖有縐紋,但面色仍如少女般紅潤呢! 僅這兩個葯方顯然也末必成就了武則天的身體和容顏,她的生活方式和心理調解更為重要. 這位女皇有很豐富的精神生活,她不僅善書法(幼時就能書寫漂亮的字),還愛讀<老子>,對道家養生哲學很是推崇,她曾號召全國臣民都來讀這本<老子>呢!今天大家都知道<老子>這本僅五千多字的書,是一本極重視生命崇尚自然的奇書,據說,這書里有種氣功態,讀了這書,你的身體就會有異樣感覺,很能使人煥發一種生命力.各位看官,不信您試試? 還有一件事使武則天身健貌美,那是國人羞於啟齒的事,那就是合諧的性生活.盡管人們羞於講,但中國人自古很善於用此來養生,關於武則天的後宮生活,傳說不少,但總的說來,她敢於沖破幾千年傳統文化觀念的束縛,充分享受一個女人應有的享受,這一點是無疑的;但是,她不象那些男性帝王把一堆女人養在後宮(三宮六院七十二妃),她的嬪妃(面首)是召之即來,揮之即去,不是養一堆在後宮.這有點象現今的企業,男性皇帝們如國企養閑人,武則天象私企不養閑人,…呵呵,別腳的比喻!著名的薛懷義就是一個,他這個名字是武則天給他起的,他原名叫馮小寶,他是武則天的女兒太平公主給媽媽物色的一個面首.英武俊秀,他讓武則天很開心,被封為右衛大將軍.受寵之極.後來武則天的御醫沈南繆,很有讓女皇愉悅的辦法,據說是他教武則天如何采男人元陽以補女之陰,使氣血充足,容顏艷麗,使武則天不僅享受合諧房事的甜美,更以此達到了健身美容之功效.薛懷義見武則天喜新厭舊很生氣,大發雷霆,觸怒了武則天,,她便派人把他殺了.據載,武則天六七十歲仍有正常性生活,下臣們知女皇心思紛紛推薦威猛俊秀男人,也有許多人毛遂自薦當面首的,但許多一試便被殺掉了,其中原因可想而知.呵呵,想占女皇便宜?活膩了不是?!後來,還是女兒(太平公主)把自已玩的一個男人送給媽媽,此人名叫張昌宗.武則天把他召進宮一試,果然不錯,而且俊朗秀美,很討女皇喜歡.同時他還向武則天推薦自已的兄弟,兄弟二人同時侍候女皇,令女皇房事歡暢淋漓,……關於武則天的後宮事,民間傳說不少,但上面這四人是有記載的史事,還有更多就不多在這里講了,(國人歷來把講述這些事看成大逆不道,做可以,說出來不可以),就此趕緊打住.性是什麼?性就是命!性命是不可分的,沒了性也離死不遠了.進入二十世後,世界許多專家學者對此論述頗精到,有興者可自行查閱.合諧的性生活對人的身心健康肯定非常有益.許多寡婦和鰥夫不僅容顏枯黃,許多都是短壽呢!兩性間的愛為什麼欲死欲仙?中間若抽掉性,那還能如此嗎?性是情的基礎,情是性的升華,…….:所以有詩曰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說遠了.武則天雖是女皇,但她的養生美容之法百姓也可效仿. (伍柳) 下圖是武則天面首張易之畫像:

3、鬼穀子 養生

武功很高,但傳說畢竟是傳說,誰也不知道真實的情況。誰也沒有見過他真實的打鬥。

4、壓力位如何確定?沖破壓力位,怎麼辦?

