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工作滋養生活

工作滋養生活

發布時間:2020-07-13 06:17:02

1、該怎樣保持積極的生活態度,勇敢經營自己的人生?

我覺得運動是一種不錯的釋放情緒的途徑。大學時,我曾在一段失敗的感情里低迷了很久,行為也怪誕了很多。後來,撿起很久沒練的健美操,報了班跟著教練跳,心態陽光了不少。後來還每周定期打羽毛球,交了不少有意思的新朋友。還偶爾參加20公里的徒步!回頭想想,真是amazing的生活狀態,心態樂觀,體態輕盈,皮膚超好。

2、工作是生活延續的一部分,你是怎麼在工作中尋找生活的?

本戴爾.卡內基的《享受工作,享受生活》書中這樣說道:「在今天這個社會,我們的工作對我們自己的尊嚴,價值有很重大的影響,工作能為我們帶來寶貴的成就感,滿足感,工作能發揮我們的潛力,工作能讓我們持續成長,工作能促使我們更喜歡自己,更喜歡他人。」卡內基在書中用一個個小故事敘說如何工作,如何與人相處,如何從工作中享受生活。的確,很多有錢的人之所以享受不到生活的樂趣,是因為金錢無法帶來成就感,滿足感。 所謂「快樂人生」,包含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快樂的工作。 心態決定一切。在我們公司快速的工作節奏下,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才能適應公司生活。不過,惟有熱愛工作本身,我們的生活才會被這種快樂所滋養,所潤澤。 工作,不僅僅只是努力的去完成而已,而是要用積極、快樂的心態去體驗、享受完成的過程。這樣的生活,是快樂的,是與時俱進的;這樣的工作,是高效的,充滿創新精神的;這樣的人生,是完美的,引領快樂無比的。 日升月落,每天不斷重復著,我在工作中享受著生活,在生活中重復著工作……

希望採納

3、怎樣讓生活更滋潤?

如果我們有了正確的理財觀念,再在日常生活中學會運用各種各樣的理財方法,就能使得自己的錢包越來越鼓,生活越來越滋潤。

有錢的感覺很好,因為80%的人生目標,比如有車有房之類的,可以通過金錢得以實現。而且,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證明:金錢對任何社會、任何人都是重要的;金錢是有益的,它使人們能夠從事許多有意義的活動;個人在創造財富的同時,也在對他人和社會做著貢獻。

因此,現實中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能成為有錢人,至少不願意生活過得很窘迫。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要有理財的觀念,並慢慢學會理財。因為俗話說得好:你不理財,財不理你。

個人理財,簡單地講就是「如何管理自己的錢財」,就是指根據個人的風險偏好和短期、中期和長期需求或收益目標,對個人的財產進行科學的、有計劃的管理,以實現個人財產的合理安排、消費和使用。

個人理財的目的有主要三個:一是增值,就是追求個人財富的最大化。二是節流,就是消費計劃,減少不必要的浪費。三是避險,通過完善的保險計劃,可以使你個人在遭受意外災難時,仍然能過著正常的生活。

至於如何正確的理財,這個話題太大了,絕非三言兩語能說得明白。但這幾項理財的原則卻是必須要遵守的。

(1)投資項目因人而異:投資項目還要因人而異,如果你在生活中比較穩健,收入又不是很高,心理承受能力較差,那麼你就不要投資風險性較高的項目,可以考慮儲蓄、國債這些風險性小的理財工具;而如果你生性喜歡冒險且家庭比較富裕,就可以利用股市、匯市這些風險高收益也高的投資方式。

(2)個人理財因人而異:在個人理財時一定要利用自己的長處、職業或興趣愛好,如果你的工作可以每天接觸金融信息,那麼就比別人更有優勢投資股票、債券;而從事危險性高的工作的人,就要考慮多買一些人壽保險;如果你有收藏郵票、錢幣的愛好,不妨把它作為理財工具。

(3)不同階段,不同選擇:根據人生不同的階段選擇適合自己的理財方式。25歲至35歲之間,沒有太大的家庭負擔,精力旺盛,應盡力尋找高收入機會,廣開財源,為將來打好基礎;35歲至45歲之間,上有老下有小,負擔較重,家庭生活的消費要佔很大比例,因此應綜合考慮投資與消費的比例,如購房置業、增加保險險種等;45歲至55歲之間,這時人的經濟狀況已達到頂峰,可以選擇自己熟悉的行業,在適當的時機進行高風險性投資;55歲以後宜守住現有產業,不必再從事新的風險投資,因為這個年紀的人以後的掙錢機會會越來越少。

(4)平常心態:理財不等於發財,這一點要明白。要知道,回報率和風險程度就是理財的雙刃劍。要以平常的心態,確定適合自己的可行的回報率,不要有一口吃個大胖子的想法。

(5)持之以恆:理財過程是一個長期的的過程,必須持之以恆。而且,在整個理財過程中,要適時地根據市場行情的變化,對理財目標和理財規劃做出調整。並且多聽取專家的意見,同時加強對風險的管理和控制。

如果我們有了正確的理財觀念,再在日常生活中學會運用各種各樣的理財方法,就能使得自己的錢包越來越鼓,生活越來越滋潤。

4、「生活需要一顆感恩的心來創造,一顆感恩的心需要生活來滋養。」是誰說的?

