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養生主的觀點

養生主的觀點

發布時間:2020-07-13 10:48:58

1、養生主的全文翻譯

2、《莊子養生主》的翻譯

【原文】

公文軒見右師而驚曰①:「是何人也?惡乎介也②?天與,其人與?」曰:「天也,非人也。天之生是使獨也③,人之貌有與也④。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澤雉十步一啄⑤,百步一飲,不蘄畜乎樊中⑥。神雖王⑦,不善也。

老聃死⑧,秦失吊之⑨,三號而出⑩。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則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為其人也(11),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12),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會之(13),必有不蘄言而言,不蘄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14),忘其所受(15),古者謂之遁天之刑(16)。適來(17),夫子時也(18);適去,夫子順也。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古者謂是帝之縣解(19)。」

指窮於為蘄(20),火傳也,不知其盡也。

【注釋】

①公文軒:相傳為宋國人,復姓公文,名軒。右師:官名,古人常有借某人之官名稱謂其人的習慣。

②介:獨,只有一隻腳。一說「介」當作「兀」,失去一足的意思。

③是:此,指代形體上只有一隻腳的情況。獨:只有一隻腳。

④與:舊註解釋為「共」,所謂「有與」即兩足共行。一說「與」當講作賦與,意思是人的外形當是自然的賦與。

⑤雉(zhì):雉鳥,俗稱野雞。

⑥蘄(qí):祈求,希望。畜:養。樊:籠。

⑦王(wàng):旺盛,這個意義後代寫作「旺」。

⑧老聃(dān):相傳即老子,楚人,姓李名耳。

⑨秦失(yì):亦寫作「秦佚」,老聃的朋友。

⑩號:這里指大聲地哭。

(11)其人:指與秦失對話的哭泣者。老聃和秦失都把生死看得很輕,在秦失的眼裡老聃的弟子也應都是能夠超脫物外的人,但如此傷心地長久哭泣,顯然哀痛過甚,有失老聃的遺風。

(12)向:剛才。

(13)彼其:指哭泣者,即前四句中的「老者」和「少者」。所以:講作「……的原因」。會:聚,碰在一塊兒。

(14)遁:逃避,違反。倍:通作「背」,背棄的意思。一說「倍」講作「加」,是增益的意思。

(15)忘其所受:大意是忘掉了受命於天的道理。莊子認為人體稟承於自然,方才有生有死,如果好生惡死,這就忘掉了受命於天的道理。

(16)刑:過失。「遁天之刑」是說感傷過度,勢必違反自然之道而招來過失。一說「刑」即刑辱之意。

(17)適:偶然。來:來到世上,與下一句的「去」講作離開人世相對立;這里的「來」、「去」實指人的生和死。

(18)夫子:指老聃。

(19)帝:天,萬物的主宰。縣(xuán):同「懸」。「帝之縣解」猶言「自然解脫」。在莊子看來,憂樂不能入,死生不能系,做到「安時而處順」,就自然地解除了困縛,猶如解脫了倒懸之苦。

(20)本句旨意歷來解釋紛紜,不得要領。根據前文所述可這樣理解:「指」、「薪」即脂薪,又稱燭薪,用以取光照物,「窮」是盡的意思,油脂燃盡於浸裹的柴薪,但火種卻不會熄滅,傳之於無窮。

【譯文】

公文軒見到右師大吃一驚,說:「這是什麼人?怎麼只有一隻腳呢?是天生只有一隻腳,還是人為地失去一隻腳呢?」右師說:「天生成的,不是人為的。老天爺生就了我這樣一付形體讓我只有一隻腳,人的外觀完全是上天所賦與的。所以知道是天生的,不是人為的。」

沼澤邊的野雞走上十步才能啄到一口食物,走上百步才能喝到一口水,可是它絲毫也不會祈求畜養在籠子里。生活在樊籠里雖然不必費力尋食,但精力即使十分旺盛,那也是很不快意的。