壓力位就是前期下跌開始的地方,一般是點位或者是趨勢線的壓力。

沖破壓力位之後應該觀察能否站穩,查看量能有否放大並且是否收紅,
換手率比昨日前日放大多少倍,並不是越大越好

初次突破壓力位都會有個回抽確定有效性,但是如果該股有利好或者是大盤走勢很好的情況,不需要花很多時間去確認有效性了,分批進場。

如果大勢不好,就看該股的30分鍾60分鍾線
看它們的走勢良好再進場吧

5、關於養生語錄

健康名言
1、健康是自然所能給我們准備的最公平最珍貴的禮物.——蒙田
2、健康是一種自由——在一切自由中首屈一指. ——亞美路
3、人的生活就是運動.——托爾斯泰
4、幸福的首要條件在於健康.—— 柯蒂斯
5、健康本身是歡樂與滿足的源泉.——彼得
6、健康的價值,貴重無比.它是人類為了追求它而惟一值得付出時間、血汗、勞力、財富甚至付出生命的東西.——蒙田
7、保持健康的秘密是適當地節制食物、欽料、睡眠和愛情.——雨果
8、歡樂就是健康,反之憂郁就是病魔.——哈利伯頓
9、吃飯莫飽,走路莫跑,說話要少,睡覺要早,遇事莫惱,經常洗澡.——謝覺哉
10、忽略健康的人,就是等於在與自己生命開玩笑.——陶行知
11、有規律的生活原是健康與長壽的秘訣. ————巴爾扎克
12、健康是智慧的條件,是愉快的標志. ————愛默生
13、最窮苦的人也不會為了金錢而放棄健康,但是最富有的人為了健康甘心情願放棄所有的金錢. ——枸爾頓
14、人世間最好的醫生是:節制欽食、心平氣和以及心情愉快.——斯威夫特
15、鍛煉身體要經常,要堅持.人同機器一樣,經常運動才能不生銹.——朱德
16、人類所能犯的最大錯誤就是拿健康來換取其他身外之物!——叔本華
17、從煅煉成健康的身體中本來鍛煉出健康的精神,這是做一切工作所必遵循的一條辯證唯物主義的准則.——朱光潛
18、健康的人未察覺自己的健康,只有病人才懂得健康.卡萊爾

6、沖破束縛獲得成功~名言事例~!!!!

一、讓.克雷蒂安:
一個小孩,相貌醜陋,說話口吃,而且因為疾病導致左臉局部麻痹,嘴角畸形,講話時嘴巴總是歪向一邊,還有一隻耳朵什麼也聽不見。
為了矯正自己的口吃,這孩子模仿古代一位有名的演說家,嘴裡含著小石子講話。看著嘴巴和舌頭被石子磨爛的兒子,母親心疼地抱著他流著眼淚說:「不要練了,媽媽一輩子陪著你」。懂事的孩子替媽媽擦著眼淚說:「媽媽,書上說,每一隻漂亮的蝴蝶,都是自己沖破束縛它的繭之後才變成的。我要做一隻美麗的蝴蝶」。
後來,他能流利地講話了。因為他的勤奮和善良,他中學畢業時,不僅取得了優異的成績,而且還獲得了良好的人緣。
1993年10月,他參加全國總理大選。他的對手居心叵測地利用電視廣告誇張他的臉部缺陷,然後寫上這樣的廣告詞:「你要這樣的人來當你的總理嗎?」但是這種極不道德的,帶有人格侮辱的攻擊招致大部分選民的憤怒和譴責。他的成長經歷被人們知道後,贏得了選民極大的同情和尊敬。他的「我要帶領國家和人民成為一隻美麗的蝴蝶」的競選口號,使他以高票當選為總理,並在1997年再次獲勝,連任總理,人們親切地稱他是「蝴蝶總理」。
他就是加拿大第一位連任兩屆的總理讓.克雷蒂安。
二、黃美廉:
一個叫黃美廉的女子,自小就患上腦性麻痹症。此病狀十分驚人,因肢體失去平衡感,手足便是常亂動,眯著眼,仰著頭,張著嘴巴,口裡念叨著模糊不清的詞語,模樣十分怪異。這樣的人其實已失去了語言表達能力,不亞於啞巴。

但黃美廉硬是靠她頑強的意志和毅力,考上了美國著名的加州大學,並獲得了藝術博士學位。她靠手中的畫筆,還有很好的聽力,來抒發自己的情感。
三、大禹治水。大禹摒棄前人的經驗,變「擋水」為「導水」,疏導河流,開掘河道,解決了多年困擾華夏兒女的黃河泛濫的難題。
四、、王明的「左」傾主義。王明死扣蘇聯成功的「訣竅」——以城市為中心開展革命,要求勢單力薄的紅軍攻打大城市,以致紅軍力量大大削弱。
五、麥克斯韋以超強的計算能力得出光與電磁波的速率應為3×108m/s,並且依據前人的經驗,提出光是電磁波的假想,開拓了光的波動說這一新領域。
名言:學會接受和肯定自我,你就能沖破自卑的束縛。走出自卑天高地闊,請你勇敢地大膽往前走吧!

7、只有把養生當做習慣的下一句是什麼?

