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們都知道多曬太陽有利於身體健康,具體怎麼曬才更符合養生?
曬太陽的正確時間:
其實並不是太陽越大越好,針對老年人,建議您可在上午9時以前和下午4時以後,坐在涼台上曬太陽或外出活動,因為此時的太陽光比較柔和,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
曬太陽的錯誤時間:
要避免在上午11時到下午3時之間外出,因為此時日光較強,易對人體產生危害,如非外出不可,應打傘、戴太陽帽和太陽鏡,並穿好長袖的衣服,以防止紫外線灼傷皮膚。穿紅色衣服,也有助於減少紫外光對皮膚的損害。
去哪裡曬太陽最好:
大家都知道,隔著玻璃曬太陽,雖然溫度高,但是沒有什麼補鈣效果。這是因為玻璃能夠吸收發揮作用的紫外線,隔著玻璃曬太陽實際上沒什麼作用。因此專家建議人們應該走出去,在空氣新鮮陽光明媚的地方曬太陽。
如今重視養生的人是非常多的,大家都想健康長壽,基本上每個人都能夠說出一套自己的養生方法。就拿曬太陽來說,我們都知道常常曬太陽有利於身體健康,促進營養物質的吸收,但是曬太陽也是有講究的。
曬太陽的時長:
鑒於老年人的體質,每天曬太陽的時間以30-60分鍾為宜,要逐步鍛煉皮膚對日光的耐受能力,但要避免在烈日下曝曬。
曬太陽時,您還可以這樣:
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水果,可增強皮膚抗紫外幀靄繹郎線損害的能力,多喝水可防止人體脫水。但要注意有些光敏性植物,芥菜、萵苣、螺、蝦、蟹、蚌等,吃完後立即曬太陽會造成過敏。光敏佣甲昭寵性食物,就是指那些容易引起植物性日光皮炎的食物。通常來說,光敏性食物被吸收後,其中所含的光敏性物質會隨之進入皮膚,如果在這時照射強光,就會和日光發生反應,進而出現裸露部分皮膚紅腫、起疹子,並伴有明顯瘙癢、燒灼或刺痛感等症狀。
曬完太陽後做什麼:
中醫認為,曬太陽後一定要多喝水,多吃水果和蔬菜,以補充充足的維生素C,這樣做可抑制黑色素的生成,防止曬斑。
2、求幾首關於 養生 的詩詞
1、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步出夏門行·龜雖壽》曹操
詩中以長壽動物神龜為例,說明生老病死的規律。同時也是一曲養生之道的千古絕唱,是曹操給後世養生長壽的渡人金針!今人常用詩中「烈士暮年,壯志不已」來抒發老當益壯的胸襟。
2、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飲酒》 陶淵明
這首典型的養生詩,境與意會,物與心融,真是妙不可言。
3、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
負暄閉目坐,和氣生肌膚。
初似飲醇醪,又如蟄者蘇。
外融百骸暢,中適一念無。
曠然志所在,心與虛空俱。——《負冬日》 白居易
唐代詩人白居易,在詩作中有不少是抒寫養生方法的。他的「養生方法」之一就是勤煉氣功。從詩中可以看出,白居易不但愛好氣功,而且已修煉到很高的層次。他練功時「外融百骸暢,中適一念無」。
4、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
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閑學少年。——程顥
健身需健心,「心樂才有身樂」,樂觀曠達,內心歡樂,才能健身強體。怎樣才能「心樂」呢?北宋名家程顥他認為人的一生,即便老了,生活也應當和少年人一樣豐富多彩,以愉悅身心,歡度晚年。
