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季養生是指保養哪個部位為主
(一)在一年四季中,春應於肝、夏應於心,長夏應於脾,秋應於肺,冬應於腎,所以春天重在養肝。
(二)春天養肝是養肝的「生氣」
養肝的「生氣」,目的在於生血氣,因為生血氣是肝的主要作用(《黃帝內經》:「肝者,罷極之本……,以生血氣」)。養肝的生氣目的在於振奮肝的生機。
怎樣養肝的生氣?
—— 舒暢心情
舒暢心情,與大自然融為一體,以美好的春天振奮自己的心情。
—— 生發之食,春天多吃
吃春天有生發之性、可以助生機的食物,如春韭、豆芽、春筍、野菜、香椿、薺菜等。
—— 溫陽滋補,以助肝氣
多吃溫陽滋補的食物助肝的生氣,如雞、鹿肉、羊肉、狗肉。
(三)春天要注意溫肝陽、益肝氣
人體五臟都含陰精和陽氣。肝陽虛的人,春天調養效果最好。肝陽虛有什麼特點?就是易疲勞、乏力、生機不振,精神萎靡,情緒低落,怕冷。
那麼,如何溫肝陽?
避寒就溫,多曬太陽。
多喝雞湯。
因為五禽中,雞應於肝,雞湯滋養肝血、肝氣最好。所以傳統的婦女坐月子、月經後要喝雞湯,原因就在於此。春天更不應錯過喝雞湯補肝血肝陽的大好時機。
(四)春天要會養肝陰、滋肝血
多吃枸杞泡茶、當歸燉肉,以滋養肝陰。
少熬夜,少勞累以保肝陰。
(五)春天養肝貴在舒肝氣
春天,應借大地復甦,萬物生發之機,舒暢心情;心情舒暢了,氣血方能調達;氣血調達,五臟才能安和。所以春天養肝貴在舒肝順氣,避免抑鬱,抑鬱易導致肝鬱,就不利於肝的保養。
總之,春天養肝的目的在於協調肝的陰陽平衡。陰陽平衡,健康一生。
2、春季養生的好處都有什麼
就是指在春天通過百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
春季養生
醫事活動。所謂生,就是生命、生存度、生長之意;所謂養,即保養、調養、補養之意。總之,養生就是保問養生命的意思。以傳統中醫理論為指導,遵循陰陽五行生化收藏之變化規律,對人體進行科學調答養,保持生命健康活力。精神養生是回指通過怡養心神,調攝情志、調劑生活等方法,從而達到保養答身體、減少疾病、增進健康、延年益壽的目的。
3、春季如何養生
春三月,此謂發百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卧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行,以使智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
春天的三個月,積蓄了一個冬天的生機要散度發出來,天地萬物生長向上,人應當早睡早起(最晚10:30也要睡了,11:00-13:00為子時是肝經活動的時辰,春天養肝,此時要睡好)披散開頭發,穿著寬松的衣物,在曠野中大步慢行,使心情愉快,胸懷開暢,保持萬物的回生機。(前面所說的披散頭發,穿寬松衣物,主要是告訴我們,要使心情放鬆,用各種外在的條件放鬆自己的心情)不要濫答行殺伐,多施與,少斂奪,多獎勵,少懲罰,這是適應春季的時令,保養生發之機的方法
大家新年快樂
4、春季養生有什麼原則?