老聃死了,他的朋友秦失去吊喪,大哭幾聲便離開了。老聃的弟子問道:「你不是我們老師的朋友嗎?」秦失說:「是的。」弟子們又問:「那麼弔唁朋友像這樣,行嗎?」秦失說:「行。原來我認為你們跟隨老師多年都是超脫物外的人了,現在看來並不是這樣的。剛才我進入靈房去弔唁,有老年人在哭他,像做父母的哭自己的孩子;有年輕人在哭他,像做孩子的哭自己的父母。他們之所以會聚在這里,一定有人本不想說什麼卻情不自禁地訴說了什麼,本不想哭泣卻情不自禁地痛哭起來。如此喜生惡死是違反常理、背棄真情的,他們都忘掉了人是稟承於自然、受命於天的道理,古時候人們稱這種作法就叫做背離自然的過失。偶然來到世上,你們的老師他應時而生;偶然離開人世,你們的老師他順依而死。安於天理和常分,順從自然和變化,哀傷和歡樂便都不能進入心懷,古時候人們稱這樣做就叫做自然的解脫,好像解除倒懸之苦似的。」

取光照物的燭薪終會燃盡,而火種卻傳續下來,永遠不會熄滅。

3、二、莊子的《養生主》中的「庖丁解牛」故事給我們什麼啟示?

《庖丁解牛》,就是假託庖丁為文惠君解牛的故事,闡述莊周的「養生之道」,而它的客觀意義卻遠遠超出莊周寫這個寓言的主觀意圖。莊子寫庖丁解牛這則寓言故事,原意是用它來說明養生之道的。莊子認為社會上充滿著錯綜復雜的矛盾,人生活在矛盾斗爭中,很易受損害。要想保全自己,就得像庖丁解牛那樣,避開「技經肯綮」與「大輒」,只找空隙處下刀,意即避開矛盾,用逃避現實的辦法以求得個人的生存。這種消極的人生哲學,自應予以批判。但就庖丁解牛這個故事本身說,它在客觀上闡明了一切事物雖然錯綜復雜,但都有它內在的規律性;通過長期實踐,又善於思考,就能認識和掌握規律,從而發揮主觀能動性,取得行動的自由。

4、談談你對《莊子》中「養生主」一文的理解

<養生主>一文,其篇名中就已表達了要論述的重點,就是我們這個現實的生命應該

有怎樣的生活哲學。<養生主>這篇文章寫得比較簡單,可以說是莊子內七篇中義理最單

純的,但是從文章中所主張的觀點來看,確實仍是和莊子其它文章是一致的,因此有學者

認為<養生主>是莊子較早期的作品。

<養生主>主要就是在談「養生」,「養生」是莊子思想中的一個重要的內涵,我們

從「養生」的觀念出發可以關聯到莊子哲學的整個體系。這是和先秦其它學派不同的,例

如「法家」就要從「富國強兵」的觀念談起來,「儒家」從「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談起

來,「墨家」從「節葬節用兼愛非攻」發表觀念,這些觀念發表的起點也就是各學派基源

的問題意識,因此我們可以發現,他們的思考方向,都是直接對准社會國家大事而來,然

而重視「養生」的莊子,卻把對「生命的惜愛」與對「生活的安排」當作理論的目標,而

不是社會國家的大勢雲雲。莊子主張,生命與生活是人生的大事,要以深刻的思考來面對

它,不要把它當成社會目標的附屬物,不要以社會的價值來決定生活的行止,而要以「生

活的照顧」、「生命的觀念」來作為人生活動的目的。

「養生」的觀念在<養生主>文中化為許多的具體操作的智慧,如「全生保身」的生

活哲學、庖丁解牛的「養生」哲學、「委於自然」的生命觀、「安時處順」的生活哲學等

。而這些觀念的建立是直接把人的生命存在的意義放在非道德性的自然義的整體天地之間

來看的,就是在一個「齊物的胸懷」中看待自己,在一個「真人的知能」中處理自己,在

一個「逍遙的意境」中走出自己。

5、莊子養生主主要思想

《養生主》一文寓說理於故事之中,意趣橫生,富於啟發意義。文章在提出論點後,接著就引用「庖丁解牛」的故事加以說明,通過故事來說明道理。這既能把抽象的道理闡述得明白易懂,又避免了說理的枯燥,增強了文章的生動回性和形象性。文章描寫生動形象,細節刻畫精細入微。耐人尋味。選自《莊子》中的《養生主》是《莊子》中的名篇,為世代人答民所傳頌,它為人類樹起一面維護生命的大旗。

6、打醬油的哲學——《莊子養生主》讀後感

[

與養生主的觀點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