5、羽蟲見月爭翻翻,我亦散發虛明軒。
千梳冷快肌骨醒,見露氣人霜逢根。——《蘇沈良方》蘇軾
宋代文學家蘇東坡一生仕途坎坷,但他卻處世達觀,淡泊名利,晚年除寄情山水外,還潛心研究醫葯,收集民間驗方,這首詩說的就是他在皎潔的月光下,站立在空曠的軒閣之中,梳發健身的情景。
他還經常練習氣功,「雲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便是他練習氣功時清朗精神境界的寫照。
6、惜氣存精更養神,少思寡慾勿勞心。
食惟半飽無兼味,酒止三分莫過頻。
每把戲言多取笑,常含樂意莫生嗔。
炎涼變詐都休問,任我逍遙過百春。——龔廷《攝養詩》
明代名醫龔廷賢活到92歲,他寫的《攝養詩》,是根據多年從醫治病,保健養生的實踐,歸納出的一套有關「吃喝玩樂」的科學規律。
這首詩告訴人們,別輕視「吃喝玩樂」。這四個字是每個人終其一生都在做的「大文章」,只不過歲月給每個人判的分數不同罷了。「吃喝玩樂」不是人生目的,而是保證身心健康的生活工作手段。
7、世人個個學長年,不悟常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將食粥得神仙。——陸游
南宋大詩人陸游,一生共走過了85個春秋。他詩中蘊含的獨特養生之道,可以使我們參悟到這位詩人的長壽秘訣,對現代人提高健康素養無疑具有現實的借鑒意義。陸游鍾情食養,清淡為主。在諸多食療方法中,陸游似乎對食粥有所偏好。
他認為豐盛的飲食會加重腸胃的負擔,粗茶淡飯為宜。粥系流質食物,老幼皆宜,味美香糯,營養豐富,易為人體消化吸收。如果在粥中加入相應的食品或食物,如蓮心、薏苡仁、花生米、羊肉、西洋參、胡蘿卜等,還有防治疾病、祛病延年的功用。
3、驚蟄時節該如何養生?
驚蟄時節養生
驚蟄天氣明顯變暖,飲食應清溫平淡,多食用一些新鮮蔬菜及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如春筍、菠菜、芹菜、雞、蛋、牛奶等,增強體質抵禦病菌的侵襲。驚蟄時節,乍暖還寒,氣候比較乾燥,很容易使人口乾舌燥、外感咳嗽。生梨性寒味甘,有潤肺止咳、滋陰清熱的功效,民間素有驚蟄吃梨的習俗。梨的吃法很多,比如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特別是冰糖蒸梨對咳嗽具有很好的療效,而且製作簡單方便,平時不妨把其當作甜點食用。另外,咳嗽患者還可食用蓮子、枇杷、羅漢果等食物緩解病痛,飲食宜清淡,油膩的食物最好不吃,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蔥蒜、胡椒也應少吃。
驚蟄過後萬物復甦,是春暖花開的季節,同時卻也是各種病毒和細菌活躍的季節。驚蟄時節人體的肝陽之氣漸升,陰血相對不足,養生應順乎陽氣的升發、萬物始生的特點,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氣血也如春日一樣舒展暢達,生機盎然。從飲食方面來看,驚蟄時節飲食起居應順肝之性,助益脾氣,令五臟和平。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質、維生素的清淡食物,少食動物脂肪類食物。可多食鴨血、菠菜、蘆薈、水蘿卜、苦瓜、木耳菜、芹菜、油菜、山葯、蓮子、銀耳等食物。由於春季與肝相應,如養生不當則可傷肝。現代流行病學調查亦證實,驚蟄屬肝病的高發季節。此外,諸如流感、流腦、水痘、帶狀皰疹、流行性出血熱等在這一節氣都易流行爆發,因此要嚴防此類疾病。
4、日光療法是誰發明的?