(1)春季養生貴在養肝春季陽氣升發,養生者應順時而養,要注重保護萌生的陽氣,使之在體內慢慢充沛旺盛。春應養肝,肝性喜條達,因此要使精神愉快,氣血潤暢,初春暖涼交錯,宜隨氣候變化而加減衣服等等。這些原則主要是從強化肝的功能著手的,所以,一切有關補益肝臟、強化肝臟、養護肝臟的養生方法,都可能成為中老年人春季養生的主要內容和第一選擇。從中醫學來看,肝藏血的「血」,是指體內一切營養物質而言。體內很多營養物質都以糖原形式儲存於肝中,而且肝本身也有一定的紅細胞生成功能。中醫還認為肝和小便有關連,如小便滯澀要從肝的角度來治療。血中某些分解產物如氨類是有毒的,但肝能夠使之集中並形成無毒的尿素而排出體外。倘若肝有病,合成尿素功能低下,氨類物質進入腎和膀胱,能夠直接損害這些臟器,嚴重時會發生氨中毒。
(2)春季養生貴在鍛煉一元復始,春以陽生,大地復甦,冰雪消融,花開柳綠,生機盎然。此種聖境,益人,生精血,化津氣,使人神旺體健。《素問·四氣調神論》雲:「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卧早起,廣步於庭,披發緩行,以使志生。」指的是春季養生,應該早起,在庭院或野外緩緩散步,披散束發,穿寬松舒適的衣服,使血液循環暢通,氣血調和,精神煥發,機體得以保養。《養老奉親書》提出,讓身體沐浴在春光之中,接受春光的拂煦,吸取大自然的活力。可進行跑步、打太極拳、跳健身舞、做體操等鍛煉,使人體各組織器官適應春天的升發之氣,氣血得到充實,減少疾病的發生。
(3)春季養生順應氣候《攝生消息論》雲:「春陽初生,萬物發萌,正二月間,乍寒乍熱,高年之人,多有宿疾。」春天雖風和日暖,但氣候變化亦快,加之人體皮膚腠理已開始變得疏泄,對風寒之邪的抗禦能力有所減弱。因此,古人有「春捂秋凍」之說。春季,不可頓去棉衣,老年人氣弱骨疏體怯,風冷易傷腠理,時備夾衣,遇暖易之,層層漸減,不可暴去。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的中老年人,更應該留心防寒保暖,以防中風、心肌梗塞等病的發生。
(4)春季養生益理脾胃《千金方》載,春季飲食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中醫認為,脾胃是後天之本,人體氣血化生之源,脾胃之氣健壯,人可延年益壽。而春天是肝旺之時,多食酸性食物會使肝火偏亢,損傷脾胃。應多吃一些性味甘平,且富含蛋白質、糖類、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如瘦肉、禽蛋、牛奶、蜂蜜、豆製品、新鮮蔬菜、水果等,有利於發寒散邪,扶助陽氣。此外,春季應多吃大棗,大棗性平味甘,含有大量蛋白質、糖類、有機酸、維生素等,是春季滋補的上等食品。中老年人體弱及脾胃不足的人,應經常服用焦棗茶,能夠起到補中益氣、健脾生津的作用。俗話說:「一日吃三棗,終生不顯老。」當屬養生經驗之談。
5、春季養生要養哪個部位?
(一)在一年四季中,春應於肝、夏應於心,長夏應於脾,秋應於肺,冬應於腎,所以春天重在養肝。
(二)春天養肝是養肝的「生氣」
養肝的「生氣」,目的在於生血氣,因為生血氣是肝的主要作用(《黃帝內經》:「肝者,罷極之本……,以生血氣」)。養肝的生氣目的在於振奮肝的生機。
怎樣養肝的生氣?
—— 舒暢心情
舒暢心情,與大自然融為一體,以美好的春天振奮自己的心情。
—— 生發之食,春天多吃
吃春天有生發之性、可以助生機的食物,如春韭、豆芽、春筍、野菜、香椿、薺菜等。
—— 溫陽滋補,以助肝氣
多吃溫陽滋補的食物助肝的生氣,如雞、鹿肉、羊肉、狗肉。
(三)春天要注意溫肝陽、益肝氣
人體五臟都含陰精和陽氣。肝陽虛的人,春天調養效果最好。肝陽虛有什麼特點?就是易疲勞、乏力、生機不振,精神萎靡,情緒低落,怕冷。
那麼,如何溫肝陽?
避寒就溫,多曬太陽。
多喝雞湯。
因為五禽中,雞應於肝,雞湯滋養肝血、肝氣最好。所以傳統的婦女坐月子、月經後要喝雞湯,原因就在於此。春天更不應錯過喝雞湯補肝血肝陽的大好時機。
(四)春天要會養肝陰、滋肝血
多吃枸杞泡茶、當歸燉肉,以滋養肝陰。
少熬夜,少勞累以保肝陰。
(五)春天養肝貴在舒肝氣
春天,應借大地復甦,萬物生發之機,舒暢心情;心情舒暢了,氣血方能調達;氣血調達,五臟才能安和。所以春天養肝貴在舒肝順氣,避免抑鬱,抑鬱易導致肝鬱,就不利於肝的保養。
總之,春天養肝的目的在於協調肝的陰陽平衡。陰陽平衡,健康一生。
6、春季養生要注重哪方面
依據《黃帝內經》中說:「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春季陽氣生發、大地回春,萬象更新、生機盎然,是一年中最好的季節。然而,春天雖然好,卻也是各種流感等傳染病、冠心病等精神性疾病的高發季節。春節養生四條重要寶貴經驗!
