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養生的食譜有哪些?
1.枸杞:補腎益精、養肝明目
每天將30克枸杞子臨睡前洗干凈,慢慢嚼食。或用枸杞子15克,開水沖泡,加蓋燜5分鍾,飲用。
2.菊花:疏散風熱,清肝明目
菊花6克,用四五十攝氏度的熱水來沖泡,每天喝3~4杯。用升起來的蒸汽熏眼睛,也能緩解眼疲勞。
3. 蜂蜜:清熱補中、解毒潤燥
飯前一小時或飯後兩小時,取30~60克蜂蜜用60℃以下的溫開水沖服。
4.紅豆:利尿消腫、健脾益胃
紅豆先泡水數小時,再與大米一起蒸煮,做成紅豆飯吃,軟糯香甜。
5.薏米:治濕痹,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
薏米先浸泡三個小時,放入鍋中加適量水煮,煮開後轉小火熬一個小時左右,煮到薏米開花,湯汁變成淡淡的白色即可。
6.黑豆:補腎強身、益陰活血
不建議用黑豆做主食。最好和谷類一起吃,比如與米、面同蒸同煮,或者打成豆漿,都能幫助吸收。
7.白扁豆:健脾養胃、補虛止瀉
白扁豆個大肉厚,至少要煮20分鍾,才能把裡面有毒的扁豆鹼破壞。
8.茯苓:健脾補中,寧心安神
把茯苓加入麵粉中做成面點吃,就很好。
9.藕:健脾止瀉、開胃健中
一整根藕,選中間比較短粗的部分煮湯,長在兩頭的尖而長的藕吃起來比較脆,適合炒菜。
10.小米:健脾和中、和胃安眠
熬粥吃就行。小米淘洗干凈,放入砂鍋,熬煮成粥。
11.姜:發汗解表、溫胃止嘔、解毒
買幾斤姜,切片或切絲,然後用醋泡著吃。或者時常喝點姜湯都可以。注意姜不能多吃,一次吃幾片就夠。
12.綠豆:清熱消暑、利水解毒
煮綠豆湯喝。注意:一要開水下鍋,綠豆湯顏色會保持得更好。二煮的時候要蓋上鍋蓋,三煮沸10分鍾關火盛出,清熱能力最強。
13.銀耳:生津潤肺、潤膚美顏
把銀耳撕成小塊,用溫水或涼水泡發。煮的時候一次多加水,先大火煮開再變小火慢煮,煮的中途盡量別加水。
14.山楂:開胃消食、活血化瘀
8~10片山楂干倒入400~500毫升水,開水溫度最好在80℃~90℃比較好。別空腹喝,飯後半小時再喝。
15.紅棗:補虛益氣、養血安神
每次用三顆棗泡水或煮粥,最好提前將大棗撕開,喝完稀的也要把大棗吃掉。
16.白蘿卜:消食化積、化痰解熱
可以和大米一起煮粥,或者和雞蛋一起煮成蘿卜雞蛋湯,還可以直接搭配肉炒菜吃。輕微咳嗽,還可以喝白蘿卜汁。買一根白蘿卜,取其尾部打汁。
2、驚蟄養生吃什麼 11種養生食物
驚蟄過後萬物復甦,是春暖花開之季,但又是各種病毒和細菌活躍之時,因此,也是流行性疾病多發的季節。這時多吃養生食物可以增強免疫力。那麼驚蟄養生吃什麼呢?下面小編為您介紹。
1、梨
驚蟄時節,應多吃生津潤肺的食物。梨性寒味甘,有潤肺止咳、滋陰清熱的功效。在民間還有驚蟄吃梨的說法,梨的吃法很多,可生食、可蒸煮,也可以榨汁。建議春季吃梨最好還是以冰糖煮制,這樣不僅可以避免食物冰冷,更利於和胃降逆。冰糖蒸梨、川貝蒸梨製作簡單方便,對咳嗽有一定的作用。
2、菠菜
驚蟄節氣後,陽氣生發容易導致肝火旺盛,中醫有「春宜養肝」之說。有人說,菠菜是最適宜養肝的綠色蔬菜。中醫認為,菠菜性甘涼,入腸、胃經,有補血、利五臟、通血脈、止渴潤腸、滋陰平肝、助消化、清理腸胃等功效,對肝氣不舒並發胃病、頭痛目眩和貧血等有較佳的輔助療效。不過,菠菜應先用沸水焯後再烹調。
3、枸杞
杞子性平味甘,功能潤肺清肝、滋腎益氣、生精助陽、補虛勞、強筋骨,是滋補性強壯葯,為廣東民間煲湯的常用葯材,如《食療本草》說它「堅筋耐老」, 「補益筋骨,能益人,去虛勞」。肝炎患者服用枸杞粥,則有保肝護肝、促使肝細胞再生的良效。
