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天乾地里養生

天乾地里養生

發布時間:2020-07-14 00:09:01

1、天乾的五行是什麼

2、養生問題

五行學說是古人從生活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他們認為世紀萬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構成的,在不同的事物上有不同的表現。比如五色:青、赤、黃、白、黑,五聲:角、徵、宮、商、羽,五味:酸、苦、甘、辛、咸,五臟:肝、心、脾、肺、腎,五情:喜、樂、欲、怒、哀,五常:仁、禮、信、義、智等等,每種事情的五項內容都分別顯示出木、火、土、金、水的五行順序。五行有生成、相生、相剋的順序。生成的順序是木、火、土、金、水。相生的順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剋的順序是: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陰陽和五行學說相結合,成為古人解釋各種自然和人生現象的一種理論。占卜和命相學是預測未來的一種活動。古代生產力低下,對個人命運就更難把握,也就更想知道。命相學就利用了陰陽五行學說來說明一個人的命運。主要的一種方法就是用生辰八字來推算命運。所謂生辰八字,就是用天干、地支表示的出生的年、月、日、時。先秦時期,人們只用天乾地支來記日,但是後來,年月日時都可以用天乾地支來記了。天支有十個: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個: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二者順序配合可以產生六十個單位,叫六十甲子。那生出生的年、月、日、時分別用天干、地支配合來表示,正好有八個字,因此叫生辰八字,相者又叫它是人的四柱。生辰八字里也有五行。在十天干中,甲、乙屬木,丙、丁屬火,戊、己屬土,庚、辛屬金,壬、癸屬水。十二地支中,寅、卯屬木,巳、午屬火,申、酉屬金,亥、子屬水,辰、戍、丑、未屬土。這樣一來,根據生辰八字,就可以推算出你命里缺什麼。古人認為必須五行俱全,命運才會興旺。
對於現代人來說,判斷自己的生辰八字,已經不是很容易的事了,因為大多數人都以陽歷,就是公歷來記自己的生日。所以在這里介紹一下怎樣從陽歷生日來推算生辰八字。
生月的天乾地支也不難推算。陰歷以十一月為子月,十二月為丑月,一月為寅月,以下依次為二月卯月、三月辰月、四月巳月、五月午月、六月未月、七月申月、八月酉月、九月戍月、十月亥月。但相者所說的十二月有所不同,是以二十四節氣為標志的。每年的立春之日至驚蜇之日為一月即寅月,驚蜇至清明為二月卯月,清明至立夏為三月辰月,立夏至芒種為四月巳月,芒種至小暑為五月午月,小暑至立秋為六月未月,立秋至白露為七月申月,白露至寒露為八月酉月,寒露至立冬為九月戍月,立冬至大雪為十月亥月,大雪至小寒為十一月子月,小寒至立春為十二月丑月。這樣,只要知道了生日是陰歷幾月,就知道了生月的地支。生月的天干怎麼辦呢?這里有一個表,第一行是各年的天干,豎列是各月的地支,表中列出了各月的天干:
月 甲己 乙庚 丙辛 丁壬 戊癸

寅一 丙寅 戊寅 庚寅 壬寅 甲寅
卯二 丁卯 己卯 辛卯 癸卯 乙卯
辰三 戊辰 庚辰 壬辰 甲辰 丙辰
巳四 己巳 辛巳 癸巳 乙巳 丁巳
午五 庚午 壬午 甲午 丙午 戊午
未六 辛未 癸未 乙未 丁未 己未
申七 壬申 甲申 丙申 戊申 庚申
酉八 癸酉 乙酉 丁酉 己酉 辛酉
戍九 甲戍 丙戍 戊戍 庚戍 壬戍
亥十 乙亥 丁亥 己亥 辛亥 癸亥
子十一 戊子 丙子 庚子 壬子 甲子
丑十二 丁丑 己丑 辛丑 癸丑 乙丑