一,日光療法是斐塞司博士在觀察貓曬太陽以後突發靈感而發明的一種療法,並獲得了當年的諾貝爾醫學獎~
二,日光療法的適用:
風濕病患者採用日光浴,宜用較強、溫度較高的日光照射,宜在夏天中午時局部照射;伴有活動性肺結核、系統性紅斑狼瘡光過敏者、心力衰竭及發熱性疾病時禁用日光浴療法;在進行日光浴時,氣溫不能太低,還應考慮地面日光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地面越高、大氣越稀薄,其中的塵埃、煙霧也顯著減少,日光被吸收的機會也較少,故高處比低處日光強。含紫外線多。一般地說,高原比平原、高山比低地、農村比城市、海濱比內陸更適宜日光浴療法;日光浴最好在飯後30分鍾進行,不應在空腹時進行;照射中或照射稍後,如有惡心、嘔吐、眩暈、體溫上升等症狀時,應立即停止照射,以後要減少照射量,每次照射後要給以足夠的水分作為預防;日光浴數日後,如發生全身不適、疲勞、失眠、食慾不振等,可能是日光的蓄積作用和刺激過強的反應,應暫停日光浴治療;在進行日光浴治療時,應遵照循序漸進的原則,照射量由小到大,如皮膚紅腫,則為燒灼特徵,應中止治療;不應在日光浴治療過程中看書看報或睡眠。
三,治療前准備
備好木椅、布單、卧墊、有色眼鏡、草帽等。
四,操作方法
一般採取全身日光浴,也可根據病變部位的不同,採取背光浴、面光浴、部分肢體浴等。全身日光浴等。全身日光浴要求赤身裸體,並不斷地翻轉身體,使各部分能充分地接受日光的照射。初行日光浴時,每次照射10分鍾即可,以後可逐漸增加到30分鍾。局部日光浴者可用雨傘或布單遮擋,每次日光浴後可用35攝氏度的溫度淋浴,然後靜卧休息。一般連續20天左右。
五,注意事項
(1)不能在氣溫太低的時候進行日光浴。一年四季均可進行日光浴,一般以上午8~10時、下午2~4時進行較好,因此時紫外線較充足,且氣溫也較適宜。
(2)照射的時間要根據體質的好壞而定,虛弱者時間宜短些,強壯者、慢性病患者照射時間宜長些。
(3)頭部要注意遮擋,以免引起頭暈、頭痛。
5、日光養生曬太陽有哪些好處
初夏,日光暖而不曬,正是享受「太陽進補」的大好時機,享受日光養生不妨重點曬曬4個部位。
曬頭頂:補陽氣
中醫認為,「頭為諸陽之首」,也就是所有陽氣匯聚的地方,凡五臟精華之血、六腑清陽之氣,皆匯於頭部。百會穴位於頭頂正中(過兩耳直上連線中點),是百脈所會之處。
曬太陽時,一定要讓陽光曬過頭頂,而且最好能曬到正午的陽光,也就是上午11點到下午1點之間。
在午飯後,不妨走到室外,讓陽光灑滿頭頂,可以通暢百脈、調補陽氣。
曬後背:調氣血
人體腹為陰,背為陽。人體的督脈、足太陽膀胱經(分布有五臟六腑的背腧穴)均分布在後背。曬這些穴位能起到調理臟腑氣血的作用。陽氣就好比人體的衛士,人體陽氣充足,就可以抵禦一切外邪入侵,身強體健。
讓陽光直射背部,只需不多時,就會感覺全身暖暖的,很舒服。背部的諸多穴位經絡,尤其是最重要的督脈(位於後背正中線上),也能受到陽光的濡養,使通體調暢。
此外,中醫講「背為陽,心肺主之」,經常曬曬後背,還有強壯心肺的功能。
曬腿腳:祛寒氣
俗話說:「寒從足下起」。陽虛體質的人一年到頭腿腳都是冷冰冰的。這種情況最應該曬曬腿腳。
陽光可以帶走腿腳的寒氣,還能加速鈣質吸收,幫助預防骨質疏鬆。春夏時給腿腳曬足陽光,可以儲存能量,到冬天幫助抵禦寒冷,護衛正氣。
此外,小腿的足三里穴(位於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穴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是人體非常重要的保健穴,平時經常按揉或針灸可以強壯身體、調理脾胃。讓足三里穴接受陽光沐浴,也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曬手心:促睡眠
曬太陽時,有一個地方可能很少顧及,那就是我們的手心。而手心恰恰有一個很重要的穴位———勞宮穴(自然握拳,中指尖下所指)。勞宮穴為心包經腧穴,五行屬火,按揉此穴位有清心火、安心神的作用。
在和煦的陽光下,我們不妨把雙手攤開,手心朝向太陽,讓陽光照進勞宮穴,可以釋放壓力,舒緩疲勞,促進睡眠,還有強心益氣的作用。
上午十點到下午兩三點太陽最好。其中,上午十點到十一點曬太陽最好,此時空氣比較好,紫外線偏低,使人感到溫暖柔和,可以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老年人在這段時間曬太陽還可增強抗病能力。
6、怎麼養生最好?