4、韭菜
春季適當食用韭菜一方面可以養護人體的陽氣,增強人體抵抗細菌病毒的能力,另一方面,還可直接抑制或殺滅致病菌,使人體遠離細菌病毒的危害,春季氣候冷暖不一,需要保養陽氣,韭菜性溫,最宜人體陽氣,而且春季常吃韭菜,可增強人體脾胃之氣。
5、蜂蜜
古人言:「朝朝鹽水,晚晚蜜湯」,傳統醫學認為,春季乾燥,要想滋陰潤肺喝點蜂蜜水乃上選。在所有的天然食品中,大腦神經元所需要的能量在蜂蜜中含量最高。蜂蜜所產生的能量比牛奶高約5 倍,能夠在很短時間內補充給人體能量,消除人體疲勞和飢餓。
6、空心菜
春季是吃空心菜最好的季節。這個時候的空心菜,不但脆嫩多汁、味道鮮美,更是解毒的最好蔬菜。中醫認為,空心菜具有很強的解毒功效。它性涼味甘,具有解暑行水、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潤腸通便等功效,被《南方草本狀》譽為「奇蔬」;適用於痔瘡、便血、折傷、蟲蛇咬傷、淋濁、帶下及飲食中毒等症。
7、薺菜
其實薺菜一年四季都可有,只是春天的嫩芽最為好吃,營養也最豐富。薺菜含豐富的維生素C和胡蘿卜素,有助於增強呼吸道黏膜的免疫功能,所含的登皮甙能夠消炎抗菌,可增強體內維生素C的含量,還能抗病毒,因而多吃薺菜可預防春季流感。
8、瘦豬肉
對於特別喜歡吃肉的人,以食用瘦豬肉為好,豬肉是日常生活的主要副食品,具有補虛強身,滋陰潤燥、豐肌澤膚的作用。其性味甘咸平,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及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等成分。凡病後體弱、產後血虛、面黃贏瘦者,皆可用之作營養滋補之品。
9、春筍
春筍味道清淡鮮嫩,營養豐富。含有充足的水分、豐富的植物蛋白以及鈣、磷、鐵等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和微量元素,特別是纖維素含量很高,常食有幫助消化、防止便秘的功能。春筍是高蛋白、低脂肪、低澱粉、多粗纖維素的營養美食。春筍有「利九竅、通血脈、化痰涎、消食脹」的功效,現代醫學證實,吃筍有滋陰、益血、化痰、消食、利便、明目等功效。
10、鴨血
民間認為多吃鴨血可補肝,因鴨血性平和、營養豐富。肝主藏血、以血補血是中醫常用的治療方法。鴨血是人體污物的「清道夫」,可以利腸通便,清除腸腔的沉渣濁垢,對塵埃及金屬微粒等有害物質具有凈化作用,以避免積累性中毒。
11、水蘿卜
水蘿卜作為一種健康有營養的蔬菜,在春夏之際堪稱飯桌上的「超級食品」。夏初時其營養價值最高。據《印度時報》報道,水蘿卜可以有效鎮咳,其所含的植物化合物具有抗癌作用。此外,水蘿卜富含維生素C和鉀,可以減輕壓力,激活免疫系統。同時,水蘿卜對於糖尿病患者及患胃腸道疾病的人來說也是飲食佳品,它含有豐富的纖維素,且熱量非常低。
驚蟄飲食應清溫平淡,油膩的食物最好不吃,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胡椒等也應少吃。飲食上一方面建議大家要注意補充優質蛋白質食品如雞蛋、魚、蝦、牛肉、雞肉等以增強機體抗病能力。另一方面要注意多食用維生素A豐富的食物。建議春季應多吃富含胡蘿卜素的綠色的應季新鮮蔬菜;適量多食黑木耳、香菇等也能增加抗病毒能力。
3、食療養生的種類有哪些?