養生主

【題解】

這是一篇談養生之道的文章。「養生主」意思就是養生的要領。莊子認為,養生之道重在順應自然,忘卻情感,不為外物所滯。 全文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至「可以盡年」,是全篇的總綱,指出養生最重要的是要做到「緣督以為經」,即秉承事物中虛之道,順應自然的變化與發展。第二部分至「得養生焉」,以廚工分解牛體比喻人之養生,說明處世、生活都要「因其固然」、「依乎天理」,而且要取其中虛「有間」,方能「游刃有餘」,從而避開是非和矛盾的糾纏。餘下為第三部分,進一步說明聽憑天命,順應自然,「安時而處順」的生活態度。 莊子思想的中心,一是無所依憑自由自在,一是反對人為順其自然,本文字里行間雖是在談論養生,實際上是在體現作者的哲學思想和生活旨趣。

【原文】 吾生也有涯①,而知也無涯②。以有涯隨無涯③,殆已④;已而為知者⑤,殆而已矣!為善無近名⑥,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⑦,可以保身,可以全生⑧,可以養親⑨,可以盡年⑩。

【注釋】 ①涯:邊際,極限。 ②知(zhì):知識,才智。 ③隨:追隨,索求。 ④殆:危險,這里指疲睏不堪,神傷體乏。 ⑤已:此,如此;這里指上句所說的用有限的生命索求無盡的知識的情況。 ⑥近:接近,這里含有追求、貪圖的意思。 ⑦緣:順著,遵循。督:中,正道。中醫有奇經八脈之說,所謂督脈即身背之中脈,具有總督諸陽經之作用;「緣督」就是順從自然之中道的含意。經:常。 ⑧生:通作「性」,「全生」意思是保全天性。 ⑨養親:從字面上講,上下文意不能銜接,舊說稱不為父母留下憂患,亦覺牽強。姑備參考。 ⑩盡年:終享天年,不使夭折。

【譯文】 人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卻是無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知識,勢必體乏神傷,既然如此還在不停地追求知識,那可真是十分危險的了!做了世人所謂的善事卻不去貪圖名聲,做了世人所謂的惡事卻不至於面對刑戮的屈辱。遵從自然的中正之路並把它作為順應事物的常法,這就可以護衛自身,就可以保全天性,就可以不給父母留下憂患,就可以終享天年。

【原文】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①,手之所觸②,肩之所倚③,足之所履④,膝之所踦⑤,砉然向然⑥,奏刀騞然⑦,莫不中音⑧,合於桑林之舞⑨,乃中經首之會⑩。 文惠君曰:「嘻(11),善哉!技蓋至此乎(12)?」庖丁釋刀對曰(13):「臣之所好者道也(14),進乎技矣(15)。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全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16),官知止而神欲行(17)。依乎天理(18),批大郤(19),導大窾 (20),因其固然(21);技經肯綮之未嘗(22),而況大軱乎(23)!良庖歲更刀(24),割也;族庖月更刀(25),折也(26)。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27)。彼節者有閑(28),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閑,恢恢乎其於游刃必有餘地矣(29),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雖然,每至於族(30),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31),視為止,行為遲,動刀甚微。謋然己解(32),如土委地(33)。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34),善刀而藏之(35)。 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36)。」