1/6分步閱讀
順」:養生跟著季節走古人認為,人身體的變化與四季輪回是一致的,因此飲食起居、衣食住行必須與季節相適宜。《黃帝內經》說:「順天時地利。」這里的「時」,指的是四時陰陽,具體說就是春夏養陽、秋冬養陰。要養肺、養陰,早卧早起,情緒須安寧,否則會傷肺。
2/6
「靜」:讓心安靜下來現代人喜歡生活得熱熱鬧鬧,每天時間都安排得滿滿的,生怕孤獨和寂寞。其實,這種浮躁的生活對健康極為不利。《黃帝內經》說:「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人安靜下來,可以減少很多不必要的消耗,特別是「氣」的消耗,做到身體「節能」,這樣才能預防疾病、益壽延年。大家不妨把生活節奏放慢,採取靜坐、閉目養神的方式來靜養身、慢養心。
3/6
「修」:修身行善煩惱少《易經》里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殃。」其實就是平時積德行善、豁達大度的人,往往能和這個世界和諧相處,能減少很多煩惱,心情愉悅。可見,修身養性,寬以待人,淡泊名利,對別人好,自己收獲的將是健康、快樂和長壽。
4/6
「調」:多做深長呼吸人難免會遭遇營養失衡、過度勞累、病邪襲來等諸多不良因素,這時候就要用到「調」字了。《黃帝內經》說,應該根據四季的變化調養精神意志,調養七情六慾。其中還強調了呼吸的調節,即「調息」,練習呼吸吐納。養生建議:建議大家平時多做深長、緩慢、均勻的呼吸。可以練習「丹田息」,鼻子吸氣後,通過意念把氣送到下丹田氣海的位置,即在肚臍下1.5寸。然後再把氣慢慢呼出來。練習「丹田吸」的同時,吞咽唾沫,配合調津,保健效果更好。
5/6
「補」:有補有瀉最健康古人推崇用滋補葯物調理陰陽、臟腑、氣血,原則有三,一是先辨證,二是食補為先,三是補、瀉結合。中醫講葯食同源,所有食物都有調理身體的作用。從味道說,酸味補肝,苦味補心,甜味補脾,辛味補肺,鹹味補腎。從顏色論,紅色補心,黑色補腎,黃色補脾,綠色補肝,白色補肺。中醫講葯食同源,所有食物都有調理身體的作用。從味道說,酸味補肝,苦味補心,甜味補脾,辛味補肺,鹹味補腎。從顏色論,紅色補心,黑色補腎,黃色補脾,綠色補肝,白色補肺。
6/6
「固」:固精、固氣、固神固精,就是要保護腎氣,最重要的是節欲。固氣,一要減少耗氣,少說話;二要多曬太陽,補充陽氣;三要多做有氧運動,增加氧氣;四睡眠能養五臟之氣,絕對不能熬夜;五要通過飲食帶來水谷之氣,多喝補血補氣營養粥,裡面加入了黑米、紅米、糯米、小米、赤豆、蕎麥、大黃米、大麥米以及桂圓、紅棗、核桃、 蓮子、葡萄乾等天然有機食品,堅持喝能達到氣血雙補的目的!固神,就要調養七情,不「過喜、過怒、過思、過悲、過恐」,情緒控制好了,身體才會少受傷害。 養生並不是遙不可及的,注意日常的一些小的事情就能達到很好的養生效果,記牢這個六字訣:順、靜、修、調、補、固,其實養生很簡單!
