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打坐冥想養生

打坐冥想養生

發布時間:2020-07-13 15:58:34

1、打坐冥想感覺很奇怪?

在初期打坐冥想後反而會覺得會覺得累,打坐時間一長就會心亂浮躁等等。
在中期的時候,適當的打坐冥想後,你的睡眠質量會更好。
這個並不奇怪。調整自己的呼吸讓自己的心神平靜下來。

2、打坐冥想有什麼好處?如何打坐冥想?包括姿勢,如何想?謝謝

打坐冥想可以修身養性,現在都市人生活壓力大,神經緊張,偶爾做做打坐冥想可以調節身心。是一種非常好的養生方式。你可以選擇感覺舒適的坐姿,半蓮花全蓮花都可版以。什麼都不要想,放空一切。靜靜的感覺身權體與心靈對話。

3、打坐冥想如何有益於你的大腦

但科學家發現專注在簡單如呼吸上,作為專注冥想的一部分,也許對訓練你的腦是有益的。打坐冥想與大腦的關系是熱門的研究領域。一篇刊登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新研究,顯示了冥想的人在平時有較少的腦部默認模式網路活動。默認模式網路與反省以及心靈徘徊有關。典型地,漂流的思想傾向專注在負面的目標上,創造更多壓力和焦慮。它也跟專注缺陷過動失調和阿茲海默病有關。研究者調查有經驗的冥想者和訓練有素的禪修者。有十二名被歸類在老練的等級中,平均經歷過超過一千個小時的專注冥想,(馬爾可.格拉德威的卓越建議是花費在某件事情上一千個小時即為某方面的專家)以及十二名在冥想方面為新手的健康志願者。每位志願者被指定去進行三種類型的冥想:專注(注意自己的呼吸),愛與善(希望眾生健康)和無選擇的意識(專注在進來思想中的東西上)。科學家藉助功能核磁共振儀研究他們在冥想期間的腦部活動。在這些型態的冥想中,比起那些新手來說,有經驗的冥想者在默認模式網路上有更少的活動,同時有經驗的冥想者也有較少的思想不集中。有趣的是,有經驗的冥想者在冥想和沒在冥想時也顯示了在某些腦部網路間增加的連結。單從這次研究,研究者無法下結論說冥想是否有益於大腦。但是,結合其它研究專注冥想的正面效果如抗憂郁、葯物濫用、焦慮和痛覺失調等,冥想有前景的。此外,一份2010年的研究發現當人們的思想不集中時,他們會更不高興。布魯爾表示:統合這些研究,我們可以開始研究專注冥想的機制。但是此研究沒有沒有解決的原因問題:冥想是否改變了腦,或噎具有這些改變的腦部模式的人變得對冥想更有興趣。亞利桑那大學醫學院精神部副教授查爾斯.瑞森表示:浮現的資料從我們或著其它的群組顯示冥想的原因可能來自於冥想。瑞森表示:如果有些人就在保持思想集中方面做得更好,可能也與佛教思想中的觀念一致,就是你的能力是業力輪報的結果,所以有些人比其他人更適合冥想。瑞森表示:有一天如果腦部掃描變得夠便宜,可以測試哪個人的腦從冥想訓練中獲益最多。瑞森表示:在此之前,科學家們應該藉由執行縱向研究探索這些開放的問題。涉及到指定某些人去冥想和某些人不去冥想,以及隨著時間追蹤這些群體去看是否腦部活動模式的改變是可見的。早先麻省總醫院精神科神經影像學研究計劃的薩拉.拉扎爾博士等人的研究顯示打坐冥想能在短短的8個星期內就可以使人腦的結構發生積極的改變。

4、如何打坐冥想

5、打坐、冥想有什麼好處?