1.菜餚類
以蔬菜、肉類、蛋類、乳類、水產品及豆製品等食品為主要原料,適當配以相應的食物或葯物烹制而成的各類菜餚及湯羹,其烹調技術種類豐富,用料范圍十分廣泛,具有很多種類,如柚子蒸雞、海蜇蘿卜絲、白術雞肫、蓯蓉羊腎羹、銀耳蘋果羹、蟹肉冬瓜湯等。 2.米飯類 以粳米、糯米等谷類為原料,加入具有保健養生功能的食物及葯物蒸煮而成的各色米飯,製作方法簡便易行。如薑汁牛肺飯、黃芪糯米飯、芹菜肉絲蓋交飯、蓮子回豬心炒飯等。
3.粥類
以粳米、糯米、粟米、玉米、大麥、小麥等富含澱粉的糧食為原料,加入具有一定功效的食物、葯物或其汁液,一同煮成粥。如冬瓜米仁粥、淡竹葉粥、天麻豬腦粥、人參雞粥等。
4.面點類
以米粉、麵粉等為主要原料,加入適量的食物或葯物製成答的糕、餅、饅頭、包子、餃子及餛飩等點心,種類繁多,美味可口。如百合潤肺糕、茯苓餅、蓮子柏仁包、海參蝦仁面等。
4、養生鍋煮的菜吃了健康嗎?
沒用過的就沒有發言權,好在我前一陣子買過這樣的韓式養生鍋,用過一段時間後,總體感覺有好有壞,但絕對沒有宣傳說得好,比如明知這種鍋說明書上就不準電器部分沾水,可電視宣傳上卻偏偏誤導用戶能泡水,而且隨泡水隨拿出來用,如真出了安全事故誰負責?
廢話就不多說了,還是先講講我用過養生鍋一段時間後的一些想法,想法有好有壞,就先從好的說起吧。
好的部分是:
煎蛋煎豆腐確實不沾鍋。我買回來先煎了一個雞蛋試試,沒放油,確實能象宣傳中說的一樣,用嘴一吹蛋皮就與鍋分開了。煎豆腐也同樣不放油,煎黃了也不沾鍋。不沾鍋這點與宣傳沒出入,可信。
油炸類確實不起油煙。我家喜歡油炸類食品,油炸玉米,油炸雞腿,油炸面餅等等,用下來確實沒什麼油煙產生,甚至沒油煙,這點也可信。
吃火鍋控火容易。用養生鍋吃火鍋有一點要注意,湯不能放太滿,太滿燒開後湯容易沾到電器部分,這樣有觸電危險。吃火鍋養生鍋控火很方便,溫度從大到小隨意性大,我用後很滿意,唯一不足的是,養生鍋吃火鍋只適應三口之家。
蒸煮類很方便。蒸一些小東西快捷方便,如饅頭、冷盤。煮菜也不錯,如紅燒肉、紅燒雞。韓式養生鍋還比較適應長時間煨煮類食品,如文火煨豬筒骨、煨老母雞。
不好的部分是:
電鍋一體清洗不方便。廣告里雖然說泡在水裡拎出來可以馬上插電用,但現實當中誰敢這樣做?廣告里雖然說只要抹布擦一下就干凈了,但現實里你真會不洗鍋用抹布擦一下就燒菜?所以每次洗鍋都會小心翼翼生怕進水漏電。
塑料把手軟。因為把手是塑料的,加上也許塑料材質不過關,鍋里燒菜加熱後拎起來把手明顯沒力道發軟,總覺得鍋子與把手會脫離。
鍋底部易發熱。鍋加熱後下面護鐵也會跟著發熱,不636f70797a6431333337623534幾分鍾鍋底就會熱到連手指都不能觸摸,這點很危險,要早知底子不隔熱我肯實不會買,每次燒東西總擔心放鍋子的玻璃檯子會燒炸裂。更不能放在木頭台上,有燒著可能。