注意事項
每天拋開煩惱,做事不要拖拉也是很重要的。
7、怎樣養生
8、利用空氣日光水進行身體鍛煉好處多三欲是指什麼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利用自然界的一些因素進行養生保健鍛煉。日光浴、空氣浴和冷水浴,就是一種很好的健身方法。它可以提高身體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改善體內體溫調節功能,經受外界條件的急劇變化,提高身體對疾病的抵抗力。而且還能增強身體內各系統和組織的功能,促進新陳代謝過程,防病治病,延年益壽,提高工作能力。對體胖、高血壓、糖尿病等還能起到較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現將「三浴」鍛煉的方法和要求介紹如下:
1.日光浴
在日常生活和體育鍛煉中,使人體的皮膚直接暴曬在日光之下,或按規定的順序和時間要求進行的日曬,就叫日光浴。它具有殺菌、消炎和增強免疫能力,保持和增強骨骼的彈性,促進創傷組織的癒合,增強造血器官等的功能。
①日光浴的鍛煉方法。日光浴的方法通常有兩種:一種是全身日光浴,就是在合適的時間內,只穿內衣短褲,使皮肉直接接受陽光照射。一般可取坐位和卧位,使陽光照射身體各部位的時間盡量相同。另一種是結合體育鍛煉或勞動時照曬,採用這種方法鍛煉時,要注意身體各部位接受日曬的時間要基本相等。日光浴以後最好洗個澡,這對健康有益。
②日光浴的時間。進行日光浴的適宜時間與季節有關,春、秋、冬季最好在每天上午 9~12 點;夏季在上午 10 點以前,下午 5 點以後為宜。日光浴鍛煉的時間,要循序漸進,因人而異。特別是夏季溫度高,每次照曬 5 分鍾即可,以後逐漸增加。
③日光浴注意事項。
飯後或空腹時不宜日光浴。因為飯後日曬會影響消化,空腹日曬容易引起頭暈等不良反應。 患病的老年人一般不宜日光浴鍛煉(除經醫生同意的慢性病),特別是發燒、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等慢性病患者。日光浴時,要注意保護頭部和眼睛,可戴上草帽、白色帽
或用白毛巾包頭,應戴上太陽鏡。
進行日光浴鍛煉時,如發現皮膚明顯發紅和疼痛,應立即停止,以免皮膚灼傷。
2.空氣浴
空氣浴是利用冷空氣刺激,來提高機體適應的一種鍛煉方法。它不僅能鍛煉耐寒能力,也能進一步增加新陳代謝,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還能治療許多慢性炎症及代謝性疾病。
①空氣浴的鍛煉方法。空氣浴應在戶外空氣新鮮和有樹木的地方進行。一般應從夏天開始鍛煉,盡量少穿衣服,至秋涼後,秋衣不要穿得太早。待氣溫進一步降低時,起床前,可在被窩里用兩手摩擦全身的皮膚,然後僅穿單衣在室內活動一會兒,再脫去單衣穿短褲到室外跑步、做操或進行其他活動。
②空氣浴的鍛煉時間。鍛煉時間可根據當時的氣溫和個人體質決定,一般以不出現寒顫為度。可選用走路、騎車的方法,少穿衣服接受空氣的刺激(氣溫太低或大風天要注意保暖)。最好的鍛煉時間在上午 10 點到下午 4 點,這時空氣較溫暖,並有較多的紫外線。
③空氣浴的注意事項。
如果天氣溫度過低、霧天和大風天時,空氣浴不宜進行。
空氣浴如能結合其他體育鍛煉一起進行效果更佳。
進行空氣浴時,如皮膚出現「雞皮疙瘩」,甚至寒顫時,應立即停止鍛煉。對於患有腎病和急性炎症者不宜進行空氣浴鍛煉。
3.冷水浴
冷水浴,可以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加速新陳代謝過程,加強各系統和器官的功能,改善消化器官功能,保持皮膚清潔、健美,有利於皮膚的呼吸作用。