比如說甲子年、甲寅年等所有以甲為天乾的年,則一月的天干是丙,為丙寅月,三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月,等等,而天干為已的年如己巳、已卯等等的月的天干也與甲天下的年一樣。
生日的天乾地支的推算是非常復雜的。它是由古代相者定下了某一天的干支,然後依次推下來的。要知道生日的干支,只能查萬年歷,而且是陰陽歷對照的萬年歷。如果不知道生日是陰歷多少,都可以查萬年歷。
生時的干支可以由生日的干支推出來。古時把一天分為十二個時辰,對應十二地支,正好現在的兩個小時是一個時辰。深夜23點至凌晨1點是子時,1點至3點是丑時,3點至5點是寅時,11點至13點是午時,13點至15點是未時,15點至17點是申時,17點至19點是酉時,19點至21點是戍時,21點至23點是亥時。這些是生時的地支。生時的天干是由生日的天干推算出來的。有下面一個口訣:
甲巳還加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起戊子,丁壬庚子居,
戊癸推壬子,時元定不虛。
這個口訣是用來運算元時的天乾的。就是說凡是生日天干是甲或己的,子時是甲子時,乙、庚為天乾的日,子時是丙子時,丙、辛為天乾的日,子時為戊子時,丁、壬為天乾的日,子時為庚子時,戊、癸為天乾的日,子時為壬子時。知道了子時的天干,其餘各時就可依照六十甲子表類推。如這一天的子時是庚子,那麼丑時就是辛丑時,寅時就是壬寅時,等等。
知道了生辰八字,就可以推斷五行的情況了。在生辰八字中,日的天干代表自己;稱為日主。日的地支為配偶或兄弟姐妹。月的天干代表父,地支代表母。年的天干代表祖父,地支代表祖母。時的天干代表父,地支代表女子。五行情況就是要判斷一下另七個天乾地支與日主天乾的生克關系。這裡面有所謂六神之說,比較復雜,總的來說,只要八字中五行均勻,都是好命。如果日主的天干太小或克它的太多,則不好,但如果日主太多,生它的又很多,盛極而衰,也不好。那麼判斷八字中行缺什麼或是多了什麼需用什麼克制,需要仔細分析,我們給大家列一種簡單的辦法,大家只要按照日主和所主的季節為依據查看一下即可。
1.日主天干為木(甲、乙)時:
生於春季:必須有火助,有水更好,但忌水太多,也忌土太多。
生於夏季:必須有水相助,忌土太多,也忌木太多。
生於秋季:必須有金相助,但忌金太多,須有土、火才好,但忌水多。
生於冬季:必須有火相助,最好有土、水。
2.日主天干為火(丙、丁)時:
生於春季:此時必為丙火或丁火,大都不錯,但忌木多、土多。
生於夏季:必須有水相助,最喜有金。
生於秋季:喜有木,忌水、土多。
生於冬季:必須有木相助,忌有水與金多,喜有土、水、木。
3.日主天干為土(戊、)戊時:
生於春季:喜有火、木,喜有金而少,忌金多、木多。
生於夏季:喜有水、金,忌有木。
生於秋季:喜有火,有木,忌金、水多。
生於冬季:喜有火,更喜有火又有金,喜有土、木。
4.日主天干為金(庚、辛)時:
生於春季:喜有土、火,最忌沒有土、金。
生於夏季:必須有水相助,忌木多。
生於秋季:喜有木、火,忌土多。
生於冬季:必須有火、土相助,忌無火、土反而有金、水,忌木多而無火。
5.日主天干為水(壬、癸)時:
生於春季:必須有土相助,若有火,金,但忌金多。
生於夏季:必須有金相助,忌木多。
生於秋季:必須有金相助,忌土、金、水多,喜木、火。
生於冬季:必須有火相助,喜水多,但忌金多。
舉例來說,比如某人生於丁丑年、癸丑月、丙午日、丁酉時,則此人的生辰八字是:丁丑、癸丑、丙午、丁酉。根據前面說過的天乾地支與五行的對應關系,丁屬火,丑屬土,癸屬水,丑屬土,丙屬火,午屬火,丁屬火,酉屬金,八字為四火二土一水一金,日主天干為丙火,生於丑月即冬季十二月,則根據上表,最缺的就是木,但此八字是四火,日主天干很旺,缺木不多。如年、月、日一樣,而生於戊子時,則八字為三火三土二水,缺木缺金。