【注釋】 ①庖(páo):廚房。「庖丁」即廚師。一說「庖」指廚師,「丁」是他的名字。為(wèi):替,給。文惠君:舊說指梁惠王。解:剖開、分解。 ②觸:接觸。 ③依:靠。 ④履:踏、踩。 ⑤踦(jǐ):用膝抵住。 ⑥砉(huā)然:皮肉分離的聲音。向(向):通作「響(響)」,聲響。「向(響)然」,多種聲音相互響應的樣子。 ⑦奏:進刀。騞(huō)然:以刀快速割牛的聲音。 ⑧中(zhòng):合乎;「中音」,意思是合乎音樂的節奏。 ⑨桑林:傳說中的殷商時代的樂曲名。「桑林之舞」意思是用桑林樂曲伴奏的舞蹈。 ⑩經首:傳說中帝堯時代的樂曲名。會:樂律,節奏。 (11)嘻(xī)(xī):「嘻」字的異體。 (12)蓋:通作「盍」,講作何,怎麼的意思。一說為句中語氣詞,讀如「蓋」。 (13)釋:放下。 (14)好(hào):喜好。道:事物的規律。 (15)進:進了一層,含有超過、勝過的意思。乎:於,比。 (16)神:精神,心思。 (17)官:器官,這里指眼。知:知覺,這里指視覺。 (18)天理:自然的紋理,這里指牛體的自然結構。 (19)批:擊:郤(xì):通作「隙」,這里指牛體筋腱骨骼間的空隙。 (20)道:同「導」,循著。窾(kuǎn):空,這里指牛體骨節間較大的空處。 (21)因:依,順著。固然:牛身體本來的結構。 (22)技(zhī):通作「枝」,指枝脈。經:經脈。「技經」指經絡結聚的地方。肯:附在骨上的肉。綮(qǐ):骨肉連接很緊的地方。未:不曾。嘗:嘗試。 (23)軱(gū):大骨。 (24)歲:每年。更(gēng):更換。 (25)族:眾;「族庖」指一般的廚師。 (26)折:斷;這里指用刀砍斷骨頭。 (27)發:出,這里指剛從磨刀石上磨出來。硎(xíng):磨刀石。 (28)閑(jiàn):縫,間隙;這個意義後代寫作「間」。 (29)恢恢:寬廣。游刃:運轉的刀刃。 (30)族:指骨節、筋腱聚結交錯的部位。 (31)怵(chù)然:小心謹慎的樣子。 (32)謋(huò):牛體分解的聲音。 (33)委:堆積。 (34)躊躇:悠然自得的樣子。滿志:滿足了心意。 (35)善:這里講作擺弄、擦拭的意思。 (36)養生:其後省中心語,意思是「養生之道」。

【譯文】 廚師給文惠君宰殺牛牲,分解牛體時手接觸的地方,肩靠著的地方,腳踩踏的地方,膝抵住的地方,都發出砉砉的聲響,快速進刀時刷刷的聲音,無不像美妙的音樂旋律,符合桑林舞曲的節奏,又合於經首樂曲的樂律。 文惠君說:「嘻,妙呀!技術怎麼達到如此高超的地步呢?」廚師放下刀回答說:「我所喜好的是摸索事物的規律,比起一般的技術、技巧又進了一層。我開始分解牛體的時候,所看見的沒有不是一頭整牛的。幾年之後,就不曾再看到整體的牛了。現在,我只用心神去接觸而不必用眼睛去觀察,眼睛的功能似乎停了下來而精神世界還在不停地運行。依照牛體自然的生理結構,劈擊肌肉骨骼間大的縫隙,把刀導向那些骨節間大的空處,順著牛體的天然結構去解剖;從不曾碰撞過經絡結聚的部位和骨肉緊密連接的地方,何況那些大骨頭呢!優秀的廚師一年更換一把刀,因為他們是在用刀割肉;普通的廚師一個月就更換一把刀,因為他們是在用刀砍骨頭。如今我使用的這把刀已經十九年了,所宰殺的牛牲上千頭了,而刀刃鋒利就像剛從磨刀石上磨過一樣。牛的骨節乃至各個組合部位之間是有空隙的,而刀刃幾乎沒有什麼厚度,用薄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節和組合部位間,對於刀刃的運轉和迴旋來說那是多麼寬綽而有餘地呀。所以我的刀使用了十九年刀鋒仍像剛從磨刀石上磨過一樣。雖然這樣,每當遇上筋腱、骨節聚結交錯的地方,我看到難於下刀,為此而格外謹慎不敢大意,目光專注,動作遲緩,動刀十分輕微。牛體霍霍地全部分解開來,就像是一堆泥土堆放在地上。我於是提著刀站在那兒,為此而環顧四周,為此而躊躇滿志,這才擦拭好刀收藏起來。」文惠君說:「妙啊,我聽了廚師這一番話,從中得到養生的道理了。」

【原文】 公文軒見右師而驚曰①:「是何人也?惡乎介也②?天與,其人與?」曰:「天也,非人也。天之生是使獨也③,人之貌有與也④。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澤雉十步一啄⑤,百步一飲,不蘄畜乎樊中⑥。神雖王⑦,不善也。 老聃死⑧,秦失吊之⑨,三號而出⑩。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則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為其人也(11),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12),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會之(13),必有不蘄言而言,不蘄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14),忘其所受(15),古者謂之遁天之刑(16)。適來(17),夫子時也(18);適去,夫子順也。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古者謂是帝之縣解(19)。」 指窮於為薪(20),火傳也,不知其盡也。