①冷水浴的鍛煉方法。冷水浴多在室內進行(也可在室外),用自來水和井水均可,只要水溫在 20°C 以下就可以了。冷水浴鍛煉的方法很多,一般有冷水洗臉,冷水洗腳,冷水擦身、冷水沖淋、冷水浸浴五種。不管用哪一種方式鍛煉,要做到鍛 煉前不感到特別勉強,鍛煉後感到溫暖,舒適。鍛煉時可逐漸由局部過渡到全身。
冷水洗臉:先把臉麵皮膚搓熱,再用毛巾沾冷水摩擦臉、耳和頸項部,直至擦紅皮膚。
冷水擦身:這是冷水浴和按摩配合進行的鍛煉方法。擦身時,可從臉面、頸部、上肢、背部、胸腹到下肢順序進行鍛煉,擦身時要把皮膚擦紅,然後用毛巾擦乾。
冷水沖淋:可用噴頭或用碗勺盛冷水往身上澆,同時要用力作自我按摩,並用干毛巾擦身。
冷水浸浴:這是冷水中反應最強烈的一種,就是把身體浸沒在冷水中。鍛煉時,要嚴格根據個人的耐受性來調節水溫和掌握時間。
②冷水浴的鍛煉時間,冷水浴鍛煉應從夏天開始,全年堅持進行。開始鍛煉的時間每次為 1~2 分鍾,以後可逐漸增加到10~15 分鍾。水的溫度應根據個人的耐受性而定,一般從溫水開始。
3.洗冷水浴有講究:
l)不可在不習慣冷水浴的條件下,突然在寒天開始冷水浴。
2)進行冷水浴時,不宜猛然浸全身於冷水中,要「循序漸進」,使機體有一個逐步適應的過程。
3)冷水浴前可先做些暖身運動,但禁忌劇烈運動。
4)冷水浴的時間長短隨個人體質、天氣寒暖而變。一般來說,天越冷,時間越短, 以不使全身肌肉顫抖(寒戰)為宜。皮膚起雞皮疙瘩不是冷水浴的禁忌信號。
5)進行冷水浴鍛煉時,要注意自我感覺和體重等變化,如出現身體不適、體重減輕、失眠和食慾下降等,應暫停冷水浴。
以下幾種人不能洗冷水浴: l)血壓過高的人:皮膚一接觸冷水,血管就急劇收縮,大量血液涌回內臟,使本來就高的血壓更升高,嚴重者可使腦血管破裂、出血、中風、昏迷甚至死亡。血壓輕度增高者可洗冷水浴,但只能慢慢適應。 2)坐骨神經痛及其他神經痛的人:這類人不要洗冷水浴。因為神經受寒受涼後,疼痛會更加劇烈。關節炎和關節痛的人也同樣不宜洗冷水浴。 3)患有冠心病、急性肝炎、活動性風濕病的病人不宜冷水浴。 4)對冷過敏的人:如寒冷性蕁麻疹、冬季瘙癢症患者,在疾病發作期間不要洗冷水浴。不發作時想鍛煉皮膚,可行逐步降溫法,即最初洗熱水浴,漸改為溫水浴,再漸漸降低水溫,直到水溫已相當低但又不發病為止。 5)發熱及酒後、體質虛弱者、婦女經期不宜冷水浴。 此外,臨餐前、飢餓時、剛吃完飯都不宜洗冷水浴。
9、曬太陽養生一般以多長時間為宜?
陽光照射可以促進人體皮膚部位的血液循環,加速皮膚的新陳代謝,調節人體免疫功能。還能殺滅很多病菌,銀屑病、類風濕關節炎病人多曬太陽會有很好的輔助治療效果。日照還可以促進皮膚內黑色素的生成,增強皮膚對紫外線的抵抗力百。最重要的是,曬太陽可以促進皮膚合成維生素D3。維生素D3可以促進鈣質的吸收和骨骼的生成,如果維生素D3不足,會加大患佝僂病等疾病的可能性。此外,陽光還能使人心情愉度悅。日光照射可以改變人大腦中某些信號物質的含量,使人情緒高漲,願意從事富有挑戰性的活動。春夏秋季,上午8時至10時和下午4時至7時,是曬太陽養生的最佳時間。此時光線不會太強問,日光以有益的紫外線A光束為主,可使人體產生維生素D,從而增強人體免疫系統的抗癆和防止骨質疏鬆的能力,並減少動脈硬化的發病率。在冬天,正午的太陽是最好的。冬天是蟄伏和孕育的季答節,也是一年中陰氣最重的時候,所以可以用正午陽氣旺盛的太陽來調和。對於老人來說,在午睡前或午睡後曬半小時太陽都可以。但注意,曬時一定要摘掉帽子,讓陽光可以直射頭頂的百會穴,陽氣才能進入體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