菜炒好起鍋難。因為韓式養生鍋是四方平底鍋,一般的鏟子菜根本起不幹凈,湯還要拎起鍋子倒,麻煩燙手不安全。鐵鏟子也不能用,因為破壞了鍋里的那層黑膜就起不到不沾鍋的作用,所以只能用木鏟,木鏟的缺點就是炒菜容易起鍋難。
炒菜終究沒有煤氣灶上好。韓式養生鍋炒菜沒宣傳說得好,因火頭不足炒出來的菜始終吃起來沒有煤氣灶爆炒的感覺,口感永遠都象長時間悶出來的。
總結:從以上我的感覺看,韓式養生鍋到底好不好看各人所需,喜歡爆炒類的少買或不要買,喜歡蒸煮炸類的可以考慮。安全性好象用下來並不太理想,因為電源部分沒保護裝置,所以要求比較高的人也不建議買。
5、市場上一份養生的葯膳湯,大概在什麼價位?
-葯膳小食胡椒豬肚雞 傳統的燉雞配以胡椒佐料,鮮甜的雞肉透出微微一點辣味,口感奇特。 功效:溫中散寒、健脾開胃 肉鬆窩蛋菠菜 紅、黃、綠三色放在煲里水煮,不僅顏色搭配費盡心思,味道也頗有水準。 功效:生津血、降血壓、通腸胃 鍋仔歸參山葯豬腰 葯膳色彩最濃重的一款菜式,從原料到中葯搭配都十分講究,吃起來卻不見太多葯味。 功效:養血、益氣、補腎 鍋仔天麻豬腦 最常見的燉湯原料,加入天麻,非常適合經常用腦過度的人士食用。 功效:補腦祛風 荷香蒸鷓鴣 普通的蒸籠菜式,但經過廚師調制加入一些中葯佐料,使其別具一番風味。 功效:補肺潤肺、化痰止咳 響螺燉水鴨 用洗干凈的響螺片加上水鴨,燉3個小時左右的湯可以起到滋陰補腎的效果,補而不燥。 川芎白芷燉魚頭 川芎、白芷可以起到養血祛風、散寒止痛的效果。加上大魚頭一起燉,有利於抗感冒,止頭痛。 瑤柱花菇燉雞 來自大海的瑤柱益氣,與花菇的滋補互相促進,起到益氣養陰、補腎護肝的效果。 靈芝燉豬月展 靈芝燉豬月展靈芝加上豬月展除了可以補虛潤肺還可以提高肌體免疫力。該湯最適合一些身體素質比較差的人常飲。 市場上可以用來做滋補湯品的原料有很多,但不是所有的都適合秋冬食用。因為秋冬氣候乾燥,容易出現口乾、唇乾、乾咳、皮膚乾燥等,並由於肺損傷導致感冒、支氣管炎等疾病的發生;因此,飲食不當容易損傷脾胃,造成消化不良、痢疾、腹瀉等腸胃方面的疾病,所以秋冬進補應遵循生津潤肺的原則,多吃養陰潤燥、生津止渴、平補肺氣的食物。用作滋補湯品的原料搭配宜選擇西洋菜和鴨腎、桑杏和豬肺、昆布和瘦肉、白果薏米和小肚、雞骨草和豬橫猁等等。 滋補湯是一種飲食調養品,它具有口味鮮、醇和、食用後不口乾、針對性強、效果明顯等特點,可以在美食享受中達到保健養生的目的。但功效的體現是因人而異的,不同性別、不同年齡、不同健康狀況的人,可分別選適合自身的湯品進行調理和滋補。只有熟知自身體質,各取所需,才能取得良好的進補效果。同時江老闆還建議,在食用滋補湯品之前最好以水代茶,因為茶的作用有可能與葯膳相抵觸,進補效果就沒有那麼明顯了。 「煲湯」VS「燉湯」 在做法上也要根據喜歡的口感有所區別,滋補湯品有「煲」與「燉」兩種不同的烹調方式,煲是將鍋子直接放於火上燜煮,而燉則是用隔水方式蒸煮為原則;煲湯會使湯水愈煮愈少,食材酥軟,燉湯則是原汁不動,清而不混濁。