能使心靜下來,同時能調節氣息,打通脈絡。

6、修行人,每天冥想/打坐/練功兩小時以上是什麼體驗

凈空法師---坐禪「坐」是取不動的意思。不是真的叫你一天到晚坐在那裡,

人有定有慧,給諸位說,五陰魔也能降伏。五陰的降伏是哪幾種?第一個身體健康不生病。生病是四大不調,說老實話,你要是有生病的話,你沒功夫;真有功夫的人生病,那是示現。維摩居士示現裝病,他裝病是度眾生的手段,他不是真生病,裝病。你生病究竟是裝病、還是真的病?你自己應該清楚。所以身體一定健康,這就是降伏五陰魔。第二個容貌不容易衰老;因為這也是屬於五陰魔,你有定有慧,心地清凈。現在有很多人都在講求養生,要吃什麼健康食品、要做什麼生理治療,運動怎麼保養身體,我看都沒有什麼效果。佛法裡面講養生之道,說什麼?修定。修定是不是每天要去盤腿打坐面壁?確實有一些人講到修定,每一天一定要去打坐,坐幾個鍾點。不過那些修定的人,我也見過,相貌一年不如一年,身體也一年不如一年。那是什麼?每一天雖然坐幾個小時,心裏面還是胡思亂想,哪裡叫定?諸位要知道,定是心裏面離妄想、分別、執著叫做定,不一定要盤腿面壁。

我們在《壇經》裡面看到,禪宗六祖惠能大師是了不起的人,《壇經》上好像沒有記載,他一天坐幾個鍾點,沒這個文字,而記載他每天工作量很多。他在黃梅,在碓房裡面劈柴火、舂米,他做這些粗重的工作。他要去盤腿面壁,這個道場沒飯吃了,他舂米。道場那麼多人要吃飯,你就曉得他的工作量之多,他哪有時間去打坐?我們要問,他真的有沒有坐禪?有,工作就是坐禪。他告訴我們禪坐的意思,「坐」是取不動的意思。不是真的叫你一天到晚坐在那裡,你坐在那裡誰伺候你,你多大的福報?佛教人福慧雙修,你坐在那裡享福,怎麼行?你要懂得修福。坐是取不動,不是身不動是心不動,這個叫坐。「禪」是不著相。不著相是禪,不動心是坐。身可以動,身一天到晚工作,忙得不亦樂乎,心裡頭從來沒有起心動念過,這個本事高。心地永遠清凈,無論做什麼工作,再苦的工作、再笨重的工作,他做起來都輕松、都愉快。為什麼?他不著相。

我們凡夫做這些粗重的工作感到很累,什麼原因?著相。你有分別、執著,你就感到很苦,這個工作很苦;如果不著相,你就沒有感觸。不但連工作的相不著,連身的相都不著,《金剛經》上講得好,「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工作是在眾生相裡面,壽者相是時間,工作的時間再長,他也不會感覺到疲倦。我們今天稍稍一點點動了,累著了,就感覺到很累、很疲倦,著了四相。所以要有定、要有慧,慧是了解諸法空相;真正明白這個道理,一切法相是幻有、妙有,體是真空,這是智慧。了解事實真相之後,他當然就不執著,妄想、分別、執著這才能真正斷掉。所以慧幫助定,定幫助慧,定與慧是相輔相成,有能力降伏魔怨。

大乘無量壽經(第十六集)

7、冥想打坐,冥想有區別嗎

打坐冥想可以修身養性,現在都市人生活壓力大,神經緊張,偶爾做做打坐冥想可以調節身心。是一種非常好的養生方式。你可以選擇感覺舒適的坐姿,半蓮花全蓮花都可以。什麼都不要想,放空一切。靜靜的感覺身體與心靈對話。

8、學打坐冥想剛開始幾天,就有非常明顯的舒適愉悅上癮的感覺。但將近一個月四十天的時候,盤腿打坐時間反而

腿嘛腿疼不能停 入靜了 就不痛了 痛是消業的反應 好事

不過修行重點不對 不能只是打坐
每天可以念誦 心經 普門品 等等經文

9、給我說說打坐和冥想的方法?