1、養陽氣
何謂陽氣? 即通常人們所說的「火力」,也就是人體的新陳代謝能力。
若火力不足,就會出現畏寒、肢冷等症狀。春季保養人體陽氣的方法很多。重要的一點是要「捂」,即俗話中的「春捂秋凍」,衣著方面不要頓減,體弱之人要注意背部保暖。為了保養陽氣,還可多吃韭菜。
2、重養肝
中醫學認為,肝臟在五行中對應「木」,春季為草木繁榮的季節,故春季主肝。保養肝臟的方法很多,如春天不要過於勞累,以免加重肝臟的負擔。
肝病及高血壓病的患者,尤其是精神病類的患者,在春天要按時服葯,保持心態健康、避免精神刺激,以免病情加重。
3、防哮喘
春季是是花季,花粉過敏,輕者會出現眼癢、鼻塞、打噴嚏、流鼻涕、流眼淚等症狀、嚴重者可誘發支氣管哮喘、過敏性皮炎、喉頭水腫蕁麻疹、神經血管性水腫等過敏病症。
因此,對於那些花粉過敏的人,要注意盡量少去、不去花草樹木茂盛的地方,如果去的話一定要記得帶上葯。
4、勤鍛煉
春天裡,人們常會出現「春困」,表現為精神不振、睏乏嗜睡,可以通過運動來予以消除,絕不能貪睡,因為中醫認為「久卧傷氣」,久睡會造成新陳代謝遲緩,氣血循環不暢,筋骨僵硬、脂肪積聚,吸收與運載氧的功能下降,毒素不能及時排出體外,導致體質虛弱,疾病發生。
7、春季養生應以對哪個部位的保養為主?
春季養生應以肝的保養為主。
中醫學認為,肝主春,意思是說,人體五臟之一的肝臟是與春季相應的。為何有此一說?因為春天溫暖的氣候將會使人的活動量日漸增加,促使新陳代謝亦將日趨旺盛。因而,在人體內,無論是血液循環,還是營養供給,都會相應加快、增多,以適應人體各種生命活動的需求。
中醫認為,這些均與肝臟的生理機能有關。若肝臟機能失常,適應不了春季氣候的變化,就會在以後出現一系列病症,特別是精神病及肝病患者,易在春夏之季發病。
俗話說「菜花黃,痴子忙」。據統計,精神病發病率以3、4月份最高,這也是季節對機體影響的一種反應。而中醫所說的「春宜養肝」的道理就在於此。
保養肝臟的方法很多,如春天不要過於勞累,以免加重肝臟的負擔。有肝病及高血壓病的患者,也應在春季到來之時,按醫囑及時服葯。尤其精神病患者,在春天要注意避免精神刺激,以免病情加重。
(7)春季養生養骨擴展資料
一、春季養肝有四法
1、運動養肝
很多上班族,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坐在電腦面前,「久視傷肝,久坐傷骨」。適當開展體育活動,如散步、打太極拳等,既能使人體氣血通暢,又可怡情養肝,達到護肝保健的目的。
2、飲食養肝
「酸入肝」,春季生東風,肝氣旺盛,影響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此時宜減酸增甘,調養脾胃。可食用大棗、蜂蜜、枸杞、蓮子等甘味食物。春季要多食蔬菜,如:春筍、薺菜、菠菜、紫菜等,飲食多樣化。
3、情志養肝
中醫理論認為肝為剛臟,五行歸木,喜條達,惡抑鬱,主疏泄。春天去聽音樂會、看戲劇、郊遊、晨練、遠足、與朋友傾訴等活動,可疏肝理氣,調養情志,將胸中的郁悶之氣排出,使肝氣舒暢。
4、推拿養肝
養肝護肝可以經常按壓肝腧穴和太沖穴。肝腧穴位於第九胸椎棘突下(督脈)旁開1.5寸處,是肝臟在背部的反應點,刺激此穴有利於肝臟疾病的防治。
而太沖穴位於足背部當第一跖骨間隙的後方凹陷處,是肝經的原穴,肝臟所表現的個性和功能在此穴都可體現。用拇指指尖對穴位慢慢地進行垂直按壓即可。推拿治療的過程可使接受治療者心身徹底放鬆,有助於順氣開郁、緩解緊張焦慮情緒。
二、中醫推薦的三款養肝湯
1、豬肝枸杞子湯
主料:豬肝100克,枸杞子30克。
功用:能補肝、養血、明目。
2、丹參黃豆湯
主料:丹參10克,黃豆50克,蜂蜜適量。
功用:補虛養肝,活血祛瘀。丹參味苦微溫,功能活血祛瘀,安神寧心。黃豆能健脾寬中、益氣和中、生津潤燥、清熱解毒。這些都有利於補虛養肝。
3、紅棗花生湯
主料:紅棗50克,花生80克,冰糖50克
功用:補脾和胃、養血止血
8、春季養生先養骨,哪些運動有助骨骼健康
個人認為,運動鍛煉主要是增強肌百肉來保障骨骼少受力、少損傷,並且不正確的運動度方式會對骨骼造問成傷害;春季養生先養骨,主要指骨骼在春季生長旺盛,需要通答過各類食物補充骨骼生長,專而不是通過運動來鍛煉骨骼;當然,屬通過運動可以促進骨骼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