一般來說,無論是「煲」還是「燉」都要熬足3個小時以上,而且最好在24小時內食用,既保證了它的口感鮮美又使它的營養可以被充分吸收,功效可以完全發揮出來。 據說,在以湯品進補的同時,若配上葯膳小菜補充調理,進補效果將會更好。這類菜品以天然和極富營養的食物為主,以食物中葯佐料。中葯的選取多為平和溫補型,經特殊烹制而成。既保持了原料本身的營養成分和鮮美味道,又保持了它的滋補有效成分。只要了解葯膳本身制定的功效和根據自己的體質加以挑選,無論是烹調成菜餚,還是製成糕點、麵食、粥品等,都能使你獲得葯膳的輔助調理效果。、母烏雞一隻,整下理干凈後過沸水,撈起放進燉鍋里(因為烏雞的裸屍有點嚇人,所以就不拍進來惡心大家了)。 2、明參50克、當歸20克、黃芪50克、黨參30克、蓮子20克、山葯50克、百合30克、苡仁50克、紅棗30克、枸杞10克,全部洗凈。 做法:1、將已過沸水的雞放進燉鍋中,加入快滿鍋的水,大火燒沸後放入明參、當歸、黃芪、黨參、蓮子。沸後打去浮沫,加蓋改微火煲上半小時。 2、再放入山葯、百合、苡仁,加蓋繼續煲。 3、前後共煲一個半小時後,放適量鹽,再加入紅棗和枸杞,加蓋再煲半小時。 4、煲至軟爛後起鍋倒進湯缽里即成。小雞的話,煲兩小時就軟爛了。不過,煲湯最好用老母雞。
6、食療養生餐食譜
春季健康減肥食譜 食譜一 晨起飲水1杯,約300毫升。 早餐:粗糧粥100克,瘦肉餡包子100克。 早午間:水果1個。 午餐:米飯100克,去皮雞肉100克,菌類100克,蔬菜兩種各100克。 午晚間:水果1個。 晚餐:米飯100克,去皮海產品克,豆製品100克,蔬菜100克。 睡前:脫脂鮮奶250毫升。 食譜二 晨起飲水1杯,約300毫升。 早餐:鮮奶400毫升,全麥麵包100克。 早午間:水果1個。 午餐:米飯100克,瘦牛肉100克,菌類100克,蔬菜兩種各100克。 午晚間:水果1個。 晚餐:米飯100克,去皮海產品100克,海帶100克,蔬菜100克。 睡前:豆漿250毫升。 食譜三 晨起飲水1杯,約300毫升。 早餐:豆漿400毫升,雞蛋1個,主食100克。 早午間:水果1個。 午餐:米飯100克,畜禽肝100克,海帶100克,蔬菜兩種各100克。 午晚間:水果1個。 晚餐:米飯100克,去皮海產品100克,豆製品100克,蔬菜100克。 睡前:脫脂鮮奶250毫升。 注意: 1、三種食譜交替進行,對未註明具體名稱的食品可自行搭配,但數量要控制住。 2、上下午最好是兩個品種的水果。 3、男子每天可增加主食50~100克或水果1~2個。 4、每天飲8~10杯水,約兩三升。 5、烹飪時以蒸煮為宜,每天食用的油脂最好不超過50克。 6、少放鹽、醬油等調味品,可適度加醋。 補充: 7、逢周末可在早、午餐吃些奶油蛋糕、冰激凌、巧克力等甜食作為調劑,但晚餐的主食適度減少為好
7、養生餐食譜有哪些?