3、10天干12地支對應的經絡?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不對應臟腑;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二地支分別對應:子——膽,足少陽膽經;丑——肝,足厥陰肝經 ;寅——肺,手太陰肺經;卯——大腸,手陽明大腸經;辰——胃,足陽明胃經;巳——脾,足太陰脾經;午——心,手少陰心經;未——小腸,手太陽小腸經;申——膀胱,足太陽膀胱經;酉——腎,足少陰腎經;戌——心包,手厥陰心包經;亥——三焦,手少陽三焦經。

4、天乾地支與人體是如何一一對應的?

在周易中,不止五行對著方位,連天乾地支,也是與人體一一相對應的。具體如下:天乾地支配人體:甲 乙 丙 丁 戊己 庚 辛 壬 癸頭 肩 額 齒舌 鼻面 筋 胸 脛 足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耳 胞肚 手 指 肩胸 面 眼 脊樑 經絡 精血 命門 頭天乾地支配臟腑: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寅 卯 午 巳 戌辰 丑未 申 酉 子 亥膽 肝 小腸 心 胃 脾 大腸 肺 膀胱 腎知道了這些,在推算人身健康之時,便有了依據,也有了具體的位置。當然,每一處對應,都有它應有的原因和道理所在,這個,以後再細細慢慢的來講。

5、八字中地支和天乾的作用

人的出生時間中的天乾地支排列,既是人體陰陽五行之氣旺衰,又是時間,空間,方位的信息標志,既是身體好壞,又是人的命運好壞的信息標志,既是人體陰陽五行生剋制化的標志,又是命運吉凶禍福的體現。

6、天乾地之是些什麼?

晚上好!
天乾地支,簡稱"干支"在中國古代歷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稱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十乾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

7、天乾地是什麼意思

天乾地支,簡稱為干支,源自遠古時代對天象的觀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稱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稱為十二地支。天乾地支組成形成了古代紀年歷法。十乾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兩者按固定的順序相互配合,組成了干支紀法。
從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來看,天乾地支在中國古代主要用於紀日,此外還曾用來紀月、紀年、紀時等。而用干支來紀年月日時的歷法叫做干支歷。

8、十天罡十二地支在中醫的意義和作用

這東西復雜得很,主要用在中醫運氣學說中,可以看看《李陽波——傷寒論壇講記》
天乾地支除了紀年以外,天乾地支中隱藏有大量的信息,用來大到推算國家興亡,小到算命占卜,五運六氣,幾乎無孔不入。

9、天干與地支是什麼?詳細一些的..

天干
天干(Heavenly Stems) ,也叫十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的總稱。

至於天乾的含義: 十個符號代表了事物的十個狀態和邏輯順序。

群書考異中說:

甲是拆的意思, 指萬物剖符而出.

乙是軋的意思, 指萬物出生, 抽軋而出.

丙是炳的意思, 指萬物炳然著見. 炳,長勢正旺

丁是強的意思, 指萬物丁壯.

戊是茂的意思, 指萬物茂盛.

己是紀的意思, 指萬物有形可紀識.

庚是更的意思, 指萬物收斂有實.

辛是新的意思, 指萬物初新皆收成.

壬是任的意思, 指陽氣任養萬物之下.

癸是揆的意思, 指萬物可揆度.