感恩名言
1、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
尊親之至,莫大乎以天下養。
——孟子
2、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詩經》
3、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4、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輝。
5、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6、做人就像蠟燭一樣,有一分熱,發一分光,
給人以光明,給以溫暖。——肖楚女
7、生活需要一顆感恩的心來創造,
一顆感恩的心需要生活來滋養。——王符
8、吃水不忘挖井人,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9、知恩圖報,善莫大焉。
10、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
11、借得大江千斛水,研為翰墨頌師恩。
12、投之以桃,報之以李。
13、一父養十子,十子養一父。
14、淡看世事去如煙,銘記恩情存如血。
15、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
16、一飯之恩,當永世不忘。
17、魚知水恩,乃幸福之源也。
18、可憐天下父母心。
19、知遇之恩當永生不忘。
20、哀哀父母,生不養兒不知父母恩。
21、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情。
22、感謝命運,感謝人民,感謝思想,
感謝一切我要感謝的人。——魯迅
23、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24、人家幫我,永誌不忘;我幫人家,莫記心上。
——華羅庚
25、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養兒,不知報母恩
26、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

5、關於工作樂趣(職場哲理)和,員工生活中樂趣的文章

愚人向遠方尋找快樂,智者則在身旁培養快樂。

泰戈爾在《人生的親證》中寫道:"我們的工作日不是我們的歡樂日--因此,我們要求節日,我們在自己的工作中不能找到節日,所以我們是不幸的。河流在向前奔騰中找到它的節日;火焰在熊熊的燃燒中找到它的節日;花香在大氣的彌漫中找到它的節日,但是我們每天的工作中卻沒有這樣的節日,這是因為我們沒讓自己解放,因為我們沒有愉快地、完全地將自己獻身於工作,以致於讓我們的工作壓倒了自己。"

福布斯曾經說過:"工作對我們而言究竟是樂趣,還是枯燥乏味的事情,其實全要看自己怎麼想,而不是看工作本身。"把工作當作一種創造性活動,看作一種自我滿足,一種藝術創作,全身心的投入,任何人都能從中獲得快樂。

有很多人曾問傑克·韋爾奇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你會有那麼多時間去打高爾夫球,還能繼續干好CEO的工作呢?他是這樣做出解釋的:就是正確地把握好生活與工作的平衡關系。例如要如何去管理生活,如何支配時間,應該把多少精力和時間放在工作上這些問題。

"幸福就是靈魂的一種合乎德性的現實活動",這是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的一句名言,他系統地提出了自己的幸福觀,開啟了西方哲學史上完善論幸福觀的先河。

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一些心理學研究者在反思生活質量意義的幸福感研究的基礎上,從西方哲學中完善論幸福觀的傳統出發,對幸福的含義進行了新的闡釋,發展了心理發展意義的幸福感研究。

在心理發展意義的幸福感研究者看來,幸福不僅僅意味著因物質條件的滿足而獲得快樂,而且還包含了通過充分發揮自身潛能而達到完美的體驗。這類體驗的獲得是以個人的自主性和目的性為前提的。

在馬斯洛需要層次和自我實現理論的基礎上,他們提出了自我決定理論。按照自我決定理論的解釋,人們能否體驗到幸福,取決於那些與人們的自我實現需要密切相關的一些基本需要的滿足情況。因此,幸福感更多地表現為一種價值感,它從深層次體現的是人們對人生的目的與價值的追問。

6、是什麼滋養了你聯合生活實際?

資陽,我們生活的一定是我們這個大自然的一些東西,吃的喝的呀。

7、我是精力不夠的人,所以工作和生活中很多事情都無法完成,怎麼辦?

人是有思想、有進取、有挑戰力的,活得不會太簡單、太輕松。其實每個都活得不簡單,都有自己的煩惱,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不要想得太多,活得踏實就行了,也就不會感覺到那麼累了。我們是能選擇怎樣活著的。 「人生就象一場旅行,不在乎出發地,也不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風景。」我覺得這話說得太好了。 可是很多的人都忘了這點,只注重目標和結果,不懂得要好好地享受生活本身。在為了實現所謂的人生目標的過程中,無所不用其極,花了畢生的精力,到死的那一天,有的人終於實現了目標,但更多的人卻以失敗告終。他們太注重結果,而忘了生活其實最重要的是生活本身,生活的過程其實才是最重要的。只要你每天都快快樂樂地活著,比什麼都重要啊。 有時候我會自己想一想,再過50年、30年、10年,也許就是明天,我突然離開了這個世界,然後這個世界上再發生任何事都將與我無關,我的朋友、親人、愛人,我都無法再看到一眼,再和他們說一句話,這是多麼可怕的事。 所以我覺得為個未知的將來去擔憂真的不如好好地過現在的每一分鍾,活著就要活得自由,活得開心,去體會,去理解,去享受,去給予,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生活並不復雜,一時的失意迷茫並不要緊,沒有一個人的人生是一帆風順的,為了實現自身的理想、追求、目標、慾望以及價值,遇到任何事情都要保持樂觀和積極,人生難免跌倒和等候,要勇敢地抬頭,因為每一天都是嶄新的,不受到過去和未來的影響。

8、怎樣才能快樂一點呢?生活,事業,愛情。。。。。。

應該多和別人聊天就會快樂一點吧,話多一點.然後呢,出
去外面玩,哪裡都行,很多事情看開來就好了啊.
快樂地工作,才能快樂地生活。當工作成為一種樂趣、成為快樂的一個不可缺少的要素的時候,我們的生活就會被工作的快樂滋養.不是每一份工作從一開始就會適合自己,讓自己快樂一點,把工作當作一種享受,人生才會增加無限的樂趣。
其實快樂是自己創造出來的,無論如何,世界上不會每一件事情都能順應自己的心意,也不是每一份工作從一開始就會適合自己,讓自己快樂一點,把工作當作一種享受,人生才會增加無限的樂趣。
還有,只有學會忘記,才會得到快樂.忘掉並原諒那些悲傷的事情,和讓你悲傷的人.
最後呢,每天對自己說:今天我要快樂一點,我要比昨天更快樂!

與工作滋養生活相關的內容