打坐、冥想、誦經等等,無非是為了制心一處,達到入定的狀態,通過入定讓這個個體擴大、彌漫,融入到整體之中,與天地萬物融為一體。在定中,疾病得到了療愈,肉身得到了修復,精力得到了補充,智慧就打開了。但這並不是我們目的,而是必經的過程。先是把你散落在外面的心收回來,然後把色身修健康、修完整。當身體的精氣神達到飽和的狀態時,才能和天地宇宙對接,你才可能回歸生命的源頭。——導語

但深入禪定的前提條件是,你的身心已經和諧統一,能安住在當下了。可是我們在娑婆世界輪回了多世,身心已經無法和諧統一了。

每個人身上都帶著多世的信息,用四分五裂這個詞已不足以形容,可以說已經千分萬裂了。所以一會兒一個想法,一會兒一個變化,即便簽完合同蓋了手印,睡一覺醒來又反悔了。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我們的阿賴耶識里儲存了生生世世的信息,這些信息不斷地干擾著我們,讓我們變成反復無常的人,喜怒無常的人,多面孔的人。

只有當你深入禪定,超越了第八意識(阿賴耶識),達到一個很高的意識層次時,你才擁有一個完整的自我。當然,這個自我不是頭腦的自我,而是究竟的自我,是真我,只有真我才是完整的。只有當你找到了真我,才能如如不動,才不會反復無常。

所以修行首先是身心合一,然後再拿這個一與天合一,達到人天合一。當達到人天合一時,你已經介於賢人與聖人之間了。什麼叫聖和賢呢?已經達到目的地的人,稱為聖人。已經入道,但還在途中修行的人,叫做賢人。

與天合一之後,你就恢復了本來面目,從個體回到了整體。各個教派的最高境界都是個體消失,融入整體,回到生命的源頭。

你只要保持你的個體,就會疲勞,就會生病,就會死亡。比如有時候我們生病了,大夫叫我們吃葯,還要我們多休息。吃葯和休息,二者缺一不可,而且休息是主導,吃葯只是起輔助的作用。如果你光吃葯不休息,你的身體是不可能恢復的。

所以生病的時候,第一就是要好好地休息,放鬆自己。人在放鬆休息的時候,身心是打開的,這時候宇宙的力量才會進入你的身體,你受損的身體才會得到修復。

——摘自《萬行大和尚開示:如何回歸到生命的源頭?》

萬行大和尚簡介

東華禪寺方丈萬行大和尚,一位用生命在踐行佛法、體證生命本源的智者。

15歲信佛、18歲出家、29歲證得生命本源,30歲復建東華禪寺、4年佛學專業、7年閉關、19年建寺安僧、1萬多場開示演講、千萬言著述、13部著作出版多國語言……

2000年創立東華家風:信教先愛國,學佛先做人,修道先發心;2008年倡行每月1次升國旗;2016年創立中國首座佛教愛國館;2000年至今,向社會捐款捐物數千萬元,並多次榮獲省市「模範和諧寺觀教堂」稱譽。

從童真入道、閉關證悟,到建寺安僧、講經說法,歷經三十餘年,總結出一條能讓人類證悟本源的解脫之道——《東華禪》

本著普度眾生的使命,萬行大和尚將《東華禪》修行法門無私奉獻,殷切期望天下眾生通過學修《東華禪》融通人生四大關系:我與家庭的關系,我與社會的關系,我與國家的關系,我與自然的關系,從而獲得幸福圓滿的人生。

10、打坐冥想和睡覺哪個更能恢復體力?

睡覺更能恢復體力,但是睡眠需要適量,睡得過多,睡的時間不對,反而不好。相對的,冥想一般到沒有量的限制,只是如果喜歡坐著冥想的話,需要時不時站起活動。西方科學研究證實練習冥想本身能夠是大腦得到休息,而且還有促進睡眠,提高睡眠質量的作用,如果睡不著,冥想一會兒也是能夠起到休息作用的。

前面這是講比較單純的部分,深刻去辨別,其實冥想不只是坐,行住坐卧,都可以冥想,連睡覺都有「睡仙功」,還有「日輪觀」。所以其實冥想和睡眠並不是一類,雖然也會有休息作用,但是本質上是大不相同的。可以說冥想一般來說,休息不是主要目標,反而要在精神好的時候冥想比較好(但不是說不能疲勞的時候冥想,只是那個時候冥想發揮的更多是促進休息,而不是訓練思維和靜心的作用了)。甚至進一步說,有些冥想較久,境界較深的人,甚至也可以減少睡眠而不覺得額外睏倦。

希望能幫到你哦~

與打坐冥想養生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