中國古代分別將天乾和地支相配,用以表示年、月、日、時的次序。最晚在夏朝已經開始,明顯的證據是夏朝後期有帝王叫做孔甲、胤甲。但是正式將這十個符號命名為天干應該與地支有關:-{干}-為主幹,支為分支,兩個相對的命名應當是一起出現的。在商朝開始出現天干與地支配和用以紀日,漢武帝以前用天乾地支紀年;從漢武帝到清末,用皇帝年號加天乾地支紀年;民國初期用民國誕生時間來紀年兼或使用公元紀年,民國以後廣泛採用公元紀年。

現在常用作表示順序的符號。

地支
地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總稱。又稱十二支。中國古代用十二地支紀時、紀月。地支紀時就是將一日均分為12個時段,分別以十二地支表示,子時為現在的23~1時,丑時為1~3時,等等,稱為十二時辰。地支紀月就是把冬至所在的月稱為子月,下一個月稱為丑月,等等。地支與十天干順序相配,組成甲子、乙丑……癸亥,以六十為周期用以紀日、紀年。

地 支

(一)、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南懷瑾先生在《易經雜說》中說:「五行和天干配合,包涵了這許多,再下來配合地支,便又不同了。地支有十二個: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地支有人寫作「地枝」,表示乾的分叉,其實就是「支」,支持的支。地球本身的作用,亦就是太陽系中,月亮和地球發生的作用,節氣的關系作用,後面再詳述。

先在這里介紹,中國古代的醫學有兩大派,在養生之道上,一派注重腸胃,一派注重腎。所有的病,大部分從腸胃來,不過我的經驗,南方的醫師注重胃,年紀大的人尤其要注重腸胃,北方的醫師注重腎。年輕人也要注重腎的保養。青年腎虛,到中年以後,一切病象都來了。性知識教育愈開放,青年人的病害愈多,原因是腎虧,必須要保重。

關於地支這一套東西,如果只研究《周易》的學術思想和大的原理原則,則不必要研究五行和干支。如果要了解中國幾千年來,《易經》八卦用於天文、地理等方面的關系,就必須先了解五行干支了。有一位學科學的教授,從國外寫信來問一些問題,因為國外最近出了一本書,認為地球南極有一個洞,洞中有另外一個世界,並且有人類,飛碟也是從地球中心發出來的等等。這都是和《易經》有關的問題。我回信告訴他,這並不稀奇,中國人早說過地球是活動的,至於地球中心有沒有人類,又是另一個說法。關於地球的中間南北極是相通的問題,道家在幾千年前就說了,而且還說地球里各地都是相通的,這些話都是有書為證,不過我們大家沒有去注意它罷了。也有一說黃帝的陵墓後面有一個洞,可以通到南京。可是在西方另有一派,說人類都是從太空外來的,中國古代也有這一說法,也是道家說的,據說盤古老王也是從天上降下來的,佛家也是這樣說,這些道家的說法,都可在《道藏》中找到。

上面這個故事,是要說明五行干支的思想,和原始的天文、地球物理有絕對的關系,只可惜後來僅用在卜卦算命上面,這只怪我們過去的文化不向科學方面發展的緣故。

前面已經介紹了天干,現在再介紹地支。上面說過的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個地支。何謂地支?我們以現在的觀念來說,是地球本身,在太陽系中運行,與各個星球之間互相產生干擾的關系,無形中有一個力量在支持著,這說是地支。

我們知道天干有十個,就是五行的兩極之道,亦即是五行的陰陽變化。而支六位數,是陰陽之道產生變化而成十二位。至於這些名稱的由來,與《周易》沒有多大關系,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另外一種學說的系統,這在前面也曾經提到過。至於天干每一個字的定義,有很多種解釋。究竟那一種解釋完全正確,很難下個定論:如子是萬物發生的現象。丑是樞紐的意思等等,各有各的解釋,暫時不去討論它。另外以中國文化發展史,站在軍事哲學的觀點看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等十天干,也有些人解釋為古代十種武器的代表,如「甲」是一根木桿上裝一種利器、「乙」是一把刀等等,莫衷一是,究竟那一種說法對,沒有定論。