春季健康減肥食譜 食譜一 晨起飲水1杯,約300毫升。 早餐:粗糧粥100克,瘦肉餡包子100克。 早午間:水果1個。 午餐:米飯100克,去皮雞肉100克,菌類100克,蔬菜兩種各100克。 午晚間:水果1個。 晚餐:米飯100克,去皮海產品100克,豆製品100克,蔬菜100克。 睡前:脫脂鮮奶250毫升。 食譜二 晨起飲水1杯,約300毫升。 早餐:鮮奶400毫升,全麥麵包100克。 早午間:水果1個。 午餐:米飯100克,瘦牛肉100克,菌類100克,蔬菜兩種各100克。 午晚間:水果1個。 晚餐:米飯100克,去皮海產品100克,海帶100克,蔬菜100克。 睡前:豆漿250毫升。 食譜三 晨起飲水1杯,約300毫升。 早餐:豆漿400毫升,雞蛋1個,主食100克。 早午間:水果1個。 午餐:米飯100克,畜禽肝100克,海帶100克,蔬菜兩種各100克。 午晚間:水果1個。 晚餐:米飯100克,去皮海產品100克,豆製品100克,蔬菜100克。 睡前:脫脂鮮奶250毫升。 注意: 1、三種食譜交替進行,對未註明具體名稱的食品可自行搭配,但數量要控制住。 2、上下午最好是兩個品種的水果。 3、男子每天可增加主食50~克或水果1~2個。 4、每天飲8~10杯水,約兩三升。 5、烹飪時以蒸煮為宜,每天食用的油脂最好不超過50克。 6、少放鹽、醬油等調味品,可適度加醋。 補充: 7、逢周末可在早、午餐吃些奶油蛋糕、冰激凌、巧克力等甜食作為調劑,但晚餐的主食適度減少為好
8、秋天養生吃什麼好 吃這些食物非常養生
秋天是各種瓜成熟的季節,民間有句諺語:「春吃花,夏吃葉,秋吃瓜,冬吃根」。秋天風干物燥,吃瓜可以去火潤肺,是秋季理想養生的食物。
絲 瓜
【性味】 性涼,味甘。
【功用】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化痰通絡。
【適應症】 熱病煩渴,腸風痔漏,疔瘡癰腫,咳嗽痰喘,筋骨酸痛,乳汁不通,大便出血。
【現代應用】 青春痘、痤瘡、咽喉炎、百日咳、乳腺炎、鼻竇炎、腮腺炎、哮喘、輸卵管不通、腳氣病、黃褐斑等。
【營養成分】 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及維生素B1、維生素C和皂苷、植物黏液、木糖膠、絲瓜苦味質、瓜氨酸等。絲瓜中含維生素C較高,可用於抗壞血病及預防各種維生素C缺乏症;提取物中有抗過敏性物質瀉根醇酸,其有很強的抗過敏作用;絲瓜中含的維生素B1可延緩皮膚老化,維生素C能增白皮膚。
【用法】 涼拌,煮食,炒食或榨汁。
【使用注意】 脾虛便溏者不宜食用。
苦 瓜
【性味】 性寒,味苦。
【功用】 清熱解暑,解毒消腫,健脾開胃,解渴明目,益氣解乏,益腎利尿,預防腫瘤。
【適應症】 暑熱煩渴,目赤腫痛,癰腫丹毒,濕熱痢疾,食少納呆,神疲乏力,小便不利。
【現代應用】 糖尿病、痱子、痢疾、蜂窩織炎、結膜炎、燒燙傷、壞血病、動脈粥樣硬化、肥胖症、腫瘤等。
【營養成分】 含有蛋白質、多種維生素、礦物質以及細纖維,可以加速大便排泄。苦瓜的維生素C含量很高。苦瓜含抗氧化物質,可強化毛細血管,促進血液循環,預防動脈硬化。苦瓜苷能降血糖,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