【注釋】 ①公文軒:相傳為宋國人,復姓公文,名軒。右師:官名,古人常有借某人之官名稱謂其人的習慣。 ②介:獨,只有一隻腳。一說「介」當作「兀」,失去一足的意思。 ③是:此,指代形體上只有一隻腳的情況。獨:只有一隻腳。 ④與:舊註解釋為「共」,所謂「有與」即兩足共行。一說「與」當講作賦與,意思是人的外形當是自然的賦與。 ⑤雉(zhì):雉鳥,俗稱野雞。 ⑥蘄(qí):祈求,希望。畜:養。樊:籠。 ⑦王(wàng):旺盛,這個意義後代寫作「旺」。 ⑧老聃(dān):相傳即老子,楚人,姓李名耳。 ⑨秦失(yì):亦寫作「秦佚」,老聃的朋友。 ⑩號:這里指大聲地哭。 (11)其人:指與秦失對話的哭泣者。老聃和秦失都把生死看得很輕,在秦失的眼裡老聃的弟子也應都是能夠超脫物外的人,但如此傷心地長久哭泣,顯然哀痛過甚,有失老聃的遺風。 (12)向:剛才。 (13)彼其:指哭泣者,即前四句中的「老者」和「少者」。所以:講作「……的原因」。會:聚,碰在一塊兒。 (14)遁:逃避,違反。倍:通作「背」,背棄的意思。一說「倍」講作「加」,是增益的意思。 (15)忘其所受:大意是忘掉了受命於天的道理。莊子認為人體稟承於自然,方才有生有死,如果好生惡死,這就忘掉了受命於天的道理。 (16)刑:過失。「遁天之刑」是說感傷過度,勢必違反自然之道而招來過失。一說「刑」即刑辱之意。 (17)適:偶然。來:來到世上,與下一句的「去」講作離開人世相對立;這里的「來」、「去」實指人的生和死。 (18)夫子:指老聃。 (19)帝:天,萬物的主宰。縣(xuán):同「懸」。「帝之縣解」猶言「自然解脫」。在莊子看來,憂樂不能入,死生不能系,做到「安時而處順」,就自然地解除了困縛,猶如解脫了倒懸之苦。 (20)本句旨意歷來解釋紛紜,不得要領。根據前文所述可這樣理解:「指」、「薪」即脂薪,又稱燭薪,用以取光照物,「窮」是盡的意思,油脂燃盡於浸裹的柴薪,但火種卻不會熄滅,傳之於無窮。 【譯文】 公文軒見到右師大吃一驚,說:「這是什麼人?怎麼只有一隻腳呢?是天生只有一隻腳,還是人為地失去一隻腳呢?」右師說:「天生成的,不是人為的。老天爺生就了我這樣一付形體讓我只有一隻腳,人的外觀完全是上天所賦與的。所以知道是天生的,不是人為的。」 沼澤邊的野雞走上十步才能啄到一口食物,走上百步才能喝到一口水,可是它絲毫也不會祈求畜養在籠子里。生活在樊籠里雖然不必費力尋食,但精力即使十分旺盛,那也是很不快意的。 老聃死了,他的朋友秦失去吊喪,大哭幾聲便離開了。老聃的弟子問道:「你不是我們老師的朋友嗎?」秦失說:「是的。」弟子們又問:「那麼弔唁朋友像這樣,行嗎?」秦失說:「行。原來我認為你們跟隨老師多年都是超脫物外的人了,現在看來並不是這樣的。剛才我進入靈房去弔唁,有老年人在哭他,像做父母的哭自己的孩子;有年輕人在哭他,像做孩子的哭自己的父母。他們之所以會聚在這里,一定有人本不想說什麼卻情不自禁地訴說了什麼,本不想哭泣卻情不自禁地痛哭起來。如此喜生惡死是違反常理、背棄真情的,他們都忘掉了人是稟承於自然、受命於天的道理,古時候人們稱這種作法就叫做背離自然的過失。偶然來到世上,你們的老師他應時而生;偶然離開人世,你們的老師他順依而死。安於天理和常分,順從自然和變化,哀傷和歡樂便都不能進入心懷,古時候人們稱這樣做就叫做自然的解脫,好像解除倒懸之苦似的。」 取光照物的燭薪終會燃盡,而火種卻傳續下來,永遠不會熄滅。

8、《養生主》譯文

與沖破養生位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