(二)、地支陰陽

1 、子、寅、辰、午、申、戌為陽,丑、卯、巳、未、酉、亥為陰。此以奇偶分陰陽。

2 、寅、卯、辰、巳、午、未為陽,申、酉、戌、亥、子、丑為陰。此以四季分陰陽,春夏為陽,秋冬為陰。

(三)、十二支與五行

寅卯屬木,寅為陽木,卯為陰木。

巳午屬火,午為陽火,巳為陰火。

申酉屬金,申為陽金,酉為陰金。

子亥屬水,子為陽水,亥為陰水。

辰戌丑未屬土,辰戌為陽土,丑未為陰土。未戌為干土,丑辰為濕土。干土者其中藏火,濕土者其中藏水。

十二支藏干:子 — 癸,丑 — 已癸辛,寅 — 甲丙戊,卯 — 乙,辰 — 戊乙癸,巳 — 丙戊庚,午 — 丁已,未 — 已丁乙,申 — 庚壬戊,酉 — 辛,戌 — 戊辛丁,亥 — 壬甲。

(四)、十二支與四時方位

寅卯東方木,已午南方火,申酉西方金,亥子北方水,辰戌丑未四季土。

少陽見於寅,壯於卯,衰於辰。寅卯辰屬木,司春,為東方。

太陽見於巳,壯於午,衰於未。巳午未屬火,司夏,為南方。

少陰見於申,壯於酉,衰於戌。申酉戌屬金,司秋,為西方。

太陰見於亥,壯於子,衰於丑。亥子丑屬水,司冬,為北方。

(五)、十二支月建

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四月建巳,五月建午,六月建未,七月建申,八月建酉,九月建亥,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丑。

月建以十二節令為准,即立春後,寅木當權,驚蟄後卯木執令,清明後辰值班,余仿此。

(六)、十二支配十二時辰

23-1 點為子時, 1-3 點為丑時, 3-5 點為寅時, 5-7 點為卯時, 7-9 點為辰時, 9-11 點為巳時, 11-13 點為午時, 13-15 點為未時, 15-17 點為申時, 17-19 點為酉時, 19-21 點為戌時, 21-23 點為亥時。

(七)、十二支配生肖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八)、十二支配人體

十二支配身體:子為耳,丑為胞肚,寅為手,卯為指,辰為肩、胸,巳為面、咽齒,午為眼,未為脊樑,申為經絡,酉為精血,戌為命門、腿足,亥為頭。

十二支配臟腑:寅為膽,卯為肝,巳為心,午為小腸,辰戌為胃,丑未為脾,申為大腸,酉為肺,亥為腎、心包,子為膀胱、三焦。

(九)、地支化合

• 地支六合:子丑合化土,寅亥合化水,卯戌合化火,辰酉合化金,巳申合化水,午未合,化火、化土

相合者,有合作、結合、和好之意,人出生的年月日時 — 四柱的地支中,見上面一組或兩組者,即為相合。相合,分生合與克合,生合有:寅亥合,亥水生寅木;辰酉合,辰土生酉金;午未合,午火生未土。克合有,子丑合,丑土克子水;卯戌合,卯木克戌土;巳申合,巳火克申金。此為合之正克。亦有合之反克之理存焉,如子水旺而丑弱,為子水克丑土;戌土旺而卯弱,為土克木;申金旺而巳弱,為金克火。

合化的程度,看化神的旺衰,化神越旺,則合化程度越大;化神越衰,則合化程度越小。

命局喜合而有合者,主吉慶,人際關系好,好事不找自來,想不要都不行。命局忌合而有合者,主凶災,人際關系不好,壞事不找自來,想推也推不掉。

• 地支三合局

申子辰合化水局,亥卯未合化木局,寅午戌合化火局,巳酉丑合化金局。

三合局是生、旺、墓三者成局。水長生於申,旺於子,墓於辰,故申子辰合水局。木長生於亥,旺於卯,墓於未,故亥卯未合木局。火長生於寅,旺於午,墓於戌,故寅午戌合火局。金長生於巳,旺於酉,墓於丑,故巳酉丑合金局。

生旺半合局:申子半合水局,亥卯半合木局,寅午半合火局,巳酉半合金局。生旺半合局,其力次於三合局。

墓旺半合局:子辰半合水局,卯未半合木局,午戌半合火局,酉丑半合金局。墓旺半合局,其力小於生旺半合局。

生墓半合局:亥未拱木局,申辰拱水局,巳丑拱金局,寅戌拱火局。生墓半合局,其力最小。

三合局化財為財旺,財為喜用者,則利商海運營,財多利厚,多得人和之利,多得妻利,女人之利,富貴悠悠。財為忌仇者,多被財物所困累,多被妻和女人所累,災咎,也多因財、女人所致,一生奔波勞碌。