【用法】 煎炒、涼拌等。
【使用注意】 寒性體質及寒性病證少食或忌食。
冬 瓜
【性味】 性涼,味甘、淡。
【功用】 清熱解毒,祛濕解暑,利水消痰,除煩止渴,祛斑養顏。
【適應症】 解毒除煩,清熱生津,口乾舌燥,肺癰咳喘,痰黃量多,小便不利,大便干結,面部色斑。
【現代應用】 腎炎水腫、動脈粥樣硬化、肥胖症、高脂血症、高血壓病、糖尿病、支氣管炎、盆腔炎、痤瘡。
【營養成分】 含礦質元素有鉀、鈉、鈣、鐵、鋅、銅、磷、硒等8種;膳食纖維高達0.8%。富含丙醇二酸,能有效控制體內的糖類轉化為脂肪,防止體內脂肪堆積,對高血壓病、動脈粥樣硬化、減肥有一定的輔助作用;膳食纖維還能降低體內膽固醇,具有降血脂,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含粗纖維,能刺激腸道蠕動。
【用法】 煎湯,煨或搗汁;外用搗敷或煎水洗。
【使用注意】 脾胃虛寒、腹瀉便溏、胃寒疼痛患者忌食。
南 瓜
【性味】 性平,味甘。
【功用】 補中益氣,健脾利濕,解毒殺蟲。
【適應症】 久病氣虛,倦怠乏力,少食納差,口乾口渴,水火燙傷,下肢潰瘍,大便溏泄。
【現代應用】 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夜盲症、糖尿病、發育不良、妊娠水腫、高血壓病、痤瘡、習慣性便秘等。
【營養成分】 南瓜多糖是一種非特異性免疫增強劑,能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南瓜中的果膠有很好的吸附性,能黏結和消除體內細菌毒素和其他有害物質,起到解毒作用;南瓜含有豐富的β-胡蘿卜素和維生素C,防治夜盲症,護肝嫩膚;維生素A能保護胃腸黏膜,防治胃炎、消化性潰瘍等疾患發生;含有豐富的鈷能活躍人體的新陳代謝,促進造血功能,並參與人體內維生素B12的合成,是人體胰島細胞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對預防糖尿病、降低血糖有一定的療效。
【用法】 蒸煮或生搗汁;外用搗敷。
【使用注意】 多食會助長濕熱,黃疸和腳氣病患者皆不宜多食用。
黃 瓜
【性味】 性涼,味甘。
【功用】 清熱利水,解毒消腫,生津止渴。
【適應症】 面部痤瘡,熱病煩渴,咽喉腫痛,目赤腫痛,口乾口渴,小便短赤,大便干結,水腫尿少,水火燙傷。
【現代應用】 肥胖症、高血壓病、高脂血症、糖尿病、黃褐斑、酒精中毒、老年性痴呆、習慣性便秘、日光性皮炎等。
【營養成分】 黃瓜中含有葫蘆素具有提高人體抗病能力的作用;所含的丙醇二酸,可抑製糖類物質轉變為脂肪,達到減肥的目的;含有維生素B1,對改善大腦和神經系統功能有利,能安神定志;所含的葡萄糖苷、果糖等不參與通常的糖代謝,能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含有豐富的鉀鹽和β-胡蘿卜素能淡化雀斑、增白皮膚;所含的黃瓜油對吸收紫外線有良好的作用。
【用法】 生食,煮食,炒食或腌制;外用浸汁、制霜或研末調敷。
【使用注意】胃寒疼痛、大便溏泄患者不宜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