三合局化官為官旺,官為喜用者,則利仕途揚鞭,多得人和之利,多得他人提攜,官運亨通。若官為忌仇者,有官有權者,多被名權所困所累;平民百姓者,一生多官非口舌,膽小懦弱,病傷不斷。

三合局化印為印旺,印為喜用者,多主文貴,多利文教、士途;為忌仇者,靠山多而無靠山,難以自立成事。

(十)、地支相沖

子午沖,丑未沖,寅申沖,卯酉沖,辰戌沖,巳亥沖。

地支相沖,是方位對沖,子水在正北,午火在正南,丑寅居東北,未申居西南,卯居正東,酉居正西,辰巳居東南,戌亥居西北。都是處在相對的位置上,所以是對沖。相沖為互相撞擊,沖擊,亦有相剋之意。四柱逢沖,或四柱逢歲運之沖,有吉有凶,沖去忌神、仇神為吉,沖去喜神、用神為凶。從事物的現象看,好事、吉慶之事喜合,壞事、憂煩、凶咎之事宜沖。

六沖,乃五行之相沖相剋,除了方位相沖,其支中藏干亦有沖克之義。子午沖,子中癸水克午中丁火,午中已土克子中癸水。丑未沖,丑中辛金、癸水克未中之乙木、丁火,未中已土、丁火亦克丑中的癸水、辛金。寅申沖,寅中之丙火克申中之庚金,申中之壬水亦克寅中之丙火。卯酉沖,酉中之辛金克卯中的乙木。巳亥沖,巳中的戊土克亥中的壬水,亥中的甲木、壬水亦克巳中的戊土、丙火。辰戌沖,辰中的癸水克戌中之丁火,戌中的辛金克辰中乙木。

支中藏干沖克誰勝誰敗,要看沖克雙方五行的旺衰強弱而定,力量強大者勝,力量弱小者敗。敗者亦稱受損受傷。凡四柱干支(包括支中藏干)五行受損傷者,具代表命主本人自然屬性(如身體等)中有某方面虛弱或傷病。社會屬性之吉凶,主要看喜用神之受損受益,忌仇神受損受益而定之。

相沖有距離之分,緊貼相沖,如年與月、月與日、日與時距離最近,其沖力亦越大;隔柱相沖,如年與日、月與時,距離次近,其力次大;遙沖如年與時,距離最遠,沖力亦越小。距離近,沖力大應吉應凶亦大;距離遠,沖力小,應吉應凶亦小。

命中逢沖多主動,包括變動(職業、居所)與走動。女命逢沖易損胎。

(十一)、地支相刑

寅刑巳、巳刑申、申刑寅,為無恩之刑。

未刑丑、丑刑戌、戌刑未,為恃勢之刑。

子刑卯、卯刑子,為無禮之刑。

辰午酉亥自刑。

刑亦主動,是刑動,其動幅一般小與沖。自然屬性的災病,主要看被刑傷之五行。社會屬性之吉凶,則主要看喜用與忌仇神之損益。古有刑主傷病、官非之說,有一定道理,很多四柱逢刑之人一生多傷病官非。但又不盡然,有一部分人,一生少傷病或無傷病,亦無官非。所以,凡看生克制化,刑沖合害,都要一分為二,具體情況,具體對待。相刑亦有吉有凶。

(十二)、地支相害

子未相害,丑午相害,寅巳相害,卯辰相害,申亥相害,酉戌相害。

相害也是相剋,相害之吉凶,一看受損受傷之五行,二看喜忌神之損益。

10、天干各代表什麼

天乾地支,簡稱「干支」。在中國古代的歷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稱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十乾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兩者按固定的順序互相配合,組成了干支紀法。

與天乾地里養生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